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每年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公众健康优先考虑的问题。下文是,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省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的公布,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三)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四)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对本辖区的食品安全负责,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议事协调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或者信息员等队伍,重点协助做好辖区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情况。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下列职责:

(一)分析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

(二)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综合监督管理制度;

(三)督促检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四)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共治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食品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等监督管理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餐饮具集中消毒等监督管理职责。

质量监督部门承担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等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农业行政部门承担食用农产品生产活动和进入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其他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和支持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九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地质、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第十条县级以上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依据各自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等进行相关培训。

第十一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项目等事项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并公布。开展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公开、公平、择优、便民的原则确定并公布。

第十二条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管理制度,设立相对独立的销售区,并设置醒目标志告知消费者;对已经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及时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销毁记录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过期变质食品销毁及记录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提供食品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存储或者运输食品和存货人或者托运人名称等相关信息,留存存货人或者托运人身份证明和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 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贮存、运输、装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食用农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经营场所之外设有仓储设施的,应当向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和销售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保管制度和使用记录制度,建立专用进货台帐专柜贮存、专人保管、专人领用和配比、专门使用记录,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食品应当制作召回记录,召回记录应当包含召回食品名称、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召回人、召回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等内容。召回记录应当保存2年。

第十七条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应当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二)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查验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明,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制止并举报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三)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等信息;

(四)设置信息公示媒介,及时发布市场内食品安全管理信息;

(五)协助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八条禁止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生食畜禽血及生食畜禽肉。

第三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

第十九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对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禁止销售下列食用农产品:

(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二)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

(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兽、水产动物及其产品;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产品;

(七)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八)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

(九)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十)伪造食用农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十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十二)国家为预防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

第二十一条进入批发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应当提供以下至少一项材料:

(一)食用农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或者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指定的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产地证明;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或者标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等内容的标签;

(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五)批发市场出具的统一格式的销售单据。

不能按照前款规定提供材料的,应当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方能进入市场销售;检验不合格的,不得销售。

农民个人在批发市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及联系方式。

第二十二条批发市场销售者应当在摊位或者柜台显著位置悬挂标示牌,标明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等内容,公示进货凭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或者合格证明等材料。

第二十三条从事批发业务的销售者,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记录批发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批发市场出具的统一格式的销售单据可以作为进货者的进货查验记录凭证。

鼓励有条件的销售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

第二十四条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第二十五条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

(二)建立销售者档案,记录销售者的基本情况和食用农产品的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

(三)与进入市场销售者签订质量安全协议,明确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责任;

(四)查验并留存进入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合格证明;

(五)对销售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七)保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对场地及设施设备定期消毒;

(八)设置信息公示媒介,及时发布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和抽样检验信息;

(九)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义务。

第二十六条提供食用农产品贮存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建立食用农产品贮存档案,如实记录贮存食用农产品所有人的名称、营业执照或者身份证明、联系方式、贮存的主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

(二)查验贮存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建立进出库台账,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品名、产地、贮存日期、出库日期,进出库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三)贮存、运输和装卸食用农产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不得将食用农产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四)定期检查库存产品,发现销售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

第二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的监督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十八条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生产经营场所建于住宅等非经营性用房内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和条件;

(四)生活区、生产区及库房能够按照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相隔离;

(五)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九条小餐饮食品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场所远离污染源;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畜禽类动物;

(二)配备有效的冷藏、洗涤、消毒、排烟、防蝇、防尘、防鼠、存放垃圾或者废弃物等容器、设施;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实行登记管理,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

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应当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登记申请。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2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申请登记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

(三)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材料;

(四)主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项目和生产设施设备相关材料;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到期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到期30日前提出申请。生产经营负责人、地址、食品类别项目等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停止生产经营的,应当向为其办理登记手续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销登记。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不得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

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食品类别范围内生产;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不得交叉污染;

(四)不得将食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五)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杀虫剂、灭鼠剂等按照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十四条小餐饮食品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经营项目范围内生产经营;

(二)不得进行生食类食品、裱花类糕点制售;

(三)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不得交叉污染;

(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五)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效健康证明;

(六)不得将食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七)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八)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杀虫剂、灭鼠剂等按照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十五条省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索取、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销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应当索取其登记证书的复印件。

学校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大型(连锁)餐饮业、超市、酒店采购消费量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销售的食品,应当建立进货验证制度。

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每年将生产的食品送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并记录处理或者销毁情况。

第三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应当有简易包装并附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贮存条件;

(四)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五)小作坊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六)登记证编号;

(七)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季节性或者临时性生产加工的,应当在歇业、重新开业前20日内书面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接受食品生产企业委托的食品生产加工,也不得互相委托生产加工食品。

第四十二条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依法划定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划定的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不得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等。

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点)。

第四十三条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管理,食品摊贩向经营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申请备案后,方可在划定区域和时段从事食品经营活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及时将备案情况通报所在地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申请食品摊贩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餐饮服务安全管理规定

2016年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016年1月份,为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依据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衢州市监管局餐饮处在江山市局编写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 汇编从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餐饮服务单位常用的19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请各餐饮服务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实际选取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张贴上墙,以便于从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制作,保证餐饮安全; 1.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2.餐饮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3.餐饮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4.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管理制度 5.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6.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7.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8.面点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9.凉菜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10.裱花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11.现榨饮料管理制度

12.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13.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14.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15.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6.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17.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8.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9.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20.不符合要求食品处理规程 21.餐饮业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22.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23.培训证明 23.设备清单 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管理、贵州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实行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采购员、库管员、厨师学徒工、洗碗工、洗菜工、传菜人员、售菜人员、服务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泉水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泉水 修订说明 一、标准修订目的 《饮用天然泉水》(DB 52/434—2007)贵州省地方标准于2007年9月18日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8年1月1日实施。标准实施后,促进了贵州省泉水生产企业的发展,全省泉水生产企业由2007年的130家,发展到2014年的300余家,具有较高的采用率。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已发布并将于2015年5月24日实施,该标准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相比,对范围、定义、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检验方法等均作了修改,增加了标签标识的规定,修改内容较多,而我省现行泉水地方标准未能覆盖其内容;为与该国家标准相关要求相适应,保证标准的协调和统一,亟需对现行的贵州省地方标准《饮用天然泉水》进行修订,以巩固我省泉水地方标准的先进性,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为企业生产和消费者饮用安全、卫生、有益健康的泉水产品提供可靠的技术法规保障,确保我省泉水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同时增强我省地方标准的适应性,为我省泉水产品外销奠定较好的技术基础,更好地发挥我省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上游的水资源优势,促进发展贵州绿色经济。 所以,对《饮用天然泉水》(DB 52/434—2007)贵州省地方标准进行修订已迫在眉睫,对贵州省水资源的利用和泉水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标准修订的出发点

起草单位认为:修订后的标准首先应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298-2014《包装饮用水》指标要求,水源水质应满足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在保证安全、卫生、满足人体健康需要基础上,应体现我省天然泉水的特征;其次,修订后的标准应满足国家《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要求,易于执行,更为合理。 关于标准的性质:作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系全文强制。 三、标准主要修订内容的说明 1.“范围”部分 由于已将检验方法与检验指标的规定合为同一表格,且一一对应,故删除了“试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 本章内容增加了“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以“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代替“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删除“GB/T 10790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术语和定义”部分 参照19298-2014《包装饮用水》中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为源水生产而成的其他饮用水定义进行了修改,由“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在一定区域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在通常情况下,其动态(流量、水质、水温、水位)相对稳定,经过滤、灭菌等工艺处理制成,不添加任何物质,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改为“从地下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其动态(流量、水质、水温、水位)相对稳定,允许通过脱气、曝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7.08.01 •【字号】 •【施行日期】2017.09.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正文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安新区、仁怀市、威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对安全风险的防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飞行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试行)》,经2017年6月20日局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并经省法制办登记编号,现予印发,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7月26日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启动 第三章检查 第四章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以下简称三品一械)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对安全风险的防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飞行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所称飞行检查,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针对三品一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开展的不预先告知的监督检查。 飞行检查采取不通知,不打招呼、不听取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调查核实被检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和开展生产经营等情况。 第三条飞行检查应当遵循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处置的原则,围绕安全风险防控开展。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严格检查、严厉查处、严肃问责。 第四条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负责组织实施全省范围内的三品一械飞行检查。省以下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三品一械飞行检查。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开展飞行检

2020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简报

2021 秋冬季传生病防控教育活动简报(1) 锦屏县大同小学第 34期2021年10月27日为了做好学校秋 冬季传染防控工作,严 防重要传生病疫情和 公共卫惹祸件发生,根 据?关于转发 <州教育 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秋 冬季传生病防控工作 的通知 >的通知?锦教 科通〔 2021〕245 号文件精神,我校于 2021 年 10 月 27 日下午,我校在学校操场举行“ 2021 年秋冬季传生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 . 向定怀副校长就常有“肠道传生病,常有的呼吸道传生病〞的防控知识进行宣传 教育,特别针对学生易感的肺结核、流感、水痘、腮腺炎等传生病知识 进行重点宣传 . 教育活动会上向定怀副校长对学校睁开传生病防控工作提出要 求: 一、做好疫情监控报告. 以年级、班级或寝室为单位采用相应的排查措施,保证做到传生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断、早治疗〞 .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要主动与当地医务部门配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实时采用隔断并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送定点医院救治 . 病愈学生返校必定持指定救治

医院证明方可同意复课,坚决杜绝传生病在校园的流传. 二、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依照?食品安全法?、?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规制度的要 求,的确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连续将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 加强食堂管理,严格管控原料采买、加工制作、 冲刷消毒、留样管理和用水卫生等重点环节. 禁止采买和使用无食品标签、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及高出保质期的米、面、油等食品原 料和食品,仔细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经营同意证等合格证明文件,对采 购的原 料依照 保证食 品安全 的条件 要求储 存. 采 用集体 用餐配 送单位供餐的,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遴选供餐单位的重要指标,与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 渐渐实现食品制作实时监控,公开食品加工制作 过程,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督查. 三、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铜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

铜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 篇1:铜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 铜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和《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全市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区(县)城市管理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环保、卫生和计生、食品药品监管、农

业、旅游、教育、交通、公安及其交通管理、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餐厨废弃物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餐厨废弃物治理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五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对单位和个人的举报、投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和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人。 第二章 设施规划建设 第六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包含餐厨废弃物管理内容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安排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设施的用地、布局、规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用地或者改变 其用途。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第七条 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设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输设置装置,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 第八条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2020修正)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2020修正) 【发文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0第13号 【发布部门】贵州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0.09.25 【实施日期】2020.09.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 (2017年1月5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安全

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省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的公布,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三)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四)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的食品安全负责,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议事协调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或者信息员等队伍,重点协助做好辖区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情况。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下列职责: (一)分析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食品安全工

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1-23)

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及监督管理 工作,依据《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贵州省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 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 生产活动。本办法中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小作 坊)是指条例规定由质监部门监管小作坊。 第三条省级质监部门负责制定全省小作坊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制度,确定禁止小作坊生产的品种目录,加强对各 级质监部门的业务指导。市(州)质监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 区域内小作坊基本条件及现场考核要求,组织实施小作坊的 监督管理。县级质监部门具体负责小作坊的登记、证书发放 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小作坊基本条件 第四条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将生产场 所建于住宅等非经营性用房内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符 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 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 食品安全要求和条件; (四)生活区、生产区及库房能够按照保障食品安全的 要求相隔离。 (五)市质监部门制定的小作坊基本条件要求。 第五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活动,应当符 合下列要求: (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产品类别范围内生产;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 (三)半成品、成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 品接触有毒物和不洁物; (四)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工具、容器等清洁、无毒、无 害; (五)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23年食品流通科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食品流通科工作计划范文 ____年食品流通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____、全省和全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食品经营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落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以制度落地、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社会共治为抓手的“1234”工作思路,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保障全州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模式 1.继续完善指导、监督和激励机制,指导基层实施食品流通监管,着力推进工作创新,提高监管效能。 2.继续完善食品流通考核评价机制,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监局)要强办案,一定要把执法办案做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省局食品流通监管考核评价,查办案件是第一项指标,所占分值为____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作质效)。进一步推动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 3.结合省局即将出台食品安全示范店管理办法,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场创建,规范食品经营示范店创建工作。____个县市区要各自创建景区景点食品安全示范店、食品放心超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规范化市场各____个。

4.积极创造条件,构建全州食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掌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二、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5.指导各地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加强对经营条件的许可审核,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档案。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法定期限开展许可。按照《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贵州省销售类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等,实施销售类食品小摊贩的监管。要建立完善食品经营者许可档案,并按照政务公开要求提供社会公众查询,省州局将适时组织食品销售许可案卷评查。 6.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第三方平台备案工作,指导各地落实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备案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网络食品安全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规范网络食品经营。 7.加强食品经营日常监管。指导各地按照《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食品经营者持续符合许可条件,特别是对食品经营条件、卫生状况等情况的检查,严格落实监管检查责任,提高日常监管水平。 8.指导各地督促食品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情况监督检查,实行通报制度。

QXLS贵州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贵州原味小磷食食品厂发布 本文件根据GB/T1.1-2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贵州原味小磷食食品厂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原味小磷食食品厂。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昶、陈纯楚。 面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原味小磷食食品厂面片的要求(含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小麦粉、水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火龙果、菠菜、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辅料,经配料、预处理、搅拌、和面、压面、成型、晾干、包装等主耍工艺加工制成各种形状的面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55小麦粉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5009.2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度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21302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NY/T493胡萝卜 NY/T964菠菜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要求 3.1原料及食品添加剂要求 3.1.1小麦粉 应符合GB/T1355的规定。 3.1.2加工用水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3.1.3火龙果、南瓜、西红柿 应新鲜、无腐烂、无霉变、无虫蛀,并应符合 GB2761、GB2762、GB2763的规定。 3.1.4胡萝卜

食材配送企业管理制度(完整)

食材配送企业管理制度(完整) 1、食材卫生保障机制 (1)做好食品质量、数量,进、发货登记工作,做到先进先出。凭单据验收食品时须验收食品感官性状、规格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2)定型包装食品类别、品种上架堆放,做到一货一卡,注明进货日期及食品最终食用日期。 (3)仓库内食品要定期检查,及时清除超过保质期、发霉、变质、锈盖的食品。 (4)保持空气干燥,地面干净,做好防鼠、虫、蝇及防蟑螂工作。 (5)易腐食品储存于密封加盖的容器内,其他货物堆放做到隔墙离地。 (6)食品仓库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非食品的杂物。 (7)保持仓库内环境的卫生,定期大扫除,仓库内严禁吸烟。 (8)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2、食材安全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树立健康从业意识,加强用人管理,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4)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 2)食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3)定期组织食品经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4)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贵州省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学校》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 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60号)《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对贵阳贵安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应履行的责任告知如下: 1.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负责人应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并以文件或制度形式予以明确。食品安全负责人应将食品安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和工作部署,上报的自查报告应由食品安全负责人签章。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按照要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总监应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或享受副总以上级别人员担任)、食品安全员(应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从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担任),不得聘用《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受到从业禁止人员为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切合实际,结合生产经营特点,涵盖实施人员、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记录要求等内容,并根据日常实施情况不

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经食品安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同时应注明批准人、批准日期和实施日期,确保实际使用的制度文件均为有效版本,并按各项制度要求一一抓好落实。 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实行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等事项。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考核机制,与从业人员签订食品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将考核结果与从业人员职务、奖金挂钩,确保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 5.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制定和实施年度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每年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得少于40学时。 6.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评价和追溯体系,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建立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销售记录等,保证食品可追溯。相关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7.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经营者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应加强对入网食品经营者的日常管理,建立并执行自查和投诉举报制度,对入网经营者发布的信息以及经营的食品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应督促入网经营者规范经营网页设置,将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示的内容在网页显著位置公示;应建立入网经营者档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及方案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及方案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及方案(精选篇1)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特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食品卫生安全应急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学校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成立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生活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成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2、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学校分管食品卫生的副校长和总务主任等,具体负责日常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3、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承办各种会议、管理财产、负责收集、整理、分析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动态,设立食物中毒报告电话,及时报告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掌握预防控制工作情况,编写、报送工作信息等相关资料。 4、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现场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取证采样及临时控制措施的实施。对造成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追踪已售出或外运被污染食品的去向或溯源,采取样品并送检。 四、应急运行措施 (一)应急准备和预警 1、健全食品污染物检测网,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卫生监督,对主要食物中毒病原、食物中毒高危食品如散装食品、熟肉及制品、乳及制品、糕点、饮料、水发产品等进行日常监测并加强抽检工作。 2、加强食物中毒信息库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网络,整合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 3、组织各项信息的汇总,通过对常规监督、监测、抽检等综合信息或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报告,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启动、变更或结束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二)事件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