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蒸馏水C.澄清石灰水D.大理石

【答案】B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由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A.CO2B.O2C.SO2D.H2

【答案】C

【详解】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SO2、NO2,CO2、O2、H2不会造成酸雨,故选:C。3.下列物质中氯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Cl2B.HCl C.ClO2D.KClO3

【答案】A

【分析】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即是以单质形式存在。

【详解】A. Cl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

B. HCl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B 错误;

C. Cl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C 错误;

D. KClO3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D 错误。

故选A。

4.室温下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氯化铁溶液pH=2 B.硝酸钠溶液pH=7

C.碳酸氢钾溶液pH=10 D.碳酸钠溶液pH=13

【答案】D

【详解】A、氯化铁溶液pH=2,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溶液pH=7,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钾溶液pH=10,pH>7,显碱性,但是碱性不是最强,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pH=13,pH>7,且pH值最大,碱性最强,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

A.Fe3O4—氧化铁B.P2O5—五氧化二磷

C.Hg—银D.NH4Cl—氯化氨

【答案】B

【详解】A、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有时读为“几氧化几某”,若金属原子为一个,数字“1”不读。Fe3O4读成四氧化三铁,错误;

B、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若非金属原子为一个,数字“1”不读。P2O5读成五氧化二磷,正确;

C、Hg是汞的化学式,不是银化学式,银的化学式为Ag,错误;

NH 命名时可以看成一种金属元素,读成为“铵”,NH4Cl读成氯化铵,而不是氯化D、

4

氨,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的是

A.CuSO4B.NaNO3C.K2CO3D.Ca(OH)2

【答案】C

【详解】A、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点燃火炬C.剪断铁丝D.酒精挥发

【答案】B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点燃火炬涉及可燃物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剪断铁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B.生石灰和熟石灰C.红磷和白磷D.氧气和液氧【答案】C

【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详解】A、冰和干冰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和熟石灰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

C、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符合题意;

D、氧气和液氧是同种物质,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属于同素异形体,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C。

9.加热时必须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

A.蒸发皿B.试管C.燃烧匙D.烧杯

【答案】D

【详解】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故选D。

10.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氢气D.氦气

【答案】D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B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化学性质不稳定;故C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因此氦气化学性质最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1.属于二元酸的是

A.HCl B.HNO3C.H2CO3D.H2O

【答案】C

【详解】A、HCl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A错误

B、HNO3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B错误;

C、H2CO3电离出2个氢离子,属于二元酸,故C正确;

D、H2O不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石墨切割玻璃B.氧气用于急救

C.稀有气体做霓虹灯D.氮气做保护气体

【答案】A

【详解】A、石墨质软,不能用于切割玻璃,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符合题意;

B、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硫

B.木炭

C.铁丝

D.镁条

【答案】A

【详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A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错误;

D.镁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的白光,D错误;

答案选A。

14.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稀盐酸B.水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

【详解】A、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

B、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故选D。

15.表示2个氧分子的化学用语是

A.O2B.2O C.2O2D.2O3

【答案】C

【详解】A、O2表示1个氧分子;

B、2O表示2个氧原子;

C、2O2表示2个氧分子;

D、2O3表示2个臭氧分子。

故选C。

16.用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无需使用的仪器是

A.玻璃棒B.漏斗C.电子天平D.100mL量筒【答案】B

【详解】A、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溶解时需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不需使用漏斗,符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电子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水的质量=100g-100g×0.9%=99.1g合

99.1mL,需使用100mL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能鉴别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B.嗅闻气味

C.加入紫色石蕊试剂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答案】D

【详解】A.氧气和空气均为无色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A错误;

B.氧气和空气均为无味气体,嗅闻气味无法鉴别,故B错误;

C. 氧气和空气与紫色石蕊试剂不反应,加入紫色石蕊试剂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将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能鉴别氧气和空气,故D 正确。

故选:D。

18.用Fe制备Fe2O3颜料分为以下四步:

①Fe+2HCl=FeCl2+H2↑

②FeCl2+2NaOH=Fe(OH)2↓+2NaCl

③4Fe(OH)2+O2+2H2O=4Fe(OH)3

④2Fe(OH)3Δ

Fe2O3+3H2O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分析】化合反应的定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特征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②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钠,其特征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③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是三种反应物反应后生成一种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④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其特征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能降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操作是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通入氧气D.恒温蒸发水【答案】A

【详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故选A。

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B.C.

D.

【答案】A

【详解】A、用滴管滴加药品时,应该悬空于正上方滴加,防止污染试剂,故A正确;

B、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缓慢地倒;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图中试管直立,瓶塞没有倒放,标签纸也没有向手心,故B错误;

C、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这样容易引发火灾,故C错误;

D、加热液体时,药品的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A。

21.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答案】D

【详解】A、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如氧原子的质量大于氢分子的质量,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实际中原子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2.燃烧前将煤炭粉碎的目的是

A.减少氧气消耗量B.使煤炭充分燃烧

C.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D.增加一氧化碳生成量

【答案】B

【详解】A、将煤炭粉碎,煤炭的质量不变,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将煤炭粉碎,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炭充分燃烧,符合题意;

C、将煤炭粉碎,煤炭的质量不变,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量,不符合题意;

D、将煤炭粉碎,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炭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量,不符合题意。

A .升高溶液的温度

B .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加入溶剂

C .降低溶液的温度

D .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加入溶质

【答案】B

【详解】A 、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低温度后饱和溶液仍饱和,故A 错误; B 、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加溶剂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 正确; C 、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低温度后饱和溶液仍饱和,故C 错误; D 、保持溶液温度不变,若加的是同一溶质,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 错误; 故选B 。

26.如图表示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该化合物为

A .NH 4HCO 3

B .(NH 4)2SO 4

C .CO(NH 2)2

D .NH 3·H 2O

【答案】A

【分析】该化合物中C 、H 、O 、N 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5.2% 6.3%60.8%17.7%

1:5:3:11211614

:::。 【详解】A 、碳酸氢铵中C 、H 、O 、N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3:1,符合题意; B 、硫酸铵由N 、H 、S 、O 四种元素组成,不含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C 、尿素中C 、H 、O 、N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不符合题意; D 、氨水由N 、H 、O 三种元素组成,不含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7.下列各组混合物(括号内是杂质)可以用下图所示的流程除去杂质的是

A.KCl(KNO3)B.MnO2(KCl)C.KNO3(CaCO3)D.CaCO3(C)【答案】B

【详解】A、氯化钾和硝酸钾都易溶于水,加水不能分离,故选项A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过滤后,二氧化锰留在滤纸上,再经洗涤、干燥,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故选项B正确;

C、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是碳酸钙,硝酸钾在溶液中,故选项C错误;

D、碳酸钙和碳都难溶于水,不能用此流程除去杂质,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28.下列图像表示恒温条件下稀释某氯化钠溶液的过程,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详解】A、恒温条件下稀释某氯化钠溶液,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增加,但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恒温条件下稀释某氯化钠溶液,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不符合题意;

D、恒温条件下稀释某氯化钠溶液,溶剂质量增加,氯化钠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选题

29.关于CuSO4·5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俗称胆矾B.属于混合物

C.难溶于水D.加热后会失去结晶水

【答案】AD

【详解】A、CuSO4·5H2O表示五水硫酸铜,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故A正确;

B、胆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易溶于水成蓝色溶液.故C错误;

D、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故D正确;

故选AD。

30.过滤时得到的滤液浑浊,原因可能是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B.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D.漏斗下端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

【答案】BC

【详解】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会使过滤速度慢,不会造成滤液浑浊,故A错误;

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会造成滤液浑浊,故B正确;

C、滤纸破损,会使部分液体没有过滤就流出,会造成滤液浑浊,故C正确;

D、烧杯未紧靠漏斗下端,会造成液体溅出,不会造成滤液浑浊,故D错误;

故选BC。

三、单选题

31.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的反应是

A.煅烧石灰石B.灼热的碳放入二氧化碳

C.碳酸分解D.甲烷燃烧

【答案】B

【分析】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

【详解】A、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灼热的碳放入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只生成一种氧化物,故B正确;

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四、多选题

32.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然后再通一氧化碳

B.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Δ

Cu+CO2

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氧化铜

D.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

【答案】BD

【详解】A、进行该实验时,应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目的是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A错误;

B、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

式为CO+CuO Δ

Cu+CO2,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单质和二氧化碳,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故C错误;

D、该实验中,可能有没有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CO有毒,所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故D正确;

故选BD。

五、单选题

33.分析如图所示的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相等

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t2℃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

D.t2℃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析出晶体质量一定为(110-a)g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C、t2℃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大于氯化钠,但是溶液的状态未知,故t2℃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D、t2℃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C,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质量不一定为(110-a)g,符合题意。

故选D。

六、多选题

34.将一定量的酒精(化学式为C2H6O)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后容器中只含H2O、CO和CO2,其中H2O的质量为16.2g,则CO、CO2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2mol CO,0.1mol CO2B.0.1mol CO,0.2mol CO2

C.0.3mol CO,0.3mol CO2D.0.1mol CO,0.5mol CO2

【答案】CD

【详解】酒精和氧气燃烧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原子守恒可知,酒精中的氢原子全部结合为水分子,因此16.2g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C2H6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因为C2H6O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因为1mol酒精中有2mol 碳元素,0.3mol酒精中有碳元素0.6mol,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6mol,因1mol一氧化碳有1mol碳元素,1mol二氧化碳中有1mol碳元素,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共有0.6mol,观察选项可知,CD合理。

故选:CD。

七、填空题

35.化学让足球比赛更精彩。

(1)“智能”足球中植入了硅芯片,请写出硅的元素符号_____。

(2)由氯乙烯(化学式为C2H3Cl)合成的PVC材料让足球飞行得更快。氯乙烯属于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它的式量为______,1mol氯乙烯中氢原子的个数约为_____。

(3)C60分子形似足球,请解释其中“60”的含义_______。

(4)球员喝的饮料中添加了磷酸二氢钾,它的化学式为KH2PO4,其中含____种非金属元素,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向该饮料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红,该饮料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1)Si

(2) 化合物62.5 1.806×1024

(3)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4) 三+5 酸性

【详解】(1)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氯乙烯是由C、H、Cl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氯乙烯的式量为:12×2+3+35.5=62.5;

1mol氯乙烯中氢原子的个数约为:1mol×3×6.02×1023=1.806×1024;

(3)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C60”中的“60”的含义是:1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4)磷酸二氢钾由钾、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由“金”字旁可知,钾属于金属元素,由“气”字旁和“石”字旁可知,氢、磷、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含有三种非金属元素;

磷酸二氢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1)×2+x+(-2)×4=0,x=+5;

向该饮料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红,说明该饮料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36.水是重要的资源,生活、生产和实验中都离不开水。

(1)水的净化

①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家用净水机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水中有异味的气体。

(2)水的用途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通入气体前应将水加至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所示的高度,氧气应从____管通入(选填“a”或“b”)。

②铁粉和水蒸气可制备磁性材料X,原理为3Fe+4H2O 高温

X+4H2,X的化学式为

______。

(3)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水的组成

①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

②写出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若实验中观察到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中有蓝色固体,集气瓶壁上有水滴。该实验

能否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1) 杀菌消毒吸附

(2) 甲 b Fe3O4

(3) 验纯H2O+CaO=Ca(OH)2不能,氢气未干燥完全,集气瓶中的水滴可能是氢气携带的水蒸气

【详解】(1)①氯气与水反应可生成具有杀菌消毒能力的次氯酸,杀灭水中病菌,故自来水净化过程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消毒杀菌。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①水的密度比气体大,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短进长出,且若要收集纯净的气体,应将集气瓶装满水。通入气体前应将水加至甲所示的高度,氧气应从b管通入。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个Fe、8个H、4个O,反应后有8个H,故X含有3个Fe和4个O,其化学式为Fe3O4。

(3)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纯度,避免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②有生石灰的干燥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H2O+CaO=Ca(OH)2。

③实验中观察到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有蓝色固体,说明氢气中还混有水分。而燃烧后集气瓶壁上有水滴,此时无法确定水滴是氢气燃烧生成的,还是气体中原先带有的水分。即该实验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不能,氢气未干燥完全,集气瓶中的水滴可能是氢气携带的水蒸气。

八、实验题

37.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用下列试剂和仪器进行模拟研究。

试剂:大理石、浓盐酸

仪器: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装置甲制备二氧化碳。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②对装置甲检验气密性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水,观察到_______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③将提供的试剂加入甲装置,发现生成气体太快,请写出一条改进方法_______。

(3)在装置乙和丙之间选择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碳的依据是________。请简述如何判断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________。

(4)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后,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能否使甲装置中的反应停止? 理由是________。

(5)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连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置于阳光下。

①U型导管中不使用水的理由是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若c处液面高度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d处液面高度,则证明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

③使用绿色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例举一种绿色能源______。

CaCO+2HCl=CaCl+H O+CO↑

【答案】(1)

3222

(2) 长颈漏斗锥形瓶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3)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不能,反应物稀盐酸与碳酸钙仍然接触

(5)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低于风能

【详解】(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CaCO+2HCl=CaCl+H O+CO↑;故填:

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

CaCO+2HCl=CaCl+H O+CO ;

3222

(2)①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的名称为锥形瓶;

②对装置甲检验气密性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水,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时,说明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

③将提供的试剂加入甲装置,发现生成气体太快,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盐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故填: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乙;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故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后,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稀盐酸与碳酸钙仍然接触,不能使甲装置中的反应停止;故填:不能,反应物稀盐酸与碳酸钙仍然接触;

(5)①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U型导管中不使用水;故填: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

②一段时间后,若c处液面高度低于d处液面高度,则说明证明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使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故填:低于;

③使用绿色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常见的绿色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故填:风能。

九、填空题

38.目前工业上用真空法制备食盐,通过减压能使热的海水快速蒸发,同时还能获得淡水。

(1)含有泥沙的浑浊海水属于______(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要除去海水中颗粒直径在100~300微米之间的泥沙,所选滤网的孔径应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100微米。

(2)实验室中用溶液a(3%NaCl溶液1000g)模拟真空法制备食盐的流程(忽略物质的损耗)如下图所示:

【答案】(1) 悬浊液小于

(2) A bc 30 10.5 > 过滤可以节省能源,成本低廉

可以提高产量,生产效率高

【详解】(1)不溶性固体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含有泥沙的浑浊海水属于悬浊液,要除去海水中颗粒直径在100~300微米之间的泥沙,所选滤网的孔径应小于100微米,这样才可以将泥沙过滤掉。

(2)①步骤1是将水蒸气变成水,是分子的间距发生了变化。

②溶液b和溶液c中都存在NaCl固体,属于饱和溶液。

③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故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为1000g×3%=30g,溶剂的质量为1000g-30g=970g。溶液a经减压蒸发后得到溶液b和NaCl固体x g,且蒸发出920g水蒸气,则溶液b属于饱和溶液,溶v的质量为970g-920g=50g,由已知信息可知90℃时,NaCl的溶解度为39g,即100g溶剂中溶解39g NaCl达到饱和状态,故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为19.5g,则xg=30g-19.5g=10.5g。饱和溶液b降温后得到溶液c,该过程有固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溶液b的质量>溶液c的质量。

④分离溶液c和氯化钠固体的操作是过滤。

⑤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成本低廉;真空制盐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产量,生产

效率高。

十、科学探究题

39.社团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先移走试管b,再熄灭酒精喷灯,用弹簧夹迅速夹紧橡胶管,这些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3)试管冷却后倒出生成物,观察到红色金属中混有黑色固体。社团同学对黑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i_______,ii木炭,iii氧化铜和木炭。为验证猜想,他们将生成物分为两份,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装置见下图(省略夹持装置)。

①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点燃酒精灯a,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③待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点燃酒精灯b。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实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

________。

实验二:在5支试管中分别混合对应的试剂,记录实验现象。

试管编号试剂组合实验现象

1 稀硫酸+木炭无明显现象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蒸馏水C.澄清石灰水D.大理石 【答案】B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由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A.CO2B.O2C.SO2D.H2 【答案】C 【详解】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SO2、NO2,CO2、O2、H2不会造成酸雨,故选:C。3.下列物质中氯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Cl2B.HCl C.ClO2D.KClO3 【答案】A 【分析】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即是以单质形式存在。 【详解】A. Cl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 B. HCl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B 错误; C. Cl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C 错误; D. KClO3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D 错误。 故选A。 4.室温下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氯化铁溶液pH=2 B.硝酸钠溶液pH=7 C.碳酸氢钾溶液pH=10 D.碳酸钠溶液pH=13

【答案】D 【详解】A、氯化铁溶液pH=2,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溶液pH=7,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钾溶液pH=10,pH>7,显碱性,但是碱性不是最强,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pH=13,pH>7,且pH值最大,碱性最强,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 A.Fe3O4—氧化铁B.P2O5—五氧化二磷 C.Hg—银D.NH4Cl—氯化氨 【答案】B 【详解】A、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有时读为“几氧化几某”,若金属原子为一个,数字“1”不读。Fe3O4读成四氧化三铁,错误; B、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若非金属原子为一个,数字“1”不读。P2O5读成五氧化二磷,正确; C、Hg是汞的化学式,不是银化学式,银的化学式为Ag,错误; NH 命名时可以看成一种金属元素,读成为“铵”,NH4Cl读成氯化铵,而不是氯化D、 4 氨,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的是 A.CuSO4B.NaNO3C.K2CO3D.Ca(OH)2 【答案】C 【详解】A、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不含碳酸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点燃火炬C.剪断铁丝D.酒精挥发 【答案】B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点燃火炬涉及可燃物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剪断铁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镁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 A.质子数=中子数=12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 C.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D.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2.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只含铜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操作一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3.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4.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分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6.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7.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NO3 B.NaOH C.Na2CO3 D.HCl 8.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10.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铜单质B.冰水混合物C.洁净的空气D.蒸馏水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023届上海徐汇区高三化学一模(含答案)

2023届上海徐汇区高三化学一模(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请选择下列元素中不属于镁簇合离子的是()。 A. H B. C C. F D. O 2. 以下物质与漂白粉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A. 碱 B. 酸 C. 盐 D. 脂肪 3. 以下有关金刚石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之一 B. 是一种氧化物 C. 是一种共价晶体 D. 是一种透明物质 4. 将色素加入皮蛋瘦肉粥中进行煮沸,给草酸,薄荷叶,尿素各添加到煮沸的草酸染料中,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鉴定其中有色物质依次是()。 A. 草酸,薄荷叶,尿素

B. 薄荷叶,草酸,尿素 C. 薄荷叶,尿素,草酸 D. 草酸,尿素,薄荷叶 5. 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化学物质可以变化其化学性质而产生新的物质 B. 化学物质的性质不受组成元素的影响 C. 化学物质的性质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D. 化学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翻译和解释 6. 关于稀土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土元素呈二价和三价的产物 B. 稀土元素是自然界中分离和存储最为困难的元素 C. 稀土元素可分为两类主要元素 D. 稀土元素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之一 7. 以下哪一对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 A. CH3COOH, CH3COCl B. CH3COOH, CH3CH2OH C. CH3COOH, CH3CHO

D. CH3COOH, CH3CHOHCH3 8. 以下哪一个不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的绿色色素()。 A. 叶绿素 B. 胡萝卜素 C. 妻鱼素 D. 染料 9. 活性炭是一种高度活性的炭材料,它主要用于()。 A. 除臭 B. 显示剂 C. 光敏仪 D. 补铁剂 10. 具有保湿作用的化妆品通常含有的物质是()。 A. 合成果胶 B. 脂质体 C. 天然植物萃取物 D. 糖精 二、非选择题 1. 以下是维生素的化学式,写出它们所属的维生素。

上海市徐汇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氦是最难液化的气体。下列有关氦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原子晶体B.含有非极性键C.属于非电解质D.密度比空气小2.氟利昂-12(CCl2F2),可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杀虫剂等,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结构式:B.物质类别:卤代烃 C.可燃性:易燃烧D.分子构型:四面体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酸性:H2CO3>HClO B.原子半径:r(Al)<r(Cl) C.碱性:NaOH>Al(OH)3D.氧化性:S<Cl2 4.只用水不能 ..鉴别的是 A.苯和乙醇B.KMnO4晶体和I2晶体 C.Na2O2和硫粉D.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 5.用硝石(NaNO3)和浓硫酸反应能制取硝酸,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 A.强酸性B.难挥发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6.关于氮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属于铵态氮肥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 C.使用碳铵应深施盖土D.硫铵与草木灰混用肥效增强 7.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可燃冰也是一种化石能源B.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气化、干馏等C.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发动机D.汽车可以直接使用原油 8.关于漂粉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B.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aCl2D.漂粉精溶液有碱性与强氧化性9.下列离子常用“气体法”检验的是 A.SO2 4-B.NH 4 +C.Cl—D.Fe3+ 10.不符合硫酸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沸腾炉中加入碾碎的硫铁矿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H2B.He C.H2O D.H2O2 2.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B.NH4Cl C.Ca(NO3)2D.Ca(H2PO4)2 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3)B.酱油(4~5)C.护发素(5~6)D.洗发水(8~9)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银用作镜子B.干冰用作制冷剂 C.一氧化碳用作冶炼金属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5.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过氧化氢B.液氧C.空气D.臭氧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大量燃烧后,会造成酸雨的是 A.硫粉B.碳块C.镁带D.铁丝 7.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可用于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A.活性炭B.明矾C.氯气D.氯化氢 8.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关于该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水分子间距变大 C.水分子的质量变小D.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9.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个数 C.原子的种类D.原子的个数 1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H2CO3属于一元酸B.Cu(OH)2属于难溶性碱 C.NaHCO3属于正盐D.NaCl属于含氧酸盐 11.对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白烟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C.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红色固体变黑

A.B.C.D. 二、多选题 15.某物质中只含两种元素,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碱B.可能是单质 C.可能是氧化物D.可能是化合物 三、单选题 16.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100g水中溶解了0.9g 氯化钠 B.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0.9:100 C.氯化钠的溶解度为0.9g/100g水 D.加入0.1g氯化钠完全溶解后得到1%的氯化钠溶液

2023年徐汇区一模试卷(1)

徐汇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 (2)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屈原列传》中“”和“”两句都直接表明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有人以“秤”来比喻和诠释“中”的内涵。称量东西时,秤砣不能固定在某个地方,而应该随物之轻重来回移动,这才是“中”,才能“中”。 ①“中”的标准不固定,更不拘泥,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中”不是简单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折中” ③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 ④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小徐同学想探究《红楼梦》中贾探春这一人物形象,她列出了一些要细读的章回,你认为其中哪一回略读即可?()(3分) A.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B.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苑夜拟菊花题” C.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D.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曾提出著名的特修斯悖论: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特修斯之船通过不断更换船体构件来保证其持续航行。由于每个构件的寿命有限,最终船体所有的原构件必然被全部换掉。那么,这艘船是否仍然是特修斯之船?如果不是,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不再是原先的船?许多哲学家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即使船的构成材料发生了变化,但其设计和形式未改变,因此它还是原来的特修斯之船。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提出进一步追问: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的老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②在哲学上,特修斯悖论常被用于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用以探讨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同于其所有组成部件之和。有观点认为,所谓的“特修斯之船”并不是指某个构件或某种状态,而是将特修斯之船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了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态,以及人们对特修斯之船的特殊记忆。因此,这艘船的构件是否被

202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乡村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果木杀菌 D.垃圾分类 2.(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日常生活中常用含碳酸钠的发酵粉来焙制糕点 C.蚕丝、棉花均属于天然纤维,二者可用燃烧法区分 D.铵态氮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3.(2分)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2分)“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现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金具有熔点高的性质 B.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给教室喷洒消毒液时闻到特殊气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均含有OH⁻

5.(2分)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干冰、空气均属于氧化物 B. N₂、稀有气体均可用作保护气 C.O₂、Mg²⁺中的“2”均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D. K₂CO₃、KNO₃、KH₂PO₄均属于复合肥 6.(2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二氧化碳和甲烷合成醋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均不变 7.(2分)如图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即期末)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即期末)试题 (90分钟完成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是 A .PM2.5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晾干 B .镁带燃烧 C .石蜡熔化 D .橙子榨汁 3.氧化铟锡是制触摸屏的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In 2O 3)中,铟元素(In )的化合价为 A .0 B .+3 C .+2 D .+6 4.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醋 B .海水 C .液态氧 D .洁净的空气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O 3 C.水分子—22O H D.+1价钠元素—1 N a 6.能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得到溶液的物质是 A .奶粉 B .蔗糖 C .植物油 D .冰块 7.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点燃酒精灯 D .给液体加热 8.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9.下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酱油呈碱性 B .牙膏呈酸性 C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 .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10.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A .木炭 B .甲烷 C .硫 D .红磷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 O 2 H2O B .H2SO4+NaOH →NaSO4+H2O

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比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D.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0g 2.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胃液0.9~1.5 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 D.胰液7.5~8.0 4.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氨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6.以下是小明同学依据描述所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氮分子:2N2 ②两个铁离子:2Fe3+ ③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 ④+2价的镁元素:Mg2+ 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 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⑥ 7.如果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 C.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中的标准

2023届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 C.用金属铜作导线材料D.节日庆典时用氢气充灌气球 2.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B.1个维生素C分子共含有20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③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过程是物理变化:④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⑤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4.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5.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6.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7.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电解8g水可得4g氢气和4g氧气B.6g的碳与6g氧气反应生成12g二氧化碳 C.8g氧气与1g氢气化合生成9g水D.6g氧气与2g碳反应生成8g二氧化碳8.蔬菜中的甜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百克甜椒中维生素含量高达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 的化学式为C6H8O6 B.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C.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 个原子核 D.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0.去西藏旅游,为避免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可适当自备氧气瓶,通过吸氧缓解缺氧症状。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以助燃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吸氧为人体提供适量的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写出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填写“放热”或“吸热”)。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写出碳酸氢铵中阳离子(铵根离子)符号_____。 (3)水的电解: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大量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 (4)检验CO2气体:______________,主要现象_________。

【中考冲刺】2023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附答案)

2023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计算机硬件材料中大量使用硅,硅的元素符号是 A.S B.P C.Si D.Hg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酸碱性B.挥发性C.熔沸点D.导电性3.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麻油B.蔗糖C.淀粉D.牛奶 4.氮化锶(Sr3N2)是生产高端荧光粉的主要原料。已知Sr3N2中N的化合价为﹣3,则Sr的化合价为 A.﹣3B.﹣2C.+2D.+3 5.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B.酒精C.碳酸D.氮气 6.净水过程中加入的吸附剂是 A.氯气B.明矾C.生石灰D.活性炭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铁丝和铁片B.氧气和臭氧C.纯碱和烧碱D.水银和银粉 高温8.高铁快速发展方便了出行。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焊接钢轨:2Al+Fe2O3 2Fe+Al2O3.则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9.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NO3-:硝酸根B.2Zn:2 个锌元素 :+2 价的铜 C.H2:2 个氢原子D.2C u 10.物质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氦气:制作霓虹灯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可用做燃料D.氯化钠:作厨房调味品 11.O4是一种新型的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化合物B.O4中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C.O4与O2性质一定相同D.一个O4分子中有二个氧分子

12.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 2CO + O CO 点燃 B .3 2CaCO CaO+CO 高温 C .2 234Fe +3O 2Fe O 点燃 D .2 254P + 5O 2P O 点燃 13.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4.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等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酸溶液(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的 CO 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丙对应的实验是Ⅲ B .甲对应实验中碳酸钙的利用率最高

上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上海市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一、单选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O 2 B .N 2 C .He D .CO 2 2.能在水中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 .花生油 B .葡萄糖 C .面粉 D .碳酸钙 3.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O 2 B .CH 4 C .K 2CO 3 D .NaHCO 3 4.以下最清洁的能源是 A .氢能 B .石油 C .煤 D .天然气 5.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A .黄金 B .木炭 C .炭黑 D .石墨 6.某溶液呈棕黄色,该溶液可能是 A .氯化铁溶液 B .硫酸铜溶液 C .石蕊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8.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KClO 3 MnO 2__ Δ 3KCl+2O 2↑ B .2KClO 3 MnO 2__ Δ KCl+3O 2 C .KClO 3 MnO 2__ Δ KClO+O 2 D .2KClO 3 MnO 2__ Δ 2KCl+3O 2↑ 9.用“ ”代表氢原子,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微粒图示是 A . B . C . D . 10.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越难冶炼。铁、铜、钠、铝这四种金属最晚开始冶炼的是 A .铁 B .铜 C .钠 D .铝 11.有关生石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碱 B .能干燥氧气 C .能治疗胃酸过多 D .能与CO 反应 12.酒精(C 2H 6O )在空气燃烧,不可能生成的是 A .SO 2 B .CO 2 C .CO D .H 2O

上海市徐汇区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2.《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 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3.下列灭火原理错误的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隔绝空气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5.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KCl、NaCl B.Na2CO3、NaOH、Ca(OH)2 C.H2SO4、Na2SO4、HCl D.NaHCO3、KNO3、NaCl

202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2023 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 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填涂。 1.〔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B.氮气C.氦气D.水蒸气 2.〔1分〕镁的元素符号是〔〕 A.mg B.Mg C.Mn D.Ag 3.〔1分〕属于悬浊液的是〔〕 A.矿泉水B.糖水C.泥水D.自来水 4.〔1分〕物质中氯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是〔〕 A.Cl2 B.FeCl3 C.NH4Cl D.HCl 5.〔1分〕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大理石与石灰石C.石墨与金刚石 B.氧气与液氧D.水与双氧水 6.〔1分〕以下可作氮肥的物质是〔〕 A.〔NH4〕2SO4 B.K2SO4 C.KCl D.Ca〔H2PO4〕2 7.〔1分〕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镁8.〔1分〕以下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氧气B.水C.蔗糖D.氯化钾9.〔1分〕具有良好进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是〔〕 A.氢气B.煤C.木炭D.石油 10.〔1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选项 食物 pH A.A A 苹果汁 2.9﹣ 3.3 B.B B 西红柿汁 4.0﹣4.4 C.C C 菠菜汁 5.1﹣5.7 D.D D 鸡蛋清 7.6﹣8.0 11.〔1分〕以下物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铝B.铁C.铜D.银

A . B . C . D . 12.〔1 分〕玻璃棒不能用于〔 〕 A .蘸取液体 B .引流液体 C .捣碎石灰石 D .搅拌液体 13.〔1 分〕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 .干冰 H 2O B .烧碱 NaOH C .纯碱 K 2CO 3 D .熟石灰 CaO 14.〔1 分〕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 A. 杀菌消毒 C .吸附有色物质 B. 沉降颗粒物 D .分散悬浮物 15.〔1 分〕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 100g ,无需使用的仪器是〔 〕 A .电子天平 B .烧杯 C .药匙 D .蒸发皿 16.〔1 分〕酸的组成中确定含有〔 〕 A .金属元素 B .氧元素 C .原子团 D .酸根 17.〔1 分〕如图试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把握反响发生或停顿的是〔 〕 18.〔1 分〕有关中和反响的说法确定正确的选项是〔 〕 A. 反响物均须溶于水 C .有气体生成 B. 有沉淀生成 D .有盐生成 19.〔1 分〕关于粗盐提纯的试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粗盐不行以放在烧杯里称量 B .蒸发皿不行以直接加热 C .蒸发时觉察有固体开头析出,即停顿加热 D .涉及的分别操作有溶解、过滤和蒸发

2022年高考化学一模考试完整版(上海市徐汇区)

选择题 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项、汽油是易燃液体,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误; B项、汽油是易燃液体,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B正确;C项、汽油是易燃液体,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 D项、汽油是易燃液体,图中所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选择题 近日,北京某区食药监局向居民发放了家用食品快检试剂盒.试剂盒涉及的部分检验方法如下,其中不是通过化学原理进行检验的是() A.通过测定大米浸泡液的pH检验大米新鲜度 B.用含Fe2+的检测试剂检验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C.向食盐样品中加还原剂和淀粉检测食盐的含碘量 D.通过观察放入检测液中鸡蛋的沉浮检验鸡蛋新鲜度 【答案】D 【解析】 A项、通过测定大米浸泡液的pH检验大米新鲜度,涉及与氢离子的反应,pH试纸的变色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项、亚铁离子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向食盐样品中加还原剂和淀粉检测食盐的含碘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淀粉中碘酸钾被还原生成碘,故C错误; D项、鸡蛋的沉浮与密度有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钛(Ti)常被称为未来钢铁。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22 B.质量数为70 C.中子数为26 D.核外电子数为22 【答案】B 【解析】 的质子数为22,质量数为48,故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8-22=26。A项、的质子数为22,故A正确; B项、的质量数为48,故B错误; C项、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8-22=26,故C正确; D项、的电子数=质子数=22,故D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关于NH4Cl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离子键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A项、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项、氯化铵含有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项、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氯离子结构示

上海市徐汇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有机物M、N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颜色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单键、双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 N A.M与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N的官能团为羟基 C.在与钠的反应中N放出气泡比M快 D.N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b2da3和bca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d的氧化物含2mol 化学键 B.工业上电解c的氧化物冶炼单质c C.原子半径:a < b < c < d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 < d 3、Pb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Mn2+氧化成MnO4﹣,本身被还原为Pb2+,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PbO2固体和适量的稀H2SO4后滴入2mL 1mol/L Mn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B.将试管充分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变为紫色

C .在酸性条件下,PbO 2的氧化性比MnO 4﹣的氧化性强 D .若硫酸锰充分反应,消耗PbO 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4、下列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38C H O 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的是 A .36C H B .48 C H C .642C H Cl D .512C H 5、某温度下,HNO 2和CH 3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 相同、体积均为V 0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Ⅰ代表CH 3COOH 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小于c 点 C .相同体积a 点的两种酸分别与NaOH 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O 2-)>n(CH 3COO -) D .由c 点到d 点,溶液中--c(HA)c(OH ) c(A ) 保持不变(其中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6、比较纯碱的两种工业制法,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氨碱法 联合制碱法 A . 原料 食盐、氨气、生石灰 食盐、氨气、二氧化碳 B . 可能的副产物 氯化钙 氯化铵 C . 循环物质 氨气、二氧化碳 氨气、氯化钠 D . 评价 原料易得、产率高 设备简单、能耗低 A .A B .B C .C D .D 7、某有机化工品R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R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 的分子式为C 10H 10O 2 B .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