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护岸介绍

生态护岸介绍

生态护岸介绍
生态护岸介绍

1.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不仅能起到防冲促淤的目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1.创造生物栖息地的滨水区生态护岸

此类护岸技术通过对萤火虫、蜻蜓等昆虫类和鱼类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其专门设计护岸。该护岸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人类休憩、亲近大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

(l)萤火虫护岸设计

通过对萤火虫“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各生长阶段生活习性的连续性研究,可以构建最适宜萤火虫生存的护岸环境条件。例如:在靠近水流的石缝间种植萤火虫喜爱的水芹、艾篙、垂柳等水生植物;在河岸打桩以确保其产卵所用苔鲜的生长;在护岸构建时采用蛇行低水护岸,减缓水流流速,保护幼虫不被冲走;河底铺设卵石,为幼虫提供藏身之处和食物来源;建造多种岸坡形式,尽量多在岸坡留缝隙,以确保作茧场所。图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考虑方式.根据萤火虫一生的变化和生态习性,成年的萤火虫在靠近水边,潮湿而柔软的苔鲜里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水中以水中小生物为食,九个月后幼虫上岸,钻入土中成蛹、做茧。40天后,羽化成虫。

(2)鱼巢护岸设计

鱼巢护岸结构是以营造鱼类的栖息环境为护岸构建的主要考虑因素,选用鱼类喜欢的木材、自然石等天然材料为鱼类建造的庇护场所。木头、残彻石头鱼巢护岸是将由木头、残枝、石头组成的构造物安置在河岸底部,可在河岸就近寻找适合的材料迅速构筑而成。以改善鱼类栖地环境、吸引昆虫等生物栖息、增进食物网络、避免河岸冲蚀及提供阴影。

1.护岸通过增加植物覆盖,与河流边的植物一起形成河流植物网络,增加了绿地面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加固堤岸,高覆盖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增加水体的净化作用。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

强水体自净作用,改善河流水质;

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物与堤内植物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生态护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

5.生态河堤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侵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路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木桩(设有鱼巢)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

二是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在护岸的水下部分进行加固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使整个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大大提高,木桩、块石间的缝隙还为水草留下了生长的空间,同时也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工法(见图4-2、4-3)进行植栽护岸。编柴的主要材料为柳条,用木桩把成捆的柳条固定在坡岸上,然后用土掩盖,柳条成活后可以形成绿色屏障加固坡岸。

护岸通过增加植物覆盖,与河流边的植物一起形成河流植物网络,增加了绿地面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加固堤岸,高覆盖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因此,在设计生态护岸措施时遵循以下原则: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护岸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天然材料,重新构建近自然的河流状况,使得这些人为的工程措施对河流流速、河内动植物生境、水

质状况等影响降至最低,使得河流生态保持良性发展,能营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

3)美观原则

流经城市的河流,河岸通常会被打造为居民休闲观光的场所,因此河道景观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在设计生态护岸措施时,可以增加动态的元素,例如修建蜿诞曲折的河岸,增加绿地植物造型的多样性等。

4)经济实用性原则

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还需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河流的现状。例如可选用乡土树种为护岸植被,这样既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还能体现地域的植物特性。硬度高的材料可用于水流冲刷强烈的地方加固河岸,增加材料的使用寿命。

能满足植物、微生物生长所需环境要求的砌块。这里采用生态墙壁转与生态鱼巢砖

扦插活体木桩和安置活体枝条捆之前,活体枝条捆和活体木桩准备完毕后,要及时埋植和扦插;露出地面部分高10cm左右,保证有3~5个叶芽露出地面;为了便于插入土层,扦插枝条下部宜剪裁成斜面或尖形,而上部要剪裁成平面。修剪好的活体木柱要在当天完成扦插工作;完成后应及时用油漆将插条顶端封口,以减

少蒸发,为提高成活率还应注意剪取插条时尽量选取当年生的枝条。

松木桩扦插柳枝复合护岸措施的综合护岸效果最优,景观生态性最好,社会

孤尾藻和金鱼藻

5.2.3.6

完整版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传统的护坡工程中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摘要:且具有稳定性好、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省土地等优点。但是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本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生态护,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 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绝大多数人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特别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根系锚固作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用) 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生长植物的生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态防护平台。1

由高大乔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的系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后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人二者结合体现了一个要素反 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2 4.生态护坡的形式生态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 植物型护坡、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深根锚固,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失

生态护岸专项施工方案

生态护岸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5) 三、施工安排 (5) 四、船舶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 (6)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1) 六、施工进度计划 (14) 七、质量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16) 八、安全及文明施工 (17)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 为防止海域清淤后红树林保护区周边的边坡毁坏,在红树林外侧5-10m设置生态护岸,生态护岸共分为4段,全长约5.1km,断面结构形式分抛石护岸和钢筋石笼筑堤护岸,护岸底高程为疏浚底高程,顶高程基本可以按0.00m标高控制施工,局部区域地面高程与0.00m差别较大应适当调整。淤泥混粉细砂回填36143m3,级配碎石反滤层6591m3,水下抛石护岸69767m3,钢筋石笼筑堤7310m3,抛填大块石护底1960m3,土工布59509m2,护岸美化绿化17293m2。 护岸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2施工组织条件 ①现场条件 本工程所处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盛行。施工区较为狭窄,低潮时两侧大部分区域干出。 ②材料供应 疏浚工程除柴油用量较大外,对电、水、建材的需求量均较小,可就近解决。护岸工程所需的石料可在当地购买,石料供应点位于犀牛角镇,通过陆路运输至施工区附近,运距约15km,建设临时码头装船运至施工现场,经过现场了解石料供应点具体情况,材料供应能满足施工需求。临时码头位置如下图所示,经与海洋局、业主沟通,临时码头专项方案上报业主及审批后即可建设使用。 ③交通和通讯 施工区海岛距离大陆较近,项目所在地附近陆地为市重点发展新区,当地路网已基本形成,交通条件较好。 市区内有邮政局,通常的特快专递和普通邮件等较为方便。电信方面,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已经覆盖全港区,宽带互连网也全部开通,通讯条件良好。 ④医疗及生活条件 市区内医疗条件较好,有大型医院及一些私人诊所,医疗技术和设备中等偏上,可治疗常见的疾病,如有紧急情况也能得到及时处理。

常用生态护坡护岸技术

常用生态护坡护岸技术 1一般规定 1.1本规程参照《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南(试行)》,梳理出适合城市河湖较为生态的护坡护岸技术。 1.2生态护岸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 1.3生态护岸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安全、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缓冲过滤、净化水质、生态修复、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等。 1.4生态护岸工程设计应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 1.5生态护岸工程设计应遵循岸坡稳定、行洪通畅、材质自然、透气透水、节省投资等原则。 1.6常用生态护岸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2植物护岸 2.1植物护岸技术是一种完全依靠植物进行河道岸坡保护的技术,通过有计划地种植植物,利用其根系锚固土壤的力学效应和茎叶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抑制地表径流的水文效应,消浪促淤、减小水土流失、固滩护岸。 2.2植物护岸主要优点如下: 1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小,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生态环保效果好。 2在固土护岸的同时,兼具景观营造的功能。 3促进有机物降解,改善水质,净化空气,调解小气候。 4节省工程材料和人力,低碳节能,环境负荷小。 5节省投资。 6植物护岸具有自我适应、自我修复的能力,管理维护成本低。 2.3植物护岸对基土的抗冲刷保护能力较弱,适宜用于坡度较缓、水流速度较小的岸坡,河道水流速度一般宜小于2m/s。 2.4护岸植物设计的总原则是建立符合当地的立地条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植物群落。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类型、功能、河段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并遵循下列原则:

湖泊人工湿地和生态护岸设计分解

1 人工湿地设计 1.1 人工湿地介绍 1.1.1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合而成的填料床,并栽种经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方案化的湿地系统。水体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基质吸附、过滤,植物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符合自然界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的生态学规律等。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但可以起到对湖泊水体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加强湖泊的景观效应。人工湿地系统结果图及效果图见图1-1、图1-2。

图1-1 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图1-2 人工湿地效果图 1.1.2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种人工湿地的工艺特性及优缺点见表5-5。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具有投资少、便于管理等优点。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填料和表层土的截留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但当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易造成床体堵塞,且造价较高,一般为表面流湿地的4-8倍。 表1-1 两种人工湿地对比

生态护岸设计

9. 5."2生态护岸设计 9. 5." 2.1工程设计的原则目标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建议遵循下列原则: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的自设计、自修复;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反馈调整式设计。根据护岸工程的特点,结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在生态型护岸设计中应依照岸坡稳定、正常行洪、表面异质、材质自然、内外透水、及成本经济等原则来进行。生态型护岸设计的最终目标应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而且要适宜于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生活空间。[5][4] 9. 5." 2.2工程实施前的调查 对于所提出的各种生态护岸设计方案,在选用之前应对工程区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工程技术是否适用。建议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河势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岸坡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工程区关键物种的分布,工程管理状况,现场可用或容易取得的施工材料,有无严重的土质和水质污染,工程施工是否会带来新的生态问题,以及是否需要相应的补偿措施等。水文调查的重点之一是对当地的正常水位及最高、最低水位有一个了解,掌握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工程管理状况的调查内容建议包括能否采取措施防止人为或动物破坏。调查关键物种时应明确不同植物类型对河流采光的影响程度。同时,应与当地环境部门进行协商,尤其注意项目实施是否影响当地的湿地地区。

9. 5." 2.3植物种类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必要。采用天然材料护岸时,特别是通过植被措施护岸时,不同植物材料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于水位和底土土质的适应性。可根据不同水位,结合当地情况,将河流岸坡分为干燥、偶然的洪泛带,潮湿、季节性洪泛带,沿岸水位变动带,淹没带等几个区域[6],在不同区域选取适合的植物种类(图2)。 一般来说,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的植物往往比使用单一植物种类更为有利[8]。另外,现场或现场附近已有物种对于护岸工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可在当地苗圃种植培育所需植物种类,但要考虑到工程施工中的时间因素。 9." 5. 2."4反滤层的设计 在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考虑传统的技术要求外,还要兼顾生物栖息地的加强和改善等要求,因此要引入一些新的结构型式,以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如石笼、间插植被的堆石、空心混凝土块、生态砖、鱼巢砖等。如这些结构直接作用于土坡上,在水流和波浪的淘刷作用,下垫土层在植被完全发育之前将会受到严重的侵蚀,从而使防护结构失稳,影响栖息地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因此,在这些防护结构下面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碎石反滤层十分必要。 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层的生态型护岸工程中,除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保土性、透水性、防淤堵性、及强度有所要求外[9],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可栽种性也应有所要求,可栽种性指的是相对植物向上生长的可长穿性或植物向下扎根的可植根性。对于土工合成材料层,其可栽种性通常与力学和水力性能要求相矛盾。从可栽种性的角度出发,大孔径或大网眼的土工材料比较适宜,而

生态护岸介绍

1.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不仅能起到防冲促淤的目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1.创造生物栖息地的滨水区生态护岸 此类护岸技术通过对萤火虫、蜻蜓等昆虫类和鱼类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其专门设计护岸。该护岸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人类休憩、亲近大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 (l)萤火虫护岸设计 通过对萤火虫“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各生长阶段生活习性的连续性研究,可以构建最适宜萤火虫生存的护岸环境条件。例如:在靠近水流的石缝间种植萤火虫喜爱的水芹、艾篙、垂柳等水生植物;在河岸打桩以确保其产卵所用苔鲜的生长;在护岸构建时采用蛇行低水护岸,减缓水流流速,保护幼虫不被冲走;河底铺设卵石,为幼虫提供藏身之处和食物来源;建造多种岸坡形式,尽量多在岸坡留缝隙,以确保作茧场所。图5.13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考虑方式.根据萤火虫一生的变化和生态习性,成年的萤火虫在靠近水边,潮湿而柔软的苔鲜里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水中以水中小生物为食,九个月后幼虫上岸,钻入土中成蛹、做茧。40天后,羽化成虫。 (2)鱼巢护岸设计

鱼巢护岸结构是以营造鱼类的栖息环境为护岸构建的主要考虑因素,选用鱼类喜欢的木材、自然石等天然材料为鱼类建造的庇护场所。木头、残彻石头鱼巢护岸是将由木头、残枝、石头组成的构造物安置在河岸底部,可在河岸就近寻找适合的材料迅速构筑而成。以改善鱼类栖地环境、吸引昆虫等生物栖息、增进食物网络、避免河岸冲蚀及提供阴影。 1.护岸通过增加植物覆盖,与河流边的植物一起形成河流植物网络,增加了绿地面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加固堤岸,高覆盖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增加水体的净化作用。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改善河流水质; 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物与堤内植物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生态护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 5.生态河堤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侵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路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木桩(设有鱼巢)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 二是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在护岸的水下部分进行加固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使整个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大大提高,木桩、块石间的缝隙还为水草留下了生长的空间,同时也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1.0 护坡型式方案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生态护岸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护岸结构要尽量考虑有利于河道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利用植物将污染物进行体内新陈代谢而分解掉或将吸收的物质存储在体内,从而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护岸或具有自然护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与河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抗洪强度。 综合考虑河道地形、地质、水流、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和河道总体布置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我院在一些河道整治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迎水侧斜式护坡结构选择草皮护坡、砌石护坡、砼预制块护坡、无砂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三维生态袋护坡等几种常见的护岸结构进行比较。其优缺点简述如下: 方案一:土工格网草皮护坡,造价最低,但易受人畜破坏和生物影响,抗冲刷能力差,可用于背水坡或水流流速较小岸段。 方案二:砌石护坡,包括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等。砌石护坡一般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由于块石表面粗糙不平,与水体之间摩擦大,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同时砌石护坡本身能很好的经受风浪水流冲刷,其中干砌石适应变形能力强,浆砌石较差。但不能机械化操作,受当地材质、石料尺寸影响大,护砌厚度难以保证,且浆砌石将坡面完全封闭,隔绝了坡面与水体间的联系,生态和景观效果较差。该方案也还存在施工管理难度大和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方案三:砼预制(联锁)块护坡,造价略高,但整体性好,强度高,本身受风浪水流的影响小,能机械化施工,工期短;因其表面平滑,消浪作用小,对堤坡变形适应性较差,如开孔种植草皮,需在护坡下设置反滤层和土工步防止边坡土体的掏空,草皮覆盖率也较低。 方案四:无砂混凝土植草护坡是在周边采用混凝土保护框并兼作模具,中间填筑无砂混凝土成型,只有水泥和粗骨料及复合肥,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孔隙内高碱性水环境进行动态改造,从而得到适合于植生(草、灌木等植物)的粗大空隙和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范围,但其强度低、空隙率难以控制及耐久性差。在保证25%~30%孔隙率和大透水性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仅为3~7 Mpa,适应水流冲刷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弱,抗孔融次数约30次,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对护坡的要求。 方案五:现浇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之生态混凝土结构层是采用经过筛选的粗、细骨料(粒径与被保护的堤体材料相匹配)、水泥和水的混合物里添加生态混凝土专用添加剂,经充分搅拌混合后现场浇筑而成。该技术由于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的特殊贡献,使反滤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合理、孔径小的性能特点,实现了耐久、透水、整体反滤的护坡功能;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大、孔径合理的植生性能特点,既达到耐久、稳定的护坡目的,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满足绿化覆盖率达至95%以上的设计要求。形成堤坝常水位以下以反滤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水位以上以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完整的生态护坡体系。

7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生态护坡的定义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 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生态护坡的功能 (1)、护坡功能:植被有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 (2)、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 (3) (1))和水文效应( 优点:耐高温干旱, 缺点: b.,优点:1. c. 优点:1.土工格 缺点:当土工格栅裸露时,经太阳暴晒会缩短其使用寿命;部分聚丙烯材料的土工格栅遇火能燃烧。 (3)、生态石笼护坡:石笼网是由高抗腐蚀、高强度、有一定延展性的低碳钢丝包裹上PVC材料后 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箱型结构。根据材质外形可分为格宾护坡、雷诺护坡、合金网兜等。 优点:1.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透水性、抗冲刷性、生态适宜性;2.应用面广;3.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使岸坡环境得到改善;4.造价低、经济实惠,运输方便。 缺点:由于该护坡主体以石块填充为主,需要大量的石材,因此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不强;在局部互岸破损后需要及时补救,以免内部石材泄露,影响岸坡的稳定性。 (4)、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由 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

优点:1.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基质;2.抗冲刷性能好;3.护坡孔隙率高,为动物及微生物提供繁殖场所;4. 材料的高透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被保护土与空气间的湿热交换能力。 缺点:1.降碱处理问题;2.强度及耐久性有待验证;3.可再播种性需进一步验证;4.护岸价格偏高。(5)、生态袋护坡:生态袋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依据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肥料、草种和保水剂按一定 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他材料上,并经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等工序而形成的产品。 优点:1.稳定性较强;2.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3.利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4.施工简单快捷。缺点:1.易老化,生态袋内植物种子再生问题。2.生态袋孔隙过大袋状物易在水流冲刷下带出袋体, 造成沉降,影响岸坡稳定; (6)、多孔结构护坡:多孔结构护坡是利用多孔砖进行植草的一类护坡,常见的多孔砖有八字砖、六棱护坡网格砖等。这种具有连续贯穿的多孔结构,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栖息场所,可在水陆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是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护岸。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 优点:1.,水 缺点:1. (7),主要情况下, 优点:1. ,施工 缺点:1. 垮塌;2.,且容

生态型护岸工程的设计要点

生态型护岸工程的设计要点 赵进勇 孙东亚 董哲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防洪减灾所 北京 10003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河流护岸技术主要侧重于工程的安全和人类的单方面需要,没有综合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健康。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常规护岸型式对环境和生态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归纳了生态型护岸工程的几个设计要点:工程设计的原则目标、工程实施前的调查、植物种类的选择、反滤层的设计、岸坡稳定分析、及工程实施后的监测,并对生态型护岸示范工程的实施给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型护岸; 设计要点 1.概况 护岸工程主要是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可分为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以及复合形式护岸等。其中较常采用的坡式工程一般以枯水位为界分为两部分,枯水位以上称作护坡工程,以下称作护脚工程[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河岸是河流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形成了从河道水流环境到陆地环境的一种过渡。选择护岸型式及材料时应考虑有效性、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河道不仅仅具有防洪、航运等基本功能,还应具有生物栖息地和人文景观等功能。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护岸技术也应由原来的以安全为单一目标逐步向生态型护岸技术转变。 费用生态型护岸技术 勘察 设计 施工 监测 维护 工程修复 工程不同阶段 混凝土等硬质化结构 常规护岸工程技术主要考 虑河道行洪速度、河道冲刷、 岸坡稳定等,环境因素考虑较 少,主要有抛石、浆砌或干砌 块石,预制混凝土块体、现浇 混凝土、浇注沥青、铰链混凝 土沉排以及土工模袋等型式。 图1 工程总费用对比图[3]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XXXXXXX综合整治工程 -----河生态护坡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四川山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5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及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调查 三、技术准备 四、施工场地准备 五、外部环境准备 六、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总体安排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平面总体部署 三、施工管理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具体保证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施工测量 二、施工排水、降水及施工导流 三、防洪度汛措施

四、土石方工程施工 五、格宾网笼护坡工程施工 六、PCA蜂巢格室生态护坡施工 七、路面及人行道施工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九章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管理 第十章其他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施工图纸 《防洪标准》GB 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265-2001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格宾网施工技术规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水工建筑物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SL176-2007《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河道修复工程 河道是包括土地、动植物、水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调蓄水量、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提供水生、陆生动物栖息地的功能,植被特征明显不同于两侧土地,有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物生产率。 我国目前河道修复工程多考虑河道的水利条件,常见的河道整治工程如下:1、加高河堤;2、采用钢筋混凝土和块石结构;3、河道人工化、渠道化;4、清淤。采用以上方法将极大的影响河道生态功能,造成河道生境单一,水生植物缺乏,周边生态食物链断裂,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净化能力较差等后果。 河道生态修复以生态手段,使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平衡的复杂过程。生态修复需要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包括水质净化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河床生态修复设计,河岸生态修复设计和河岸带生态修复设计。 一、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任务是将人工河道形态修复成近自然的河道形态。自然河流有如下四中类型:1、顺直微弯型:总体顺直并略有弯曲,深槽、浅滩交错分布其中;2、弯曲型:具有外形曲折、蜿蜒蠕动的动态特性,分布范围广,任意两相邻浅滩的间距约为河宽的5~7倍;3、分汊型:又称江心洲型河道,具有一个或几个江心洲,河身呈莲藕状,具有两股以上的汊道,汊道交替消长;4、游荡型:河身顺直宽浅,沙滩众多,汊道交织,河床变形迅速,主槽摆动不定,水流散乱。河流生态修复中,主要应针对河流形态,将沟渠化的河流形态改造成近自然的河流形态。 1.河流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应设计有深潭和浅滩,断面上植物设计应注意层次,设计时应注意乔木、灌木和水生植物布置的位置和宽度,理想的河道断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河道剖面理想断面设计 对于硬质化现象严重的河道断面,应以河道修复理想剖面为基础,加以改造。硬质化河道生态修复剖面如图2所示。 图2 硬质化河道生态修复剖面 2.浅滩和深潭河流结构设计 深潭和浅滩是自然河道中常见的较复杂的生境,为浮游生物,鱼类等提供复杂的生活环境,躲避天敌,有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对于河流生态修复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人工河道,应在沿河流方向剖面,塑造地形,形成近自然的深潭和浅滩,深浅变化明显。沿河流方向生态修复剖面如图3所示。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概况

1、护岸型式及选择 1.1形式概念: 生态护岸有自然护岸、人工护岸和生态护岸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型生态护岸形式为河道天然(自然)形成的驳岸防护体系。 人工护岸形式是按河道防洪排水、灌溉输水、航运交通、水生养殖等功能而进行工程需要建设相结合的各类护岸防护形式。 生态护岸形式是按自然驳岸形式和人工护岸功能体系、实现生态功能的无缝融合、“天人合一”的统一形式。 1.2生态护岸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具有实现水土保持、物质交换、环境空间等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 1.3组合形式的生态护岸的基本形式可有直立(挡土墙)、坡形、多极、平台及相互组合并与景观相结合的具体型式。 1.4型式选择 1.4.1基本规定 生态护岸设计的形式应遵循满足河道功能、坡体安全稳定、结构适应耐久、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生态护岸的坡体安全稳定符合现行规范的相关安全稳定的要求。 生态护岸的结构形式应满足现行规范工程结构使用年限的要求。 生态护岸应就地取材、利于施工和维修。对不同河段或同一坡面不同部位可选用不同的护坡形式。 临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风浪大小、近坡面水流、坡后土质等情况,结合护坡的等级确定。通航河流船行波作用较强烈的河段,护坡设计应考虑其作用和影响。 背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浪高要求,并结合护坡高度和土质情况确定。 挡墙和护坡均应该设置基座,挡墙处基座埋深不宜小于0.5m,能够满足挡

墙和护坡的安全要求。 坡面高度大于4m后,宜设置排水设施。坡面竖向排水沟可每隔50~100m 设置一条,并应与平行河堤走向的排水沟相连通。 护岸生态防护的设计形式与使用措施,应具有对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宜遵循、符合和满足物质交换原则、水土连续原则、植物生长及多样性原则。 (1)交换原则:组成体系具有满足如水、气等能量与物质不断流动、交换的型式。 (2)连续原则:坡面防护组成不得隔断坡面土层深度信息联系的原则,满足坡面植物存活、发育、生长的自然条件。 (3)多样性原则:坡面生成结构满足多样性植物相对调节、生长的环境,使得组成体系具有一定的自动适应、相调节的生物生存与生长环境。 1.4.2生态护岸注意点 河道护岸自然适应形式。基于对河道流向特点、边坡土质力学特征,融合两岸城市建筑形式、道路交叉形式,区位地形特征,体现自然生态驳岸特点,与天然河道边坡安全相适应的护岸天然自成形式。 对河道流向稳定、边坡土质较好、坡度延缓,周边区位特征适宜,应体现自然生态护岸特点,采用天然河道边坡安全相适应的天然护岸自成形式。 可采用抛石插枝、梢料类排捆、织物袋、植活木桩、块石石笼等、格室结构、低挡墙等符合自然的形式要求和功能要求。 1.5生态护岸的技术指标 1.5.1 砌块的生态功能指标及参照范围。 1.5.2 采用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护岸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应参照以下指标进行设计。 (1)植物覆盖容积率 边坡防护的工程措施是通过工程设计边坡工程构件来实现。通过边坡组件单体形成生态的重要条件,是具有植物生长的可能空间,在防护坡面上,即坡面的植物覆盖容积率(平面指标)。

生态砖护岸施工方案

联锁块护坡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一、工程概况 (3) 二、标准断面形式 (3) 三、施工目标 (4) 四、拟投入施工设备及人员配置 (5) 五、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6) 5.1施工工艺流程 (6) 5.2 施工准备 (6) 5.3 测量放样 (7) 5.4 土方开挖 (8) 5.5混凝土格梗施工要点 (11) 5.6垫层料填筑及联锁块生态砖铺砌施工 (16) 六、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7) 七、质量保证措施 (18) 八、安全保证措施 (19) 8.1 安全生产制度保证措施 (19) 8.2 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22) 8.4 安全生产思想保证措施 (26) 九、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26) 9.1文明施工 (26) 9.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28)

联锁块护坡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阳澄湖中西湖连通工程一标段工程位于苏州市阳澄湖中西湖北部湖湾连接处,工程主要内容:拓浚整治周家浜河道约2000米,周家浜沿线重建跨径13米桥梁1座;拆除桥梁1座;新建活动堰2座,均为单孔净宽10米;新建净宽20米节制闸1座,双孔布置,每孔净宽10米;拆建节制闸1座,单孔净宽4米,主要建筑物3级,次要建筑物4级。 本工程河道护岸北岸K0+119~K2+143段(K1+497~K1+620为直立挡墙)合计2024m,南岸K0+065~K2+143段(K1+497~K1+620为直立挡墙)合2078m。 二、标准断面形式 本工程河道联锁块护坡标准断面形式供分为三种,分别如下: (1)标准断面一及标准断面二 (2)标准断面三

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河道修复工程中常常选择混凝土和预制砖等材料建设硬质化护岸,这种护岸虽然有很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要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护岸,并阐述了生态护岸的优点和建设生态护岸的原则与步骤。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植物 天然的河流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水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这种修复功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靠与河道紧密相联系的水生、水岸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得来的。然而,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按自己的意志去“改造自然”,全世界约有60%以上的河流已被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裁弯取直等,许多河道被渠化,河流在纵向和横向均变成不连续。这些人为导致的变化使河流的形态多样性大大降低,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应提倡进行生态护岸的建设,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生态护岸的概念与优点 1.1 生态护岸的概念 传统护岸仅侧重于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有以下缺点:①沟渠化的河道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基本形态,导致生境异质性降低,最终可能引起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②改变了水陆交错过渡段,改变了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与多孔性等。③带来更大洪水隐患,迫使提高防洪标准,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护岸(河堤)的概念。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护岸与传统岸堤区别见表 表1 生态护岸与传统硬质护岸的区别 1.2 生态护岸的功能 ①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②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不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护岸的分类建设

生态护岸的分类建设 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工程,在国外已有较广泛应用,然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新型河道护岸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我国的护岸工程也已开始向生态型发展,植被护岸多和其他类型的护岸结合使用,在美化环境、改善水质等方面考虑,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护岸。2.1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手段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用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建筑垃圾固化桩护岸技术较适用于各种水力条件复杂的河段,其护岸效果好、施工简单快速,并可实现废物利用,成本是传统混凝土护岸的三分之一左右。土壤整体固化(+植草)是利用固化剂将土壤与一定比例建筑垃圾细料的混合体进行固化,通过固化剂的水化作用引起的系列反应把松散的土壤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抵抗水力剪切作用,控制水土流失。该护岸技术主要解决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

题,可当日配料当日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在土壤固化表面上可以撒播一些草种或铺设草皮,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其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发达的根系与土壤的固结更加牢固。2.2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也应在1.5:l以下。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也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当抛石设置完工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其所选枝条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枝条的设置应尽量垂直于坡面,枝条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5cm即可,同时在施工前对露出的枝条部分进行削平、加水浸泡枝条、除柳桩旁侧的枝条、保证树皮的完整性及桩底削尖以便易于插人土层,以增加成活率。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岸坡的腐蚀,大大加强了抛石坡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可降低河岸附近水流的流速;护岸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辐射,从而对水温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植物的覆盖作用可以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植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2.3直立式生态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较适用于老

生态护岸研究与工程应用趋势

生态护岸研究与工程应用趋势 作者:唐国滔 生态护岸是现代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运工程,主要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十分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以往人们往往在河道护岸过程中只考虑护岸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故多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修筑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导致河流失去原本完整的结构和作为生态廊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1]。在外观上较为单调生硬,多数情况下与周边的景观不协调,与目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相违背。因此,做好河道的生态护岸工作为实现碧水蓝天、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护岸的功能 所谓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其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在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可以等到充分保证,同时其具有较好的抗洪强度和丰富的河流地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的护岸也从最初的规范水流向这一单一功能,又增加了防洪功能以及提供给人类休闲、观赏和亲近水体等功能,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 1.1 防洪功能 生态护岸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岸型式,本身就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生态护岸的植被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文状况,使水循环途径发生一定的变化。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坡面植被大量向堤中渗透储存,缓解洪峰,起到径流延滞作用;当枯水季节到来时,储存在大堤中的水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生态护岸中大量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水土保持效果很好,堤岸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养水分的作用。 1.2 生态功能 生态护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护岸的坡面植被可以带来流速的变化,为鱼类及两栖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场所,对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植被覆盖充分的护岸是河岸带生物多样性的保障[2]。另外,生态护岸主要是采用天然材料,从而可避免建筑材料中所含的大量化学添加剂对水环境带来危害。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河岸线做成不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让河岸边的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面、绿地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营造出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交错带能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高,为动物以及水生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等;一个脆弱的水陆交错带不但不能使水陆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而且会导致生态不断向恶性方向发展。 1.3 景观功能 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近些年来,国外大量采用生态护岸技术,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和笔直的河道走向”的静态美,通常是让河道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浅滩、深潭,与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水路自然衔接。陡峭、平缓的多种构造使多种材料的堤岸浑然一体,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顺应现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较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滁州市清流河(穿城段)防洪治理一期工程橡胶坝~清河桥段堤防单位工程 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 施 工 方 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滁州清流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一O年二月

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内容 本次治理在有护岸段以及钢砼防洪墙段设置护坡生态砼。即在左堤L2+937~L3+189、L5+875~L6+062、L2+796~L2+931和右堤R3+369~R3+574、R4+082~4+850位置。 生态护坡采取先在坡面上浇筑2m×2m的C20砼框格(每16米分一道缝),然后在框格内浇筑15cm厚生态砼并在其上覆盖5cm 厚客土植草。 2施工放样 根据桩号、高程等现场已有资料,把砼框格线布置坡面上,做上高程桩。首先放好压顶和脚槽线,在堤防规整的平面护坡严格按设计2m×2m方格进行放线;在弧形坡面,由于上口水平弧线长度与下口水平弧线长度通常不一致,在保证横向方格线与弧形堤轴线垂直的前提下,在大致2m范围内作适当调整。纵向方格线保证水平。 3土方开挖及坡面整平 按照测量放好的线,根据设计坡比,进行削坡并精整坡面;按设计高程、宽度和深度,人工开挖压顶、脚槽、框格槽。开挖多余土方运出场外指定位置。在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4 C20基槽及框格砼施工。 4.1模板 按照测量放线的边线,安装定型模板,做到横平竖直,高程复测

准确,支撑固定稳定。 4.2材料配合比 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水泥、外加掺合料±1%; 2.粗细骨料士2%; 3.水、外加剂溶液±1%。 各种衡器应定时校验,并经常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4.3搅拌 本工程混凝土单位时间浇筑量较小,拟采用JGZR350自落式搅拌机。搅拌装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在每次用搅拌机拌合第一罐混凝土前,应先开动搅拌机空车运转,运转正常后,再加料搅拌。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宜按配合比多加入10%的水泥、水、细骨料的用量;或减少10%的粗骨料用量,使富裕的砂浆布满鼓筒内壁及搅拌叶片,防止第一罐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砂浆偏少。 在每次用搅拌机开拌之始,应注意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前二、三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理,直至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当开始按新的配合比进行拌制或原材料有变化时,亦应注意开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