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77

河南科技2011.05下

冷缝是指大体积混凝土或要求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过程中 ,由于施工因素(或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的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当缝宽大于规范规定时,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应变能力。

一、冷缝产生的原因

冷缝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没浇筑完毕,先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筑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混凝土在分层或分段浇筑过程中,如果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2.5小时左右,如加入缓凝剂,可达到5小时左右,具体初凝时间可根据环境气温在相关参数表中查取)及时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属于正常浇筑施工;如果浇筑下一层混凝土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已经形成了自然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 时,才能浇筑上一层混凝土,这样才会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地结合。如果下一层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1.2MPa ,而浇筑了上层混凝土,则上下层混凝土不能有效地结合,在这道施工缝结合处就形成冷缝。

某市一工程的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按现行高规和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条文,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预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由于该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混凝土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连续,且个别部位比较严重。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近3 000m 3,其中有约1 000m 3混凝土浇筑用时超过48小时,在浇筑期间有二次曾出现过近两小时浇筑一车混凝土的现象,从而造成了3处表观可见的施工冷缝。此事件是典型的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浇筑期间到处催促混凝土供应方)。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承包单位及时向发包方及监理单位汇报,并提出对质量隐患部位进行检测的建议。而后发包方和承包方对所产生的施工冷缝进行了普查(监理单位进行了见证),并委托有资质的不同检测机构对冷缝处的混凝土结合质量进行了三次全数超声法检测,受检面积大、范围广。(由于该工程承台混凝土结合面呈水平分布,故采用斜测法,即使超声波斜向穿过混凝土结合面,测试范围应覆盖可疑部位)结果表明,由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振捣到位且密实,浇筑时对混凝土冷缝结合面处理及时,混凝土供应方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配合比配料供应等原因(混凝土为抗渗合成纤维混凝土),检测结果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结合紧密,满足设计要求,不需做有难度的整改。

实践证明,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冷缝的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和混凝土的供应时间,防止发展为有害施工质量缝(即冷缝);如采用合成纤维等混凝土施工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但还要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及供料时间,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必要时要对可能产生有害施工冷缝处进行特殊处理,防止质量问题扩大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冷缝的处理

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1. 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陕西西安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吴 涛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 灌浆、嵌缝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 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 混凝土置换法。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

5. 电化学防护法。电化学防护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护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护,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6. 仿生自愈合法。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黏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以保证砼供应的连续进行。要在初凝前及时对上一层砼进行覆盖,并振捣结合好,若浇筑面积较大,砼供应不易保证时,可考虑参加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

三、结论与建议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缝(冷缝)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对于混凝土质量缝的成因有所不同,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却有相同之处,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比较、多实践,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有害冷缝是完全可以补救的。

混凝土施工缝冷缝等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福州xxxxxxx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xxxxxxxxxxxxxx,使其达到终凝并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第一节冷缝处理 1.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2.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楚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将结合面冲毛或人工凿毛,以增加结合面混凝土的摩擦咬合力。为避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因固结力小于振动的影响力,而破坏已初凝混凝土内部的凝结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待结合面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以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且结合面在浇筑前应充分洒水湿润,并满铺一层lOmm~15mm厚、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增强上、下层混凝土交接面的粘结。 3.冷缝的预防 ①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③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作出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是先、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分层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位置及间隔时间。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缝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的截面处; 2施工缝处应有可靠的措施保证先后浇筑的混凝土间良好固结,必要时宜加设止水构造。 施工缝处理方法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做如下处理: 1、若施工间竭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不应超过2小时),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层内5~10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若施工间竭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18mpa时,方可继续施工。

3、若施工间歇时间较长,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如下处理: a.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 b.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 c.必要时将旧混凝土适当凿毛; d.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湿润; e.浇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缝面上应先铺一层厚度为1~1.5cm的水泥砂浆(对于水平施工缝,该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3cm); f.将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细致捣实。 4、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板墙施工缝应与板面、墙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 5、留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做一块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再浇灌混凝土。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 6、做板的坚向施工缝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新加设接头钢筋的办法。接头钢筋一般可采用Φ6~Φ10,其所需截面面积一般为板截面面积的0.2%~0.3%,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倍直径,两端加弯钩。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时上下均放。 7、较大体积的结构之施工缝,例如毛厂石混凝土基础的施工缝,应做成踏步式,阶长为阶高的2倍

冷缝处理及掏槽验缝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1) 3.1工程地质 (1) 3.2水文地质条件 (3) 四、施工工艺 (5) 五、掏槽验缝措施 (9) 六、施工应急措施 (10) 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工程概况 苏虞张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咬合桩与工法桩的支护形式,在分界点位置很容易产生裂缝,设计中在分界点位置增加5根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起到止水作用效果。接口处理见图1: 前期施工受高压线迁改进度影响,造成北侧工法桩8轴位置北侧出现一道冷缝;根据施工进度安排,30轴处南北侧各出现一道冷缝,按照工法桩施工方案对冷缝处理采取外侧施工一幅三轴搅拌桩,夹缝施工4根高压旋喷桩。冷缝处理详图见图2 三、地质与水文情况 3.1工程地质

根据江苏省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0-K-310)钻探结果显示,拟建轨道交通 4号线的沿线70.3m以浅地基土土层为第四系全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的疏松沉积物,以粘性土为主,间夹砂性土。根据地质资料,本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淤泥层: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机质,有腥臭味,有时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沿线各河道内,层厚0.30~0.50m,层底标高-0.25~0.05m,压缩性高,工程特性极差。 ①3素填土层:褐黄~灰~灰黄色,松散~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夹少量碎石砖,局部勘探点表层含建筑垃圾及夹淤泥层,属第四纪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1.00~8.10m,层底标高-4.79~1.77m。 ③1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1.90~4.20m,层顶标高-2.40~-1.76m。 ③2粉质粘土:灰黄~青灰,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及灰色团块,下部夹薄层粉土,局部粉土含量高。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6.30m,层顶标高-5.44~-2.03m。 ③3粉土:灰黄~灰色,稍~中密,饱和。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0。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4.60m,层顶标高-8.91~-4.40m。 ④2粉砂或粉土:灰黄~灰色,中密为主,饱和。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6,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0.90~9.00m,层顶标高-10.55~-6.24m,。 ⑤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薄层理发育,夹少量粉土薄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1.50~18.80m,层顶标高-18.89~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 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时一种多孔胶凝人造石材,属于刚形体,主要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微小,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出现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压缩引发的收缩裂缝和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受力)裂缝。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时很难避免的,但是能预防和治理的。出现裂缝后,根据裂缝是本次需要坚决的问题。混凝土裂缝分类及裂缝出现收集的资料,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的要求,对混凝土裂缝而言,可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主要是限制条件变形作用引起的,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水化热、气温、生产热、太阳热)湿度变形(自生收缩、失水干缩、碳化收缩、塑性收缩等)。根据现场勘查,本工程冷缝宽度小于0、2mm,属无害裂缝,对结构无影响,但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必须治理。 一、原因分析: (1)施工时混凝土接槎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茬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2)高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小时,因混凝土泵出现故障,浇捣中断,再次开始浇捣时,已经距离前浇筑间隔时间长达4小时外,下层混凝土基本凝固,由于工作疏忽,在两层混凝土间未采取特别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产生冷缝。 二、冷缝处理: (1)表面修补法:在裂缝的表面抹环氧胶泥,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然后刮水泥胶泥即可。 (2)灌浆、嵌缝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者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他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聚氨脂等化学材料。 (3)嵌缝法: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氨乙烯胶泥、塑性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预防措施: (1)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2)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混凝土减低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有条件允许时,混凝土中增加缓凝剂,以防出现施工裂缝。 (4)推进一次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方法进行,不形成冷缝。 (5)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400mm。

大体积砼冷缝处理方案

新乡维多利亚城8#楼底板冷缝处理方案 一、概况: 新乡维多利亚城工程8#楼B单元底板厚度1300mm,该底板自6月13日开始浇筑砼方向自东向西,浇筑开始后至6月15日晚浇筑至8-34/8-G-8-R 和8-26/8-A-8-G时,由于砼输送泵多次堵管和砼早凝造成砼浇筑中断从而形成冷缝。为保证底板砼质量需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二、处理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浇筑情况,由于砼底板较厚,砼在浇筑过程中向前流淌, 自然流淌宽度大致在6-7米左右,根据底板砼受力情况同时参照后浇带构造台阶式的留置方式拟将未浇至顶的砼施工面做如下处理,先将砼自然流淌面中最薄部分全部剔凿掉,剔凿至厚度约400mm时将立面凿直凿平,形成第一个台阶。然后再以第一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向砼厚的方向剔凿,至底板厚度为850mm左右时进行垂直面剔凿,形成第二个台阶。其余部分再以第二个台阶上表面为水平面进行剔凿形成第三个台阶(如下图),剔凿时采用手锤和钻子来剔凿防止损坏下层砼层。剔凿完成后,由于最底层内含有底板下层网片钢筋,为保证钢筋与后面新浇砼的握裹力,应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水泥砂浆清扫干净。

2、界面处理:砼按要求剔凿完毕后将剔凿面进行清理,先将表面碎砼块 清理干净,然后用钢丝刷将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刷净然后再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3、后序砼浇筑:界面清理干净后即可进行砼浇筑,砼浇筑时,先将砼表 面浇水充分润湿,然后在界面上先铺上一层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水泥砂浆随铺随进行砼浇筑,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道边下料,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结合紧密。 4、防水处理:由于底板为抗渗砼,砼按上处理后此处必然是防水薄弱环 节,为了保证底板的防水质量,采用在两个台阶的交接处采用20х30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补处理具体如下图:

混凝土冷缝的施工现场控制

混凝土冷缝的施工现场控制 混凝土一般是按一定厚度的浇筑层,逐层顺序上升或全断面向前推进的,为了保证上下层或相邻层的相互结合,相邻层的允许停歇间应合理限制。 近年来,普遍采用水泥在标准状态下的初凝时间作为混凝土的“初凝”。并以此作为允许停歇时间的限制。当超过此时间而继续在其上加浇混凝土时,就认为交接面将发生“冷缝”。因此必须停止浇筑,按施工缝标准处理,上述论点不一定合适。 我们所讲的冷缝,从广义上讲,如果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的影响,而造成结合面不良者,称为冷缝。 1.冷缝的实质及不同停歇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构成冷缝的主要因素:当混凝土受振捣时,粗骨料下沉,砂浆上浮,水泥水解生成氢氧化钙,又随泌水浮于其上,这样便使混凝土表层具有下述特性: a.混凝土表层水灰比较大,结构疏松多孔,同时形成很多泌水通道。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大约在水泥初凝一小时后,表面砂浆层的水灰比比原配合比约提高0.05~0.06。 b.表面为乳皮覆盖。乳皮-由氢氧化钙进而碳化作用生成碳酸钙,所以碳酸钙即为乳皮。大约在初凝后的2h左右,便有明显乳皮生成。 在正常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层与层的胶结,要求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将振捣器插入下层3~5cm,这样可以使下层

混凝土的水泥砂浆上升,泌水通道破坏上层混凝土石子下沉,在混凝土交界面呈犬牙交错,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呈一整体。但当下层混凝土可塑性显著降低时,仍按正常操作施工,会造成局部交错不良,乳皮弱砂浆层也在交错面上,这样造成混凝土整体强度降低,对混凝土抵抗外力的作用是不利。 乳皮及弱砂浆层的存在,削弱了混凝土上下层面的胶结,使上下层交错不良,即形成冷缝。但是,乳皮及弱沙浆层形成的初期,如浇筑混凝土,不一定形成冷缝。目前,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往往错过水泥初凝甚至终凝机会,使混凝土内部真正形成冷缝。 是否构成冷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浇筑当时下层混凝土的可塑性是否与振捣器的性能相适应。 2. 不同停歇时间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 不同停歇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抗剪性能方面,对抗拉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抗压强度没有影响。 3. 减少冷缝 为避免混凝土失掉塑性而形成冷缝,其正常停歇时间应视气温、湿度、风力、日照、振捣能力、混凝土性能及水泥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在正常情况下,入仓温度与气温相差不大,可参照表1。 4. 冷缝是由于混凝土失掉塑性及表面产生乳皮而影响混凝土上下层结合而致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2)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3) 第一节冷缝处理 (3) 1. 冷缝的危害 (3) 2. 冷缝的处理 (3) 3. 冷缝的预防 (3) 第二节预防渗水及渗水处理 (4) 1. 预防渗水措施 (4) 2. 渗水处理 (4)

第一章方案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福州xxxxxxx 第二节方案编制概述 xxxxxxxxxxxxxx,使其达到终凝并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第二章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第一节冷缝处理 1.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2.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楚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层,将结合面冲毛或人工凿毛,以增加结合面混凝土的摩擦咬合力。为避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因固结力小于振动的影响力,而破坏已初凝混凝土内部的凝结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待结合面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以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且结合面在浇筑前应充分洒水湿润,并满铺一层lOmm~15mm厚、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增强上、下层混凝土交接面的粘结。 3.冷缝的预防 ①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③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作出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是先、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总结

XXXX工程 混 凝 土 冷 缝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仅供内部学习资料 XXXXXXXXXXX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七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冷缝概述 (4) 三、冷缝危害 (4) 四、冷缝处理 (4) 五、结论 (7)

冷缝处理方案 一、冷缝出现工程项目 XXXX工程冷缝的出现主要在;导流洞、泄洪洞、发电洞等衬砌及竖井混凝土的施工中。 二、冷缝概述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病害薄弱面,是一种概念缝。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质量的优劣,除取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照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冷缝定义: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产生乳皮的表面上覆盖上新混凝土所形成的振捣无法消除的薄弱结合面。 冷缝诠释:冷缝就是在浇注混凝土时,没浇注完毕,先浇注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注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的缝隙。 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 近期在泄洪洞进口竖井施工中出现冷缝原因为:1、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灌车运送砼、绞拌站砼等供运进仓时间连接时间差等问题。2、第二仓2344.5~2350浇筑中因进仓转位仓面、人工平仓等时间差所造成冷缝的出现。 三、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避免出现冷缝,这些冷缝将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透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四、冷缝处理 (一)、处理概念: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去石子砂浆接缝,加强振捣,养护。 (二)、处理简要:处理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 ①人工凿毛: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②高压水冲毛:冲毛水压力达25~50MPa,效率高,间歇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③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MPa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④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大; ⑤钢丝刷机械刷毛:工效高、效果好、费用大; ⑥喷洒缓凝剂:可促使混凝土表面缓凝,延长冲毛时间。 注意事项:单纯靠砂浆接缝是起不到防水效果的,因为在冷缝处所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不一样还是容易产生收缩裂缝,造成地下室结构渗水。一般出现类似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冷缝位置铺撒一层渗透结晶材料(比如凯盾),在铺一层结合砂浆,然后在浇筑砼。当混凝土初凝后渗透结晶材料在水泥石的缝隙里产生微膨胀从而阻断了混凝土的毛细孔,起到了防水作用! (三)、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1.铺设砂浆法 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的常规方法是铺设2~3cm厚砂浆。但从仔细观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铺设砂浆并不很理想,譬如打砂浆增加了拌和和运输的很多环节,特别是铺设砂浆后会因间歇时间过长而晒干,反而影响施工缝面的结合。为了加

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缝设置

摘要:根据地铁三号线岗顶站土建工程的施工实例,介绍了施工缝的设置原则及方法,阐述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施工结果显示其效果良好,总结了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浇筑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主体结构,后浇带 1工程背景 由广州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地铁三号线岗顶站土建工程,车站结构呈“7”字状,车站全长为176.4m,西侧宽约28m,东侧宽约18.5m,车站主体结构高度为12.8m。车站底板厚90cm,站厅板(中板)厚40cm,顶板厚80cm,侧墙厚60cm。底板、侧墙、顶板结构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8,其余结构采用C30普通混凝土。本工程结构以现浇混凝土为主,且现浇混凝土体积庞大,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比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较大,稍有差错,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合理的设置施工缝,配合适当的养护措施,能有效的抑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避免出现施工高峰,该公司采取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对主体部分进行施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浇筑后产生干缩现象影响结构。 2 施工缝的设置 施工缝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以下原则:1)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剪力较小的部位;2)施工缝一般应垂直于结构的纵轴线;3)施工缝应避开结

构的薄弱环节;4)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简便易行。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纵向施工段长度控制在13m左右,设两道1m宽的后浇带,竖向根据主体结构,分层施工。 2.1 主体结构竖向施工缝 本工程结构纵向共分11个施工节段,在8轴及18轴附近设两条后浇带。其施工顺序先做C区,再做B区,最后做A区,按从东到西分段施工,施工缝布置. 2.2 主体结构水平施工缝按由下到上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竖向分三层:第一层为结构底板及其底上50cm侧墙、第二层为站台层侧墙和中板、第三层为站厅层侧墙和顶板,站台下排热风道及轨顶风道在主体结构完全采用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布置见图3。 3 处理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3.1 施工缝处理方法 1)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 部位:主要指中板梁、板、内墙和内柱施工缝。 处理方法:旧混凝土接触处,彻底清除施工缝处残渣,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清除;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面涂刷专用混凝土界面剂。 2)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混凝土结构冷缝专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部在对I区-1层墙柱、1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当,在2-2至2-9轴处外墙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缝长约9延米,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见附图)。 照片1:外墙冷缝照片2:外墙冷缝 照片3:外墙冷缝 二、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量大,展开浇筑面太宽; 2、工人作业时间太长,思想麻痹; 3、项目部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 4、中天元混凝土拌合料不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无法把握。 三、处理措施: 根据冷缝形成原因、缝隙大小以及所处部位等,特制定以下处理措施: 1、采用打磨机沿缝方向,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打毛宽度每边宽出缝边缘不少于80mm; 2、清理表面浮灰,并在已打磨好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一道素水泥浆; 3、待水泥浆稍干后,在表面抹20mm厚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掺防水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表面亚光,边缘与混凝土顺接以便防水施工; 4、加做防水层,并铺设玻纤布一层,加做防水层宽度不少于200mm,材料及厚度与设计外墙防水同;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在外架上追打、嬉闹、休息等; 2、作业前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是否安全可靠; 3、作业完毕剩余材料及时清走,严禁将剩余材料丢弃在脚手架上; 五、后期施工预防措施: 为避免后期施工中的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项目部特制定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浇筑过程中加强巡视。 2、落实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3、混凝土供应商已更换,对新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 4、混凝土施工班组已调整,对新进场工人及时进行交底。 5、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先确定浇筑顺序。 6、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对已浇筑部位及时跟进,留置时间较久部位及时安排班组进行补浇。

施工冷缝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塔柱0#块施工冷缝的处理办法 字数:3237 字号:大中小 摘要:本文就桥梁工程塔柱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凝结时间缩短等质量原因引起施工缝所出现施工冷缝质量事故,详细论述了检测、加固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施工冷缝检测方法处理方法 一、工程概况 某桥梁为跨江特大桥,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连续钢构+连续梁组合结构体系,其跨径布置为66m+75m+75m+145m+250m+145m=756m,全桥设5墩2台6孔,其中4#墩、5#墩为主墩,最大跨径250m,其余墩跨度为56~85m,桥面设计宽度28m 在浇筑4#墩塔柱0#块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经二次泵送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凝结速度加快;其次,0#块部位钢筋较为密集,振捣难度较大;造成4#塔柱在浇筑混凝土完成、撤模后,发现4#塔柱上下游的东、西岸侧面外表面、下游肢塔内等6个部位出现混凝土构件表面疏松、蜂窝、露筋等病害现象,4#悬臂梁0#块与塔柱固结段外表面出现对称微细裂纹,其中塔柱表面缺陷总面积2.9m2。通过查看施工图纸及施工记录以及多方论证、现场缺陷部位检查,发现大部分缺陷为混凝土浅表疏松,深度较浅;下游塔柱东岸及塔柱内壁混凝土疏松缺陷到达主筋,深度约15cm。 二、现场检测 现场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检测等单位协商,根据业主和有关规范要求,分别采用了地址雷达法、超声波法、声发射法和钻芯法对上述缺陷区域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进行综合检测。 通过上述现场调查、抽样检测和计算分析,1、雷达探测4#塔柱拱顶混凝土内部无直径超过15cm的孔洞存在。2、塔肢超声波和声发射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c60要求,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竖向裂缝,0#块塔肢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C60要求,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竖向裂缝。3、钻芯取样发现下游塔肢东岸固结段及西岸混凝土存在水平施工缝,缝宽约0.5mm;固结段西岸混凝土施工缝在第一、二次浇筑界限67cm处,水平范围距0#块140cm到385cm之间;施工缝以小角度向上延伸,深度超过110cm;下游塔肢东岸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案

昌都经开区2018-2019公共租赁 房工程一标段项目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案 编制:刘中冕 审批:张建雷 审核:张东东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昌都经开区2018-2019公共租赁房项目经理部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五日

目录 1. 方案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 方案编制概述 (2) 2. 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2) 2.1 冷缝处理 (2) 2.1.1 冷缝的危害 (2) 2.1.2 冷缝的处理 (2) 2.1 预防渗水及渗水处理 (4) 2.2.1 预防渗水措施 (4) 2.2.2 渗水处理 (4)

1.方案概述 1.1工程概况 1)本工程由西藏昌都新区昌禾聚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地址位于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房建工程;为二类高层住宅,规划总建筑面积:99511.2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0562.41㎡、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768.87㎡、地下建筑面积18179.99㎡);共由6栋高层及地下室组成;建筑层数:16-18F,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烈度:8度。 2)参建单位: (1)工程名称:昌都经开区2018-2019公共租赁房工程一标段项目 (3)建设单位:昌都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4)监理单位:四川伟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设计单位:西藏唐杰城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7)地勘单位:四川金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案编制概述 现在因3#楼2、3单元与其1单元和其他主楼与地下车库部分因施工条件限制,不能一起浇筑,使其2、3单元与1单元因浇筑时间不同致使到终凝时间不同而形成水平施工冷缝,低跨中部也有部分混凝土浇筑已达到初凝,亦形成水平冷缝。 2.冷缝处理方案及防渗处理 2.1 冷缝处理 2.1.1 冷缝的危害 由现场情况可知,冷缝处混凝土不存在漏浆现象,且振捣密实,且冷缝部位混凝土在梁高1/3之一处,承受剪力相对较小,且梁宽为400,厚度较厚,不易造成渗水。 2.1.2 冷缝的处理 为确保水平冷缝处混凝土粘结结合好,将结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具体处理

混凝土冷缝与施工缝区别与处理工艺

混凝土冷缝与施工缝区别与处理工艺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薄弱面。 施工缝是指因施工工艺、施工强度、混凝土温控措施等原因产生的一个新老混凝土间的缝,但施工缝是需要凿毛、设置拉筋、设止水物等措施处理的。 对于地下室剪力墙的施工缝,一般是在剪力墙内的施工缝处,预埋一道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厚度一般为3cm。 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是:一个是施工不当、一个是施工需要。 混凝土墙结构工程的质量优劣,除处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一、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冷缝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通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冷缝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二、冷缝处理工艺 1、处理概念: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去石子砂浆接缝,加强振捣和养护。 2、处理过程: 人工凿毛 高压水冲洗:冲毛水压力达到25—50 mpa ,效率高,间隙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 mpa 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是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文章来源:弘毅钢结构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配置型钢构成的组合结构。它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它节省钢材,增加构件及建筑物的刚度,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减小截面,减轻重量,增大构件的延性,并具有更高的强度,充分发挥了钢(受拉)和混凝土(受压)两种不同材料的特点。因此在建筑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在进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实际施工时,对梁柱节点域处的穿筋、柱截面细部尺寸、专业施工的衔接等方面都会产生问题。 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型钢混凝土梁柱的研究大多是围绕节点位置的受力情况分析及节点处的钢筋如何连接、绑扎等问题,也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例如,对节点位置的受力情况通过专业的软件对节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节点处的钢筋采用连接器、连接板及连接套筒等连接装置或采用牛腿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但对于梁水平筋在节点位置的错综复杂关系如何调节以及在节点域柱箍筋与柱主筋、柱加劲板空间交错时如何布置箍筋等均未给出解决办法。本发明工法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和通过具体的施工实践,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完整施工工法。它不仅给出了梁柱钢筋的如何布置连接,还针对梁水平筋在节点位置的错综复杂关系和节点域柱箍筋与柱主筋、柱加劲板空间交错问题制定了解决办法,该工法已经成熟应用于多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法,以有序解决错综复杂的梁柱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简化施工,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而且确保提升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的工程质量和节点域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法,包括型钢梁和型钢柱连接,型钢梁和型钢柱连接节点域相关钢筋布置及其箍筋套设绑扎,支柱模,支梁模,浇筑砼。型钢柱有十字型钢骨柱和H型钢柱两种形式,型钢柱由腹板和柱翼缘板组成。型钢柱在型钢梁节点贯穿,型钢梁在两侧断开, 型钢梁与型钢柱通过其翼缘以焊接或螺栓连接,在型钢柱对应型钢梁的上下翼缘水平设置有加劲板。 特点是在型钢梁和型钢柱连接域,相关梁柱钢筋的布置处理及其箍筋套设的绑扎方法: 布置柱钢筋和绑扎箍筋套设,是在柱主筋遇到型钢梁时,中间位置主筋要在钢梁位置要断开并与型钢梁的腹板对齐,然后采用钢板牛腿通过焊接连接,其它位置的钢筋在型钢梁位置按坡度比例变截面绕过型钢梁,不在型钢梁翼缘上开孔,箍筋的接头用细钢丝绑扎;进行箍筋套设绑扎时,在柱箍筋与柱主筋、柱加劲板空间交错位置,以柱加劲板的上表面为基准线布置箍筋,在基准线间调整箍筋的布置间距; 布置梁钢筋和绑扎箍筋套设,其梁主筋遇到型钢柱时,对于Y梁中间水平钢筋在该型钢柱处断开并采用钢牛腿与型钢柱翼缘焊接连接,对于X向梁中间水平钢筋采用在型钢柱腹板上开孔穿过,其它的钢筋按一定比例绕过型钢柱或直接绕过型钢柱。在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冷缝相关内容及处理办法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冷缝相关内容及处理办法 一、关于混凝土冷缝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薄弱面,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的质量优劣,除处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二、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冷缝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通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冷缝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三、冷缝处理工艺 1.处理概念: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去石子砂浆接缝,加强振捣和养护。 2.处理过程:

人工凿毛 高压水冲洗:冲毛水压力达到25—50 mpa ,效率高,间隙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 mpa 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是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大。 钢丝刷机械刷毛:功效高,效果好,费用大。 冷缝处理方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参考模板)

混凝土结构冷缝专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部在对I区-1层墙柱、1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当,在2-2至2-9轴处外墙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缝长约9延米,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见附图)。 照片1:外墙冷缝照片2:外墙冷缝

照片3:外墙冷缝

二、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量大,展开浇筑面太宽; 2、工人作业时间太长,思想麻痹; 3、项目部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 4、中天元混凝土拌合料不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无法把握。 三、处理措施: 根据冷缝形成原因、缝隙大小以及所处部位等,特制定以下处理措施: 1、采用打磨机沿缝方向,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打毛宽度每边宽出缝边缘不少于80mm; 2、清理表面浮灰,并在已打磨好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一道素水泥浆; 3、待水泥浆稍干后,在表面抹20mm厚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掺防水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表面亚光,边缘与混凝土顺接以便防水施工; 4、加做防水层,并铺设玻纤布一层,加做防水层宽度不少于200mm,材料及厚度与设计外墙防水同;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在外架上追打、嬉闹、休息等; 2、作业前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是否安全可靠;

3、作业完毕剩余材料及时清走,严禁将剩余材料丢弃在脚手架上; 五、后期施工预防措施: 为避免后期施工中的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项目部特制定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浇筑过程中加强巡视。 2、落实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3、混凝土供应商已更换,对新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 4、混凝土施工班组已调整,对新进场工人及时进行交底。 5、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先确定浇筑顺序。 6、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对已浇筑部位及时跟进,留置时间较久部位及时安排班组进行补浇。

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简述混凝土施工缝影响要素: (一)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过程的原因,如施工缝留置留在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的区域;构造钢筋过多或过少或偏离受剪力区。 (二)混凝土材料的原因:后浇混凝土砂石含泥量过大;骨料颗粒级配不均,水泥品种和用量不合理;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选用不当或没按要求添加,加大混凝土的收缩;施工时振捣方法不正确;高空浇筑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爆晒,混凝土收缩值加大,相应对施工缝造成裂缝现象。 (三)现场施工方面的原因:施工时振捣方法不正确;施工缝处松散混凝土及石子剔除不到位,灰尘清理不净,以及重新浇筑第二次混凝土前未在施工缝处浇水湿润;天气炎热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快过多;浇筑混凝土前对掉入缝内的杂物及垃圾没有及时检查和清理导致新旧混凝土间形成夹层;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底部或一处;施工缝中没有放置或未正确放置膨胀止水带或止水钢板;没有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致使接槎部位不能紧密连接。(四)施工现场养护及环境方面的原因:新浇筑的混凝土应及时采取养护、遮盖、挡风等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现场模板不易拆除过早。 (五)由于使用原因使施工缝产生的裂缝主要有:由于构筑物不均匀沉降;使用荷载超过设计规定;采用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体或

剔凿墙、梁、柱等;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施工缝的加速老化及裂缝。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 在新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采用高压水枪、风砂枪或人工凿毛将老混凝土表面含游离石灰的水泥膜(乳皮)清除,并使表层石子半露,形成有利于层间结合的麻面。施工缝凿毛后,应冲洗干净使其表面无渣、无尘,才能浇筑混凝土。浇第一层混凝土前,可铺水泥砂浆、小级配混凝土或同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与基岩或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 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薄弱面, 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的质量优劣,除处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 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1 冷缝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冷缝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 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 可能通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冷缝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观察裂缝的状况(是否贯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相 应处理 2 冷缝处理方法 2.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 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 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 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2 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 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 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 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施工缝的处理方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案 在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环境、作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果因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则停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捣完毕。规范规定一般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当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12千克每平方厘米时,才能继续浇捣。因为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水泥经拌和后2小时开始初凝,但还不具备强度,如继续浇捣会使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因受震动而破坏凝结作用,所以必须待混凝土能够抵抗外来震动时,允许继续浇捣,这时两层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建筑物的构件混凝土工作量都比较大,一次浇筑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基础与上部结构一般都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再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因模板工作量大,支模时间较长,有的长达2天。这样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如不加处理,势必影响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缝应认真处理。 过去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采取人工凿毛、刷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这些办法都行之有效,但是冲毛的时间随气温而异,春秋季节,在浇筑完毕后10~16小时开始;夏季掌握在6~10小时;冬季则在18~24小时后进行。如果时间掌握得不好,过早会使混凝土表面松散或冲击表层混凝土;过迟则混凝土已硬化,不仅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也加大了凿毛、排清和清洗的工作量,影响施工进度。 1、规范对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 为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若因时间或人工、环境等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留置在7轴向西1/3跨处。 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千克每平方厘米后才能进行,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过程是: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2、根据科研成果结合实际施工提出改进施工缝处理方法及理论依据 (1)在浇注下层柱子时,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方法使柱子上表面呈现锯齿状,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一般为2~4cm ),锯齿深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4~1/2;切槽的平均宽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1.5 倍。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使粘结面上的粗糙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这样既避开了凿毛,避免伤及老混凝土结构,又实现了接续面的粗糙,且容易控制质量标准,在接续时只用剥离松动的粗骨料。 (2)为了减少节点区薄弱界面数量,应在节点区二侧把梁断开浇注,有利于提高柱子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延缓柱子斜裂缝的出现。同时也符合抗震要求的强柱弱梁原则,延缓柱子屈服的时间。因而使节点区同上层柱子构成整体。 (3)有条件时可以应用界面剂(比如减缩剂,已有实验及理论分析表明减缩剂比膨胀剂好),由于经济及其他原因,实际工程施工中在小面积施工缝中很少使用界面剂,从大多数现行施工来看,应考虑改进并控制界面砂浆的应用。根据已有实验结论及理论分析,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