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集体备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集体备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集体备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集体备课)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第七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

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2、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

点。

教学重点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教学时数2课时

电教手段

第1课时集体备课札记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

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三、疏通课文

【原文1】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

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

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

等人了。”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当

然,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

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

除智力差异。

【原文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

地追求知识的人。”

资料补充:好学的孔子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

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其他实例:韦编三绝学无常师多能鄙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十五志于学学

而不厌以及第六课《有教无类》课后练习第三题第二段文言文中的事例。

【原文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3】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文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4】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作乱、闯祸;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赏析4】: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子路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

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实例补充: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例子:

1《农夫与蛇》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

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2、《东郭先生与狼》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3、《宋襄公之义》

宋襄公和楚国在涿谷打仗,宋军已摆好阵势,楚军还在渡河,宋国右司马购强对宋襄公说:“楚军多,宋军少,请趁楚军还在渡河未排好阵势时进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宋襄公:“我听说:君子不加害受伤的人,不掳白发老者,不向未摆好阵势的军队挑战。如今楚军还未渡完河,就出击他们,这有伤道义,还是等楚军渡完河再击鼓进攻吧。”购强:“君王这么做,简直是不爱惜宋国百姓,自己的心腹不能保全,只顾及一个道义而已”

宋襄公:“住口!你再不回队伍去,我就按军法处罚你。”

宋襄公:“楚军已摆好阵势,击鼓进攻吧。”

结果宋军大败,襄公伤了大腿,三天后就死了。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的例子:

《曹操整叔叔》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例子:

《不守“信”的孔子》

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其他事例提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方仲永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警察为抓毒贩子,跟他们做“买卖”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说话出口伤人非礼勿言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公孙狃何进等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孙悟空

【原文5】: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5】: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

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赏析5】此段是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是“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

实例补充:“故旧不遗”的例子

1、《与田兴书》是朱元璋写给老友田兴的书信,约作于洪武二年。田兴幼时是和朱元璋一起种地的好伙伴,朱元璋当和尚后,与家人朋友失散。田兴也包括在内,后来田兴流落在外,成了一个小商人,得知朱元璋起义后,积极响应,为朱元璋招兵买马,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感激不已,称他是自己的老哥,朱元璋称帝后对有功之臣皆给予封赏,但是田兴不辞而别,功成身退,即使朱元璋多次派人去请,并亲笔写下《与田兴书》恳请田兴回朝,但是田兴从此隐居在山林之中,并没有出来做官。

2、汉光武刘秀和严光(子陵)是幼年时的同学好友,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下命令全国找严子陵,而严子陵不愿出来作官躲了起来。后来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上,发现有一个人反穿了皮袄钓鱼,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怪人,桐庐县的县令把这件事报到京里去。汉光武一看报告,知道这人一定是老同学严光,这一次才把他接到京里,但严光还是不愿作官。汉光武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

【原文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赏析6】: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

【原文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7】: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赏析7】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实例补充:【名人事例】

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毛主席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再有《红楼梦》里那副名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做通了,才是大学问。【原文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赏析8】: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补充:朱熹解读“不迁怒”

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

“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

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责备)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原文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9】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补充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横渠【原文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译文10】: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赏析10】此段强调学习:仁、礼、文

【原文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11】: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

《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

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处世。’我回去就学礼。我就

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

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赏析11】此段强调学习:《诗》、《礼》

从以上几则选段中可以看出,孔老先生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

养的,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这也正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

的证明。

教学后记:

第2课时集体备课札记四、研读赏析

(一)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

1、智力差异【原文】1

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

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

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2、充实自我【原文】2 【原文】3

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

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

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

3、学可去蔽【原文】4

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

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补充其不足。学

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二)孔子认为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

1、六言:仁、知、信、直、勇、刚(4)

2、仁、礼、文(5/6/10)

3、《诗》、《礼》(11)

五、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

六、探讨研究:

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

提示:(先进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之间关系就是成才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明确: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有感而发: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

无不与他的品格有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自从孔子被汉代大儒们簇拥着抬进皇宫,孔子形象的装饰与塑造,就成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策略的一部分。2500年你继我往、与时俱进的不停涂抹,孔子全身早已着上一层又一层的脂粉、香油。涂到最后,孔子终于成了“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全盘圣化的结果,将孔子从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提升为言谈举止、心理、思想、实践,无不合道,毫无瑕疵,只有光辉照人的超凡入圣者。但孔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只是他在生活中创造了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21世纪的学习观

学会做人、学习学习、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

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

教学后记:

(完整版)《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 2、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目的、重要性、内容。 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4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难点: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思路:此文选自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来讲。学生根据提示,能很快地理顺本篇章的内容。利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层层深入,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探究,自主合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课之前,让同学解释成语“韦编三绝”。(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孔子不但好学,对“学”也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例如什么才叫好学?到底要学那些东西?学习又要注意些什么?现在就来看课文《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二、朗读。 初读课文,捋顺文章主要内容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 谁好学,好学的标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学生根据提示,看看这四块分别包括那几则。 谁好学,好学的标准(1、2、3、8)(7) 学习的重要性(4) 学习的内容(5、6、11、10) 学习的目标(9、11) 三、朗读。精读课文。 一)谁好学,好学的标准 第一则 1、提问:成为大师的孔子,将人分为四等,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 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 “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 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1)道德修养(修身)

教学设计:《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这学期我们选修了先秦诸子散文,这些经典离我们很遥远,而且批量学习有时乏味。我在教学的时候尝试“让学生动起来”,读说写结合学经典。这里以《论语》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为例,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用古代的一副门联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古代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人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又有着酷爱学习的传统。儒家学派历来重视读书,强调读书与做人并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经写过《劝学》就劝勉人们学习。我们看一下孔子主张怎么学习,都学些什么。 (二)初读入境 (1)学生诵读选文,创造文言环境。 (2)同学结合注释扫清我脑子障碍、理解文本,有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争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商量。 (三)师范品读 我品读第4则,希望能抛砖引玉,引来同学们更精彩的品读。我先朗读,接着翻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农夫

与蛇”中给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历史上的确有如此之“弊”,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四)分组品读 同学们自由结合分组品读,要求读出思想,读出精神,对出对现实人生有指导意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展示品读要求: (五)成果展示 同学们把品读的成果展示出来。 学生积极展示自己,郇超、魏亚慧等人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六)总结深化 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熏陶。古云“好学近乎知”,智慧与美德的结合是最美丽的气质。幻灯显示一副评价孔子的对联“爱物亲民德风万世,好学善诱师表千秋”。总结孔子有如下美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视天下众生为儿女,视儿女为天下众生。“纯中国学时期”的《论语》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多读《论语》,接近智慧、接近高尚,用它的光芒照亮美丽人生。同学们齐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下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原文与译文译文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评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6-人教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学习态度、方法、内容)。 2.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一、导入。 《论语》选读的第六篇《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第七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教学投影课题,之前已经让同学们对于选文内容的重点字词和课文注释作了预习,现在同学们再一起把这11篇选文读一遍。)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可见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 在《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点】 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2.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1.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1)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 (2)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 (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 (4)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古文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引导、朗读、讨论、点拨 【课型】展示反馈课 【教具准备】CAI课件纸质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10月22日 教案(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1-3则:学习态度 4-6则:学习内容 7-8则:好学标准 9、11则:学习目的 10则:学习地位 二、点拨精讲(例题精析) 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方面来说的。学习的具体内涵有:尊贤、孝亲、忠君、信友、食无求饱、居天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三、教学步骤 1.分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案练案(纸质) 2.要求学生按时自主完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案练案(纸质) 3.科代表检查并通报学案练案完成情况 4.朗读课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5.课堂展示 6.问题点拨 7.练习反馈 四、答案预设(详见CAI课件) 学案(学习活动) 一、导学预习题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 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 什么是好学(第7、8章) 学什么(第4、5、11、10、章) 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附文: 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②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④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对日:“未也。”“居!吾与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答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制作人:黄尊芳审核人:关在龙房强韩晶 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知识与能力: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预习案 一、【文题解读】 1 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这句话说明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习的。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 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 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 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 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 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 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 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 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 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 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 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2.请列举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 答: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3.吾日三省吾 身;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6.富 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3.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xǐ)悌( tì)笃(dǔ)贰(èr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好知不好学(“知”通“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后题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好知不好学 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项,“知”通“智”;B 项,“亡”通“无”;D 项,“弟”同“悌”。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困惑。 B.君子笃. 于亲,则民兴于仁 笃:笃厚。 C.贤.贤易色 贤:尊重、崇尚。 D.敏. 于事而慎于言 敏:迅速,敏捷。 项,敏:勤勉。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陈亢问于.伯鱼 D.于. 吾言无所不说 、B 、D 三项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C 项,表示动作趋向,“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B.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C.古之学者..为己 D.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 项,“偷”在句中指浇薄、不厚道;今义指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C 项,“学者”在句中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 项,“烈士”在句中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 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 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偷盗。 B.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 C.鲤趋.而过庭趋:小步快走。 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不偏爱。 项,贼:祸害。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恭而.无礼则劳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项与例句同为连词,表转折,但是。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C项,连词,表修饰,不译;D项,连词,表并列,并且。 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好”对于“学”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好”,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害人,也会害己。 B.“礼”是“仁”的基础,只有在德行上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君子,进而成为“仁者”。 C.孔子主张学以致用,因此在学习中要处处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D.陈亢通过和伯鱼谈话,不仅了解了《诗》《礼》的作用,而且还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人格,因此内心充满了喜悦。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 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 “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 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1)道德修养(修身)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好仁不好学 详细文言知识点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一、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你 2、好知不好学“知”通“智”,聪明 3、今也则亡“亡”通“无”,没有 4、出则弟“弟”通“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之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古义:其:那;次:次一等。比那还次一等。今义: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然后就3、弟子入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今义:徒弟。 三、词类活用 贤贤易色贤:第一个是形作动,尊重;第二个是形作名,有才有德的人 四、特殊句式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判断句)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介词结构后置,被动) 3、敏于事而慎于言(介词结构后置)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断句) 五、一词多义 而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连词,表顺承,就 困而不学连词,表转折,却 恭而无礼则劳……直而无礼则绞连词,表转折 敏于事而慎于言连词,表并列,并且 就有道而正焉连词,表顺承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连词,表并列,并且 鲤趋而过庭连词,表修饰 鲤退而学《诗》连词,表顺承 陈亢退而喜曰连词,表顺承 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连词,就,则 闻斯二者指示代词,这 六、重点词语 1、居!吾语女坐 2、其蔽也贼动词,害 3、其蔽也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 4、慎而无礼则葸畏惧 5、君子笃于亲忠厚,厚道 6、则民不偷轻薄,不厚道 7、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 8、就有道而正焉就:动词,接近、靠近正:匡正 9、不迁怒把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怨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10、不贰过重复,某种行为再次出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第4、6、7、8、11则的重要文言知识点,疏通文意,理解这些选文的含义; 2.通过选文,理解孔子所说的“学”基本内涵。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朗读并疏通第4、6、7、8、11则的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合作探究,理解孔子所说的“学”基本内涵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启发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选文第4、6、7、8、11则;第二课时,学习选文第1、2、3、5、9、10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时事新闻材料,导出课题; 2.用多媒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检测; 1.初读感知课文。 2.小组竞赛,看谁翻译得又好又快: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2)其蔽也贼其蔽也绞其蔽也乱其蔽也狂 (3)贤贤易色就有道而正焉不贰过 (4)今也则亡鲤趋而过庭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3.小组竞赛,看谁翻译得更准确: (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5)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三、问题导学:(学习第4、6、7、8、10则: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疏通文意; (2)疏通文意,领会孔子所说的“学”与“好学”的基本内涵。 (3)合作探究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探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古代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耕读人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又有着酷爱学习的传统。儒家学派历来重视读书,强调读书与做人并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经写过《劝学》就劝勉人们学习。我们看一下孔子主张怎么学习,都学些什么? 二、初读入境 1.初读课文(5分钟):自由朗读5分钟,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正确断句,疏通意; 2.再读课文

要求:划出存在难点的字、词、句子,同学间自行解答,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3、阅读选文,思考: 每则的主要话题是什么,并思考哪几则是同类话题? 明确:学习的原因: (1)第1则:智力差异 (2)第2、3则:充实自我 (3)第4则:学可去蔽(弥补不足) 学的基本内涵: (1)第4则:六言六蔽 (2)第5则:学礼 (3)第6则:修身 (4)第10则:学“文” 好学的表现:7、8 学习的意义: (1)第9则:提高学识修养 (2)第11则:说话有水平,立足社会 三、品读悟理 小组合作请任选一话题,结合具体事例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1、师范品读 第4则: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译文: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 感悟: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例如: 寓言故事: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东郭先生与狼 农夫与蛇 不鼓不成列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答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制作人:黄尊芳审核人:关在龙房强韩晶 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 确翻译。 2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知识与能力: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预习案 一、【文题解读】 1 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 蠢”。这句话说明孔子是十分重视学习的。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 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 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 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 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 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 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 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 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 “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 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 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 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 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 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2.请列举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 答: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3. 吾日三省吾身;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6.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1)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2)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 (3)什么是好学(第7、8章) (4)学什么(第4、5、11、10、章) 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教学设计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教学设计 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 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 什么是好学(第7、8章) 学什么(第4、5、11、10、章) 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南昌市湾里一中黄莉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册别: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选文,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 2、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目的、重要性、内容。 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难点: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思路:此文选自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来讲。学生根据提示,能很快地理顺本篇章的内容。利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层层深入,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探究,自主合作。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课之前,让同学解释成语“韦编三绝”。(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孔子不但好学,对“学”也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例如什么才叫好学?到底要学那些东西?学习又要注意些什么?现在 就来看课文《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二、朗读。初读课文,捋顺文章主要内容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 谁好学,好学的标准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目标 学生根据提示,看看这四块分别包括那几则。 谁好学,好学的标准(1、2、3、8)(7) 学习的重要性(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其他实例:韦编三绝学无常师多能鄙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十五志于学学 而不厌以及第六课《有教无类》课后练习第三题第二段文言文中的事例。 【原文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3】?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文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4】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作乱、闯祸;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赏析4】: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子路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 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实例补充: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例子: 1《农夫与蛇》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