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第1.0.3条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2.0.1条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1分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2分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2

二、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三、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四。

第三章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区域规划

第3.l.1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的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

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3.I.2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3.I.3条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第3.I.4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沿江河岸布置时,宜位于邻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游。

第3.1.5条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的罐区邻近江河、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水域的措施。

第3.1.6条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

第3.I.7条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防火间距的起止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应经幅射热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并不应小于表3.1.7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表3.1.7

除液化烃罐组、可能携带

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外的工艺装置或设施液化烃罐组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

的高架火距

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00 120 120 相邻工厂(围墙)50 120 120 国家铁路线(中心线)45 55

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35 45

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

路中心线或建筑物)

45 55 80 厂外公路(路边)20 25

变配电站(围墙)50 80

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倍塔杆高度

Ⅰ、Ⅱ级国家架交通信线路

(中心线)

40 50 80 通航江河岸边20

注:

1.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2.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工厂总平面布置

第3.2.1条工厂总平面,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

第3.2.2条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并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第3.2.3条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但受条件限制或有工艺要求时,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架工艺装置的阶梯上。

第3.2.4条当厂区采用阶梯式布置时,阶梯间应有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漫流的措施。

第3.2.5条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

第3.2.6条空气分离装置,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位于散发乙炔、其他烃类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第3.2.7条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3.2.8条汽车装卸站、液化烃灌装站、甲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出的设施,应市容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

第3.2.9条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

第3.2.10条厂区的绿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产区不应种植含油脂较多的树木,宜选择含水分较多的树种;

二、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罐组与周围消防车退之间,不宜种植绿篱或茂密的灌木丛;

三、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可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含水分多的四季常青的草皮;

四、液体烃罐组防火堤内严禁绿化;

五、厂区的绿化不应妨碍消防操作。

第3.2.11条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除另有规定外,不应小于表3.2.11的规定。工艺装置成设施(罐组除外)之间的防火距离,应按相邻最近的设备、建筑物或构筑物确定,其防火间距起止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应经辐射热计算规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并不应小于表3.2.11的规定。

第三节厂内道路

第3.3.1条工厂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

第3.3.2条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工厂主要出入口的道路,应避免与同一条铁路平交;若必须平交时,其中至少有两条道路的间距不应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若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应另设消防车道。

第3.3.3条主干道及其厂外延伸部分,应避免与调车频繁的厂内铁路或邻近厂区的厂外铁路

平交。

第3.3.4条生产区的道路宜采用双车道;若为单车道应满足错车要求。

第3.3.5条工艺装置区、罐区、可燃物料装卸区及其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

第3.3.6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罐区内的储罐与消防车道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任何储罐的中心至不同方向的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

二、当仅一侧有消防车道时,车道至任何储罐的中心,不应大于80m。

第3.3.7条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应设与铁路股道平行的消防车道,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若一侧设消防车道,车道至最远的铁路股道的距离,不应大于80m;

二、若两侧设消防车道,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超过200m时,其间尚应增设消防车道。

第3.3.8条当道路路面高出附近地面2.5m以上、且在距道路边缘15m范围内,有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储罐及管道时,应在该段道路的边缘设护墩、矮墙等防护设施。

第四节厂内铁路

第3.4.1条厂内铁路宜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

第3.4.2条工艺装置的固体产品铁路装卸线,可布置在该装置的仓库或贮存场(池)的边缘。

第3.4.3条当液化烃装卸栈台与可燃液体装卸栈台布置在同一装卸区时,液化烃栈台应布置在装卸区的一侧。

第3.4.4条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内,内燃机车至另一栈台的鹤管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甲、乙类液体鹤管,不应小于12m;

二、对丙类液体鹤管,不应小于8m。

第3.4.5条当液化烃、可燃液体或甲、乙类固体的铁路装卸线为尽头线时,其车档至最后车位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第3.4.6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线,不得兼作走行线。

第3.4.7条液化烃、可燃液体或甲、乙类固体的铁路装卸线停放车辆的线段,应为平直段。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设在半径不小于500m的平坡曲线上。

第3.4.8条在甲、乙、丙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内,两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但装卸丙类液体的两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可不小于7m。

第五节厂内管道综合

第3.5.1条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管道,不应环绕工艺装置或罐组四周布置。

第3.5.2条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内铁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跨越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

第3.5.3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横穿铁路或道路时,应敷设在管涵或套管内。

第3.5.4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炼油工艺装

置、化工生产单元或设施;但可跨越罐区泵房(棚)。在跨越泵房(棚)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和补偿器等。

第3.5.5条距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设备30m以内的管沟、电缆沟、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窜入和积聚的措施。

第3.5.6条各种工艺管道或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不应沿道路敷设在路面或路肩上下。

第3.5.7条布置在公路型道路路肩上的管架支柱、照明电杆、行道树或标志杆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至双车道路面边缘不应小于0.5m;

二、至单车道中心线不应小于3m。

第四章工艺装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工艺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管道和构件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设备本体(不含衬里)及其基础,管道(不含衬里)及其支、吊架和基础,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但油罐底板垫层可采用沥青砂;

二、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当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采用泡沫塑料制品时,应为阻燃材料,含氧指数应小于30;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4.1.2条设备和管道应根据其内部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和操作条件,设置相应的仪表、报警讯号、自动联锁保护系统或紧急停车措施。

第4.1.3条厂房的防火设计,本章未作规定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装置内布置

第4.2.1条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小于表4.2.l的规定。

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m)表4.2.l

控制

室、

变配

电室化验室,办公室、生活间明

介质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

介质温度等或高于

自燃点的工艺设备可燃气

体缩机

或压缩

机房

中间储用、电

脱盐脱水罐

其他工艺设

备房间

其他工艺设备

或其房间

甲A

B、

A

B、

A

A

B、

A

B、

A

第4.2.2条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第4.2.3条分馏塔顶冷凝器、塔底重沸器与分馏塔,压缩机的分液罐、缓冲罐、中间冷却器与压缩机,以及其他与主体设备密切相关的设备,可直接连接或靠近布置。

第4.2.4条酮苯脱蜡、脱油装置的惰性气体发生炉与其煤油储罐的间距,可按工艺需要确定,但不应小于6m。

第4.2.5条明火加热炉附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等与炉体的防火间距,不应于小于6m。

第4.2.6条以甲B、乙A类液体为溶剂的溶液法聚合液所用的总容积大于800m的3次方的掺储罐与相邻的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7.5m;总容积小于或等于800m的3次方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第4.2.7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一次仪表间与工艺设备的防火间距不限。

第4.2.8条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内非防爆型在线分析一次仪表间(箱),应正压通风。

第4.2.9条联合装置视同一个装置,其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确定,其防火间距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第4.2.10条设备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并宜缩小爆炸危险场所范围。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受工艺特点或自然条件限制的设备,可布置在建筑场内。

第4.2.11条在装置内部,应用道路将装置分隔成为占地面积不大于10000m的2次方的设备建筑物区。

当合成纤维装置的酯化聚合、抽丝与后加工厂房的占地面积大于10000平方m时,应在其两侧设置道路。

第4.2.12条可供消防车通行的装置内道路的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当装置宽度小于或等于60m、且装置外两侧设有消防车道时,可不设贯通式道路;

二、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

第4.2.13条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同一地平面上;当受地形限制时,应将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生活间等布置在较高的地平面上;中间储罐,宜布置在较低的地平面上。

第4.2.14条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且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甲,类液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第4.2.15条当在明火加热炉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之间,设置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小于表4.2.1的规定,但不得小于15m。实体墙的高度不宜小于3m,距加热炉不宜大于5m,并应能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炉体。

当液化烃设备的厂房或甲类气体压缩机房朝向明火加热炉一面为封闭墙时,加热炉与厂房的防火间距可小于表4.2.1的规定,但不得小于15m。

第4.2.16条当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但当火灾危险性大的设备所占面积的比例小于5%,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

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类别较低的设备确定。

第4.2.17条当同一建筑物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第4.2.18条同一建筑物内,应将人员集中的房间布置在火灾危险性较小的一端。

第4.2.19条甲、乙A类房间与可能产生火花的房间相邻时,其门窗之间的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4.2.20条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和生活间等,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宜位于甲类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第4.2.21条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控制室、变配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若生产需要或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可将控制室、变配电室布置在第二层或更高层;

二、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内,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室内地面,应比室外地坪高0.6m以上;

三、当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朝向甲,类中间储罐一面的墙壁为封闭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小于表4.2.1的规定,但不得小于15m;

四、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一次仪表。当上述仪表安装在控制室、化验室的相邻房间内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第4.2.22条压缩机或泵等的专用控制室或不大于10kV的专用配电室,可与该压缩机房、泵房等共用一幢建筑物,但专用控制室、配电室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

第4.2.23条两个及两个以上联合装置或装置共用的控制室,距甲、乙A类或明火设备不应小于30m。

第4.2.24条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布置及其厂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可燃气体压缩机,宜布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内;

二、单机驱动功率等于或大于150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压缩机的上方,不得布置甲、乙、丙类设备,但自用的高位润滑油箱不受此限;

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厂房的顶部,应采取通风措施;

四、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楼板,宜部分采用箅子板;

五、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地面,不应有地坑或地沟,若有地坑或地沟,应有防止气体积聚的措施。

侧墙下部宜有通风措施。

第4.2.25条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若在封闭式泵房内,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的布置及其泵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泵、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应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各房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

二、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甲B、乙A类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或液化烃泵房的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4.5m;

三、甲、乙,类液体泵房的地面,不应有地坑或地沟,并宜在侧墙下部采取通风措施;

四、在液化烃泵房、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上方,不应布置甲、乙、丙类缓冲罐等容器。

第4.2.26条操作压力超过3.5MPa的压力设备,宜布置在装置的一端或一侧;高压、超高压有爆炸危险的反应设备,宜布置在防爆构筑物内。

第4.2.27条空气冷却器不宜布置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设备上方;若布置在其上方,应用非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

第4.2.28条装置内液化烃中间储罐的总容积,不宜大于100m3;

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中间储罐的总容积,不宜大于1000m3。

装置内中间储罐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五章的有关规定。

第4.2.29条装置内烷基金属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甲类化学危险品的装卸设施、储存室等,应布置在装置的边缘。

第4.2.30条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钢瓶(含实瓶和空瓶),应分别存放在位于装置边缘的敞棚内,并应远离明火或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设备。

第4.2.31条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小于60m2的乙B、丙类液体设备的房间,可只设1个。

第4.2.32条设备的框架或平台的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塔区平台或其他设备的框架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但长度不大于8m的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设备的平台或长度不大于15m的乙B、丙类液体设备的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

二、相邻的框架、平台宜用走桥连通,与相邻平台连通的走桥可作为一个安全疏散通道;

三、相邻安全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

第4.2.33条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50mm 的围堰和导液设施。

第三节工艺管理

第4.3.1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管道除需要采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连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25mm的上述管道和阀门采用锥管螺纹连接时,除含氢氟酸等产生缝隙的腐蚀性介质管道外,应在螺纹处采用密封焊。

第4.3.2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第4.3.3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采样管道,不应引入化验室。

第4.3.4条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应架空或沿地敷设。

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应采取防止气液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并在进、出装置及厂房处密封隔断;管沟内的污水,应经水封井排入生产污水管道。

第4.3.5条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共架多层敷设时,宜将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250℃的管道布置在上层;液化烃及腐蚀性介质管道布置在于层;必须布置在下层的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250℃的管道,可布置在外侧,但不应与液化烃管道相邻。

第4.3.6条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共架敷设时,氧气管道应布置在入侧,与上述管道之间宜用公用工程管道隔开,或保持不小于250mm的净距。

第4.3.7条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在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阀;

二、在间歇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两道切断阀,并在两阀间设检查阅。

第4.3.8条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的低点,应设两道排液阀,排出的液体应排放至密闭系统;仅在开停工时使用的排液阀,可设一道阀门并加螺纹堵头或盲板。

第4.3.9条可燃气体压缩机、离心式可燃液体泵在停电、停汽或操作不正常情况下,介质倒流可能造成事故时,应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装止回阀。

第4.3.10条加热炉燃料气调节阀前的管道压力等于或小于0.4MPa(表),且无低压自动保护仪表时,应在每个燃料气调节阀与加热炉之间设置阻火器。

第4.3.11条加热炉燃料气管道上的分液罐的凝液,不应敞开排放。

第4.3.12条进、出装置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在装置的边界处应设隔断阀和8米盲板、在隔断阀处应设平台,长度等于或大于8m的平台,应在两个方向设梯。

第四节泄压排放

第4.4.1条在不正常条件下,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

一、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07MPa的压力容器;

二、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03MPa的蒸馏塔、蒸发塔和汽提塔(汽提塔顶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

三、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

四、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上述机泵的出口;

五、可燃的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

第4.4.2条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应高于设备的设计压力。

第4.4.3条下列的工艺设备,不宜设安全阀:

一、加热炉炉管;

二、在同一压力系统中,压力来源处已有安全阀,则其余设备可不设安全阀。对扫线蒸汽不宜作为压力来源。

第4.4.4条甲、乙、丙类设备的安全阀出口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入储罐或其他容器;泵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宜接至泵的入口管道、塔或其他容器;

二、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

三、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应经冷却后接至放空设施;

四、泄放可能携带腐蚀性液滴的可燃气体,应经分液罐后接至火炬系统。

第4.4.5条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的安全阀,应在其入口前设爆破片或在其出入口管道上来取吹扫、加热或保温等防堵措施。

第4.4.6条甲、乙、丙类的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液化烃或可燃液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抽送至储罐,剩余的液化烃应排入火炬系统;

二、对可燃气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排入火炬或安全放空系统。

第4.4.7条焦化装置的加热炉,应设置炉内可燃液体事故紧急放空冷却处理设施。

第4.4.8条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减压塔顶的不凝气,不应直接排入大

气。

第4.4.9条可燃气体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于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5m以上,位于2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应满足图4.4.9的要求。

二、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于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5m以上。位于1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满足图4.4.9的要求。

第4.4.10条有突然超压或发生瞬时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反应设备,如设安全阀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装爆破片或爆破片和导爆管,导爆管口必须朝向无火源的安全方向;必要时应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第4.4.11条因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反应设备,应设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以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

第4.4.12条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气体混合排放。

第4.4.13条装置内火炬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严禁排入火炬的可燃气体携带可燃液体;

二、火炬的高度,应使火焰的辐射热不致影响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三、火炬的顶部,应设常明灯或其他可靠的点火设施;

四、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

第五节耐火保护

第4.5.1条下列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管架,应覆盖耐火层:

一、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甲、乙A类液体设备的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

二、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可燃液体设备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

三、加热炉的钢支架;

四、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主管道的钢管架。

第4.5.2条承重钢框架、支架、裙座、管架覆盖耐火层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设备承重钢框架:单层框架4.5m以下的梁、柱,多层框架10m以下的梁、柱;

二、设备承重钢支架或加热炉钢支架:全部梁、柱;

三、钢裙座外侧未保温部分及直径大于l.2m的裙座内侧;

四、钢管架:4.5m以下的柱,当最下层横梁高度超过4.5m时,可覆盖至该横梁以下300mm处,但不宜低于4.5m,上部没有空气冷却器的管架的斜撑亦应覆盖耐火层。

第4.5.3条耐火层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六节其他要求

第4.6.1条甲、乙类设备或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可燃纤维的封闭式厂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洞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第4.6.2条散发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场所,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和爆炸危险区范围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6.3条散发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场所,应采取防止粉尘和纤维扩散和飞扬的措施。

第4.6.4条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有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有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

第4.6.5条有可燃液体设备的多层建筑物,应采取防止可燃液体渗漏至下层的措施。

第4.6.6条生产或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

第4.6.7条甲、乙,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第4.6.8条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吸入管道,应有防止产生负压的措施。

第4.6.9条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转动设备若必须使用皮带传动,应采用防静电皮带。

第4.6.10条当可燃液体容器内可能存在空气时,其入口管应从容器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容器底200mm处。

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第4.6.12条烧燃料气的加热炉应设长明灯并宜设置火焰监测器。

第4.6.13条凡有隔热衬里的设备(加热炉除外),其外壁应涂刷超温显示剂或设置测温点。

第4.6.14条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装置内的电缆,宜架空敷设,并应采用阻燃型。

第4.6.15条装置内的电缆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室、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

第4.6.16条可燃气体的电除尘、电除雾等电滤器系统,应有防止产生负压和控制含氧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设施。

第4.6.17条正压通风设施的取风口,宜位于甲、乙,类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高出地面9m以上或爆炸危险区1.5m以上,两者中取较大值。

第五章储运设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5.1.1条液化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储罐的基础、防火堤、隔堤、液化烃及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码头及管架、管墩等,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5.1.2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储罐的隔热层,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当采用阻燃型泡沫塑料制品时,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

第5.I.3条在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罐组内,不应布置与其无关的管道。

第5.1.4条在可能泄漏液化烃的场所内,宜设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第二节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

第5.2.1条储罐应采用钢罐。

第5.2.2条储存甲B、乙A类的液体,宜选用浮顶或浮舱式内浮顶罐(以下简称内浮顶罐),不应选用浅

盘式内浮顶罐。

储存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应选用压力储罐。

第5.2.3条甲B类液体固定顶罐或压力储罐除有保温层的原油罐外,应设防日晒的固定式冷却水喷淋系统或其他设施。

第5.2.4条储罐应成组布置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二、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三、液化烃的储罐,不应与可燃液体储罐同组布置。

第5.2.5条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

二、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200000m3。

第5.2.6条罐组内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2个;但单罐的容积均小于1000m的3次方的储罐以及丙B类液体储罐的个数不受此限。

第5.2.7条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7的规定。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表5.2.7

固定顶罐浮顶罐、内

浮顶罐卧罐

≤10000m3>1000m3

甲B、乙类

(固定式消防冷却),但不,但不

(移动式消防冷却)宜大于20m 宜大于80m 丙A类,但不宜大于15m

丙B类2m 5m

注:1.表中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2.储存不同类别液体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用本表规定的较大值。

3.高架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4.现有浅盘式内浮顶罐的防火间距同固定顶罐。

第5.2.8条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但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丙B类的储罐,不应超过4排,其中润滑油罐的单罐容积的排数不限。

第5.2.9条两排立式储罐的间距,应符合表5.2.7的规定,且不应小于5m;两排卧式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

第5.2.10条罐组应设防火堤,但位于丘陵地区的罐组,可利用地形设事故存液池,而不设防火堤。

第5.2.11条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固定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二、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三、当固定顶罐与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同组布置时,应取上述一、二款规定的较大值。

第5.2.12条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第5.2.13条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与相邻罐组储罐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且其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第5.2.14条设有防火堤的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

一、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0m3时,隔堤所分隔的储罐容积之和不应大于20000m的3次方;

二、单罐容积大于5000m3至小于20000m3时,可每4个一隔;

三、单罐容积20000m3至50000m3时,可每2个一隔;

四、单罐容积大于50000m3时,应每1个一隔;

五、隔堤所分隔的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超过两个。

第5.2.15条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

一、甲B,乙A类液体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二、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三、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四、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第5.2.16条防火堤及隔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

二、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且不宜低于lm;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

三、隔堤顶应比防火堤顶低0.2m至0.3m;

四、管道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闭;

五、在防火堤内雨水沟穿堤处,应设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

六、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两个以上人行台阶或坡道,隔堤均应设置人行台阶。

第5.2.17条事故存液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四周,应设导液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罐组并自流入存液池内;

二、事故存液池距储罐不应小于30m;

三、事故存液池和导液沟距明火地点不应小于30m;

四、事故存液池应有排水措施;

五、事故存液池的容积,应符合本规范第5.2.11条的规定。

第5.2.18条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

第5.2.19条固定顶罐顶板与包边角钢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弱顶结构。

第5.2.20条储存温度高于100C的丙8类液体储罐,应设专用扫线罐。

第5.2.21条设有蒸汽加热器的储罐,应采取防止液体超温的措施。

第5.2.22条可燃液体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位报警器,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液装置。

第5.2.23条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

第5.2.24条储罐在使用过程中,基础有可能继续下沉时,其进出口管道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或其他柔性连接。

第三节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第5.3.1条液化烃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

第5.3.2条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组内储罐不应超过两排,若罐组周围无环形消防车道时,应单排布置;

二、每组储罐总容积不限,但个数不应多于12个;

三、储罐总容积大于6000m3时,应设隔堤。隔堤内各储罐总容积之和不宜大于6000m3。

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1个一隔。

第5.3.3条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3.3的规定。

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表5.3.3

球罐卧罐水槽式罐

液化烃有事故排放至火炬

的措施

但不宜大于无事故排放至火炬

的措施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但不宜大于

注: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

2.不同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距离,应采用较大值。

3.液氨、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同液化烃储罐。

第5.3.4条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

第5.3.5条相邻液化烃罐组储罐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6m。

第5.3.6条液化烃压力储罐宜设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3m,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宜坡向四周。防火堤内的隔堤不宜高于0.3m。

第5.3.7条低温的液氨储罐、液化烃储罐应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应为一个最大储罐容积的60%。

第5.3.8条液化烃、液氨等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0.9。

第5.3.9条液化烃储罐的承重钢支柱应覆盖耐火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5.3.10条液氨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低温液氨储罐尚应设温度指示仪。

第5.3.ll条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汁、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装置或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装置。

第5.3.12条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水槽式储罐,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

第5.3.13条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相邻最高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

第5.3.14条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

第5.3.15条液化石油气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第5.3.16条液化烃储罐的开口接管法兰的垫片和阀门压盖的密封填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四节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

第5.4.1条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装卸栈台两端和沿栈台每隔60m左右,应设安全梯;

二、甲B、乙、丙A类的液体,严禁采用沟槽卸车系统;

三、顶部敞口装车的甲B、乙、丙A类的液体,应采用液下装车鹤管;

四、装卸泵房至罐车装卸线的距离,不应小于8m;

五、在距装车栈台边缘10m以外的可燃液体输入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六、丙B类液体装卸栈台宜单独设置;

七、零位罐至罐车装卸线不应小于6m。

第5.4.2条洗罐站的防火设计,可按同类可燃液体装卸设施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5.4.3条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装卸站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

二、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三、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装卸车鹤位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四、甲B、乙A类液体装卸车鹤位与泵的距离,不应小于8m;

五、站内无缓冲罐时,在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六、甲B、乙A类液体的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

第5.4.4条液化烃铁路和汽车的装卸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的铁路装卸栈台,宜单独设置;

二、液化烃严禁就地排放;

三、液化烃汽车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

四、液化烃的汽车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五、液化烃的铁路装卸设施,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4.1条第一、五款的规定。

第5.4.5条可燃液体码头、液化烃码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码头相邻泊位的船舶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设计船型按表5.4.5的规定执行;

头相邻泊位的船舶间的最小距离(m)表5.4.5

二、液化烃码头宜单独设置,当不同时作业时,可与其他小宗甲B类液体共用一个码头;

三、可燃液体和液化烃的码头与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按现行的《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在距泊位20m以外或岸边处的装卸船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五、液体烃的装卸管道,应采用装油臂或金属软管,并应采取安全放空措施。

第五节灌装站

第5.5.1条液化石油气的灌装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石油气的灌瓶间和储瓶库,宜为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物,半敞开式建筑物下部应设通风设

施;

二、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应密闭回收,严禁就地排放;

三、灌装站应设非燃烧材料高度不低于2.5m的实体围墙,厂区内灌装站的围墙下部应设设通风口;

四、灌瓶间和储瓶库的地面,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表层;

五、液化石油气缓冲罐与灌瓶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六、灌瓶间与储瓶库的室内地面,应比室外地坪高0.6m以上。

第5.5.2条氢气灌瓶间的顶部,应采取通风措施。

第5.5.3条液氨和液氯等的灌装间,宜为敞开式建筑物。

第5.5.4条实瓶(桶)库与罐装间可设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宜用实体墙隔开,并各设出入口。

第5.5.5条液化石油气、液氨或液氯等的实瓶,不应露天堆放。

第六节火炬系统

第5.6.1条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空气、惰性气、酸性气及其他腐蚀性气体,不得排入火炬系统。

第5.6.2条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分液和阻火等设备。

第5.6.3条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内的凝结液,应密闭回收,不得随地排放。

第5.6.4条火炬应设可靠的点火系统。

第七节泵和压缩机

第5.7.1条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布置及其厂房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2.24条规定执行。

第5.7.2条可燃液体泵的布置及其泵房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2.25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当液化烃泵不多于2台时,可与可燃液体泵同房间布置。

第5.7.3条可燃气体压缩机房、液化烃泵房或可燃液体泵房安全疏散门的设置,应按本规范第4.2.31条的规定执行。

第5.7.4条甲、乙,类液体泵房、可燃气体压缩机房与变配电室或控制室相邻布置时,变配电室或控制室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

第5.7.5条在电动往复泵、齿轮泵或螺杆泵的出口管道上,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放主管,应接至泵的入口管道上,并宜设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第5.7,6条在可燃气体往复式压缩机的各段出口上,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放空管,应接至压缩机一段入口管道上。

第八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

第5.8.1条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宜地上敷设。

第5.8.2条在跨越铁路或道路的工艺管道上,不应设阀门、波纹管或套筒补偿器,并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第5.8.3条多层管架的管道布置,应按本规范第4.3.5条规定执行。

第5.8.4条工艺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阀门、设备开口连接,除要求法兰或螺纹连接外,应焊接连接;

二、输送高粘、易凝介质的管道,必要时可采用法兰连接。

第5.8.5条在无隔热层、不排空的地上甲、乙类液体管道的每对切断阀之间,应采取泄压措施。

第5.8.6条罐组之间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消防车的通行。

第九节厂内仓库

第5.9.1条甲、乙、丙类的物品库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甲类物品的储量,不应超过30t,当储量小于3t时,可与乙、丙类物品库房共用一栋建筑物,但应用实体墙与乙、丙类隔开,并各设出入口;

二、乙、丙类物品的储量,不宜超过500t;

三、物品应按其化学物理特性分类储存,当物料性质不允许同库储存时,应用实体墙隔开,并各设出入口;

四、库房应通风良好;

五、库房的地面,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表层,并应有防水层。

第5.9.2条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塑料及尿素等产品的库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单间面积不限。

第5.9.3条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及塑料等包装产品的高架仓库,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二、货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三、宜设火灾报警器和固定式水喷淋(雾)灭火系统。

第5.9.4条在空气中能形成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物料库房,应通风良好,并宜设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

第5.9.5条袋装硝酸镣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库房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第5.9.6条甲、乙类液体的轻便容器(如瓶、桶)存放在室外时,应设防晒棚或水喷淋

第5.9.7条二硫化碳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库房温度宜保持在5-20℃之间;

二、空桶与实桶均不得露天堆放;

三、实桶应单层立放;

四、桶装库房下部应通风良好;

五、当库房采暖介质的设计温度高于100℃时,应对采暖管道、暖气;

六、二硫化碳的储罐,不应露天布置,罐内应有水封,并应防冻。

第六章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场与循环水场

第一节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

第6.1.1条含可燃液体的污水及被可燃液体严重污染的雨水,应排入生产污水管道。但可燃气体的凝结液和下列水不得直接排入生产污水管道:

一、与排水点管道中的污水混合后,温度超过40℃的水;

二、混合时产生化学反应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污水。

第6.1.2条生产污水管道应采用暗管或覆土厚度不小于200mm的暗沟。设施内部若必须采用明沟排水时,应设水封将明沟隔为数段,每段长度不宜超过20m。

第6.1.3条全厂性生产污水管道,不得穿越工艺装置、罐组和其他设施或居住区。

第6.1.4条生产污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水封,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

一、工艺装置内的塔、炉、泵、冷换设备等区围堰的排水出口;

二、工艺装置、罐组或其他设施及建筑物、构筑物、管沟等的排水出口;

三、全厂性的支干管与干管交汇处的支干管上;

四、全厂性支干管、干管的管段长度超过300m时,应用水封井隔开。

第6.1.5条重力流循环回水管道在工艺装置总出口处,应设水封,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

第6.1.6条一幢建筑物用防火墙分隔成多个房间时,每个房间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并设水封。

第6.1.7条罐组内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并在防火堤外设置水封。

第6.1.8条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宜设排气管:

一、干管的水封井及最高处的检查井;

二、出装置处的水封井。

第6.I.9条排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管径不宜小于100mm:

二、排气管的出口,应高出地面2.5m以上,并应高出距排气管3m范围内的操作平台、空气冷却器2.5m以上;

三、距明火、散发火花地点15m半径范围内,不应设排气管。

第6.1.10条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管道的下水井井盖与盖座接缝处,应密封,且井盖不得有孔洞。

第6.1.11条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系统的可燃液体分离池,必须设非燃烧材料的盖板。

第二节污水处理场与循环水场

第6.2.1条隔油池的保护高度,不应小于400mm。

隔油池应设非燃烧材料的盖板,并应设蒸汽灭火设施。

第6.2.2条隔油池的进出水管道,应设水封。距隔油池池壁5m以内的水封井、检查井的井盖与盖座接缝处,应密封,且井盖不得有孔洞。

第6.2.3条污水处理场内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2.3的规定。

污水处理场内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防火间距(m)

表6.2.3

隔油池集中布置

的水泵房

污油罐焚烧炉

变配电室、化验

室、办公室等

集中布置的水泵房15 15

污油罐15 15 15

焚烧炉20 15

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等15 15

污油泵房15

注:可燃液体较多的其他水池的防火距离与隔油池相同。

第6.2.4条循环水场冷却塔的填料、收水器,当采用聚氯乙烯、玻璃钢等材质时,应采用阻燃型,其氧指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石油化工厂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控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以下是关于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建筑物防火设计要求:石油化工厂的建筑物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建造,建筑物内部应按照防火分区的要求进行划分,保证火灾发生时可以准确地划定火灾范围,防止火势蔓延。建筑物中应设置必要的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和检修。 2. 消防水源和消防给水系统:石油化工厂应设置足够的消防水池或消防水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消防给水系统应采用双主管道设计,以确保在一条主管道发生故障时另一条主管道可以继续供水。消防给水系统的管道和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3. 防火间距和防火墙:石油化工厂中各个重要设施和建筑物之间应设置一定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势蔓延。同时,重要设施之间还应设置防火墙,以提供更加坚固和可靠的防火屏障。防火墙应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建造,且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时间。 4. 危险品存放和处理:石油化工厂中的危险品应按照规定的存储要求进行分类和分区,并设置专门的存放场所。存放场所应设置足够的防火间距和防火设施,以确保危险品发生泄漏或火

灾时可以及时控制和处置。同时,危险品的运输和操作也要按照规定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5. 火灾预防和应急预案:石油化工厂应建立健全的火灾预防和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方案。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火灾自救能力。并设立专门的消防队伍,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防护装备。 总之,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是确保石油化工厂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和控制的重要指南,通过建筑物设计、消防水源和消防给水系统、防火间距和防火墙、危险品存放和处理、火灾预防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并保障石油化工厂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详细完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1. 设计原则和目标 (1)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确立预防和控制火灾的主要目标,包括防止火灾发生、控制火势 蔓延和扩大。 (3)保护重要设备和关键设施,防止火灾对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防火区划和布局 (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划分不同的防火区域。 (2)确定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分区等设施的布置和数量。 (3)考虑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3. 防火建筑材料和设备 (1)选用符合阻燃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防火墙材料、防火玻璃等。 (2)安装自动喷水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确保火灾及时得到 控制。 (3)考虑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爆电器,减少火源和火灾扩散的风险。 4. 灭火系统和装置 (1)确定灭火系统的类型和数量,如固定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2)考虑配备手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放置位置。 (3)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疏散系统,发现火灾后能及时报警和引 导疏散。 5. 电气安全 (1)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遵循电气设计规范。 (2)使用防爆电器和防爆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3)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防止电路短路和火灾风险。 6. 防火管控和应急预案 (1)实施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区域的防火安全。 (2)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火灾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 工。 (3)组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响应能力。 7. 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1)建立与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2)定期进行联合执法和检查,确保企业的防火措施符合法律法规要 求。 (3)及时报告和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指导工作。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类特殊行业,其生产过程涉及到石油、石化产品的储存、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因此,设计防火规范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防火规范: 1. 建筑布局和材料选择: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布局应遵循一定的安全距离,相互之间要保持足够的间隔,以防止火灾蔓延。建筑物的材料应选择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如钢结构等。在建筑物之间应保证通道的畅通,便于消防车辆的进出。 2. 防火隔离和防火间距:对于涉及到火灾风险的场所,应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离带,来遏制和隔离火灾的蔓延。火灾危险场所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以防火势发展时,能够减少相互影响。 3. 消防设施和设备:石油化工企业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和设备,例如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防火门、灭火器等。这些设施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4. 电气设备绝缘和防爆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绝缘良好,避免电火花引发火灾。对于易产生爆炸的区域,应选用防爆型号的电气设备,并设置相关的防爆措施,如防爆电器箱、防爆照明设备等。 5. 储罐和储存设施设计:石油化工企业的储罐和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储罐之间应有足够的

间距和防火墙进行隔离,必要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避免外界火源的直接接触。 6. 应急预案和人员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火灾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同时,必须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其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设计防火规范是石油化工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防火隔离、消防设施和设备的配备,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有效降低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风险,保障员工和社会的安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工作,下面将继续介绍相关内容。 7. 防火水源和供水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应保证有足够的防火水源和供水系统,以应对火灾发生时的急需。防火水源应能够迅速提供足够的水量和压力,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供水系统应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水泵、阀门等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 8. 防火通风和排气系统: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保证厂区内的通风设备和排气系统的可靠性,避免产生爆炸性气体的积聚。通风系统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降低爆炸性气体浓度和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排气系统应具备合适的防火措施,确保爆炸气体得到有效排除。 9. 火灾监控和监测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应配备先进的火灾监控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最新)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第1.0.3条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2.0.1条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1分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2分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2 二、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三、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四。 第三章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区域规划 第3.l.1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依照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的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势、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3.I.2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3.I.3条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幸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第3.I.4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沿江河岸布置时,宜位于邻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游。 第3.1.5条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的罐区邻近江河、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水域的措施。 第3.1.6条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工厂设施和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要点和要求。 1. 设立防火区域: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设立防火区域,明确区域边界,并设置防火标识和标识牌。 2. 分隔防火区域:不同药剂、物料和设备之间应进行有效的隔离,以防止火势传播。禁止将易燃、易爆药剂存放在同一区域,避免引发火灾事故。 3. 设立消防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和规模,合理设置并保持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如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等。 4. 制定应急救援计划: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计划,对员工进行紧急疏散和灭火演练,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5. 加强消防设备维护: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确保消防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6.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石油化工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有关消防安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检查和清理消防通道,保持通道的畅通,以便在火灾时能够顺利疏散人员和转移

物资设备。 8. 贮存液体化学品安全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在贮存液体化学品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规范存储,防止泄漏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9. 安全出口设置: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工厂布局和员工分布,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安全出口,确保员工在火灾时能够快速撤离。 10. 进行防火巡检: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派出专业人员进行防 火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生产安全和工厂设施完整的重要措施,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防火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工厂和员工的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一、引言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防火工作是其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火规范。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指导原则,以期为该行业的防火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防火规范的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防火规范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进行编制,保证其科学有效; 2、可操作性原则:防火规范必须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方便企业应对突发事件; 3、实用性原则:防火规范必须能够实际起到防火作用,具有创新性,不断发扬优点,补充不足。 4、安全性原则:防火规范必须符合国家对防火安全的要求,遵循维护人和财产安全为首要原则; 三、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的设计内容 (一)生产场所的防火规划 1、着重规划生产场所的布局,要使其有利于预防和戒备火灾 2、着重考虑生产场所的物料储存与运输,要分类管理物料和明确规定物料储存空间。 3、严格限制施工,禁止吸烟等做法。

4、建议使用易于时常检查的材料 (二)设备的防火结构和附属装置的防火 (1)设备的防火结构 1、实施防线分离和截止技术。 2、防止易燃液体泄漏,避免火灾的发生。 3、采用防火屏障,封堵在设备内部的火源,预防火灾的发生。 (2)附属装置的防火 1、严格控制设备的设施参数。 2、掌握防火安全用品的维护技术和维护保养规程。 3、防止引起火源的装置。 (三)动力、动力设备及动力线路的防火 (1)动力系统的防火 1、采用可靠性强的动力系管道、井上结构(电缆井)而 不要采用塑料管道。 2、安装防火装置。 3、建立动力备用系统。 (2)动力设备和动力线路的防火 1、要建立电气装置运行时的安全制度。 2、现场防火保护技术。 3、区分好电器的工作性质,分开接地。 (四)厂房电气系统的防火 (1)电气设备的防火 1、采用电气设备规范,控制电气装置紧固连接、线路规范、防震、防潮技术等执行要求。 2、配备防爆设备和防护装置。 3、严格掌握特殊情况下的考虑。 (2)电气线路的防火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点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点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为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 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生产。下面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 火规范》的要点: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必须符合国 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的设计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准确了解企业的 基本情况和特殊要求。 2.防火分区:石油化工企业的设计必须按照防火分区的原则进行,将 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其中包括综合性区、生产区、办公区、储存区等。不同的区域应根据其特点确定相应的防火措施。 3.防火分隔: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隔断 等结构,以确保火灾不蔓延和扩散。防火墙的材料选择、厚度和施工要求 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防火门的设置位置和材料也需要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4.防火排烟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合理设置防火排烟系统,确保在 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除出去,保持建筑内的通风和透 气性。排烟系统的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包括烟囱高度、出风口位置和 数量等。 5.防火照明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合理设置防火照明系统,确保在 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方便人员疏散和灭火。防火照明系统的 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包括照明灯具的种类、照明强度和安装位置等。

6.防火报警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设置完善的防火报警系统,当火 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声光告警,通知人员疏散和启动灭火措施。防火报 警系统的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包括报警器的种类、位置和联动设备等。 7.防火应急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防火应急措施,包括 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灭火器材的配备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应急措施要 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防火 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对企业的防火设施、应急措施和安全管理提出了详细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和执行。只有做好这些防火规范的设计和实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 的发生,保障企业和人员的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详细解说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详细解说 引言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危险物质,如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等。防火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解说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包括建筑设计、电气设计、防火设施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 建筑设计 1.建筑防火分区: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应根据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要求划 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高危区域应采用耐火墙或耐火隔墙隔离,以防止火灾的扩散。 2.防火间距要求: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 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具体间距应根据建筑类型和危险性确定。 3.疏散通道设计: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应合理布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 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疏散通道应满足一定宽度和高度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疏散指示灯。 4.防火门的选择和安装: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中应设置防火门,用于防 止火灾蔓延和疏散通道的封闭。防火门应选择防火性能合格的产品,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安装。 电气设计 1.防火电缆的选择:石油化工企业的电气系统中应使用防火电缆,以防 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防火电缆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绝缘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2.接地系统的设计:石油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应合理接地,以减少静电 和雷击等因素对电气系统安全的影响。接地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防火电气箱的选择和安装:石油化工企业的电气系统中应设置防火电 气箱,用于防止火灾扩散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防火电气箱应选择防火性能合格的产品,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安装。 防火设施的选择和使用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应在重要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以及手动喷水灭火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采用可靠的探测器和喷头,具备灵敏的火灾检测和喷水控制功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条文说明 1. 引言 •引言部分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2. 适用范围 •该条文明确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适用的范围,并列举了相关行业和设备的具体要求。 3. 定义和缩写 •详细说明了一些在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的定义和常用缩写的解释,以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标准。 4. 设计基础 •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设计依据,包括安全生产和防火安全管理的要求。 5. 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要求 •对石油化工企业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方面的要求。

电气设计要求 •阐述了石油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的要求,包括电源、配电装置、接地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仪器仪表设计要求 •对石油化工企业仪器仪表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等方面的要求。 管道设计要求 •强调了石油化工企业管道设计的重要性和要求,包括管道材料、布置、支架、防腐等方面的规定。 容器设计要求 •详细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容器设计的要求,包括储罐、压力容器、输送管道等方面的规定。 6. 设计验收 •阐述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验收要求和流程,包括设计文件审核、现场勘察、技术交底等方面的内容。 7. 监督和管理 •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监督和管理进行了说明,包括标准执行检查、工程质量监督、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要求。

8. 附录 •附录部分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和参考资料,以供读者参考和使用。 以上是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条文”的相关说明,该标准的每一个部分都具体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方面的防火要求,有助于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在设计阶段符合防火安全的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详细解说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详细解说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详细解说 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类高危行业,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必须对其设计进行严格的防火规范。设计防火规范的目的是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一、选址与布局 在选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远离居民区:石油化工企业应尽量选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以减小火灾对居民带来的威胁。 2.远离重要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应远离重要设施如铁路、公路、水源等,以防止火灾对这些设施的影响。 在布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区布局:将石油化工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生产区、 仓储区、办公区等,以减小火灾对整个企业的扩散影响。 2.防火间距:不同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 灾蔓延。 3.隔离墙:各个区域之间应建立隔离墙,以限制火势蔓延。

二、建筑物设计 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耐火材料:建筑物的主要结构部分应选用能够提供较长耐火时间的材料,如钢结构、防火板等。 2.消防通道:建筑物内应设置消防通道,以便安全疏散人员和灭火车辆进入。 3.防火分隔墙:建筑物内应设置防火分隔墙,以将不同区域隔开,减小火势蔓延。 4.防火门窗:建筑物内的门窗应选用防火门窗,以阻止火势蔓延。 5.疏散楼梯:建筑物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楼梯,以便人员疏散。 三、设备设计 在设备设计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防火涂料:设备表面应涂上防火涂料,以增加其耐火性能。 2.自动喷水系统:设备周围应设置自动喷水系统,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灭火。

3.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区域内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 发出火灾警报。 4.密闭设施:涉及到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应设置密闭设施, 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消防器材:设备区域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车等。 四、防火安全管理 在防火安全管理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员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火灾防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规章制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防火管理规章制度, 如禁止吸烟、明火进入作业区域等。 3.定期检查: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检查防火设施的运行情况, 如消防器材是否完好、自动报警系统是否正常等。 4.应急演练: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人员 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5.消防巡查: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消防巡查,确保火灾隐 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类危险性较高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因此防火工作十分重要。石油化工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防火规范进行管理和操作,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是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的主要内容。 1. 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防火设计 石油化工企业应对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设备设计上,应考虑燃烧和爆炸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 2. 储存和搬运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储罐管理制度,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储罐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应采取严格的标识、分类、分区和监控措施,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搬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摩擦、碰撞和外力损伤,避免火花或热源导致火灾。 3. 电气设备和用电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采取防爆措施,避免火花、电弧引发火灾。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电气线路的敷设,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因过载、短路等原因造成火灾。 4. 建筑物和通风系统设计 石油化工企业的建筑物应按照防火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增加防火隔离带、防火门等安全设施。通风系统应合理布局,确保

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气体积聚引发火灾。 5.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 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火灾扑救技能、紧急疏散等内容。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履行好防火安全的义务。 6. 消防设备和消防通道设置 石油化工企业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和阻塞。 7. 定期检测和应急预案 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对设备、管道、储罐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进行规范和训练。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管理和措施。企业应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防火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 明 作为危险性较高的行业之一,石油化工企业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防火规范条文,以保障生产安全,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下面将针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进行详细说明。 1. 生产勘探与加工装置的设计标准 生产勘探与加工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各项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标准、规范、规程等要求,并应结合企业本身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细化和具体化。 2. 装置场地的设计要求 装置场地的设计应考虑装置自身的布置,消防水源和应急救援通道的设立,同时要避免与周边环境中的其他设施或建筑物产生相互影响,要设置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果是在密集地区进行建设,则还需要进行评价分析。对于每个安全区域,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以确保每个部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环保设计要求 企业的设计需要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固体废弃物、废气和废水排放的措施。同时应实现WACT技术(危险废物相关技术)的深入挖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的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规定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除了国家规定的要求外,企业内部安全规定还应包括烧材使用、高温和高压操作技术、防静电和泄漏控制等方面纳入;这些规定限制了操作人员的行为,也确保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5. 防火措施的细化制定 防火措施是基础性的措施,必需一项一项进行分级控制,细化制定各项防火措施,如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防火干路等,同时还应考虑针对实际的火灾情景进行危险性分析,并加入运行记录和演练规定,以确保设备和安全规程的高效运行。 6. 防火设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规定消防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等,保证其能实现有效防火。特别在新型建设的项目中,要保证管理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7. 人员的安全培训 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消防教育是企业技术防火的重要内容,不能忽视,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让员工参与进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文说明必须严格遵循,要在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注重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保障生产安全,减少损失。企业要深入研究防火规范,针对建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是指从事石油加工、石油化学、化工制品生产等领域的 企业。由于石油和化工产品的特性,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和紧迫。本文将从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防火措施和规范等方面探讨设 计防火规范。 为了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防火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制定 一套科学合理的防火规范。首先,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需要考虑。石油和 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性,因此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规范 必须更加严格和具体。其次,防火措施需要全面具体。防火措施包括建设 设计阶段的火灾防控规划、施工阶段的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日常生产过程 中的火灾监控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最后,设计防火规范需要参考相关法律 法规和国家标准。中国有关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规范主要有《石油化工企 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这些规范详细阐述了石油化工企业在设计和施工过 程中应遵循的防火要求,对石油化工企业防火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 规范。 具体来说,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求石油化工企业的场地选择、危险品储存、生产装置布局等 必须符合一定的防火要求。场地选择时需要考虑地势、气候、环境等因素,以及周边建筑和交通状况,确保安全远离居民区和容易燃烧物。储存危险 品的容器和仓库应符合相应标准,防火防爆措施必须到位。生产装置布局 需要考虑火灾风险和应急救援的要求,可以采取分散布局或合理隔离等方式。

其次,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防火设施 和设备。防火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带、消防水炮等设备和设施,防 火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独立式烟气感应报警器等,防 火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电气 设备的防火措施,使用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和材料。 再次,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建立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消防 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防火监督和管理流程,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制度,员 工培训和演练等。应急预案要涵盖火灾报警、紧急疏散、火灾扑救和事故 调查等方面,要定期组织演练和仿真训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件的能力 和素质。 最后,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加强火灾防控技术研究和管理。石油化工企 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火灾防控技术和设备,提高火灾预警和控制能力。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制度,对火灾隐患问题及时处理和 整改。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规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石油化工企业防火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必须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加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石油化 工企业的防火工作有效可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释义)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火灾危险性分类 (5) 4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9) 4.1 区域规划 (9)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14) 4.3 厂内道路 (23) 4.4 厂内铁路 (24) 5 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 (26) 5.1 一般规定 (26) 5.2 装置内布置 (26) 5.3 泵和压缩机 (34) 5.4 污水处理场和循环水场 (35) 5.5 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 (36) 5.6 钢结构耐火保护 (40) 5.7 其他要求 (46) 6 储运设施 (48) 6.1 一般规定 (48) 6.2 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 (48) 6.3 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53) 6.4 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 (57) 6.5 灌装站 (59) 6.6 厂内仓库 (60) 7 管道布置 (62) 7.1 厂内管线综合 (63) 7.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 (62) 7.3 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 (65) 8 消防 (68) 8.1 一般规定 (68) 8.2 消防站 (68) 8.3 消防水源及泵房 (69) 8.4 消防用水量 (70) 8.5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 (73) 8.6 消防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 (75) 8.7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76) 8.8 蒸汽灭火系统 (77) 8.9 灭火器设置 (78) 8.10 液化烃罐区消防 (79) 8.11 建筑物内消防 (81) 8.12 火灾报警系统 (83) 9 电气 (86) 9.1 消防电源、配电及一般要求 (86) 9.2 防雷 (86)

9.3 静电接地 (86) 附录A 防火间距起止点 (88) 本规范用词说明 (8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解释(常用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解释(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1.1.1本规范主要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加工和生产的物料特性和操作条件 制订的。所以,新建、扩建、改建设计都应遵守。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 火灾危险性分类 2.0.1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可燃气体的分类(分级)方法相协调,本规范对可燃气体也采用以爆炸下限作为分类指标,将其分为甲、乙两类。 2.0.2一、规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的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但是,低蒸气压很难测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可燃液体的闪点确定其危险性。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在具体分类方面与《石油库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协调的。 考虑到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时,需要确定可能释放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燃气体所在的位置或点(释放源),以便据之确定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故将乙类又细分为乙A(闪点28℃至45℃)、乙B(闪点>45℃至<60℃)两小类。 将丙类又细分为丙A(闪点60℃至120℃)、丙B(闪点>120℃)两小类,与《石油库设计规范》是协调一致的。 关于将甲类又细分为甲A(液化烃)、甲B(除甲A类以外,闪点<28℃)两小类的问题,在第二款中予以说明。 二、关于液化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问题。 液化烃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是主要的加工和储存的物料之一。因其蒸气压大于“闪点<28℃的可燃液体”,故其火灾危险性大于“闪点<28℃”的其他可燃液体。 因液化烃泄漏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法国、荷兰及英国的有关标准和《欧洲典型安全规范》等在其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都将液化烃列为第1类,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另行制订液化烃储存和运输规范。 结合我国《石油库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油品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具体情况,本规范将液化烃和其他可燃液体合并在一起统一进行分类,将甲类又细分为甲A(液化烃)、甲B(除甲A类以外,闪点<28℃)两小类。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要求规范》(GB50160-2008)(释义)

目次 1 总则 (1) 2术语 (2) 3火灾危险性分类 (5) 4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9) 4.1 区域规划…………………………………………………………………………………… 9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14) 4.3 厂内道路 (23) 4.4 厂内铁路 (24) 5 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 (26) 5.1 一般规定 (26) 5.2 装置内布置 (26) 5.3 泵和压缩机 (34) 5.4 污水处理场和循环水场 (35) 5.5 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 (36) 5.6 钢结构耐火保护 (40) 5.7 其他要求 (46) 6 储运设施 (48) 6.1 一般规定 (48) 6.2 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 (48) 6.3 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53) 6.4 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 (57) 6.5 灌装站 (59) 6.6 厂内仓库 (60) 7 管道布置 (62) 7.1 厂内管线综合 (63) 7.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 (62) 7.3 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 (65) 8 消防 (68) 8.1 一般规定 (68) 8.2 消防站 (68) 8.3 消防水源及泵房 (69) 8.4 消防用水量 (70) 8.5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 (73) 8.6 消防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 (75) 8.7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76) 8.8 蒸汽灭火系统 (77) 8.9 灭火器设置 (78) 8.10 液化烃罐区消防 (79) 8.11 建筑物内消防 (81) 8.12 火灾报警系统 (83) 9 电气 (86) 9.1 消防电源、配电及一般要求 (8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第1.0.3条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2.0.1条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1分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类别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甲<10%(体积) 乙≥10%(体积) 第2.0.2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2分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2 类别名称特征 甲 A 液化烃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B 可燃 液体甲A类以外,闪点<28℃ 乙 A 闪点≥28℃至≤45℃ B 闪点45℃至<60℃ 丙 A 闪点≥60℃至≤120℃ B 闪点>120℃ 二、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三、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四。 第三章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区域规划 第3.l.1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的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 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3.I.2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3.I.3条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第3.I.4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沿江河岸布置时,宜位于邻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游。 第3.1.5条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的罐区邻近江河、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水域的措施。 第3.1.6条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 第3.I.7条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防火间距的起止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应经幅射热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并不应小于表3.1.7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表3.1.7 除液化烃罐组、可能携带可燃 液体的高架火炬外的工艺装 置或设施液化烃罐组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 高架火距 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00 120 120 相邻工厂(围墙)50 120 120 国家铁路线(中心线)45 55 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35 45 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 (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 45 55 80 厂外公路(路边)20 25 变配电站(围墙)50 80 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 1.5倍塔杆高度 Ⅰ、Ⅱ级国家架交通信线路 (中心线) 40 50 80 通航江河岸边20 注: 1.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2.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距离有特殊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