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很多学生提起化学就头疼,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学好化学并不难,重要的是在于个人是否用心去掌握学习方法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二

一、基本概念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二、基本理论

1.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6.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1)原子和原子;

(2)原子和分子;

(3)分子和分子;

(4)原子和离子;

(5)分子和离子;

(6)阴离子和阳离子;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三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

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四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

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电子式。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

⑧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值及酸碱性)

⑨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

⑩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

(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现的概率大小为序)

①金属元素:铁、铝、钠、镁、铜。

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

③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碳、氧

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

⑤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有机化学基础(6个)

①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主线)

②同分异构体

③化学式、电子[转载]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指导: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方程式

④几个典型反应(特征反应)

⑤有机反应类型

⑥信息迁移

(四)化学实验(7个)

①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

②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

③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

方法)

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安全意识培养)

⑤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⑥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或评价实验方案。(这一类型题迟早会考)

⑦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分析处理数据这几年没考,但要关注这个问题)

(五)化学计算(7个)

①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②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③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④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⑤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⑥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全)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全)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 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很多学生提起化学就头疼,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学好化学并不难,重要的是在于个人是否用心去掌握学习方法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二 一、基本概念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 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 M

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⑨装瓶、贴标签 必须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规格),胶头滴管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2 Ⅰ、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 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探究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高中化学是 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理科知识的重要基础。下面归纳了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供学习者参考。 一、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是不同物质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只能由同种原 子构成的纯物质。化学元素由符号表示,分别由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相应电子排布规则确定。常见元素包括氢、氧、碳、氮、硫、铁、锌、铜、铝等。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化学物质发生改变 的过程。化学反应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包括单质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反应、物理吸附反应、化学吸附反应等。化学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温度的变化、质量变化等。 三、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反应物 和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部分包括反应物、反应物的摩尔比、产物、化学反应中心和各种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和非平衡方程式。 四、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的表面积、催化剂的存在、光照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五、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进程中反应物浓度和反应产物浓度 不断变化直至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基本要素包括平衡条件、平衡常数、配平化学方程、移项法则等。化学平衡的平衡位置决定了反应深度,关系到化学反应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产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 过程。氧化物质和还原剂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正氧化还原反应和反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有不同之处。 七、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酸可以与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酸碱反应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产生水、转移氢离子、转移氢氧离子等。酸碱反应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互联系的化学反应。 八、化学物质分类 化学物质可以被分类为分子和离子。分子由原子进一步 结合而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受到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影响。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常伴随着离子的电中性和电荷分布的关系。离子和分子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反应的关键。 九、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在化学实验室中,存在需要不同温度的反应,所以温度

有关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有关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对于复习期间成绩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那么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化学知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氧化物 1、al2o3的*质:氧化铝是一种白*难溶物,其熔点很高,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al2o3是两*氧化物:既能与强*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2、铁的氧化物的*质:feo、fe2o3都为碱*氧化物,能与强*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二、*氧化物 1、*氧化铝al(oh)3 ①al(oh)3是两**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又能与强碱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规律:不溶*碱受热均会分解) 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而用氨水。 2、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fe(oh)2(白*)和*氧化铁fe(oh)3(红褐*)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高一化学在整个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很重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①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是一个专有名词。 ②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③用摩尔为单位表示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如:1molH、+1molH、1molH2,不能用“1mol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表示,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④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1)科学上规定为: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如果某物质含有与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的粒子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符号:NA单位:mol(不是纯数)数值:约为6.02×10 2323注意:不能认为6.02×10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也不能认为1mol粒子=6.02×10个-123N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间的关系n=NA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或kg·mol数值:M=-1m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二 一、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实质、特征和规律 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 特征:既有新物质生成又有能量的变化 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形式: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反应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常用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4、计算方法:△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据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 热反应。 (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许多放 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中和热 (1)定义: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三、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 不同种类的电池: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 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 M 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⑨装瓶、贴标签 必须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规格),胶头滴管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2 Ⅰ、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 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 CH2Cl2、CHCl3等 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二、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要点汇总(必备)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要点汇总(必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要点1 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电子微粒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阳离子Na+、Mg2+、Al3+、H3O+ 4.阴离子N3-、O2-、F-、OH- 18粒子微电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 4.阴离子P3-、S2-、Cl-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N2H4 核外电子质子数相同 1.Na+、H3O+ 2.F-、OH- 3.Cl-、HS- 4.N2、CO、C2H2 同族周期原子序数关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特征形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紫色) 4.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 [Fe(OH)3]、蓝色[Cu(OH)2]、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 5.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6.特征反应现象:Fe(OH)2→Fe(OH)3,白色到灰绿到红褐色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精选大全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精选大全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大全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大全 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化学方程式 1、碳酸氢钙溶液受热分解Ca(HCO3)2 =CaCO3↓+CO2↑+H2o 2、氯化镁和氨水MgCl2 + 2NH3·H2O = Mg(OH)2+2NH4Cl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 4、铝热反应 4Al+3MnO2=3Mn+2Al2O3(高温) 5、氧化铝和盐酸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6、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7、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Al2O3+3H2O 8、氢氧化铝和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9、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10、三氯化铝和过量氨水AlCl3+3NH3+3H2O=Al(OH)3↓+3NH4Cl 11、三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1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NO2和NO N2+O2 ========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2NO+O2 == 2NO2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 (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用此实验可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 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 当溶液中有H+和NO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条件下NO3-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Fe2+、SO32-、I-、Br-(通常是这几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物生成是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氨气(NH3) (1)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可做红色喷泉实验)。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 (2)氨气的化学性质: a. 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元素: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简单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一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化学式: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简明符号。 4.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原子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5.摩尔:相当于物质中包含的量,即单位物质的数量。 二、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 1.原子序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2.电子结构:原子中带电子的电子云的组合方式。 3.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硬度等。 4.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等。 5.元素周期表:由元素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按周期性规律排列元素。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共享一定数量的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3.分子:由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离子或分子的微粒。

4.分子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分子的构成。 5.分子构象: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四、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2.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转化速度的比率。 3.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浓度达到常数值的状态。 4.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之比。 5.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 五、酸碱反应 1.酸性物质表示: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2.碱性物质表示: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盐的定义:由酸和碱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 4.酸、碱、盐的性质与用途:如酸和碱的腐蚀性,盐的脱硝功能等。 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化学反应产生中性溶液。 六、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作用定义:物质失去电子的化学反应。 2.还原作用定义:物质获得电子的化学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单元: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电位等。 4.电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标准电极电位、电池等。 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化学加工、防腐等。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化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下面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概述。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纯物质又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又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2.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研究物质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摩尔和摩 尔质量。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指的是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 质量的比值。摩尔质量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 学计量比。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一个表格,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性质排列。元素 周期表的主要特征是周期性和周期分类。 4.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价键是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离 子键是电荷吸引作用形成的键,金属键是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键。 5.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6.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转移电子的反应。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7.物态变化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存在三种物态: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包括升华、凝固、显热、融化、沸腾、沉淀等过程。 8.溶液和溶剂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9.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0.化学能量和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涉及能量的转化,其中研究的主要概念有焓变、活化能、速率常数、速率方程等。 11.电化学 电化学研究物质的电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电解和电池两个重要概念。 1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其中重要的概念有烃、醇、醛、酮、羧酸、酯等。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二) 一、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制备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工业上用石灰石煅烧而制得,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将生石灰溶于水即可得到熟石灰。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石灰石资源,所以生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二、氧化钙的用途 1、钙基固硫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污染,有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作"钙基固硫"。 2、生石灰与烧碱制成的混合物碱石灰,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氨气,也可用作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吸收剂。 3、实验室中可以利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快速制备氨气,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生石灰反应消耗水,放出大量热,生成强碱抑制氨水的电离,所以迅速产生氨气。 4、工业酒精中加入新制备生石灰进行吸水蒸馏,可以制得无水乙醇。 三、氢氧化钙的性质 1、实验室制备氨气:实验室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备氨气,考虑氢氧化钠在高温时对玻璃的腐蚀,以及反应时形成板结不利于氨气溢出,所以选择试剂氢氧化钙。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三) (1)、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相互转化: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HClO(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归纳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 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 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 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HCO3- +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 2+H 2 ===2HF (阴暗处爆炸)??????????? F 2+Xe(过量)==XeF 2 ???? 2F 2(过量)+Xe==XeF 4 ?(XeF 4 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 4 –) nF 2 +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 2+2H 2 O===4HF+O 2 (水是还原剂)?????? 2F 2+2NaOH===2NaF+OF 2 +H 2 O F 2+2NaCl===2NaF+Cl 2 ???????????? F 2+2NaBr===2NaF+Br 2 F 2+2NaI===2NaF+I 2 ?????????????? F 2(过量)+I 2 ===2IF 7 F 2+Cl 2 (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 2 O==HF+HClO ) 3F 2(过量)+Cl 2 ===2ClF 3 (ClF 3 +3H 2 O==3HF+HClO 3 ) Cl 2+H 2 2HCl (将H 2 在Cl 2 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 2+2P 2PCl 3 ???? Cl 2 +PCl 3 PCl 5 ? Cl 2 +2Na 2NaCl 3Cl 2+2Fe 2FeCl 3 ?????? Cl 2 +Cu CuCl 2 Cl 2+2FeCl 2 ===2FeCl 3 ?(在水溶液中:Cl 2 +2Fe2+===2Fe3++3Cl ) Cl 2+2NaBr===2NaCl+Br 2 ? ????????? ?Cl 2 +2Br =2Cl +Br 2 Cl 2+2KI===2KCl+I 2 ?????????????? ??Cl 2 +2I =2Cl +I 2 3Cl 2(过量)+2KI+3H 2 O===6HCl+KIO 3 ?? 3Cl 2 +I–+3H 2 O=6H++6Cl–+IO 3 – 5Cl 2+I 2 +6H 2 O===2HIO 3 +10HCl ?????? 5Cl 2 +I 2 +6H 2 O=10Cl–+IO 3 –+12H+ Cl 2+Na 2 S===2NaCl+S↓ ??????????? Cl 2 +S2–=2Cl–+S↓ Cl 2+H 2 S===2HCl+S↓ ??(水溶液中:Cl 2 +H 2 S=2H++2Cl–+S↓ Cl 2+SO 2 +2H 2 O===H 2 SO 4 +2HCl ???? Cl 2 +SO 2 +2H 2 O=4H++SO 4 2–+2Cl–? Cl 2+H 2 O 2 ===2HCl+O 2 ?????????? Cl 2 +H 2 O 2 =2H++Cl–+O 2 2O 2+3Fe Fe 3 O 4 ?? ??? O 2 +K===KO 2 S+H 2 H 2 S ?????? ??? 2S+C CS 2 ????? ??? 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 2 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 2S 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N 2+3H 2 2NH 3 ???? N 2 +3Mg Mg 3 N 2 ?? ??? N 2 +3Ca Ca 3 N 2 N 2+3Ba Ba 3 N 2 ?????? N 2 +6Na 2Na 3 N ?? ??? N 2 +6K 2K 3 N N 2+6Rb 2Rb 3 N ????? N 2 +2Al 2AlN??????? P 4+6H 2 4PH 3 ??? P+3Na Na 3 P ??????? 2P+3Zn Zn 3 P 2 H 2 +2Li 2LiH 2、还原性 S+O 2 SO 2 ??????? S+H 2 SO 4 (浓) 3SO 2 ↑+2H 2 O S+6HNO 3(浓) H 2 SO 4 +6NO 2 ↑+2H 2 O ??? S+4H++6==6NO 2↑+2H 2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