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 WinForm利用GDI+的双缓冲技术来提高绘图效率

C# WinForm利用GDI+的双缓冲技术来提高绘图效率

C# WinForm利用GDI+的双缓冲技术来提高绘图效率
C# WinForm利用GDI+的双缓冲技术来提高绘图效率

C# WinForm利用GDI+的双缓冲技术来提高绘图效率

前言

进入.NET时代,Windows的绘图技术也从GDI升级到了GDI+,从名字就能知道GDI+是对以前传统GDI 绘图技术的一次升级,不过在微软几乎把所有的新技术都冠之.NET的情况下,GDI+竟然不叫做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还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了。:)

GDI+在一种与设备无关的环境下提供了一套统一的绘图编程模型,极大的提高了Windows绘图编程的方便性,我们再也不用创建什么各种各样复杂的设备环境了,说实话,我现在想起来都头疼。

题归正传,关于如何进行GDI+的基本编程,我不能过多的加以描述,如果有对此概念还不太清楚的朋友,建议先去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一种提高绘图效率(主要是动画效率)的双缓冲技术在GDI+中的应用和实现。

实现目的

为了能清楚的对比应用双缓冲技术前后的效果,我编写了一段程序来进行测试。首先,我创建了一个普通的Windows Application,在主Form中,我放置了一个定时器:timer1,然后将它的Interval属性设置为10,然后在Form上放置两个按纽,分别用来控制定时器的开启和关闭,最后,我还放置了一个label控件,用来显示绘图的帧数。

测试程序

在timer1的timer1_Tick事件中,我写下了如下的代码(其中flag是一个bool型标志变量):DateTime t1 = DateTime.Now;

Graphics g = this.CreateGraphics();

if(flag)

{

brush = new LinearGradientBrush(new PointF(0.0f, 0.0f),

new PointF(700.0f, 300.0f), Color.Red, Color.Blue);

flag = false;

}

else

{

brush = new LinearGradientBrush(new PointF(0.0f, 0.0f),

new PointF(700.0f, 300.0f), Color.Blue, Color.Red);

flag = true;

}

for(int j = 0; j < 60; j ++)

{

for(int i = 0; i < 60; i++)

{

g.FillEllipse(brush, i * 10, j * 10, 10, 10);

}

}

DateTime t2 = DateTime.Now;

TimeSpan sp = t2 - t1;

float per = 1000 / 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liseconds;

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bel1.Text = "速度:" + per.ToString() + "帧/秒";

运行后,我点击“开始”按纽,效果如下图所示:

应用双缓冲以前的效果图(帧数:5帧/秒)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在程序中使用循环画了几百个圆形,然后在每次的定时器脉冲事件中使用不同方向的线性渐变来对它们进行填充,形成了一个动画效果。不过不幸的是,程序运行起来闪烁很严重,几乎每次刷新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一条很明显的扫描线从上慢慢的刷到下来完成整幅图形的刷新动作。如果你不是要模拟老式雷达的区域扫描的话,这种速度不会满足你的要求。

改进代码

下面是我改进以后的代码:

DateTime t1 = DateTime.Now;

Bitmap bmp = new Bitmap(600, 600);

Graphics g = Graphics.FromImage(bmp);

if(flag)

{

brush = new LinearGradientBrush(new PointF(0.0f, 0.0f),

new PointF(700.0f, 300.0f), Color.Red, Color.Blue);

flag = false;

}

else

{

brush = new LinearGradientBrush(new PointF(0.0f, 0.0f),

new PointF(700.0f, 300.0f), Color.Blue, Color.Red);

flag = true;

}

for(int j = 0; j < 60; j ++)

{

for(int i = 0; i < 60; i++)

{

g.FillEllipse(brush, i * 10, j * 10, 10, 10);

}

}

this.CreateGraphics().DrawImage(bmp, 0, 0);

DateTime t2 = DateTime.Now;

TimeSpan sp = t2 - t1;

float per = 1000 / 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liseconds;

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bel1.Text = "速度:" + per.ToString() + "帧/秒";

运行后,我点击“开始”按纽,效果如下图所示:

应用双缓冲以后的效果图(帧数:9帧/秒)

经过改进后,画面刷新速度大大加快,绝对看不到任何的“扫描线”,帧数也从5帧一下就提高到了9帧,几乎是两倍于前的速度。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来讲述其中的道理。

因为圆是要一个一个画上去,所以每画一个圆,系统就要做一次图形的绘制操作,图形的重绘是很占用资源的,当需要重绘的图形数量很多的时候,所造成的系统开销就特别大,造成我们看到的那种刷新缓慢的情况。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就是双缓冲,何谓“双缓冲”?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先在内存中开辟一块虚拟画布,然后将所有需要画的图形先画在这块“虚拟画布”上,最后在一次性将整块画布画到真正的窗体上。因为所有的单个图形的绘制都不是真正的调用显示系统来“画”,所以不会占用显示系统的开销,极大的提高的绘图效率。

实现双缓冲的具体步骤

我再来详细解释一下刚才实现双缓冲的具体步骤:

1、在内存中建立一块“虚拟画布”:

Bitmap bmp = new Bitmap(600, 600);

2、获取这块内存画布的Graphics引用:

Graphics g = Graphics.FromImage(bmp);

3、在这块内存画布上绘图:

g.FillEllipse(brush, i * 10, j * 10, 10, 10);

4、将内存画布画到窗口中

this.CreateGraphics().DrawImage(bmp, 0, 0);

(完整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地位日趋重要,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如今,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如何真正的实现高效也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亦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期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一、规范课堂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好奇心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到了微机教室,难免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情绪,喜欢唧唧喳喳,东张西望,或者打开电脑后自己做自己的,完全不昕教师的指挥。为此,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课堂规范,如提前进入微机教室坐好,提前进入状态; 教师讲授的时候必须面向黑板(微机室的电脑是两台相对的摆放);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关机等等。如此规范了学生的课堂习惯之后,教师的教学组织工作会变得容易很多,课堂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当然,很多学生并不会完全照做,需要教师不时的提醒,时间长了,课堂规范就会成为学生的自然行为,信息技术课堂也会变得井然有序,和谐融洽。 二、用好教学软件,提高课堂效率 一般微机教室的教师机上都会有教学管理软件,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课堂,让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正确、熟练、适时的应用教学软件,应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常用的功能有以下几种: 1. 黑屏肃静: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学生操作性强,当学生都在兴致勃勃的动手操作电脑的时候,教师需要讲授、提示或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但用语言很难让全体学生一下子停止动作,集中注意力。这时,我使用此功能,当“黑屏肃静”四个大字出现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停止动作,转过身听我下面的讲述。 2.学生演示:这一功能在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展示学生作业的时候非常方便快捷,我只需要选择相应学生的机器号码,他的操作就会让全班的学生看到。如果需要检查或者展示学生作业,也只需要让学生打开自己的作业,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实施有效教学 常熟市练塘中学黄美华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概念。 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十分熟悉而颇感困惑的概念,因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其实,我们考察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目标达成性和时间规定性两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可见,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概念。我们取时间为基本尺度,定义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益与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学习收益”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教学时间”,把教师和学生投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总量称为“实际教学时间”,便得到课堂效率的量化公式: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而事实上,实际教学时间总要大于有效教学时间。很多教师对新课程不适应,教学方法机械单一,教法带有机械模仿的痕迹,课堂上为讨论而讨论,为活动而活动。缺乏驾驭课堂能力;有些教师觉得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活动,教学时间不足;有的教师感到教材上没有什么可讲的,一节课几分钟就上完了,剩下的时间不会用。特别是在学生争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点,教师不能及时纠正,依然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显然,这样的教学是能称之为“有效教学”的。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与完成教学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甚至有发生副作用的时间耗费,因此,只要课堂教学中存在无效和负效活动,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达到最高值。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 二,有效教学的含义 人们对“有效教学”一般给出的是描述性定义,如有的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5)是一套准备、实施与评价的策略等等。 美国联邦教育部所属的“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也提出了有关“有效教学标准”,这个标准以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建构论文为基础,并将“最近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生真的喜欢学习信息技术吗?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机房上课的时候,可能像我一样会有这样的经历:学生每节课都是兴高采烈的冲进机房,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喜欢信息技术课,而课堂上也的确是热闹非凡,但是,让他们如此兴奋的却并不是教学的内容,而是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和网页。其实,很多学生并非真正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是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放松课”,机房俨然成了“网吧”,上课时不带教材,在机房里随意走动,个别学生在玩得高兴时大喊大叫,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而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当然也无效率可言。 二、信息技术教学为什么会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在学科地位、学科特点及学习环境等方面,都与众不同,这些不同使得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存在着不同,从而课堂中存在着的问题也与众不同。 1.学科地位偏低,重视程度影响教学效率 和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小学科,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新颁布的浙江省新课改高考实施方案中将信息技术列为第三类考试科目,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高考离他们还远,而在班级的成绩排名中又与信息技术无关。因此在高一学生的眼中,信息技术只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从根本上缺失了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效率低就可想而知了。 2.学科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效率 和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有实践性、层次性等特点。实践性,即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但是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套路,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懒得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上网和游戏上,造成教学效率偏低,有时在操作中,学生碰到的问题超出了教师事先的准备范围,引起课堂的突发事件,产生纪律问题。 学生基础水平的层次性,造成了学生的水平不一,出现会的学生玩游戏,不会的学生也玩游戏的局面,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偏低。

第五单元精确绘图

第五单元精确绘图 说明:为了快速地精确地绘制图形,本单元在绘图中均使用“命令化名”来扫行绘图和编辑命令,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快速掌握执行命令来画图。 5-1 第1题 【操作要求】 1,建立绘图区域:建立合适的绘图区域,图形必须在设置的绘图区内。 2.绘图:按图5-1规定的尺寸绘图,中心线型为acad iso12W120,调整线型比例。3.保存:将完成的图形以KSCAD5-1.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图5-1 绘制图形 【操作步骤】 第1步:绘图前的设置工作。 1.设置图形界限。选择【格式】/【图形界限】菜单命令,回车(接受默认的起始点);输入:@150,150回车,完成图形界限的设置。 提示:如果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俯视图”按钮,可将所设置的图形界限最大化。这样,可确保所绘图形在所设置的图形界限之内。 2.设置图形及线型。选择【格式】/【图层】菜单命令,在打开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新建二个图层。第一个图层,图层名为:中心线;颜色设置为“红色”,线宽默认;单击加载acad iso12W120(双点划线)线型,线宽为默认;单击按钮,将”全局比例因子”设置为:0.2。第二个图层,图层名为:尺寸标注,颜色、线型和线宽均默认。将“0层”的线宽设置为:0.2后,单击按钮,完成设置。如图5-1-1所示。 图5-1-1图层特性的设置 第2步:绘制定位线。 画垂直中心线。将“中心线层”置为:“当前层”,绘制二条相互垂直的中心线;2.画定位线。在命令行输入:O(“偏移”命令),输入:56,回车;选择水平中心线向下单击。回车继续执行“O”命令,输入:10,回车,选择垂直中心线,分别向左右单击,绘制的定位线,如图5-1-2所示。 图5-1-2 画定位中心线图5-1-3 画圆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我们必备的技术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从理论上充实,在课堂教学上把握。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保障。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象戏剧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讲解WORD 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精美的贺卡、小报、封面、表格设计等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讲解EXCEL图标制作时可以通过展示文字、表格、图标三种形式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哪种更直观,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恰当、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信息技术课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1.演示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积极模仿,促进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向学生演示教学成果则可使课堂得到升华。教师可把即将讲解的内容编成练习,让能力强的学生试着给大家演示讲解,演示过程中,教师可给予提示和纠正,这样,既促进优生探索、创新,又吸引了所有学生注意,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和总结,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通过他们的演示,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既可以对学生学习查漏补缺,又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师生更好的“教”和“学”,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行之有效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段霞民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是一种追求育人效率的教育改革实践,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所担任的是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我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下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做好课前预习 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都是45分钟,我们无论想什么办法也不能把45分钟变成46分钟,除非我们拖堂,而拖堂又是我们学生最反感的事情,除非学生愿意,你所延长的几分钟将会招来学生无尽的埋怨,而下一节上课的老师也会抱怨你的拖堂。 那我们如何来延长时间呢,就是将课堂时间进行拓展,及时的把学习内容告知学生,这些工作是如何来具体操作的呢?我给每个组都安排了一个学习组长,每次上课结束的时候,我把印制好的导学案发给组长,让组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上课后首先进行提问,检查学习的效果,然后开始练习,检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教师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示范,巩固自我学习的成果。

二、注重课堂评价 学生在课下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已经确立了学习目标,上课的时候主要工作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工作有事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我将学习的内容从易到难进行数字化划分。实际上就是将难度系数较高的练习降低难度系数,就像我们登山一样,山看起来是高的,如果我们一个一个阶梯走上去,我们都会登上山。我们的教学大纲中也说明,我们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但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注意降低难度,势必会让学生知难而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就要将难度降低,进行从新的划分。重新划分的学习难度,也方便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持每节课都安排组长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也会针对性的对学生口头评价和语言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除了课堂评价以外,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模拟考试。以便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 三、搞好课堂拓展 每节课不仅要学习一种固定的技能和理论,更要有完整的作品,这些作品教师如果只是评价而不展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时间的

PS精确绘制图形(非常有用)

作者:bones时间:2007-01-30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d18486707.html,|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Photoshop精确画图的能力以前也没有去想过,只是在Blueidea看到有人问如何在Photoshop 中画一个精确的45°角的扇形,所以有感而发,自己试了试,却也发现这还可以做为一个路径的组合使用的教程,所以就记录了下来,希望对在Photoshop中使用路径很茫然的朋友一些帮助。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中设定如下图所示(注意这里选择的是“路径”按钮选项)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在画布上单击,就会得到一个10cm×10cm的正圆形路径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在工具箱中选择直接选择工具(白色箭头),将最底端的锚点选中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按下“DEL”键,将这个锚点删除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在工具箱中选择钢笔工具,将光标移至半圆的一个开口的锚点处,按住Alt键,单击该锚点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 移动光标至另一开口的,按住Alt键,单击该锚点。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border=0>路径将被闭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 定远县城北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组 一、课题的确定 (一)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二)课题及关键概念界定 1、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2、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鼻祖的建构主义认知学派认为:要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建构意义的形式而获得。由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 2、教学信息论。 教学信息论“确定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存在着丰富的信息流通的特殊的可控组织系统”,它吸取了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信息论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原理方法,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变换、反馈、及其规律,探讨教学信息数量化与教学系统的组织管理科学化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育信息化实验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参考价值。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负担,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目 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我们进行课改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呢?一、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材料,在进行教学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教学中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类设计,使全体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是“下要保底”的设想,另外又要考虑“上不封顶”的目的。在目标设计时要有弹性,提出的目标要有层次性,以保证不同学生求知需要能得到满足。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在制定目标前,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

虑。 (1)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须的认知基础? (2)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 (3)那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那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只有有了全体学生的实质性参与,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将新颖性和科学性融入课堂教学。 1、以“趣”为首,切实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参与的活动感兴趣,对其充满探究的热情,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所以在设计“问题导学”案之前,首先考虑的应是:你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你的活动是否有趣,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知欲。例如在教“左右”时,就设计了“举左手,举右手”、“找身体上的朋友”等活动便是将新颖的内容融入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学生们乐于参与,热情高,所以教学效果好,收获大。 2、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上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献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伟大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 怎样才能使现代课堂教学更加优化、高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的课题。如果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就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效 果最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人机交互和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多媒体计算机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和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多媒体计算机这种交互性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生动参与的可能,避免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真正体现了学生

GDI双缓冲实现与GDI+双缓冲实现

GDI双缓冲实现与GDI+双缓冲实现 分类:C++ 2013-03-21 13:32 57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我们看电视时,看到的屏幕称为OSD层,也就是说,只有在OSD层上显示图像我们才能看到。现在,我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的、看不见但是可以在上面画图(比如说画点、线)的OSD层,我称之为offscreen(后台缓冲区)。这个offscreen存在于内存中,我们在上面画图,这个offscreen上面的东西可以显示在OSD层上,需要一个创建这个offscreen的函数,返回这个offscreen的句柄(整型指针)、宽度、高度、指向新建offscreen数据缓冲区的指针,该缓冲区是一个在函数外创建的offscreen的数据缓冲区,大小是offscreen的高度*宽度*每个像素点数据的大小。闪烁是图形编程的一个常见问题。需要多重复杂绘制操作的图形操作会导致呈现的图像闪烁或具有其他不可接受的外观。双缓冲的使用解决这些问题。双缓冲使用内存缓冲区来解决由多重绘制操作造成的闪烁问题。当启用双缓冲时,所有绘制操作首先呈现到内存缓冲区,而不是屏幕上的绘图图面。所有绘制操作完成后,内存缓冲区直接复制到与其关联的绘图图面。因为在屏幕上只执行一个图形操作,所以消除了由复杂绘制操作造成的图像闪烁。 如何实现双缓冲 首先给出实现的程序,然后再解释,同样是在OnDraw(CDC *pDC)中: CDC MemDC; //首先定义一个显示设备对象 CBitmap MemBitmap;//定义一个位图对象 //随后建立与屏幕显示兼容的内存显示设备 MemDC.CreateCompatibleDC(NULL); //这时还不能绘图,因为没有地方画^_^ //下面建立一个与屏幕显示兼容的位图,至于位图的大小嘛,可以用窗口的大小,也可以自己定义(如:有滚动条时就要大于当前窗口的大小,在BitBlt时决定拷贝内存的哪部分到屏幕上) Mem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nWidth,nHeight); //将位图选入到内存显示设备中 //只有选入了位图的内存显示设备才有地方绘图,画到指定的位图上 CBitmap *pOldBit=MemDC.SelectObject(&MemBitmap); //先用背景色将位图清除干净,这里我用的是白色作为背景 //你也可以用自己应该用的颜色 MemDC.FillSolidRect(0,0,nWidth,nHeight,RGB(255,255,255)); //绘图 MemDC.MoveTo(……);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效果。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在备课之前,我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

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机械制图——精确绘图

本次课主要讲两部分内容: 第四章精确绘图 第六章图形显示控制 教学目的: 1、掌握对象捕捉功能和绘图辅助工具,以便按尺寸精确作图。 2、掌握图形显示控制功能。 教学重点: 二维绘图坐标系、对象捕捉、图形显示控制。 教学难点: 对象捕捉;显示缩放命令的参数。 第四章精确绘图 一、二维绘图坐标系 AutoCAD中的二维坐标系有世界坐标系(WCS)和用户坐标系(UCS)两种形式。它们是根据右手笛卡尔坐标系定义的。 1、种类: (1)世界坐标系WCS: WCS是AutoCAD默认的绘图坐标系。 WCS的坐标原点位于图纸左下角,X轴为水平轴,向右为正; Y轴为垂直轴,向上为正;Z轴垂直于XY平面,指向绘图者为正。 WCS不能被改变。

WCS图标在原点WCS图标不在原点(2)用户坐标系UCS: UCS是用户自己相对于WCS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可用UCS命令来创建。 UCS图标在原点UCS图标不在原点 2、UCS命令 功能:改变坐标系的原点和方向,方便作图。 调用: (1)定义UCS的原点 * 单击“UCS”工具栏中图标; * 下拉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 *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命令,选择M参数。 (2)原点不变,UCS绕Z轴旋转 * 单击“UCS”工具栏中图标; * 下拉菜单:工具→新建UCS→ Z; *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命令, 选择N参数,再选择Z参数,指 定旋转角度。 (3)选定一个对象来定义新的坐标系 * 单击“UCS”工具栏中图标; * 下拉菜单:工具→新建UCS→对象; *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命令,选择N参数,指定对象。 新建UCS的原点和X轴方向根据对象和拾取点决定。 (4)恢复世界坐标系 * 单击“UCS”工具栏中图标; * 下拉菜单:工具→新建UCS→世界; * 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命令,直接回车。 二、对象捕捉 1、基本设置 调出SP78图4-20“选项”对话框: * 在状态栏的“Osnap”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Settings…”→单击“选项”(Options…)按钮→Options对话框→Drafting 选项卡进行基本设置。

谈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贵州省金沙县安底中学王健551802 【摘要】当今学生将是时代的主人,电脑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很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各门学科中的地位还无法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执着于中考、高考的分数,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各门主课上,信息技术课就给挤在了一边。在学校,信息技术课课时被压缩、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课外,学生能有效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要完成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就非常吃紧了。在无法改变这一大环境的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完成教学任务,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深入研究教材,课堂上做到点到为止 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从不同角度准确解读教材。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教学时才能做到“点到为止”。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远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极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我们不可强迫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如在教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时,因为演示文稿中即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视频,即要学生熟悉网络懂得下载资料又要学生懂得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对学生进行分组,五个同学一组,同组的同学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专门选图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术支持的等等。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三、充分展示使学习有成就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绝对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得是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是否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意识的强化。 四、开放作业形式,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或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在《多媒体设计》教学中,对于一些Flash和Photoshop作业,我们就应该以这种开放式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做的不是作业,而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比如在讲Photoshop 文字效果处理的时候,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制作贺卡、制作对联、个人签名的设计等,将自己的想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拘泥于一些形式,不囿于束缚。像这些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基于理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CDC双缓冲防闪屏绘图总结

CDC双缓冲防闪屏绘图总结 CDC在屏幕绘图可以用以下方法: CDC dc; dc.CreateCompatibleDC(NULL); CBitmap m_bitmap; m_bitmap.LoadBitmap(IDB_BITMAP1); //载入资源文件 dc.SelectObject(&m_bitmap); CDC *pDC = GetDC(); pDC->BitBlt(0,0,200,100,&dc,0,0,SRCCOPY); m_bitmap.DeleteObject(); dc.DeleteDC(); 上面虽然可以在屏幕绘图,但是如里需要绘多张图,并且有重叠的部份,当鼠标改变窗口大小时,重叠部份有严重的闪烁。非常难看 CDC *pDC = GetDC(); pDC->BitBlt(0,0,200,100,&dc,0,0,SRCCOPY); 这个方式是直接在屏幕绘图,如果多张图,即多次调用此方法。 为了避免闪烁,可采用双缓冲的方法,不管你要绘多少张图,先把它们绘在一个内存DC,之后再在屏幕显示

DC小知识点: CDC dc; 这个是内存dc, 使用BitBlt只会在内存中,不会在屏幕显示 一旦dc=GetDC(); 此时dc就与屏幕有关了,BitBlt方法就会输出的屏幕 CDC双缓冲防闪屏绘图实例 下面的nWidth,nHeight 是屏幕的宽高 CDC *pDC=this->GetDC(); //此DC负责在屏幕显示 CDC dc,sub_dc; //dc 负责组建对话框整张大图,sub_dc负责里面小块 dc.CreateCompatibleDC(NULL); sub_dc.CreateCompatibleDC(&dc); //注意参数,&dc就指定了sub_dc是基于dc的。 CBitmap bg_bmp,load_bmp; // bg_bmp负责构造背景,load_bmp负责从资源文件载入位图 bg_bmp.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nWidth,nHeight); //先创建一张与对话框当前大小一致的位图 dc.SelectObject(&bg_bmp); dc.FillSolidRect(0,0,nWidth,nHeight,RGB(236,236,234)); //构造背景 bg_bmp.DeleteObject(); //构造第一张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周金美信息来源:怀化市正清路小学点击数:588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6日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现在,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向课堂要质量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吃透新课程的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教师就一定要认真的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个内容时,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找出规律,然后再运用规律进行相关计算,在获得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速算技能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2、要领会教材意图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 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 所谓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悄悄地对人类的社会进行着一次技术改革,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中正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而它的诞生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功能特点提高教学效率整合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要

在未来的世纪获得成功,条件之一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因此,20世纪后10年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的不断开展。 为了更好地面对新的世纪的发展,各国都在努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行动纲领指出:到XX 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国际竞争,我国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决定:全国普通高级中学从XX年新学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城市初级中学从XX年新学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 所谓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

图片控件上实现双缓冲绘图防止闪烁

1.添加图片控件 2.对话框初始化函数(或其他函数中获得控件的绘图指针) /*******获得图片区绘图指针*******/ pWnd = GetDlgItem(IDC_STA TIC_SHOWPICTURE);//获得控件窗口 //获得控件大小,PictureRect是全局变量,用于存放控件大小 pWnd->GetClientRect(&PictureRect); pDC = pWnd->GetDC();//定义pDC为控件绘图设备指针 3.内存中绘图并将图形复制到当前区域中 void CShockSensorConfiguratorDlg::OnPaint() { …; else { if(m_iWitchPicture==3)//如果要显示的是第三张也就是自己绘制的图形 { CBitmap memBitmap; CBitmap* pOldBmp = NULL; memDC.CreateCompatibleDC(pDC); mem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PictureRect.right,PictureRect.bottom); pOldBmp = memDC.SelectObject(&memBitmap); memDC.BitBlt(PictureRect.left,PictureRect.top,PictureRect.right,PictureRect.bottom,pDC, 0,0,SRCCOPY); memDC.FillSolidRect(1,1,PictureRect.right-2,PictureRect.bottom-2,RGB(255,255,255)); DrawPicture(&memDC);//自绘函数,传入的是内存指针,也就是在内存中绘图pDC->BitBlt(PictureRect.left,PictureRect.top,PictureRect.right,PictureRect.bottom,&m emDC,0,0,SRCCOPY); memDC.SelectObject(pOldBmp); memDC.DeleteDC(); memBitmap.DeleteObject(); } else if(m_iWitchPicture==2) { CDC *pDC1; pDC1=GetDC(); CBitmap m_bmpBK;

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观察报告

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观察报告 一、观察背景 新课改的呼声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所烦恼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问模式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师提问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经过统计发现这个教学提问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如何确保有效性提问,是课堂质量的关键。 二、观察与统计 教学有效性提问只要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根据教学目标,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精心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提问还能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从情感态度方面来说,它应该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从学习效果来说, 它对课堂学习氛围有很好的协调和创设作用; 从方法来说,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起到指引作用等。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师的课堂评价, 我采用了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之前, 我们设计了课堂观察表格, 教师的课堂评价总数为36次, 其中有效的评价为24次, 占66.67%, 其中提醒型评价所占比重最大; 低效的评价为 6 次, 占16.67%, 其中教师替代型评价居多; 无效的评价为6次, 占16.67%, 主要表现为评价缺失, 即教师没有抓住评价时机及时作出准确有效的评价。从数量上看, 教师评价次数偏多, 一堂课40分钟, 评价36次, 平均每分钟0.9次。教师的评价语出现了问题, 教学评价无效率呈现上升趋势。 三、启示 1.随意性比较大,应该提些针对性的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多而散,与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关联。所以应该充分的分析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认真设计问题。巧问,激发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2.问题缺乏思考意义,应该构思探究性的问题,并把握回应时机。 有些问题则是无需思考,事实性问题比较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微小。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适合学生进行多途径的研究解决办法,并适当的留有课堂空白,赋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3.问题深度把握不够恰当,应体现问题的分层梯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