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

考试大纲要点汇总

第一章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公关关系:公关是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利益支配下的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

公关关系心理学: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公关心理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公关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关关系的特征:公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公关是以公关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3、公关是主体和客体双方进行的活动。4、公关不能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公关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应用于公关领域的心理学。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关学。

公关关系与心理学的联系: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一切社会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参加的,任何人参加的任何时间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调节。心理学的很多基本原理为我们了解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心理依据,为我们有效开展公关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公关心理的概念:公关心理指的是和公关行为以及公关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关心理的特征: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公关关系客体:公关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是公关活动的对象。公关关系主体:主动开展公关的人(组织团体)

公关关系过程:1)摸清情况,把握动态;2)确定目标,制定计划;3)落实任务,开展传播;4)检查评估,总结经验。

学习内容:公关的客体-公众的心理(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公关的过程-公关活动中的心理 3、公关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为什么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公关心理学,随着这门学科的深入,它必将会对研究公关的其他学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推动整个公关学科群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学理论和指导中国的公关实践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3、推动公关活动的有效开展4、创建和完善我国公关心理学。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公众:指的是公关活动的客体,他既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潜在的。

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特点的表征,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公众心理特征的成分与结构:第一层次(底层)是个性心理及其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第二层次(中层)是角色及其角色心理特征,它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显示的是该类角色和他类角色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性和伸缩性。第三层次(高层)是群体心理及其群体的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他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表现于公众个体身上最稳定,最根本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的范畴,它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与活动的效果相联系。

气质: 气质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性格:性格是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意义:公关是一种双边活动,主体和客体在互相影响中推动公关的发展,因此,人的能力在公关活动中不仅表现在主体活动者方面,也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方面。由于公关的主客体都是人,研究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就很有意义。

人的气质和性格在公关活动中也同样表现在主题和客体两类人身上。特定的公关活动总是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特定的气质和性格制约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公众应当采用不同的施加影响的方法,选择特定的公关活动的实施者也应当对气质和性格的特点予以考虑。从具体的公关活动来看,起关键作用的是公关活动者的人际影响力,而人际影响力受制于气质和性格方面的感染力,因此公关必须研究人的气质和性格。

角色心理特征: 女子:胆怯\温柔\狭窄\爱听\善记\心细\固执\感情丰富\自制力弱\主意变化块。工人:整体性\娱乐性\外露性

男子:独立\开朗\刚强\粗率\合群\随便\务实\坚定\好表现\善于推

理。军人:整肃性\奉献性\坚毅

青年:朝气蓬勃\自尊\好强\敏感\偏激\易变\充满幻想壮年人:老练持重\自爱\沉着\坚毅\中庸\求实。

老年人:关注年龄\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怀旧心理农民:对土地和家乡的眷恋;对现代化生活的渴望;求实用,讲实惠

服务员:1)善于观察人2)反应灵敏3)自尊与自卑交织不同文化(文化程度\民族和地域国家文化上的差异)角色心理也有差异。

了解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对最好公关工作的意义:只有对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进行辨证的、唯物的、历史的分析,才能够使这种研究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作为公关活动而开展的宣传、服务、解释、调解等具体工作,总有其特定的内容需要了解同产平或咨询这些特定内容发生直接关系的公众的心理特征,不了解这些特定角色的特定心理特征,作为公关活动的宣传或咨询服务必然也会失败。

群体:一般指的是实际群体,实际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领袖:包括非正式群体中的自然领袖和非正式群体中的各级领导。

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认同意识,既不否认自己是该群体的成员;归属意识,既具有依赖群体的要求;3、整体意识,既意识到群体有其群体的整体性;4、排外意识,既具有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

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正式群体领袖1)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2)更多的考虑对上级负责;3)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往往迎合上级的要求而得罪群众;4)要群众服从自己;5)是以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的;6)受制于本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非正式群体领袖1)注重对群体成员的了解、沟通和尊重。2)只对自己负责3)为迎合其他成员的要求而得罪正式群体的领袖。4)服从群体5)是以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的。

群体心理与群体领袖心理的关系: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和领袖的心理特征相联系的;领袖的心理特征只能是群体这一领域中的心理特征,只能是群体心理特征包括的内容。3、领袖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和核心的地位,领袖的心理特征在群体心理特征中也具有特殊的地位。4、领袖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群体的状况,因而也一定程度上决定公关主体或客体的状况。

了解公众群体心理特征的意义: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既是主体的心理特征,又是客体的心理特征,既反映共同性,又反映差异性和个体性。

分析所在单位的群体心理特征:群体心理具有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排外意识的特征。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既是主体的心理特征,又是客体的心理特征;既反映共同性,有反映差异性和个体性。

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

兴趣的个体差异:既兴趣倾向上的差异,表现在指向上的差异、主导上的差异、迁移上的差异、范围上的差异、程度上的差异。

公众兴趣在公关关系工作中的作用: 公众兴趣对公关目标发挥导向作用;公众兴趣对公关过程发挥能动作用;3、公众兴趣对公关主体发挥启迪和诱导作用。兴趣:是人脑对特定事物的特定反应。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或受到某种刺激,特别是受到强烈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转台,是有机体特有的一种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

向。需要的特点:广泛性、关联性、反复性、竞争性、发展性、差异性

需要的类别:1)按作用分:生存和发展;2)按性质分:物质和精神;3)按范围分:个人和公共;4)按时间分:眼前和将来。5)按强度分:刚性和弹性。6)按可能分:能满足的和不能满足的。需要的层次:基础需要(生理和安全方面的保障需要、活动和劳动方面的支出需要、归属、爱、尊重等方面的社会需要),提高发展需要(索取和享受需要、展现和创造需要、和谐发展需要)。

了解公众需要的重要意义:在公关活动中,了解公众的需要是开展公关活动的前提,又是顺利开展公关活动的条件。公众的需要就是私人的需要,人的需要表现为各类

公众的需要,因此了解人的需要的特点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具有普遍性。需要是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它在人的心理倾向和公关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必须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公众的需要倾向,把它视为开展公关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价值:是指周围事物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的心目中的轻重、主次地位。

价值观: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评价以及行为取向构成人的价值观。

评价体系:指的是人们对于相关事物地位、作用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从而在内心形成相对稳定的决定价值取向的心理内容结构。

价值取向类型:价值取向类型指的是在一定价值评价体系的推动下,行为、活动指向主要价值目标的行为类型。

格雷夫斯的价值趋向类型理论:格雷夫斯的分类法主要是以社会关系上的特点作为标准来划分价值取向类型的。

反应型。他们的价值取向顺从于生理反应,实际上没有自己的价值评价,形同婴儿。依赖型。他们的价值取向服从于传统习惯、多数人的意志和权力,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很小,缺乏主见、容易受骗。

自私型。他们的价值取向是冷酷的个人主义,一切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不惜以他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为代价,难以合作共事。

固执型。他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恒常性,不受或很少受周围的人的影响,反过来又以自己的价值取向要求别人,思想比较僵化。

权术型。他们的价值取向以权力、地位为目的,手段比较隐蔽,善于玩弄权术,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升。

社交型。他们的价值取向以取悦、讨好别人为特征、缺乏恒常性而具灵活性,易受暗示;往往被固执型和权术型的所鄙视。

现实型。他们的价值取向一般比较理智,既不上海别人,又有独立的见解,善于在现实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

将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取向相联系划分价值取向类型:功名型,以获取功名为特征;安稳型,以维持安稳太平的生活为特征。3、享乐型,以追求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为特征。4、储蓄型,以迷恋和积敛金钱为特征。5、事业型,以献身事业为特征。6、模糊型,以综合和多变为特征。

自我与自我意识:自我又称自我意识,它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其自身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态度等心理倾向。

自我的构成要素: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自我的境界:自我的不同水平层次称为自我的境界。自我倾向:自我倾向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倾向。

自我几种境界:生理自我的境界: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自我的境界: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3、精神自我的境界: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4、和谐自我的境界,三者在个体身上高度统一

什么是自我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既是观察者的“我”,又是被观察者“我”,自觉的意识到自我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两重性的人一般能较好地协调两者关系,也即两者能互相粗竟,推动个性的逐渐成熟,这就是自我的统一。意识不到这一两重性

的人,往往会片面的发展个性的某些方面,从而形成主我或客我片面发展的心理倾向,这就是自我的分化。

具有哪一种自我倾向的人更适合做公关关系工作:自我倾向是一种个体心理倾向,分为主我和客我良种倾向。主我倾向明显的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偏高,行为按自己的意志办事,反对任何形式的控制,甚至不愿听不同意见。客我倾向明显的人。如果是内部公众,组织团体内部的意见容易统一,但这部分公众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不会主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更不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果他们是外部公众,这中消极的态度也是公关的障碍。公关不是一般的和公众搞好关系,而是要公众按自己的意图去想去做,公众的态度要看搞公关的人如何开展公关活动。

第四章公众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心理定势的特点:潜在性、固着性、综合性心理定势的类别:微观心理定势、宏观心理定势、流行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与心理特征\心理倾向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心理特征是通过行为反映出来的心理特点,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方面最基本的概括。心理倾向是和人的行为-为或不为两种行为相联系的兴趣、需要、价值观、自我意识等心理范畴,是对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抽象概括。

心理定势是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前心理活动”,是对人的心理活动的肤浅后连续性、导向性的分析。

联系--具体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必然表现为具体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定势恰好潜藏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对心理定势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它是对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研究的补充。

心理定势对行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积极作用在于它可以使人们怀着一种自信,自己辨别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且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琐碎事务,保持着生活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消极作用在于心理定势又是一种思想禁锢,它是人们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取人之长、除旧布新,勇于开拓的心理障碍。微观心理定势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首次效应:第一次和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或事第一次打交道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

晕轮效应: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经验效应:是指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移情效应: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对该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任务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地域文化心理: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政治、经济、历史等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反映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就是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在历史上形成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地域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以乡土观念(地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依从心理,指的是依从地域文化价值观点心理。

地域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民族本身具有“共同地域”的特征,民族文化往往同时也就是地域文化。同一民族文化可以在几个地域中存在,同一种地域文化中可以包括几个民族文化。区别民族文化心理比地域文化心理具有更大的沉淀性,地域文化心理比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社会刻板印象对于公关关系工作的启示: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上的一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社会刻板印象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社会刻板印象首先表现为某类任务的固定看法。2)除了籍贯、地位、职业以外,年龄和性别也往往成为社会刻板印象的媒介。3)籍贯扩大一些就是国籍,所以对不同国籍的人也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4)社会刻板印象还表现为对某类事物的固定看法。5)社会刻板印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对待社会刻板印象效应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承认它的合理性同时又重视它的局限性,这样才能把社会刻板印象变成我们正确知人/识事/识物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一种障碍。

时尚: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生活样式,它具有反常规的特点,往往以“新”和“奇”吸引观众,所以又叫时兴。

流言:流言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传播的有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新闻。

骚乱:骚乱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或局部范围发生的扰乱和冲击社会正常秩序的群体行为,是一种暂时的无政府状态。

三者也是心理定势的表现?因为它不仅反复出现,而且具有自我感染的功能,隐藏在流言背后的情绪和愿望既是流言产生的温床,又是流言扩散的加力,所以流言是一种心理定势。

三者产生与消失的过程:时尚,它在一定的社会成员中流行一定时期以后会被另一种时尚所代替。流言,一种愿望和一种情绪的反映,得到传播,在被证实或伪证后自然消泯。骚乱,无计划、无组织的群体行为,是一群人对某种刺激的过敏反应,躁动-激动-激情-疲惫-平静

第五章对公众心理的认知

组织内部公众: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组织得以维护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区公众:社区公众指的是组织所在地生活着的居民,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群体中的人。

媒介公众:一类是以传播事业为其职业的人,另一、类是有意无意地义务为组织团体做正面或反面宣传的人。

政府公众: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监护者。购买公众:一般称为“消费公众”的那一类公众。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向心力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凝聚力指内部的相互吸引力,一个组织内部凝聚力的高低是这个组织状况的标志。2、向心力指环绕着圆心运行的运动力。组织内部成员的向心力和组织的活力有关。

联系:组织内部的公众,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力量;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对不同群体的公众心理的认知的要求:1、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认识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两者本不是组织内部公众的心理,但它反映内部公众的心理,并且是这一群人共同的心理,因而能够代表公众内部心理。2、对社区:最主要是了解社区公众有哪些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了解了就也把握了认知社区公众心理的主动权。3、对媒介:同时重视新闻媒介公众和义务媒介公众没,这两者是互相连接的。4、对政府:事先能有经常化的信息渠道,对政府在公众的心理特点做一些调查研究。认知政府公众心理的意义在于正确看待我们国家干部队伍的现状。5、对购买:只有承认购买公众的权力(知晓权、选择权、公平权),才能满足购买公众的心理。

宏观环境:指的是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环境,也包括国内环境。微观环境:指的是生活和工作环境,它也是引起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

舆论:是人们对普遍关心的社会事件的比较一致和公开谈论的看法,是支持或反对态度的言论表现形式。

影响公众心理变化的因素: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社会大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具有稳定性。微观环境,(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有被动的色彩;微观环境的迁移,带有主动色彩)。舆论导向,是暂时的不稳定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具有塑造心灵的功能,转变思想,调节心理。主体行为,在公关中,公关主体的行为是推动公众心理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

舆论导向对公众心理的影响:舆论导向能够使一部分人心情舒畅,为自己的言行得到社会认同而鼓舞,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强对组织和社会的归属意识。舆论导向也能使一部分人感受到心理压力,为自己的言行受到社会的谴责而自责,产生孤独感,从而被迫改变自己的言行,舆论导向引起变化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压抑作用:是在无意识中把危险的记忆、观念、知觉等驱逐出意识领域,并严禁它唤起任何自觉的外现的举动。

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是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他人或周围事物,以此来逃避良心的指责,并得以心理平衡。

反向作用:反向作用是用相反的方式反映不愿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想法的举动,因为渴望而表现的特别淡漠,因为喜欢而表现的特别厌恶,都是反向作用的类型。文饰作用:是用错误的推理,制造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边界,从而达到自我蒙骗的心理机制。

转移作用:把自己内心不可遏止的冲动转换方向,改其他目标作为发泄对象的心理机制。

影响对公众心理的认知的主要因素:对象因素:1)公众的个性-主要因素。2)公众当时的心理状况-重要因素。3)公众对暴露自己真实的心理的后果的判断。情景

因素,主观因素:1)认知者没有认知公众心理的愿望和积极性。2)认知者的认知能力。3)认知者的偏见。如何克服对公众心理认知过程中的障碍:P137

第六章和公众心理的沟通

信息: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能够感知到未曾知道的东西。

信息沟通:指的是交流和贯通,双方互相传递使对方感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消息,并保证对方能准确地理解其真实的含义。

链形沟通:公关主体和关系亲密的客体秘密交换信息的沟通网络,其特点是信息在关系亲密者之间互相传递,形成一个封闭的信息链。

星形沟通:是以公关主体为核心的信息沟通网络,其特点是主体和客体单线联系,互相交换信息,客体和客体间没有直接联系。

根形沟通:公关主体和各类公众直接或间接交换信息的沟通网络,特点:通过上传下达与风上级公众,更下级公众和更远级公众进行间接的信息沟通。轮形沟通:公关主题和各类公众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特点“一人知晓,众人皆知”,圈内成员间完全公开有关的信息。

信息沟通的基本模式: 主体(信源)→编码→信道→译码→客体(信宿)

信息沟通障碍原因:1、信息发出者的影响力;2、信息对接受者的吸引力;3、编码的技术性;4、信息传递的速度;5、干扰“噪音”的强弱;6、信息接受者的状态和能力。

选择与公众沟通的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有用原则。发送信息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信息沟通是为了互相满足求知的需要,因此选择对公众有用的信息最为信息传送是信息沟通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颖原则。新颖的东西往往给予更多的注意,印象也更深刻。健康原则。公关主体要对公众和社会负责,必须选取对公众身心发展有益的消息作为信息传送。真实原则。在公关活动中,甚至偶尔的一次信息发布失误,有时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意见沟通:公众的意见应当主动地,经常的听取,组织团体的意见也应当不懈地、广泛地传播,在意见的持续交流中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意见沟通。公众的意见类别:1)对人的意见和对事的意见,2)指示性意见和征询性意见,3)正确的意见和不正确的意见,4)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5)口头意见和书面意见。意见沟通的功能P149

意见沟通的过程: 意见不通到意见互通;2、意见互通到意见分歧;3、意见分歧到意见冲突;4、意见冲突到意见调停

如何与公众进行意见沟通 P156

情绪:情绪一般由具体的原因引起,具有情境性、外在性、短暂性、强度较大。

情感:情感则是积淀于人脑的习惯体验,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含蓄性,比较深沉。

感情:情绪和情感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他们统称为“感情”。

体察公众的心境及时进行沟通注意问题:在自身心境良好、公众似乎也心境良好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直接的沟通。在自身心境不良的情况下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消除不良心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公众心境不良的时候进行直接的沟通,要有“引火烧身”的心理准备。

体察公众的激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当公众处于愤怒、发泄的激情中的时候,千万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以静制动,以真诚的态度说理、以理解的态度劝服;当主体的代表者与公众发生尖锐矛盾,不利于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应当考虑由其他主体代表代替,主体代表一般以三个人左右为宜。公众有哪些基本的情感需要:1、有自尊的需要;2、有友爱的需要;3、有理解的需要;4、有表现的需要

身心异常者: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异常。

品质不良者:指那些为了自己的个人的目的不惜以牺牲社会、集体和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人,指那些缺乏道德的人。

挫折: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努力,遇到障碍、干扰,而无法接近和实现预期的目标,成为挫折。

性骚扰:性骚扰又称性诱惑,是指和性感觉有关的一方骚扰、诱惑,一方抵制骚扰、诱惑的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关系。

与身心异常者沟通的原则:1、首先忍让为怀;2、其次是调整环境;3、再次是经常关心

与品质不良者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对品质不良的程度进行具体分析;2、要对品质不良的比重进行具体分析;3、要、对品质不良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4、要对品质不良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与“受挫者”的沟通可能遭遇哪些障碍:知觉、感情、愿望、理智、境遇 P174

与性骚扰者沟通的具体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1、有礼貌分寸表示 2、保障安全提出态度 3、有事实根据上报。 P177

第七章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流泻式劝导:是一种以告知为主要形式的,没有严格的对象范围,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没有精确的效果预测的普及性的劝导方法。

冲击式劝导:是一种以说服为主要形式的专门性的劝导方法。

浸润式劝导:是以周围舆论影响公众的劝导方法。

逆行式劝导:是少数人对多数人或下级对上级进行劝导的方法,是和浸润式劝导相对应的劝导方法。

四种常用的劝导方法各自的特点:流泻式劝导没有严格的对象,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没有精确的效果预测。冲击式劝导对象明确,意图明确,针对性强,冲击力大。浸润式劝导是作用缓和而持久,不易形成表面的对抗,在潜移默化中对公众心理产生影响。逆行式劝导是以小抗大,以弱抗强,对劝导的条件要求比较高。

暗示:暗示是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等广义信息,使公众在理解和无对抗状态下自然受其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及其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

暗示的类型:1)性质,有意和无意;2)来源;外界和自我;3)方式,言语和非言语;4)对象,个别和普遍;5)结果,有效和无效暗示。

暗示在影响公众方面的功效:启迪思考的功效;批评教育;缓解气氛(让步/威胁/转换);调节情绪的作用;治疗疾病的功效.

暗示发挥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暗示信息的含义尤其是表面含义要能够被暗示对象理解。暗示信息的含义要和暗示对象的心理相容。有效暗示应遵循哪些感知规律:遵循感知的强度、对比、协同、情急规律 P200

感染:以一定的方式引起人们和自己的相同的或相似的感情共鸣称为感染。

感染的三个特征;1)以传递感情信息为特征2)以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感情共鸣为特征3)以作为者的无强加性和介入者的自愿性为特征。

直接感染:是指通过自身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等直接显示自己当时的情绪和情意,使之在无强加条件下影响周围公众的感染。

间接感染:是指通过报告、讲演、报道、影视、戏剧、小说、曲艺、故事、音乐、诗歌等形式产生的感染。

如何使用兴趣方面的诱引:1、凡是正当的兴趣,都应该给予关心和支持;2、凡是有意义的工作,都应从兴趣方面诱引;3、凡是兴趣方面的诱引,都要在刺激媒介上下工夫A,以利益为媒介的诱引;B,以竞赛为目的;C,以专家指导为媒介;D以新奇为媒介; P216

需要方面的诱引应注意的问题:应当保证满足的需要1)反复出现的需要,2)相对比较合理的需要;3)刚性需要4)特殊需要

重视激发公众的需要1)积极参加组织中各种活动的需要;2)主动关心组织发展前途;3)显示自己才干、能力;4)和组织共同获得利益

激发公众的需要建立在三个条件基础上,1)给公众信任感2)给公众公平感,3)给公众安全感。

第八章组织的社会形象

组织形象:组织在社会上的形象,也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印象、认识、评价、态度等等。

组织形象的特点:客观性(原型、形成过程、形成后的状况都是客观的)、整体性(本身和在表现上具有整体性)、人为性。

构成要素:组织形象中的人(状况-数量/机构/文化比例,特性-职责能力)、财(资财多少/来源/使用)、物(空间环境/生产技术设备/生活娱乐设施/生产的产品)及在特定时空中表现出来的状况和事件。

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境界,有利于调节组织内部的各种矛盾,增强组织成员集体的战斗力。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的公关意识,改进组织成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把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更有效地推动组织的发展。印象: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迹象。公众印象:组织的社会形象就是公众对组织的印象,简而言之,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印象。

两者区别与联系:联系,先有组织形象构成的实体,然后才有组织形象,才有公众印象。组织形象是建立在组织性状同公众印象两者的基础之上的,是两者的“叠影”。区别在于组织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的倾向性印象的反映。

印象形成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判断和推理)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印象形成的途径:

态度:态度是人们对客体对象所持有的主观上的内在意向,它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态度的特点: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内隐性、协调性。态度的功能:影响人们的判断、预示人们的行为、影响工作的效果。

态度的分类:1)积极、消极的态度2)正确、错误的态度3)表面、实际的态度4)基本的、个别的态度5)个体的态度和群体的态度。

舆论:相对多数的公众的看法和意见。公众舆论:多数人的意见。舆论的特性:公开、评价、煽动、滞后。公众舆论的威力P264 知晓公众舆论的3个途径:直接和间接的调查,求助于组织外部的专家、顾问。

第九章组织的心理氛围

集体:是一个以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为指导,以所属成员组织上和心理上的同一性为合力,以满足所属成员的共同利益的形式满足所属成员的个别利益,为所属成员提供培养和发展才能的条件的群体。

集体特征:1、是承担社会分分工任务,创造社会价值的群体 2、是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有共同目标和特定任务的群体 3、是成员间相互适应,互相帮助,彼此友爱相处的群 4、是民主和集中高度统一、自由和纪律高度统一的群体 5、是能满足成员精神需要和其它需要、能力充分发挥成员聪明才智的群体。

集体对个体影响:1、社会促进作用 2、社会标定作用(对不同的个体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价) 3、社会规范作用(社会群体中所有成文不成文的对所属成员行为要求的规范为社会规范)有自觉性、潜在的强制性特征。

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指的是对集体的正确态度,也就是要正确反映集体主义的精神。集体意识的形成环节:1、组建集体的外在形式-某种社会组织 2、明确组织承担的共同任务和行为规范 3、在持续的集体意识的灌输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主人意识:就是对自己是主人的意识。

集体的集体意识:作为组织的心理氛围的集体意识,不是个别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而是组织成员集体的集体意识。

培养和巩固集体的集体意识:正确处理如下关系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2、合作和竞争 3、先进和后进 4、领导和群众。

主人意识:对自己是主人的意识,地位: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

西方的人性理论:沙因归纳为四种假设观点:经济人-亚当.斯密,社会人-霍桑实验-梅约,自动人马斯洛、复杂人-沙因。

集体主人意识特点:相互平等、权力和义务统一、集体意识相一致

责任分散:是指在大家都有责任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主动承担责任,而相互期待别人承担责任的心理现象。

公众意识:公共关系意识。它是对公众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影响公众的必要性和能动性的认识。P290

公共关系行为:计划性、主动性、广泛性、绩效性、

29657自考公关心理学考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领会】 公关四特征(心理学角度) 1、公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公关是公关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 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 3、公关是主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 4、既然公关的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体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 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二)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领会】 1、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三)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掌握】 1、公关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关的过程——公关活动中的心理 (1)四个基本环节: 一是摸清情况,把握动态的活动环节 二是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的活动环节 三是落实任务,开展传播的活动环节 四是检查评估,总结经验的活动环节 (2)公共关系过程特点和规律 ①公共关系过程是主体主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 ②公关过程是在内外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由环境因素 参与其中的过程,主体的作用只有在同内外环境的作用协调一致的基础 上,才能对客体产生有效的影响。 ③公关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沟通或相互斗争的过 程,客体在公关活动中发挥着能动的反作用,主体充分地认知客体,并 充分地被客体所认知是公关活动取得理想成果的保证。 3、公关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1)组织团体不一定是公共关系主体 (2)公共关系主体并不一定是组织团体p8 (四)公关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掌握】 1、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2、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3、推动公关活动的有效开展

2008年4月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4月试卷及答案 2008年4月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22分 1.公共关系活动受内、外环境的的制约,其中“内环境是指”(C) P7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心理环境 D组织环境 2.直接反映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是(B)P23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B)P47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4.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属于( B)P45 A层次划分 B性质划分 C强度划分 D范围划分 5.人们购买礼品时喜欢选购一些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A )P71 A晕轮效应 B经验效应 C首因效应 D移情效应 6.对组织团体而言最难对付的一类外部公众往往是(B)P106 A媒介公众 B政府公众 C社区公众 D消费公众 7.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较大的( C)P111 A稳定性 B主动性 C可变性 D被动性 8.舆论导向引起的公众心理变化是( B)P112 A暂时的和稳定的 B暂时的和不稳定的 C长期的和稳定的 D长期的和不稳定的 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C )P116 A压抑 B投射 C反向作用 D转移 10.在各种信息沟通网络中,最原始并作为其他沟通形式的雏形的是(B)P128 A轮形沟通 B链形沟通 C星形沟通 D根形沟通 11.由特定事件引起的比较强烈、相对短暂具有突发性的情绪称为(A)P139 A激情 B压力 C燥狂 D心境 12.利用公众的从众心理进行劝导的是( D)P159 A流泻式劝导 B冲击式劝导 C逆行式劝导 D浸润式劝导 13.感染的作用机制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D)P179 A易受暗示性 B参与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性

公关心理学(修改篇)自考专用

★服从行为: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P90 ★★群体公众心理定势:是处于准备状态的心理活动,指公众群体心理的定向趋势,它决定着后继心理活动的取向,对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行为活动起着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P113 ★目标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它们是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是组织欲意影响的重点对象。P142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标、并以此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之的心理过程。P49 ★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P135 ★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P12 ★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P18 ★★公众:在公共关系中,公众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与某一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P29 ★★枪弹论:二三十年代之间,美国的一些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把读者、听众看作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只要大众传播工具对准他们“射击”,他们就会应声倒地。这就是所谓的“枪弹论”或“靶子论”。P146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它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 ★★公众逆反心理:就是公共关系传播作用于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公众有意脱离公众关系传播信息的思维轨道,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P185 关系障碍:关系障碍因交际双方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而形成。这种特殊关系往往带有利害性,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交际者本身。P205 ★★★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P176 ★群体规范:一个群体共同的行为规范。群体的规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P97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P61 利他行为:是个体公众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从事的行为。P92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认知偏差或倾向。P132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P39 潘多拉效应:即过度禁止性逆反,也叫作禁果逆反,它是指理由不充分而过度禁止某些事物或行为,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P187 ★纵向沟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前者指组织决策机构将组织目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等向下传达、贯彻;后者指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决策层。P172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辅之以人际交往的手段,向内部及外部公众传递有关组织各方面信息的过程。P140 ★★★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P118 环境障碍: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交际障碍,指当事者因所处环境不同而交际能力发挥不一。P205 群体归属感:是成员对群体产生向心力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P104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反映的过程。P38 ★投射法:它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公众对组织态度的公众态度测试法,通过分析公众对组织某一标志物体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像、愿望、要求以及思想方法等等无意识地在某个物体上的反映。通过分析公众对组织某一标志物体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像、愿望、要求以及思想 方法等等无意识地反映是用来了解公众对组织 态度的间接方法。 ★组织:是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人们为 了合理、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有计划、有步 骤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P6 ★选择性接受:指的是人们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 自己的固有观念一致的信息,而回避那些与固有 观念想抵触的信息。P155 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56年提出 来的,他认为:一个人对其所得报酬是否满意, 不能只看报酬的绝对值,而应当进行社会比较或 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P76 ★社会舆论:又叫舆论,指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 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 见,表达了社会上或群体内部多数人的态度。有 自发形成和有意形成两种形式。P115 ★刻板效应:又叫刻板印象或定型作用,是指人 们头脑里存在的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所持有的 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P134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它通过人对社会现实的 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P84 心理现象:公关心理学中研究的“心理现象”是 指公众对组织形象的主观映象。其中既包括内部 公众对组织形象的感知与期许,也包括外部公众 对组织形象的认知与评价。(或:其中包括组织 心理和公众心理。)P7 个体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比较稳定的、 典型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 等方面。P34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是将总体按其单位属 性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 定的样本大小以及各层或各种类别在总体中所 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P180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 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典型的气质是多 P82 (P119) 社会组织形象具有如下特点:1.客观 性。首先组织形象的原型是客观的;其次,组织 形象形成的过程是客观的;最后,组织形象形成 后的状况是客观的。2.主观性。是指客观的组 织形象中所包含的公众认知方面的人为因素。 3.相对稳定性。组织形象一旦形成,往往能在 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4.阶段性。一个组 织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巩固自己良好的组织形 象,就可能在下一时期受到公众的遗弃。5.整 体性。首先是指组织形象本身具有整体性。其次 是指组织形象在表现上具有整体性。 简述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P160原因是多 方面的,有来自传者的,有来自受众的,有主观 的,有客观的。仅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影响传 播效果的主要原因有:1.语言障碍。“编码” 和“译码”的双方是否对语言的词汇含义作出同 样的解释,是传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2.信 息失真。虚假信息最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3.言 论“一边倒”。只讲好的方面,只讲对自己有 利方面的片面宣传,必然会降低传播者的威信, 导致不良后果。 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P196 组织能力;宣传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认 知能力;论辩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简述逆反心理常见的表现形式。P1851.感觉逆 反。公众的感觉器官持续受到某一信号的过渡刺 激,会引起感受力下降,形成感觉适应,造成逆 反。2.广告逆反。在广告宣传中,某些不适当 的表现形式、诉求方式也会形成过度刺激,引起 受众的逆反心理。3.价格逆反。价格涨落和消 费者的购买欲望通常呈反向高度相关,但受某些 特殊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消费者产生“买涨不 买落”“越涨价越抢购”等逆反行为。 简述影响组织士气的因素。对所在组织的满意 程度。成员满意就会为组织而努力工作,组织就 会出现高昂的士气。 组织目标得到成员赞同的程度。成员赞同组织 的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愿意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 领导者的素质及领导方式。如果领导者有知识、 有能力、有干劲,且大公无私、作风正派,就能 激发员工的高昂情绪;反之则会破坏之种情绪。 对工作的满足感。如果成员对从事的工作感兴 趣、有热情,就会全身心投入,士气必然高涨。 经济报酬是否合理。合理的工资报酬和必要的 奖金鼓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成员关系 是否和谐。和谐则能促进士气的高涨,反之, 相互埋怨,猜疑忌妨,士气必然低落。奖励方式 是否适当。有人重物质,有人重精神,奖励必 须符合员工的心理需要。员工的身心是否健康。 身体健康,心境良好,有助于提高士气,反之则 会影响士气。 ★简述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或主要原因) P98个体加入群体最主要的原因是群体有着与个 体完全不同的功能。 第一,加 1、加入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重要的心理 和社会的需要。 如: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从属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通过 群体得到满足。2、加入群体可以帮助我们达到 各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作为个人是不可能达到 的。 在群体中,通过分工与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努 力,就能很好地发挥个人的特长,把个体的目标 综合进群体的目标中,利用集体力量,顺利地完 成任务。3、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 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是我们在别处无法获得 的。例如,群体私密性较强的信息。3、获得群 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 个体参加的群体的威信越高,其成员资格越有限 制,个体的自我概念便越受到支持和肯定。 总之,群体有许多功能,它构成了个体 加入群体的主要理由。 ★★★简述公共关系传播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P164 其重要性在于:1.人际交往是大众传 播手段的有力补充。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很多优 点,是公关传播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媒介。但同人 际传播手段相比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因为不是 面对面交流,对感官的刺激有限制;信息不能及 时反馈;信息流速不能自我控制。而这些不足正 是人际传播手段的优势。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 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每个组织都希望向外“传 递”自己的良好形象,赢得外部公众的友善、信 任和支持。组织要外求发展,必须先内求团结、 稳定。要想使组织处于“稳定”、“团结”的状 态,使内部成员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就必须有 意识地调动人际传播手段,通过各种方法疏通组 织内部信息传播渠道,协调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 关系。3.人际交往是消除组织内部及外部冲突 的良方。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可能遇到来自内部或 外部的矛盾冲突。面对内部冲突,最有效的缓冲 方法,就是通过成员彼此间的交流和感情联络, 平息争执或不满,消除紧张气氛。外部冲突出现 以后,组织当然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表声 明,公开检讨,取得公众的理解和谅解。但这还 不够,要想进一步弥平不满,消除各种不利因素, 组织传播者还应当主动挽回影响,比如组织和公 众直接“对话”。 ★简要说明群众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P114 群体公众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最为典 型的有1.时尚。俗称流行,表现为社会或群体 的成员在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模式和生 活方式而产生的相互感染和模仿。2.流言。就 是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或群体内互相传播的共 同关心的消息。3.舆论。又称社会舆论,指在 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 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4.习俗。即社会风俗习 惯,是社会长期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具体形 态主要有道德习惯、礼仪、审美习俗、禁忌习俗 等。 ★简述影响公众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P130 常见的公众心理效应主要有:1.优先 效应。也称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 在初次交往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对以后交 往产生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首次接触 中相互留下的印象,虽然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差 距,但它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直接影响 着以后双方的进一步交往。2.近因效应。是指 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它往往会冲淡过去 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3.晕 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 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 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认知偏差或倾向。4.刻 板效应。又叫刻板印象或定型作用,是指人们头 脑里存在的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所持有的共同 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5.投射效应。 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并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 具备了与自己相似的特征。即推己及人的情形, 也称自比效应。 简述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P25 营造组织良好的心理氛围,是组织内部公共 关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采用的策略主要 有:1.形成组织的价值观念。每个社会组织都 应当有统一的信念和行为宗旨,以此维系和激励 全体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这个统一的信念和行为宗旨,就是组织的 价值观念。2.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组织的整 体价值离不开组织员工的个体价值,组织必须尊 重员工的劳动和尊严,使他们处处感受到自身作 为组织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的价值,认识到组织的 兴衰荣辱与他们的工作效益息息相关,这样,员 工就会自觉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3.重视内部 传播。将员工视作公共关系沟通的首要对象,尊 重他们分离信息的优先权,使他们在信息分享中 与组织融为一体,形成信任与和谐的内部气氛。 4.有效使用激励手段。激励作为一种通过满足 员工心理需要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手段,可以在组 织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5.加强情感 维系。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维系直接影响到组 织的心理氛围。成功的组织大都十分重视给予员 工全面的关心,大力培植温馨的家庭气氛。6.合 理化解怨气。怨气是员工心中的一杆秤,组织领 导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员工的怨气 中反映出来。因此,组织应当正确对待、认真分 析、及时消除根源。 简述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P93 个体公众之所以会产生利他行为,既有 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1.个人 因素。主要是每时个人的身份特点,如性别与年 龄。一些需要较大体力投入的助人行为,女性不 如男性主动。2.人格特点。是指个人品质,这 是利他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的个人因素。如白 求恩、雷锋。3.情境因素。如果人们看到别人 都在做好事情,为人民服务,自己也就产生了做 好事的愿望。4.被帮助者的特点。主要指性别、 年龄、仪表等。研究发现,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 于男性;老年人与幼儿都能比较多地得到别人的 帮助;如果一个人穿着奇装异服,招扔过市,即 使他遇到困难,也较少获得别人的帮助与同情。 简述公众意志的特征及良好的意志品质。P49、 53 公众意志有以下特征: 1.意志具有目的性。在行动之前,就已确立了目标, 并能预见到结果的行动才是意志。2、意志具有 坚韧性系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相联 系。3、意志具有随意性。这是由意志的随意运 动而产生的一种意志特性。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 有:自觉性。是指人们对自己意志行动的目的及 其社会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果断性。是指 人能够迅速而合理地决断,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 决定。坚韧性。是指一个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去执行决定。自 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 为。它是坚强意志的重要标志。 简述公众印象形成的要素及特点。P125 公众印象形成过程包含着三个主要要 素,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被印象者。在组织 与公众的交往关系中,指组织。认知的主体,即 印象者,也可以称为知觉者。在组织与公众的交 往关系中,指公众,交往情景。同一事物,在不 同的情景下,往往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公众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一 致性。公众对组织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会把零散 的信息资料汇总起来,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 盾的印象。2.评估性。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 公众会把有关组织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进行 评价、综合、概括,从而形成对组织的整体印象。 3.描述中心词的作用。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在 从事公共关系宣传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对组织有 利的起重要作用的描述中心词来进行宣传,以便 给公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简述群体形成的阶段性及特点。P96、100 群体形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初创阶 段。一开始彼此陌生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了解、 认识,并慢慢建立起某些基本的操作规则。磨合 阶段。群体成员为争取在群体内有一个良好的位 置和所希望的角色而开展活动或竞争。稳定阶 段。磨合阶段的矛盾和冲突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群体初步安定下来,就进入了稳定阶段,否则, 群体就有可能瓦解或停止发挥功能。操作阶段。 此时,群体的主要精力已集中在如何完成具体的 任务和工作上来,并力求通过这些任务和工作的 完成达到共同的目标。中止阶段。一旦群体的所 有目标都达到了,群体便进入了这最后一个阶 段。 群体的特点有:具有共同的目标。具有 共同的行为规范。存在着沟通能力。存在着一定 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共同的心理状 态。 简述公众意志的特征及意志行动的过程。P公众 意志有以下特征:意志具有目的性。在行动之前, 就已确立了目标,并能预见到结果的行动才是意 志。意志具有坚韧性。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排 除障碍相联系。意志具有随意性。这是由意志的 随意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意志特性。意志行动是一 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通常分为形成决定和执行决 定两个阶段。1.形成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 始,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规定着未来意志行 动的发展。具体包括动机的取舍和目标的确立, 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计划的制订等步骤。2.执行 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心理完成阶段。在这一 阶段中,意志行动从头脑中的设想过渡到实际执 行,使目的最终得到实现。 消费者公众的需要有哪些?P64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以下六种:求 实心理需要。这是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表 现出的心理状态。他们在选购商品时特别注重商 品的质量、性能、效用和价格,而不过分追求外 观的新颖、美观、象征意义等。求美心理需要。

公共关系(公关)作业 公关心理分析方法

学生课堂活动心理分析及影响方法 一、运用公众含义及其分类知识指明在学校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 显而易见在学校中,广义上讲学校的教职工、领导是组织,而学生就是公众。这一点在书上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从公众关系学的一般意义上说,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这个概念涵盖了公共关系的所有对象,凡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之为公众。因此公众是公共对象的总成。 对于“学生”公众身份的更近一级划分: 根据公众的分类依次分类。 第一,根据组织公关活动内外的对象分类:学生作为学校的消费者,交纳学费在学校学习知识,虽然不涉及学校教学工作等问题,但学生公众所进行的活动与“学校”这个组织所进行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应化为内部公众。 第二,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学校主要以教学为主,而教学的对象为学生,所以根据重要程度,学生应该化为首要公众。 第三,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会只有仅仅一到两年,至少会是三年的时间,但每年又会有新生入校,并且综合实际每年的教育政策又有所改动。所以根据“事先制定公关计划,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处理”这个概念,学生应被归类为周期公众。 第四,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学生因被化为顺义公众,课本上对该项分类的定义标准是“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把定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指的是学生对学校的校规、教学(或管理)方式和教学质量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学生,但这样定义未免有些绝对,因为在所有学生中不可能会全部是“顺意公众”的身份,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个人原因对学校有个人的意见,所以这部分人我认为应该划为“边缘公众”或“逆意公众”。 第五,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划分:对于学校这个组织,学生公众是完全迎合组织的需要的,而且会主动表示对学校的沟通意向,所以学生公众在这点上应该被划分为“受欢迎的公众”。 第六,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在这点上,对于学生公众在校学习期间,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对未来的计划,针对自身有所意识,所以会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自身问题有关的所有问题,并开始向学校组织提出有关权益的需求(例如高职院校的专升本等)。因此学生公众应被划分为“知晓公众”。 二、运用公众心理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公众的课堂心理特征: 对于该问题,因为作为公众群体的学生有形形色色的人组成,所以需要分析的要素就不只是单一的一种类型,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应保持相对大众化并涉及相对较为普遍的的小因素。所以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应该划分为:学生公众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公众心理倾向、学生公众群体心理与行为和学生公众心理定势,这四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①学生公众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在单方面分析该问题之前,应该先明确何为“个性心理特征”?简单的来说,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整体特性。具体来讲,它包括人的能力、性格和气质。而正因为这点才难以对“公众心理”进

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 (PRSA)成立的时间是 ( C ) A.1978 年 B.1955 年 C.1948 年 D.1947 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 B ) A. 马斯洛时期 B. 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 C ) A. 耳目 B. 修正者 C.发言人 D. 反馈者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D ) A. 协调意识 B. 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 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 D ) A. 分析人员 B. 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 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C ) A. 关系 B. 舆论 C.形象 D. 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 A ) A. 互益性组织 B. 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 公益性组织 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 ( A ) A. 目标公众 B. 外部公众

C.组织公众 D. 内部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 ( 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作用 C.晕轮效应 D. 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 B ) A. 社会事件 B. 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 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 ( D ) A.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 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 ( C ) A. 印刷媒介 B. 组织的机构设置 C.公众对象 D. 工作方法选择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 ( A ) A. 两级传播论 B. “3S”论 C.把关人理论 D. 议题设置论 l4. 公关调查的对象是 ( C ) A. 社会组织 B. 消费者 C.公众 D. 受众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 ( D ) A. 推销产品 B. 提供服务 C.赢得经济利益 D. 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 VIS 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 B ) A. 标准字 B. 标志 C.标准色 D. 象征图案 17. 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A ) A. 广告创意 B. 广告定位 C.广告媒介安排 D. 广告效果测定 18. 下列选项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 B )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11年04月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关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是公共关系行为的( ) A.发出者 B.承受者 C.基本要素 D.客体 社会组织与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活动或状态)的基本要素。其中组织是公共关系行为的发出者,即主体,公众是公共关系行为的承受着,即客体。3 2.组织心理氛围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 A.凝聚性 B.弥散性 C.归属性 D.利益性 组织心理氛围具有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它对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6 3.下面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知觉的规律?( ) 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 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 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人的______影响所致。(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5.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 ) A.情感 B.动机 C.兴趣 D.需要 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动机则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72 6.“勤奋与刻苦,公正与忠诚,自信与自尊”等是描述人的哪种性格特征( )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7.人们经常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细腻”。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00643# 公关心理学试题第1 页(共5 页)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征与特点? 答:它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特征是不受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的制约,也不是某种心理过程或某种个性心理的专论,而以是否公共关系行为和公共关系活动相关为依据。 特点是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心理 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三、公共关系心理学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 任务:1、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时间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3、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4、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立足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公众心理特征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 关系: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 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后两者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 心理特征上与其它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与独立性。 2、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 显示的是该类角色与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 变换性与伸缩性; 3、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 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 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4、每一个公众都具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 一的;又必然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 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是相对独立 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表现欲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的、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能力是保证公众个体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的潜能系统。 气质是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公众个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风格和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关系之父,艾维李1903)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对公关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和规律(四步工作法: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三要素即公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心理)、客体(公众心理)、沟通传播(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关心里学的特征:普适性、交叉、应用、发展。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法。公关心里学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任务是(首要)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公众心理具有一致性,关联性,利益性。公众心里特征:指公众在各种心理过种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稳定性、经常、根

2019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誉为公关之父的人物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詹姆斯?格鲁尼格 C.雷克斯哈罗 D.艾维?李 2.将公关公司划分为合作型公司与独立型公司的标准是 A.经营方式 B.内部业务 C.外部业务 D.隶属关系 3.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是 A.伟达公关公司 B.博雅公关公司 C.中国环球公关公司 D.易神州公关公司 4.公关策划的最后一步是 A.确定目标 B.审定方案 C.编制预算 D.设计主题 5.根据卢斯契和基斯的分类,聋哑人的手语、交警的指挥手势军队的电码等属于 A.物体语言

B.行动语言 C.标记语言 D.肢体语言 6.传统媒体中,花费精力、财力最少,使用最为方便的传媒是 A.报纸 B.杂志 C.网络 D.广播 7.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是 A.周期性 B.新奇性 C.时效性 D.两极性 8.受广告主委托,负责广告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的广告经营机构是 A.媒体 B.点子公司 C.广告代理商 D.广告协会 9.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为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反馈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泰罗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弗鲁姆 11.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为 A.原则宣言 B.公众舆论的形成

公共关系学作业练习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DACAA CCDCB A 二、名词解释题: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与沟通手段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2.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状态,也就是说,公共关系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的基础上展开,与此同时,必然影响和造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公共关系同时又是一种活动。 3.5W模式是专门研究传播结构的理论,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模式,由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提出。5W是指:谁传播(Who)、传播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向谁传播(To Whom)、传播的效果怎样(With What Effects)。 4.“CI”又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 (Behavor 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VI(Visual Identity)三部分组成。 5.公众的从众心理学就是个人行为被迫与群体一致的心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被群体诱惑而不相信由自己感官得出的结论。 三、简答题 1.所谓社会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完成相同的任务,通过一定的形式聚集在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集团之内,就形成了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所指的社会组织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公众发生密切关系的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 2.艾维·李于1877年7月生于美国的佐治亚州,早年曾在纽约当过报刊记者和编辑,1903年开始在一些企业中担任新闻代理人。1905年他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主张一个企业要获取良好的声誉和发展,就必须把真情告诉公众,并保持企业与雇员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后来他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的公共关系高级顾问。他明确提出的“说真话”已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公众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社会组织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对社会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也是社会组织传播交流信息对象的总称。 “公众”一词在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广泛,但它在公共关系学中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科。比如在社会学中,公众即大众,指社会上大多数人;而在公共关系学中,只有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才被称为公众。又比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公众并不包括诸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而是泛指社会大众,而公共关系可以将政府机构作为公众对象。 四、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市场营销学将公共关系看作是维持组织与环境之间与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方法。 2.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和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所共同构成的。 4.公共关系在本世纪年代才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它最早产生于国。 5.1947年,美国的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论述了" "的公共关系模式。 6.公共关系人员的性格应该是开朗、、、随和。 7.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将公众区分为非公众、公众、公众和行动公众。 S.公众这一概念特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或的总和。 9.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10.使组织面临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即、、。

11.在政府公共关系中,所谓办事公开包括公开、公开、公开和公开办事人员。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公关组织、公关人员和受众是公共关系的主体。(_ )2.一旦脱离了社会组织的目标和需要,公共关系便毫无用处。(_ ) 3.舆论是无形的关系。(_) 4."双向传播与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和理论的精髓。(_ ) 5."清垃圾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公共关系的学科化。(_ )6.潜在公众是对组织持中间态度或意向不明朗的公众群体。(_ ) 7.形象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有固定的模式。(_ )8.口号、厂歌、厂旗等是标识形象的外显。(_ ) 9.印刷媒介是最具渗透力和扩散力的传播工具之一。(_ )10.问卷设计采用在每一问题下列出可供选择的备造答案,请调查对象选择的称为开放式。(_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_)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自考00643公关心理学山东(依据考试大纲整理)

说明:*为重点问题 !为难点问题 绪论 (一) 识记 *公关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2、公关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会 公关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异同表现在: (1)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关心理学则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关心理学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考察处在这一状态中的人们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3)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刺激环境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过程,而公关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们因公共关系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定势,以及公众的心理活动与组织目标窦现之间的关系。 总之,普通心理学是公关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公关心理学则是普通心理学的应用性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公关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关系: 公关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分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 2.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 3.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与规律 (二) 识记 *公关心理学的概念 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公关心理学的特征 1.普适性 2.交叉性 3.应用性 4.发展性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公共关系的主体心理——社会组织心理 2、公共关系的客体心理——公众心理 3、公共关系的过程心理——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

领会公关主体、客体与公关活动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三) 识记: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公关心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其异同或优劣,寻找其共性和个性。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影响公众心理的个性特征;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公众进行比较,分析他们不同的心理定势及其特征与要求;还可以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和内容进行比较,以说明某一类传播内容采用何种传播手段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实证研究方法:调查法 调查法即根据事先拟订的调查提纲或问题直接访问公众,将结果做统计赴理或文字总结并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调查法是公关心理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领会: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对于公关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应用:运用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案例法解决公关工作的实际问题 (四) 识记: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任务 1、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 2、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3、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4、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应用:能够结合具体的公关实例,说明公关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2.动态研究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测验法 4.实验法

现在公共关系学作业2

案例分析题:高露洁的西部公关微笑工程”自高露洁100多年前率先创制首支牙膏以来,其口腔护理产品已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者超过10亿人。作为世界卓著的口腔护理 专家”,高露洁公司除了不断地提供优质口腔护理产品以外,还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2001年,高露洁公司迎来进入中国的10周年,在中国将加入世贸组 织、广大城市及偏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国内口腔护理产品市场竞争也越演越烈的形势下,成功的形象推广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策划】1、公共目标:推广公司形象。高露洁是全球知名卓著的口腔护理专家”,坚持不懈地帮助中国政府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和水平。高露洁是口腔保健微笑工程――2001西部行”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与中国共同携手发展西部。 2、目标公众。中央及西部地区有关省、市卫生组织, 卫生部及西部各卫生厅,西部广大现有及潜在消费者。3、实施方案。高露洁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牙防组织、中国口腔医学会三大权威专业组织组建一支宣传队伍,于2001年5?9 月远赴中国西部甘肃、云南、陕西、四川、贵州5省29个偏远市县,首先在以上地区开展口腔健康的宣传活动。确定将口腔保健微笑工程一一2001西部行”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口号。 (1 )公关活动策划:西部公关三步曲,演绎甜美的微笑 ”。 公关策划第一部曲:在北京卫生部礼堂举行首发仪式,高露洁露岀微笑”。公关策划第二部曲:西行路漫漫,一路欢笑 一路情。分别在西部5省举行启动仪式。公关策划第三部曲:胜利凯旋,将微笑与健康带入新世纪。在北京卫生部礼堂召开凯旋庆典仪式。(2)新闻宣传策划:协调新华社为 本次活动的主要文字和图片宣传媒体,分别在北京启动仪式、各省启动仪式、北京凯旋庆典仪式后通过新华社总社向全国范围播发文字和图片通稿。协调中央电视台为本次活动的主 要电视宣传媒体,公关策划组安排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健康栏目 健康之路”全程跟踪采访,在9.2 0全国爱牙日当天播岀15分钟 的有关西部行”活动的专题片,并安排中央电视台一套正点新闻中播发启动仪式和凯旋庆典的新闻。协调5省的主要媒体对 所在省的本次活动深入全面报道。安排北京近40家媒体对启动 仪式和北京凯旋仪式作广泛的报道。问题:1、高露洁公司西 部公关的成功之处在哪里?2、高露洁公司西部公关微笑工 程”策划有哪些特色? 1、高露洁公司西部公关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答 1、借势造势 借助“西部大开发”之势,衬托“西部行”活动的社会意思,减少商业宣传,而推广高露洁“口腔护理专家”的企业形象,成功吸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