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

每日?)等。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北伐?、?南征、?西行?等,译时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外?、?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中的?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对?。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中?郊?也得译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译为?在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道芷阳间行?两句中的?间?就应译为?从小道?了。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中的?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中的?客?,就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奴隶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药》)中的?古法?(译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次?(译为?按次序?),?灵运所未至,理未足怪也?(《雁荡山》)中的?理?(译为?照理?)?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中的?分?(译为?照名分?)等。至于?义不赂秦(《六国论》)?,?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义?若译为?按照正义?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活一点,译为?坚持正义?似乎更好些。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走:使操军逃跑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2.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触龙说赵太后》(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陈涉世家》(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史记滑稽列传》(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成公二年》(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句,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何以战??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战?。意思是凭什么作战?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说秦王》 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父”是“用对待兄长、老师、父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 4.表示比喻。例如: “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例二、例三、例四的“兄、师、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陈涉起义》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陀传》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范雎说秦王》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 “橐、剑、箕畚、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六的“法” 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公下》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 现代汉语单个的时间名词“年、月、日”则没有这些用法。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年年(每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发展。如: 解”、“星罗棋布”、“瓜分”、“蜂拥”、“响应”。 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这些句子中的“人、蛇、翼、狐、云、景、犬”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为“像……一样”,因而,这一种用法具有坐在前面”。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样聚集”,“景(影)从”是“像影子一样跟着”;“犬坐于前”是“像狗一样“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狐鸣”是“像狐狸一样叫”;“云集”是“像云一浓厚的修辞色彩。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如“土崩瓦此外,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也作状语,如: 但是,时间名词作状语时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再是单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 纯的时间修饰。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三种情况:

现在分词作状语及习题

现在分词作状语 一、现在分词具有形容词和副词特征,用作副词时,充当时间、条件、原因、伴随、结果、方式以及让步状语。 1. 作时间状语,可改为时间状语从句,分词前可加while或when等连词。 When comparing different cultures, we often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differences without noticing the many similarities. =When we compare different cultures… (06全国) 2. 作条件状语,可改为条件状语从句,分词前可加once, until, if等连词。 Turning to the right, you will find the path leading to the park. =If you turn to the left … 3. 作原因状语,可改为原因状语从句。 Having been ill in bed for nearly a month, he had a hard time passing the exam. =Because/ As he had been ill in bed… (04福建) 4. 作结果状语,可改为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分词前可加thus,加强语气。 Oil prices have risen by 32 percent since the start of the year, reaching a record $57.65 a barrel on April. =…, which reach a record $57.65 a barrel on April. (05山东) 5. 作让步状语,可改为让步状语从句,分词前可加although, though, even if, even though等连接词。 Though lacking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university. = Though his parents lack money, they … (02上海) 6. 作伴随状语,相当于and连接并列谓语。 About one-six undergraduates in Beijing this year are willing to spend as much as 2,6oo Yuan on driving courses, seeing it as an investment in their future. = …, and see it as an investment in their future. “You can’t catch me!” Janet shouted, running away =…and ran away (05全国) 7. 作方式状语。Jack came here, running. 二、现在分词的时态以及否定形式 分词的动作与谓语同时发生用一般式,可转化为on+动名词或when/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从句根据语境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分词动作先于谓语动词用完成式,可转化为after+动名词的一般式或after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从句中用完成式;现在分词的否定式:not+分词构成。 Hearing his father’s voice, the boy turned off the TV set at once. = On hearing his father’s voice…或When the boy heard father’s voice, he… Having waited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04北京) =After waiting in the queue…或When Tom had waited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he… 三、现在分词的逻辑主语及独立结构 分词作状语,逻辑主语与句子主语一致;如不一致时,分词带上自己的逻辑主语,形成独立主格结构。 误: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 the doorbell rang. (05全国) 正: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 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 (05全国) 误:Being sunny, we went on a spring outing. 正:It being sunny, we went on a spring outing. 四、掌握以下区别 1. 首动词的用法区别

词类活用(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 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滕王阁序》)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 ēng 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触龙说赵太后》)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荀子?天论》) 遵海而南(向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史记?项羽本纪》)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 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师说》) 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现在分词作状语详解

教学目标:讲解现在分词作状语及区分不定式、现在分词作状语的异同 重点难点: 1.现在分词和不定式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应与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 2.分词作状语时,要看它同句子主语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 3.注意非谓语动词与句子谓语动词的时间关系,以确定分词的时态形式 4、弄清非谓语动词与其逻辑主语的关系,以确定非谓语动词的语态形式. 5. 连词+分词形式(分词作状语的省略问题) 6.不定式作结果状语和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的区别。 7. 现在分词的独立主格结构和评价性状语 Step 1 lead in 朗读下面一首唐诗,找出其中的现在分词形式 Thinking in the Silent Night 静夜思 Before my bed there is bright moonlight 床前明月光 So that it seems that frost on the ground. 疑是地上霜 Lifting my head, I watch the bright moonlight. 举头望明月 Lowering my head, I dream tha t I’m home. 低头思故乡 Step2 现在分词作状语的意义 动词的现在分词作状语,修饰动词,相当于状语从句,在句中表示时间、原因、结果、条件、让步、行为方式或伴随情况及独立成分等,作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状语时多位于句首;作结果、伴随情况状语时常位于句末。 一. -ing分词短语作时间状语,代替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引导词有when ,while ) 温馨提示: 1.现在分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句的动作一般是同时发生,有时可由连词when, while引出。 2.现在分词所表示的动作一发生,主句的动作就立即发生时。如: When she saw those pictures,she remembered her childhood. =Seeing those pictures, she remembered her childhood. 看到那些画,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As soon as he heard the good news, he jumped with joy. =(0n)Hearing the good news, he jumped with joy. 他一听到这个好消息,就高兴地跳起来。 二.-ing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相当于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引导词有because ,as ,since) 如:As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school yesterday =Being ill, he didn't go to school yesterday. 由于生病,他昨天没有上学。 三.-ing分词也可作条件状语和让步状语,相当于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引导词有if,unless,once) 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succeed. =Working hard, you will succeed. 如果你勤奋一点,你就会成功。 If you turn to the left, you will find the path leading to the school.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 制的作用。 常见类型 1、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析:名词“犬”,修饰动词“坐”, 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 练:“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表态度 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析: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练:“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工具、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如: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析: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2、“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按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4、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 5、表动作趋向 可译为“向(往)……”。例如:

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复习过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1、樯橹灰飞烟灭

2、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3、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

文言文中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别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南指"相当于"向南指"," 隶使"相当于"当作人使唤"," 火令药熔"相当于"用火让药熔化"," 力叮不释"相当于"用立叮着不放"," 隧入"相当于"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笼归"相当于"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犬坐于前"相当于"像狗一样坐在面前"。 文言文——古汉语名词做状语详解 2009-10-23 10:44:44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5294次评论:0条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 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例如: 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 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B句中“儿啼”是“像小 孩一样地啼哭”。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 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D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蛇爬行”“小儿啼哭”,这显然与全句意思有很大出入。 B.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 [辨析]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就

现在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

其实分词做伴随状语就是分词做方式状语的一种,伴随是一种方式。大多情况下其实方式状语从句都等于伴随状语从句。只有在just) as…so…结构中位于句首,这时as从句带有比喻的含义,意思是"正如…","就像",多用于正式文体 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 伴随状语的特点是:它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是伴随着句子谓语动词的动作而发生或存在的 1)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现在分词做状语与过去分词做状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与所修饰的主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区别。 1)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 )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比如 The teacher came in the classroom with handing a book in his hand. with handing就是个例子 过去分词,现在分词都可以做伴随状语,即在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相伴发生的事情这个句子老师进入了教室,他是拿着本书进入教室的,在他进入教室的时候他的手中有一本书(相伴)知道意思了吧。 做题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什么时候使用过去分词和什么时候使用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一般的无非又几种情况: 1,过去分词表示一种完成了的或者是被动意义的动作 分词作状语(关键找逻辑主语) a)放在句首的分词往往看作时间状语1以及原因状语2 1. Looking (when I looked) at the picture, I couldn't help missing my middle school days. 2.Seriously injured, Allen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As he was seriously injured, Allen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b)放在句中或句末常常看作为伴随状态(并列句) The girl was left alone in the room,weeping(crying )bitterly. (但注意特殊:Generally/frankly speaking... / taken as a whole(总的来讲)不考虑逻辑主语,看作为独立成分)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doc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 名词作状语详细举例分析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例如: 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B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D句的"面"修饰动词 "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 状语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

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1、樯橹灰飞烟灭 2、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3、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四)1、大江东去 2孔雀东南飞 3、外连横而斗诸侯 4、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 小结: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五)1、卒廷见相如 2、秦伯素服郊次 3、草行露宿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做伴随状语的句式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做伴随状语的句式Oct 11, 2020 “Sb do, doing / done.” 说明: 该句式,逗号之前是主句,逗号之后是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做伴随状语。也就是,分词的动作和主句谓语的动作同时发生。现在分词doing 和主句的主语,在逻辑上是主动关系。过去分词done 和主句主语,在逻辑上是被动关系。例如: 1.The bell rang, announcing the end of the class. 铃声响了,宣布课堂结束。 2.He lay still, catching his breath. 他静静地躺着,呼吸困难。 3.Father sat in the chair, watching TV. 爸爸坐在椅子上,看电视。 4.Mother was in the kitchen, cooking for the whole family. 妈妈在厨房,为全家人做饭。 (说明:1-4句,是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 5.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 followed by his students. 老师进来了,同学们跟在身后。 6.The teacher stood there, surrounded by the students. 老师站在那里,被同学们包围着。 7.Richard Jones returned home, exhausted. 他回到家,精疲力尽。 8.I watched the moving model of the machine, absorbed by its efficiency. 我观察着这台运行的机器,被它的高效率吸引住了。 (说明:5-8句,是过去分词做伴随状语。)

(完整版)动名词作状语

动词-ing做状语【学案】 (必修四第四单元语法点) 1.-ing短语在句子中可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或整个句子,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原 因、条件、结果、让步或伴随等情况。 2. -ing短语作状语一般表示一个次要的动作,一般都可以变为相应的状语从句或并列句。 1. 作时间状语 -ing短语作时间状语要置于句首。如: Hearing the bad news, they couldn’t help crying. =W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couldn’t help crying. 当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Having received his letter, I decided to write back. =Af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decided to write back. 收到他的信后,我决定给他回信。 注意:当v-ing形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时,应使用完成式:having done _______________(finish) his homework, he rushed out to play basketball. 2. 作原因状语 -ing短语作原因状语置于句首。如:Being so angry, he couldn’t go to sleep. =Because__________________, he couldn’t go to sleep. 因为太生气了,他不能入睡。Having been to the Great Wall many times, he didn’t go last week. =_______________he had been to the Great Wall many times, he didn’t go last week. 因为 他已经去过长城许多次,上周他就没去。 3. 作条件状语 -ing作条件状语置于句首或句末。如:Working hard, you will succeed. =If______________, you will succeed. 如果你勤奋一点,你就会成功。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现在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其实分词做伴随状语就是分词做方式状语的一种,伴随是一种方式。大多情况下其实方式状语从句都等于伴随状语从句。只有在just) as…so…结构中位于句首,这时as从句带有比喻的含义,意思是"正如…","就像",多用于正式文体 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 伴随状语的特点是:它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是伴随着句子谓语动词的动作而发生或存在的 1)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现在分词做状语与过去分词做状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与所修饰的主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区别。 1)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 )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比如 The teacher came in the classroom with handing a book in his hand. with handing就是个例子 过去分词,现在分词都可以做伴随状语,即在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相伴发生的事情这个句子老师进入了教室,他是拿着本书进入教室的,在他进入教室的时候他的手中有一本书(相伴)知道意思了吧。 做题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什么时候使用过去分词和什么时候使用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一般的无非又几种情况: 1,过去分词表示一种完成了的或者是被动意义的动作

分词作状语(关键找逻辑主语) a)放在句首的分词往往看作时间状语1以及原因状语2 1. Looking (when I looked) at the picture, I couldn't help missing my middle school days. 2.Seriously injured, Allen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As he was seriously injured, Allen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b)放在句中或句末常常看作为伴随状态(并列句) The girl was left alone in the room,weeping(crying )bitterly. (但注意特殊:Generally/frankly speaking... / taken as a whole(总的来讲)不考虑逻辑主语,看作为独立成分) C.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done"&"done" 1)being done---->"又被动,又进行” 2)done------->“又被动,又完成” 1),2)均可作原因状语从句,而且更倾向于“done”,因为简单 eg.(being) deeply moved, she couldn't help crying. 但作条件(a),伴随状语只能用(b)2),不能用1) eg.(a)Once seen, it can't be forgotten./If asked so many questions, Mary's face will turn red. (b)she watched all the gifts ,greatly amazed.(=she watched all the gifts, and was greatly amazed在一般句中:v1,and v2/ v1,v2,and v3) 结论:当发现所要填非谓语为被动时,能用"done"就用"done"(除了有先后顺序(用(having done/having been done),详见D) D.having done1)/having been done2)作状语时,分词的动作先于谓语动词eg.1)Having handed in the paper, he left the room.(分词逻辑主语与主语相同,用having done) 2)Having been given a map, we found our way easily.(分词逻辑主语与主语不同,是别人给的,用having been done) 再给你解释下伴随状语 伴随状语出现的条件是由一个主语发出两个动作或同一个生语处于两种状态,或同一个主语发出一个动作时又伴随有某一种状态。伴随状语的逻辑主语一般情况下必须是全句的生语,伴随状语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是同时发生的。 你所问的是这一种

词类活用1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 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 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 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高考示例: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2006年高考江苏 卷)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 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 的课文密切相关。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2008年广东高考题)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 为好友,周访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译对“妻”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说明: “妻”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是“嫁给”。此外下列译法 也算对:“嫁给……为妻子”、“许给”、“许配给……做妻 子”、“给……做妻子”、“送给……做妻子”等。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如:天下云集响 应。(《过秦论》) “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如: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活板》)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 们。“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如:刘备、 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 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 作……”。如: ①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兄”是名词作状语,译 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是名词 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如: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是名词作状语,译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例析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例析 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法现象,掌握它的运用规律,有助于正确理解词语,避免翻译文句时望文生义。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作该动词的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状。以作为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特征,来描绘和修饰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状,通常翻译成“像……一样(似的)”。例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醉翁亭记》)——(项伯)不时用自己的身体像张开的翅膀似的遮掩住刘邦。 例子中“翼”放在动词“蔽”的前面作状语,描绘出了动作行为的状态。…… 2.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态度。把甲(动词支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乙(用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一般可翻译作“像对待……一样地……”或“把……当作……”。例如: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 例子中的宾语是表示人的名词,“隶”用以修饰动词“使”,表示对待或处置对象的方式。 3. 表示完成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采取的方式。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用”“拿”“当”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畚箕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畚箕(把土石)运送到渤海边上。例子中“畚箕”表示的是“运”的工具,应翻译成“用畚箕”。 4. 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在哪里”产生。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在”“从”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终于在朝廷上(按礼节),接见了蔺相如。 例子中“廷”表示动词“见”所涉及的处所。 5. 表示情势或道理。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所依据的情势或道理,可以加“依”“按”这类介词构成介宾短语来解释它。例如: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后序》)——我按道理应该自杀。 例子中“分”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根据某种情势”或“按照什么道理或规定”而 产生某种行为的意思。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每一。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曾减少吧? 2. 表示渐进。例如: 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单纯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在”“到”或“往”“向”等来理解。 1. 表示方位。例如: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就日何时离人近的问题在争论。 2. 表示趋向。例如: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泉水。 例子中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上、向下。【强化训练】 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作解释。 1. 北收要害之郡。 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 蜂房水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