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作状语2

名词作状语2

名词作状语2
名词作状语2

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目录

编辑本段

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

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编辑本段

辨析方法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时间名词除外)一般不能直接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却很普遍,普通名词作状语时,存在着与主谓结构划界的问题。普通名词作状语,位置在谓词的前面,其结构形式和名词作主语完全相同,两者如不仔细区分,就会产生误解。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倘若把此例中的“狐鸣”当成主谓结构,意思就是“狐狸叫喊”,这样,就歪曲了原来的意思。下面说明辨析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几条辨析方法: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下面,就以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功能类别作简要说明。

1.表比喻。如“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就可说成“像翅膀一样掩护”。

2.表态度。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待之”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工具、方式。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其中的“船载”可理解为“以船载”,但不能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以”。因为,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不加介词,这是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法规律。

4.表依据。如“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依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5.表处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但也不能以此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于”。因为,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大多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如“战于长勺”、“盘庚迁于殷”。

6.表方位。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由此可见,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一般都可在名词前加上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这是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根本不同之处。

三.要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

凡表示有生命事物的名词用在谓词前,则有两种情况,即该名词或者是主语或者是状语。这就需要找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就一般情况而言,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如“吾得兄事之”,既然“吾”作全句的主语,“兄”就不可能再是主语(一个句子中不可能有两个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而有时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了,这就需要往上下句中找主语。如“常以身翼蔽沛公”,本句中并没主语,就需往上句“项伯亦拔剑起舞”中去找,“项伯”便是主语。

四.要按情理推断。

凡按上述三种辨析标准仍难判定谓词前的名词是主语或状语者,则需按情理推断。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倘若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名词“犬”是不是主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情理推,即可知原句是说“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的)前面”。

编辑本段

举例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

“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

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

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

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

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

10、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

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

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

“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

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

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

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名词“间”充当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

16、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动词“涉”“矫”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天天;每天) 《归去来兮辞》

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样飞驰)《滕王阁序》

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

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

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

22、负而前驱(方们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伶官传序》

23、仓皇东出(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伶官传序》

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

25、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

26、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27、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而”一般只连接两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墓”由连词“而”与动词“葬”连接,用作动词,修墓)《五人墓碑记》

28、其疾病而死(同上)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说秦王》 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父”是“用对待兄长、老师、父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 4.表示比喻。例如: “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例二、例三、例四的“兄、师、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陈涉起义》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陀传》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范雎说秦王》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 “橐、剑、箕畚、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六的“法” 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公下》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 现代汉语单个的时间名词“年、月、日”则没有这些用法。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年年(每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发展。如: 解”、“星罗棋布”、“瓜分”、“蜂拥”、“响应”。 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这些句子中的“人、蛇、翼、狐、云、景、犬”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为“像……一样”,因而,这一种用法具有坐在前面”。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样聚集”,“景(影)从”是“像影子一样跟着”;“犬坐于前”是“像狗一样“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狐鸣”是“像狐狸一样叫”;“云集”是“像云一浓厚的修辞色彩。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如“土崩瓦此外,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也作状语,如: 但是,时间名词作状语时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再是单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 纯的时间修饰。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三种情况:

词类活用(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 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滕王阁序》)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 ēng 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触龙说赵太后》)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荀子?天论》) 遵海而南(向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史记?项羽本纪》)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 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师说》) 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高中英语--名词及其短语作状语

名词及其短语作状语 名词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当主语、宾语、表语、补足语和定语,但作状语的情况也时有所见,请看高一英语课本例句: However, most of the time people from the two countries do not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不过,两国人听对方说话,大多数时候没有理解上的困难。 Tree after tree went down, cut down by the water, which must have been three meters deep. 树一棵接着一棵倒下,是被洪水冲断的,水肯定有三米深了。 其中,例1中的most of the time作为时间状语修饰全句,例2中的three meters修饰形容词deep. 下面分七个方面一一分析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 1.时间名词作时间状语: 在表示时间的名词(morning, day, week, hour, month, year等)前加上修饰语this, that, next, last, every, yesterday, many, some 或数词等,该词组可以作状语修饰全句或谓语部分。例如:So when I get troubles,I’ve learned to wait three days. 因此当我有麻烦时,我学会了等三天。 In America, many students work part time in order to get the money for education. 在美国,很多学生为了挣钱上学,半工半读。 One day Chuck is on a flight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一天,查克飞越太平洋时,他的飞机突然坠毁。 She had not slept the whole night. 一晚上她都没睡。 The next moment the first wave swept her down, swallowing the garden. 转眼间,第一股浪头把她掀翻在地,并吞噬着花园。 The week following Christmas Day, many African-American families get together to greet the new year and think about the past. 在圣诞节后的一个星期,许多非裔美国家庭举行聚会,迎新年,思旧年。 Each time we celebrate a festival it changes a little and in that way we keep our culture alive. 每次庆祝节日都会有一点变化,这样,我们的文化发展才有生机。 Even today, the south is far behind the r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reas such as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甚至到今天,南部在教育和经济发展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其它州。 We know that bears sleep all of the cold part of the year. 我们知道一年里最冷的时候熊都在睡。 That evening at super, Carla told her family about Important Person Day. 那天晚上吃饭时,卡拉告诉了家人“要人节”的事。 Letters were, and are, sent by some form of posted service, the history of which goes back a long way.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信件都是由邮政部门投递的,其历史也非常悠久。 2.表示距离的名词短语作状语: One day a rich lawyer was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 of the town where he lived; he was on his way to see his brother who lived some distance from his home. 一天,一位有钱的律师正在他住的城市的大街上走着,他要去看望其住所离他家有一段距离的弟弟。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 制的作用。 常见类型 1、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析:名词“犬”,修饰动词“坐”, 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 练:“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表态度 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析: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练:“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工具、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如: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析: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2、“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按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4、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 5、表动作趋向 可译为“向(往)……”。例如:

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

高考英语 分词作状语独立主格

分词作状语-独立主格 分词和分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方式和伴随情况。在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和方式时,通常可转换为相应的状语从句,表示方式和伴随情况时,可以转换为一个并列的谓语成分。 例如:Seeing the teacher entering the room,the students stood up.(=When the students saw the teacher entering the room,they stood up.)学生们看见老师走进房间,都站了起来。 Heated,ice will be changed into water.(=When it is heated...)当冰加热时,它就会变成水。(条件、时间) Being excited, I couldn’t go to sleep.(=As I was excited,I couldn’t go to sleep.)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原因) I stood there, listening to the broadcast.(=I stood there and listened to the broadcast.)我站在那儿听广播。(伴随) The children went away laughing.(=The children went away.They laughed as they went.)孩子们笑着走开了。(行为方式) Knowing all this,they made me pay for the damage.(=Although they know all this...)他们尽管了解这一切,还是要我赔偿损失。 (3)分词作状语与主语的关系。 A. 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 例如:He went out shutting the door behind him.他出去后将门随手关上。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went to his parents for help.由于不知如何办是好,他去找父母帮忙。 B. 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例如:Given more attention,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如果对这些树多关心一些,它们本来会长得更好。 Faced with difficulties,we must try to overcome them.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设法克服。 (4)分词作状语时前面可用连词。 when,while,once,if,unless,though等引导的状语从句,若其主语与主句主语相同时,可保留该副词连接词,其余部分则化简为分词短语。 例如:When (being) free,I’ll fetch you.有空时,我会来接你。 While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early in the morning,he saw her.一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了她。 If falling ill,I’ll see my doctor.如果生病我会去看医生。 Once completed,this power station supplies the nearby towns and villages with electricity.这个电站一旦建成,将向附近的城乡供电。 Even though given every opportunity,they would not try.即使给他们一切机会,他们也不肯试一试。 Though knowing the truth,he remained silent.虽然他知道实情,却保持沉默。 Unless (being) rich,I am not going abroad.除非有钱,要不然我是不会出国的。 (5)分词作状语时,要特别注意其逻辑主语须和谓语动词的主语一致,否则分词必须有自己的主语。这种带主语的分词结构称作分词的独立结构,或独立主格。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复习过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1、樯橹灰飞烟灭

2、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3、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

文言文中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别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南指"相当于"向南指"," 隶使"相当于"当作人使唤"," 火令药熔"相当于"用火让药熔化"," 力叮不释"相当于"用立叮着不放"," 隧入"相当于"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笼归"相当于"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犬坐于前"相当于"像狗一样坐在面前"。 文言文——古汉语名词做状语详解 2009-10-23 10:44:44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5294次评论:0条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 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例如: 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 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B句中“儿啼”是“像小 孩一样地啼哭”。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 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D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蛇爬行”“小儿啼哭”,这显然与全句意思有很大出入。 B.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 [辨析]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就

(完整版)动名词作状语

动词-ing做状语【学案】 (必修四第四单元语法点) 1.-ing短语在句子中可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或整个句子,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原 因、条件、结果、让步或伴随等情况。 2. -ing短语作状语一般表示一个次要的动作,一般都可以变为相应的状语从句或并列句。 1. 作时间状语 -ing短语作时间状语要置于句首。如: Hearing the bad news, they couldn’t help crying. =W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couldn’t help crying. 当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Having received his letter, I decided to write back. =Af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decided to write back. 收到他的信后,我决定给他回信。 注意:当v-ing形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时,应使用完成式:having done _______________(finish) his homework, he rushed out to play basketball. 2. 作原因状语 -ing短语作原因状语置于句首。如:Being so angry, he couldn’t go to sleep. =Because__________________, he couldn’t go to sleep. 因为太生气了,他不能入睡。Having been to the Great Wall many times, he didn’t go last week. =_______________he had been to the Great Wall many times, he didn’t go last week. 因为 他已经去过长城许多次,上周他就没去。 3. 作条件状语 -ing作条件状语置于句首或句末。如:Working hard, you will succeed. =If______________, you will succeed. 如果你勤奋一点,你就会成功。

英语中,什么是状语

英语状语 英语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叫状语(adverbial). 状语的功用:状语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 状语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和分词短语、不定式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担当.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 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1.副词一般在句子中做状语. 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他英语说得非常好. He is playing under the tree.中的under the tree(地点状语) 2.不定式在句子中可以作目的状语. I come specially to see you.我专门来看你. 3.介词短语 My parents often tell us about their bitter life in the past. Ten years ago,She began to live in Dalian. The boy was praised for his bravery. 4.从句作状语 When she was12years old,she began to live in Dalian. If I am not busy tomorrow,I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you. 5.分词作状语 Having had a quarrel with his wife,he left home in a bad temper. Inhibited in one direction,it now seems that the Mississippi is about to take another.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doc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 名词作状语详细举例分析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例如: 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B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D句的"面"修饰动词 "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 状语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

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1、樯橹灰飞烟灭 2、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3、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四)1、大江东去 2孔雀东南飞 3、外连横而斗诸侯 4、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 小结: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五)1、卒廷见相如 2、秦伯素服郊次 3、草行露宿

2019英语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及其用法语文

英语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在英语句子中,状语通常由副词或介词短语来充任。名词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等句子成分,其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副词、形容词等的用法经常被忽略。其实在英语的实际使用中,名词作状语很普遍。尤其是在现代英语口语中,名词作状语这一现象屡见不鲜。而大凡语法书对此谈得很少,甚至只字未提。笔者在此就英语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及其用法作一肤浅归纳,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名词作状语的结构 1.名词+s 该结构中的名词主要是表示“时间”意义的名词,加上s后在句中作状语,有些词典因而把这类名词看作副词。如:hours, mornings, afternoons, evenings,nights, weekends, Mondays, Tuesdays等。这类名词主要用于美国英语。例如:We have been sitting here hours waiting for you. We worked nights at that time. Tuesdays I usually go to the library to read some magazines. I haven“ t so much to do evenings and weekends. 2.不定冠词+名词 该结构有时表达程度轻、数量少、时间短。例如: I hardly slept a wink last night.昨天晚上我连眼都没合。 Wait a minute, please! 3.不定代词+名词 不定代词some, any, all, another等加上一些表时间意义或行为方法的名词,通常在句中直接作状语。例如: He has waited some time.

如何区别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

如何区别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 2008-03-19 18:31 如何区别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 推荐在古汉语中,名词既可以活用作动词,也可以直接修饰限制动词活用作状语。如下列几例: 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⑵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⑶沛公欲王关中 ⑷驴不胜怒,蹄之 ⑴⑵句为名词作状语,⑶⑷句为名词作动词。如何区别呢? 对上述几句作分析可发现:⑴⑵句中加点名词(“云”“响”“景”“内”)后紧跟着的词(“集”“应”“从”“立”)都是动词,其格式为“名+ 动”;而⑶⑷句中加点名词后紧跟着的词(“关中”“之”)都不是动词。故可作这样的规律总结:符合“名+动”格式的为名词作状语,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换言之:看一个名词在句中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只需看其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则为名词作状语,无动词则为名词作动词。如: ⑸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⑹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⑺范增数目项王 ⑻秦师遂东 ⑸⑹句符合“名+动”格式,为名词作状语;⑺⑻句为名词作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在“名+动”格式中,名词除了作状语,还可作主语,对此,要联系语境,看这个名词前是否另有主语,如果前面另有主语,则判定为名词作状语,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如: ⑼(区)寄伪儿啼 ⑽儿啼告母 ⑼句“儿”前另有主语“寄”,“啼”由主语“寄”发出,故“儿”作状语。⑽句“儿”前没有主语,“啼” 就是由“儿”发出,故“儿”作主语。再如:

⑾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⑿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⑾句“舟”前另有主语“余”,动作“行”由主语“余”发出,故“舟”作状语。⑿句“舟”前没有主语,动作“行”由“舟”发出,故“舟”作主语。 掌握了上述两点,就可以游刃有余,轻松判别名词作动词与动词作状语了。 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1. 左右欲刃相如 2. 一狼洞其中 3. 今王鼓乐于此 4. 沛公欲王关中 5.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6.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 7. 道不通,天又大风 8. 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9. 柱以白碧,砌以青玉 10.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1. 豕人立而啼 12.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3. 其后,秦稍蚕食魏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16.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英语形容词作状语完美解答

形容词作状语详解 一般情况下,语法书中对形容词是这样描述的:用来修饰和说明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性质、性质和状态,其语法功能是在句中可以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而很少或根本没有提到可以作状语。但在英语实际运用中,形容词是可以用作状语。请看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单选题中有这么一道题: After the long journey, the three of the went back home, _______. A. hungry and tiredly B. hungry and tired C. hungrily and tiredly D. hungrily and tired 正确答案是:B。该题考查的是形容词作状语,即考查了形容词(组)作状语。tired是由过去分词转化来的形容词,也称分词形容词。形容词(组)作状语通常修饰谓语动词,具有副词功能,是中学英语重难点语法项目,也是高考常考知识点。高三复习备考时归纳总结这一结构的用法,熟悉其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就这一知识点进行了一些归纳和况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一、作原因状语,通常位于句首。 Thirsty and eager to ger a little rest, she went into the restaurant and seated herself at a littl table by the window. (=As she was thirsty and eager to get a little rest, she went into the restaurant and ...)由于口渴,又渴望休息,她走进饭店,在靠窗的桌旁坐下。 二、作伴随状语,置于句首或句末均可。 1. The thief hid himself in the corner, afraid of being caught.小偷躲在角落里,担心被人抓住。 2. Excited and overjoyed, the children rushed to the front.孩子们又激动又欣喜地跑到了前面。 三、作让步状语,由or连接两个以上的并列形容词短语构成。可位于句首或句中。 1. Every nation, big or small, should be equal.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应一律平等。 2. Right or wrong, I'll stand by you.无论对错,我都支持你。 四、作时间状语。 Glad,I play the guita. (=When I am glad, I play the guitar.) 五、作评注性状语,表示说话人的看法、态度和评价。 1. Curious, the result turned out that way.真奇怪,结局竟然是那样。 2. He lived there, lonely.他住在那里,很孤独。 拓展精练: 1. ______and happy, Tony stood up and accepted the prize. (06全国卷I) A. Surprising B. Surprised C. Being surprised D. To be surprised. 2. ______ in the mountains for a week, the two students wre finally saved by the local police. (05江苏)

词类活用1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 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 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 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高考示例: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2006年高考江苏 卷)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 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 的课文密切相关。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2008年广东高考题)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 为好友,周访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译对“妻”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说明: “妻”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是“嫁给”。此外下列译法 也算对:“嫁给……为妻子”、“许给”、“许配给……做妻 子”、“给……做妻子”、“送给……做妻子”等。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如:天下云集响 应。(《过秦论》) “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如: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活板》)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 们。“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如:刘备、 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 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 作……”。如: ①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兄”是名词作状语,译 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是名词 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如: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是名词作状语,译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例析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例析 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法现象,掌握它的运用规律,有助于正确理解词语,避免翻译文句时望文生义。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作该动词的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状。以作为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特征,来描绘和修饰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状,通常翻译成“像……一样(似的)”。例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醉翁亭记》)——(项伯)不时用自己的身体像张开的翅膀似的遮掩住刘邦。 例子中“翼”放在动词“蔽”的前面作状语,描绘出了动作行为的状态。…… 2.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态度。把甲(动词支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乙(用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一般可翻译作“像对待……一样地……”或“把……当作……”。例如: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 例子中的宾语是表示人的名词,“隶”用以修饰动词“使”,表示对待或处置对象的方式。 3. 表示完成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采取的方式。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用”“拿”“当”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畚箕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畚箕(把土石)运送到渤海边上。例子中“畚箕”表示的是“运”的工具,应翻译成“用畚箕”。 4. 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在哪里”产生。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在”“从”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终于在朝廷上(按礼节),接见了蔺相如。 例子中“廷”表示动词“见”所涉及的处所。 5. 表示情势或道理。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所依据的情势或道理,可以加“依”“按”这类介词构成介宾短语来解释它。例如: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后序》)——我按道理应该自杀。 例子中“分”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根据某种情势”或“按照什么道理或规定”而 产生某种行为的意思。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每一。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曾减少吧? 2. 表示渐进。例如: 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单纯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在”“到”或“往”“向”等来理解。 1. 表示方位。例如: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就日何时离人近的问题在争论。 2. 表示趋向。例如: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泉水。 例子中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上、向下。【强化训练】 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作解释。 1. 北收要害之郡。 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 蜂房水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