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复习课[学生用书P17]

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

教材P17“挑战自我”第2题

1.下列溶液的pH最小的是( )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2.[xx·天津]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3.能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蓝色石蕊试纸 D.红色石蕊试纸

紫色石蕊试液能区分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而酚酞只能区分碱性溶液,无法区分酸性和中性溶液;蓝色石蕊试纸只能区分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只能区分碱性溶液。

4.[xx·荆州]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材P22“挑战自我”第1题

5.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xx·梧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7.[xx·德阳]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O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8.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__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____。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Cu

C.AgNO3 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材P11“挑战自我”第4题

9.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推测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溶液。

密封保存。

10.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11.[xx·巴中]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

假设Ⅰ:只含KOH;

假设Ⅱ:含KOH和K2CO3;

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1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瓶敞放的氢氧化钠溶液。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______。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保存。

考点四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材P11“挑战自我”第2题

13.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你能用哪些方法将二者区分开?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取样,分别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方法二:取样,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思想方法】本题考查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熟悉酸和碱的化学通性,是学好酸、碱、盐的基础。

14.[xx·达州]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Ca2+、NO3-、CO32-

B.NH4+、Cu2+、Cl-、SO42-

C.Ba2+、K+、OH-、NO3-

D.Na+、K+、NO3-、Cl-

15.[xx·邵阳]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能区分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而酚酞只能区分碱性溶液,无法区分酸性和中性溶液;蓝色石蕊试纸只能区分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只能区分碱性溶液。

4. C

5. C

6. B

7. A

8.(1)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OH+CuSO4===Cu(OH)2↓+Na2SO4

氢氧化铜

(2)红

NaCl

BC

氢氧化钠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滴入NaOH溶液,若没有立即变红,说明存在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证明猜想一成立(合理即可)__。

9.密封保存。

10.B 【解析】NaOH和Na2CO3都能溶于水,故A错误;滴加稀盐酸,NaOH无明显现象,Na2CO3产生气泡,故B正确;滴加酚酞,二者都会变成红色,因为二者都呈碱性,故C错误;实验药品不能用手触摸,故D错误。

11.2KOH+CO2===K2CO3+H2O

Ⅰ产生沉淀_ 变红

12.(1)2NaOH+CO2===Na2CO3+H2O

(2)①稀盐酸

②CaCl2溶液溶液变红

(3)密封

14. D

15. C 【解析】A项,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不符合除杂原则; B项,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C项,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D项,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C。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