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题库标准答案整理

教育学原理题库标准答案整理

教育学原理题库标准答案整理
教育学原理题库标准答案整理

教育学原理题库

一、选择题: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 )。A.《雄辩术原理》B.《大教案论》

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教案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因为(C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D )。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B )。

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

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B )。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7、赫尔巴特认为教案过程可分为( C )、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

8、学校教育产生于(B )。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1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D )教案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B )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12、教案从其本质上讲,是(D )。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A )。

A.科尔伯格

B.杜威

C.涂尔干

D.马卡连柯

1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案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7、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案法

D、道尔顿制

1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 )。

A.维果斯基

B.洛克

C.赞科夫

D.裴斯泰洛齐

20、(A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B )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22、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A )。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

C.重要保证 D.重要手段

23、人的发展指的是(D )。

A、思想发展

B、身体发展

C、智力发展

D、身心发展

2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C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25、下列教育目的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B )。

A.培养目标B.教案目标C.各育目标D.教育方针

26、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27、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B )。

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洛克

28、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案是古代先哲(C )。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2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 )。

A.维果斯基

B.洛克

C.赞科夫

D.裴斯泰洛齐

30、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D )。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3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32、人的发展指的是(D )。

A、思想发展

B、身体发展

C、智力发展

D、身心发展

3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案原则是(C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4、“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的提出者是(D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

3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 A )德育原则。

A、因材施教

B、向性原则

C、导原则

D、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6、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案策略中的(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37、“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3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案法

D、道尔顿制

39、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案中要重视运用(C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4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案;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案中要重视运用(C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41、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案”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42、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 )。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

4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A )。

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4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是以下哪种方法的重要性。(B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45、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是(D )。

A卢梭B康德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C )。

A.教育教案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47、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B )。

A、希腊

B、斯巴达

C、雅典

D、埃及

48、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D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4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0、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5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白板说”的是(C )。

A、康德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罗齐

52、“学不躐等”出自(A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礼记》

5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5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5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6、《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案原则是(C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B )。

A.《论语》B.《学记》C.《大教案论》D.《教育学纲要》

58、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B )年。

A.1911 B.1905 C.1898 D.1902

59、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B )。

A.德育内容B.德育目标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

60、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 )。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61、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C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

62、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C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6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B )。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6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65、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A )。

A、郎格郎

B、斯金纳

C、布卢姆

D、赞可夫

66、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D )。

A、教育自身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

6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C )。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民主性

68、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A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69、提出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 )。

A. 彼得.麦克费尔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7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B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71、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72、最早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案问题的著作是( A )。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7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B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7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75、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76、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A )是否得以实现。

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77、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A )。

A.灌输

B.疏导

C.模仿

D.奖惩

78、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79、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案做合一”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

80、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案是古代先哲(C )。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81、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 )。

A.维果斯基

B.洛克

C.赞科夫

D.裴斯泰洛齐

82、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的?(C )

A.广域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8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84、(A )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A.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85、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8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B )。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

87、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D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88、教育内容科学化是(D )的特点。

A、原始社会教育

B、奴隶社会教育

C、封建社会教育

D、现代教育

89、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案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0、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D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91、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案的谈话,这是(A)。

A.巩固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交接性谈话

92、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B )。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二、填空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论述了启发性原则。

2、夸美纽斯是泛智论的代表性人物。

3、心理起源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孟禄。

4、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5、技能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6、“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由斯宾塞提出的。

7、道尔顿制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

8、拉伊是实验教育学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9、《教育过程》是布鲁纳的作品。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1、“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段话论述了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成绩考核制度。

12、技能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13、“三盈三亏”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场景。

1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是实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

15、柏拉图当时创建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阿卡德M学园。

16、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近代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专著。

17、“生物起源论”的提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

1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

19、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双轨学制。

20、根据课程制定的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教本课程。

21、苏格拉底在教案方法方面的贡献是“”。

22、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23、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2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是近代教育学的第一本代表著作,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教育学独立的标志,也称为科学教育学的标志。题目有问题,应改为现代教育学,参考选择题20题与84题。)

25、教育学萌芽时期,该学科还包含在一个庞杂的哲学体系之中。

2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影响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

27、根据课程的任务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28、孔子的教案过程观是学、思、行的统一。

2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案的启发性原则。

30、直接从教案目标、任务出发,以教案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展开的教案策略是综合型策略。

31、介于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是分支制。

3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呼!”论述了古代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33、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34、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

35、赫尔巴特将“把分散的观念联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称之为统觉。

3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案职责的专业人员。

37、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8、测验的四个质量指标分别为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39、设计教案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

40、形式型是以教案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4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4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体现了系统性教案原则。

4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4、发展说认为教案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4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案大纲和教科书。

46、在教案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案的教育性规律。

47、孔子曾提出的德育原则有循循善诱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48、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4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规律的学科。

50、“三盈三亏”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场景。

51、亚里士多德创办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吕克昂学园。

52、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

53、“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4、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55、道尔顿制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

5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

57、孔子曾提出的德育原则有循循善诱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58、测验的四个质量指标分别为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59、“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0、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6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3、人的发展是在人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实现的。

64、布鲁纳强调:“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65、苏格拉底在教案方法上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产婆术”。

66、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一度成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专用教材。

67、斯宾塞的教育学代表作是《教育论》。

68、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与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69、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7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地点是西周各诸侯国内(这个问题很扯淡,我不会)。

7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72、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

7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

7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由斯宾塞提出的。

75、根据课程的任务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7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7、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78、设计教案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

79、我国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贵族教育。

8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地点是西周各诸侯国内。

81、亚里士多德创办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吕克昂学园。

82、实验教育学说的代表性人物有梅伊曼和拉伊。

83、康德于1776年最早在格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85、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8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

87、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88、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89、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90、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9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92、孔子在教案过程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9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规律的学科。

94、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指心理过程的完善和个性差异的完善两个方面。

95、“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6、卢梭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爱弥儿》。

97、洛克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要把德行放在教育的首位。

98、CIPP课程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和狭义)

广义: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3、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4、《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

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案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案问题的论著。

5、发展:.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

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6、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

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

7、教育目的(广义和狭义)

广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质量和规格的人,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诸方面发生良性的变化,或产生积极的结果。

狭义:狭义的教育目的专指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广义的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体现。

8、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

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9、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

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10、课程目标:分为广义课程目标和狭义课程目标。

广义课程目标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案目的”和“教案目标”,而教案目标又包含年级教案目标、单元教案目标和课时教案目标。

狭义课程目标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案目的”和“教案目标”

11、教案目标:是指教案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案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1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

13、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制的建立为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14、教师

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案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案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5、教案: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16、教案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案目的,完成教案任务,在一定的教案理念和教案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案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

17、教案组织形式:教案组织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教案思想、教案目的和教案内容以及教案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案活动的方式。

18、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案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案制度。

19、教案原则:是根据教育教案目的、反映教案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案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0、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1、课程实施: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

22、德育: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

广义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3、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4、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它受德育内容、任务所制约,是以德育规律、德育原则为依据的。

四、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种答案)

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种答案)

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主张“有教无类”,他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

(2)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

(3)教案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4)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

(5)提倡启发式教案。

3、原始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2)、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

(3)、教育以口耳相传的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

4、古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①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④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⑥教案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5、现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6、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章教育功能

1、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有什么作用?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材

(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

(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4、列举四种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理论。

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改革。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观点?

答: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单因素说,三因素说和两层次三因素说。

(1)单因素说:单因素说只是强调某一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如遗传、环境、教育等,片面夸大每种因素的单独作用,忽视了影响个体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失之偏颇。

(2)三因素说:三因素说坚持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三者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3)两层次三因素说:两层次为:①可能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②现实性因素(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

两层次中包含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自身条件,环境条件和活动。

可能性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两大因素,个体自身条件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而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成熟机制。

现实性因素指的是活动。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分为生理水平,心理水平与社会实践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

6、遗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7、环境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一种答案)

答:(1)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段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接着统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第二种答案)

答:(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3)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

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独特作用?

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功用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才能实现。(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第三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答:(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案目标

第四章、教育制度

1、我国当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类型,并对其进行评述。

答:经过改革,如今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度集中的传统行政体制基本被打破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获得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但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央集权制,以及人们传统的教育国办等思想的影响,给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带来较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进一步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自己发挥)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我国国家教师制度有哪些内容?

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法定的教师职业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教师资格条件包括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案能力的条件四个方面。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几种条件,经过法定程序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教师角色?

答:(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案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案的研究者

(3)从教案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案上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应当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教案

1、简述教案的一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也是教案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教案最基本的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案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1)制定教案计划

(2)备课

(3)课堂教案

(4)实验教案

(5)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6)课外辅导与课外学习活动的组织

3、历史上有影响的教案组织形式有哪些?

答:(1)个别教案制

(2)班级授课制

(3)分组教案制

(4)道尔顿制

(5)文纳特卡制

4、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缺点?

答: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②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案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③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案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

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5、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点?

答: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⑤有利于进行教案管理和教案检查。

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案方法有哪些?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案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案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案方法:①实验法②实习作业法③练习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案方法:①讨论法②研究法

7、教案策略有哪些类型?

答:1. 内容型策略

2. 形式型策略

3. 方法型策略

4. 综合型策略

第七章课程

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答: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和谐性,四是相对优越性。

第二,交流与合作。经常交流有关课程计划方面的情况,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

第四,教师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

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2、简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2)重视基础学科科研成果知识的结构化。

(3)重视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

3、我国课程是怎样分类的?

答:1. 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 按照学生选修课程的强制性程度划分,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 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不同主体,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第八章德育

1、我国当前德育包含哪些内容?

答。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答:(1).爱国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7)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3、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践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4、当代有影响力的德育模式有哪些?

答:(1)认知模式

(2)体谅模式

(3)社会模仿模式

五、论述题:

1、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与标志性成果。(第一章)

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1)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标志性代表作《学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案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布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

(4)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教育过程》、赞科夫、瓦?根舍因、布卢姆等.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意义。(教育功能)

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意义:(1)学习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习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日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内涵及各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

答:(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2)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①“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②“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

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4、论述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制度”内容。(教育制度)

答: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

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这个答案估计不对)

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

答: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案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案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案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案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案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案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案方法。(教案)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案方法

(1)讲授法。这种教案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具体形式。讲授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教案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知识信息和控制学生的认识活动两方面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他们一边在紧张的思考,一边又在感受求知的乐趣。教师在讲授中既可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演绎、综合和概括,又可通过讲重点、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掌

握知识、认识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案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教案方法。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形式。谈话法可使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谈话法花费的教案时间较长,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要求较高,所以,在一堂课中,谈话法一般与其它的教案方法配合使用。

(3)读书指导法。这种方法是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及课外读物,使学生获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形式。读书指导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案目标,同时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当学生读书完毕后,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案方法

(1)演示法。这种教案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动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或印证所学书本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主要通过实物、挂图、模型等演示。第二,为了使学生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使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案媒体。第三,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性动作,例如体育课中的示范性动作。演示法是通过视觉刺激完成的,所以要养成学生有目的的知觉习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案方法,要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方法结合使用。

(2)参观法。这种教案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案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参观法有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三种形式。参观法可使课堂教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丰富感性经验,开阔视野,又可以在实际中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参观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偏离参观目的,教师要在参观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指导,参观结束后要安排学生讨论参观心得,或布置与参观相关的作业。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案方法

(1)实验法。这种教案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学理科教案,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案中。实验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实习作业法。这种教案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校内外的一定场所,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法的特点是感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数学的测量实习,物理、化学的生产技术实习,生物课的植物载培和动物饲养实习,地理课的地形测绘实习,劳动技术课的生产技术实习等。实习法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练习法。这种教案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案方法。练习法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形式。练习法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具有重复性特点,在各科教案中被广泛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优良品质。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案方法

(1)讨论法。这种教案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

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们集思广义,取长补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增长新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协商的人际关系技能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法。这种教案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使用研究法时,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必要的条件,选择正确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与探索问题

7、论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课程)

答:泰勒原理的内容:开发任何课程和教案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它被称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2)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3)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4)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为习惯的顺序进行.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是统一和谐地发展.应当指出,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等

5)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 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 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 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A ) A.学前公共教育 B.幼儿园 C.社区学前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 2.下面不属于 ...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B ) A.多样性 B.主观性 C.整合性 D.方向性 3.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 A ) 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 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 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 4.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著作是( B ) 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5.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 C ) A.社会经济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经济效益 D.个人精神效益 6.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A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7.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A ) A.操作活动 B.活动空间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1 / 22

8.强调学生的平等参与,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C )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9.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A ) A.唐代 B.南宋 C.元代 D.商朝 10.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 D ) A.基本功能 B.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社会功能 11.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问题、经验、建议等)调节、修订与完善课程计划。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 A ) 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D.幼儿园学科教学 12.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 C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3.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 D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B.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C.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14.托幼机构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由园长、所长或其他领导接待家长的来访,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是( B ) A.家长开放日 B.家长接待日 C.咨询接待日 D.家长会 15.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一样,都是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2 / 22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doc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2.是指人口科学知识、人口政策以及生育观念方面的教育。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完整版)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1、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遗传、环境和 教育。 3、人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前进的运动。 4、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持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 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6、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8、“一般发展”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又一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 9、“心理发生论可以分为三个学派:个性发生学派、认识发生 学派、活动心理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 10、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 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 11、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准上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1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 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3、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更为指导的作用。 14、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 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 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水准 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15、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不是主动进行的。 16、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 17、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 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 18、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 可教育性的前提。 19、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 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 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不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23、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19世纪末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9年或9年以上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生物起源说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终身教育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规模____、_____速度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规范系统____、___组织系统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学前教育____、初等教育、__中等教育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8.教师是____人类文化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社会历史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答: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有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多种模式,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教育规律就是教育领域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是多层次的,有较一般的,也有较为特殊的规律。 2.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3.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与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人的发展 答:人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答:教育改革目标:是指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日的和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的标准状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规格要求。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 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 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 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 2.《爱弥儿》,自然教育; 3.洛克,“绅士教育”; 4.系统; 5.《民主主义与教育》; 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二、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 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 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 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习题解答 【注:据学本科课程的大三同学反映,老师只给他们画了四个论述题,所以第五道题大家可选择性背诵】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接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的实现 4.教育文化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中的一个基本功能,与人类教育共始终。(不确定是否确切) 5.德育:即品德教育的简称,对人的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是以人成长生活的意义及规范的内在的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指要,通过多方面的涵养和培养活动,引导人的品德得以建构和发展的教育活动。 6、教师: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7、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思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8、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运动。 10、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几种起源学说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物万事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这种学说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三)教育的心里起源说:教育的心里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孟禄认为,原是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但没有回答人类的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主要内容是: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2.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教育学是研究_____教育现象及其规律_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_____教育社会现象____和____认识现象_____。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____人们主观意志_____的体现。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教书育人_____。具体任务包括____搞好教学_____、____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_____、____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_____。 5.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复杂性、创造性____、____连续性、广延性_____、___长期性、间接性______、______主体性、示范性___。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___领导者__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主导作用______作用。 7.课的类型分为_____单一课____和____综合课_____。 8.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组织教学____、____检查复习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_巩固新教材______、____布置课外作业_____几部分。 9.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个别教学_____、___分组教学______、___现场教学______。 10.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思想品德修养_____、____知识结构_____、____能力结构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教育 1.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2.教育方针 2.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3.特许学校 3.特许学校:特许学校就是具有共同教育主张的一群人(比如对当地公立学校不满的一群教师或几个家长)共同拟定一份章程(charter),根据州及地方法令获得批准后,便可

教育学原理题库

教育学原理题库 一、选择题: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因为()。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 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 )、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 8、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1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1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科尔伯格 B.杜威 C.涂尔干 D.马卡连柯 1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教育学考研各个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与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专业代码040101)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基本问题、比如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学原理传统的理论领域,也有近年来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新开拓的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元教育学、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当代教育热点和问题、教育改革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 2、教育哲学方向 教育哲学是多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学科,原本科哲学专业的学生再选择这个专业比较好。注重对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考察研究,着重探讨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教育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借鉴和批判。 3、教育文化学方向 教育文化学是以人类的教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多角度地透视并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重点是在深入诠释教育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比如研究不同国家教育观念里各自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中体现一国怎样的教育文化等。 4、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方向 主要侧重于学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同时,注重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学校发展与定位研究,区域教育规划研究等。如关于义务教育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研究,对学校管理与规划的研究。 5、教育政治学方向 教育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着重探讨教育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国内的研究一般包括:教育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教育与政治主体及其行为的各种关系、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等。 6、教育法学方向 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如何用法律规定一切教育中权利与义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完善。 7、教育社会学方向 教育社会学以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主题: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自身的结构和组织、教育分流研究等。 8、教育人类学方向 教育人类学是指用人类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描述、解释教育现象的应用性学科,旨在提示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9、德育原理方向(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 主要研究对公民整体或个人怎样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研究如何培养学生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

《教育原理》模拟试卷(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平等性、普及性、教育水平低。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深化的教育理论知识。;;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 6、1922年通过的“壬戌”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六、三、三”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孔子,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思想认知方面、道德品质方面、道德能力方面。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ABCD )。 A 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ABC )。 A 学生思想 B 学生品德 C 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D 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ABCD )。 A 教书 B 育人 C 指导学生课外活动 D 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B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D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C )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B )。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