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学研究的必备书目

博物馆学研究的必备书目

博物馆学研究的必备书目
博物馆学研究的必备书目

博物馆学研究的必备工具——《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论著目录》评介

史吉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学的研究和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研究者在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对前人所做的研究进行回顾,即文献综述。那么如何收集到相关文献呢?不外乎两种方法,一个是下笨功夫自己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去检索,再一个就是利用已经出版的专题目录,后者可以省去许多时间。目录的意义清代史学家王鸣成在《十七史商榷》卷一中说得好:“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任何学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要有自己的目录之学。在西方,博物馆学的专题目录、索引很多,有时这类目录以著作的附录形式呈现,页码甚至占到了全书三分之一!我国关于博物馆学的专题目录一直短缺,已经出版的博物馆学专著中,很少用附录形式登载文中的参考文献,注释也不太规范,这是博物馆学研究的硬伤。据我所知,在博物馆学目录中,以往专门对博物馆文献目录做编辑的有4部:1、《博物馆学参考书目及论文索引》,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图书资料室1977年编印;2、《博物馆学书刊资料目录索引》,南开大学梁吉生1980年编著;3、《馆藏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目录》,中国历史博物馆1989年编印;

4、《博物馆学研究论著要目:1949—1993》,孟剑明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这区区4部目录中有3部是内部读物,仅有1部是公开出版的,而且还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图书!

博物馆学要想登堂入室,就必须要有一部全面收集博物馆学研究成果的目录学著述,做这事需要有一种为他人作嫁衣的勇气和毅力,我曾经想利用在高校的便利条件收集期刊网上的博物馆学论文做个篇目索引,无奈力有未逮,迟迟没有实施。近日参加22届国际博协上海大会,得到大会惠赐的一部图书,翻看之余大喜过望,这部书真是应广大博物馆学研究者的迫切需要编辑出版的啊!

这部书就是由段勇主编,侯春燕、陈为、赵冠群编辑的《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论著目录》。新华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16开本,3260千字,分上下两册,

上册是中文,下册是英文,内容一致。主编段勇先生现在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的司长,北大考古学博士,在调任司长前做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2008年组建中国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的时候段勇是副院长身份被推举为这个委员会主任,我添列副主任之一,理事们开会的时候段勇发言说学会要做点实事,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要在博物馆学术研究上做点贡献,我揣测这部书就是他所说的实事之一了。从后记文字内容来看,这部书得到故宫博物院的专项出版经费资助,看来还是段勇副院长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做实事是要有经济实力做保障的。

这部书收录篇目从张謇1905年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开始,到2009年吉林大学留学生阿里克(斯里兰卡)写的博士论文“博物馆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为止,是迄今为止收录时间跨度最大的中国大陆博物馆学研究论著(含译著)目录。这是这本目录第一个特点,这样跨度的博物馆目录学著作是目前唯一的。第二个特点是范围广,侯春燕等三个编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摸爬滚打费劲心血,从1400多种期刊中搜罗了大量博物馆学方面的论文,以前人们认为发表博物馆学论文的地方仅仅限于《中国博物馆》、《博物馆研究》等少数几个刊物上,但这部工具书告诉我们,博物馆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园地除了文博界办的刊物外,还有大量综合性刊物和大学学报,博物馆学正由业内向业外扩张。第三个特点是对大量的博物馆学著述进行了分类探索。分类看似简单,但真要对众多的论著主旨进行梳理和排出一个合理的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编者先分专著译著、论文和附录三大类别,接着又对论文类进行细分,分为十二个子类,依次为:基础理论、博物馆史、藏品征集与保管、陈列展示、宣教与服务、博物馆文物(遗产)保护、博物馆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博物馆建筑与设备、规章制度、国外博物馆、博物馆学译介、研究生学位论文,各类论文中以时间为先后顺序排列。这样,读者根据自己研究选题的内容需要可以在这部书相关部分快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目录。当然,编者这样的论文分类是否科学可以进一步商讨,既然分类的标准是根据内容进行的,就不应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单独作为一类,因为研究生是作者的身份。还有,在现有的分类框架下,可以进一步细分小类,例如“宣教与服务”类中,可以分出“讲解”、“媒介”、“设施”、“观众”、“社区”、“义工”等等,这样更便于读者检索文献。

中国有3000余所各类博物馆,其中1000余所是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的博物馆,

我觉得这1000余所博物馆要购置这部目录,为本馆的人员进行博物馆学研究提供方便条件。至于开展博物馆学专业教学的40余所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更应该购置这部工具书。

网络时代开启了人类获取信息新纪元。建议编者在这部工具书纸本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版中国博物馆学论著目录索引数据库,挂到中国博物馆协会网站上,可以建立按作者姓名查询、按主题查询、按时间查询、按关键词查询、按任意词查询等等灵活多变的检索方式,方便研究者。再进一步是建立中国博物馆学全文检索系统,一网打尽所有博物馆文献,造福有志于博物馆学研究的人们。

期待这个建议能够被采纳。

《博物馆学》复习提纲

北大考古系研究生班复习题------博物馆学 名词解释: 1、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常见性)机构,向 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2、艺术博物馆——为展示人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提供欣赏、提高的条件,培养观众 的审美情趣,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自我充实、完善的愿望而建立的博物馆。研究对象: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史,艺术批评。收藏标准: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 3、科技博物馆——为传播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人与科学,人与自然而建立的 博物馆。研究对象:科技史,专题研究藏品:科学史料。 4、历史博物馆——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活动的博物馆。历史学研究, 古器物研究,通过历史遗留的实物阐释历史发展,使观众了解历史(知识、过程及发展规律),了解历史与现实、未来的联系。研究对象:揭示藏品的历史内涵,运用古代遗物研究历史发展。证史,正史,补史。收藏标准:历史价值,社会人文价值。 5、儿童博物馆——19世纪出现。它专为儿童的教育服务,它总体设计和展品的陈列都尽量 做到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6、阿什摩林博物馆——牛津大学四个博物馆之一。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正式对公众开放 的但收费的博物馆。1963年开放。藏品原约翰?崔生的收藏,1678年藏品归阿什摩林所有。不久,阿什摩林将他本人的收藏全部捐赠给牛津大学。以此藏品为基础建立了阿什摩林博物馆。 7、大英博物馆——为英国的国立博物馆。1759年,英国议会以建立博物馆为条件接受了斯 隆爵士的8万余件收藏,1759年建馆向公众开放,之后,藏品不断增加。该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品,设有100多间陈列室,分为埃及、希腊、罗马、东方、西亚古器物等10多个门类展出。大英博物馆是第一家国立博物馆,标志着真正国家行为的开始。 收藏成为社会的财富,促进了欧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8、卢浮宫博物馆——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成为真正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有着积极的 民族、政治意义,推动各国博物馆的发展。1793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卢浮宫改为法国国立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之后,藏品不断增加,包括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 9、斯坎森露天博物馆——世界第一所露天博物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吉尔卡登岛。1891年建成。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的创举。穿着当时民族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生活” 在这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和建筑面貌。但是建馆的观念上的倒退,不是展出最新的事物,而是建立在怀旧的思想基础上。 9、上海博物馆——是由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1874年创立的。该会总部在伦敦。中国支会 的目的是调查中国及邻近国家的情况,创立博物馆是其实现这一目的的计划之一。博物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博物馆基础知识 博物馆的定义 (哥本哈根1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海牙16届博协会议: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博物馆特征: 1 实物性(物的收集和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 2 直观性 3 广博性 博物馆的功能 基本功能——收藏、教育、研究 欧美“3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 我国博物馆的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3、思想品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和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博物馆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式、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博协(ICOM):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中国遗址博物馆研究综述

中国遗址博物馆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遗址博物馆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遗址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对遗址博物馆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对我国遗址博物馆研究文献的梳理,将中国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产生、发展与高峰三个时期。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大遗址保护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随着大遗址保护热潮的持续发展,遗址博物馆成为大遗址保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遗址博物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遗址博物馆的相关材料进行搜集梳理,根据不同时期内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发展特点与进程,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遗址博物馆的产生(1949――1977) 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产生。这一时期中国的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65年。这一时期中国的博物馆建设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兴建各种各样的博物馆。1953年,北京猿人陈列馆成立。1958年4月1日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该馆建立在西安半坡遗址之上,主要展示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半坡

遗址房址、骨器、陶器、陶窑等日常生活用品,展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半坡人的生存环境。 第二阶段:1966年―1977年。这一时期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表现为较少有新的遗址博物馆建成,学者也未发表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文章。 目前国内见到的最早的对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是1957年发表在《博物馆译丛》的《印度遗址博物馆》。文章明确了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并详细的介绍了印度的遗址博物馆状况。 二、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发展(1978――2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的新时代。直至2005年中国大遗址保护全面启动之前,我国的遗址博物馆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我国遗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学者也开始对遗址博物馆进行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在遗址博物馆研究的最初阶段,学术界普遍的关注点是遗址博物馆如何科学的定义。当时对遗址博物馆有五种不同的叫法,分别是遗址性博物馆、史前遗址性博物馆、考古遗迹博物馆、考古遗址类博物馆、遗址博物馆。

投资学读书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界着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更多投资学领域的着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放长线钓大鱼。投资者应该相信,即使是小钱,只要看准好公司,长期投资也可以发大财,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的要尽量透彻,然后就是买入等待,“短线而言,股票市场投票机,人气旺的股票走高。但是,长线来看,股票市场是体重计,本只好的股票永远不会寂寞”。“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家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他十分钟“,这是巴菲特对于持股事件长短的形象说明,他善于长期持股,但是,很显然,前提是已经分析出这是优质股票。看了关于巴菲特等人的投资学着作后,才真正把他们当作风云人

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

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 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那么大家对博物馆学的竞赛感兴趣吗?下面由为你整理的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1、什么叫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3、为什么说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博物馆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是博物馆活动的主体,博物馆活动和博物馆的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博物馆的任务主要是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它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涉及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因此,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4、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5、怎样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 只有既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又从博物馆的外部联系;既从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又从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地历史地探讨其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 6、博物馆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1)、理论博物馆学;(2)、博物馆方法学;(3)、博物馆管理学;(4)、历史博物馆学;(5)、普通博物馆学;(6)、专门博物馆学。 7、何谓理论博物馆学? 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其中又可以分为:(1)、博物馆学基础理论。这包括博物馆学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这包括博物馆特征、社会职能;博物馆的社会条件及其未来的发展。 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二8、何谓博物馆方法学? 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它们分别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

《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读书笔记 碎碎片片 文章题目: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作者:尤金·法玛(Eugene F.Fama) 尤金·法玛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出处:本文原载于[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8卷第2期(1980年),第288-307页。 一、写作动机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企业中的决策是由非股东的管理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激励问题,导致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理论舍弃了古典的企业模型——经营企业仅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而赞成集中研究控制企业但不拥有企业并与古典的“经济人”相去甚远的管理者的动力问题。代表有,鲍莫尔(1959)、西蒙(1959)、西尔特和马奇(1963)以及威廉姆森(1964)。 最近,经济学文献倾向于舍弃古典的企业模型但接受古典的经济行为形式,企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每一种要素为其自我利益所驱使。因此,强调在组织中通过契约来界定产权的重要性。代表有,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与詹森和梅克林(1976)。 作者认为,阿尔奇安和德姆塞斯,詹森和梅克林的见解——将企业看作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是远远不够的。在古典理论中,代理者是企业的化身,既是管理者又是剩余风险的承受者。但,这种见解不能解释,现代大公司里企业的控制权和证券所有权是分离的。 二、主要观点 在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观点中,证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可以解释为经济组织的有效形式。作者放弃了公司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所有者的假定,并把企业家的概念搁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将管理与承担风险两种职能归给企业家,而着两种职能在将企业称为是一系列契约时,自然被作为分离的要素来处理。企业为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所约束,被迫改进有效监督整个队伍及其个别成员业绩的手段。另外,企业的个体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外部都要正确面对市场为他们的服务所提供的准则和机会。 三、分析框架 1、企业所有权概念的不相干性 管理是一种有特殊作用的劳动——协调投入活动和贯彻投入要素间达成的契约,都有“决策”的特性。风险承担者的作用,即接受不确定性和在每一个生产期结束时总收益与总成本间可能为负的结果。通常,风险承担者通过事先提供财富来保证契约的业绩。以这种方法,承担风险的职能和资本与技术的所有权就被结合起来。然而,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因此,理解控制企业决策并不必然是证券持有者的天职第一步是,消除企业由证劵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第二步,摒弃企业家这一角色的观念。 2、管理和承受风险:更仔细的考察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博物馆建筑)【圣才出品】

第19章博物馆建筑 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布局 1.馆址的选择与环境的结合 (1)博物馆的选址要求 ①遵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②符合博物馆性质、职能的要求 (2)博物馆选址对环境的要求 选址前综合考察,因地制宜利用环境,并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考虑与环境的关系。 ①馆址最好尽量选择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或有纪念意义的地段。 ②位置应便于群众集散往来,交通方便。 ③如果建在市区,建筑应离开干道不能少于60米,并注意馆区周围环境的美化。 ④避免在低洼潮湿和散发有害气体、粉尘、煤烟等工厂的下风侧地段建馆。 ⑤博物馆的建筑地段应尽量选择良好朝向。 2.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 (1)博物馆的组成部分 陈列厅(包括观众服务和休息室)、文物藏品库、各项业务办公用房、后勤管理以及机房变电室等附属用房。 (2)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的要求

①平面布置中,应该根据其特点,本着按需而设置,按功能而分区来安排; ②立面造型上,必须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的性格特征,充分反映其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体现着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风貌。 (3)博物馆建筑的体型要求 ①不宜过分追求庄严宏伟、富丽堂皇的气派和过于精致、纤细的处理手法; ②造型特征要各有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4)我国博物馆的布局与造型分类 表19-1 我国博物馆的布局与造型分类及其优缺点

布局(自由活

3.结构的选型与材料的选用 (1)概况 结构是建筑物中承重的构件(梁、柱、墙、楼板和基础等)体系,其功能是承受作用在建筑物的各种荷载。 (2)结构要求 建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使用的寿命,结构作为建筑的骨骼,是创造空间,达到建筑目的主要的物质手段。 (3)结构的作用 ①一幢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都要受到结构的制约。 ②不同的结构体系可以创造出体型与空间各异的建筑物。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34164665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文博综合) 一、考查目标 攻读文博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概论和文物保护学概论四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博工作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考古学概论约80分 博物馆学概论约80分 文物学概论约80分 文物保护学概论约6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40分,共160分 三、考查范围 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n 证史作用 n 正史作用 n 补史作用 n 史料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n 文物教育的特点 n 文物教育的场所 n 文物教育的形式 n 文物的教育功能 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 n 辩证唯物论 n 历史唯物论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博物馆学 ?一、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定义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律的科学。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行社会教育的理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互相作?用的规律律。国际博协的定义为:“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不同博物馆进?行行分类的研究。”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研究对象: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行社会教育的理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互相作?用的规律律。国际博协的定义为:“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 研究内容和任务: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形成?一个分?支学科,它们包括: 1. 理理论博物馆学。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 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其中?又包括博物馆学基础理理论和博物馆基本理理论研究。 2. 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坚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列展览的 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方法和原则。 3. 博物馆管理理学。从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和管理理制度,从微观 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职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理制度和管理理?方法。 4. 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律以及博物馆在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的不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 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上述各个分?支学科进?行行研究阐释的学科。 6. 专?门博物馆学。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 科。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一、课程名:博物馆学概论 二、课程号:106006030 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 四、学时:51(课堂讲授43 、实验8)学分:3 五、教学目的及要求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中,了解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认识当代博物馆工作的特点,了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博物馆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探索博物馆课题的能力。 六、教材:自编 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博物馆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博物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1.1 博物馆学是一门科学吗? 1.2 博物馆学的理论构架及其意义 1.3 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的关系 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 2.1 欧美日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 2.2 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 2.3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 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3.1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2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什么是博物馆* 4.1 博物馆的定义 4.2 博物馆的职能 4.3 博物馆的特征 4.4 博物馆的类型 第二部分博物馆发展史 第五章博物馆的历史 5.1 博物馆的古代形态 5.2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 5.3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 5.4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 第三部分博物馆专业工作

第六章博物馆藏品的入藏流程* 6.1 藏品的收集 6.2 藏品的鉴定、定名、定级 6.3 藏品分类 6.4 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 6.5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 6.6 藏品保管工作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藏品研究与保护* 7.1 藏品保护的内涵 7.2 藏品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7.3 藏品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 7.4 藏品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 第八章展陈设计基础 8.1 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 8.2 展陈作业流程和基本原则 8.3 总体研究与设计 8.4 内容研究与设计 第九章展陈艺术 9.1 艺术设计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9.2 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 9.3 一般艺术规律在展陈形式中的运用 第十章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 10.1 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 10.2 高新科技在当代展览中的作用 10.3 动态陈列的理论和设计思想 10.4 动态陈列的利弊 实验一:微展策划与制作 实验二:模拟评估 第十一章博物馆与观众 11.1 博物馆观众类型 11.2 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 11.3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特点 11.4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 第十二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 12.1 博物馆教育的新认识 12.2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第三部分博物馆管理 第十三章博物馆宏观管理 13.1 博物馆宏观管理的特点 13.2 中外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博物馆内部管理 14.1 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 14.2 博物馆人员管理 14.3 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 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 界著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 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 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 更多投资学领域的著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 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

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 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 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和考研真 题详解 第1章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1.博物馆学概述 (1)博物馆学以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2.博物馆学定义 (1)日本《大百科事典》 “博物馆学是明确博物馆本质,科学地研究博物馆的真正目的及实现的方法,使得博物馆正确发展的学问。” (2)荷兰博物馆学者彼得·门施 “博物馆学是包括关于管理和使用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内的理论和实践的完整复合”。 (3)美国艾利斯·G.博尔考教授 “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制度、历史、演进,现在的地位和将来发展,以及博物馆对社会的独特责任的研究”。 (4)前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产生,研究它的社会职能,以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理论和工作方法问题的科学”。 (5)国际博物馆协会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6)《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7)中国 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3.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1)几种看法 ①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a.博物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b.博物馆活动的主体是人。 c.博物馆的任务主要是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d.博物馆运用的知识范围,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e.博物馆学的方法论,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②博物馆学应属于信息科学 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①博物馆学有很强的跨学科性 a.博物馆学与周围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博物馆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心理等相关领域及其理论、研究方法相联系。

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 1、Museum——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 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 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人将博物馆定义为“保存管理文物或研究学问之地”,称之为“积骨馆” “积宝馆”,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将其定为教育机构。 80年代,定义为教育、收藏、科研机构。 二、博物馆的定义 1946年: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1951年: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资料的标本以供群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而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1974年: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常设机构。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定义: ①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②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③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三、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 性质:性质体现工作宗旨,博物馆的宗旨是:1、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社群。2、非营利机构,不得向机构拥有者、成员风向利润,利润不得上交、私分,应当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3、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职能: 中国:收藏,研究,宣教(群工) 国际博联: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 构成要素: 展品:文物标本及与之相关的信息 设施:建筑,设备,经费,技术 专业人员:掌握知识、技术、语言的人员 陈列 观众:赞助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捐赠者 作用: ①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整合社会和种族的记忆。②政治作用:代表现政府对历史的态度,反映政府形象。③科研作用:为科研提供实物资料。④经济作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消费。⑤休闲娱乐。⑥文化遗产。⑦社交。 第二节博物馆学 一、博物馆学的定义: 国际博协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博物馆学的特点: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核心讲义(博物馆教育与服务)【圣才出品】

第14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 一、博物馆教育的新观念和主要任务 1.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陶冶情操服务。 (1)对小学生,着重向他们讲解与文物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对中学生和城乡青年,着重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情操。 (3)对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着重引导他们认清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自觉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2.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 (1)结合中小学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辅导,使之增加文物标本知识,或组织教师予以有针对性地讲解,或向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 (2)组织学生来馆参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 (3)与博物馆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学校建立固定联系,设立校外学科辅导员,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开展活动。 (4)提供教具。根据本馆性质和条件,制作一些模型和标本,如矿石、生物标本,历史文物、科学模型等,借给学校组织教学。

(5)组织小型、轻便的展览到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同时携带有关录像和幻灯,向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普及历史与科学知识,宣传有关保护文物、自然生态环境的法令。 3.为成人终生教育、回归教育服务。 (1)博物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任务。 (2)博物馆在成人教育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①博物馆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②博物馆涉及许多专业,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成年人综合学习的要求。 ③对一定的专业来说,博物馆人才集中,有较好的设备,为成人教育提供适宜的进修条件。 4.为科学研究服务 (1)提供藏品资料和研究成果,提供咨询服务、文物标本的鉴定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科研技术设备。 (2)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某些研究项目中进行合作。 5.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息服务 (1)对国外游客的服务 ①接待要热情,要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②加强参观辅助服务。对国内外的旅游观众,应作好导引工作和咨询服务活动。 ③尽可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设施,办好博物馆服务部的经营管理。 (2)参观纪念品的供应

博物馆研究的范畴

博物馆研究的范畴 辛成于上海 还是不得不强调我对“博物馆学”这一术语的厌恶。 我认为一类研究要成为学科,必须要在对象、原理、方法、目标四个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在这四者中,原理与方法是鉴别学科间区别的重要因素,例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对象有时是相同的,目标也是相似的,但是人类学的原理根本在于阐释,理解意义存在的背景,而社会学的原理在于归纳,从繁芜的现象中寻找规律,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方法上的本质差异,也由此分化出针对同一类人类活动现象的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相比起原理与方法,对象的差异是次要的。正如法国历史学家虽然研究厕所的历史,但是不会自称是“厕所学家”,不是因为厕所的名头不雅,而是因为他所运用的方法与历史学无异,唯一的差别只是将对象锁定在了人类如厕的行为与范式上。 而今,大学科日渐成熟,难以在结构上再有创建,学者们便纷纷在对象上寻找出路,就文博界内来说,出现了“故宫学”、“圆明园学”这类边界模糊的所谓学科。而“博物馆学”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但是随着博物馆的问题在社会舆论中的比重逐渐变大,“博物馆学”似乎已然日渐成为一门正规的“学科”,我始终认为这是不足取的。 当前所谓的“博物馆学”,除了在对象上比较接近之外,在原理方

法以及目标方面,都存在难以统合的混乱。这种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固定的研究范式。 我们来列举我们的同行对比一下:考古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方法和原理体系,因此其著述虽然量大的惊人,但是已经确立了一种范式,虽然这种范式在东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往上一级学科追溯,还是能锁定特定的学统;文物保护的原理则是借用了其他自然科学,这使得研究不同内容的学者可以参照一套恒久的标准与基线,对彼此的研究内容加以判断与评论。相比起来,博物馆研究是不具备这种特点的,文章的量虽然也不小,但是没有框架,没有结构,没有探讨问题的平台,致使学科的地位迟迟难以提高。 苏东海先生曾提到,别人说博物馆学是“空棘鱼类”,这种远古动物脑子越小,身体越大。这个比喻不无道理。 因此我们看到,一类研究要超越特定对象和特定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必须要有学科性的支持。学科性的支持既给研究内容提供了相对固定的结构,也为同行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有了学科性的支持,一类研究才能沿着纵深的方向行进,而不再是反反复复的蜻蜓点水。 二、囿于功能主义与经验主义。 美国密苏里大学博物馆专业教授Jay Rounds的研究数据表明,在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

考古与博物馆学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 张传强整理2014.6.14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 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 张謇与南通博物院 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第二讲西方博物馆发展史---- 论述 重点近代博物馆发展史论述题可能结合时代背景 了解所有笔记中博物馆 第三讲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论述 发展特点背景来谈解放前后对比展望未来等等思路 名词解释必考—曾说过《考古图》《博古图》《西清古鉴》《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宣和画谱》等 第四讲博物馆类型 简答题很可能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技术馆 第五讲藏品 都要了解重点就是藏品征集及其途径 了解一级二级三级文物 第六讲藏品保护 文物保护保存保养原状现状始状 藏品保护环境 第七讲博物馆陈列 博物馆陈列大纲方案平面设计图壁面设计图 第八讲博物馆教育---不考? 第九讲博物馆管理目标—没提到 第十讲博物馆的组织结构 博物馆四种管理模式 职员三部一室一条龙 第十一讲博物馆管理方法 战略规划长期规划制定政策和程序 藏品管理人—职责? 藏品项目管理---简答 第十二讲博物馆建筑管理 总体布局展室设计库房设计 名词解释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学的定义: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张謇 近代实业家,立宪派领袖。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出身农家。十六岁中秀才。后在南京结识庆军统领吴长庆,入其幕。1880年随军至山东登州,初识袁世凯。1882年随庆军入朝鲜平乱。1885年中举人,盛负才名,与文廷式、王懿荣、曾之撰称“四大公车”。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时曾弹劾李鸿章,吁请免去李北洋大臣职务。1895年始,于南通筹建大通纱厂,1899年投产,获利颇丰。1895年列名强学会,但对康有为主张不尽赞同。义和团运动期间参与策划“东南互保”。从1900年起,大力兴办实业、教育,先后创办垦牧、盐业、渔业、轮船等公司和榨油、面粉、铁厂等,又创建通州师院、女子师范、南通学校等多所中小学,并立志疏导淮河。1901年著《变法平议》,主张君主立宪。1904年清廷赏三品衔,任为商部头等顾问官。1906年与郑孝胥等组织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任江苏谘议局议长,发起十六省谘议局代表赴京请愿,要求速开国会,建立责任内阁。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武昌起义后表示拥护共和,暗为袁世凯篡权出谋划策。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不就职。1913年任熊希龄内阁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8月,袁世凯欲复辟帝制,乃辞职南归。于南通继续从事教育、实业与“地方自治”。1919年五四运动时,禁止学生参加爱国斗争,并抵制新文化运动。1922年任江苏运河督办、交通银行总理。1923年后所办企业多有亏损。曾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停止内战。1925年大生一、二厂因负债为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接管。1926年8月24日病卒于南通。遗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3.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国博物馆界的学术团体。1935年4月北京成立。发起人有马衡、袁同礼、丁文江、王献唐、向达、徐悲鸿、张元济等68人。协会宣称“以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为宗旨”。会长马衡,袁同礼、朱启铃、叶恭绰、沈兼士、丁文江等15人为执行委员。协会会员分机关会员、个人会员、永久会员、名誉会员四种。成立时有个人会员120多名,机关会员有故宫博物院等30多个。协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分工研究博物馆学术及与博物馆相关的各项学术,设计博物馆建筑、陈列或设备,并负责审查博物馆学书籍、论文,举办学术讲演、展览会等。协会出版会刊《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2月一期,傅振伦负责编辑),并对全国各博物馆作调查,在此基础上编辑了《中国博物馆一览》。出版的书籍还有:《博物馆学书目》、《博物馆学通论》、《地方博物馆实施法》、《博物馆学概论》、《地方博物馆之目的与组织》等。该会还决定以“ ”作为博物馆的合体字。其成立促进了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事业发展。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肆意摧残中国文化事业,博物馆界遭空前厄运,各馆纷纷南迁,协会活动中断。 中国博物馆学会 学会成立于1982年3月,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广大博物馆工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博物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与博物馆工作经验交流,学会章程规定设立专业委员会,1985年建立陈列艺术设计委员会,1986年建立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1987年建立藏品保管专业委员会,1988年建立博物馆教育研究委员会。根据博物馆学会会刊工作的需要,1986年建立了会刊编委会。“组织博物馆的研究与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学会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开展学术讨论,召开座谈会,为博物馆提供咨询和技术援助,参与举办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班。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是博物馆学会的又一主要任务。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组成的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于1983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从此,中国博物馆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不仅对外国博物馆学者了解中国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研究,而且对中国博物馆工作者了解外国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