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篇一:读后感《罗素论教育》-王松乔】

读《罗素论教育》有感

王松乔 2013级教育管理

因为党组织这次的读书交流活动让我有机会重温《罗素论教育》中

的教育思想。《罗素论教育》,又名《教育与美好生活》,讲述了

作者罗素对儿童出生起涉及到的一系列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对学校、

社会教育的看法。一个儿童自小的教育确实与他今后的人生发展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次拜读后,结合现实生活,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一定要关心爱护孩子,但不能放纵。

关爱孩子的身体,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关爱孩子的自尊心,让

他们快乐地成长;关爱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让他们自信地成长。但,不能因为爱他们而使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更不能因此而

使他们目无尊长。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要果断拒绝并给予其合理的

解释。同时,从小就应使孩子懂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

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求年轻的家长们严格要求自己,家长永远是

孩子的第一榜样。

2.有条件的家庭应多多存放书籍。

许许多多的文人智者,皆因幼时即饱读诗书而才智高于他人,比如

我最喜欢的作家三毛。书中有数不尽的学校中学不来的知识,它教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广阔万千的世界。环境是影响个人发展

的重要因素。现在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除了孩子在学校接触的教

科书以外,我们不能保证孩子在家庭以外都会接触到什么,因此,

在孩子幼时,即应由家长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儿童读物放于家中,以

备儿童随时翻看。这些书要兼顾扩大孩子的视野,所选书目应广涉

人文、地理、科学,另外,正如罗素所言,“最好的儿童读物乃是那

些为成人而作,但又碰巧适合于儿童的书籍”,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语言等等。要让孩子乐于读书,不可

逼迫,而应引导,首先父母就要成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

3、重要的,我想着重说明的是关于学校课程设置。

罗素用了相当的篇幅阐述了14岁前的学校课程,涉及读写、算术、地理、历史、艺术、文学、语言、数学、科学等相关学科。我想谈

谈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学校的课程设置问题。我想,在培养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教育方针下,各级教育部门对当地课

程设置规划得都还是比较全面的。但,由于中国现阶段高考“一考定

终身”的实情,大部分中学的教学都是以中考、高考的考试科目的教

学为主。我从初二开始就没上过音乐课和美术课了,上了大学后发

现我的大多数同学从上初中开始学校就没安排过这两门课。我认为,艺术课程与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同等重要。我国自古以来乐学都

有很重要的地位,诗歌辞藻华丽,读上去朗朗上口,沁人心脾,更

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音乐、美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的协调性,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要让孩子真正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让孩子拥有一双视野

广阔的双眼。全面发展不仅是罗素,也是从古至今人类教育发展的

理想。

【篇二:伯特兰-罗素“论教育”部分译文欣赏[论文]】

伯特兰?罗素“论教育”部分译文欣赏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信仰是基于理性的,你应该用理由支撑该信仰而

不是用迫害别人的方式,而且如果你发现该理由与你背道而驰时则

应该放弃这种信仰。但是如果你的信仰是基于忠诚的信念而发的,

那你会认为你丝毫不需要论证,而且你会诉诸武力,用迫害或者用

所谓的“教育”限制和扭曲青年人的心理。后一种方式尤其显得邪恶,因为它利用了还不成熟的人毫无戒备的心理。不幸的是,每一个文

明国家的学校中都或多或少地在实施这一教育方式。(h.s.e.p.:2201)

【篇三:《周国平论教育》读书笔记】

2010-04-28 14:02:04

因为阅读了周国平先生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便想起要了解

周先生的近况,于是到网上查看,无意之中发现周国平先生有了新

作《周国平论教育》,以往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视角阅读他的作品,

向先生学习哲学知识和方法。没想到周先生退休之后,开始关注起

了教育问题,惊喜之余,便急切的想看个究竟。于是便有了手头的

这本《周国平论教育》这部书。以下是一部分摘抄。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

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

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

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

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

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

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

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

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

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

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

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

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

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

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

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

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生长就是目的,在

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

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

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

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用外部功

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

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

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

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

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

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

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

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

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

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

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

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

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

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句话出自卢梭

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

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

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

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

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

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

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

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

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

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

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

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知识的细节

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

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

你是白受了教育。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

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

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

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

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教育的真谛不

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

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

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

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

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

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

不必存在。

我一直感觉周先生对哲学有着特殊的理解和热爱,也听人非议周先

生的哲学所思所行,而我不以为然,一直固执地把周先生作为自己

学习的榜样。原因就是我感觉到周先生的思考始终在指导着自己的

生命实践,尽管他的文字不如专业人士所认为的那么哲学“专业”,

他的哲学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密切关注生

命、人生、生活的实际,而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学问和科学最终的价

值和意义都应该体现在实践中。作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先生对教育的

关注,我猜想应该始于他的孩子出生,孩子的出现促成了他对生命

的广阔思考,掀动了他作为父亲的情感波澜。深沉的情感之下,才

生发了对生命的巨大责任。其实,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没有

那一个人仅停留在哲学的领域而不关注教育,教育本来就属于广阔

的人生中的一个部分,不关注教育和生命的哲学家难以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大哲学家。整部书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共八个部分,周先生从教育的理念入手,直接深入到教育的实质之

中追问教育的本质和人性的规律层面;而后从阅读与素质教育的角度,探索教育的最重要问题,也就是生命向优秀发展的道路;进而

在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责任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家庭环境、孩子的

生命状况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哲学与语文教学这一部分里,重点谈到了生命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问题;第五部分生命教育和第

六部分灵魂教育就更是把现今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给

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教育图景;向教育提问则大胆地质问现今

的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鲜明看法;教育讲演录叙述了他自己在教

育的领域内力所能及的努力和抗争。通篇感觉周先生对教育的实质

认识渗透,以哲学家的眼光直逼实质问题,但也能感觉到相对于他

终身关注的哲学,对教育的关注刚刚起步,对相关理论问题探索和

认识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我感觉到晚年的他对教育的关注和热情超过了他对哲学的关注。因

为教育比哲学似乎更密切的联系着生命,尤其是最富变化的年轻的

生命,这里有着生命无与伦比的美。到此,不由得想起我过去的认

识和断言,没有生育子女的人对整个人生的体验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讲更是巨大的缺憾,因为我坚信人性巨大的智慧和美是通过养育生命才得以发现和培养出来的。

教师必读的经典书籍

教师必读的经典书籍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使人进步。 中小学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读哪些书? 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有两类书必读:一是读孩子们读的童话书,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现在的孩子们正在着迷的书;二是读教育名著,因为人类几千年的教育活动积累下来的好的理念和经验是不变约,读这样的书可以少走弯路。 从当代社会的发展来看,作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该读四类书籍:第一类是各类教科书及相关教辅书,第二类是中外教育经典名著,第三类是人文社科类经典名著,第四类是中外名人传记。 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及相关教辅书。这有助于教师夯实知识基础,丰富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的学习内容,还有助于教师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经常提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精读中外教育经典名著。在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大宝库中,教育经典名著总是一座无法被忽略的重要宝藏。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精彩短章,都难掩其熠熠夺目的光芒。从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几千年来,无数中外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极其复杂的教育及其发展规律一直艰辛地探索思考、研究着,留下了一大批不朽的教育经典名著,成为人类思想大宝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宝藏。教育经典名著记录了他们积极投入教育实践、科学论证教育方法、执著探索教育规律的轨迹。这些著作历经历史的冲刷和验证,至今对人类社会和教育仍有影响,可以说对今后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经典书籍,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选择性阅读人文社科类经典名著。人文社科各领域很多不朽的经典名作,蕴涵着启迪千秋的思想精髓,凝聚了人类心灵的光华。教师可以在哲学名著中品茗思考,体验人生的意义,关怀人类的终极价值;可以在历史名著中回味过去,

《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读后感 刘水芹 翻开周国平的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想,他并非老师,怎么会写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而且乍看名字似乎也文不对题,翻开绪论就看到他自己的解释,他说“我不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怎么也来谈教育了呢?可是,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 原来他也在为当今教育思考,出力。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可是现如今,教育已经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让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拖延下去,只会愈加积重难返,今后纠正起来更加事倍功半。说到这里就回归了他整本书的主题——守护人性。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在针对今天教育发出的众多清醒的声音之中,周国平希望他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点积极的作用。 教育即生长,是周国平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体现,是他关于教育目的最凝练最生动的比喻。他梳理古今中外哲学家的教育言论,从中挑选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归纳为“教育的七条箴言”,“教育即生长”是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

罗素(优美,励志英文短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e Prologue to Bertrand Russell's Autobiography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我的人生追求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摘要: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理想的智力教育需要一些智力美德——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罗素提倡要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产生一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罗素的这些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对于我们当前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素;智力教育观;科学态度 一、智力教育与智力美德 根据罗素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品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应着重在孩子6岁之前进行。罗素认为:“有文化的个体是指一位获得能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具有能和同事协调相处的行为习惯的人。在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中不起作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以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学算术,而不考虑为社会服务、与同事协调相处的问题。 关于智力教育,他认为美好的品德是智力教育的基础。如果方法得当,智力教育也可以产生美好的智力美德。这些智力美德包括: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进行智力教育,必须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任何难度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来获得。 在这些智力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罗素认为,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部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部分地给予他们需要的某种技巧,以便他们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对一种富有成效的好奇心进行激励,即使好奇心全部是在学校课程之外,也不能使好奇心受挫。因为,“没有单纯的好奇心,许多最有价值的知识就绝不可能被发现”。我们的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被我们激活了,又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在家里和学校得到了满足,我们大人教给了孩子多少能够满足好奇心的技巧? 虚心这种品质表达了真诚追求知识的愿望。因此,“虚心的品质在没有任何信念的幼年时期比在以后生活中更为普遍。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以开明的心态看待每一个问题,能够丢弃那些经过争论证明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大人、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首先应该以开明的态度看待事物,避免主观主义的发生。 按照罗素的观点,理想的集中注意力具有三种特征:即强烈性、持续性和意志控制性。“要取得一项不易取得的成就,甚至对任何复杂的或者奥妙的主题的理解,能够在同一事物上集中注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会自然地越来越集中,而且对事物自发而浓厚的兴趣也会产生这一效果。但是,要真正使其有价值,集中注意力必须是在意志的控制之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一点感想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一点感想 在惠山区“四个一工程”的契机下,我们教师抓住机会,大量阅读了一些教育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不曾了解的观点,并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前段时间,我偶然得到一本《周国平论教育》。细细读来,感触颇多。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今的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 周国平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是灵魂。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轻了其他三个方面。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这样也是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我们只注重智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是不是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还是只能成为一个仅存生存技能,苍白地活着的人? 周国平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当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论知识与智慧__罗素_knowledge_and_wisdom_译文[1]

论知识与智慧罗素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智慧是井井有条的生活。--伊曼纽尔·康德 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一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完全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就全方位来看,追求知识的专家们并不一定具备智慧。 然而,仅有综合能力还不足以构成智慧,还必须加上对人生目的的某种意识。这一点可以在历史研究中得到说明。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干的坏事多于好事,因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热情这种扭曲性媒介观察事实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始于亘古,止于无穷未来,也不是不缺乏综合观,但他努力想要说明的历史教义主要是从公元400年到自己的年代,德国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民族以及世界进步的标准榜样。或许构成智慧的综合概念可以延伸,它不仅涵盖智力而且还包括感情。知识面宽但感觉迟钝的人不是不常见。这样的人缺少我认为的智慧。 智慧不仅为公共生活所需,也同样为私人生活所需。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解放出来,都需要智慧。如果一个目标本身不可能被达到,既便如果它可以被达到的话,追求它的行为一定是高贵的,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也可能不是明智的,在过去,许多人毕其一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毫无疑问,如果他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他们就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福祉,但事实上,他们浪费了生命。退而说不那么伟大的事情,想想两个人,A先生B先生,他们相互憎恨并通过相互憎恨而相互摧毁。假设你到A先生那里说:“你为什么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内容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4期 OF THE GRADUATES Vol 2001 SUN YAT一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2 NQ4.2001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肖经纬 【内容提要】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从罗素的哲学现、历史观及方法 论三个层面上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进行剖析,尝试通过对其写作的立 场、态度、取材及评价标准、视角等方面的探讨逐一考察罗素如何解读西方哲 学发展史以及如何解释西方哲学发展史。 【关键词】罗素西方哲学史方法论 哲学大师写哲学史彭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且,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不可避 免地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带进哲学史,所以,他们

所写的哲学史,或多或少都寄托了自己 的哲学理念。十九世纪黑格尔所写的《哲学史讲演录》,至今仍是人们研究黑格尔哲学 思想的重要文本,尤其是他在书中所表达的哲学史方法论,比如把哲学史看作是一串圆 圈的圆圈等等,迄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不少人的哲学史研究。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 表人物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liy)中,以哲学 大家的手笔,高屋建瓶,恢宏磅礴,以独到的视角论述了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历 史。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也是我们研究罗素本人哲学观的重要资料。 一、哲学的定义 t 要考察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就不能不考察罗素的哲学思想。事实上,如果说, 罗素的哲学只是他所从事事业(寻求确实知识)的一个副产品[’〕的话,《西方哲学史》 亦只是其哲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而已。这本广为哲学爱好者所熟知的书,在罗素所有的 著作中,并没能占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即

读书感悟

教育要回到常识 ---读《让教育回归人性》有感 教育,与其说是一份工作,不如说是一份使命,我们的身后是几十个家庭,几十个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方法。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一书中,挑选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归纳为“教育的七条箴言”。“教育即生长”是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条。“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生长本身就是幸福的。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既优秀又幸福,所以我的感悟是:教育要回到常识。 “教育即生长”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水平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很多原则和这个箴言不无关系。“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古今中外的教育著作中,几乎都会提到阅读对受教育者成长的重要性,周国平也不例外,他认为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是最有效的素质教育。作者就是热爱阅读的人,他强调要多读经典,如果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素质不会得到提升。不但成人要阅读经典,孩童也要读经典。读经典让孩子从阅读初始就有较高的起点,读百科,读经典故事,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阅读趣味和精神品味形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往上引导,这样才能通过阅读提升其素质。很多老师会问:“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爱看书,不爱学习?”那么试问我们自己一年又看过几本书?又有多爱学习呢?我觉得还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好,因为学生的感官是很敏锐的,你的喜好会带动他们的喜好;班级里一部分学生的喜好会带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喜好;几个班级的喜好也会带动整个学校的喜好。尤其在当下,电视和网络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人们变得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想象,人似乎成了纯享受的机器人。阅读是一剂良药,但其中也混杂着无用甚至有毒的东西。周国平给了我们忠告“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仅仅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就这个点来说,我认为现在好了很多,学校相关于读书的活动,也鼓励孩子们多看书,让阅读成为真正的全民活动。在反思到我们自身,现在我们读的书是不是被功利化、事务、疲劳损害?我们是否具有类似青春期充满激情的阅读经验? 虽然周国平是一位哲学研究者,但是这本说缺是文字素朴、真诚,句句说到心坎里,直指现代教育的要害。感受着一位智慧长者对教育的忧思与呼唤,分享着他智慧人生的幸福与欢乐。“回归人性”四个字,也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所以我提出的口号是,教育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周国平《论读书》

论读书 周国平 好读书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你三日不读书,就感到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则你必定是一个有读书癖的人了。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质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惟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读书唯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没有人有义务必须读诗、小说、散文。哪怕是专家们同声赞扬的名著,如果你不感兴趣,便与你无干。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

教育就是守护人性,传承高贵——读《周国平论教育》

教育就是守护人性,传承高贵——读《周国平论教育》

————————————————————————————————作者:————————————————————————————————日期:

教育就是守护人性,传承高贵——读《周国平论教育》-中 学语文论文 教育就是守护人性,传承高贵——读《周国平论教育》 林颐 周国平说:“凡大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致力于人性和人类精神的提升,而唯有凭借正确的教育,这个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长期的哲学人文思想熏陶,让他的教育观点深刻而独到。《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他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书中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得到发展。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 教育即生长,是周国平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体现,是他关于教育目的最凝练最生动的比喻。这是周国平在浩瀚的哲学海洋里撷取的教育珍宝。他梳理古今中外哲学家的教育言论,从中挑选出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归纳为“教育的七条箴言”,“教育即生长”是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条。“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生长本身就是幸福的。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既优秀又幸福。很多人认识周国平,是从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开始的,无数人被他的慈父情怀打动。妞妞虽已离去,但妞妞留给周国平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让他把对一个孩子的爱化为了对所有的孩子的爱。周国平爱孩子,在《周国平论教育》的这两本书里,有很多文章,如《智慧和童心》、《拯救童年》、《怎样做父母》等,都表现出了他对儿童的爱护。他说,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求知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太过功利,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疾呼

罗素《论教育之目的》摘录

(英)罗素:《论教育之目的》摘录 教育应当造就的是一种信念,它确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来,知识是可以获得的――尽管获取知识需要克服困难。在特定的时期内,许多被称作知识的东西或多或少被可能是一种谬误,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细心检查和勤奋钻研,纠正这些错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建立在信念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应当对细微的错谬之处保持特别的警觉,不然,小错就可能导致大祸。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先确定信念,然后再采取行动。一方面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文化,一方面又需要不会衰减的热情;而要保持这样的心境实属不易。但是尽管有困难,我们还是有可能获得这种心境;事实上,这就是科学的心境。知识正如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虽然难得,但并非不可获得。教条主义者忘记了获取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怀疑论者则否认获取知识的可能性。这两种态度都有是错误的;当这种谬误码率被推而广之以后,就会导致社会性的灾难。 智慧/同情心/善良/想像力/… …学校培养出的人材应当精力充沛,社交有方,身体强壮,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高出常人的正派品质,并且确信,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在我看来,构成理想品质的因素有四:活力/勇气/敏感/智能; 我并不认为只要有这四个要素就足够了.但是,这些要素养却可以把我们带上成材之路.而且, 我还确信,通过在身体上/感情上/智力上对孩子们加以辅导关照,他们就可以普 遍获得上述四种品质.… …活力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品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素质;只要健康状况良好.一般就可以说是活力永存.…不管周围环境有无令人特别兴奋之处,只要活力存在,生命就会让人感到充满欢乐.活力可以增进快乐,消除痛苦.活力可以使人对周围

出现的一切事物发生兴趣,由此而增进认识的客观性,而客观地认知事物是心智 健全的本质因素.人类倾向于自我陶醉,以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因而也就无法对他们身外的现象真正发生兴趣.对于人类来说,这乃是大不幸,因为这样做轻则会带来烦恼; 重则会招致忧郁症; 况且,除也极个别的情况外, 这对于有益的实际行动来说,还是一个致命的障碍.活力可以增进人们对于外在 世界的兴趣; 它还能够提高人们从事艰苦勤工作的能力.进而言之,活力可以抵 御嫉妒心,因为它能使人感到存在的快乐.…活力是人类的一个极重要的优点。 …勇气具有多种形式,而且每一种形式都各具复杂性。没有畏惧是一回事,而有力量战胜恐惧又是另一回事。当有道理产生恐惧时,一个人却无所畏惧,这是一回事;而当没有道理产生恐惧时,一个人表现得无所畏惧,则又是另一回事。不存在无来由的恐惧感,这纯粹是件好事;同样,有力量战胜恐惧感也完全是个优点。… 从心理心和生理学的角度着眼,恐惧与是很相似的两种情绪:愤怒的人其实并不具有真正的勇气。…我相信,通过教育,有可能把普通男女培养成为无所畏惧的人,使他们放心大胆地对待生活。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英雄、贤人才具有这样的生活态度;而其它的人如果能够得到先贤的昭示,也同样有可能学会像他们一样对待生活。那种不受压抑的勇气必须是由一系列共同构成的。首先,对于最恭顺的人来说,健康与活力是极为有益的因素,尽管它们并非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危机环境中,最需要的是行动和技能。但是,当我们考虑的并不是上述两方面的勇气,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勇气时,需要的就是某些更具本质性的因素了。我们所需要的是由自尊心和无我的生活观共同构成的因素。先说自尊心:一些人是在自省中生活,而另一些人则纯粹是一面镜子,他们的生活无时不反映着周围

谈美读后感600字

谈美读后感600字(一) 美学,往往会给人一种略带神秘的色彩,我一直以来都以为美学如同其他高深莫测的哲学。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后,我发现这是一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的美学,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朱光潜老先生用的是书信的形式来向我们阐述美学的问题,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书中反复强调美学的起源就源自于生活,一切都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到没。我认为当我们意识到美的时候,往往都是离不开人的。 作者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从人的品质思想,我们会看到最初的美,那就是书中说的“不涉及欲念和利益计较”。正如所说的这样,美学这门深奥的学问,往往就是最本真的。就像之前很多媒体评价的最美的人物。他们就是做到了这些最本真的人性美。而反观当下,现在仍是有不断地事件是为了利益的争夺。 之前,不断受关注的反腐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据。自中央加大对贪腐的整治力度之后,有数不胜数的官员落马,大到“老虎”,小到“蚊子”,似乎覆盖了国家的所有部门。贪腐现象只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一个产物。所以归根结底,腐败是由社会个人贪图利益的不正之风所引起的,这些正是与朱先生所说的人性美相对立的。书中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私欲而不断贪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充满真能量的。 总而言之,这本很薄的书,充满着深奥的美学思想。读过这本书,我觉得只需将这“美”充分的融入到每时每刻的生活中,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谈美读后感600字(二)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论教育》是罗素自选文集中的一章,节选自《人类为何战斗》。罗素的这篇论文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甚杂甚广,难以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地讨论。今天我就先记录一下他对于教育的宗旨的观念。在我看来,罗素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于人类思想的讴歌。在他看来,教育显然不应该仅仅只是教会孩子一门谋生的技能,而更应该因材施教,令有智慧兴趣的孩子们能够在不断的追问中,在不断的对于世界的探索中,培养出思考的能力,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兴趣。“或多或少把思考的欢愉带给所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这乃是可贵的精神教育的最高宗旨”照他的描述,其实他所生活的年代的英国教育与现在的中国教育也相去不 远“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教育应带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这岂不就是中国教育 活生生的写照么!那么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接着阐述“正是信条把人们团结在战斗的集体(宗教、国家、政党)之中。正是信条中凝聚的信仰产生了战斗力,使胜利归属于那

些对可疑之事抱定最坚定信念的人们。而实际上,对可疑之事投以疑问才是理智的态度。”很明白,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想当年,民国的宽松空气鼓舞了青年人去主动思考,去追求各种信仰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正确答案”,到最后,胜出的可不就是那群信仰最坚定的人么?但是信仰坚定与理 性思考,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概念。一时的武力的胜利,并不能说明有坚定的信仰就要比有理性的充满怀疑的思维的 要强;毕竟,斯巴达可以用坚强的纪律打败雅典,但是雅典的公民精神,理性的论辩,自由的思维发展所结出的精神之花才是能永世让后人向往的。那么在理想状态下,教育的目的就很明白了,而且为何理想的教育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行也变得很显然。政党,当权者,既得利益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希望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重复性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他们的思考能力,毕竟,有思考能力的奴隶最危险。成年人最想塑造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会坚决执行的机器。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只是让孩子们学会一样谋生的本领,甚至也不是让孩子们学会更宽泛的“谋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让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命,了解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整个大自然,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会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问,探索,思考,并接过接力棒,将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很有幸,在假期里拜读了《周国平论教育》一书,初次翻阅此书,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我被封面上的这几句话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充满了好奇,不禁想看看作为当代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的周国平,到底会用什么样的视角评论当今的教育?当我通览全书以后,感慨万分,我从心底喜欢上了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尤其是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读他的书真可谓是灵魂的阅读,充满了哲学的沉思。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阅读他的文章,我明白了当今时代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我们的智慧和灵性就会逐渐枯竭。其实我觉得,现如今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的利用上各不相同。在这个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我们每天睡觉前不是离开电脑,便是放下手机。很少有人能够在工作之余,静心沉潜地去阅读。当我用心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之后,我发现,他的这些教育随笔的思考,睿智而深刻,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他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真正明白了读书的真谛,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必须要阅读经典书籍,当你真正走进书的海洋汲取营养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 我非常喜欢周国平对写作的诠释,他说: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安顿自己。这是他的写作思想。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拥有属于 “名师与教书匠的根本区别自己的教育思想哪?国家教育督学张志勇曾说过: 在于有思想。”读了周国平对教育的论述和诠释,我知道了“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应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人真正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一个人真正有别于他人的也是思想。作为一名教师有思想才有光彩,有思想才有魅力,有思想才有价值…… “没有思想是悲哀的,有思想是痛苦的。”悲哀是被动的适应,痛苦是主动的改造。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不奢望成为思想家,但至少我们应该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通览全书之后,我不禁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当我们

《罗素论教育》读后感800字

《罗素论教育》读后感800字 本书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教育的理想、品行教育和智力教育。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很多的差别。父母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往往事与愿违,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旧的观念认为,儿童绝不可能“情愿”学习,用一些恐吓的手段强迫他们学习。这种观念完全是因为缺乏教育技巧所致。现代教育则把孩子放在随意发挥的位置,让她们自己感兴趣,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现代的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规律发生了变化,而是通过新的方法让孩子们爱学习,自觉接受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品行教育也是有必要的。人生的第一年接受教育也是必须的,事实上,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一年为以后奠定了基础,新生儿缺乏习惯,反复重演的经历使他们模仿的对象,在此之间的教育只能是纯物质的手段,因为他们的快乐就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在第二年到第六年之间要注重道德教育,在这期间他们有很多恐惧,比如怕黑、怕过马路......他们有很多很多的疑惑,这些都是正常的。但

父母不能因此过度迁就孩子,要帮助他们但也要适可而止。平时可以多鼓励他们,这样只要他们能做到的,他们一定会努力去做。因为恐惧,他们要具备必须的勇气,不仅是肉体上的勇气,还有对神秘物的恐惧。对后者这种恐惧是本能的,也是很重要的。只要可能,凡是孩子恐惧或感兴趣的事情,父母都应为孩子解释清楚。可能你也会害怕一些事,你不能把你的恐惧传染给你的孩子,你的恐惧要尽量隐藏,不要被孩子发现。这样做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帮助的。针对孩子的教育,游戏的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们爱幻想,游戏的世界能带给他们很多快乐和学习的兴趣,虽然在游戏中一切都是梦幻的,他们不会视梦幻的东西为现实的替代品。相反呢,他们会热切希望的把梦幻变为现实。同时培养诚实的习惯也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不诚实也是一种恐惧的表现。要让孩子诚实,父母对孩子的诚实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定要对孩子说真话,不能靠惩罚来达到父母的目的。如果对孩子始终以诚相待,孩子体验到你的真实,就会很信赖你,就会尊重你,不会像传统教育那样子女和父母就像仇敌......

《妞妞》读后感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有人评价,《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父亲用一字一句为女儿亲手垒筑的坟。 是啊,一本书承载着仅在世界上停留了一年半时光的小生命,作者记录了女儿从最初降临人间、经历确诊为癌变的恐怖、历经病痛折磨的痛苦、最终回归天堂的解脱与留恋。 而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父亲亲手垒筑的坟”,更是父亲对子女的深情的真实写照,是亲情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是诗人对生命的讴歌,是哲人对生与死的沉思,是人类对病痛与苦难抗争的记载,是智者对人性的弱点的反思······ 父亲与诗人 从得知妻子怀孕,周国平先生就对未来的孩子充满了期待,甚至抱有好奇与敬畏的心理,而当他亲手抱着女儿时,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悉心照料妻子与稚嫩的婴孩,当婴儿睡下后,便可以看到父亲整日守候在摇篮旁温柔的望着女儿的脸庞,贪婪的嗅着女儿身上的馨香气息。甚至退学,放弃一切可以获得功名利禄的大好时机,正如作者所言“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去某个国家当国王或者是议员,我也会轻松谢绝的”。 作为曾经野心勃勃的男人,当面对弱小的婴儿时,成了无比温柔父亲:“我愿意放弃千千万万次出国的机会,也不愿意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声啼哭”,“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属于我生命的本质”。 作者在此时的文风是柔如春风般的,对女儿的疼爱与怜惜四处逸散。此时的描写语言细致而温暖,一字一句都是深情的流露。总是描写到生活的细小部分,观察到女儿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声呼唤,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温馨而恬淡的世界。 面对新生儿的生命,诗人用了诗人视角去赞颂他。细腻又独特,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女儿是水 在父亲的心里温柔 把荆棘丛生的记忆 温柔成一种倒影 女儿是春天 在父亲的岁月里鲜艳 把没有彩虹的道路 鲜艳成一片风景 女儿当然不是插曲 女儿是父亲的宿命 使生存和死亡 都足够平静 女儿我的女儿是沙滩上 一串小小的脚印 我徒劳地阻挡海潮 我的徒劳是不朽的碑铭 女儿我的女儿没有故事 留下了许多灿烂的笑容 一辈子只有一次生日

罗素论中国教育

Bertrand Russell on Chinese education ZHENG Wei-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visit of Bertrand Russell to China during 1920 to 1921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Russell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Chinese reconstruc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e should interpret Russell’s educational idea of China from a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man in Chinese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the future of China. Key words: Bertrand Russell; Chinese education; May Fourth Movement Invited by a scholar associ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Russell delivered a series of lectures about the problems of China, besides his theory of logic and philosophy. Chinese intellectuals, young students, politicians made comments on his lectures with great enthusiasm. His influence on China was so great that former president SUN Yat-sen called him “the only foreigner who knows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n 1998, CAC (Cultural Academy of China) chose his lectures in China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literatures o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Bertrand Russell, 2000, p. 293). Russell took Chinese education as a key to the Chinese problems. He wrote, “But as for the thought recently, I take Education as the first thing in various methods of Chinese reconstruction” (Bertrand Russell, 2000, p. 297). In this paper, besides a survey of Russell’s thoughts of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intersperse among Russell’s lectures and essays about Chinese problem. The author will argue that Russell’s solution of Chinese problem based on education is still useful for us. 1. Analysis of Chinese education Unlike present situation, Chinese education was not unified partly because its government was too weak and there were many forces in education. There were many forces in Chinese education, so Russell concluded that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forms of Chinese education. 1.1 Old-fashioned education Before disintegration of Qing Dynasty, there was only one kind of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Russell described as old-fashioned education. Old-fashioned education emphasized the learning of classical works, which mainly were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his followers. They had no interest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which was taken as being unnecessary to man’s happiness. 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o acquire the ability of “self-cultivation, regulating the family,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establishing peace throughout the world” (Bertrand Russell, 1922, p. 34). A man’s morality and political ability were the standard of his cultivated level, and a perfect example was the ZHENG Wei-ping, Ph.D. candidat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field: Russell studies. 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