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西考博试题-口组病

华西考博试题-口组病

华西考博试题-口组病
华西考博试题-口组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4年口腔组织病理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

1 pulp polyp

2 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 (还有几个比较简单)

二、问答题

1.牙本质中的有机成分及可能的功能(20分)

2.牙周组织的功能(10分)

3.牙周炎中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20)

4.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点的牙源性良性肿瘤有哪些?请举三例并说出病理特征。(25)

华西口腔考博真题组织病理2005

名词解释:限制板,

sharpey fiber,

retinioc acid sydrom,

肿瘤分化

问答:

牙槽骨的结构及生物学特点,临床意义

囊性成釉细胞瘤的类型,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

列举你所知道的口腔黏膜病损。具有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的病的病理

低度恶性的上皮的涎腺肿瘤列举3种并鉴别,组化和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华西口腔考博真题组织病理2006

名词解释:继发性牙本质,

缩余釉上皮,

静止龋,

巨细胞龈瘤

问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举三例描述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研究进展口腔癌分哪几种病理类型,预后最差的是哪种,应与何种鉴别

早期龋中各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成釉器三期特征,牙发育中重要调控因子和基因家族

华西口腔考博真题组织病理2007

名词解释:舍格伦综合症,

舌淀粉样变,

护骨因子OPG

问答:牙釉质中有机物含量多的组织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成熟牙釉质的有机成分及其功能

牙本质及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三种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

华西口腔考博真题组织病理2008

名词解释:sclerotic dentin (6分)

oralpharyngeal membrane (6分)

branchial cleft cyst (8分)

问答:简述牙乳头在牙发育中的重要作用(18分)

描述活动期牙周炎光镜下病理表现(18分)

基底膜区的构成和结构?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发病机理?(22分)

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对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腺样瘤进行比较?(22分)

解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专升本人体解剖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背和足尖向前 D.手掌和足尖朝前 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A.前 B.内 C.内侧 D.近侧 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盖仑 D.维萨里 E.达芬奇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案】 ◇A1型题 1.C 2.C 3.C 4.D 5.E 6.D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第二章运动系统 ◇A1型题 1.骨的形态分类不包括 A.圆骨 B.长骨 C.扁骨 D.短骨 E.不规则骨 2.骨构造的描述,错误的是 A.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 B.骨骺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C.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D.骨膜有血管和神经 E.骺软骨即指关节软骨 3.骨的构造包括 A.骨干和骺 B.骨板和骨小梁 C.骨质、骨膜和骨髓 D.密质骨和松质骨 E.内、外板和板障 4.骨的构造有 A.骨密质、骨松质和骨膜 B.骨质、红骨髓和骨膜 C.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 D.黄骨髓、骨质和骨膜 E.骨质、骨膜、骨髓、神经和血管 5.骨的增长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决定的 A.骨质 B.骨髓 C.骺软骨 D.关节软骨 E.骨表面的骨膜

危重病医学名词解释

1 危重病医学 CCM:(criticalcaremedicine)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 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 2共同通路(commompath危重病人不论来自哪个专科,也不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进入危重期,病人都将表现出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其疾病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或病程。 3 急诊医学( emergencymedicine,EM ):急诊医学涉及范围包括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因病人生命安全面临着威胁,故要求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4 灾害医学( disastermedicine,DM ):主要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风暴、海啸等导致的医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群体性。因此,迅速、有效地救治众多的伤病员成了灾害医学的基本内容,灾害医学是急诊医学中的特定内容,涉及组织领导、通讯、交通、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和后勤支持等多项任务。 5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可显著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 创伤后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创伤后的防御反应若失控或过度激活其所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8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创伤后机体除产生炎症介质外还可释放抗炎介质产生抗炎反应。适量的抗炎介质释放有助于控制炎症恢复内环境稳定抗炎介质过量释放则引起免疫功能降低以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征。 9 电解质:凡在溶液中能离解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液叫电解质。 10 非电解质:凡在溶液中既不导电又不能离解成离子而保持分子状态的溶液称为非电解质。 11晶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1 nm或一束光通过时不出现反射现象称为晶体。 12 胶体:溶质分子>1 nm,而<100nm或出现反射现象者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13 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一间隙指组织间液。第二间隙指血浆两者间在毛细血管壁侧互相交换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手术创伤或感染细胞外液转移到损伤或感染区域称为第三间隙功能上不再与第一第二间隙有直接联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14渗透(osmosis):是指当溶质的移动被半透膜所限制时溶剂(水)从较低浓度的溶液侧向 较高浓度的溶液侧的净移动。 15 渗透压( osmoticpressure )指由于渗透作用使水分子逆溶液浓度差单方向转移而产生的一种压力即阻止水分子继续转移的压力。 16 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 )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非离子物 质(分子量<30000)溶质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7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大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颗粒所产 生的渗透压。 18渗透间隙OG血浆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未包括血浆中所有能产生渗透现象的物质如蛋白、脂类、乳酸等因此其数值必然低于实际测定值。我们将血浆渗透浓度实际测定值与计算 值的差值称为渗透间隙。 19 有效渗透分子:将体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称为有效渗透分子。 20 无效渗透分子:体液中含有的能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或细胞膜的溶质因其不能产生渗透现象。 21 SB :即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温在37C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的条件下经用PCO2为40mmHg 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碳酸氢盐的浓度。 22 AB :即实际碳酸氢盐是指未经 P002为40mmHg勺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BHC03]的真实含量。与SB相比AB包括了呼吸因素的影响。

口腔解剖学题库教学提纲

口腔解剖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 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 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 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 第六章 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 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 第七章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 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 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

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复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四、论述 1.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治疗进展,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理解。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检查可作出诊断。根据受伤机制可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伸直型骨折主要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指征:1、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屈曲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手法与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则相同。复位后若极不稳定,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行切开复位或内固定。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常漏诊或错误诊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治 疗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复位后很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 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和髓外固定的选择。滑动髋螺钉在术中股骨骨折、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风险、再手术风险、随访期内残留髋部或大腿疼痛方面明显优于Gamma丁,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当。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 折,髓内和髓外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使用动髋螺钉固定不仅整体稳定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低成本,并发症也更少,有学者认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最好选择。随着2 孔和 3 孔动力髋螺钉的应用,髓外固定同样可做到小切口微创置入,另外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及反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认为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应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不仅创伤小,而且允许患者固定后早期负重,减少固定后并发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转子间骨折是近年来研究热点,2004年初推出的Gamma莊第一代Gamm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可以根据不同 的骨折类型,选择动态加压、静态加压、静态支撑,以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适用于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针对Gamm钉的不足AO/ASIF 设计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在增强骨折端防旋、抗拉及抗压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再骨折发生。在术中及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和二次固定风险方面股骨近端髓内钉都较Gamm钉有了明显改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可靠、创伤小,尤其对于粉碎的复杂型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股骨近端髓内钉不能对骨折端加压,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不建议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A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设计出螺旋刀片来实现抗旋转和加压功能,抗拔出力明显提高,固定牢靠,适用性广,可用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仅固定创伤更小、固定中出血更少,而且可更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植物,特别适用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 疏松、骨折粉碎、内科合并症较多、身体状况差的Evans in,W, V型不稳定型骨折。 3.小腿骨筋膜室间隔区综合症的诊断、治疗。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损伤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若不及时,可造成肢体残疾。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项目包括: ①患肢的疼痛情况, 患肢持续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 且进行性加重是本征的早期症状, 是筋膜室内组织缺血的重要表现。一般止痛药物无效。②患肢肿胀情况,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患肢明显肿胀,压痛,触诊可感室内张力极高。③感觉异常,可表现为患肢局部麻木感和异样感。④足趾情况,如患肢的足趾呈不自主的屈曲状,被动牵拉引起剧痛,是肌肉缺血的表现。对于小腿骨折病人,特别是闭合性骨折,应在给予脱水消肿抗炎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肢肿胀变化。如果临床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行下肢多普乐超声检查,以了 解下肢血管是否有损伤及回流障碍。有条件可以开展筋膜室压力测定,若压力》30mmHg应立即切开减压。(3)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积极诊治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外伤史,临床症状(患肢 的肿胀,疼痛等),阳性体征(如被动牵拉痛,皮肤感觉异常,末梢血运差等),软组织压测定及时正

华西口腔医学院粘膜学题库

1、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2、以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描述其屏障作用 3、口腔你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哪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异同 5、口腔粘膜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6、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RAU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2、以轻型RAU为例,简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5、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该类疾病归属于哪类疾病? 3、尼氏征得典型表现和病理基础 4、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学过哪些口 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1、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2、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M-R syndrome Actinic cheilitis 4、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1、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2、毛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为什么说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是身心性疾病,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加以说明 4、列表鉴别:地图舌——舌扁平苔藓沟纹舌——舌外伤萎缩性舌炎——舌部DLE、 OLP、赤斑增殖性正中菱形舌——慢性增性念珠菌病 5、沟纹舌、正中菱形舌、地图舌的自我保健措施有哪些? 1、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于哪一型? 2、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各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3、斯——约综合征 4、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人体解剖学题库

精心整理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块椎骨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以上都不是 2、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第二胸椎下缘C.第三胸椎体D.第四胸椎体上缘E.第四胸椎体下缘 3、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2、3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由外部的纤维层和内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D.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A.5A.6A.D.7A.8A.9A. 10A.长约2511A.第612A.精囊B13A.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B.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 线内侧2—3cm 处C.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D.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E.右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 处 15、胃网膜左动脉来自 A.胃左动脉B.胃右动脉C.胃十二指肠动脉D.脾动脉E.肝固有动脉 16、关于门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收集胃、肠、肾、胰、脾的静脉血B.行于肝镰状韧带内C.门静脉无瓣膜D.门静脉发生阻塞时,不易形成侧支循环E.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17、下列有关胸导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B.起自乳糜池C.从左静脉角处注入静脉D.在后纵隔内下部走行在奇静脉与主动脉之间E.接受右侧颈干、右锁骨下干的淋巴 18、产生房水的结构 A.泪腺B.睫状体C.脉络膜D.巩膜静脉窦E.海绵窦 19、关于内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椭囊斑和球囊斑能接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B.壶腹嵴能接受旋转运动 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C.前庭阶与鼓阶内充满内淋巴D.前庭窗被镫骨底 所封闭E.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20、关于脊髓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位于椎管内,成人下端第三腰椎下缘B.全长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 膨大C.全长有31个脊髓节段,连有31对脊神经D.人胚早期,脊髓与椎管 21 A. 22 A. 23 A. 24 A. C. 行交叉 25 A. 是 二、B A. 1 2 3 A.主动脉裂孔B.腔静脉孔C.食管裂孔D.第1腰椎椎体前方 E.第3腰椎椎体前方 4、第10胸椎水高度的结构为 5、乳糜池的位置 6、迷走神经穿过的结构为 A.膈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 7、发出分支到胆囊的神经是 8、支配三角肌的神经为 9、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为 A.垂体窝B.筛孔C.斜坡D.茎乳孔E.颏孔 10、以上结构中,位于颅后窝的是 11、以上结构中,位于颅中窝的是

危重病医学题库

危重病习题资料总论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是指 A.服务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房 B.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场所 C.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的场所 D.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 对危重病人实行集中管理的场所 E.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选择危重病医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以上都不是 选择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于 A.1968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0年 E.以上都不是 选择危重病医学中所谓的“共同通路”是指 A.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所采用的共同方法 B.危重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的病程阶段 C.危重病人危重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规律或病程 D.危重病人救治结果的相似性 E.导致危重病人危重病情原因的相似性 创伤后机体反应 选择下列哪项不是SIRS的诊断标准 A.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 B.心率大于90次/分 C. 外周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 D.外周血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 E.呼吸频率小于20次/分或PaCO2大于45mmHg 第三章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讲体液治疗的监测 选择以下麻醉药品对水、电解质平衡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乙醚增加血浆容量 B.环丙烷增加血浆容量 C.巴比妥类增加血浆容量 D.吗啡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E.以上全对 选择以下对二氧化碳血症相关水、电解质影响正确的描述是 A.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B.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C.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D.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E.二氧化碳血症对水、电解质平衡无影响 选择年轻、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可以耐受的体重增加范围是 A.10%~20% B.15%~25% C.20%~30% D.15%~30%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一.硕士及本科 1999年 简答题:1Wylie分析法测量项目。 2Tweed三角意义,拔牙计划制定。 3正颌术前正畸目的。 4牙根吸收的原因、预防。 问答题:1M/F比率控制牙移动的类型? 2前牙支抗增加的方法? 3生长型评估、临床中生长型的意义? 1998年 简答题:1托槽粘结时近远中位置及角度有何意义? 2成人正畸特点? 3软组织侧貌,H线、S线、E线、H角、Z角的定点? 4矫治力强度与牙移动速度的关系? 问答题:1试述牙颌畸形引起TMD的病因? 2试述正畸治疗中怎样防止继发龋和牙周病? 3什么叫术前去代偿?术前正畸治疗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说明。 2004年考研复试 1.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及鉴别诊断(10) 2.与牙齿、颌骨发育有关的综合征?(10) 3.成人正畸的矫治特点(10) 4阻生尖牙可能的处理方式(5) 5错合的遗传证据?遗传因素经何种途径产生畸形?(15) 6SNA、SNB、ANB、SN-MP在错合诊治中的作用(20) 7英文题(不详) 8名词解释:正常合复发差动力支抗功能矫形治疗面部生长型控根外展弯箭头卡环过度矫治颏兜(10) 2003年考研复试 1.正常合的六个关键(10) 2.怎样判断生长发育状况(10) 3.替牙期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 4.Orthodontics-state of art,essence of science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25) Science 生理的基础上牙移动,不能过分唇倾或舌倾代偿,不能过分扩大牙弓,应尽量让牙在牙槽骨中处于正常位置。

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可进行功能矫形,而成人则不可,避免出现双重咬合等。 对于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考虑病人的关节问题,避免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改正却出现关节问题。对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预测其预后,顺应其生长发育及神经肌肉咀嚼系统的平衡。 Art 颜面美观,平衡,协调 5.骨性错合的矫治时机、方法和效果(25) 2000年考研 1试述牙阻力中心、旋转中心和牙移动类型的关系(10)Z21 2试述颌骨的生长旋转(10) 3正畸治疗拔牙应考虑的因素(10) 4安氏二类一(二?)分类错合的形态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10) 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 2001年 问答题: 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Ackerman-Proffit分类 3Proffit牙移动图Graber P3 4牙龄的Helman分期 5Leeway Space 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 7Bolton指数 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 2000年 概念:1生长区 2正常合 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 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 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 2006-4-16 考博 一、简答 1.ⅢA期是指颌骨发育的哪一期?适应症如何? 2.画图表示Proffit三圈图的内圈,并在X轴Y轴上表示出移动距离 3.下前牙拥挤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interproxomal enamel stripping的适应症 5.说明Z角、T角、H角的意义和正常值。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D.外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 ,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 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D、前和后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完整word版)危重病医学重点总结

创伤后机体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制成一定标准的、质量优良的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如创伤、感染、失血、过敏等)造成组织有效血流量减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氧中毒:在不适当的高压下吸氧或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造成人体组织和功能上的损害。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正常机体血浆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总量相等,均为151mmol/L,从而维持 电荷平衡。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未经P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HCO3]的真实含 量。 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PCO240mmHg和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将血浆或全血的pH滴定至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凡pH>7.40,需加酸滴定, 说明体内碱过多,称为碱剩余。 急性心力衰竭:由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性降低导致的组织灌流不足。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指原无肝病患者突然发生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或出现严重肝功能 损害,并在起病的8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一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过程中,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和障碍。 营养不良: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所引起的临床病理变化(大脑、心血管、肾脏、呼吸、胃肠道体温调节、免疫) 菌群移位:长期的禁食造成肠粘膜萎缩、肠腔内活的细菌、毒素、一些惰性颗粒及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粘膜进入血液,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内脏)从 而激发或加重一系列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经历了残酷战争、严重创伤、 恐怖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精神障碍。 药物的残余效应:由于血内麻醉药浓度较高,或手术操作因故而中止进行,病人仍处于较深的麻醉,是麻醉手术后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 代谢性脑病:指由于麻醉手术后发生全身代谢性紊乱而导致CNS抑制。 术后急性肾衰竭:由于围手术期失血、感染、休克、溶血、中毒、严重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急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含氮 分解产物潴留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并发症。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一种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对心功能障碍起辅助性治疗作用。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危重病医学试题库

危重病习题资料 总论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是指 A.服务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房 B.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场所 C.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的场所 D.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 对危重病人实行集中管理的场所 E.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选择危重病医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以上都不是 选择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于 A.1968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0年 E.以上都不是 选择危重病医学中所谓的“共同通路”是指 A.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所采用的共同方法 B.危重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的病程阶段 C.危重病人危重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规律或病程 D.危重病人救治结果的相似性 E.导致危重病人危重病情原因的相似性 创伤后机体反应 选择下列哪项不是SIRS的诊断标准 A.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 B.心率大于90次/分 C. 外周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

第三章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讲体液治疗的监测 选择以下麻醉药品对水、电解质平衡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乙醚增加血浆容量 B.环丙烷增加血浆容量 C.巴比妥类增加血浆容量 D.吗啡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E.以上全对 选择以下对二氧化碳血症相关水、电解质影响正确的描述是 A.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B.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C.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D.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E.二氧化碳血症对水、电解质平衡无影响 选择年轻、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可以耐受的体重增加范围是 A.10%~20% B.15%~25% C.20%~30% D.15%~30% E.20%~35% 选择严重创伤及休克病人体液从功能性细胞外间隙转移至细胞内,可占细胞外液容量比率为 A.5%~10% B.10%~15% C.15%~20% D.5%~15% E.10%~25% 选择中等手术第三间隙扩张导致的体液转移大致为 A.2%~4% B.4%~6%

完整版人体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解剖学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 A .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 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 三角肌和胸大肌 B.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 B.伸 C.展 D.收 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 外展和旋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 块肌与上述检查发现有关: ( A. 髂腰肌 B.梨状肌 C.闭孔内肌 D.闭孔 外肌 E. 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 侧肩关节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A. 斜方肌 B. 三角肌 C. 冈上肌 D. 斜角肌 E. 胸大肌 一、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 齿突 B. 隆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 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 前纵韧带 B. 后纵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A .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 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D. C.胸椎棘突 D. 腰椎棘突 E. 第 5腰椎棘突 C.肘关节 D. 髋关节 E. 踝关节 C.黄韧带 D.棘间韧带 B. B. D. 关节囊薄而松弛 关节腔内 有内、外侧半月板 ( E. 骶椎棘突 ( E. 棘上韧带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D. 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三角肌和冈上肌 C. 三角肌和冈下肌 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旦

华西口腔最给力历年修复真题带答案(呕血整理)

口腔修复学历年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可摘局部义齿按其支持方式可分为、、、。 2、修复牙列缺损的方法,按固位方式的不同常规有、。 3、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 4、人工牙按制作材料可分为、、、。 5、人工牙按合面形态可分为、、。 6、基托的功能是、、、。 7、塑料基托的厚度一般不少于,金属基托厚度为。 8、合支托的作用是、、、。 9、固位体的功能是、、。 10、RPI卡环组由、、组成。 11、上颌大连接体的类型主要有和。 12、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来源有、、、。 13、RPD的稳定是针对义齿在行使功能过程中有无翘起、、 及而言。 14、消除义齿转动性不稳定的方法有、、。 15、确定义齿就位道的方法有、。 16、装盒的方法有、、。 17、打磨的顺序应该是。 18、根据覆盖义齿制作时机不同可将其分为、、。 19、附着体通常是由和两部分主要连接结构组成,其中的一部分与或种植体结合,另一部分与结合。 20、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来源是、以及表面张力。 1、牙支持式义齿、黏膜支持式义齿、混合支持式义齿 2、可摘局部义齿、固定局部义齿 3、人工牙、基托、合支托、固位体及连接体 4、塑料牙、瓷牙、金属合面牙、金属牙 5、解剖式牙、非解剖式牙、半解剖式牙 6、连接作用、修复缺损、传递合力、固位及稳定 7、1.5-2mm、0.5mm 8、支承传递合力、稳定义齿、防止食物嵌塞和恢复合关系 9、固位、稳定、支持 10、近中合支托、远中合支托、颊侧I型卡环 11、腭杆、腭板 12、摩擦力、吸附力、大气压力、重力 13、摆动、下沉、旋转 14、平衡法、对抗法、消除支点法 15、平均倒凹法、调节倒凹法 16、整装法、分装法、混装法 17、先轴面,后合面

2021年华西口腔解剖学题库

1111111答题阐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种对 的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填入 ..。 1.眶下间隙感染一方面可进入哪一间隙( ) A.颞间隙 B.咬肌间隙 C.翼颌间隙 D.颊间隙 E.颞下间隙 2.颈某些区,对的是 A颈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划分为颈前区、颈后区 B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划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后区 C颈前区又被胸锁乳突肌和二腹肌分为四个三角 D肌三角又称颈外侧三角 E颈动脉三角又称肩胛舌骨肌三角 3.最早萌出恒牙是( ) A下颌中切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中切牙 E上下第一磨牙 4.对嵴解释是( ) A由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 B为牙釉质过度钙化所形成 C为牙釉质半月形突起 D为牙釉质长形线状隆起 E为近似锥体形 5.也许有第五牙尖是( )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三磨牙 6. 颞下颌关节构成五某些分别是( ) A.颞骨关节面,髁状突,关节板,关节囊和关节韧带 B关节结节,髁状突,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间隙和关节韧带 C颞骨关节面,髁状突,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间隙和关节韧带 D颞骨关节面,髁状突,关节盘,关节间隙和关节囊,肌肉

E颞骨关节面,关节结节,髁状突,关节盘和关节囊关节间隙 7.上唇颞骨肌运动由哪一神经支配( ) A.面神经 B.上颌神经 C.下颌神经 D.副神经 E.三叉神经口周支 8.腮腺导管穿过哪一肌肉开口于口腔 A.翼内肌 B.翼外肌 C.嚼肌 D.颊肌 E.颞肌 9. 下颌神经从哪个孔出颅( ) A.眶上孔 B.圆孔 C.卵圆孔 D.棘孔 E.破裂孔 10. 舌尖淋巴大某些回流至 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 11.临床上在行颞颌关节手术时,需注意保护位于髁突颈部深面哪一动脉 A颌内动脉 B上牙槽后动脉 C颞浅动脉 D面横动脉 E嚼肌动脉 12. 下颌中切牙与下颌侧切牙比较中哪一条是对的( ) A.下颌中切牙牙冠比下颌侧切牙稍宽 B.下颌中切牙牙冠左右大体对称而下颌侧切牙不对称 C.下颌中切牙和下颌侧切牙因萌出较早易龋坏 D.下颌侧切牙离体后难以鉴别左右 E.下颌中切牙和下颌侧切牙牙根都是较圆单根 13属于下颌骨体构造是( ) A.髁突 B.喙突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危重病医学名词解释

1 危重病医学CCM:(criticalcaremedicine)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 2 共同通路(commompath)危重病人不论来自哪个专科,也不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进入危重期,病人都将表现出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其疾病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或病程。 3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EM):急诊医学涉及围包括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因病人生命安全面临着威胁,故要求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4 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DM):主要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风暴、海啸等导致的医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群体性。因此,迅速、有效地救治众多的伤病员成了灾害医学的基本容,灾害医学是急诊医学中的特定容,涉及组织领导、通讯、交通、医疗 救护、卫生防疫和后勤支持等多项任务。 5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可显著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 创伤后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创伤后的防御反应若失控或过度激活其所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8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创伤后机体除产生炎症介质外还可释放抗炎介质产生抗炎反应。适量的抗炎介质释放有助于控制炎症恢复环境稳定抗炎介质过量释放则引起免疫功能降低以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征。 9 电解质:凡在溶液中能离解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液叫电解质。 10 非电解质:凡在溶液中既不导电又不能离解成离子而保持分子状态的溶液称为非电解质。 11 晶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1nm或一束光通过时不出现反射现象称为晶体。 12 胶体:溶质分子>1nm,而<100nm或出现反射现象者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13 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一间隙指组织间液。第二间隙指血浆两者间在毛细血管壁侧互相交换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手术创伤或感染细胞外液转移到损伤或感染区域称为第三间隙功能上不再与第一第二间隙有直接联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14 渗透(osmosis):是指当溶质的移动被半透膜所限制时溶剂(水)从较低浓度的溶液侧向较高浓度的溶液侧的净移动。 15 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指由于渗透作用使水分子逆溶液浓度差单方向转移而产生的一种压力即阻止水分子继续转移的压力。 16 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溶质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7 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大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8 渗透间隙OG:血浆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未包括血浆中所有能产生渗透现象的物质如蛋白、脂类、乳酸等因此其数值必然低于实际测定值。我们将血浆渗透浓度实际测定值与计算值的差值称为渗透间隙。 19 有效渗透分子:将体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称为有效渗透分子。 20 无效渗透分子:体液中含有的能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或细胞膜的溶质因其不能产生渗透现象。 21 SB:即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温在37℃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的条件下经用PCO2为40mmH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