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这个东东是“信号与系统”中论述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而提出的。因为是对模拟信号论述的,所以常常带有繁琐的算术推倒,很简单的问题的本质常常就被一大堆公式淹没了,那么卷积究竟物理意义怎么样呢?

卷积表示为y(n) = x(n)*h(n)。使用离散数列来理解卷积会更形象一点,我们把y(n)的序列表示成

y(0),y(1),y(2) and so on; 这是系统响应出来的信号。同理,x(n)的对应时刻的序列为

x(0),x(1),x(2)...and so on;其实我们如果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就常识来讲,系统的响应不仅与当前时刻系统的输入有关,也跟之前若干时刻的输入有关,因为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之前时刻的输入信号经过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递减,削弱,或其他)对现在时刻系统输出的影响,那么显然,我们计算系统输出时就必须考虑现在时刻的信号输入的响应以及之前若干时刻信号输入的响应之“残留”影响的一个叠加效果。

假设0时刻系统响应为y(0),若其在1时刻时,此种响应未改变,则1时刻的响应就变成了y(0)+y(1),叫序列的累加和(与序列的和不一样)。但常常系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0时刻的响应不太可能在1时刻仍旧未变化,那么怎么表述这种变化呢,就通过h(t)这个响应函数与x(0)相乘来表述,表述为x(m)×h(m-n),具体表达式不用多管,只要记着有大概这种关系,引入这个函数就能够表述y(0)在1时刻究竟削弱了多少,然后削弱后的值才是y(0)在1时刻的真实值,再通过累加和运算,才得到真实的系统响应。再拓展点,某时刻的系统响应往往不一定是由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这两个响应决定的,也可能是再加上前前时刻,前前前时刻,前前前前时刻,等等,那么怎么约束这个范围呢,就是通过对h(n)这个函数在表达式中变化后的h(m-n)中的m的范围来约束的。即说白了,就是当前时刻的系统响应与多少个之前时刻的响应的“残留影响”有关。

当考虑这些因素后,就可以描述成一个系统响应了,而这些因素通过一个表达式(卷积)即描述出来不得不说是数学的巧妙和迷人之处了。

对于非数学系学生来说,只要懂怎么用卷积就可以了,研究什么是卷积其实意义不大,它就是一种微元相乘累加的极限形式。卷积本身不过就是一种数学运算而已。就跟“蝶形运算”一样,怎么证明,这是数学系的人的工作。

在信号与系统里,f(t)的零状态响应y(t)可用f(t)与其单位冲激响应h(t) 的卷积积分求解得,即y(t)=f(t)*h(t)。学过信号与系统的都应该知道,时域的卷积等于频域的乘积,即有Y(s)=F(s)×H(s)。(s=jw,拉氏变换后等到的函数其实就是信号的频域表达式)。有一点你必须明白,在通信系统里,我们关心的以及要研究的是信号的频域,不是时域,原因是因为信号的频率是携带有信息的量。所以,我们需要的是Y(s)这个表达式,但是实际上,我们往往不能很容易的得到F(s)和H(s)这两个表达式,但是能直接的很容易的得到f(t)和h(t),所以为了找到Y(s)和y(t)的对应关系,就要用到卷积运算。

复频域。s=jw,当中的j是复数单位,所以使用的是复频域。通俗的解释方法是,因为系统中有电感X=jwL、电容X="1/jwC",物理意义是,系统H(s)对不同的频率分量有不同的衰减,即这种衰减是发生在频域的,所以为了与时域区别,引入复数的运算。但是在复频域计算的形式仍然满足欧姆定理、KCL、KVL、叠加

法。负的频率。之所以会出现负的频率,这只是数学运算的结果,只存在于数学运算中,实际中不会有负的频率。

卷积的过程就是相当于把信号分解为无穷多的冲击信号,然后进行冲击响应的叠加。

有一个七品县令,喜欢用打板子来惩戒那些市井无赖,而且有个惯例:如果没犯大罪,只打一板,释放回家,以示爱民如子。有一个无赖,想出人头地却没啥指望,心想:既然扬不了善名,出恶名也成啊。怎么出恶名?炒作呗!怎么炒作?找名人呀!他自然想到了他的行政长官——县令。无赖于是光天化日之下,站在县衙门前撒了一泡尿,后果是可想而知地,自然被请进大堂挨了一板子,然后昂首挺胸回家,躺了一天,嘿!身上啥事也没有!第二天如法炮制,全然不顾行政长管的仁慈和衙门的体面,第三天、第四天......每天去县衙门领一个板子回来,还喜气洋洋地,坚持一个月之久!这无赖的名气已经和衙门口的臭气一样,传遍八方了!县令大人噤着鼻子,呆呆地盯着案子上的惊堂木,拧着眉头思考一个问题:这三十个大板子怎么不好使捏?......想当初,本老爷金榜题名时,数学可是得了满分,今天好歹要解决这个问题:

——人(系统!)挨板子(脉冲!)以后,会有什么表现(输出!)?

——费话,疼呗!

——我问的是:会有什么表现?

——看疼到啥程度。像这无赖的体格,每天挨一个板子啥事都不会有,连哼一下都不可能,你也看到他那得意洋洋的嘴脸了(输出0);如果一次连揍他十个板子,他可能会皱皱眉头,咬咬牙,硬挺着不哼(输出1);揍到二十个板子,他会疼得脸部扭曲,象猪似地哼哼(输出3);揍到三十个板子,他可能会象驴似地嚎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你饶他一命(输出5);揍到四十个板子,他会大小便失禁,勉强哼出声来(输出1);揍到五十个板子,他连哼一下都不可能(输出0)——死啦!

县令铺开坐标纸,以打板子的个数作为X轴,以哼哼的程度(输出)为Y轴,绘制了一条曲线:

——呜呼呀!这曲线象一座高山,弄不懂弄不懂。为啥那个无赖连挨了三十天大板却不喊绕命呀?

——呵呵,你打一次的时间间隔(Δτ=24小时)太长了,所以那个无赖承受的痛苦程度一天一利索,没有叠加,始终是一个常数;如果缩短打板子的时间间隔(建议Δτ=0.5秒),那他的痛苦程度可就迅速叠加了;等到这无赖挨三十个大板(t=30)时,痛苦程度达到了他能喊叫的极限,会收到最好的惩戒效果,再多打就显示不出您的仁慈了。

——还是不太明白,时间间隔小,为什么痛苦程度会叠加呢?

——这与人(线性时不变系统)对板子(脉冲、输入、激励)的响应有关。什么是响应?人挨一个板子后,疼痛的感觉会在一天(假设的,因人而异)内慢慢消失(衰减),而不可能突然消失。这样一来,只要打板子的时间间隔很小,每一个板子引起的疼痛都来不及完全衰减,都会对最终的痛苦程度有不同的贡献:

t个大板子造成的痛苦程度=Σ(第τ个大板子引起的痛苦*衰减系数)[衰减系数是(t-τ)的函数,仔细品味]。数学表达为:y(t)=∫T(τ)H(t-τ)dτ。

——拿人的痛苦来说卷积的事,太残忍了。除了人以外,其他事物也符合这条规律吗?

——呵呵,县令大人毕竟仁慈。其实除人之外,很多事情也遵循此道。好好想一想,铁丝为什么弯曲一次不折,快速弯曲多次却会轻易折掉呢?

——恩,一时还弄不清,容本官慢慢想来——但有一点是明确地——来人啊,将撒尿的那个无赖抓来,狠打40大板!

浅析卷积

“卷积”是什么? 卷积的实质是加权平均,卷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频域上的乘积!连续空间的卷积定义是f(x)与g(x)的卷积是f(t-x)g(x) 在t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积分值.t-x要在f(x)定义域内,所以看上去很大的积分实际上还是在一定范围的. 实际的过程就是f(x) 先做一个Y轴的反转,然后再沿X轴平移t 就是f(t-x),然后再把g(x)拿来,两者乘积的值再积分.想象一下如果g(x)或者f(x)是个单位阶越函数. 那么就是f(t-x)与g(x)相交部分的面积.这就是卷积了.实际上为一个函数对另外一个函数做加权平均。不过,一个扮演的是权重角色(Filter),另一个则扮演被平均的角色(图像)。 把积分符号换成求和就是离散空间的卷积定义了.那么在图像中卷积卷积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 图像就是图像f(x),模板是g(x),然后将模版g(x)在模版中移动,每到一个位置,就把f(x)与g(x)的定义域相交的元素进行乘积并且求和,得出新的图像一点,就是被卷积后的图像. 模版又称为卷积核.卷 积核做一个矩阵的形状.(以下两个是动态图,文档没有显示出来效果,详见下面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db12814529.html,/s/blog_6819cb9b0100m3rz.html

首先,卷积的定义是如何而来?事实上,卷积命名让人有些疏离之感。但是,倘若我们将其称之为“加权平均积”,那便容易接受的多。的确,卷积的离散形式便是人人会用的加权平均,而连续形式则可考虑为对连续函数的加权平均。假如我们观测或计算出一组数据。但数据由于受噪音的污染并不光滑,我们希望对其进行人工处理。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权平均。例如,我们想对数据x_j进行修正,可加权平均为 w/2*x_{j-1}+(1-w)x_j+w/2 *x_{j+1}。 此处,w为选择的权重,如果可选择0.1等等。 这里实际上是用两边的数据对中间的数据进行了一点修正。上面的公式,实际上是两个序列在做离散卷积,其中一个序列是 ......0,0,w/2,1-w,w/2,0,0......, 另一个序列是 .....,x_1,x_2,x_3,...... 将上述简单的思想推而广之,便是一般的卷积。若把序列换为函数,则就是我们通常卷积的定义。这时候,你可以考虑为一个函数对另外一个函数做加权平均。不过,一个扮演的是权重角色,另一个则扮演被平均的角色。 但凡对Fourier变换有些了解,便知道一个函数可从两个方面来看:时域和频域。Fourier变换宛如西游记中的照妖镜,任何函数在其面前都会展现出另外一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如果对一个函数看不清楚,那就在照妖镜里看一下,做一下Fourier变换,便会豁然开朗。而函数的性质,经过Fourier 变换之后,也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性质。例如,函数的光滑性经过Fourier变换后,便是其在无穷远处趋向于0的速度。那么,函数的乘积经过Fourier变换后,便是卷积!因此,卷积实际上是乘积的另外一面,不过这一面需要借助照妖镜才可以看到,所以让我们感觉有些陌生。卷积,Fourier变换与乘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卷积的地方,便会有Fourier变换;有Fourier变换的地方,便会有卷积! 形象的小例子来解释一下卷积: 比如说你的老板命令你干活,你却到楼下打台球去了,后来被老板发现,他非常气愤,扇了你一巴掌(注意,这就是输入信号,脉冲),于是你的脸上会渐渐地(贱贱地)鼓起来一个包,你的脸就是一个系统,而鼓起来的包就是你的脸对巴掌的响应,好,这样就和信号系统建立起来意义对应的联系。下面还需要一些假设来保证论证的严谨:假定你的脸是线性时不变系统,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老板打你一巴掌,打在你脸的同一位置(这似乎要求你的脸足够光滑,如果你说你长了很多青春痘,甚至整个脸皮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那难度太大了,我就无话可说了哈哈),你的脸上总是会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鼓起来一个相同高度的包来,并且假定以鼓起来的包的大小作为系统输出。好了,那么,下面可以进入核心内容——卷积了! 如果你每天都到地下去打台球,那么老板每天都要扇你一巴掌,不过当老板打你一巴掌后,你5分钟就消肿了,所以时间长了,你甚至就适应这种生活了……如果有一天,老板忍无可忍,以0.5秒的间隔开始不间断的扇你的过程,这样问题就来了,第一次扇你鼓起来的包还没消肿,第二个巴掌就来了,你脸上的包就可能鼓起来两倍高,老板不断扇你,脉冲不断作用在你脸上,效果不断叠加了,这样这些效果就可以求和了,结果就是你脸上的包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了(注意理解);如果老板再狠一点,频率越来越高,以至于你都辨别不清时间间隔了,那么,求和就变成积分了。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一固定的时刻,你的脸上的包的鼓起程度和什么有关呢?和之前每次打你都有关!但是各次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越早打的巴掌,贡献越小,所以这就是说,某一时刻的输出是之前很多次输入乘以各自的衰减系数之后的叠加而形成某一点的输出,然后再把不同时刻的输出点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函数,这就是卷积,卷积之后的函数就是你脸上的包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本来你的包几分钟就可以消肿,可是如果连续打,几个小时也消不了肿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平滑过程

流体力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一、雷诺实验 雷诺揭示了重要的流体流动机理,即根据流速的大小,流体有两中不同的形 态.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 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这种流动形态称层流或滞流.流体流速增大大某个值 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 质点的不规则的脉动,这种流体形态称湍流. 雷诺将一些影响流体流动形态的因素用 Re 表示. Vc=Rec*μ/ρd Rec=Vcρd/μ=Vcd/v 二、尼古拉兹实验(内容意义) 什么是尼古拉兹实验: 尼古拉兹通过人工粗糙管流实验,确定出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曲线被划分为5个区域,即1.层流区 2.临界过渡区3.紊流光滑区4.紊流过渡区5.紊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 意义:尼古拉兹实验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沿程阻力系数λ的变化规律,揭露了影响λ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对λ和断面流速分布的测定,推导湍流的半经验公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静止流体中应力特性描述说明 应力的方向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2.静压强的大小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四、元流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1.物理意义:式Z+Ρ/ρg+U2/2g=C中的前 两项z p的物理意义说明分别是单位 重量流体,具有的位能和压能,z+Ρ/ ρg,是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总势能, u2/2g这是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动能。3 项之和z+Ρ/ρg+U2/2g,是单位重量流 体具有的机械能,式Z+Ρ/ρg+U2/2g=C,则表示无黏性流体的恒定流动,沿同一 元,流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守恒,伯 努利方程又称为能量方程。 2.几何意义,式Z+Ρ/ρg+U2/2g=C各项的 几何意义是不同的几何高度,z是位置 高度又称高度水头或位置水头,Ρ/ρg 是测压管高度又称压强水头,两项之和 Hp=Z+Ρ/ρg是测压管水头,U2/2g是流 速高度又称速度水头,速度水头也能够 直接测量,3项之和H=Z+Ρ/ρg+U2/2g, 称为总水头,式Z+Ρ/ρg+U2/2g=C则表 示无黏性流体的恒定流动,沿同一元流 各断面的总水头相等,总水头线是水平 线。五、总流伯努利方程的物理和几何意 义,同元流伯努利方程类似不需详述, 需注意的是方程的平均意义。 z—总流过流断面上某点,(所取计算点),单位重量流体的位能,位置高度或高度 水头 Ρ/ρg--总流过流断面上某点(所取计 算点)单位重量流体的压能,测压管高 度或压强水头。 αv2/2g—总流过流断面上单位重量流 体的平均动能,平均流速高度或速度水 头。 Hw--总流两断面间单位重量流体平均的 机械能损失。 因为索取过流断面是渐变流断面,面上 各点的势能相等,即Z+Ρ/ρg是过流断 面上单位重量流体的平均势能。而αv2 /2g是过流断面上单位重量流体的平均 动能故3项之和Z+Ρ/ρg+αv2/2g是过 流断面上单位重量流体的平均机械能, 是4-19是能量守恒原理的总流表达式 六、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关于雷诺数的 物理意义如第五章,5.3所述,是以宏 观特征量表征的、质点所受惯性力与黏 性力之比。当ReRec时,流动受惯性作用控制 流动,转变为紊流,正因为雷诺数表征 了流态决定性因素的对比,具有普遍意 义,所以牛顿流体圆管流的临界雷诺数 Re=2300。 七、层流:实验时保持水箱内水位恒定, 稍许开启阀门B,使玻璃管内保持较低 流速。再打开阀门D,颜色水经针管E流 出。这时可见玻璃管内的颜色水成一条 界限分明的纤流与周围清水不相混合。 表明玻璃管中的水一层套着一层呈层状 流动,各层质点互不掺混,这种流动状 态称为层流。 八、湍流:逐渐开大阀门B,玻璃管内 流速增大到某一临界质v′c时,颜色水 纤流出现抖动。再开大阀门B,颜色水 纤流破散并与周围清水混合,使玻璃管 的整个断面都带颜色。表明此时质点的 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各层质点相互掺混, 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稳流或湍流。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是“信号与系统”中论述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而提出的。因为是对模拟信号论述的,所以常常带有繁琐的算术推倒,很简单的问题的本质常常就被一大堆公式淹没了,那么卷积究竟物理意义怎么样呢? 卷积表示为y(n) = x(n)*h(n) 使用离散数列来理解卷积会更形象一点,我们把y(n)的序列表示成y(0),y(1),y(2) and so on; 这是系统响应出来的信号。 同理,x(n)的对应时刻的序列为x(0),x(1),x(2)...and so on; 其实我们如果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就常识来讲,系统的响应不仅与当前时刻系统的输入有关,也跟之前若干时刻的输入有关,因为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之前时刻的输入信号经过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递减,削弱,或其他)对现在时刻系统输出的影响,那么显然,我们计算系统输出时就必须考虑现在时刻的信号输入的响应以及之前若干时刻信号输入的响应之“残留”影响的一个叠加效果。 假设0时刻系统响应为y(0),若其在1时刻时,此种响应未改变,则1时刻的响应就变成了y(0)+y(1),叫序列的累加和(与序列的和不一样)。但常常系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0时刻的响应不太可能在1时刻仍旧未变化,那么怎么表述这种变化呢,就通过h(t)这个响应函数与x(0)相乘来表述,表述为x(m)×h(m-n),具体表达式不用多管,只要记着有大概这种关系,引入这个函数就能够表述y(0)在1时刻究竟削弱了多少,然后削弱后的值才是y(0)在1时刻的真实值,再通过累加和运算,才得到真实的系统响应。 再拓展点,某时刻的系统响应往往不一定是由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这两个响应决定的,也可能是再加上前前时刻,前前前时刻,前前前前时刻,等等,那么怎么约束这个范围呢,就是通过对h(n)这个函数在表达式中变化后的h(m-n)中的m的范围来约束的。即说白了,就是当前时刻的系统响应与多少个之前时刻的响应的?“残留影响”有关。 当考虑这些因素后,就可以描述成一个系统响应了,而这些因素通过一个表达式(卷积)即描述出来不得不说是数学的巧妙和迷人之处了。 对于非数学系学生来说,只要懂怎么用卷积就可以了,研究什么是卷积其实意义不大,它就是一种微元相乘累加的极限形式。卷积本身不过就是一种数学运算

雷诺实验(二)

雷诺实验(二) 一.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观察层流,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过程;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方法; 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非圆管流态判别准数。 二. 实验装置说明与操作方法 供水流量由无极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状态,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的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到5分钟。有色水注入到实验管道,可根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实验流量可由尾阀调节。 三. 实验原理 1883年,雷诺(Osborne Reynolds )采用类似于本实验的实验装置,观察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的呈现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做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v 。v 。与流体的粘性,圆管的直径d 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v 。值,需要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工作量巨大。雷诺实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了两种流态,还在于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得出了量纲为一的判据-----雷诺数Re,使问题得以简化。量纲分析如下: 因 根据量纲分析法有: 其中c k 是量纲为一的数,写成量纲关系为: 由量纲和谐原理,得11,21αα==-。 即 c c v k d β= 或 c c v d k β= 雷诺实验完成了管流的流态从湍流过度到层流是的临界值c k 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表明c k 值为常数。于是,量纲为一的数 vd β 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判据。由于雷诺的贡献, vd β 定名为雷诺数Re 。于是 有 式中,v ----- 流体速度; β---- 流体的运动粘度;(书中用ν表示,很近似于流体速度,故用此表示)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向心加速度》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向心加速度》精品教案 (1)图6.6—1中的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2)图6.6—2中的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1.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速度变化量”部分,同时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 运动时速度变化量△v的图示,思考并回答问题: 速度的变化量△v是矢量还是标量? 如果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2.1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的 图示.每小组4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果初速度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

(1)在A、B两点画速度矢量vA和vB时,要注意什么? (2)将vA的起点移到B点时要注意什么? (3)如何画出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变化量△V? (4)△v/△t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v与圆的半径平行吗?在什么条件下.△v与圆的半径平行? 学生按照思考提纲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上面的推导过程,得出结论:当△t很小很小时,△v指向圆心.

1、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是表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改变的快慢的 B 、向心加速度是表示角速度变化快慢的 C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的 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因为a =r v 2 B .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因为a =ω2r C .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因为ω=r v D .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因为ω=2πn 3、甲、乙两质点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的转动半径是乙的 4 3,当甲转60周时,乙转45周,甲、乙两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4、AB 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在下端B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5.6-1所示, 一小球自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 圆轨道半径为R ,小球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 V 。则小球在B 点受 个力的作用,这几个 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小球在B 点的 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是 。(不计一切阻力) 5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圆半径为R ,向心加速度为a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aR v = B 、角速度R a w = C 、转速R a n π2= D 、周期a R T π2= 6、如图3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两轮角速度相等 B .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 .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D .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7、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 =20 cm 的圆 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0.2m/s ,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 2,它的角 速度为_______ rad/s ,它的周期为______s 。 图5-6-1 图5 图3

雷诺实验及其数据处理

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捩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自循环雷诺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恒压水箱 5 有色水水管 6 稳水隔板 7 溢流板8 实验管道9 实验流量调节阀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 三、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即层流与湍流。从层流过渡到湍流状态称为流动的转捩,管中流态取决于雷诺数的大小,原因在于雷诺数具有十分明确的物理意义即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当雷诺数较小时,管中为层流,当雷诺数较大时,管中为湍流。转捩所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由于实验过程中水箱中的水位稳定,管径、水的密度与粘性系数不变,因此可用改变管中流速的办法改变雷诺数。 雷诺数 KQ d Q vd R e === ν πν4 ; K =νπd 4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实验的有关常数。 2.观察两种流态。 打开开关3使水箱充水至溢流水位。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9,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① 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当流量调节到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② 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重量法测定流量; ③ 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

卷积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 进入到大学之后,学习的第一门课就是微积分,这门课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应该是整个大学学习最大的基石,因为读大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有更加具体详细的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我们对这方面的事物改造与创造的能力,提升我们个人的生产力。而对于学工科的我们来说,我们在大学里所要研究与认识的东西是某一具体的物质,这些物质由于具体,所以必然可以被分解为无数非常小的微粒,由于这些微粒各自之间的作用的累积,形成了我们所需研究的物质的种种特性,于是要能够对这些物质具体详细的认识就必须从非常小的微粒开始研究,而微积分本质就是对许多无穷小量的微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加减乘除也就是微分与积分的运算,这正好契合了我们工科专业的研究物理性东西的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大学中就会学到一系列具有物理意义的数学公式与概念,这些公式十分抽象,但却包罗万象,本文就是试图对卷积这一数学概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首先,先列出卷积的定义式:()()()r t e h t d τττ+∞ ?∞=?∫。从直观上理解 这个公式就是r 在t 时刻的取值等于e 在τ时刻的取值乘以它持续的时间d τ再乘以一个大小与t-τ这段时间间隔有关的系数h(t-τ)最后在整个时间域上相加(积分)所得的值,这是最本质的解释。 在物理上e(t)看成一个外界对某一系统的作用(激励) r(t)看成这个作用对该系统的某个状态量的作用效果(响应)h(t)看成一个反映系统性质的函数(冲击响应) 如果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这一公式的话,那就是:对于一个已有的系统在某一时刻τ外界对它产生了一个作用(激励)e(τ),它的持续时间是d τ,所以它的作用量(作用值乘以作用时间)等于e(τ)d τ,再乘以一个系数h(t-τ)(表示τ时刻激励对t 时刻系统状态量r(t)的影响程度,这个系数的取值是t 与τ的时间间隔t-τ的函数),也就是相当于将这个激励量通过h (t )传递过去(所以h (t )也称为传递函数),系统最终得到τ时刻激励e(τ)对状态量r(t)在t 时刻的取值的影响量e(τ)h(t-τ)d τ,将各时刻的影响量累加起来(积分),就得到了卷积的这个公式了。简而言之,就是某一时刻的状态量取决于所有时刻的作用效果以某种方式累积起来的结果。这样就应该解释清了卷积这一数学概念最本质的物理意义。 下面举个例子,比如00()()*()()r t e t t t e t t δ=?=?这个公式,将该公式 变化得到00()()()()r t e t t d e t t τδττ+∞ ?∞=??=?∫,由上式可以看出只有当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

6 向心加速度 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原有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要化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抓住要害,该要害就是“速度变化量”.对此,可以先介绍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然后逐渐过渡到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并让学生掌握怎样通过作图求得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进而最后得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利用书中设计的“做一做:探究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推导得出,使学生在“做一做”中能够品尝到自己探究的成果,体会成就感. 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时,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这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思维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开放性,不要“一刀切”.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由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 2.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 2.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知识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加速度概念以及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并做好本节内容的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物体都要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做曲线运动,如下列两图(课件展示). 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图中的地球和小球,它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确定? 复习导入

FFT结果的物理意义

FFT结果的物理意义 最近正在做一个音频处理方面的项目,以前没有学过fft,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最近这一用才发现原来欠缺这么多,最基本的,连fft的输入和输出各自代表什么都不知道了,终于在网上查到这样的一点资料,得好好保存了,也欢迎大家分享。 FFT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可以将一个信号变换到频域。有些信号在时域上是很难看出什么特征的,但是如果变换到频域之后,就很容易看出特征了。这就是很多信号分析采用FFT变换的原因。另外,FFT可以将一个信号的频谱提取出来,这在频谱分析方面也是经常用的。虽然很多人都知道FFT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去做,但是却不知道FFT之后的结果是什意思、如何决定要使用多少点来做FFT。现在圈圈就根据实际经验来说说FFT结果的具体物理意义。一个模拟信号,经过ADC采样之后,就变成了数字信号。采样定理告诉我们,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频率的两倍,这些我就不在此罗嗦了。 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就可以做FFT变换了。N个采样点,经过FFT之后,就可以得到N个点的FFT结果。为了方便进行FFT运算,通常N取2的整数次方。 假设采样频率为Fs,信号频率F,采样点数为N。那么FFT之后结果就是一个为N点的复数。每一个点就对应着一个频率点。这个点的模值,就是该频率值下的幅度特性。具体跟原始信号的幅度有什么关系呢?假设原始信号的峰值为A,那么FFT的结果的每个点(除了第一个点直流分量之外)的模值就是A的N/2倍。而第一个点就是直流分量,它的模值就是直流分量的N倍。而每个点的相位呢,就是在该频率下的信号的相位。第一个点表示直流分量(即0Hz),而最后一个点N的再下一个点(实际上这个点是不存在的,这里是假设的第N+1个点,也可以看做是将第一个点分做两半分,另一半移到最后)则表示采样频率Fs,这中间被N-1个点平均分成N等份,每个点的频率依次增加。例如某点n所表示的频率为:Fn=(n-1)*Fs/N。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Fn所能分辨到频率为为Fs/N,如果采样频率Fs为1024Hz,采样点数为1024点,则可以分辨到1Hz。1024Hz的采样率采样1024点,刚好是1秒,也就是说,采样1秒时间的信号并做FFT,则结果可以分析到1Hz,如果采样2秒时间的信号并做FFT,则结果可以分析到0.5Hz。如果要提高频率分辨力,则必须增加采样点数,也即采样时间。频率分辨率和采样时间是倒数关系。 假设FFT之后某点n用复数a+bi表示,那么这个复数的模就是An=根号a*a+b*b,相位就是Pn=atan2(b,a)。根据以上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出n点(n≠1,且n<=N/2)对应的信号的表达式为:An/(N/2)*cos(2*pi*Fn*t+Pn),即2*An/N*cos(2*pi*Fn*t+Pn)。对于n=1点的信号,是直流分量,幅度即为A1/N。由于FFT结果的对称性,通常我们只使用前半部分的结果,即小于采样频率一半的结果。 好了,说了半天,看着公式也晕,下面圈圈以一个实际的信号来做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信号,它含有2V的直流分量,频率为50Hz、相位为-30度、幅度为3V的交流信号,以及一个频率为75Hz、相位为90度、幅度为1.5V的交流信号。用数学表达式就是如下: S=2+3*cos(2*pi*50*t-pi*30/180)+1.5*cos(2*pi*75*t+pi*90/180)式中cos参数为弧度,度和90度要分别换算成弧度。我们以256Hz的采样率对这个信号进行采样,总共采样256点。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Fn=(n-1)*Fs/N,我们可以知道,每两个点之间的间距就是1Hz,第n个点的频率就是n-1。我们的信号有3个频率:0Hz、50Hz、75Hz,应该分别在第1个点、第51个点、第76个点上出现峰值,其它各点应该接近0。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看FFT的结果的模值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

§5.5 向心加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具有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2.知道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能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并会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矢量图表示速度变化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4.体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方向的分析方法。 5.知道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公示。 【新知预习】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指向,这个加速度叫做 . 2.方向:总指向,即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 .大小:a 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 3.物理意义: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物体改变的物理量. 4. a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线速度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大小不变时,a n与r成 . 5. a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角速度ω不变时,a n与r成 . 【导析探究】 一、引入: 1.右图,光滑桌面上一个小球由于细线的牵引,绕桌面上的图钉O做匀速 圆周运动.小球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分别在A、 B两个位置画出小球的受力图. 2.(1)请举生活中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分析例子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2)一个物体不受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有这样的物体吗? 【例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2m,周期为3.14s,如图所示.求质点从 A转过90°到B点的速度变化量. 二、向心加速度: 1.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2.用线速度v和半径r表达,表达式: 3.用加速度ω和半径r表达,表达式:

【例2】思考与讨论:向心加速度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有两种说法.说法一:从公式r v a n 2 =看,向心 r a n ?=2ω加速度与圆周运动半径成反比;说法二:从看,向心加速度与圆周运动半径成正比. (1)这两种说法各自成立的前提? (2)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半径不一样,比较A 、B 两点加速度大小时,采用哪种说法?比较B 、C 两点加速度 大小时,采用哪种说法? 【例3】如图所示,O 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 1,O 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 2,r 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 2=2r 1,r 3=1.5r 1。A 、B 和C 分别是3个轮边缘上的点,质点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 A.1:2:3 B.2:4:3 C.8:4:3 D.3: 6:2 【课堂小结】 1.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因为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指向圆心,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向心加速度大小用a n 表示.其常用的公式有三个: (1) r v a n 2 = (2)r a n ?=2ω (3) v a n ?=ω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不变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2.由于地球自转,比较位于赤道上的物体1与位于北纬60°的物体2,则( ) A.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1:ω2=2:1 B.它们线速度之比v 1:v 2=2:1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2:1 D.它们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4:1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 图像,其中甲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由图可知( ) A.甲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甲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C.乙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D.乙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4.撑开的雨伞半径为R ,让伞轴成竖直方向,伞边距地高为h .现以 角速 B C r 1 r 2 r 3 O 1 a r 甲 乙

5.雷诺数对空腔水流时均结构的影响_201401

水 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4年1月 文章编号:0559-9350(2014)01-0065-07收稿日期:2013-03-19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B09B01) 作者简介:陈槐(1987-),男,江苏人,博士,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E-mail :huai-chen10@https://www.doczj.com/doc/db12814529.html, 第45卷第1期 雷诺数对空腔水流时均结构的影响 陈槐,钟强,李丹勋,王兴奎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利用PIV (粒子图像测速)测得的不同雷诺数下空腔中垂面的流场序列,分析来流条件对空腔流场涡旋结构及掺混特性的影响。时均流场中存在两个不同大小、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随着雷诺数增大,大涡旋发展壮大并最终受制于固壁边界,小涡旋受大涡旋压迫而减小,两者最终稳定的雷诺数都接近2000,大小涡旋稳定半径分别为0.83D 、0.13D (空腔深度)。雷诺数的增大导致来流剪切层与空腔冲撞区域从空腔下游角点延伸至凹腔内部,其中,掺混程度相对较小的区域,面积随雷诺数增加而快速增大;掺混程度相对剧烈的区域,范围会较快趋于稳定。剪切层与空腔下游边壁的冲撞作用,决定了空腔的掺混特性,并使得雷诺应力高值区与时均大涡旋间的形态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空腔流动;时均涡旋;雷诺应力;雷诺数;PIV 中图分类号:TV13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3/https://www.doczj.com/doc/db12814529.html,ki.slxb.2014.01.0091研究背景 空腔结构广泛存在于航空、水利等领域,如飞机的内埋式武器舱及起落架舱,内河挖入式港池、闸门门槽、关闭的取水口、船闸引航道及盲肠河段或渠段的口门,高速列车车厢连接部、敞篷车的敞篷及楼群密集的街巷(街巷剖面为空腔结构)等。 空腔结构的流动特性对空腔内物质的输移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内河港池、盲肠河段的口门经常发生泥沙的回流淤积、污染物的滞留;楼群密集交通拥堵的街巷存在空气不易流通、质量较差的区域。空腔流场的涡旋结构及来流剪切层与空腔下游边壁发生冲撞,由此而引起的掺混特性,与槽道流动特性存在着显著差异。虽然空腔的长深比对流场结构具有较大影响,但Muto 等[1] 指出,来流条件也是决定空腔流场形态的关键因素。进行来流条件对空腔流场涡旋结构及掺混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有助于认识空腔内污染物及泥沙的输移规律。 前人对空腔流动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领域,流速通常在音速量级,以马赫数衡量来流条件的研究结果,不能在流速相对较小的领域(水利、环境等)得到类比应用。虽然一些文献以雷诺数来衡量来流条件,但关注的焦点较少涉及空腔流场的涡旋结构及掺混特性。对于空腔流场涡旋结构的研究有:杨国晶[2]应用数值方法结合试验,研究了12种雷诺数下空腔周向分布的脉动压力系数的变化趋势,并简要介绍了腔内涡旋的发展规律;Zdanski 等[3]描述了层流流态下空腔内涡旋形态的发展,并计算了大小涡旋中心距离随4种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但对紊流流态下的涡旋形态分析较少;?zsoy 等[4]研究了层流流态下空腔内瞬时涡旋在3种雷诺数条件下的统计特性;Lusseyran 等[5]描述了不同长深比试验条件下空腔中垂面内的涡旋形态,并研究了雷诺数与空腔横向平面内流体失稳间的 联系。对于雷诺数的影响,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So 等[6]通过模拟街巷内污染物在风力作用 下的传播规律,得出流体运动及污染的传播形式主要取决于腔体的几何形状以及雷诺数的大小;而

傅立叶变换的原理、意义和应用

傅立叶变换的原理、意义和应用 1概念:编辑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分析信号的方法,它可分析信号的成分,也可用这些成分合成信号。许多波形可作为信号的成分,比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傅里叶变换用正弦波作为信号的成分。 参考《数字信号处理》杨毅明著p.89,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发行。定义 f(t)是t的周期函数,如果t满足狄里赫莱条件: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间断点,且在这些间断点上,函数是有限值;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极值点;绝对可积。则有下图①式成立。称为积分运算f(t)的傅里叶变换, ②式的积分运算叫做F(ω)的傅里叶逆变换。F(ω)叫做f(t)的像函数,f(t)叫做 F(ω)的像原函数。F(ω)是f(t)的像。f(t)是F(ω)原像。 ①傅里叶变换 ②傅里叶逆变换 中文译名 Fourier transform或Transformée de Fourier有多个中文译名,常见的有“傅里叶变换”、“付立叶变换”、“傅立叶转换”、“傅氏转换”、“傅氏

变换”、等等。为方便起见,本文统一写作“傅里叶变换”。 应用 傅里叶变换在物理学、电子类学科、数论、组合数学、信号处理、概率论、统计学、密码学、声学、光学、海洋学、结构动力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信号处理中,傅里叶变换的典型用途是将信号分解成幅值谱——显示与频率对应的幅值大小)。 相关 * 傅里叶变换属于谐波分析。 * 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容易求出,而且形式与正变换非常类似; * 正弦基函数是微分运算的本征函数,从而使得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可以转化为常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求解.在线性时不变的物理系统内,频率是个不变的性质,从而系统对于复杂激励的响应可以通过组合其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响应来获取; *卷积定理指出:傅里叶变换可以化复杂的卷积运算为简单的乘积运算,从而提供了计算卷积的一种简单手段; * 离散形式的傅立叶变换可以利用数字计算机快速地算出(其算法称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1] 2性质编辑 线性性质 傅里叶变换的线性,是指两函数的线性组合的傅里叶变换,等于这两个函数分别做傅里叶变换后再进行线性组合的结果。具体而言,假设函数

(一)雷诺实验

实 验 名 称: 雷诺实验 学 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14化工02班 姓 名: 胡海明 学 号: 217 指 导 教 师: 赵亚梅 日 期: 2016年11月16日 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圆管内层流、紊流两种流动状态及其转换的现象。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二、实验装置 图4-1 雷诺实验装置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 6.稳水孔板 7.溢流板 8.实验管道 9.实验流量调节阀 雷诺实验装置如图4-1所示;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状态,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程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根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 三、实验原理 1.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它们的区别在于: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是否发生混掺现象。层流,流层间没有质点混掺,质点作有序的直线运动;紊流则相反,流层间质点混掺,为无序的随机运动。 化 工原 理 实 验 报告

2.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转化取决于雷诺数。雷诺根据大量实验资料,将影响流体流动状态的因素归纳成一个无因次数,称为雷诺数Re ,作为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 (4-1) (4-2) 式中 ——圆管直径,cm ——流体的运动粘度,cm 2/s 水的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泊肃叶和斯托克斯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cm 2/s) (4-3) 3.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临界速度。临界速度随流体的粘度、密度以及流道的尺寸不同而改变。流体从层流到紊流过渡时的速度称为上临界流速,从紊流到层流过渡时的速度称为下临界流速。 4.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流动状态发生转化时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对应于上、下临界速度的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表示超过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紊流,它很不确定,跨越一个较大的取值范围。而且极不稳定,只要稍有干扰,流态即发生变化。上临界雷诺数常随实验环境、流动的起始状态不同有所不同,在工程技术中没有实用意义。有实际意义的是下临界雷诺数,它表示低于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层流,有确定的取值。通常均以它作为判别流动状态的准则,即 Re < 2320 时,层流 Re > 2320 时,紊流 该值是圆形光滑管或近于光滑管的数值,工程实际中一般取Re = 2000。 5.实际流体的流动之所以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是扰动因素与粘性稳定作用之间对比和抗衡的结果。针对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情况,容易理解:减小管径 d 、减KQ d Q vd vd ====ν πνμρ4Re ν πd K 4=d ν2000221.00337.010178.0t t ++=ν

图像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

傅里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如:大面积的沙漠在图像中是一片灰度变化缓慢的区域,对应的频率值很低;而对于地表属性变换剧烈的边缘区域在图像中是一片灰度变化剧烈的区域,对应的频率值较高。傅立叶变换在实际中有非常明显的物理意义,设f是一个能量有限的模拟信号,则其傅立叶变换就表示f的谱。从纯粹的数学意义上看,傅立叶变换是将一个函数转换为一系列周期函数来处理的。从物理效果看,傅立叶变换是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其逆变换是将图像从频率域转换到空间域。换句话说,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 傅立叶变换以前,图像(未压缩的位图)是由对在连续空间(现实空间)上的采样得到一系列点的集合,我们习惯用一个二维矩阵表示空间上各点,则图像可由z=f(x,y)来表示。由于空间是三维的,图像是二维的,因此空间中物体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关系就由梯度来表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得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对应关系。为什么要提梯度?因为实际上对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频谱图,就是图像梯度的分布图,当然频谱图上的各点与图像上各点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在不移频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傅立叶频谱图上我们看到的明暗不一的亮点,实际上图像上某一点与邻域点差异的强弱,即梯度的大小,也即该点的频率的大小(可以这么理解,图像中的低频部分指低梯度的点,高频部分相反)。一般来讲,梯度大则该点的亮度强,否则该点亮度弱。这样通过观察傅立叶变换后的频谱图,也叫功率图,我们首先就可以看出,图像的能量分布,如果频谱图中暗的点数更多,那么实际图像是比较柔和的(因为各点与邻域差异都不大,梯度相对较小),反之,如果频谱图中亮的点数多,那么实际图像一定是尖锐的,边界分明且边界两边像素差异较大的。对频谱移频到原点以后,可以看出图像的频率分布是以原点为圆心,对称分布的。将频谱移频到圆心除了可以清晰地看出图像频率分布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它可以分离出有周期性规律的干扰信号,比如正弦干扰,一副带有正弦干扰,移频到原点的频谱图上可以看出除了中心以外还存在以某一点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亮点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干扰噪音产生的,这时可以很直观的通过在该位置放置带阻滤波器消除干扰 注: 1、图像经过二维傅立叶变换后,其变换系数矩阵表明: 若变换矩阵Fn原点设在中心,其频谱能量集中分布在变换系数短阵的中心附近(图中阴影区)。若所用的二维傅立叶变换矩阵Fn的原点设在左上角,那么图像信号能量将集中在系数矩阵的四个角上。这是由二维傅立叶变换本身性质决定的。同时也表明一股图像能量集中低频区域。 2 、变换之后的图像在原点平移之前四角是低频,最亮,平移之后中间部分是低频,最亮,亮度大说明低频的能量大(幅角比较大) 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有非常非常的作用。因为不仅傅立叶分析涉及图像处理的很多方面,傅立叶的改进算法, 比如离散余弦变换,gabor与小波在图像处理中也有重要的分量。 印象中,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以下几个话题都有重要作用: 1.图像增强与图像去噪 绝大部分噪音都是图像的高频分量,通过低通滤波器来滤除高频——噪声; 边缘也是图像的高频分量,可以通过添加高频分量来增强原始图像的边缘; 2.图像分割之边缘检测 提取图像高频分量

雷诺实验

雷诺实验 一、实验背景 1883年,雷诺通过实验发现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的呈现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做杂乱无章的无序的运动,流层间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0V ,而0V 又与流体的粘性,圆管的直径d 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0V 值。雷诺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无量纲数——雷诺数e R ,以此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别依据,使复杂问题得以简化。 经反复测试,雷诺得出圆管流动的下临界雷诺数值为2320,工程上,一般取之为2000。当e R <2320时,管中流态为层流,反之,则为湍流。 雷诺简介 奥斯本 雷诺(Osborne Reynolds),英国力学家、物理学家 和工程师。1842年8月23日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1912年2月21日卒于萨默塞特的沃切特。186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王后学院。1868年出任曼彻斯特欧文学院(以后改名为维多利亚大学)的首席工程学教授,1877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88年获皇家勋章,1905年因健康原因退休。他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科学家,由于欧文学院最初没有实验室,因此他的许多早期试验 都是在家里进行的。他于1883年发表了一篇经典性论文──《决定水流为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以及在平行水槽中的阻力定律的探讨》。这篇文章以实验结果说明水流分为层流与紊流两种形态,并提出以无量纲数Re (后称为雷诺数)作为判别两种流态的标准。他还于1886年提出轴承的润滑理论,1895年在湍流中引入有关应力的概念。雷诺兴趣广泛,一生著述很多,其中近70篇论文都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些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力学、电学、航空学、蒸汽机特性等。他的成果曾汇编成《雷诺力学和物理学课题论文集》两卷。 二、实验目的要求 1、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和紊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