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初步调研情况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初步调研情况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初步调研情况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初步调研情况

关于对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及武汉化工新城调研情况的报告

一、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依托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吨乙烯、3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40万吨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2007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项目批准后,武汉市和中石化正在积极准备建设事项,建设资金以及建设主体都已明确到位,2007年12月18日将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整个建设周期为3年,到2011 年初即可建成投产。

目前,与80万吨乙烯配套的武石化技改项目已经启动,建成后其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由目前每年400万吨扩大到每年800至1000万吨,以便为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充足原料、中间产品。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产出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塑料原料等240万吨左右。

武石化扩能增产后,其原油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胜利油田来油,二是从阿曼进口轻质油。以上两块原油各占一半份额,其国内运输可能大部分都将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武汉80万乙烯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还将产生380万吨的运输量,其中运入量147万吨,主要是煤炭、石脑油以及包装材料和化工辅料;运出量233万吨,主要为产成品。在这些业务中,预计通过水运的有125万吨,其中运入量16万吨,运出109万吨。

二、武汉化工新城情况

化工新城位于武汉东侧洪山区,北邻长江,规划总用地面积89.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46.1平方公里,绿化、林地、湖泊等占地约43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建设生态型、科技型化工新城,使武汉市成为华中地区主要的石油化工

生产基地和产品供应基地。依托80万吨乙烯项目,武汉市有关部门编制了武汉化工新城的总体规划。2006年底,该规划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环保评审。据规划,武汉化工新城计划投资352亿元。

据介绍,为全面启动相关工作,武汉市将成立副市级办公机构,化工新城建设主体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此该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公司。全部化工新城建设项目中,与物流相关的项目有园区管廊、码头等。其中管廊将由中石化自己投资建设,码头项目欢迎其他投资者参与投资建设。据规划,化工新城共规划有码头22座,其中为乙烯项目配套的码头11座,近期将建设5-6座重件、液货以及消防码头。

化工新城按“一轴、两带、两组团”沿江带状布局,“一轴”为沿青化路的综合发展轴。“两带”分别为白浒山、严东湖至长江的生态绿化带、城市外环线和武钢间的绿化隔离带。“两组团”为北湖组团和左岭组团。化工新城主要发展两大组团:北湖组团以80万吨/年乙烯项目为产业主导,以工程塑料和合成橡胶为发展重点,布局乙烯项目区、下游产品加工园区、港口物流园区及生产性服务中心;左岭组团容纳葛化升级改造项目,配合武汉城市规划,迁建城区内化工企业,促进武汉市化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预计化工新成全部建成后,将产生货物运量2733万吨,其中运入1517万吨,运出1216万吨。在全部运量中,水运将占60%左右。

上海七大商业中心的考察分析报告

七大商业中心考察分析离购物天堂差四步 七大商业中心考察分析离购物天堂差四步 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国际购物天堂有9个: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中国的、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日本的东京、瑞士的黎世。会不会是第10个? 在不久前结束的2001年商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建成国际购物天堂的计划。但市商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国际购物天堂只是一种‘民间’的说法,比如说、巴黎、伦敦、纽约,大家都已经认可了它们,但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摸索,找到一条融合本地特色和国际先进经验的路子,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际购物天堂。” 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市政府商业决策咨询专家信康认为,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购物天堂,可能要15-20年的时间,到2006年,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到“国际化”的购物天堂。 不过,和记黄埔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佘耀庭先生的看法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对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九大购物天堂都进行过考察。他认为,离国际购物天堂的差距,在环境、品牌、价格和服务四个方面。从品牌上来讲,国际上的一线品牌时装在几乎没有成规模的分号;价格上更是处于劣势,打折的机会非常少。 但是,佘耀庭对还是非常看好,“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在中国打造购物天堂,一定是。”他举了个例子:现在购物天堂人均占有商业面积的指标是1.2平方米,而现在大约达到了0.93,已经非常接近了。还有两个有利条件就是购物旅游和

自身品牌的打造,“购物天堂一定要商业旅游带动,靠本地消费永远不可能,这方面的优势在全国独一无二。”其次,附近有许多国知名的服装厂,可以算是二线品牌,“不要小看二线品牌,日本的东京之所以被列为世界购物天堂之一,主要也是靠日本本土的二线品牌。” 目前有八个市级商业中心:俗称“四街四城”,即淮海路、东路、西路、路;豫园商城、徐家汇商圈、新客站不夜城、八佰伴时代广场。 在这八个市级商业中心中,记者选择了淮海路、东路、西路、豫园商业区、徐家汇商城、浦东新商城(豫园商城和襄阳路服装小商品市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单独列出),以商品品种、业态分布、购物环境、交通条件为标准,进行实地考察,评定星级。希望能为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一.淮海路:70年时尚T台 70年来,淮海路在商业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30、40年代起,淮海路就引领着的时尚,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具时尚气息,最高雅的一条商业文化街。 淮海路东起人民路,西至凯旋路,全长6.8公里,分东、中、西三段,横穿卢湾,徐汇两区,商气辐射黄浦,静安等区。西起南路,东至南路,北至路高架,南至复兴中路,长约2.2公里的淮海中路段,是以高雅著称的主要中心商业街。随着淮海中路商业功能的延伸,淮海中路路段已从“街”的概念向“街区”拓展,整个区域以淮海中路为轴线,东起路,西到路,北连金陵中路,金陵西路,长乐路,南接复兴中路,面积3.5平方公里。据卢湾区商委吴荷生主任介绍,目前淮海路79.4%的消费者在40岁以下,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这部分人一直是最时尚,也最注重品位的消费者。

武汉天地调研总结

武汉天地调研总结 营销策划部 2010年4月15日

总述: 2010年4月9日,营销策划部考察武汉天地项目,由于我司富华地块商业定位为街区商业,本案将重点研究此种业态的建筑设计标准、招商及运营等情况,作为参考。 一、武汉介绍: 1、至2008年底,武汉市常住人口为897万,包括流动人口在内逾1000万; 2、2008年,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3960.08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44148元 人民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已形成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石油化工、造纸及包装印刷、烟草等十大主导产业; 3、武汉人的消费习惯很“实在”、讲究“一个便宜三个爱”,推崇“价低者得”, 这就是为什么新世界百货都打折的原因。 二、武汉天地地理位置 ?武汉天地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内环线上的永清片区; ?紧邻长江二桥、轻轨黄埔站,连接解放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沿江大道; ?武汉二中、七一中学、解放中学、沈阳路小学、育才小学等重点学校环绕周边。

三、武汉天地总体规划 武汉天地由瑞安地产开发,由“上海新天地”的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Mr.BenjaminWood )主笔,延续“新天地”类物业的发展模式,是集住宅、办公、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的综合发展项目,占地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预计项目2014年整体落成; 其中,A 地块的4.7万平方米街区商业已开始营业、住宅部分正在销售,未来还将有9.7万平方米集中性商业、多栋写字楼及酒店落成;B 地块则以住宅为主。 街区性商业 集中性商业+3栋写字楼

四、武汉天地街区商业平面

五、武汉天地街区商业建筑设计标准 1、建筑设计风格总述(参见附件一): 武汉天地为原“上海新天地”的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Mr.BenjaminWood)的设计之作,本项目共保留九栋历史建筑,设计融合传统建筑特色,并赋予它新的时尚风格,以此提升其标识性及商业价值。 2、通道: 图例: 员工通道员工电梯

中国现有乙烯装置及其技术水平.doc

1.中国现有乙烯装置多少套? 2012年,我国乙烯工业产能快速增长,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但开工率有所下降,进口量有所增加,总体走势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增速加快,乙烯总产能突破1700万吨/年。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模经济,是国内外乙烯工业实现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统计数据显示,100万吨/年乙烯与50万吨/年乙烯装置相比较,吨成本可降低25%. 截至2012年底,我国乙烯新增产能140万吨,总产能达1709.5万吨,比上年增长8.9%.一批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快速推进,其中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和抚顺石化80万吨/年乙烯装置,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四川、武汉等地的煤制烯烃,以及浙江宁禾、陕西延长榆林等多个煤制烯烃项目在稳步推进中。 2012年,我国共有24家乙烯生产企业、有32套乙烯装置(其中石脑油基制乙烯装置28套),装置平均规模约52.4万吨/年,而2005年装置的平均规模仅为39.5万吨/年。若不计算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装置,蒸汽裂解装置共有29套,蒸汽裂解装置平均规模近60万吨/年,高于世界52万吨/年的平均规模。我国产能在8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数量也有大幅增长。截至2012

年,共有10套80万吨以上的蒸汽裂解装置,合计产能达988万吨/年,占总产能的58.9%。单套最大规模为上海赛科119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乙烯生产企业平均规模74.1万吨/年,比2011年的68万吨/年增加了6.1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57万吨/年,比2011年的56.1万吨/年上升了0.9万吨/年,高于世界52万吨/年的平均规模。 若不计算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装置,我国石脑油裂解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为59.2万吨/年,单套规模达8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有8套,合计产能774万吨/年,占总产能的45%;单套规模60万吨/年以下的装置降至12套,产能合计263.5万吨/年,占总产能的16%. 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十大乙烯生产商排名情况如下: 排名第一的是埃克森美孚公司,共有19套装置,总产能1251.5万吨/年; 排名第二的是陶氏化学,共有18套装置,产能1214.48万吨/年; 排名第三的是沙伯公司,共有13套装置,产能1084.22万吨/年; 排名第四的是壳牌化学,共有13套装置,产能935.84万吨/年;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与配套工程

国家优质工程 中国石化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 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中国石化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位于省化学工业区,是我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性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包括80万吨/年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5万吨/年环氧乙烷和28万吨/年乙二醇等9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热电联产装置等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乙烯工程鸟瞰图 >>主要工艺设备该工程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其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了中国石

化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乙烯装置技术全流程工艺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L的裂解炉技术和LECT烯烃分离技术,实现了首次全流程整合的应用;乙烯装置关键设备——裂解炉、冷箱、“三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全面国产化,且国产“三机”首次用在同一装置。 >>参建单位中石化工程建设等12家工程总承包商,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6家勘察设计单位,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等30家施工承包企业,齐鲁石化工程等15家监理单位,英派克检测等13家质量检测。 >>工程投资批准概算173.23亿元,竣工决算173.13亿元。 >>建设时间2007年4月核准,2012年3月开工,2012年12月建成,2013年8月全面投产。 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总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一流的目标,创新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团队,将乙烯工程建设成为“效益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绿色工程、人才工程”,实现项目方案优化、工程优质、效益优良、人员优秀,重大安全事故为零、重大环保事故为零、重大质量事故为零、违法违纪案件为零的管理目标。

宁波老外滩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宁波老外滩调研报告 篇一:上海宁波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 上海宁波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国内著名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利用的做法,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层次和水平,20XX年5月26日—28日,**考察小组一行五人赴上海、宁波两地,分别对上海新天地、宁波月湖盛园等7个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深入学习了当地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宝贵经验,收获良多。现将本次考察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对象基本概况 上海、宁波两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近现代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走在了我国的前列。本次调研我们选取了上海新天地、七宝老街、田子坊、m50创意园和宁波老外滩、月湖盛园(郁家巷)、南塘老街七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考察。这七个街区在保护开发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环境,采用了不同的运作方法和业态定位,但都获得了成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

典范。根据街区开发形态,本次考察的七个目标街区可分类如下: 二、各街区保护开发的具体做法 1.上海新天地 (1)基本概况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内,属于瑞安集团太平桥地区城市综合体的核心部分。整个太平桥改造项目包括新天地商业、住宅、写字楼、酒店/服务式公寓及人工湖绿地五种物业形态,第一期工程——新天地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于2000年6月全部建成,20XX年9月对外营业。 如今,上海新天地以中西合璧、新旧结合的海派文化为基调,将上海特有的传统石库门旧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群融为一体,创建为既具传统风貌,又具现代化功能设施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大都会商业旅游景点。 (2)核心资源 上海新天地前身为石库门里弄,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其最外门以石料作门框而得名。街区布局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建筑 特征:单体平面及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院落式住宅,有天井、客堂、厢房等;门框上欧式花纹,欧式屋顶,排联结构等则是西洋建筑特征。石库门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包裹其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

优质工程 中国化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 中国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中国化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位于省化学工业区,是我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性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包括80万吨/年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5万吨/年环氧乙烷和28万吨/年乙二醇等9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热电联产装置等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乙烯工程鸟瞰图

>>主要工艺设备该工程采用了中国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其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了中国化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乙烯装置技术全流程工艺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L的裂解炉技术和LECT烯烃分离技术,实现了首次全流程整合的应用;乙烯装置关键设备——裂解炉、冷箱、“三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全面国产化,且国产“三机”首次用在同一装置。 >>参建单位中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12家工程总承包商,第二航务工程勘察等6家勘察设计单位,中化第设公司等30家施工承包企业,齐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监理单位,英派克检测有限公司等13家质量检测机构。 >>工程投资批准概算173.23亿元,竣工决算173.13亿元。 >>建设时间2007年4月核准,2012年3月开工,2012年12月建成,2013年8月全面投产。 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总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一流的目标,创新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团队,将乙烯工程建设成为“效益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绿色工程、人才工程”,实现项目案优化、

工程优质、效益优良、人员优秀,重大安全事故为零、重大环保事故为零、重大质量事故为零、违纪案件为零的管理目标。 >>质量控制目标设计质量优秀:达到国优设计水平(引进装置应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采购质量:满足设计、技术合同、制造标准及相应规的要求,合格率100%;施工质量: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土建工程优良率不低于60%,安装工程优良率不低于90%,施工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96%以上,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率为零。投料试车一次成功。 >>质量追求终极目标获得“优质工程金质奖”。 工程质量 >>工程共713个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焊接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焊缝109417道,合格99464道,合格率90.91%;累计射线照相底片591490,合格575091,合格率97.23%。 >>超声波检测焊缝14537道,合格14274道,合格率 98.19%。 >>渗透检测焊缝59687道,合格59666道,合格率99.96%。 >>磁粉检测焊缝5412道,合格5410道,合格率99.96%。

湖北化工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湖北化工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世界化工产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的趋势,生态化工园区日益成为国际化工产业发展的新主流。湖北省武汉化工区将秉承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理念,建设成企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生态化工园区。武汉化工生态园区的建设将为整个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标签:化工产业生态化工园区新局面 0 引言 化工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湖北省的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依托独特的优势资源,湖北省沿江地带集聚了全省一半以上的化工生产能力,对全省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使化工产业更好的发展,武汉市将建成武汉化工生态园区,化工产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的趋势。湖北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局面,这对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 武汉省化工产业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 1.1 产业基础湖北省沿江地带具有发展成为国际化工产业基地的有利条件。①地域优势。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具有接南转北、承东启西的作用,位于沿江地带,沟通沿海和内地,具备发展成为超大型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②交通条件优越。长江沿岸建有大量千吨级以上的码头,有着便利的水路、公路、铁路、管道等各种交通条件,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在导入湖北,这些将会更好的为武汉提供油、气资源,为武汉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便利条件。③产业基础雄厚。目前,湖北化工行业可生产20多个大类、10000多个品种,其中30多种主要产品的经济规模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化工产业的生产能力、经济规模均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炼油、新型功能材料、乙烯、精细化工品、专用化学品门类齐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著名化工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一批大公司在武汉落户发展。④人才资源丰富。湖北省拥有三十多家从事化学工业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38所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500多种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和200余家国家级、省级化工技术企业。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些名校为湖北省输送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1.2 发展现状2009年湖北化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占湖北省工业增加值的41%;完成销售收入2350亿元,占全国化工产品销售额的19%。 湖北可以说是中国化工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摇篮,近10年来,湖北的化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拥有化工企业500余个,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是:武汉化工厂、湖北三宁公司、武汉石化公司。这三大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化工行业的40%以上,同时为其它化工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产品的延伸加工,深度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乙烯教材60万吨年乙烯装置情况介绍

第一章前言 石油化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它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工材料、 精细化工产品,对工业、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的石油化工生产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尽管如此, 仍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每年需花大量外汇购买三大合成材料和石化产 品。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是国家规划的主要内容,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几个大型乙烯联合工程,全国乙烯 生产能力达到800-1000万吨。但由于新建大型联合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而对已有装置进行改造具有两方 面的优势,一是可以节省投资,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原有装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力量,投资省,效益高,速度快。改造成为少投资多产出的捷径。 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乙烯装置1995年底从30万吨/年规模改扩建到40万吨/年,1996年乙烯产量达到41.1万吨,实现头年改造次年达标的目标。该工程于1997年1月9日被国家经贸委授予国家“八五”技术改造优秀项目奖,并于同年6月3日由国家竣工验收委员会正式验收。进一步对该装置进行改造,使 其能力提高为65万吨/年,不但可以形成更大的规模生产,发挥规模效益,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采用国内 外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物耗、能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主动。 65万吨/年乙烯改造主要工程包括: 乙烯装置由40万吨/年改造至65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由30万吨/年改造至50万吨/年,丁二烯装置由10万吨/年改造至2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由15万吨/年改造至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由16万吨/年改造至36万吨/年。 6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项目初步筹资额为448883.51万元(含外汇17515.68万美元),其中建设投 资为414023.37万元(含外汇17515.68万美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4309.3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0550.75万元。初步概算:乙烯装置投资108111.61万元(含外汇4101万美元),汽油加氢装置投资7299.32万元(含外汇55万美元),原料罐区3171.59万元,成品罐区322.61万元。 65万吨乙烯改造是国家启动新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技改项目,给予了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国家重点512户国有大型企业之一的扬子公司责任非常重大。扬子公司及所有参 加65万吨乙烯改造设计建设单位的全体人员将克服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交叉深、协调难度大等困难, 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圆满完成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

武汉年产xxx聚乙烯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武汉年产xxx聚乙烯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近几年我国聚乙烯产量稳步提升,2018年产量约在1600万吨左右。 该聚乙烯项目计划总投资8563.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855.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5%;流动资金1708.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5%。 达产年营业收入156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369.48万元,税金及 附加146.58万元,利润总额3315.52万元,利税总额3919.41万元,税后 净利润2486.6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32.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72%,投资利税率45.77%,投资回报率29.04%,全部投资回收期4.94年,提供就业职位293个。 伴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及煤改气、煤改电等行业的兴起,我们可 以预计聚乙烯在管材、家庭用品、工业化学品包装、食品、药品包装、汽 车用部件等领域应用继续增长。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投资单位说明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四章产业分析 第五章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第六章选址可行性研究 第七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八章工艺可行性 第九章环境保护可行性 第十章企业安全保护 第十一章风险评价分析 第十二章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十四章投资情况说明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评估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说明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聚乙烯作为乙烯的主要下游产品,2018年消费占比为60%。所以聚乙 烯是拉动乙烯消费的核心领域,今后将进一步向其集中。聚乙烯(PE)作为 石化行业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现 今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 聚乙烯(PE)是乙烯经过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易加工成型、热分解温度较高和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农业、电子、汽车和日用 品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石化产品。根据结构不同,PE可以划分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武汉年产xxx聚乙烯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工业园区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 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

008武汉分公司80万吨乙烯工程全厂给排水管网及厂区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案

编码:WHYX-2130-FCC-SK-008 综合 重大 一般 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8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厂给排水管网及厂区道路工程 地下给排水管道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 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 武汉工程项目部 2010年08月05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主要施工措施 (1) 3.1. 地质情况及主要放坡开挖措施 (1) 3.2. 开挖遵循原则 (2) 3.3. 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 (2) 3.4. 保持槽底干燥 (2) 3.5. 管沟开挖剖面图 (2) 4.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3) 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5.1 应急组织机构 (4) 5.2 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 (4) 5.3 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4) 6. 措施用料及机具 (5)

武汉乙烯工程全厂给排水管网及厂区道路工程地下给排水管道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 1.1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 1.2项目组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 1.3现场实际情况(其他已施工区域管沟土方开挖情况) 1.4相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2. 工程概况 我公司负责施工的武汉分公司8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厂给排水管网及厂区道路工程 (三标段)位于乙烯厂区29号路以东,主要施工内容为8号路、10号路、29号路、31号路、33号路及35号路的给排水管线和道路。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测量放线发现,在8号路、10号路上的DN2000mm、DN2200mm的雨水管线及DN700mm 的循环水管线的管沟基础开挖深度达到 6.5m,按国家规范和公司标准规定,此部分 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m,属于深基坑土方开挖,需要编制此深基坑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3. 主要施工措施 3.1.地质情况及主要放坡开挖措施 根据地址勘探报告本场地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 积层和白垩?下第三系(K —巳碎屑岩沉积地层,岩性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砂土、卵石以及白垩?下第三系的强?中风化砂岩、砾岩。属于易发生塌方及流沙地质特征。RD主管线和循环水管线管沟的开挖深 度为6.5m,正处在粉土层、粘土层或粉土加粉细砂层。由于粉土层和粘土层稳定性高,干强度高,此部分管沟开挖采取放大坡比的大开挖方案可以满足土方开挖安全要求,根据实际经验现场按1: 0.8?1: 1的坡比范围进行控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调节。当开挖遇到粉土加粉细砂层时,由于此层开挖深度在0.5—1m之内,采 取局部边坡支护的方式可以解决局部土质不稳定,易造成边坡塌方的问题。边坡支护采用[20的槽钢在边坡两侧隔1m打一根6m长的垂直桩,采用木模板进行基坑围挡,两侧钢桩之间用槽钢横向连接,以增加抵抗土方向内的侧压力。开挖出的土方尽量远离边沟堆放,以减少边坡的负载。

关于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情况1

关于对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 及武汉化工新城调研情况的报告 集团领导: 近期,我们分别走访了武汉市洪山区化工园区管委会、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办公室(下称市乙烯办),就相关项目进展、货源生成以及武汉化工新城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了解的情况及下步想法报告如下: 一、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依托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吨乙烯、3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40万吨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2、物流业务生成量情况 2007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项目批准后,武汉市和中石化正在积极准备建设事项,建设资金以及建设主体都已明确到位,2007年12月18日将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整个建设周期为3年,到2011 年初即可建成投产。 目前,与80万吨乙烯配套的武石化技改项目已经启动,建成后其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由目前每年400万吨扩大到每年800至1000万吨,以便为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充足原料、中间产品。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产出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塑料原料等240万吨左右。 武石化扩能增产后,其原油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胜利油田来油,二是从阿曼进口轻质油。以上两块原油各占一半份额,其国内运输可能大部分都将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武汉80万乙烯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还将产生380万吨的运输量,其中运入量147万吨,主要是煤炭、石脑油以及包装材料和化工辅料;运出量233万吨,

2011年武汉市统计年鉴

201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 市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功能提升,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75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54.0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03.48亿元,增长9.6%。一、二、三产业比重2.9:48.2:48.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5个百分点。 表1: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39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57.83亿元,增长13.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市企业总数19.31万户,比上年增加1.7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6.29万户,当年新增3.13万户。个体工商户40.48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191.57万人,增加32.63万人。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数85.37万人,增加5.68万人。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79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1194.30亿元,增长3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26亿元,增长40.0%。其中,税收收入547.68亿元, 增长37.9%;非税收入125.58亿元,增长49.9%。 表2:2011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装置开工报告解析

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装置开工总结报告 撰写人:胡天生 扬子公司石化烯烃厂乙烯车间

2010年11月18日 目录 1装置概况 (2) 2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2) 2.1工艺流程简介 (2) 2.2主要工艺技术特点 (4) 3开车准备情况 (5) 4开工准备阶段主要存在问题与处理情况 (9) 5装置开车过程 (12) 6开工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与处理 (18) 7经验与教训 (22) 7.1吸取的经验 (22) 7.2吸取的教训 (31)

1装置概况 镇海炼化乙烯装置设计年产100万吨乙烯、46.17万吨丙烯。装置年运行时间设计为8,000小时,操作弹性为50%~110%(裂解炉部分为70%~110%),设计运转周期为3年。裂解炉采用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鲁姆斯(ST/LUMMUS)合作开发的技术,共有11台裂解炉,其中1台产能为12万吨/年的气体原料(循环乙烷/丙烷)裂解炉、9台产能为10万吨/年的液体原料裂解炉(5台轻质进料炉,4台重质进料炉),1台产能为15万吨/年的轻质原料裂解炉。分离部分采用LUMMUS公司的深冷顺序分离流程专利技术,其中有减粘塔、分凝分馏塔(CFT)、低压脱甲烷、丙烯制冷、二元制冷、双塔脱丙烷、双塔丙烯精馏以及炼厂干气低压回收(LPR)等。 2 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2.1工艺流程简介 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装置界区内共划分为11个区域(如表1所示),装置区内的锅炉给水除氧系统和炼厂干气预精制系统扬子乙烯装置区内所没有的。整个装置区分为三个单元:裂解、压缩与分离,其中裂解单元负责管辖000、100、150和900区;压缩单元负责管辖200、300、500、650和800区;分离单元负责管辖400和700区。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装置工艺流程和扬子2#乙烯装置较为接近,设

2008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2008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1)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迟到半小时不得进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2)考号、姓名、年级和所属学校等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的位置,否则作废卷论处。(3)时间到,把试卷对折整齐,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开考场。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I卷答题表中) 第Ⅰ卷答题表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Na2O2B.Cl2C.Na2SO4D.HI 2、向某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x g, 若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时, 其结果是 A.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 粉末的质量不变, 仍为x g B.溶液中进入含有18O的硫酸根离子, 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 其质量大于x g C.只发现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x g D.溶解平衡被破坏,达到平衡时,有部分含有18O的硫酸根离子进入溶液,剩余的粉

末质量小于x g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将0.1 mol/L HCl溶液数滴缓缓滴入1mol/L50mL Na2CO3溶液中,且不断搅拌2H++CO32-=CO2↑+H2O B.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7H++H2O=3Al(OH)3↓+Al3+ C.在Mn2+的溶液中加入HNO3再加入PbO2,则反应体系显紫红色 5PbO2+2Mn2++4H+=5Pb2++2MnO4-+2H2O D.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4Fe2+ + 2H2O2 + 4H+ = 4Fe3+ + 4H2O 4、在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若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设这两种元素的原 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下列对a和b可能的关系概括得最完全的是:①a=b+4 ②a+b=8 ③a+b=30 ④a=b+8 ⑤a=b+5 A.只有②③⑤ B. 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化学上用“示踪原子法”来判断反应的历程,下列用“示踪原子法”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A.5H218O2+2KMnO4+3H2SO4=518O2↑+K2SO4+2MnSO4+8H2O B.CH3COOH+CH3CH218OH→CH3COOCH2CH3+H218O C.2Na2O2+2H218O=4NaOH+18O2↑ D.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6、B3N3H6是一种平面形分子(如右图所示),因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被称为无机苯,“无机苯”的三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一共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7、将固体MnC2O A.25~50℃,MnC2O4·2H2O未发生变化 B.75℃时,MnC2O4·2H2O部分失去结晶水 C.100℃时,坩锅内固体均为MnC2O4 D.280℃时,坩锅内固体为混合物 8、在0℃,1.01×105 Pa下,下列各组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能达到50的是 A. N2和O2 B. HCl和Cl2 C. CO2和SO2 D. SO2和HBr 9、在天平的两托盘上放上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H2SO4,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无水Na2CO3和NaHCO3,最后天平两端的相对质量是 A.放NaHCO3的一端质量大B.放Na2CO3的一端质量大 C.天平仍平衡D.无法判断 10、密度为0.429 g/L的C2H2、C2H4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镍催化剂后,密

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30万吨年催化重整—80万吨年

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30万吨/年催化重整—80万吨/年加氢精制联合装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武汉石油化工厂30万吨/年催化重整—80万吨/年加氢精制联合装置工程 建设内容:该工程新建30万吨/年催化重整—80万吨/年加氢精制联合装置工程,新建硫磺回收尾气SSR(Sinopec Sulphur Recovey)处理系统,公用工程和环保设施依托武汉石油化工厂现有的环保设施。 建设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 建设地点: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长青路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总投资3386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471.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3.2%。 工程建设情况:2001年8月开工建设、2002年11月建成投入试运行监测期实际生产负荷:重整加氢每日实际加工量为685-735吨,负荷为82%-88%,均在75%以上。 环评编制单位: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中国石化第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验收监测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环评和初步设计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工程配套建有低氮燃烧器、两套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和240米烟囱1座、安装有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煤场降尘喷淋系统及输煤系统冲洗水的沉煤池、气力除灰系统、粉煤灰综合利用(事故性排放时送贮灰场)等。对噪声源采取了隔声降噪措施。该工程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5%。电厂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健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完善。 三、验收监测结果

乙烯装置操作与控制

乙烯装置操作与控制 学习情境描述: 乙烯装置操作与控制工作是由内操人员通过DCS操作系统并外操作人员的协助下对整个装置进行操作、控制,包括开车、停车、正常运行中的工艺参数调整和事故处理等。 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现场操作,学生在操作仿真装置的过程中,学习乙烯装置工艺流程与原理,学会装置的DCS操作并能够对异常工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装置生产情况和装置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的操作规程,制定出工作计划,完成仿真操作,能够分析和处理操作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写出工作报告。一、烃类热裂解 石油二次加工过程,石油化工的基础不用催化剂,将烃类加热到750-900℃发生热裂解1. 原料: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低分子烷烃(乙烷、丙烷) 2. 主要产品: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 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热裂解工艺总流程热裂解工艺总流程 二、热裂解过程 烃类热裂解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及其变化关系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

烃类热裂解过程图 三、热裂解反应过程的特点 强吸热反应高温 n 存在二次反应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n 反应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 供热方式裂解设备 四、裂解装置的性能和技术水平 热裂解的工艺方法 间接供热管式炉裂解 直接供热以小颗粒固体如金属氧化物、砂子、焦炭为载热体,由气化的烃原料和水蒸气使之流态化并进行裂解反应。 蓄热炉裂解沙子炉裂解流化床裂解工艺 五、管式裂解炉 1.SRT(Short Residence Time) 管式裂解炉的发展 (1)60年代初期 SRT-Ⅰ型炉 双辐射立管实现了高温、短停留时间 (2)60年代中期 SRT-Ⅱ型炉 分叉变径炉管降低烃分压 (3)70年代中期 SRT-Ⅲ型炉 材质炉内管排增加提高热强度提高生产能力 (4)80年代SRT-Ⅳ、Ⅴ、Ⅵ型炉 多分支变径管带内翅片 2程停留时间缩短降低管内热阻延长清焦周期 2.鲁姆斯SRT-Ⅲ型炉(Lummus Short Residence Time-ⅢType) SRT型炉,即短停留时间裂解炉,是60年代开发的,最先为SRT-Ⅰ型,后为SRT-Ⅱ型,近发展为SRT-Ⅲ及SRT-Ⅳ型。SRT各型裂解炉外形大体相同,而裂解径及排布则各异,Ⅰ型为均径管,Ⅱ、Ⅲ、Ⅳ型为变径管。炉型见图运行技术条件分析: (1)实现了高温、短停留、低烃分压裂解。采用双面辐射的单排管,能最大限度地接受辐射热量。其次是对流段的预热管布置更合理使烟气出口温从SRTⅡ型的180~200℃降到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初步调研情况

关于对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及武汉化工新城调研情况的报告 一、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依托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吨乙烯、3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40万吨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2007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石化武汉80万乙烯项目。项目批准后,武汉市和中石化正在积极准备建设事项,建设资金以及建设主体都已明确到位,2007年12月18日将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整个建设周期为3年,到2011 年初即可建成投产。 目前,与80万吨乙烯配套的武石化技改项目已经启动,建成后其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由目前每年400万吨扩大到每年800至1000万吨,以便为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充足原料、中间产品。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产出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塑料原料等240万吨左右。 武石化扩能增产后,其原油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胜利油田来油,二是从阿曼进口轻质油。以上两块原油各占一半份额,其国内运输可能大部分都将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武汉80万乙烯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还将产生380万吨的运输量,其中运入量147万吨,主要是煤炭、石脑油以及包装材料和化工辅料;运出量233万吨,主要为产成品。在这些业务中,预计通过水运的有125万吨,其中运入量16万吨,运出109万吨。 二、武汉化工新城情况 化工新城位于武汉东侧洪山区,北邻长江,规划总用地面积89.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46.1平方公里,绿化、林地、湖泊等占地约43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建设生态型、科技型化工新城,使武汉市成为华中地区主要的石油化工

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第二循环水场工艺管道施工技术方案

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第二循环水场 工艺管道施工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和特点---------------------------------------------2 二、编制依据---------------------------------------------------3 三、施工部署---------------------------------------------------4 四、施工准备---------------------------------------------------6 五、材料管理---------------------------------------------------9 六、管线焊接质量控制及措施------------------------------------10 七、管线安装--------------------------------------------------11 八、附件安装--------------------------------------------------15 九、管道水压试验----------------------------------------------16 十、产品保护--------------------------------------------------16 十一、质量管理--------------------------------------------------17 十二、HSE管理章程及措施----------------------------------------18 十三、施工资源计划----------------------------------------------21 附录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22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

国家优质工程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化学工业区,是我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性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包括80万吨/年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5万吨/年环氧乙烷和28万吨/年乙二醇等9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热电联产装置等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乙烯工程鸟瞰图

>>主要工艺设备该工程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其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了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乙烯装置技术全流程工艺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L的裂解炉技术和LECT烯烃分离技术,实现了首次全流程整合的应用;乙烯装置关键设备——裂解炉、冷箱、“三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全面国产化,且国产“三机”首次用在同一装置内。 >>参建单位中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12家工程总承包商,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6家勘察设计单位,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等30家施工承包企业,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监理单位,南京英派克检测有限公司等13家质量检测机构。 >>工程投资批准概算173.23亿元,竣工决算173.13亿元。 >>建设时间2007年4月核准,2012年3月开工,2012年12月建成,2013年8月全面投产。 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总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一流的目标,创新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团队,将武汉乙烯工程建设成为“效益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绿色工程、人才工程”,实现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