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想象共同体笔记

想象共同体笔记

想象共同体笔记
想象共同体笔记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民族是什么?

一个人们为了获取归属感而想象出来的团体罢了。

正如标题所言:“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R. 奥戈尔曼·安德森用两百多页的篇幅(中文版),尝试对“民族”这个抽象而模糊的概念进行阐述。安德森在这本书中没有采用传统方式中研究民族主义起源的所强调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根源理论,提出了崭新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的定义:“民族”是有局限的,有主权的“想象的共同体”;安德森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观点对民族主义的起源进行一层层的阐述;将民族主义(近现代)的传播分为四波。然而,作为世界三大民族主义起源中的constructivism (民族起源解构派),安德森新颖的论点对世界民族主义的解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安德森的理论对于一些民族国家(如中国、阿拉伯)的民族起源,民族国家(如美国)内部的民族多元,与不以国家形式存在的民族(犹太人与东亚的冲突)的现象并不适用。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在民族主义的研究中的权威地位。

全书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定义: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具有“有限性”与“主权”。潜台词就是,这种共同体是可以被人为创造的。这个定义是浪漫的,因为它听上去是轻盈而抽象的,强调个体主观的心理活动。安德森巧妙地避开了传统学说中对概念刻意的“量化”,或者“客观”,而是用“想象”或者“认知”来阐述民族主义在个体心目中产生的情形。这是我在如此权威的文献中看到的最主观的定义了。反思一下,这种“定性”一般的描述非但没有使定义变得冗长模糊,反而十分清晰。这是我在所有民族主义起源论中最偏好安德森的观点的原因。

全书第二部分紧接着的是对民族主义起源的整体分析。安德森在书中认为,民族,是人类在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个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原因有两个:认知论的颠覆与社会结构上

的条件。前者提供了与民族类似的共同体的先决条件,而后者则将那些共同体的范围缩小为“民族”这一个共同体。认知论上,自从世界性宗教共同体、王朝以及垂直型的时间观念没落,人类开始发展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世界。但社会结构上的条件才是确定“民族主义”的关键。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社会出现资本主义与新型的印刷传媒。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句话:“在积极的意义上促使新的共同体成为可想象的,是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传播科技(刷品)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但又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 (第42页)由于这三个因素都来自于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因此这个理论非常适用于解释在工业革命后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种种情形:如美洲殖民地的民族革命可以追溯到报纸带给欧裔海外移民接触的报纸:由于每日更新的报纸提供了共属于殖民地的信息,同时面向对象仅限于殖民者,因此提供了有限的想象共同体的基础,由此产生了报纸所对应的人群的共同体:民族。(这个优势也令民族得以排除其他共同体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既是更具体的阐述,又是对安德森之前理论的强有力的证明(尤其是社会结构中有关方言、资本主义与印刷技术结合的理论。)以人类认知论的颠覆与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冲击为基础,安德森接着论证民族主义的“传播”。安德森将现代民族的起源分成四波: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如墨西哥人或者智利人),欧洲的民粹主义强烈的群众性民族主义(尤其是英法),官方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的明治藩阀和匈牙利)以及殖民地民族主义(比如巴达维亚)。这三次民族主义的浪潮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最终,通过汲取之前民族主义的教训,资本主义的知识阶级获取了能够“盗版”民族主义的方法,将民族这种想象的共同体得以向,甚至是不同语言间的识字群众宣传。

第四部分,安德森阐述了民族主义得以“强化”的原因。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章节中,安德森认为是来源于语言、小说、音乐、诗歌等天生注定的元素共同引发的一种“有

机的共同体之美”让人们对“民族”产生如家庭般无私的爱并为之牺牲奉献;而“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中则强调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这三者对民族概念的补充与完善;而“记忆与遗忘”中则强调了民族传记中传递的归属感对民族感的加强。

以上是对整部书的一点总结,以下是对这本书的个人看法:

安德森首先没有回答民族主义是什么?在其理论的局限性上,不得不提起中国。中国的“民族”意识有着很深的历史起源。早在南北美洲(第一波)殖民地民族主义之前,中国就有“炎黄子孙,华夏文明”的概念了。而这种古老的民族主义与安德森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印刷科技”,或者是社会结构与认知论的变化这些方面通通无关。我认为,中国在千年以前出现的民族的概念源于动荡的政治局势与中华文明的强大辐射力。动荡的局势使古代中国人追求除了王权和国家以外的归属,而文化的多元性(个人认为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宗教)归属感一直处于空缺的状况,还有自秦朝以来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中国民族的起源的因素更多的是历史性的,而个人认为这是安德森所忽视的一种情况。

虽然我认为安德森的文章有上述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在民族主义的研究领域的权威性。他选取的社会背景与民族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在定义中新颖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概念,充满逻辑而富有说服力的论证很经典。

想象的共同体_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与高校亚文化群体的建构

网络游戏是一种实时的、以网络社区为导向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能够通过互联网容纳大量玩家。大学生是参与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虚构的世界中扮演自己设定的角色,和其他玩家互动,通过网络游戏创建了新型的网际人际交往模式和游戏世界的虚拟社区生活。对大学生玩家而言,网络游戏虚拟空间这种特殊的存在情境已经成为与真实的学习生活和有限的社会活动相平行的另一个空间。 网络游戏创建的虚拟社会模拟了真实社会的结构,其间的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与此同时,虚拟社区的人际关系又不同于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真实社会关系结构。 大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还包括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诸方面。而匿名性、身份的流动性赋予行动者更大的选择自主性,使得虚拟社区的自我建构呈现出新的特点,最终形成不同于其他校园亚文化形态的网络虚拟文化。 一、高校亚文化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从总体上看,高校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创造性以及信息化等特点。从特质及功能上看,中国大学里同时存在体制内 和体制外两种校园文化。体制内大学生文化以共青团、 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为主要载体,是单位体制传统的延续,强调服从、统一和规范化、制度化,并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制外大学生文化则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要载体。[1]随着国内高等教育 体制的改革,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学分制、 选课制的推广,高校社会网络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逐渐消解了以班级、院系和学校三级结构为主建立高校社区的传统,宿舍、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等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形成了体制外的高校文化系统,并呈现出明显的青年亚文化特色。 青年亚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与边缘文化、弱势文化相关联的文化形态。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 :“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2](p69)对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关注始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在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之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们提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是由于平民阶层的青少年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时尚文化。 这种亚文化是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青年们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比如朋克、摇滚音乐、嬉皮士,甚至群居、吸毒等,建立起与传统的、 主流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态相悖的大众文化形式,并使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青年亚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即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往往对成年人社会秩序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 在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亚文化系统的主要代表群体之一。与此同时,大学生又是网络使用的高频群体,因此,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建构青年亚文化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游戏建构的虚拟社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扩展了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不仅丰富高校文化系统,而且赋予其信息性、时代性的特征。 作者简介:邓天颖(1978—),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合传播实验室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邓天颖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际人际交往模式,成为与真实生活平行的另一个空间;网络游戏虚拟社区是一个基于想象的社会共同体,是一种真实的线上初级群体组织,通过想象的体验,参与游戏的大学生个体能够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建立认同与归属,从而建构起一种区位化的青年亚文化群体。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社区;认同;想象;青年亚文化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0)02-0173-03 想象的共同体: 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与高校亚文化群体的建构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73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读书报告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读书报告 CUPL-Thriller 《想象的共同体》一书是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吴叡人先生翻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自本书1983年在英语世界问世,到2007年年底为止,已经在33个国家和地区中,以29种语言出版。 作者简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康乃尔大学国际研究院阿伦·L·宾尼约伯(Aaron L.Binenjorb)讲座教授,是全球知名的东南亚研究学者。其祖父是大英帝国的高级军官,其祖母是来自一个活跃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家族。其父在中国居住近三十年,中文流利,热爱中国文化。其第佩里·安德森被伊格尔顿誉为“不列颠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毕业于牛津大学,是一位历史社会学家,《新左评论》的主编。安德森本人于1936年在云南昆明出生,后因中日战争举家迁离中国。1953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学。1958年远赴美国的康乃尔大学,投入乔治卡辛门下专攻印尼研究。并于1983年发表民族主义研究经典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印尼语、泰语、西班牙语以及菲律宾的塔加洛语。除《想象的共同体》外,其他著作还有:《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全球》、《革命时期的爪哇》、《美国殖民时期的暹罗政治与文学》和《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而这种想象之所以会形成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旧有的共同体控制力的衰退,如宗教的衰退,神圣语言与血统的衰微等;其次是人们对时间观念的改变使得”同时性“成为可能,人们得以开始认识到在不同的地方有着自己不认识的同样的人;再次是语言的方言化在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资本主义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方言的扩散,而印刷术则是在这个推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还有殖民地政府在殖民地的宣传,王朝家族的推动等等。 民族主义总共有四波,而每一波的形成又有其自己的特色。第一波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这一波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母国对欧裔海外移民的排斥,使得移民们不得不将殖民地想象成他们的祖国;第二波民族主义是随着欧洲不同的方言的兴起而形成,这些民族是由语言来塑造的,即所谓的“语言民族主义”;第三波则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欧洲内部出现的“官方民族主义”这是欧洲王室对民间民族主义的反动,王室为了保住家族的权力而积极地从上到下的推动民族主义;最后一波额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拉殖民地民族主义,其形成十分复杂这里牵扯到对外族的排斥,现代化教育的扩张,殖民地学校的特殊作用等。

想象的共同体_童娣

第25卷第3期①本文是“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CW04)、“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08B_023R)中期成果之一。 想象的共同体① 童 娣1,汤海艳2 (1.南京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2.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于《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最早提出了“想象的 共同体”概念。这一概念最初是用来定义民族国家,“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这里,安德森以“想象”一词指涉了形成一定群体认同所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与实现过程。同时,安德森又将“想象”、“创造”与“捏造”和“虚假”区别开来,这就进一步论证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2]肯定了民族国家的认知方式以及作为心理上的“社会事实”成分,也就为理解民族国家客观实体的建构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安德森分析了使这种想象成为可能的两个历史条件。一是文化根源,这包括“宗教共同体的式微”、“王朝的衰落”和“对时间理解的改变”,其中中世纪的“弥赛亚”时间转变为现代的“同质的、空洞的时间”观念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弥赛亚”时间是“一种过去和未来汇聚于瞬息即逝的现在的同时性”,而在现代时间观念中,“同时性是横向 的,与时间交错的。”[3]二是两种最初兴起于18世纪欧洲的想象形式——小说与报纸“为‘重现’民 族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上的手段”[4],因为它们的结构呈现出“一个社会学的有机体遵循时历规定的节奏,穿越同质而空洞的时间的想法”,而这“恰恰是民族这一理念的准确类比,因为民族也是被设想成一个在历史中稳定地向下(或向上)运动的坚实的共同体。”[5]在确认了民族被“想象”的主要动因的基础上,安德森又发出了在诸多“水平——— 世俗的,时间———横向的”这类共同体中,民族何以会变得受欢迎的疑问,由此自然引出其对作为民族形成前提的社会结构的分析。他认为“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传播科技(印刷品)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但又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6],使得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成为可能。拉丁文的没落与方言性的“印刷语言”的兴起,使人们感觉到周围数以十万计百万计人的存在且属于他们这个特殊的语言领域,这些被印刷品所连接的读者同胞们,“形成了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胚胎”[7]。此外,印刷语言还赋予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印刷语言被塑造为一种古老的形象,从而 正体现出了对这种创作倾向的忧虑与反思。纵观百年中国文学,“大我”与“小我”在不 同时期的文学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其各自的价值意义不可一概而论。抗战时期“文协”所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引领着作家个体融入时代的洪流,使我们看到了“小我”对于民族国家这个“大我”的担当意识,诗人戴望舒后期诗风的转变也正来自于“大我”意识在诗歌中的介入与增强。而当“大我”被阶级斗争话语所统领,以 革命的名义而全面清除“小我”空间时,又使我们看到了文学独立意识与自由精神的丧失。话语霸权式的“大我”值得警惕,但自我封闭式的“小我”也不可取。回顾新文学的发展史,当“大我”与“小我”处于对立或失衡的状态时,文学总是呈现出某种缺憾与偏失,这其中的意味值得入深思。 (作者简介:郭剑敏,男,内蒙古武川人,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童娣等:想象的共同体□ 27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背景材料】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考点链接】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这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5)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6)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构成的,主权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益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想像的共同体》第一章导论

《想像的共同体》第一章导论 班纳迪克.安德森 他认为他的职志在逆其惯常之理以爬梳历史。 华特.班雅明,《启蒙之光》(Illuminations) 如是从所有人种之混合中起始 那异质之物,英格兰人: 在饥渴的强奸之中,愤怒的欲望孕生, 在浓妆的不列颠人和苏格兰人之间: 他们繁衍的後裔迅速学会弯弓射箭 把他们的小牝牛套上罗马人的犁: 一个杂种混血的种族於焉出现 没有名字没有民族,没有语言与声名。 在他热烈血管中如今奔流著混合的体液 萨克逊人和丹麦人的交融。 当他们枝叶繁茂的女儿,不辱父母之风 以杂交之欲望接待所有民族。 这令人作呕的一族体内的确包含了嫡传的 精粹的英格兰人之血……

录自丹尼尔.笛孚(Daniel Defoe) 「纯正出身的英格兰人」(The True-Born Englishman) 也许这个现象尚未广受注意,然而,我们正面临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运动史上一次根本的转型。最近在越南、柬埔寨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就是这个转型最明显的徵候。这几场战争具有世界史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们是在几个无可置疑的独立革命政权之间最早发生的战争,同时也因为交战各国中没有任何一方尝试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辩护这些屠戮。虽然我们还是可能从「社会帝国主义」或「捍卫社会主义」之类的角度--这要视个人品味而定--来诠释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以及苏联对德国(1953)、匈牙利(1956)、捷克(1968),和阿富汗(1980)等国的军事干预,但是,我猜想,没有人会真的相信这些术语和中南半岛上发生的事情可以扯上什么关系。 如果越南在1978年12月以及1979年1月对柬埔寨的入侵与占领,代表第一次由一个革命马克思主义政权向另一个革命马克思政权所发动的大规模传统战争(注 1),那么中国在79年2月攻击越南则迅速确认了这个先例。只有那些最深信不疑的人才敢打赌说,在 20 世纪即将结束的几年里面,如果有任何大规模的国际冲突爆发,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更不必说较小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会站在同一阵线。谁敢保证南斯拉夫哪一天不会和阿尔巴尼亚打起来?那些企图使红军从东欧驻地撤出的各种团体应该先想一想,1945年以来,无所不在的红军在多大程度上防止了这个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政权之间爆发武装冲突。 上述的思考,有助於彰显一个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发生的每一次成功的革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等,都是用民族来自我界定的;经由这样的做法,这些革命扎实地植根於一个从革命前的过去继承而来的领土与社会空间之中。相反的,苏联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却有一个少见的共同特性,就是拒绝用民族来为国家命名。这个事实显示,这两国不但是 19 世纪前民族期王朝国家的继承人,也是 21 世纪国际主义秩序的先驱。(注 2)

《想像的共同体》作者安德森谈“东方与西方的民族主义”

东方與西方的民族主義 班那迪克.安德森 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 李巧雲,閻紀宇合譯 編按: 當代民族主義研究大師,班那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 Anderson)近日應國策研究院與文建會邀請抵台,將參加25 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新世紀世界文化體系之變遷與挑戰」國際研討會。 安德森父親曾在中國海關服務多年,他本人也出生在雲南昆明,自三十年前以爪哇革命取得博士學位後,即以東亞與後殖民論述為其研究主題,其成名作《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文版由時報出版社出版)即總結了他的研究心得。 安德森預定在研討會上以「東方與西方的民族主義」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本報先行摘譯部分內容: 我一開始便必須說明,我不認為民族主義有顯著的東西之別,過去、今天及未來皆然。亞洲最古老的民族主義(我在此指的是印度、菲律賓及日本)遠比歐洲及歐洲之外的科西嘉、蘇格蘭、紐西蘭、愛沙尼亞、澳洲等地悠久。菲律賓民族主義的發軔與古巴及拉丁美洲相仿;明治時代的民族主義也與19 世紀末的奧圖曼土耳其、沙皇時代的俄羅斯帝國和大不列顛帝國的官方民族主義有共通之處,而印尼的民族主義在形態上也與我們在愛爾蘭或埃及看到的形似。 世人對「東」、「西」的概念與定義,也隨著時間與人口遷徙有相當大的變化。自1840 年清廷開始「開放」港口以來,數百萬「天朝」的華人便開始移民海外──東南亞、澳洲、加州,後來更遍及全球。帝國主義將印度人帶到非洲、東南亞、大洋洲、愛爾蘭及澳洲,日本人前往巴西,菲律賓人前往西班牙。冷戰使人口移動腳步加快,韓國人、越南人、寮國人、泰國

人、馬來西亞、泰米爾人等都加入了移民的行列。現在韓國、中國、日本境內有教堂,曼徹斯特、馬賽、華盛頓特區有清真寺,洛杉磯、多倫多、倫敦及達卡有佛寺、印度教及錫克教廟宇。現代的交通和通訊方式顯示人口的流動將變本加厲。 這些人口遷徙會帶來什麼結果?會對人的認同與身份產生何種影響?是一個極為複雜,且極難回答的問題。我在這裡提一段插曲,定能博君一粲。大約 4 年前我在耶魯大學與若干研究生討論關民族主義的問題,研討會開始時我要求每一位在座的學生陳述自己的國籍,臨時的也可以。課堂裡有3 人從其臉部特徵和膚色看來是華人,但是他們的回答令我及在座的學生都感到吃驚。第一個有美國西海岸口音,雖然在美國土生土長、從未到中國大陸,他仍以堅定的口氣說自己是「中國人」。第二個沈靜的說他想做「台灣人」,他是國民黨家庭出身,父母隨蔣介石在1949 年遷到台灣,不過他本人是在台灣出生,也認同那個地方,因此他不是「中國人」。第三個氣呼呼的說:「我是新加坡人。真受不了美國人以為我是中國人,我才不是。」 如果如同我所陳明的,民族主義不能以東西或歐亞來區分,什麼才是可取的替代方案? 我的新書《想像的共同體》最近已在台北譯成中文出版,我在書內的主要論證是,不管是那一種民族主義,能反映其脫胎的舊有政治型式(王國,尤其是現代之前及現代早期的帝國),才能充分被了解。最早期的民族主義,我稱之為歐洲殖民者的民族主義(Creole nationalism),就是源起於帝國海外極度擴張的遠方。移民乍到那裡,宗教、語言、風俗、習慣與「上國」一致,但漸漸的他們感到受到壓迫,越來越與其疏遠。美國及拉美若干國家在1776 年至1830 年間紛紛獨立,就是這類民族主義的典型。 這種歐洲殖民的民族主義今日依舊強韌,甚至還在散播。魁北克的法裔民族主義情緒自50 年代就高漲不已,至今還鬧著要從加拿大獨立出來。在我的祖國愛爾蘭,北愛「移民」的問題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痛,至今愛爾蘭與北愛仍無法統一。而在南愛,早期的民族主義人士(1798 年起義的愛爾蘭青年軍),都是移民家庭或像我的家庭一樣是移民及本地的凱爾特及天主教信徒的混合。澳洲與紐西蘭最近也充斥這種歐洲移民民族主義情緒,他們想藉吸收原住民及毛利人的傳統及符號主義,跟聯合王國劃清界線。 然而我要干冒大不諱的提出來,我認為台灣民族主義和新加坡民族主義中的若干特質,就屬於這一類民族主義。這些民族主義的核心成員是來自天朝(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的移民,有些為避秦而出走,有些是朝廷所遣;有時是用成功的和平手段,有時利用暴力,他們後來居上,壓倒了先來的人的勢力,情形跟紐西蘭、巴西、委內瑞拉及波爾南非一樣。在宗教、文化或語文上他們容或跟「上國」相似,但久而久之,他們發展出自己特有的傳統、符號和歷史經驗,最後終於在感覺上國壓迫太重或太遙遠時,走向政治獨立。我認為不應該過份強調日本在台灣50 年殖民統治的重要性,畢竟魁北克的法裔也受英國王室統治了200 年,荷蘭也在南非統治50 年。也不應輕易下結論說日本帝國主義文化之於海外中華文化比英帝文化之於海外法國文化更令人疏離。我們可以說歐洲有種族成見的人與新世界歐洲移民等人之間容易區分,但說魁北克人比移民到台灣的中國人或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更具有種族偏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如果這一點論證是對的,那麼在18、19、20 及21 世紀都有歐洲移民式的民族主義在美洲、歐洲、非洲及亞洲此起彼落的出現。這是一個全球現象,而且也有一大家未曾料到的副作用:今天有很多國家共用西班牙語、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卻無一國將語言據為己有,想必中文未來也是如此。

想象的共同体

读《想象的共同体民族的起源与散布》 前言: 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本有认真去读的学术性比较强的书。在写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之前,想先吐嘈一下,由于著者是外国人,可能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担心扭曲了著者的原意,所以整本书基本上是直译的,外国人的逻辑实在有点难理解,很多地方读起来都有种在做英语阅读的感觉。另外,由于本人世界历史知识缺乏,很多例子都看不懂,无法理解到著者想表达的精髓,也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专有名词,百度之后仍然无法看懂。所以以下的讲述当中只选了感兴趣且读懂的来谈,其他读不懂的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实际上,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近代史所需的读物,也是涉及到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的一本很好的读物。 正文 一本书架构 这本书的逻辑是这样子的:第一章导论主要给“民族”这个概念下了个定义,全书的讲述以这个定义为基础。第二章文化根源讲述了“民族国家”诞生前社会的状况以及人们的概念,主要有宗教共同体,王朝,对时间的理解。第三章以欧洲为例子讲述了民族的起源,第四章到第七章讲述了世界各个不同地方的民族主义的所特有的起源,发展,特点等。第九到十章主要是前面的补充论述。 二民族的概念。 作者对民族的概念的定义是: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民族是想象的。它是抽象的。它不同于王朝,也不同于国家。王朝与国家相对民族来说是具体的,受王朝统治就是哪个王朝的臣民,拥有哪个国家的国籍就是哪个国家的人。第二,它是一种意向,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民族是有限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全人类”。如果民族是无限的,全世界的人类只属于一个民族,民族这个概念就等同于“世界”,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民族是被想象为拥有主权的。这也是民族区别于宗教,王朝的一个因素。在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背景下,“民族于是被梦想着成为自由,并且,如果是在上帝管辖下,直接的自由。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象征的就是主权国家”。 民族是被想象成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中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 想象,有限,主权,共同体,这四个关键词构成了民族的概念,那这个概念在近代当中是通过哪些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建立起多个民族国家的呢?作者接下来就一一的分析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 三文化根源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试析安德森关于民族的理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院阿伦-L-宾尼约伯讲座教授,政治学家,全球知名的东南亚研究学者。其写作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是一本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力作。在本书中,安德森首创性地给出了民族的定义,并充分论述了民族产生的条件。 一、“民族”的定义 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安德森遵循人类学的精神,对民族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其理由如下: (1)民族是被想象出来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听说过他们民族中的绝大多数或所有同胞,而面对面的接触则更是一种奢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是凭空捏造的“臆想”。它只是以一种特殊主义的方式被想象——他们相互联结的意向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亦即它不是什么“虚假意识”,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 (2)民族在本质上被想象为有限的。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民族之林”这一词汇足以说明世界上的民族之多。然而,每一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是有其边界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2](3)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因为在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背景下,随着宗教与王朝的衰微,“民族于是被梦想着成为自由,并且,如果是在上帝管辖下,直接的自由。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象征的就是主权国家”。[3] (4)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尽管每个民族内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公与剥削,但是民族总是被想象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之爱。这里涉及到阶级与民族孰轻孰重的问题:阶级是一个经济利益群体,经济生活的变化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阶级动荡不定;反过来,各阶级却能够在民族理念所倡导的“天下兴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同上,第7页。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罗国正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罗国正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罗国正 (2015年11月于广州) 引言 站在美学、哲学的立场和高度来探讨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问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本身一旦有人类介入其中时,就可以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还是审美的重要标准和衡量事物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将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作为研究的对象或作为现实的存在现象来看,这“两体”既是现实的活力实体,又是生命运动出现的多层次、多类型状况的反映,还是两个大概念;站在美学最高层次上看,是人们类本质觉醒后,所提出的理念和目标等等。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着重以人类的问题为主,同时,还将一些与人类相关、与其它生命相关及一些涉及非生命的情况也作简约提及,以多角度视点来探讨这“两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我认为,对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认知,无论是对人类、对民族、对国家,或对任何的集团、群体,甚至对家庭、对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这两大概念可以影响目标的

制定、理想的建立、宇宙观、价值观、审美标准的形成,策略的生成,生活方式的选择,甚至人生态度的选择和找准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以及使人跳出井底蛙般的视野、培养出大情怀和大生命的品质,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们不应忽视这两大概念。 这两大概念,在本文之前的多集《美学心得》里,我都直接或间接提及或论述过,但不是专题来论述,肯定缺少了系统性。最近,据相关报道,有的天体飞进地球,有的则离地球很近掠过;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有水的迹象,天文学家发现单在银河系里就存在很多与我们太阳系相似的恒星,其中有的行星的状况与我们地球相近相似,科学家们并据此对其它星系的观察而推断,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着无限多星体或空间可以存活人类,给人们充满着美学好的希望,加上伟大的政治家,站在政治的立场上着重提及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如此等等,让我觉得有必要从美学、哲学的角度和高度较系统地表达我对这两大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益和有意思的事情。 一、两大概念的定义 查找这两个概念的解释,资料不多,这也证明有史以来,人们对这两个概念和相应的现实问题关注和研究是相当薄弱。从美学、哲学的高度将这两大概念进行准确定义,我至今还未发现。尽管如此,我在这里还是将找到的一些资料的主要

《想象共同体》读后感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大纲: 本文作者安德森通过对“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的解读和历史背景的分析,从文化根源和民族意识的角度,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跟我们阐述了“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背景因素和扩散历程。 本文涉猎范围极广,几乎横跨了各种人文和社会学科,由于时间和知识所限,没有精读全文,只是在大致把握后又将前几章精读,因此本文我也会将重点放在前几章。 作者介绍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其祖父是大英帝国的高级军官,其祖母是来自一个活跃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家族。 1936年出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后因中日战争举家迁离中国。 1953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学。 1958年远赴美国的康乃尔大学,投入乔治卡辛门下专攻印尼研究。 1967年完成博士论文《革命时期的爪哇》 1983年发表民族主义研究经典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2007年创作“旅行与交通:论《想象的共同体》的地理传记” 正文 导读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对民族主义的起源进行了全新的尝试,通过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进行了论证:不同于主流观点,在他看来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运动主要有三波,第一波始于美洲,尤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最具有代表性。民族主义第二波是从1820年以后直到一战之后发生在欧洲和亚洲的若干民族解放运动,第三波是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各地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安德森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出发,探讨了不同民族属性的“想象的共同体“,力图证明上述观点。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主要是通过讨论定义几个相关的重要名词来为全文奠定展开的基础。开篇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动史上的冲突,说明“每一次成果的革命,都是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发展政治学论文黄云鹤 D0******* 《想象共同体》读后有感本书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于20世纪末所写。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人类学等方法,通过对不同民族的民族主义崛起和散布的分析,认为,“民族主义”这种“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庭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 作者先在第一章“导论”当中为民族下了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民族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纵然是更大的民族,也不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最终,驱使百万的人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赴死。 第二章和第三章讲民族意识起源的原因。在第二章“文化根源”中论述了宗教共同体和王朝这两个文化体系曾具有合理性的原因,及后来导致其解体的因素。宗教共同体基于“符号”建构了其合理性,又由于新领土的发现(北美等大陆)和语言的衰亡(以拉丁语为例)而解体。王朝的合理性通过战争与性建立,解体原因未单独说明。然而,两者的解体还应当有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发展,很重要的是印刷术的发展,使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理解着,思考着世界与民族。“特定的早报或晚报绝大多数会在这一刻和另一刻之间,这一天而非另一天被消费掉,……其读者们想象到和他自己那份一模一样的报纸也同样在地铁、理发厅或者邻居处被消费时,就能够想象一个同样的世界根植于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清晰可见。” 随后在第三章“民族意识的根源”中进一步补充: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生命,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体成为可能,这是民族意识的根本起源。 第四、五、六和七章讲述不同地方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其原因即有语言和印刷术的作用,也有官方的有意推动。其中,第四章(欧洲海外移民先驱者)讲北美民族主义的起源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报告

关键词:民族民族意识印刷资本主义报纸想象的 本书的书名,叫做《想象的共同体》。从狭义上理解的话,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就是——高卢、巴尔干、日耳曼族这一类概念当中的民族二字。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可能用nation和country这两个英文单词的比较显得更为直观——正如书中所说。民族的划分,与国家的界限,并不是完全的契合。这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这些民族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而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对想象的共同体的推动。 安德森在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中说道:?在印刷术出现以前,罗马教廷因为拥有远较其挑战者更发达的内部传播渠道,因此总能够在西欧轻易地赢得对异端的论战。然而当马丁〃路德在1517年把他的宗教论文钉在威登堡的门上时,这些论文被用德文印刷出来,并‘15天之内就已经传遍全国’?……?在此,我们首次有了一个真正的广大读者群和一本人人随手可得的通俗文学。?从对民族概念的界定来看,安德森的切入点是是文化,历史和宗教。正因如此,他将印刷资本主义——而不是工业资本主义或者商业资本主义,当做民族主义现代化的推动力,将马丁〃路德点燃的?新教精神与拉丁语之外的方言书籍出版征兆的印刷资本主义的联合?看作是培育?想象的共同体?的温床。?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成为可能,而自其基本形态观之,这种新的共同体实已成为现代民族登场预先搭好的舞台。这些共同体可能的延伸范围在本质上是有限的,并且这一可能的延伸范围

想象的共同体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其实早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前,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厄恩斯特·盖尔纳在《思想与改变》中就对民族主义有了颠覆性的论断:“民族主义不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发明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民族”。1 这使我不禁一次次反思自己对“民族”,及“民族主义”的理解,也提出了很多疑问:“民族主义”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内涵?“民族主义”与“民族”之起源与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语境?“民族主义”这一广泛概念中所包含的“民族”与文化根源,以及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官方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是怎样的发展脉络?带着这些问题,我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来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 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奥格曼·安德森生于中国昆明,是美国著名的学者,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地区研究家。专门研究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他的人生经历(包括在中国的童年,东南亚的研究经历)使他对东方地区的研究有了很深厚的认识基础。“以泰国、菲律宾、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为基础,对推进文化和政治相关的世界规模的比较历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给民族主义研究开拓了新局面,给国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 本书连带导论一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化根源;三,民族意识的起源;四,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五,旧语言,新模型;六,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七,最后一波;八,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九,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十,记忆与遗忘。“想象的共同体”是他提出的新概念,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 《想象的共同体》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给民族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这个主观主义的定义聪明的回避了寻找民族的“客观特征的障碍,直指集体认同的”认知面向----“想象不是捏造”,而是形成任何群体认同所不可或缺的认知过程,因此“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这个主观认知主义的定义界定了安德森以后整个论证的基调,也就是要探究“民族”这种特殊的政治想象成为可能的条件与历史过程。” 那么,这种“想象”究竟如何在不超过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兴起并流布全球?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想象竟能够激发起那么巨大的牺牲?这正是该书所探讨的主题。 之于我从本书中体会到的“想象的共同体”之于新闻学的研究价值,主要同以下三个方面有关:其一,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在“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中扮演的角色;其二,媒介在帮助民众构建身份合理性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其三,官 1【英】厄恩斯特·盖尔纳:《思想与改变》(Thought and Change),P169。 2摘自网文:百度词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共同体笔记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民族是什么? 一个人们为了获取归属感而想象出来的团体罢了。 正如标题所言:“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R. 奥戈尔曼·安德森用两百多页的篇幅(中文版),尝试对“民族”这个抽象而模糊的概念进行阐述。安德森在这本书中没有采用传统方式中研究民族主义起源的所强调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根源理论,提出了崭新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的定义:“民族”是有局限的,有主权的“想象的共同体”;安德森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观点对民族主义的起源进行一层层的阐述;将民族主义(近现代)的传播分为四波。然而,作为世界三大民族主义起源中的constructivism (民族起源解构派),安德森新颖的论点对世界民族主义的解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安德森的理论对于一些民族国家(如中国、阿拉伯)的民族起源,民族国家(如美国)内部的民族多元,与不以国家形式存在的民族(犹太人与东亚的冲突)的现象并不适用。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在民族主义的研究中的权威地位。 全书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定义: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具有“有限性”与“主权”。潜台词就是,这种共同体是可以被人为创造的。这个定义是浪漫的,因为它听上去是轻盈而抽象的,强调个体主观的心理活动。安德森巧妙地避开了传统学说中对概念刻意的“量化”,或者“客观”,而是用“想象”或者“认知”来阐述民族主义在个体心目中产生的情形。这是我在如此权威的文献中看到的最主观的定义了。反思一下,这种“定性”一般的描述非但没有使定义变得冗长模糊,反而十分清晰。这是我在所有民族主义起源论中最偏好安德森的观点的原因。 全书第二部分紧接着的是对民族主义起源的整体分析。安德森在书中认为,民族,是人类在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个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原因有两个:认知论的颠覆与社会结构上

重读《想象的共同体》

□ 当代文艺思潮  重读《想象的共同体》 吴舒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的中文译本于2003年在中国出版后,很快便成为一部炙手可热的理论书籍。较之此前译介的一些民族主义理论著述,①《想象的共同体》一书的影响更多的是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尤其是在文学研究界,“想象的共同体”几乎成了近几年来获得广泛认可且颇为流行的一个研究范式。“想象的共同体”从民族意识的角度探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突破了以往民族主义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范畴,从而在后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搭建起一条连通的路径。其所指出的“印刷资本主义”,即小说和报纸等媒介在民族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为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似乎颇为有效的视野。然而近年来,以“想象的共同体”为范式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正逐渐演变为某种学术操练与学术生产,而2008年中国现实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促使人文学者开始重新思考民族国家认同的意义所在,其背后则是对于学术研究的限度与可能性的反思。因此,在新的语境中反思“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及其接受机制,将有可能成为我们以理论回应现实“政治”的一个出发点。 印刷资本主义:一种“现代性” 《想象的共同体》的大陆中文本于2003 年出版后,很快就参与到现当代文学研究关于“现代性”命题的讨论中。②我们知道,在“现代性”命题的讨论中,晚清文学研究成为了一个最大的热点。如果我们认为在中国社会存在一个从“传统”进入“现代”的历史时刻的话,那么“晚清”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它既是过渡性的又是起源性的。从“晚清”去探讨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不仅意在颠覆以“五四”为起点的现代性叙事,而且能够将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现代历史,在“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展开对话,这也正是“晚清文学热”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学术生产力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理论范式的介入,可以说是为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现代性”话题提供了一个“归宿”,正如有学者声称的,“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传播与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报纸以及杂志等现代大众媒体的扩张、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历史的一致性。民族国家的大量想象开始出现于晚清,尤其是小说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想象的共同体’的构造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③如果说存在着列文森所谓的失“天下”而得“国家”的创痛性体验的话,④那么晚清以降的民族国家想象,就可以被视作是20世纪中国获得现代主体性的关键环节。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最富启发性的地方 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