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8

专题笔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3期

通讯作者:周智广 Email:zhouzg@https://www.doczj.com/doc/da2132493.html,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利弊

宋晓晓,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1)

【摘要】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1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胰岛素使用疗法,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使患者血糖尽量接近正常水平。强化治疗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地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然而在关注强化治疗带来的各种益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关键词】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益处;不良反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快速增加。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根据2010年最新报道,我国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数目高达9千万之多,此外尚有1.4亿糖尿病前期患者,提示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1]。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15%,以胰岛β细胞损害和(或)严重胰岛素分泌障碍为特点,多见于青少年发病,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血糖难以控制,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危重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以前,T1DM 患者多在发病后不久死亡,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T1DM 患者同样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早期并没有强化治疗这个概念,强化胰岛素治疗法,最早起源于1993年6月公布的北美“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的临床研究报告。该试验将1441例T1DM 患者随机分配到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平均6.5年的随访,研究者得出结论: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的发生率[2]。糖尿病干预及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试验(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 ,EDIC )研究结果显示:强化降糖对心血管[3-5]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益处长期存在[6]。强化治疗取得这些成果,使得其疗法逐渐成为T1DM 的标准疗法。

广义上的强化治疗,指采用胰岛素或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使患者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T1DM ,也可联合口服药物改善胰岛β细胞负荷和胰岛素敏感性,但其强化治疗主要是以胰岛素治疗为基础。由于并发症的产生与血糖、血压、血脂等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广义上的强化治疗,是包括降压降脂的综合治疗方法。强化胰岛素治疗包括持续皮下胰岛素输入(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ultiple daily injection ,MDI ),选用合适的方法对于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也相

9

●专题笔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3期

当重要

重要[7,8]相关[9],与强化降糖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密切相关。

1 强化治疗之利

1.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 在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实验/糖尿病干预与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DCCT/EDIC)中,T1DM早期进行强化治疗比常规治疗更能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长期损伤的风险[10]。强化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亦体现在对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上,且这种保护性作用具有“记忆效应”,使得糖尿病患者在结束强化治疗后仍可长期受益[11]。

DCCT/EDIC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强化治疗可以使初期预防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减少76%,延缓54%的继发视网膜病的发展,并使增殖性或严重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减少47%,且这种差异在强化治疗结束后仍可持续至少10年[12,13]。临床及神经传导研究(clinical and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s)表明,强化治疗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比常规组低,且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控制的水平相关[14]。

1.2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T1DM患者,特别是那些代谢指标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卒中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风险很大[15]。强化降糖在降低大血管并发症风险上的短期效果并不理想,但EDIC结果显示,强化治疗使大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了42%,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性下降了57%[16]。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强化治疗对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有良好效果。1.3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患者采用CSII时,即使在睡眠中也没有中断胰岛素注射,增加了就餐时间的灵活性、并能更好地根据膳食成分和用餐频率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这些都是CSII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益处[17]。近期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证实,儿童T1DM患者在接受CSII治疗后,不仅代谢控制、情绪和行为方面有所改善,一些复杂的认知技能也有所提高[18]。

2 强化治疗之弊

胰岛素强化治疗虽然逐渐发展成T1DM的标准疗法,但会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继而产生一系列生理代谢紊乱,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低血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于老年人,低血糖会加重脑损害;体重增加会带来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问题[19]。

2.1 低血糖 由于对血糖控制严格,低血糖是T1DM强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治疗初期和妊娠期更易发生[20]。虽然应用CSII法有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但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1]。而低血糖反复发生后,机体的反应不敏感,临床上多有强化降糖过程中出现严重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的病例[22]。

2.2 体重增加 研究证实,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儿童T1DM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大,其中女童更易发生超重或肥胖。与之相关的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亦发生紊乱,甚至出现代谢综合征。虽然CSII与MDI发生超重或肥胖的趋势相当,但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紊乱的发生率却低于MDI[23]。因此,选择合适的强化治疗方法对于防止体重增加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3 如何应对强化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T1DM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是预防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胰岛素用量减少,会使机体合成代谢减弱,进而防止患者体重增加[24]。

联合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等,亦可减少T1DM 患者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使血糖控制平稳,并具有减重作用[25]。此外,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在防止低血糖及体重增加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总之,强化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而这个目标要通过强化降糖来实现。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如干细胞移植、胰岛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的出现,大量相关临床研究随之而来,从而使我们能全面认识这些治疗方法的利弊,趋利避害,逐渐将其中成熟的治疗方法应

10●专题笔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3期

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12):1090-1101.

[2] Pop-Busui R, Low PA, Waberski BH, et al. Effects of prior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 study (DCCT/EDIC)[J]. Circulation, 2009,

119(22):2886-2893.

[3] Scherbaum WA. Cardiovascular prophylaxis through

intensi? ed insulin treatment. EDIC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J]. Internist (Berl), 2006,

47(9):960-962.

[4] Cleary PA, Orchard TJ, Genuth S,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glycemic treatment on coronary artery calci? cation

in type 1 diabetic participants of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 (DCCT/EDIC) Study[J]. Diabetes, 2006,

55(12):3556-3565.

[5] Liakishev AA.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Results of the DCCT/

EDIC study[J]. Kardiologiia, 2006, 46(3):73.

[6] Kilpatrick ES, Rigby AS, Atkin SL. Effect of glucose

variability on the long-term risk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1 diabetes[J]. Diabetes Care, 2009,

32(10):1901-1903.

[7] Linkeschova R, Raoul M, Bott U, et al. Less severe

hypoglycaemia, better metabolic control,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therapy;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followed for a mean of 2

years[J]. Diabet Med, 2002, 19(9):746-751.

[8] Olsovsky J, Beranek M.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therapy

with the insulin pump (CSII)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on metabolic compensation and on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aemia. Comparison with intensified conventional

insulin therapy (MDI)[J]. Vnitr Lek, 2007, 53(6):637-645.

[9] Lassmann-Vague V, Clavel S, Guerci B, et al. When to treat

a diabetic patient using an external insulin pump. Expert

consensus. Société francophone du diabète(ex ALFEDIAM)

2009[J]. Diabetes Metab, 2010, 36(1):79-85.

[10] Franklin VL, Khan F, Kennedy G, et 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microvascular

reactivity in young people with type 1 diabetes[J].

Diabetologia, 2008, 51(2):353-360.

[11] Gosmanov AR, Gosmanova EO. Long-term ren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nd microalbuminuria:

an analysis of the DCCT/EDIC cohort[J]. Arch Intern Med,

2011, 171(17):1596.

[12] Higgins GT, Khan J, Pearce IA. Glycaemic control and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in diabetes patients in an ophthalmology clinic:

what lessons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UKPDS and DCCT

studies?[J]. 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7, 85(7):772-776. [13] White NH, Sun W, Cleary PA, et al. Prolonged effect of

intensive therapy on the risk of retinopathy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10 years after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J]. Arch Ophthalmol,

2008, 126(12):1707-1715.

[14] Albers JW, Herman WH, Pop-Busui R, et al. Effect of prior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during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on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1 diabetes during the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 (EDIC) Study[J]. Diabetes Care, 2010,

33(5):1090-1096.

[15] Di Marzio D, Mohn A, de Martino M, et al. Macroangiopathy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diabetes: risk factors (part 2)[J].

Horm Metab Res, 2006, 38(11):706-720.

[16] Gerstein HC.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reduc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1 diabetes[J]. ACP J Club, 2006, 144(3):63. [17] Casas-O?ate ML, Montoya-Martínez D. Influence of the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 Enferm Clin, 2010, 20(4):216-221. [18] Frier BM.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type 1 diabetes: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revisited[J].

Diabetologia, 2011, 54(2):233-236.

[19] Palmer AJ, Roze S, Valentine WJ, et al. Deleterious effects

of increased body weight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for type 1 diabetes: increased blood pressure and

worsened lipid profile partially negate improvements in

life expectancy[J]. Curr Med Res Opin, 2004, 20(Suppl

1):S67-S73.

[20] Bendik CF, Keller U, Moriconi N, et al. Training in flexible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decreases the

risk of hypoglycaemia and ameliorates poor metabol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9, 83(3):327-333.

[21] Shalitin S, Phillip M. Hypoglycemia in type 1 diabetes: a still

unresolved problem in the era of insulin analogs and pump

therapy[J]. Diabetes Care, 2008, 31(Suppl2):S121-S124. [22] Cryer PE. Death during intensive glycemic therapy of

diabetes: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J]. Am J Med, 2011,

124(11):993-996.

[23] ?uczyński W, Szypowska A, G?owińska-Olszewska B, et al.

Overweight, obesity and featur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diabetes treated with insulin pump therapy[J].

Eur J Pediatr, 2011, 170(7):891-898.

[24] Mraovic B. Analysis: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J].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09,

3(4):960-963.

[25] Lund SS, Tarnow L, Astrup AS, et al. Effect of adjunct

metform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1 diabetes and

persistent inadequate glycaemic control. A randomized

study[J]. PLoS One, 2008, 3(10):3363.

收稿日期:2012-02-19

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这些症状都无情的折磨着糖尿病患者,给众多的 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深,特别是对一型糖尿 病与二型糖尿病存在疑惑,糖尿病就糖尿病呗,还分那么详细干什么呢?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 使用。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 以前对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医学界弃之不用。那么,除此之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哪些区别呢? 特点一: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 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 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 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 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 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 2型糖尿病。 特点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 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特点四:大量的临场试验表明,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 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 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 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 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 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特点五:专家建议,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 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

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抗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有效降低国家的疾病负担。 一、我国糖尿病的现状 (一)、患病率 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5.5%,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0%获得诊断。最近发表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糖尿病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4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其治疗和管理多数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 (二)、发病率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尚无权威数据,根据历年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680万。

(三)、糖尿病患者的就诊情况按照就诊率60%推算,全国范围内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数约为2000余万人。目前,2型糖尿病指南所推荐的糖尿病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中,一些已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随着疾病筛查水平提高,未来所有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以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二、糖尿病定义及分型 (一)、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 (二)、糖尿病的分型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分型的基础主要根据病因学证据。糖尿病共分4大类,见表1。 表1 糖尿病因学分类(WHO,1999年)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领域新进展

糖尿病治疗领域新进展 (一)ADA对糖尿病诊疗指南的6点更新 1、BMI 筛查点由 25kg/m2调至 23kg/m2 这一调整是针对亚裔人群进行的。由于患有糖尿或糖尿病高风险的亚裔人群其BMI 往往更低,所以 ADA 对此进行了修订。 2、舒张压目标从 80mmHg 放宽到 90mmHg 3、餐前血糖目标由 70-130mg/dL 放宽至 80-130mg/dL ADA 提醒,做出这一调整是考虑此举有利于预防那些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4、推荐人们多运动和锻炼 这一建议尤其针对那些久坐的人(单次静坐时间≥90 分钟)。ADA 指出,现在大家工作经常久坐,活动不足。 5、不建议用电子烟进行戒烟 ADA 强调,电子烟并不能十分安全地替代香烟,因此不建议用电子烟作为戒烟的替代物。 6、不同血脂治疗方案以 40 岁为界定年龄 ADA 建议: (1)≥40 岁的患者应接受他汀类药物中强度或高强度的治疗。 (2)<40 岁的患者,如无危险因素,应接受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如有危险因素存在或患心血管疾病,则仍应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二)《初诊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国际专家共识》的发布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一定意义上改变了糖尿病进程,让患者的B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能够更长期地获得有效、稳定的血糖控制,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和慢性并发症的防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同。 (三)肥胖成糖尿病最危险信号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从临床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特征。 (四)二甲双胍降低糖尿病人的胆固醇水平 二甲双胍双胍除了影响血糖水平外,其还会对影响血脂水平。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二甲双胍或许还会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尤其是可以使得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文章中研究者对加入德国大规模研究KORA的参与者

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提示●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则进入药物治疗(A)●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可作为单药治疗的选择,其中,二甲双胍是单药治疗的首选(A)●在单药治疗疗效欠佳时,可开始二联治疗、三联治疗或胰岛素多次注射(B) 一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浓度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SGLT2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

的基本措施。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会逐渐增大。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间及口服药与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一)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显示,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去除安慰剂效应后)为HbA1c下降%~%,并可减轻体重[101-103]。在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使HbA1c下降%~%[104-105]。在500~2 000 mg/d剂量范围之间,二甲双胍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效应[104,106],在低剂量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PP-4抑制剂的疗效与将二甲双胍的剂量继续增加所获得的血糖改善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比例相似[107-108]。UKPDS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78]。在我国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针对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对再发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结果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糖尿病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文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研究入手,分析当前糖尿病的治疗和发展的现状,寻找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标签:糖尿病;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身体的各种组织产生损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临床上,糖尿病根据发病的机理不同被分成四种类型,其中发病最多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患的是妊娠糖尿病或特殊型糖尿病。不同的糖尿病由于病因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类是手术治疗的方法[1]。 1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控制疗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1.1自我控制疗法这种疗法也属于一般的心理疗法。主要是通过对糖尿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注意的相关饮食等问题。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总之,通过自我控制治疗,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1.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口服药物治疗,一种是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法。 1.2.1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可服用;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晚餐前用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液,早餐前用全天总量的2/3,晚餐前用全天总量的1/3。若经胰岛素调整后上午血糖仍较高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症(多在凌晨3—4点钟)。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二: 病人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若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糖尿病的下采用胰岛素泵等等这些方法经临床验证对于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三: 早餐前仍注射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注射中效胰岛素后宜进少量餐,最好为蛋白质类食物。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四: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五: 对1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诊疗中最关键的一步。 上述就是全军重点糖尿病治疗中心专家对1型糖尿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相关介绍。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外还可以选择科学有效的疗法。在此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临床上运用干细胞进行微创操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如糖尿病。由于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量分泌不足或不能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继而全身性器官受损和代谢功能紊乱,随之产生各种并发症。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糖尿病临床康复。

2019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江苏省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抗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有效降低国家的疾病负担。 一、我国糖尿病的现状 (一)患病率 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5.5%,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0%获得诊断。最近发表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糖尿病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4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其治疗和管理多数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 (二)发病率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尚无权威数据,根据历年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680万。 (三)糖尿病患者的就诊情况按照就诊率60%推算,全国范围内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数约为2000余万人。目前,2型糖尿病指南所推荐的糖尿病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中,一些已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随着疾病筛查水平提高,未来所有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以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二、糖尿病定义及分型 (一)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 (二)糖尿病的分型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分型的基础主要根据病因学证据。糖尿病共分4大类,见表1。 表1 糖尿病因学分类(WHO,1999年)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 (一)糖尿病的筛查 在早期轻度高血糖时,通常无临床自觉症状,重度高血糖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体重减轻。对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尽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糠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首次筛查正常者,宜至少每3年筛查一次。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1次。 空腹血糖筛查是简便易行的糠尿病筛查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

NICE指南总结: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 2015年8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儿童和青年人糖尿病(1型和2型)的诊断和管理指南。(指南下载)《BMJ》针对该指南发表了相关总结。 英国成年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降低了13年。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1型糖尿病的良好护理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如失明、肾衰竭、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及并发症的治疗(如严重低血糖),英国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到现行国家治理目标的人数少于30%。成人1型糖尿病管理带来的挑战不亚于18岁以下人群。自2004年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相关指南以来,糖尿病的合理诊疗变得可行——例如,胰岛素类似物、新的血糖仪和实时皮下葡萄糖监测系统等一些列产品的合理使用。 诊断 ●1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基础 酮病 体重骤降 发病年龄<50岁 体重指数<25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人或家族史。 ●年龄≥50岁或BMI≥25的成年人不排除1型糖尿病的诊断。 ●任何年龄或身体质量指数(BMI)的个体只要表现口渴和过度排尿时应考虑糖尿病,尤其伴有体重下降或恶心症状,可检查随机血糖或尿酮。酮尿或酮血症进一步增加1型糖尿病的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酮≥3 mmol/L或酮尿试纸试验>2 +;静脉碳酸氢盐<15 mmol?L,或静脉血pH<7.3,或以上的组合)时应对患者采取紧急治疗。伴有高血糖(> 11 mmol/L)的轻度酮症也可能需要胰岛素的紧急治疗。 ●如果出现非典型特征(年龄≥50 岁,BMI≥25,高血糖进展缓慢或长期表现前驱症状)或糖尿病类型不确定时,考虑进一步的检查(C肽或糖尿病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抗体或两者的测量)。 教育项目 ●所有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诊断6-12个月后或对于个人而言任何临床合理的时间开展胰岛素治疗的自我管理结构化教育项目,如DAFNE(正常饮食剂量调整)计划,无论1

基因工程在治疗1型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

基因工程在治疗1型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本质的深层次揭示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发展, 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内容不断增加。本文总结了利用合适的启动子载送胰岛素原的cDNA, 刺激新的B细胞生成以达到恢复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及改善或避免破坏B细胞免疫应答的1型糖尿病基因治疗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1型糖尿病;基因治疗;病毒载体;B细胞工程 自上个世纪以来, 胰岛素的发现和其类似物的不断发展挽救了无数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外源性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补充治疗存在需要多次注射、严密监视血糖及无法按生理需求分泌等缺陷。随着新病毒载体的成熟运用, 载送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治疗思路的不断扩展, 科学家们开始尝试用基因治疗技术来治疗1 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me llitus, T1DM )的主要病因与自身免疫对于机体胰岛B细胞的破坏有关。目前研究人员尝试通过以下三种策略来平稳控制血糖。首先是直接载送具有合适启动子的胰岛素原cDNA 到胰腺以外的部位(通常是肝), 通过异位分泌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其次是通过刺激新的B细胞的生成来促使胰腺恢复原来的功能。第3种思路则是改善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下面就1 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治疗研究现状分别从上述3 个方面作一综述。 1.利用合适的启动子载送胰岛素原的cDNA 1型糖尿病最简单直接的基因治疗法是通过载送胰岛素原的cDNA来替代死亡B细胞的功能。通常选择肝细胞为基因送载的目的部位, 这是由于肝脏具有合成糖代谢相关酶及运载蛋白的功能。目前已用于此基因转移的载体有: ( 1) 逆转录病毒载体。( 2) 脂质体载体。( 3) 腺相关病毒载体等。 逆转录病毒载体由于构建简单, 宿主范围广, 可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获得稳定表达等优点, 而成为目前各种基因治疗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载体。有研究显示, 将含有人胰岛素原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注入大鼠门静脉后, 可在肝脏获得5% ~15% 的基因转移效率, 并可使其表达持续6 个月, 阻止大剂量STZ 诱导的糖尿病鼠高血糖、体重下降、酮症酸中毒以至死亡[1]。然而逆转录病毒载体也有其缺点, 它只能感染分裂期的细胞, 在体内直接基因转移时需要采取部分肝切除等方法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这使其在活体动物以及人的直接应用受到限制, 另外, 它缺乏靶向性, 随机整合, 不可避免的产生安全性问题。 传统的中性脂质体载体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它脂类的乙醚溶液加入DNA 溶液中, 通过处理得到带DNA 的脂质体小泡, DNA 被包裹在脂质体膜内部, 可与细胞膜融合被细胞内吞 而实施基因转移。这种方法在胰岛素基因活体直接基因转移研究中应用较早。八十年代已有学者将含有胰岛素基因的质粒与中性脂质体作用后注入大鼠体内, 发现在肝组织中可检测 到转入基因的存在, 并获得一过性血糖下降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1987 年起出现了一系列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 DNA 通过与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DNA-脂质体复合物再被细胞捕获并最后表达, 这大大提高了脂质体的基因转染效率。目前认为, 影响脂质体活体 直接基因转移效率的因素有: ( 1) 启动子因素。有研究比较了巨细胞病毒( CMV) 启动子、SV40 启动子、腺病毒启动子及胸苷激酶( TK) 启动子引导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在大鼠体内转移表达效率, 发现CMV 启动子最高, 而TK 启动子效率最低。还有研究发现, 在各种启动子引导荧光酶( luc) 基因表达的实验中, CMV启动子可在肌肉中获得最高表达效率。( 2) 脂质体的组成因素。研究发现在活体直接基因转移时,含有胆固醇的脂质体可获得最高转移效率。( 3) DNA 与脂质体的比例。Thierry 等认为经静脉基因转移时DNA 与脂质体的最佳 比例为0. 08(wt/wt) , 而Egilmez 等认为这个比例应在1 1~ 1 4( u g/nmol) 之间( 4)DNA 的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起病时体重的区别: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

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药物篇)

一、免疫接种 ★按照常规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苗;≥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考虑接种3次。 二、预防2型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特别是BMI>35kg/m2,年龄<60岁和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应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2型糖尿病。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贫血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 三、AIC目标值 ★多数非妊娠成人合理的AIC目标是<7%;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发病、应用了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治疗仍难达标者的糖尿病患者,AIC目标值<8%。 ★对于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每3月检测AIC一次。 四、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 ★无禁忌症者,起始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AIC≥9%应考虑起始两药联合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和/或AIC水平≥10%和/或血糖≥16.7mmol/L,考虑开始胰岛素治疗。 ★如果单药治疗或两药联合治疗在3个月内没有达到或维持AIC目标,加用另外一种降糖药物。 ★对于没有达到血糖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应推迟药物强化治疗,包括考虑胰岛素的治疗。

★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对不缺乏的患者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而且长期摄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五、抗血小板药 ★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二级预防治疗;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使用氯吡格雷(75mg/d)。 ★包括至少有一项其他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的大多数>50岁男性或女性,且不伴出血高危因素者,可考虑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预防。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一年是合理的,继续治疗或许也有益处。 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为<140/90mmHg;如果不增加治疗负担,降压目标值为 <130/80mmHg,可能适合心血管疾病高危的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值为120-160/80-105mmHg,以减少胎儿生长受损。 ★诊室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接受药物治疗;≥160/100mmHg的患者,应立即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使用的药物类型包括: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以及二氢吡啶类CCB,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采用ACEI或ARB的可耐受最大剂量治疗。一种药物不能耐受时,应采用另一种药物替代。 ★对于三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未达到降压目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考虑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禁止将ACEI和ARB、ACEI和直接肾素抑制剂联用。 ★服用ACEI、ARB类或利尿剂的患者,应监测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血钾水平。 七、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考虑应用ACEI或ARB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有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在心梗后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至少2年。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若eGFR>30ml/min应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但不稳定或正在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

糖尿病研究进展及最新治疗

糖尿病研究进展及最新治疗 社旗县万成医院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惠大贵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简称DM,是甜性多尿的意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如果得不到理想的治疗,容易并发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病变和各种感染,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肺”、“胃”、“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病机为肾阴虚和肺胃燥热,病因多为情志过极,嗜酒过度,过食甘肥以及生活无节制所致。根据其“三多”症状的轻重不同,中医学将其分“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 一、概述 ㈠定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㈡患病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有超过 1.5 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 3 千万,居世界第二。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为4.05%。

二、糖尿病分型:分四大类型 1 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 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aturityonset diabetes mellitus in young, MODY )、线粒体突变糖尿病等 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 ㈠ 1 型糖尿病( T1DM ) ⒈免疫介导糖尿病 ①由于胰岛 B 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而引起。 ②有 HLA 某些易感基因,体液中存在有针对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65 );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A-2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 insulin autoantibody,IAA ) ③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④ B 细胞破坏的程度很大的不同,婴儿和青少年常破坏迅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 LADA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 LADA ) : 特殊类型 1 型糖尿病, 15-70 岁发病,起病慢,非肥胖,有较长阶段不依赖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易继发失效, C 肽水平低,血清中有一种或几种胰岛 B 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最终依赖胰岛

2019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重磅:美国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2017年12月10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公布了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ADA指南每一年更新一次,在国际上具备普遍影响力。最新版指南对于药物防治的保举以下,倡议珍藏浏览。 一、免疫接种 依照惯例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一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苗;≥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斟酌接种3次。 二、防备2型糖尿病 对付糖尿病后期患者,特别是BMI>35kg/m2,年纪 历久利用二甲双胍能够惹起维生素B12短缺。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随血虚或四周精神病变的患者,应按期监测维生素B12。 三、AIC目的值 多半非怀胎成人正当的AIC目的是 对付有重大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无限、有早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病发、利用了包含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医治仍难达标者的糖尿病患者,AIC目的值

对付变动医治方案的患者,每3月检测AIC一次。 四、2型糖尿病药物医治 无忌讳症者,肇端医治首选二甲双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AIC≥9%应斟酌肇端两药结合医治。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有显著高血糖症状和/或AIC程度≥10%和/或血糖≥16.7mmol/L,斟酌开端胰岛素医治。 假如单药医治或两药结合医治在3个月内没有到达或保持AIC目的,加用别的一种降糖药物。 对付没有到达血糖目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该推延药物强化医治,包含斟酌胰岛素的医治。 没有明白的证据支撑对不短缺的患者饮食弥补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并且历久摄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够存在平安性成绩。 五、抗血小板药 伴随动脉粥样软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二级防备医治;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利用氯吡格雷(75mg/d)。 包含至多有一项其余重要风险身分(高血压、抽烟、血脂非常或卵白尿)的大多半&gt;50岁男性或女性,且不伴出血高危身分者,可斟酌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防备。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双联抗血小板医治一年是正当的,继承医治或者也有好处。 六、糖尿病归并高血压 多半糖尿病归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的值为 怀胎期糖尿病归并高血压者,降压目的值为120-160/80-105mmHg,以削减胎儿发展受损。 诊室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立即开端接收药物医治;≥160/100mmHg的患者,应立即启动两种药物结合医治。 对付糖尿病归并高血压者,保举利用的药物范例包含: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CCB,以削减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变乱。 对付糖尿病肾病归并高血压者,保举采纳ACEI或ARB的可耐受最大剂量医治。一种药物不克不及耐受时,应采纳另一种药物代替。 对付三种降压药物(包含利尿剂)未到达降压目的的高血压患者,应斟酌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医治。 制止将ACEI和ARB、ACEI和间接肾素抑制剂联用。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_夏月平

·专题笔谈· 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03月 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 1型糖尿病(T1DM )是先是β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 了相关的胰岛功能被破坏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他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不能正常工作,体液免疫表现为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存在,主要包括抗胰岛素抗体、抗络氨酸磷酸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这些异常的抗体会损害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 细胞,使其不能正常的分泌胰岛素。该文针对这些自身抗体进行多方面的综述。 11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 1型糖尿病产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可以判断遗传缺陷是引发这种疾病的基础。这种遗传原因主要表现为人的第六对染色体的LHA 抗原体异常。很严重的是这种遗传特点是家族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父母有这种疾病,那么他们的后代与正常人的后代相比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其次,很多专家也都认为病毒感染也能引起一型糖尿病。因为,在患有这种疾病的开始一段时间往往伴有病毒感染史,而且它主要出现在病毒感染之后。比如风疹的病毒以及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都有可能引起1型糖尿病[1]。 2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和儿童时期[2],另一个主要的并发阶段就是更年期,因此这些年龄阶段的人平时应该更加注意对自己保养等。它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发病突然、急骤,具有糖尿病的一般特征,即“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身体急剧消瘦、口渴,体重下降速度非常明显。第三个众所周知的特点就是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所以这也就是它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原因。3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3.1抗胰岛素抗体 抗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有两个二硫链连接A 、B 链。人的胰岛素与动物的胰岛素是不一样的,例如与牛的胰岛素区别主要在于A8和A10两个残基以及B30残基,而与猪的胰岛素区别主要只在于B30残基。抗胰岛素抗体所能识别的抗原体是胰岛素B 链的B1、B2、B3残基以及A 链的A8到A13残基。在人体内,免疫系统会可能会与多种形式的胰岛素相互之间产生作用,但只有免疫性能最强的分子才可能是前胰岛素元或者胰岛素元。 人体白细胞胰岛抗原、Kulmala 、抗胰岛素抗体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很多研究表明,在T1DM 的儿童患者中,抗胰岛素抗体与DR4和DQB1*0302的位点相关。儿童在五岁以前抗胰岛素抗体呈阳性的概率很高,可以达到50%之多,这种概率在一般情况下是与年龄成反比例的。而有DQA1*0301、DQB1*0302的患者儿童抗胰岛素抗体呈阳性的概率很可能达到90%,ICA 阳性概率高达92%。如果ICA 显示为阳性的T1DM 亲属的抗胰岛素抗体也为阳性,很容易发病T1DM 。T1DM 发生的速度与抗胰岛素抗体息息相关。抗胰岛素抗体滴度高的患者通常很容易发病。相关专家依据抗胰岛素抗体呈现阳性的时间差异,对60例儿童患者展开了不同组别的研究,抗胰岛素抗体对胰岛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这种高亲和力的免疫反应速度加速了自身免疫级联反应,这就是T1DM 的产生机理。很多研究表明,抗胰岛素抗体是T1DM 患儿的显著免疫标志。多数抗胰岛素抗体呈现阳性的儿童的血液里存在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它们与T1DM 有很大的关系。3.2抗胰岛细胞抗体 在1974年,这种抗胰岛细胞抗体首先被发现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里面。抗胰岛细胞抗体实际上是一组主要针对胰岛细胞内多种抗原的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的靶抗原到目前的研究为止依然没有具体而且明确的阐述。它的靶抗原不只是β细胞,它的分布主要有4种形式,即:(1)胰岛细胞特异;(2)β细胞特异,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胰岛素就属于这一种;(3)神经内分泌特异,例如酪氨酸磷氨酸酶、脑瘤脂和神经节 DOI:10.16658/https://www.doczj.com/doc/da2132493.html,ki.1672-4062.2016.05.192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夏月平 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所涉及,但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该文对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1型糖尿病产生原因、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抗体对1 型糖尿病的检测意义以及诊断意义,最终论述了多种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诊断意义;检测意义;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3(a )-0192-03 [作者简介]夏月平(1992.2-),女,河北沧州人,本科在读,研 究方向:临床医学。 192

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遗传学》论文题目: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姓名 学号 年级 2010级 专业生物技术 2班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 11月

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1]随着对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日渐深入,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使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不断下降。本文将近几年来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手段新进展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产生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采取的对症治疗方式是血糖高就降血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血糖指标,但患者要终生服药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病足等并发症[2]。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传统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五驾马车”的说法,即——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血糖、药物治疗[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探索,其治疗的新进展叙述如下: 1.糖尿病治疗新模式:稳态医学[4]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O)巴黎年会确定了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稳态医学。稳态是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对人体整体调节能力的简称。它包括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抗病能力以及自身的康复能力和健康保持能力等,它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稳态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可以解决的,吃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吃药,患者不需要终生服药。糖尿病不是单纯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是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稳态失衡的“多基因损伤病”。稳态医学的诞生,研发出了稳态调节剂,可全面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三大系统网络,全方位、多系统、多靶点地激活胰岛β细胞基因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β细胞再生。 2.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5] “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以当代医学微循环和神经学说作为该疗法的理论基石,通过改善糖尿病人受损伤的全身和组织器官血管及神经组织纤维,能迅速减轻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组织和全身大中小血管以及微循环的损害,增强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修复糖尿病患者受损伤的全身组织的神经纤维,使人体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不同程度的修复并恢复一定的功能,人体分泌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这样,不仅能平稳的控制病人的血糖,而且为人体细胞组织营造良好的代谢内环境,阻断、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人的长寿和高质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只是注重降低病人的血糖,而很少考虑如何改善靶器官和胰岛功能的状况。病人长期口服降糖药,对逐渐衰退的胰岛功能而言,就像是“鞭打疲马”,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引发并发症。因此体现了人类医学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科学进展。 3.新药促进胰岛素分泌 3.1糖尿病新药内源性胰高糖素样多肽GLP-1类似物[6]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天然激素,其可减慢胃的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且只在高糖环境下进行,天然杜绝低血糖的副作用,甚至还能起到促进胰岛细胞增生、减轻体重等作用。不

中医治疗一型糖尿病

中医治疗一型糖尿病 妊娠型糖尿病病因: 1)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2)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3)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中医治疗一型糖尿病 以前听说糖尿病的时候,我也只是一笑而过。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自从自己真的有了糖尿病,提起糖尿病,我就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因为我害怕听到谁谁因为糖尿病去世的消息。我害怕自己最后也像他们一样。 为了治疗糖尿病,我可是没少下决心。听谁说怎么治疗糖尿病好,我都去试一下。而且听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我就每天吃的很少。而且经常在网上找能控制血糖的食谱。可是就算已经是这样了,我的糖尿病病症却是依然只增不减。

血糖在上升。药量也在逐渐的增加。我渐渐的快对治疗失去了信心,降糖药也是隔三差五的用。 后来,我在外上大学的女儿听她爸爸说了我的现状。孩子听说后,立马从学校请假回来。回来后,孩子天天监督我用药。天天劝导我。我不忍心女儿拉下学业,看到我这大学还没毕业的女儿。我就想,我怎么也要积极的治疗糖尿病。要看到女儿成婚、我生子。我开始定时定量的使用降糖药,可是糖尿病症状还是不减轻。后来女儿用她暑假打工挣的钱给我买了两个疗程的【唐易康】。女儿说网上好多人都是用这个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我说网上那么多骗人的,怎么能信呢。我坚持让女儿退了,可是女儿死活不退。迫于无奈我就开始使用,用了一个疗程后,我在测血糖的时候。发现血糖没有在上升了,两个疗程后,血糖有所下降,我真的是高兴坏了。女儿也笑着说,这不是骗人的吧。现在我已经用了三个月了,糖尿病症状真的是减轻了不少。 中医治疗一型糖尿病 烤鸡 原料:母鸡辅料:番茄洋葱(白皮)土豆(黄皮) 做法:1.将鸡去内脏洗净,剁成5~6块,抹上精盐和姜粉,放在大碗内加料酒喂半天,上锅蒸熟备用; 2.元葱去皮洗净切成条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