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分封地区: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

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受封人的义务:

政治:听命天子,朝谏述职。

经济:缴纳贡税

军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受封人权利:

再分封,有较大独立性

分封制作用:1.扩大疆土加强统治

2.形成了四级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天子有至尊权威,政权也有松散趋于严密。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利财产土地继承矛盾·特点:宗法制使周人把血缘纽带与政治权利结合在一起。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

2.强化王权把国于家相结合在一起。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

主要王族:燕鲁

功臣:齐

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

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二:宗法制

(一):含义: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制度。(二)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三)目的:巩固王权,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是分封制得以延续的基础。(四)基本内容:1按血缘关系划分大宗小宗。

2大宗小宗关系:

(1)血缘上:兄弟

(2)政治上:君臣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五)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六)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七)影响:1宗法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2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4对封建政治的影响(皇位继承)

5对社会生活影响(等级观念,重视人情)

(八):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三: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分封制和宗法制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 夏朝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________;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3.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十分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是一个弥漫着_______色彩的王朝,商王借助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分封制) 1. 建立: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开始推行分封制。 2. 建立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 内容 ⑴最高统治者:。 ⑵分封对象:是分封主体,异姓封国包括、,也有原来的附属国。 ⑶分封内容:是分封的主要内容,还可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 ⑷诸侯义务:听从命令、、随王出征、定期朝觐和等。 4. 作用 ⑴通过分封,周王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⑵周王确立了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⑶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⑷消极: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的权力的集中。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 目的:为了巩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 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 内容特点 ⑴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 ⑵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大宗小宗关系是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 隶属关系。 4.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问题探究】主题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及关系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类别地理位置 晋同姓今山西 卫同姓今河南北部 鲁同姓今山东南部 齐功臣今山东北部 宋商族后裔今河南东部 燕同姓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2)根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材料六(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3)材料六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七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4)材料七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分封制与材料七中所反映的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主题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目的不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鲁、宋等。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为大宗,庶子进行分封,为小宗。 ③作用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④结果不同:分封制下,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宗法制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2)联系 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周天子世代以嫡长子世袭相传,其他诸子由周天子分封到各地,成为一方的诸侯。在各诸侯领地内,除诸侯由嫡长子继承外,还再分封其余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如此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可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高二历史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A) 分封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同性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政治上,设置官吏,军事上,建立武装,经济上,征派赋役,有较大独立性。 宗法制: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B) 分封制: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有利于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色彩。 宗法制: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特点(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3. 始皇帝的来历和皇权的至高无上。(A) 由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皇帝制度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4.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 (B) 内容: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三公: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奏章、诏令、监察;太尉-军事) (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向丞相负责) 中央官制作用: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权中心,减少决策失误。 郡县制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B) (1)政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国家统一。(2)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3)民族: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4)局限性: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另:列表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分封制郡县制 划分标准血缘地域 与中央政府关系世袭皇帝任免

高考历史必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高考历史必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考试的难点,一般的同学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我们要做对比,历史君还结合了一些历年来的考题,同学们比较后,并将联系一一试做!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 D.郡县制的实行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扩展疆域 D.规定义务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缴纳田租②镇守疆土③派兵作战④朝觐述职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6.《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7.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10.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1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12.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的稳定 13.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介绍

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介绍 想要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首先就要分清这两种制度到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 分封制是君主将手中的土地分封给诸侯们让他们去管理的,当然这个前提条件还是诸侯必 须完全听从君主的号令,而君主的权力也要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可以束缚住诸侯,然后再 宗法制的基础之上设置一些王室的人或者异姓的功臣为诸侯。而宗法制则是一种完全依靠 着血缘作为传承的主要方式,分封制的特点是上下级之间是层层进行分封的,那么分封制 和宗法制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总得来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血缘,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实行 的基础,而前者也是后者特点的一个具体体现方式,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就是都是就建 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两种制度之间的等级也大多是依靠血缘来划分的,再具体一点来 说就是这两种制度之下产生的等级关系,既是一种血缘之下的亲属关系,但是同时也是非 常森严的一种上下属的关系,这种关系虽然说离不开血缘,但也是无法超越和忽视的。所 以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大致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新生成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在古代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的君主为了维护对国家的统治力量,以及加强 君主的中央集权的能力,所以将分封制作为一种主要的力量和制度,希望通过这种制度的 推广将国家治理的更加稳定,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么西周分封制原因 是什么呢? 西周分封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西周分封制原因就是在西周开始建立的时候,国家的政治还是比较严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当时的社会因为商朝的原因还存 在许多不稳定的地方,尤其是商王朝的一些势力还是存在的,这样一来君主就不得不分出 一部分权力和精力来对付这些势力。 其次西周分封制原因还因为国家内部的矛盾,但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就是上层社会中统 治阶级的矛盾,西周时期还属于奴隶社会,而在这个社会时期最重要的矛盾就是奴隶和统 治者之间的,为了减轻这种矛盾西周君主将分封制推广延伸,然后将各个王族和功臣以及 贵族分别封赏到地方上,这样一来社会矛盾减轻,而国家内部也减轻了压力,对西周君主 来说也是解决了一部分统治矛盾。 西周分封制产生原因主要就是以上两点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西周时期因为是新兴起 的政权,所以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许多的缺陷,这种缺陷造成分封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能忘记的是这个制度还是存在弊端的,西周分封制原因促使制度产生,但是当 后期矛盾开始激化,而君主又不再具有强大能力的时候,这种制度注定了是要受到取代的。 分封制的含义指的就是将国家的一些地区土地用分封的手段分别赐予臣子或者宗室, 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行使自己的统治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必须时刻听从君主的 命令和号召,将君主作为唯一可以主宰的权力,其实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分封制实质上的含义,那么分封制实质是什么呢?

分封制和宗法制

【拓展延伸】分封制(权力分配形式) 1.含义: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 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3.被封对象:同姓(亲族、王族)、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古代帝王后代) 姬姓封国:晋燕鲁卫吴功臣:齐 殷商贵族:宋古代帝王后代:许陈楚杞 4.权利与义务:权利-诸侯建立诸侯国(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弊端:诸侯强大,威胁中央,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发展历程:确立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被郡县制取代)。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7.瓦解原因: 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B、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8.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②世袭制;③各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 ④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⑤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⑥层层封授。 9.作用:建立新国,疆域扩大(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统治加强,天下共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层层分封,等级序列 10.现实影响:(1)地名:鲁(山东)、晋(山西)(2)姓氏:宋、鲁、郑、陈 注: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11.辨析: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和 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拓展延伸】宗法制(权力分配原则) 1.目的:巩固分封制秩序,解决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度 3.体系:大宗和小宗 4.特点:①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②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④大小宗的相对性 5.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③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皇位继承制、家谱、祭祖) ④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6.局限: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诸侯的血缘关系会逐 渐淡薄,靠血缘关系难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7.现实作用:①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人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②受宗法制的长期熏陶, 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简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③宗法 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家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④宗法制中,道 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大致国 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治建设。 8.维护:礼乐制度 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02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频考点复习梳理:高频考点一:分封制宗法制

高频考点一:分封制宗法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特点: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其积极方面是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消极方面则是,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说明了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西周的宗法制 1.主要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宗、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这样,通过层层的分封,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3.对西周的影响:西周王朝实行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从而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对后世的影响: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三、分析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材料题 宗法制分封制 关键信息“世卿世禄”“凝聚宗族” “血缘亲疏”“家族祖宗” “家庭关系”“嫡庶之辨” “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 关系” “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 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 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 “相对独立性” 实质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关系 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 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 长子继承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 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 土地和人民方面进行分配的制 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 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解题技巧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 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 关的内容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2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社会成本最低的“道德”成了宗族制度的首选管理方式;父子与尊老的道德关系依然牢固,这种道德价值的内在逻辑与君臣尊卑无异。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中华文化君、臣、父、子,看似经纬万端,无非就是一个“德”字,而这种“德”就始自于宗法制。在道德的干预下,许多事情的处理不但能变得高效,而且更灵活且具备相当的延续性。因此社会成本最低的“道德”成为了宗族制度的首选管理方式。 现代社会虽然已经废除了帝制,上下级之间的尊卑关系也不是那么的牢靠,但父子与尊老的道德关系依然牢固,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道德价值,其实其内在逻辑与君臣之尊卑无异。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3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D.郡县制的实行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扩展疆域 D.规定义务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缴纳田租②镇守疆土③派兵作战④朝觐述职 A.①B.②C.②③D.③④6.《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7.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 D.④

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井田制D.世袭制 10.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1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D.井田制的兴衰 12.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D.保证王权的稳定 13.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A.保证王权平稳过渡B.巩固中央集权 C.维护国家的统一D.确立等级制度 1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 C.单一的血缘关系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15.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 C.卿大夫D.士 1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②③ 17.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有()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18.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政治上体现为分封制②周王的嫡长子与分封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君臣关系③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与团结④保证了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④ 19.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20.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 C.臣属关系 D.血缘关系 二、非选择题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分封制: 分封地区: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 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受封人的义务: 政治:听命天子,朝谏述职。 经济:缴纳贡税 军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受封人权利: 再分封,有较大独立性 分封制作用:1 •扩大疆土加强统治 2. 形成了四级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人夫■士) 3. 天子有至尊权威,政权也有松散趋于严密。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利财产土地继承矛盾特点:宗法制使周人把血缘纽带与政治权利结合在一起。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 2.强化王权把国于家相结合在一起。

一:分封制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4.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 主要王族:燕鲁 功臣:齐 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 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二:宗法制 (一):含义: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制度。(二)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三)目的:巩固王权,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是分封制得以延续的基础。(四)基本内容:4按血缘关系划分大宗小宗。 2大宗小宗关系: (1)血缘上:兄弟 (2)政治上:君臣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五)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六)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七)影响:1宗法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2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4对封建政治的影响(皇位继承) 5对社会生活影响(等级观念,重视人情)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三: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201 4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

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 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 朝在全 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A. C. 2. A. C. 封建制度的确立 行省制度的确立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 B.实行分圭寸制 D.郡县制的实行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 A.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世袭制 郡县制 C. 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 C.扩展疆域 D B .分封制 D .宗法制 .分圭寸爵位 .规定义务 5. 下列各项中,不 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缴纳田租 ②镇守疆土 ③派兵作战 述职 A.① B .② C.②③ 6.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其地;三不 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B .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 ④朝觐 D.③④ 则削 A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拱卫中央 C .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是分离 的 7 . 是( A . 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 ) 分封制 B .宗法制 ) 诸侯 D .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 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 D.三公九卿制 ) 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 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 C.③④ C •郡县制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 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 姓贵族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A.①② B.①②④ D .④

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_【要点精讲】

要点精讲 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看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要点梳理】 1. 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宗法制 概念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依据血缘宗族关系来支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内容、特点周天子将子弟(姬姓)和少量功臣、前代贵族分封 至各地为诸侯;诸侯对天子定期朝贡并供应军赋 力役,但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1)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 大宗、小宗之别 层层分封,形成贵族内部的宗法等级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天子既是最高政治领袖,又是天下大宗(家国同构) 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分封 影响均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均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遭到破坏;均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特殊是宗法制 2.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协作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分封制为治理地方的基本方式。 (2)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相对于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而言),实质上仍属于地方分权、贵族政治体制。 (3) 具有相对的连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周朝存在了800多年)。 【典题呈现1】 (2022·南通一模)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 分封制度开头瓦解 B. 中心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渐渐形成 [解题指导] 审 题 干 材料中“封建诸侯”即分封制。该材料主旨强调汉朝的建立及其政治体制完全颠覆了西周时期的政治体制,故称“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辨 选 项 分封制度在西周后期就开头遭到破坏,A项错误 郡县制的确立,实现了中心对地方政府的直接有效把握,标志着中心集权制度确立,排解B项 由“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可推断汉朝建立破坏了贵族政治,C项正确 贵族政治是世袭制的,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察举制,排解D项 定 答 案 C [易错辨析]“封建(feudalism)”辨析 古汉语中“封建”的原意是“封土建邦”,一般用来指分封制,和秦汉以来的“郡县制”相对应。这与我们今日常说的“封建社会”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 [方法与技巧]通过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主要差别有助于理解有关重点问题。西周分封制是与宗法制、井田制结合在一起的,诸侯要听从天子号令并担当义务,但诸侯是世袭的,而且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完全的统治权,中心并不能直接把握地方,因此西周政治上是典型的贵族政治、地方分权体制;郡县制时代,主要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调迁,概不世袭,中心集权代替了地方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唐、明、清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进展有何消极影响? 【要点梳理】 1. 加强君主专制 (1)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皇权加强。 (2)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 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 独立性。 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郡国并行制:汉初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汉武帝时, 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行省制度:元朝为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 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了解我国古代主要的监察机构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级别不高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 侯和地方高官。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 (一)分封制 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 4、作用: 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 (二)宗法制 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 (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具体内容: (1)皇帝制:①皇权至上;②世袭终身;③“家天下“。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方面互不相属、互相牵引。(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在地方实行群县制;废分封、置郡县。 3、作用和影响: (1)积极方面;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国国力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民族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