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人类近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

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

会的广泛讨论。

[Abstract]Human modern history has had thre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but due to the inherent technology functions confli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deed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birth of each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promo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but also must have unpredictable negative effects。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this issue has caused widespread discuss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负面影响自然辩证法

引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依靠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一、科技发展对一些领域的影响

(一)对世界和平局势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现代科技综合实力的竞争。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可见现代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着多么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国家间的竞争就被集中体现在了武器装备上的竞争,因此衍生出的问题和对世界和平局势产生的影响必须被人类认识和了解。

1、核武器的发展带来的威胁

对于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曾经被一度体现在了武器装备的极致竞争之上,而尤以核武器的制造数量上的竞争为最盛。当年被丢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区域的原子弹让人们见识到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威力,这是曾经冷兵器时代战争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瞬间摧毁一切并对摧毁区域产生持久破坏力的武器抛弃了人类基本的理智和对无辜生灵的同情,科技的发展助长了战争的残酷与疯狂,也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苏联和美国曾经的核武器装备竞争让整个世界一度陷入了冰冷的恐慌,如果真的爆发了那么一场以核武器为主体的全

球核战争,那么全世界留存的核武器足以将整个地球毁灭十次,那个时候,这场战争将不再有胜利者。虽然当前国际上众多大国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因为相互的不信任,依然留存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同时因为恐怖主义在世界上的蔓延滋长,这种核武器对人类世界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曾经大国掌握的一把威力强大的利刃现在却可能威胁到人类自身,这不能不说是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冒险的尝试,这种负面影响在短暂的历史时间内是很难消除的。

2、现代空间战的竞争带来的危害

事实证明,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很多先进的科研新成果都是首先应用于战争和武器装备的制造中。随着人类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更是将战斗的发生空间延升到了太空,那片曾经一度未知的区域现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并充斥着不断膨胀的空间武器装备的竞争。这意味着人类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在太空争夺有限的近太空空间资源,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那些太空垃圾的危害远远超过了人类想象,不仅会对空间探索的科研活动产生巨大的阻碍,还容易发生与工作卫星相撞以及残骸陨落的事故。

(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所谓科学,便是科技与学术的结合,一切的高科技都源自于理论知识的步步推理逐渐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产物。这些产物为人类所用,以达到人类生存目的的最优和最大化,不可否认的是,那些人类制造出的工业化产品的确加速了农业、工业、医学和人类生活品质的发展和提高,但却相应地也带来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正逐渐浮出水面,显示出其与日俱增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时制定有效方案减轻这些副作用,应对人类科技发展大爆炸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将会极大的受到限制,甚至是受到威胁。

1、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的出现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是全世界公认的三大环境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出现和人类过度消耗资源,肆意排放废气与烟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地底埋藏了几亿年才生成的石油资源自从被开采利用后,其需求量便不断增加,到现在,人类工业社会不管是从军事还是到个人生活,都与这些资源难以割舍。但是这些含碳的有机物在被利用分解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气体,而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地球“绿肺”吸收分解这些气体的能力又不断减弱,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和酸雨现象便开始挥舞着魔爪,给人类展现出其巨大的破坏力。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建筑物腐蚀、气候异常、海平面不断升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挑战着人类的生存。

曾经人类在使用氟氯化物的时候一度表示,这些气体的挥发并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但是时间证明,这种气体对人类的危害并非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光化学作用破坏了臭氧层,造成大气层的臭氧层中出现了一个个臭氧空洞。这些空洞的形成增强了局部地区紫外线的透射率,增加了这些区域人类罹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几率,同时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如果不及时制定对策来减缓一些现象的恶化,人类的地球家园将会极大的变质,甚至不再适合现在人类的生存。

2、农药与医药的滥用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随着人类农业科技与化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诞生,它的产生曾经一度成为农业生产者的福音,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农药既能杀死害虫与作物病菌,也能对人畜产生危害。它一方面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因为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大约有90%

左右的农药都残留在了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蔬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类身体中,间接对人类身体造成危害。使人出现慢性中毒的病症。同时这些农药也会杀死其他捕食害虫的益鸟益兽,破坏生态平衡。这些负面影响不得不使人类开始理性地使用这把双刃剑。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似的创举,它的使用救活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病菌感染者,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物质的造价也越来越低,成为了大众都能消费的低价药物。也正是如此,这种抗生素滥用现象层出不穷,并不断改变着致病细菌的抗药性。一旦有完全抵抗这种抗生素的病菌出现,人类将很难再次找到此类药物的替代品,在抵抗致病细菌的防御体系里,人类将失去最有力的一道防线。那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

3、光害污染

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让世人在夜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大大延长了人类自由活动的时间。同时灯也在现今的美国芝加哥造成一个光害问题:许多生物是属于日行性,到了黑夜有些日行性动物看见闪耀的灯光,却以为现在还是白天,这样造成了某些日行性生物遭到攻击,而它们的作息就永无止尽;人类受到光害的摧残一点也不亚于住在明亮公路旁的池中青蛙。我们活在自己造成的强光下,等于在自绝于演化及文化的传承,即星光和日夜的规律。

(三)对人类的心理与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与医学的发展史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是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在大大改变着人类曾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一些曾经为人类所认定的自然规律现象被轻易的打破,自然规律似乎在人类科技发展的硕果面前显得弱小起来。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被打破的规律终究是会展现出它迂回的后效性。

1、网络文化的沃野生出病理性的成瘾人

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力和想象力爆炸性膨胀的天地。网络文化在张扬人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滋生出一批网络成瘾者。这些人对技术的迷信和对速度的崇拜,膨胀着他们上网的欲望,成为他们上网的动力。这种网络依赖与赌博、酗酒和吸毒一样,具有成瘾性,会使人丧失时间感,循环往复,导致最后失去自制力。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

有网络依赖的人大都情感冷漠,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们大都有成瘾性格,优柔寡断,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易于焦虑紧张等人格特点。甚至会因为上网受阻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危害他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2、分娩医疗化引发的问题

分娩本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可是当今社会却越来越多地把分娩医疗化,国际上出现了剖腹产率快速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剖腹产也为越来越多本可以顺产的城市妇女所选择。据报道,不少大城市的妇婴医院剖腹产率竟然在5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卫生部提出的要把剖腹产率降低到30-40%的目标。剖腹产原本是解决一部分无法正常分娩或高危孕妇难产不得已而为之的医疗措施,可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却被使用得相当普遍。但剖腹产不仅增加了母子感染的可

能性,而且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系列近、远期的不良后果,这些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很多都会出现注意力综合障碍、触觉失调、甚至是消极的性格。

3、造就一批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

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是运用现代医疗技术,特别是现代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护理技术,使之幸存下来的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带来了好运,使他们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但关于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医疗的伦理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意见是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与其他孩子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同样有尊严死亡的权利;孩子的父母对其生死有决定的权利。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的物理学特征是形体极小;生理学特征是未成熟性;其生存率较低、但是人力物力花费过高,因为同样的医疗应当用于更有救助价值的孩子;其后遗症的发生率过高,给父母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早产儿和超未成熟儿能够存活下来,对新生儿的父母来说既是幸事,也不完全是幸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不仅给家庭带来苦难,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减少科技带来负面影响的途径

为解决科技进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重构科技活动的合理性机制,保证科技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第一,要对科技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健全科技成果应用的评价制度:应把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联系起来,并要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行预测、评估、控制和监督,保证其产生正效应,而把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点;第二,发挥政府决策功能,加强科技立法。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使符合人类利益的科技活动从法律上予以保证并得以有效的实施,确保科技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增强全社会的科技伦理意识,提高科技主体的科技责任感。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应用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不仅取决于科技评价制度和法制保障,更取决于人类自身的素质,取决于人类科技伦理意识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绝不可因为这些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些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正确指导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路甬祥.21世纪科技发展展望[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2):4-5.

[3]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1):79-82.

[4]曾国屏,吴彤.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2001(9):11-18

[5]贾玉树,陈北宁.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1):4-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