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期末作业

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期末作业

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期末作业
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期末作业

对周易的认识

在学习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并不是很了解,只对其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事实上我并不能用准确精准的词语来解释它,来描述它。也不清楚周易风水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因为对它的未知,所以对它产生了好奇,于是选修了这门课程。在我学习了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后,我对周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以前如果提到《周易》,我总是把它和枯燥难懂的经文联系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片面、夸张的描述和深奥难懂的语言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高深莫测、令人生畏之感,于是读易、学易成了专家、学者们的专利,普通百姓只好望易兴叹、敬而远之。孰不知那些“经文”只是《周易》的躯体(形式),由特殊思维组成的思维模式才是它的灵魂、它的真正内涵,由于其躯体被多层衣服包裹(古今各种注解),常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去感知它的。由于《周易》自身的复杂性,加之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陌生,人们对《周易》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多偏差,或者视之为神秘的天书,或者视之为单纯的占卜算命之书。而社会上的一些旁门左道也都喜欢攀附《周易》,以神秘其说,于是《周易》的面貌变得光怪陆离,让人觉得好像是雾里看花,似近实远。但是,通过这学期对它的学习,我觉得周易就象我们会使用仪器接受到所需的声音和图象而对传载信号的电磁波却无感知一样,其实《周易》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用平常心去理解它就时刻会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新发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经常给我们普及周一的基本常识知识,也会给我们讲解和分析经典案例,这让我对周易与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看书来了解更多关于周易与风水基本常识知识和案例分析。往往人们觉得周易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其实不然,周易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远的、大的不说,就说小的,我们平时说话时用的成语很多都是出自周易。例如: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语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即天上之日月星辰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是故“天”为“刚健”,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指一群龙无领头者。喻无领头者,无法统一行动。出处《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虎视眈眈(《周易·颐·六

四》)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眈眈:注视之样。如虎之凶视。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象》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蔗物,万国咸宁。”乾的元气是多么伟大!天下万物因它而产生,它统率着大自然。云行雨施,大自然的一切流布成形。太阳运行规律了昼夜和四季,乾卦六爻根据时间形成,阳气按时犹如乘坐着六条巨龙驾御天下万物。乾是大自然有规律变化的表征,确定了万物的类别和寿命,保持这种均衡生息的状态,才有利于占卜。天道循环,万物复苏,天下康宁。反目成仇(《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混沌初开,乾坤乃定,日月合璧,凤凰和鸣。等等很多很多成语都是出自周易,很显然周易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而是融入了生活中,不注意它很难发觉它的存在于运用。

不光是在语言之间,周易在对房屋建筑方面,在对室内物品摆放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前人关于阳宅风水的论述,对屋宅的地点选择、朝向及内部设计构造等,都很讲究。所住房宅,人体能感到各种自然信息的影响,如形体景观,可以通过视神传导,起到物化作用。房屋涉及各种自然环境、水土地质、光照、温度、气候、磁场、景观等,都直接或间接、明显或不明显地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风水学不但古人重视,今人也重视它,是人们在无力抗拒来自大自然和社会各方面侵害的情况下,转而企图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当世或来世命运的一种手段。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居家住宅。因为住宅是家人团聚的地方,是人们工作归来休息的场所,也是人们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共享天伦的港湾。人们由于生长的自然地理风水环境之不同,人的遭遇亦不同,虽然没有人不愿意避凶趋吉,但天地养人,人处其中,往往被其居地之地气风水所养,即在不知不觉中顺其地气吉凶,倘若受凶恶之气所侵养,人的性情必然变为暴戾,这亦是人力所难能阻天地造化之气所结成之劫数,地理风水大可以影响居民的谋生方式,并直接影响个人之顺逆。现代科学研究正面证明:“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生命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环境对植物和低等动物具有直接影响。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可导致动植物器官机能的变化,最终引起形态构造的改变。这种环境改变引起器官机能变化确有其合理性,但又不是绝对的。任何动植物的器官要适应环境变化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越这种限度,就对动植物器官产生一定的害处,或者出现各种病态。例如人之饥饿,虽然能加强人的耐饥饿功能,但超越一定幅度,人体机能就无法适应,先产生各种病态,最终就是失去生机。

在了解周易的同时,我还了解了一些城市风水学的小部分内容,了解之后受益匪浅。卧室是居家住宅很重要的地方,它的布局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与生活。以下有几点注意事项,一、电器过多,尤其电视正对床脚卧室内电器过多在风水上被称为“火宅”,影响健康。现代医学理论也指出,电器辐射确实损害人体健康。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视若正对床脚,其辐射更容易影响双脚的经络运行及血液循环。二、卧室洗手间的门正对床,风水理论认为洗手间五行属水,阴气较重,容易引起腰肾不适。调查发现,

卧室带洗手间,尤其洗手间正对床的住户确实大多有腰疼症状。这种洗手间再豪华,也改变不了其排污的本质。空气质量不佳,沐浴后更产生较多湿气。若洗手间的门正对床,不仅容易使床潮湿,还容易影响卧室的空气质量,时间长了就导致腰疼,更会增加肾脏的排毒负担。三、面积超过20平方米,古代风水理论指出“屋大人少,是凶屋”,认为“大房子会吸人气”。因此,即使是皇帝的寝宫,面积也不宜超过20平方米。其实风水中所说的“人气”就是我们后来发现的“人体能量场”。人体是一个能量体,无时无刻不在向外散发能量,就像工作中的空调,房屋面积越大所耗损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卧室面积过大肯定会导致人体因耗能过多而免疫力下降、无精打采、判断力下降、做出错误决定、甚至“倒霉”生病。四、带阳台或落地窗,卧室如果带有阳台或落地窗,同样增加睡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人容易疲劳、失眠,因为玻璃结构无法保存人体热能。这和露天睡觉易生病是一个道理。科学家通过特殊摄影方法拍摄下人体能量场光谱后也发现,睡在带有阳台的卧室能量场弱于睡在不带阳台的卧室。五、窗口过大、窗口朝东或朝西,风水师指出睡在窗口过大、窗口朝东或朝西的房间中容易因“光煞”导致“血光之灾”。因为在朝东或朝西的房间,早上或下午猛烈的阳光会导致卧室内光线过强,刺激神经系统,影响休息,导致失眠,更使人变得不冷静、冲动易怒。六、床正上方的屋顶装有吊灯,风水上将“床正上方的屋顶装有吊灯”称为“吊灯压床”,认为“煞气重”。对健康不利。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床正上方的屋顶若装有吊灯,确实会给人以心理暗示,增加人心理压力,影响内分泌,进而引起失眠、恶梦、呼吸系统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在了解了一些关于风水周易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后,我对家中的一些设施的摆放和饰品的安放做了一些轻微的调整,发现调整过的位置较以前比是有了一些改善,更有条理,更为科学,比以前多了一些舒心明目之感,看来周易风水学真切的存在于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它等待我们的发掘,了解与运用。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及学习周易风水学的相关内容,以便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更大的益处。

《周易》读后感

读后感:众妙之门——《周易》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姓名:张云凤 《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最先对《周易》的认识,是认为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与算命、看风水有关。后来通过对《周易》的研读以及翻阅有关方面的著作,才发现自己对《周易》的认识仅仅是表象上的,没有深刻的了解它的内涵。当然,作为五经之一,《周易》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只能说,在读《周易》及一些相关著作时,对《周易》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在没有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我认为《周易》就是《易经》,两者都是指的同一本著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然而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对《周易》与《易经》二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易经指的是“上古三易”,及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三本著作的总称;《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因为《连山》与《归藏》早已失传,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其实是《周易》本篇及为其释名解义的传等的合篇。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即《周易》本篇,含六十四卦的卦形及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包括前三十卦(自《乾》至《离》),后三十四卦(自《咸》至《未济》)为下经。传部含《文言》、《系辞》、《彖》、《象》、《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六十四卦每一卦又由六爻组成。爻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分为阴爻(- -)和阳爻(—)。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它认为太极是万物初始之前的混沌之象,太极一分为二,始有天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济,是为两仪。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时,对应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由四象衍生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对应的八种自然现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一卦中有六爻——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象征着事物由初始到结束的过程。 《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卦爻辞是卜筮记录,也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有人认为《周易》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我更加赞同第二种说法。吕绍纲先生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讲思想的书,一部哲学著作,卜筮只是它的表面躯壳,而且如同化石一般的躯壳,是死东西,躯壳里面包着的思想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卦爻辞,在对卦象进行例说的过程中,也透漏了对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的朴素辩证的认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尊天道,重人谋。《周易》卦爻辞中对于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十分强烈的。例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当脚踩到秋霜时,冰冻的寒冬也将来临。事物的生长消亡有其必然的规律可循。这是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泰:“小往大来,吉,亨。”弱者离去,强者到来,顺应了自然规

周易作业

综合具体实例,谈你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500字) 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而是易术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善易者不卜”我认为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通晓易理的人必定会明白周易最重要最深奥的道理,不用卜筮就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易理远远比易术更加有用,易理乃天地之道,里面包含了天地所有的道理法则,所以只要善用这些道理法则,人的智慧就能提高到至高的境,自然就会放下世上所有的物质、人情牵挂。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就如佛家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一天一人问易学者其朋友所怀小孩是男是女,问此话时这位易学者手上拿着个红色的MP3,他即以红色、MP3电子产品都为离,离对应人物为中女,他就直接告诉她,所怀的是女儿。后来生的确实是女儿。这里就没有起卦来推断而是直接应用了卦的类象。 我笃信“善易者不卜”。孔老夫子以知天命之年研《易》,勤奋而致使“纬编三绝”,最后亦主张凡事“尽人事以听天命”。而且,老夫子这个“天命”并非天定之命,乃是各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1.简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义。 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还历经三个古代,用三四千年写一本书,集中了上中下三古三位大圣人的集体智慧。 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三圣就是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中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下古时代:汉至清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讲的是关于《周易》生成时间最早、早权威的阐释。《周易》成书经历了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四千年形成一部《周易》。 2.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及主要取向是什么?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周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占卜,二是智慧的积累与启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古圣人在《易经》和《易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来源于对人们生存活动的观察和归纳,是自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象无物的道理境界。其形而上说教的目的则在于指导规范形而下人们的生存活动。 《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道家玄思也。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的,这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但事实上,《周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跟《周易》有所关联。

不仅如此,事实上可以说:此后的一部中国思想史,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周易》诠释史。在汉代经学里,“易学”极为昌盛;董仲舒的哲学,所取于《周易》的观念尤为显著。接下来是魏晋玄学,已如上述。汉唐佛学也与《周易》多所关联,般若学脱胎于玄学,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宋明理学,其中的易学更是蔚为大宗,理学大家莫不治《易》,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易学家。直至现代所谓“新学”,《周易》仍然发挥一种基本思维模式的作用。 一、《周易》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周易的八经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爻的不同排列构成的,而六十四别卦则是分别由两个经卦的排列构成的。这就是说,阴阳在卦象中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卦象都是阴阳的组合,卦象的不同,仅在于组合情形的不同而已。 更主要的是,在《周易》作者那里,六十四卦分别代表社会与自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以六十四卦都是专卦。例如乾卦是官贵者专卦、坤卦则是民佣者专卦、师卦是军旅专卦、

国学作业

一. 填空: 1.国学从学问或学术的角度,可划分义理、考据、词章和经世等四个门类。 2.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 3. 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是唐玄奘。 4.“五斗米道”是汉顺帝时人张道陵在巴蜀一带创建的。 5. 他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当时发展中的政治形势。 6.《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南宋理学家_________朱熹。 二.名词解释: 1.国学:国学,并不是传统文化的本身,而是指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国学作为一门系统而专门的学问,是以“经、史、子、集”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石渠阁会议: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前51)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召集二十余位儒生讲论"

五经"异同,史称"石渠阁会议"。会议由梁丘临提问,诸儒回答,太子太傅肖望之平奏其议,宣帝亲自裁决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又名《石渠论》。《穀梁春秋》地位上升,《公羊春秋》地位下降。石渠阁会议使皇帝不仅是政治的最高权威,也成了最高的经学权威。政治的权威变成了经学、思想的权威,经学的学术观点变成了政治的最高法典。 4.道家: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十三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6.白虎观会议: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

周易课程期末总结(学习心得)

易经课堂小结 本学期的选修课,能选到易经这门课程,只是一个意外。其实在我看来《四书五经》就是让我们去品读这些经典,提高我们的修养;而不是现在的易经教学。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人生八卦、算命解梦有很大的好奇心,想找个机会能接触下这些听起来让人觉得很玄幻的中国古典文化。以前一直以为易经是算命的,总觉得这些东西都骗人的。等到进入课堂,听到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博大精深,引领我开始走进周易这样与众不同的世界后,我发现再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这就是一种天真的想法。这样的文化实在是它在历经数千年之沧桑,依然辉煌四海;继续挥发它令人迷醉的一面。我惊异于其中蕴含的博大理念与浑然一体的庞大系统。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于是课后空余时间我就去了解周易,体会周易。 毕竟是刚刚接触一段时日,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了解得一清二楚,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关于周易学习的基础知识。 在老师的提及中,我明白了周易最基本的概念上有阴阳,进而重叠演变成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每一卦又有不同的意思和人与事的吉凶。这种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正好符合了我国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某些理念,如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在此只想说的是关于老师所说的随卦,这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卦;但是我还是很多地方有不懂的。所谓随卦就是随:元、亨、利、贞,无咎。随和:如果随从、随和,便能始终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没有任何危险。在查资料和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了《象辞》说:《随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兑(泽)上,为泽中有雷之表象。泽中有雷声,泽随从雷声而震动,这便象征随从。君子行事要遵从合适的作息时间。白天出处辛劳工作,夜晚就回家睡觉安息。记得老师说过什么初九、出门交有功的,但是我却听不懂,就只能自己回来再去找答案啦;才发现原来是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所谓译文就是初九,思想随时代而变化,坚持正道可获吉祥。出门交朋友,一定能成功。一个卦辞就让我不得不查书,这样看来周易还真是有点难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一脉传承,自强不息,繁荣至今是与易道精神密不可分的,那并不是一味地

易经之感悟与认识

《易经》之感悟与认识 《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摆在案头,向它请益人生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贵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价值,以行善为主轴,搭配求真与审美的目标,使人生趋于完美的境地。个人与群体不可区隔,所以这是成己成人之学。 《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的主动权操之于己,生命也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其故在此。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再由之找出系统的理解以及最终的目标。也因此可以说:没有哲学,人生形同盲目;脱离人生,哲学难免空疏。《易经》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不学《易经》,将是无可弥补的知性缺憾。 关于《易经》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其一、不学一定不会;《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

其二、学了不一定会;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有已知与未知,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 其三、学会终身受用。占卦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之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 学习易经使我感悟到人生的精彩和奥秘。 周易告诉我人生中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经常反省自我。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除外,每个人就像一个招牌,当你出现时,人们对你会产生一种印象,要想被人们所认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要树立形象。 在为人处世上,要诚信待人。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

程颐对《周易》的认识及解易方法

程颐对《周易》的认识及解易方法 发表时间:2008-10-12T20:48:49.750Z 来源:《阳明学刊》第三辑作者:姜海军 [导读] 程颐作为义理易学派的主要代表,直接孔子,汲取孔子易学之精神,“推天道以明人事”,将《易》学研究与现实的功用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天理解易,易理更加哲理化和政治伦理化。程颐为对抗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借助《周易》的义理,将儒学高度义理化,重建儒家学说的本体论、心性论以及实践论。探究天理、穷理以尽性以至于命是程颐治易的基本原则,而最终的归宿则是致力于现实社会治理及人生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在注解易学的方法上,程颐还汲取了汉、晋唐时期诸家易学的解易原则和方法,以义理解易又不废象数,使卦象与卦爻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哲理化——即因象明理,以理解易,既注重经书之间的“互训”,也重视以史解易之法,将理论和具体的历史事实结合,从而奠定了程颐易学在经学史、儒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对于《周易》一书的认识和看法,历来都有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不同的解易原则及方法的产生。程颐在总结和汲取前人易学成就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周易》的看法,此亦直接决定了程颐的解易原则及方法。 一、对《周易》性质的认识 历史上,对于《易经》性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之看成是占筮之书,一种是将之看成是讲天道人事之书。关于《易》本卜筮之书,今天看来自然没有异议。[①]但是历史上学者们更多的是将《周易》视为讲天道人事之书,《易传》就如此认为,如《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易传》的作者视《周易》为圣人的载道之书,并将具有卜筮性质的《周易》六十四卦赋予了普遍的哲理和人文化的意义,又将儒家学说贯注其间。这为后来的易学发展定下了一个基调和解读的方向,后来的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的分野正是因《易传》而发。程颐作为义理易学派的重要代表,也受到了《易传》的影响,他亦将《周易》视为讲求天道人事之书: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②]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③]易是个甚,易又不只是这一部书,是易之道也。不要将易又是一个事,即事尽天理便是易也。[④] 尽天理,斯谓之《易》。[⑤] 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易之义,天地之道也。“古能弥纶天地之道。”[⑥] 作《易》者,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之微,无一而不合。[⑦] 不过,程颐对《周易》一书价值的重估和定位,虽是借助《易传》尤其是《彖》传来“推天道以明人事”,正如何乔新所言:“程子之《易》,发挥孔子之《十翼》者也。”[⑧]但是他在佛、老之学的启发下,借助《周易》将儒家的学说推向宇宙本体的高度,以对抗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在旨趣上,与他所服膺的王弼以老庄解易之学大为不同。如皮锡瑞《经学通论》所云: 程子于《易》,颇推王弼,然其说理,非弼所及!且不杂以老氏之旨,尤为醇正。,顾炎武谓见易说数十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以其说理为最精也。[⑨] 在价值取向方面与王弼以老庄解易立场的不同,是义理易学派在易理思想层面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说义理派易学的演变时所指出的:“王弼尽黜象数,说 [⑩]程颐将理或天理视为《周易》最高的范畴,如他在《易说·系辞》中曾说: 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易》之义,天地之道也,“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弥,遍也。纶,理也。 《易》之义,与天地之道相似,故无差违,相似,谓同也。“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义之所宝,知也。其义周尽万物之理,其道足以济天下,故无过差。 《易》道广大,推远则无穷,近言则安静而正。天地之间,万物之理,无有不同。 《易》之道,其至矣乎!圣人以《易》之道崇大其德业也。知则崇高,礼则卑下。高卑顺理,合天地之道也。高卑之位设,则《易》在其中矣。斯理也,成之在人则为性。人心存乎此理之所存,乃“道义之门”也。[11] 理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价值的本体,他认为圣人作《易》展现的正是天人之理、之道。他作《易传》的目的也是为了承传自秦以后湮晦不明的道而已: 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言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12]

南昌大学周易选修课期末大作业

NANCHANGUNIVERSITY 《周易》期末作业 (2014年) 学院:软件学院系:计算机软件 专业班级:东软121班 学生姓名:臧亚诚学号:8000612057 授课教师:陈悦职称:讲师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一、《周易》简要概述 (1) 二、《周易》的来源 (1) 2.1《周易》的作者 (1) 2.2《周易》名字的含义 (1) 2.3《周易》的的卦象 (2) 三、《周易》蕴含的哲理 (2) 3.1尚变 (2) 3.2贵中 (3) 3.3趋时 (3)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4) 4.1一阴一阳之谓道 (4) 4.2阴阳不测之谓神 (4) 4.3日新之谓盛德 (4) 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5) 五、《周易》的作用 (6) 5.1在历史上的作用 (6) 5.2在现代的作用 (6) 六、《周易》的影响 (7) 6.1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7) 6.2对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 (7) 6.3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7) 6.4对哲学的重要影响: (8) 6.5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8) 七、参考文献 (9)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一、《周易》简要概述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二、《周易》的来源 2.1《周易》的作者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2.2《周易》名字的含义 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 1

周易期末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54TSCAGZ 课程名称:周易导读改卷教师: 学号:116010244 姓名:钱梦娜得分: 浅谈周易与其哲学思想 【摘要】《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通过对学习《周易》课程的学习,对《周易》有了基本的掌握,通过对其名称,结构和其蕴含的智慧等的论述来进一步年认识她。这一本绝世经典著作对当今世界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其中的哲学思想,在感叹古人的智慧之时,从中找到对当代社会的作用,使之发挥“古书”的功效。 【关键词】周易其名;文书结构;哲学;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处事原则 《周易》是我国5000年来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积淀下来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历经千年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真正完全属于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精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古人用《周易》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学习《周易》使我们变得睿智,学习《周易》,使我们变得博大,学习《周易》,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下面是我一学期学习后《对周易》的收获和感悟的论述。 1 《周易》其书 1.1 《周易》的书名 《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周字义为“周普”,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还有另外的说法,指“周”字指代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而对于“易”字,对其的理解则是众说纷纭:一说其为象形字,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还有认为其为日月,象征阴阳,对应易经阴阳之说;也有人说易事占卜之名;还有人认为易指交易,从这里引出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与太极图相互对应;而《系辞传》中则说:“生生之谓易”,说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是食物随着时空变换,恒常的道不变。

对《易经》的浅显认识

对《易经》的浅显认识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诞生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 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 影响。 一是成为皇权治理国家的工具。特别是被“儒家”定为群经之首后,它就成为皇权制定国家政策,规定民众行为的一个准绳,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历史就最能理解了。 二是对中国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数之不尽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道家的修身、中国文字的变迁、现代的相对论等,无不受之 启发。 三是对中国的医学的影响。《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 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中 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 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 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四是对军事的影响。《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其中著名的《奇 门循甲》就是运用于军事上的布阵书。 还有对建筑、武术、为人处世等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 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 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1、在古石器时代,也就是伏羲时代,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行为的 简单的符号,它不是书。《易经》是一种人工符号编码系统。它由 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 平的系统层次,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 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因为当时是没有文字的,没有规范的言语表达,是一个蒙昧无知混沌的蛮荒时期。作 为一个部落的领导人(伏羲),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观天、地、人、(动植)物等形象摸索出来的一套反映“天地人”等现象的符 号模式。是由伏羲用他当时的行为、形象语言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 而来八种预测符号,对现代人来说,它是一部无字天书。 2、它完全是一部一本关于“卜筮”之书。从许许多多的易学人仕、专家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伏羲画出这些符号后,到周代的文

第二套六爻作业竞赛题及答案

第二套六爻作业竞赛题及答案 李洪成 第二套周易作业竞赛题 (1—8题每题10分,第9题20分) 一.“兄弟持世莫求财”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二.测一玩具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发展前景,应取何爻为用神? 三.六爻用神在什么条件下为旺?在什么条件下为过旺? 四.父摇卦测子何时得工作,以何爻为用神?如何断卦? 五.用神申动化丑,是入墓还是化回头生? 六.摇卦测他人出行,用神逢月合日冲,如何断行期? 七.辰月乙丑日测事,用神未化戌,可按几种象断事? 八.巳月戊寅日测财运,摇得《离》之《丰》卦,是得财还是破财?应期为何日? 九.午月庚辰日测弟妻出走,摇得《离》卦: A.以何爻为用神? B.世应在断事中起什么作用? C.人能回否? D.吉凶应期? 第二套周易作业竞赛题答案

一、“兄弟持世莫求财”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答:1.兄爻旺相,财爻休囚。2.兄爻发动,财爻安静。3.父爻发动,或父兄同动。4.兄动化进。5.财动化兄。6.官不上卦,空破墓绝。 7.官动化空、化破、化墓、化绝、化回头克。8.官父同动。9.兄弟爻多。 二、测一玩具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发展前景,应取何爻为用神? 答:以子孙爻为用神,看其未来趋势是否旺相,是否能生财爻。 三、六爻用神在什么条件下为旺?在什么条件下为过旺? 答:衡量爻的旺度有如下几个条件: 1、临月建(测长期人事尚需考虑临太岁)。2.临日建。(测眼下人事尚需考虑临时辰)。3.得月建生、扶。4.得日建生、扶。5.明动、暗动。6.动而化进。7.动化回头生。8、得动爻之生、扶。9、逢月日合起。10、有气而势众。 用神占以上任何一条以上者,即可按旺相论。用神同时占1、2、6(或7)、8四条以上者,即为过旺。 四、父摇卦测子何时得工作,以何爻为用神?如何断卦? 答:按六爻测事,不必拘泥于只取一个用神。此问从六亲运气角度,可取子孙爻为用神;从问事性质角度,可取官鬼爻为用神。关键在于怎样断卦。 此问可按如下步骤断: 1、看子孙爻处在旺相休囚死的什么状态,如为休囚无气、空破墓绝、受动变爻之克,则不吉;如旺相(包括空伏)则为运气好、状态不错。 2、看官鬼爻处在旺相休囚死的什么状态,如为休囚无气、空破墓绝、受动变爻之克,则不吉;如旺相(包括空伏),则官气、工作不错。

论《周易》的和合思想及其价值

宇宙及其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多矛盾、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体,正是这种矛盾、同一、相互作用,才构成了宇宙及其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均衡性。事物中这种矛盾的均衡和均衡中的矛盾,才使事物具有和合性,才使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周易》则揭示宇宙中这种和合的规律,正确认识《周易》中的和合规律,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易卦的和合性 《周易》这部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它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典籍都是不同的,它除了“义理”之外,还有象数。义理寓于象数之中,抛弃了象数,《周易》就失去了它的个性。易卦是《周易》象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认识《周易》的和合精神,必须要懂得易卦的内涵、结构及其与诸卦的关系。 易卦是由天、地、人“三才”构成的,它十分强调天、地、人的和谐与统一。这“三才”各按其自己的自然位次,处在相应的位置上,天在上,人在中,地在下。上为天位,中为人位,下为地位,每一个位次上,或为阳爻居之,或为阴爻居之,这样由不同性质的爻和不同位次构成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初级和合模式。 随着我们祖先认识认识的深化,认识到天地人三才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人有仁义。《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于是,由八经卦演为六十四别卦,爻位由三位变成六位,别卦的结构丰富了易卦和合性的内涵。在别卦的结构模式中,充满着矛盾,存在着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的对立、对待和差异,因此,六十四卦是包含有矛盾的、具有复杂的异质、要素的和合体。这是认识宇宙的更高一个层次的宇宙和合模式。 易卦是由阴爻和阳爻以及它们所处的不同卦位所构成的,阴阳两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同的爻位也代表其不同的性质。爻位分为初、二、三、四、五、上等六个层次,初与二代表地位,三与四代表人位,五与上代表天位。爻位之间还有对应关系,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为对应位。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为当位,相反为不当位。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其位次是对应的,则为相应,相反,如果阴爻处阳位,阳爻处阴位,或在对应位均为同性质的爻,则为敌应。六十四别卦由八经卦构成,每一个别卦由两个经卦组成,其两经卦之间有上下、内外、前后、平行等关系。在一个别卦的内部,还有互体关系,即二、三、四爻组成下卦,三、四、五爻组成上卦,再合为一卦,用这样的方法组成的卦称为互体卦。由此可见,易卦是由不同性质的爻、爻位,或相同或不同的卦构成的,其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它的多元性、异质性、差异性、对待性,但同时又具有平衡性、和谐性。因此,易卦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和合体。 易卦的卦与卦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相错关系(或为旁通关系)、相综关系(或为颠倒关系)等等。在六十四卦中,两两相错,共有32对卦相错,如卦与复卦、遁卦与临卦相错。所谓“相错”,就是两卦之间位次相同的爻位上的爻,其性质的相反的,处在阴阳的一一对应之中。在六十四卦中,只有28对卦相综,其中的乾与坤、坎与离、大过与颐、小过与中孚是不相综的。所谓“相综”,就是一个颠倒过来,就是另外一个卦,如屯卦与蒙卦相综,把屯卦颠倒过来就是蒙卦。从卦与卦之间来看,有着不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再从六十四卦的总体上来看,它也构成一个有层次性的系统。《序卦》把六十四卦看成一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系统,来知德则把六十四卦看成是一个具有相错相综关系的系统,先

周易课程期末感想

周易课程期末总结 选报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唯一有概念的理解那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我高中的同学很喜欢周易,我看他们用纸撕来撕去,然后在那里算卦,基于对预知未来的好奇心理和对风水之说的一贯兴趣,我加入了这门选修课。 等到进入课堂,听到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博大精深,引领我开始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后,我发现再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那历经数千年之沧桑,辉煌四海天下之灿烂。我惊异于其中蕴含的博大理念与浑然一体的庞大系统。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于是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 《周易》:即《易经》。它承载了过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虽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儒家(思想掺有道教思想)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1]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周易一书,并非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写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互补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易经,周行不易,读完后,唯留“中正”二字。 不易者,中正之”道“也 毕竟是刚刚接触一段时日,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了解得一清二楚,就简单的就我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 早在远古时代,燧(sui)人氏仰观斗枢,以定天极四方之位。先人(伏羲)则之以画先天八卦,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而作后天八卦。卦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八卦图告诉人们关于宇宙自然中的理、象、数。以后对《易经》的研究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到了近古时代,即殷商末年,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和注述,取名《周易》一书,便成为流传后人的一部经典。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等儒家学派的研究和传述,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十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兑、撰。八卦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

周易期末作业.

《周易》给我的启发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简直可以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但这种文化却蕴含无穷的智慧。它分为《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中的乾坤对我的启发最深。 “乾为天,坤为地”,易经以“乾坤”代表天地。天在上而地在下,彰明昭著,人人可见。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以“乾坤”作为代表? 理由是:乾坤所代表的不只是天地,还有父与母,头与腹,马与牛,金与布等等。关键在于:乾坤所指的是两个卦象。卦象即是符号系统,要用符号来象征具体事物以及特殊状态。然后藉由卦象的组合及变化,来理解个人的处境及发展。这正是人类智慧的精彩表现。 那么,除了具体事物之外,这些卦象能够代表什么样的特殊状态呢?以乾来说,代表阳刚劲健,充沛无比的生命力。以坤来说,则代表阴柔顺从,广大无边 的包容力。这一类特殊状态对于了解个人的因应策略,其实是更有启发性的。譬如,乾卦的“大象传”建议我们“自强不息”,坤卦的建议则是“厚德载物”。由此可见一斑。

周易描述的世界是灵动的,普遍联系的,天、地、人三才高度融合,息息相关。我想到一个近似的比喻,地球上万事万物好比一个个有一定波长的超级敏感波源,大家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着,每个波有各自的波长,互相干扰和衍射着,整个世界就是各种波综合作用后的效果。改变了其中的一波,必然就会对其他波产生影响,这影响会互相传递。 《易经》教导我们不管富贵还是贫贱,都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要与时俱进,厚德载物则是要爱社会,既是民族精神的要义,也是个人胸怀的修养。《易经》64种现象告诉我们,困境中莫气馁,得意时莫骄傲,居安思危,进退有度。 例如,旅卦就是困境中的处世方法,要换个环境,改正错误,塑造全新的自我;晋卦是想要晋职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颐卦,颐养之道,养生不是共性的,是个性而不是范例,因材、因人、因地等差异性很大,要观颐,自求口实;家人卦是家庭内部建设和内部的教化,虽然时代不同了,中国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现在很多家庭伦理为题材的电视剧都在反映解决家庭内部问题,一个优秀的女人要有持家之道。虽然《易经》诞生时间很久远,但易学的哲学思想还是能指导人们,乐天知命故不忧!

周易的幸福观

周易的幸福观 2013-01-18 19:28 作者:知未来 【字號】大中小 【正体版】【打印机版】 一、 (一)幸福定义 现代人认为幸福是心理得到满足/快乐的状态。(参百度百科) 它的反义词不止一个:不快,痛苦,郁郁寡欢,愤怒,恐怖,悲伤,忧虑等负面心理。 这应该是狭义的幸福。 广义的幸福包括心灵的宁静、祥和、自由、理性的升华、天下太平等(笔者理解)。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心理需要分5等,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爱的需求), 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他认为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所以,相应的人的幸福也有5个层级,即上述5种需求满足的幸福。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交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可见,既然人的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那么人的幸福也有物质精神两方面。 (二)幸福训诂(编辑于《百度百科》) 1.“幸”是个会意字,从“夭”和“屰(ni)”。上面的“土”是“夭”的变形,意为人夭折将要入土安葬;下面的“¥”是“屰”的变形,意为情况发生逆转,死而复生,慢慢醒来,借“醒”声表示即将入土的死人又苏醒过来。逢凶化吉就是世上最大的幸事,幸为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只有这样解字才能通解“不幸”。

“福”是形声字。从示,表示与敬神有关,畐(fu)声,畐为盛酒的容器。似双手捧着盛满酒的酒器伏地祭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福为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二字合为一词,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 2.幸,①.吉而免凶也。------东汉?许慎《说文》。 ②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按:上述意思,即,①.逢凶化吉。②.非分意外的所得。) 福,①.佑也,------东汉?许慎《说文》。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按,本作祜也)。(按:即人们通常认为的福分) 3.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这是对祸福得失的一种感受,意思是:不要得意于目前的福份,这样才没有祸端(的痛苦)。不要时刻担心你既已得到的,这样才没有失去(的失落)。) 4.综上所述,中国古文化对幸福定义大致包含:①逢凶化吉,(如1927年生人的波兰老人芭芭拉.罗丽亚曾经127次大难不死,阿拉法特也多次大难不死等)②非分意外的收获/所得,③通常的福分,④调整心理得到的安宁。 二、纵观古今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对于幸福的论述 有的认为是感官享乐,有的认为是理性的认识或践行或升华,即或因感性享受带来的幸福或因理性认识升华、修为导致的幸福。 笔者认为,两者在客观上都是存在的,但因为人的认识差异、情感差异、践行差异、修为差异,从而导致的幸福感受也因人而异。 换个角度看,幸福包含两部分:1.主体的自我内在的物质或精神因素,2.客体的自我以外的外在物质或精神因素。导致幸福的外在或内在因素可以称为幸福因子,反之导致不幸福的外在或内在因素可以称为痛苦因子。 三、笔者对幸福的理解是 1、幸福因子 内在的幸福因子(佛教称为正报),应该是满足马斯洛5种心理需要的内在因素(物质、精神),包含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感情、情绪,自我正确深刻的见解认识、信仰价值观,自我正确深刻的道德理念,自我接纳的有益的知识经验等。 反之,不健康的身体,不健康的心理、感情、情绪,错误肤浅的见解认识、道德理念、信仰价值观,有害的知识经验,不健康运行的社会体制等是痛苦因子。 外在的幸福因子(佛教称为依报),应该是满足马斯洛5种心理需要的外在因素(物质、精神),包含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物质生活因素,如衣食住行等,以及满足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精神因素,如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对周易的认识

题目:我对周易的认识 姓名:王鑫 学号:201001070027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10应用一班 院系: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 2011/12/16 内容提要::《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成为了哲学书。到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 关键字:本意,本质,使用方法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演绎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理结构。它是群经之首,是大道之源,是民俗之根,是白家之脉,是万法之宗。在儒家,它是群经之首;在道教,它是三玄之一。孔子对它爱不释手,老子也对它深有研究。“一阴一阳为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谓之鲜矣。”它深入到了每个中国人思想的没一寸土地,扎根在那里。《周易》,它“总万教于一本,约千训于一义。”它是华夏思想与哲学的源头,是文学的鼻祖。 《周易》是译本短小精悍的书。全书一共24070个字,其中《易传》19064个字,《易经》5006个字。《易经》分为上经和下经,其中上经为从乾坤到坎离共30卦,下经为从咸恒到既末济共34卦。每卦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传》又称十翼,包括象辞、系辞、说卦、系卦、杂卦。 《周易》包含象、数、理、占。象为图形,卦爻像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数为数字,阴阳、奇偶、蓍草的数目、九六之数;理为义理,圣人立象以尽意,指卦爻象和卦爻辞所蕴涵的意义和义理;占为占卜,用周易占卜之法。 中国文人历来言必《四书五经》,实则多系《四书四经》而已。读书人每临《周易》多望而却步,既有潜心披读者,也是考其文辞者众而谙其机理者鲜。至于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用当通神”者,尤为罕见,既有之,也甚乏理解者。于是,凡有成功记载与传说,也多将其神话。因而,关於“易学”──研讨《周易》之学,常令世人雾里看花莫名其妙。 一、《周易》──从普遍意义上斟酌与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经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