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深部真菌感染在医院中的分布

G特点 由 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从病例中可以看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温、CRP、降钙素原、血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指标无法鉴别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只有结合影像学特征和(1 -3) -B-D-葡聚糖才能确诊,且(1-3) -B -D-葡聚糖检测快速(1-2小时)、准确(精确定量),所以临床疑似深部真 菌感染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化验检查时,别忘了检查(1 -3) -B -D -葡聚糖,血浆(1 -3) -B -D -葡聚糖测定方法简便、省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于缺乏深部真菌感染诊 断依据的拟诊患者,血浆(1 -3) -[3 -D一葡聚糖水平的增高可以作为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依据之一。血浆(1 -3) -B-D-葡聚糖在细菌败血症时不增高,可以作为鉴别真菌血症和细菌败血症的依 据之一。当血浆(1 -3) -B -D -葡聚糖水平明显增高时,提示有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因此血浆(1 -3) -B -D -葡聚糖检测作为深部真菌感染诊疗的可靠方法口,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早 诊断、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抗真菌药物研究现状 深部真菌感染在医院中的分布 临床上以往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研究已经发现,1-3-β-D葡聚糖几乎是所有真菌细胞壁上均具有的特异性成分之一,检测血液或体液中的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能够进一步证实检测血浆中真菌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 G实验较其他检测方法的优势 近十几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如何在早期准确地诊断真菌感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传统诊断方法,如培养、病理组织学方法等,耗时长、敏感性低,容易受干扰,难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的目的。,DFI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由于缺少有

肺部真菌感染及其治疗药物

肺部真菌感染及其治疗药物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造成人们的免疫力下降,肺部真菌感 染的发生逐渐增加,而且致死率也不断增加。所以,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对真菌感 染的途径、症状以及病原等的认识,提高抗真菌的使用效率,并不断研究新的有 效的抗真菌药物,加强对真菌感染的处理应变能力,有效的治疗真菌感染。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治疗进展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很广泛,很多真菌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引起疾病,在生活环境中真 菌可以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呼吸道,所以在真菌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尤其是肺部 感染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真菌感染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原发性真菌 感染,病症比较轻,感染比较多,多属于健康者的感染,主要病原体有荚膜组织胞浆菌、粗 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第二种是机会性真菌感染,免疫力较低或基础疾病的患者会出现的 真菌感染,主要病原体有念珠菌、接合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第三种是真菌引发的变态 反应,这主要是一些突变反应,由于人体的不同体质或体内的抗体发生的极少数的变态反应。真菌感染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感染的比较多。 一、常见肺部致病性真菌 现在医院内大约10%的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机会性的真菌感染在医院是比较常见的 1念珠菌属,如今已经分离到17种念珠菌可以引起感染,90%以上的侵袭性感染是由光 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引起。念珠菌属是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 的最主要病原体,凭多次下呼吸道分泌物来诊断念珠菌感染具体情况并不可靠,所以肺部念 珠菌感染的致病率存在明显高估。 2曲霉菌属,曲霉是真菌感染的第二常见的病原体,大部分经鼻吸入进入肺部,在患者 身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引起侵袭性肺炎或鼻窦炎。 3新型隐球菌,人类疾病的引起主要是新型隐球菌大多由呼吸道传入,在肺部发炎,或 隐性传染,也可经肠道和皮肤传入。 4接合菌,人体致病的主要真菌是接合菌纲中的虫霉目和毛霉目,又以毛霉目中的根霉属、毛霉属和根毛霉属为主,因此接合菌病也可以称为毛霉菌病。肺毛霉菌病的感染病例报 告很少,肺毛霉菌病感染病情进展快,病死高。 5肺孢子菌,肺孢子菌一直以来被划为原虫,但是研究证实肺孢子菌更接近于真菌。肺 孢子菌在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现在诊断主要靠BALF或诱导痰直接镜检。 二、抗真菌药物治疗进展 1七烯类广谱抗真菌药。(1)两性霉素B:主要针对细胞膜的甾醇,菌体会被溶解破坏。抗菌活性比较广泛,可作用于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和组织胞浆菌等,对癣菌和 土霉菌无效。使用时需对患者严格的进行血钾与肾功能的监测。(2)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临床研究发现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可以有效的对侵袭性曲霉菌治疗,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有 效性大于两性霉素B。 2吡咯类抗真菌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是通过与菌体薄膜结合使胞浆外渗,菌体溶 解死亡。该类药物的缺点是不能杀灭真菌只能抑制真菌生长。主要的三唑类有氟康唑,伏立 康唑,伊曲康唑,以及泊沙康唑和雷夫康唑。因为糖蛋白P的关系,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氟康唑MIC在药敏试验中比较成熟,适用于食道、咽念珠菌病,接受化疗或放疗的骨髓 移植病人或AIDS病人隐球菌性脑膜炎念珠菌病的预防,研究表明氟康唑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中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与成人相同。伏立康唑是在氟康唑的基础上改造的,用于侵袭性 肺曲霉菌病,播散性皮肤感染、食道念珠菌病、些许部位的念珠菌感染以及不能耐受其他治 疗或治疗无效的比较严重的真菌感染如镰刀菌和尖端足分支霉。IDSA推荐新型肺霉菌病的治 疗药物首选伏立康唑。伏立康唑可以有效控制发热,与近年来耐药菌的增多和真菌感染的菌 种变迁有很大关系。伊曲康唑可以有效控制继发性肺真菌病的致病原,在MIC ≤1μg/ml时, 伊曲康唑能够有效抑制新型隐球菌以及念珠菌,其体外抗酵母菌的MIC90和MIC50都明显低 于氟康唑;对土曲霉和黄曲霉其活性高于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黑曲霉其体外抗菌活性

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住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54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标签:肺;院内感染;真菌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54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7~99岁,平均年龄75岁。 1.2 诊断标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1]。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无变化: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 1.4 研究方法本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史资料、易患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有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计算百分比及统计列表等。 2 结果 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427例,其中54例发生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8%。其中确诊病例3例,临床诊断病例51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6%。 2.1 基础疾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本组资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分别占22.2%和11.1%.。 2.2 感染的易患因素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指静脉及口服应用广谱抗生素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探析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探析 发表时间:2018-11-20T11:56:41.0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作者:陈霞明 [导读] 由本研究可见,院内发生的肺部真菌感染可利用抗生素予以有效治疗,然而同时应关注用药的合理性,以免加剧病人的感染程度。(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卫生院;四川内江642469)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病房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人中选出100例当作研究对象,把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50例病人划入观察组,把肺部没有发生真菌感染的50例病人划入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院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元素通常包括60岁以上、男性、用药不合理、机械通气、侵入式诊疗与体内免疫功能低下,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的总有效人数为45例,总有效率为90.00%。结 论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可利用抗生素加以有效治疗,然而应关注用药合理性,以免加剧病人的感染程度。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253-01 真菌为人体里菌群的一个关键构成,通常依附于病人的皮肤及粘膜处,对呼吸内科病人来说,其亦是院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容易恶化病人病情,给其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1]。为了帮助病人避免院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加快其康复,研究呼吸内科病房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就很有意义。本研究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人中选出100例当作研究对象,依据病人院内有无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将其划分成2组,开展针对性的分析与比较。以下是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人中选出100例当作研究对象,所有病人都满足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对本研究都知晓认可,并签订书面意见自愿参与。依据有无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将病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是观察组,有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6 2.0±4.1)岁;院内没有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是对照组,有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61.2±5.0)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两组病人的如下情况:一般资料、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及病人的临床表现等。 1.2.2 治疗方法结合病人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①要求病人服用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氟康唑,一天口服一次,一次口服0.15 g;②要求病人服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酮康唑,一天口服一次,一次口服 0.4 g;③要求病人服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伊曲康唑,一天2 次,每次0.2 g。 1.3 观察指标分析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元素,对所有出现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人加以针对性治疗,并分析相应的治疗效果。评判治疗效果的相关标准如下:病人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所有肺部阴影被吸收、对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为阴性,具有这些特点的即表示痊愈;病人临床上的症状明显好转、部分肺部阴影被吸收、对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为阴性,具有这些特点的即表示有效;病人在临床上的症状没有好转,严重的还会加剧、对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为阳性,具有这些特点的即表示无效。病人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数 + 有效病例数)/接受治疗的总病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9.0 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例(n )或率(%)表示,并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元素由表1可见,呼吸内科病人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元素包括60 岁以上、男性、用药不合理、机械通气、侵入式治疗与体内免疫功能低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 1 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元素 [n(%)] 2.2 对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病人的疗效由本研究表明,50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人在治疗之后,痊愈的有30例,占比是60.00%,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1.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2.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3.皮下真菌病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4.系统性真菌病 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后二者为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内感染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乏有效诊断工具,病程进展快,预后差,预防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a16388733.html,/tixuan/2014/0807/189807.html

院内真菌感染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院内真菌感染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5月临床送检的各种微生物标本分离出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酵母样真菌328株,以念珠菌为主,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占60.7﹪。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0.2﹪。四种主要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上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主。真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性增多,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谨慎用药。 标签:院内真菌感染;菌种分布;耐药率 随着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的开展,深部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不断增加。了解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医生诊疗真菌感染。本文分析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临床送检的各种微生物标本分离出的真菌菌种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的痰、尿液、血液、穿刺液、粪便等各种标本。 1.2试剂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血琼脂、麦康凯琼脂;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Fungus念珠菌药敏板。 1.3真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分离的可疑菌株转种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和ATB Fungus念珠菌药敏板进行鉴定。显色培养基不能鉴定的按操作规程常规鉴定。 2结果 2.1菌株分布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328株酵母樣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最高占60.7%(199/328),其次分别是热带念珠菌占22.6%(74/328),光滑念珠菌占10.4%(34/328),近平滑念珠菌占 3.7(12/328)%,其他念珠菌(包括葡萄牙念珠菌2株、克柔念珠菌3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高里念念珠菌1株和新型隐球菌1株)占2.6%(9/328)。各种标本中,呼吸道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0.2%,其次为中段尿占2 4.1%,粪便占10.8%。 2.2院内真菌感染以ICU(21.6%)、呼吸内科(18.5%)、肿瘤科(12.6%)、血液科(9.2%)、内分泌科(8.1%)比较多见,其他科科别散在分布。 2.3四种主要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3.0%、3.0%、

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7T13:25:30.5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罗爱华1 胡永强2 [导读] 本文以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45例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二济困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本文以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45例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识别了其主要感染因素和后续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ICU;肺部感染;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85-02 1.引言 我国气候温和湿润,容易真菌等的滋生。相关数据显示,对于ICU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气管或者支气管手术的患者来说,肺部容易真菌感染率明显增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激素、头孢菌素或者其他药物的广泛利用,同时随着侵入性手术方法的使用,真菌感染在ICU病人中呈现较高的比例。根据对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显示,所有的真菌感染气管中,肺部真菌感染占据很大的比例。本文以2016年8月-2018年4月内发生的45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开展临床回顾分析[1-2]。 2.相关资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情况概述 2016年8月—2018年4月内我院住院的425例患者中,其中有45例为肺部真菌感染,本文以以上45例患者为对象,开展分析活动。详细信息如下图1和2所示。 如图1所示,男女数量分别为29和16人,其中女性年龄分布来看,45~70岁占比70%,5~45岁和70~80岁的比例分别占10%和20%。如图2所示,所有45例患者均为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病患者,其中脑外伤GCS 评分<8的人员数量30人,阻塞性肺气肿5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肺水肿5人、腹部手术并ARDS数量2人,其他患者3人。 2.2 初始好资料情况 由于对患病人员采用机械通气和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根据调研显示,以上患者中使用比例达到80%,初次以外还使用了万古霉素、西司他丁等药物,30位脑外伤病人使用了脱水剂和每日15 ~30mg的地塞米松,治疗时间为1.5周。 2.3 诊断标准 我院使用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标准内容规定,住院后2天内发生肺炎病变,患有免疫受损类的原始疾病;X胸片和入院初期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对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可多次检测到真菌孢子,并且参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2.4 培养和鉴定 采用萨布罗培养基,真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鉴定卡。药敏试验使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药物包括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咪康唑。 3.结果 3.1 病原菌的分离率 在所有45例患者中,从其人工呼吸道内抽出痰液并进行多次培养,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从其支气管内抽出痰液做标本,详细情况如表1。

深部真菌感染的规范化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的规范化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侵犯除表皮、毛发、甲床以外的组织,包括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的感染。深部真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加之患者的原发病重笃,感染症状易于被掩盖,临床医师必须仔细观察并进行规范治疗。 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因脑出血住院接受手术。术后因肺部感染,医师先后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予以机械通气、经锁骨下留置静脉导管进行中心静脉高营养等支持治疗。28天后,患者体温升高达39.5℃,复查胸片肺部感染较之前好转,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均为白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卡泊芬净敏感。 诊断:静脉导管相关性念珠菌菌血症。 诊断依据:患者有高热,血培养及静脉导管培养白念珠菌阳性,存在念珠菌菌血症的高危因素如留置静脉导管、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中心静脉高营养等。 治疗方案:鉴于患者为中年男性,不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先前未使用吡咯类抗真菌药,所以治疗宜选用氟康唑。治疗方案有二(见下表)。药师嘱咐,患者用药期间应每日或隔日进行血培养,抗真菌治疗疗程至血培养阴性后2周;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 一、真菌感染的发病概况 近20余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1980~1990年,美国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增加至3.8‰,念珠菌血症增加5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78.3例/百万人-年,念珠菌病发病率为72.8例/百万人-年,隐球菌病为65.5例/百万人-年,曲霉病为12.4例/百万人-年,球孢子菌病为15.3例/百万人-年,组织胞浆菌病为7.1例/百万人-年。深部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例如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为10%~49%,侵袭性曲霉病可高达62%~85%。 二、易导致真菌感染的临床情况及特点 易导致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情况有:①艾滋病;②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症; ③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T细胞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先天性重度免疫缺陷;④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⑤接受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放射治疗;⑥留置静脉导管、导尿管、脑室引流管,心血管手术操作等(见下图)。 上述各种诱因均可使机体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下,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途径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外源性感染部位常较局限,而内源性感染常播散至各脏器。

深部真菌感染检验方法的比较

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验方法的比较 一、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及其定义及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因素 真菌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自然界中真菌至少包括50,000种,但是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真菌种类仅几十种[1]。近年来,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深部真菌感染就是指由致病性真菌所引起的人体深部感染,如侵及到皮肤深层如内脏,如肺、粘膜、肌肉、脑、消化道等器官,危害性较大,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危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成为住院患者感染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据报道,在美国医院内菌血症/败血症病例中,真菌感染在血流感染常见致病菌中居第三或第四位,真菌感染可明显增加病人死亡率和住院率[4]。.由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困难,治疗药物有限,感染所致病死率仍高达40%[5].因此深部真菌的诊断尤其是快速诊断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已越来越突出。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6]。引起深部真菌常见的致病菌主有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毛霉菌及放线菌等[7]我们知道,真菌在人体中,与细菌之间起着重要的微生态平衡作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插管等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率越来越高。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尿毒症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2、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抑制,消除了正常菌群中与真菌相拮抗的细菌,使真菌得以大量繁殖。3、肾上腺皮质激素破坏淋巴细胞,使抗体形成减少。4、大剂量X线照射、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能抑制骨髓,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5、侵入性检查和治疗(如长时间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和大手术)可引起局部损伤,成为真菌侵入的门户,在机体抵抗力低落时在体内繁殖致病。 二、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性及临床预后 据统计,近30年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3-5倍,真菌感染为艾滋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6]。据美国115家医院真菌感染调查显示2004年真菌感染率为1993年的近4.6倍[8];在国内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0世纪90年代的3.6倍。[9], 深部真菌感染病主要包括深部皮肤真菌病,烧伤真菌病,妇科真菌病、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真菌的感染,肺部的真菌感染,外科的真菌感染,老年性真菌病,免疫缺陷患者与真菌感染,消化系统的真菌感染,骨髓移植患者的真菌感染,AIDS与真菌感染等。大量的文献报道表明,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多次创伤和打击,病程冗长,体质严重耗竭,机体抵抗力下降,往往引起深部真菌感染,从而出现严重后果。据报道,近年烧伤真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烧伤病人真菌感染死亡率可达47.4%[10]。在医院的ICU病房中,真菌的感染死亡率最高 [11 ,12]。据吴铁军等报道[13]在ICU病房中,肺部真菌感染后死亡率高达39%上述结果表明真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是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十分重视真菌感染的监测。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治疗费用昂贵、临床诊断困难、容易产生耐药等,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培养、病理切片等方法。但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标本容易受到污染。如痰培养容易受到上呼吸道寄生真菌及空气中的真菌的污染影响培养结果。组织病理很难被病人接受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开展比较困难。面对持续高烧、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因缺乏快速的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贻误治疗。很多医生采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但由于缺少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抗真菌药物昂贵等病人家属很难理解,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目前急需一种能够早期快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正是由于诸多的原因及深部真菌感染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危害程度,对于真菌特别是深部真菌的快速检验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三、实验室检验真菌的常见方法

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 南中华医学会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ICU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的高发人群,且IFI正成为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当前,国内外有些学者把IFI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对此尚有争论。为使重症医学工作者对IFI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指导与规范我国ICU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工作。 一、ICU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1.ICU患者IFI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和%。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4位。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尽管抗真菌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不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但IFI的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 2.ICU患者IFI的重要病原菌: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ICU患者IFI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亦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12%。曲霉多存在于潮湿阴暗且缺乏通风的环境中,其孢子飘浮于空气中易被患者吸入。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焦曲霉与土曲霉较少见。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与毛霉属的感染率亦有所升高。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易勇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易勇 发表时间:2015-10-09T16:57:17.0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作者:易勇 [导读] 湖南省岳阳市湘岳医院呼吸内科 414000 受到环境、机体及病菌的共同作用,人体容易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真菌感染。 湖南省岳阳市湘岳医院呼吸内科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危险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在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比例为65.5%;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长期使用的患者比例(P<0.05);在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种类中,65例为白色念珠菌,占77.4%;经治疗,72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占85.7%。结论:患者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同时,为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要尽量降低易感因素。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疗效 受到环境、机体及病菌的共同作用,人体容易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真菌感染。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光谱抗生素及各种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1],许多器官移植手术及其他大型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促使院内真菌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极为普遍,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危险性及临床效果,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为依据,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84例,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0-85岁,平均(58.3±3.5)岁。 1.2 诊断标准 按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肺部疾病诊断标准分为三种:其一,确诊。经检查,患者至少符合一项主宿因素,符合一项主要或两项次要的肺部感染临床特点,符合组织病理学或符合一项微生物学;其二,拟诊。经检查,患者至少符合一项主宿因素,符合一项主要或两项次要的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其三,临床确诊。经检查,患者至少符合一项主宿因素,符合一项主要或两项次要的肺部感染临床特点,符合一项微生物学。 1.3 方法 观察并分析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基本疾病、病情、诱发原因、真菌分类等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分析 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84例患者中,1例30-39岁(1.2%),8例40-49岁(9.5%),20例50-59岁(23.8%),28例60-69(33.3%),12例70-79(14.3%),15例80-85(17.9%)。60岁以上在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比例为65.5%。 2.2 患者基础疾病分析 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现,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基础疾病。在84例患者中,3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5例肺癌,11例肺炎,9例肺间质纤维化,6例肺脓肿,4例伴有其他疾病。

常见深部真菌的种类及致病现状

常见深部真菌的种类及致病现状(1) 种类致病现状 念珠菌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之首。在真菌败血症中,念珠菌属感染的比例最高。 白色念珠菌占血液真菌感染的51.9%。 曲霉属常在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上发生,如肺结核空洞、肺脓疡、肺囊肿、支气管扩张等。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易发生, 多为外源性感染。 隐球菌感染者多为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T细胞功能缺陷者, 新型隐球菌所致的脑膜脑炎则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隐球菌病还可累及肺部。 毛霉菌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常与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实体肿瘤和器官移植有关。毛霉菌感染多发生在鼻或耳部,经口腔唾液流入上颌窦和眼 眶,形成肉芽肿;也可经血流入脑,引起脑膜炎。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暴发急 性致死性毛霉菌病,可侵袭多个脏器,病程短,发展快,死亡率高达80%~90%。 组织胞浆菌居住在流行地区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余各地也均有发生。组织孢浆菌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故病变部位多在肺部。 种类主要品种 抗生素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克念霉素、美帕曲星等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力康唑等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 烯丙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布特奈芬 棘白菌素类 (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anidulafunggin 其它环吡酮胺、阿莫罗芬、利拉奈特 药名抗菌谱剂型 两性霉素B新型隐球菌、芽生菌、荚膜组织孢浆注射剂、三种含脂类的制剂(两

菌、球孢子菌、念珠菌、孢子丝菌、毛霉菌、曲霉菌等。性霉素B脂质体剂型、两性霉素B的脂类复合物、两性霉素B的胶体分散体系) 灰黄霉素各种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小孢子菌、 毛发癣菌等。 片剂和外用霜膏 制霉菌素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荚膜 组织孢浆菌等。片剂、阴道栓和软膏 脂质体注射剂(III期) 伊曲康唑小孢子菌、毛发癣菌、表皮癣菌、念 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荚膜组织 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粗球孢 子菌等 片剂、口服混悬液、注射剂 氟康唑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抗菌活性最 强,对表皮癣菌、芽生菌和荚膜组织 孢浆菌也有较强的作用,对曲霉菌的 作用较差。 片剂和注射剂。 伏力康唑治疗深部曲霉病,以及对氟康唑高度 耐药的严重深部念珠菌病(包括克鲁 斯念珠菌)及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 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口服和注射剂 特比萘芬对表皮癣菌、荚膜组织孢浆菌有杀菌 作用,对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片剂和霜剂 卡泊芬净(注:没有口服制剂)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有较强的活性,对 新型隐球菌没有明显的活性。 注射剂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病 念珠菌病 1 概述 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大多继发感染于体内平衡失调或免疫功能低下患儿。近年来,本病有日渐增加的趋势,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之一。白色念珠菌是一种酵母样菌,属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可寄生于正常人的消化道、皮肤、黏膜等处。传染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前者主要通过消化道播散至全身,后者通过接触感染。本病发病机制是通过溶蛋白酶及糖酵解酶对组织起破坏作用。本病多为散发性,四季均可发病,任何年龄组包括胎儿可感染,但以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依据 2.1.1 临床表现 2.1.1.1 皮肤型念珠菌病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颈前、臀部、肛周外阴、指(趾)间、甲沟等处,表面糜烂,界限清晰,周围有散在的红色丘疹。局部痛痒,患儿哭闹不安。 2.1.1.2 黏膜型念珠菌病①鹅口疮:口腔黏膜有乳白色薄膜,边缘清楚,易剥离,下为潮红基底,可产生溃疡。②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见阴道黏膜红肿,分泌物增多呈稠厚凝胶状或豆渣状,外阴有痛痒感。 2.1.1.3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为支气管肺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起病慢,病程长,痰呈胶胨样。X线检查肺部病变呈融合实变。抗生素治疗无效。

2.1.1.4 消化道念珠菌病①念珠菌性食管炎、胃炎。可有吞咽痛和胸骨后灼痛,偶有呕血。②念珠菌性肠炎。大便黄稀多泡沫,带黏液,有发酵气味。病程迁延,常伴低热。 2.1.1.5 泌尿道念珠菌病全身性念珠菌病常有肾内病灶,肾皮质和髓质均发生小脓肿。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则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肾功能改变等。 2.1.1.6 播散性念珠菌病全身多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骨髓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临床表现为念珠菌败血症,并伴有相应脏器受累的症状和体征,病情严重。 2.1.1.7 念珠菌所致全身变态反应①念珠菌疹:表现为成群的无菌性水疱或丘疱疹,多见于手部。②念珠菌其他过敏反应:表现为胃肠炎、结肠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眼色素层膜炎等。念珠菌性变态反应症状无特异性。当原发的念珠菌感染消失后,念珠菌疹或内脏症状也应随之消失。 2.1.2 真菌检查①病灶组织或伪膜、渗液等标本直接镜检,查见真菌厚膜孢子及假菌丝。②沙氏琼脂培养液上出现乳白色光滑菌落,且菌落数超过50%。③血清念珠菌抗体滴度升高,其中抗体凝集试验和沉淀反应比补体结合试验更有诊断价值。④应用酶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基因诊断、流式细胞术、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检出念珠菌抗原和代谢产物。⑤病理组织检查中可发现真菌和有相应病理改变。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第7项不单独存在),同时具有真菌检查中任何一项可确诊为念珠菌病。 2.2 鉴别诊断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8月发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情况。结果院内深部真菌感染126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3.59%,60岁以上者占65.87%;好发于呼吸道(73.81%),消化道(14.29%),泌尿道(8.73%),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74.33%)。感染除与基础病有关外,尚与长期住院、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大型手术及侵入性治疗操作的广泛开展等有关。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早期发现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早期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关键词】交叉感染;真菌;抗菌药;念珠菌,白色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及艾滋病的出现,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得以大量繁殖而致病。为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原因,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笔者对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8月院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检索2003年10月~2006年8月我院发生院内感染病历共927份。 1.2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1.3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

2006年8月诊断为院内感染的927例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查阅,筛选出符合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共126例,详细登记和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及其治疗措施、病原学资料等情况。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由本院检验科及控感科进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927例院内感染的患者中,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有126例,占院内感染的1 3.59%。在126例患者中,男78例,女48例,60岁以下者43例,占3 4.13%,60岁以上者83例,占6 5.87%,平均年龄62.7岁;住院天数38.6天,最短5天,最长512天,平均39.6天,同期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5.7天,死亡11例,占8.73%。 2.2 真菌感染的分布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93例,占7 3.81%,消化道18例,占1 4.29%,泌尿道11例,占8.73%,其他部位4例(腹腔2例,糖尿病足1例,败血症1例)。2个部位同时感染者10例,3个部位同时感染者3例,有73例为真菌和细菌混合性感染,占57.94%。 2.3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构成比从126例真菌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痰、咽拭子、分泌物、尿、大便、呼吸机管道吸引物等)中,共分离出真菌187株,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菌种分布见表1。 表1 187株真菌菌种分布(略) 2.4 院内真菌感染患者基础疾病及营养状况 126例患者中,慢性肺部疾病最多,共41例,占32.53%;恶性肿瘤者22例,占17.46%;血液系统(主要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7

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与细菌不同,前者可像哺乳动物细胞,有细胞核、核膜和染色体,而细菌只有单个染色体,并无真正的细胞核和核膜。真菌可有性或无性繁殖,各种孢子具有其分类学特征。真菌存在于自然界可为一种形状,而在受染宿主内则形态可以异样。放线菌介卡菌抗酸染色像结核菌,而且无细胞结构,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而对噬菌体和抗细胞药物敏感,又像细胞。 有些真菌感染具有地方性差异。种族和内分泌因素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健康人体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下列条件真菌可进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多在土壤生长,孢子飞扬空气中,可吸入肺部(外源性),例如曲菌、奴卡菌、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有些真菌为口腔寄生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可引起肺部感染,例如念珠菌为口腔、皮肤、肠道和阴道的寄生菌;放线菌为口腔龋齿寄生菌。体内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还可经淋巴或血液循环到肺部,例如颈部、膈下病灶中的放线菌,这些都是继发性肺部真菌病。静脉高营养疗法的中央静脉插管如保留时间长,高浓度葡萄糖虽不适合细菌生长,但白色念珠菌能生长,可引起念珠菌败血症。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肺真菌感染病例有逐渐增多趋势。病理改变可有过敏、化脓性炎症反应或形成慢性肉芽肿。X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征性,可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称慢性小结节,乃至肿块状阴影。诊断主要依靠培养结果的真菌形态学辨认。血清学试验、抗原皮试只供参考。目前尚无很理想的药物,两性霉素B对多数肺部真菌仍为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副反应较多,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其他药物尚有氟胞嘧啶、米康唑、酮康唑、制霉素等也可选用。临床所见真菌肺炎常继发于大量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也可因体内留置导管而诱发。因此,医务人员应注意预防,这比治疗更为重要。本节重点阐述临床较常见的肺念珠菌病和肺曲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念珠菌病(candidiasis或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所引起,临床上有二种类型,也是病程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一、支气管炎型 有类似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咳嗽,咳粘液性痰,有时呈乳白色,多不发热。X线显示两肺中下野纹理增粗。 二、肺炎型 类似急性肺炎、发热、畏寒,咳白色粘液痰,有腥臭味,亦可呈胶冻状,有时咯血、气急。X线显示支气管肺炎样阴影,两肺中下野有弥漫点状或小片状阴影,亦可呈大片肺炎阴影,时有变化起伏,还可有多发性脓肿。少数病例可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健康人痰中约有10%-20%可以查见念珠菌。诊断肺念珠菌病,要求连续3次以上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涂片可以查见菌丝,或经动物接种证明有致病力。在念珠菌败血症时,血、尿和胸脊液培养可阳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