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历史:“废科举”“兴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通过日本和国内发行的《新民丛报》、《浙江潮》等刊物发表文章和歌曲,清政府被迫于1904年在颁布学堂章程中对乐歌课的开始给予认可,1923年改称为“音乐”课。

特征:①内容: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富国强兵”、爱国主义思想、妇女解放思想、专门对少年儿童进行一般的思想教育。

②创作方式:基本上是填词歌曲,曲调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及欧

美的通俗歌曲。民间曲调填词乐歌为数不多,作曲者自作曲调的乐歌更少。

代表人物与作品:《中国男儿》(石更作词,辛汉配曲)、《何日醒》《勉女权》(秋瑾填词)

评价:①思想启蒙②新的音乐形式③介绍和传授西方音乐及各种艺术形式④建立起一种新的中国音乐文化⑤造就一批音乐家。

人物:

沈心工

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代表性作曲家。

生平:留日

贡献:《学校唱歌集》,代表作《黄河》(自作曲)、《体操一兵操》。

评价:为少年儿童创作,题材丰富,语言浅而不俗,大多数歌曲语言通俗顺口,形象生动。

李叔同

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作曲家

生平:留日

贡献:①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在日)②自己作词作曲有《春游》《早秋》③《送别》是直接取日本填过词的《旅愁》。

风格:①抒情歌曲②较高艺术水平

曾志忞

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作曲家、音乐家、活动家。

生平:留日

贡献:①上海贫儿院管弦乐团(最早)

②乐歌《秋虫》

③致力于音乐著述《乐典教科书》(最早)

20’C 20年代

事件:

时间:20世纪20年代

历史:①1919年开始,北京、上海等建立起各种新型的音乐社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国乐改进社”(1927),“北京爱美乐社”(1927)②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宗旨:接受蔡元培“美育”主张,通过艺术、音乐来培养高尚情操,达到改善人生、改善社会的功效。社团的活动主要包括进行音乐

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组织各类演出;学校传授西洋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为主,体制参照欧美的音乐教育体制,设有国乐方面课程。

评价: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奠定基础。

人物:

萧友梅

界定:音乐教育家(A)、作曲家(B)、音乐理论家(C)

生平:①留日②留德(莱比锡音乐学院)

贡献:A:1920年回国,组建了我国早期的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俄:查哈罗夫(钢琴)、意:富华(小提琴)、国乐:朱英、归国:青主黄自等】。另外在教学管理方面,采用了西欧专业音乐较为发达国家单科音乐大学的体制,同时结合中国实际。

B:大部分声乐作品。学校歌曲创作《问》、合唱套曲《春江花月夜》、大提琴曲《秋思》、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根据古意创作,力图体现我国古代的、东方的民族特色)

C:以《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评价: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赵元任

界定:语言学家、作曲家

生平:业余音乐创作

贡献: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钢琴小曲《和平进行曲》,是我国最早的钢琴作品;《新诗歌集》中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合唱曲《海韵》(徐志摩词)。

风格:①新诗②民主爱国精神③风格新颖,曲调优美④和声的民族化进行有益的探索⑤注意歌词声调、语言音韵的特点。

王光祈

界定:政治活动家、音乐学家

生平:留德,放弃政治改学音乐。

贡献:论著《中国音乐史》《论中国古典歌剧》(博士论文,昆曲)、《东西乐制之研究》(最早比较音乐学)、提出“世界三大乐系”(“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

评价:奠基作用

黎锦晖

界定:作曲家

生平:喜爱民间音乐,进行了大量国语儿童音乐创作。

贡献:①20年代创作12部儿童歌舞剧(篇幅稍大、有情节,歌舞与说白相结合《小小画家》)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篇幅较小,情节简单无说白;《可怜的秋香》)②20年代后期及30年代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后改名为“明月歌舞剧社”

评价: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于儿童歌舞音乐人才培养早期人物

刘天华

界定: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民族器乐教育家

生平:1920,北大音乐传习所;1927,国乐改进社(最早以民乐改革为主要目的的机构)

贡献:①一贯努力通过在创作、表演、教学实践自己主张。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二胡练习曲一套(共47曲);琵琶独奏曲3首(《改进操》《歌舞引》),琵琶练习曲一套(共15曲)②灌录唱片③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建立了第一个二胡流派。

风格:①保留了民族音乐特征“多段连缀”②吸收西洋器乐创作特点,广泛吸取了小提琴的技法。

评价:将二胡这门乐器带入专业领域。

20’C 30年代

事件:

左翼革命音乐组织

界定:30年代群众组织

历史: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聂耳、田汉和任光参加“苏联之友社”,发起“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4年于上海成立左翼剧联音乐小组;1936年配合救亡歌咏运动主动解散。

左翼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界定:群众歌咏运动

历史:1931年“九一八”后:黄自《抗敌歌》《旗正飘飘》(院校);吕骥《新编“九一八”小调》

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后,刘良模“民众歌咏会”、聂耳. 吕骥“业余合唱团”。孙慎《救亡进行曲》,冼星海《救国军歌》.

1937年“七七”事变。

1938年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歌咏协会”:麦新《大刀进行曲》、贺绿汀《游击队歌》、刘雪庵《长城谣》、张曙《丈夫去当兵》、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同时,任光“民众歌咏训练班”“铜锣合唱团”(新加坡);1940年刘良模在美华侨组织“华侨青年歌唱团”,保罗丶罗伯逊演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起来”).

评价: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群众性爱国音乐运动②对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民主斗争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③促进了中国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国立音乐院

界定: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历史:1927年上海,蔡元培、萧友梅。1929年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特征:①有大批优秀教师。②学习欧美教育体制,设国乐系。

人物:师:萧友梅、青主、黄自、应尚能、李维宁。

生:黄自四大弟子、谭小麟。

人物:

音乐学院方面:

青主

界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生平:留德,在音专政治避难。

贡献:①《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艺术歌曲)②《乐话》和《音乐通论》均出版于1930年,我国第一批代表性著作,核心思想“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风格:①注重词曲关系②注意钢伴与旋律关系③喜用古典诗词。

评价:中国音乐美学奠基人。

黄自

界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生平:赴美,毕业时创作管弦乐作品《怀旧》是我国作曲家较早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也是美国交响乐队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作品。

贡献:①《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学生歌曲《西风的话》《天伦歌》。②回国后任理论作曲教授和教务主任,教授的很多课程在中国第一次开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如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黄自四大才子)。

风格:①注重词曲关系②注意钢伴与旋律关系③喜用古典诗词。

评价:中国音乐美学奠基人。

其他学院音乐家:

刘雪庵:作曲家;风格亲切流畅、平易近人。主要作品:《红豆词》、《长城谣》(艺术歌曲),《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

其他艺术作品:

应尚能《吊吴淞》、李维宁《偶然》、陈田鹤《山中》。

齐尔品:美籍俄裔钢琴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欧洲享有盛誉。1934年在国立音专举办“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牧童短笛》获得一等奖。

左翼方面:

聂耳

界定:“左翼”音乐运动时期作曲家

生平:曾在明月歌舞剧社学习,后投入左翼。

贡献:《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

风格:①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两个方面②我国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生活和思想。③中式音乐的民族风格④艺术形式的创新

评价:我国无产阶级音乐奠基人。

吕骥: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新编“九一八”小调》。任光:《彩云追月》《渔光曲》

麦新:《大刀进行曲》

孙慎:《救亡进行曲》。

阎述诗:根据光未然诗所写《五月的鲜花》

张寒晖:《松花江上》

20’C 40年代

事件:

声乐创作。①讽刺歌曲:舒模《你这个坏东西》、宋扬《古怪歌》、罗忠镕(笔名“菩萨”)《山那边呦好地方》②抒情歌曲:宋扬《读书郎》、谭小麟《自君之出矣》《彭郎矶》③重庆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对民歌进行创造性加工:陈田鹤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江定仙改编《康定情歌》④大合唱和歌剧:马思聪《民主》、《春天》、《祖国》(三部合唱作品)、黄源洛《秋子》(歌剧)。

器乐创作。①西洋器乐创作:马思聪、丁善德《春之旅》、谭小麟《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浪漫曲》(小提琴与竖琴)②民族器乐创作:陆修棠《孤雁》(二胡)、刘北茂《小花鼓》《汉江潮》(俩二胡曲)

解放区:

历史:①1938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采取短期培训紧密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安波、李凌、马可、张鲁、刘炽。②各抗日民主歌剧地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合唱团”等艺术团体。③《编曲音乐》等刊物。④1942年全党整风运动,有关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冼星海《民歌与新兴音乐》、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安波《秦腔音乐》⑤民歌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和推广演唱。《东方红》《绣金匾》⑥1943年秧歌运动⑦1945年上演的歌剧《白毛女》

创作:声乐创作。郑律成《八路军大合唱》、马可《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郑律成《延安颂》《延水谣》、

李劫夫《歌唱二小放牛郎》、吕骥《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曹火星《没

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器乐创作。翟维《花鼓》(钢琴)、马

可《陕北组曲》(管弦乐)、贺绿汀《森吉德玛》(管弦乐)

秧歌剧:我国北方农村十分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在传统秧歌的表演基础上,反映新时代思想精神的内容,特别是反应边区农民在

大生产运动中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了陕北民歌、

地方戏曲。马可《夫妻识字》、安波《兄妹开荒》、周而复苏一平《牛

永贵挂彩》、刘炽《减租会》之《翻身道情》。

《白毛女》:内容:取材于晋察冀解放区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

创作:贺敬之、马可、张鲁、翟维、焕之、刘炽等作曲,

1945年4月在延安首演

风格:①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的刻画剧中人物形象②广泛吸取民间音调,作为主要人物主导主题。喜儿—河北民歌《小白菜》;杨白劳—

山西民歌《捡麦根》③另外吸取了大量西方歌剧创作的宝贵经

验。

评价:标志我国歌剧的新水平,里程碑。

我国近代歌剧史:30年代,聂耳《扬子江暴风雨》、向隅《农村曲》、冼星海《军民进行曲》。40年代,黄源洛《秋子》,歌剧《白毛女》

(1945),罗宗贤《刘胡兰》,梁寒光《赤叶河》。

人物:

贺绿汀

界定:作曲家,教育家。

生平:毕业于国立音专,后从事抗日救亡创作,建国后任上海院院长。

贡献:①《牧童短笛》在“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奖获得一等奖。

1934-1937,《春天里》《四季歌》,抗日后创作转向以群众歌曲为主。混声合唱《游击队歌》,无伴奏混声合唱《垦春泥》,独唱歌曲《嘉陵江上》②上海院院长,管弦乐《森吉德玛》。

冼星海

界定:作曲家

生平:①音专②赴法,巴黎音乐学院,作曲小提③回国后,音专任职未成转投左翼抗日救亡歌咏运动④40年代延安(39-40)⑤40年代赴苏联。创作阶段:早期(法国留学),受西欧古典音乐和印象派音乐影响较明显,《风》《游子吟》。中期(1935-1940),赴法归来(35)到赴苏联值钱(40)创作大量歌曲。重视形象的鲜明,构思的清晰、严谨。向民间音乐学习。《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晚期:《民族解放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风格:①罕见的多产作曲家②政治斗争密切联系③认真向民间音乐学习。《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去,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延安。①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②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为背景,八个乐章既独立又连贯。③吸取了许多民间音乐的因素④运用了富于辩证的、交响性的发展原则,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江文也

界定:四五十年代一位比较突出的多产作曲家。

生平:台湾籍,在日成长学习后回国。

贡献:管弦乐《台湾舞曲》《台湾山地同胞歌》、钢琴曲《断章十六首》、交响组曲《孔庙大晟乐章》、合唱《渔翁乐》、交响诗《汨罗沉流》

风格:受到了齐尔品关于民族音乐内涵的创作思想的影响,力图在严格继承传统的作曲技法基础上,做大胆吸取先带创作技法的最初尝试。《孔庙大晟乐章》取材当时北平国子监的祭孔典礼乐舞,以现代交响音乐手段、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和哲理内容的、新的中国现代民族音乐,标志从“日本的台湾作曲家”转变为“中国的台湾作曲家”。

丁善德

界定:20世纪四五十年代作曲家,钢琴家

贡献:钢琴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序曲三首》、管弦乐《新中国组曲》、《长征交响曲》、钢琴曲《第一新疆舞曲》、儿童组曲《快了的节日》等。

马思聪

界定: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生平:留法,建立中国第一个小提琴流派,建国后第一任中央音乐学院校长,后赴美。

贡献:小提琴曲:《摇篮曲》、《内蒙组曲》(1937原名《绥远组曲》,其中包括《思乡曲》——《墙头上跑马》)。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大型声乐套曲《民主》《祖国》《春天》三大合唱。

风格:大多取材于民歌曲调,自由变奏是其最常用的手法,努力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谭小麟

界定:三四十年代作曲家。

生平:赴德,师从欣德米特。

贡献:艺术歌曲《彭郎矶》、室内乐重奏《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三重奏》等。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或()。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分类: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实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 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好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考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 (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 端挂一重为G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作用力F ,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 .F 一定大于G B .F 一定等于G C .F 一定小于G D .F 可能小于G 3、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 B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功的 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 D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4.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 是全尺长的1/3, 当B 端挂上5N 的物体时,直尺的A 端刚好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 .2.5N B. 5N ; C .10N D. 无法确定。 5、用20N 的水平力,将重为5N 的球抛出,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10m 才停下来.在滚动过程中,手对球做的功是 第1题图第2题图 A.食品夹 B. 瓶盖起子 C.钳子D.核桃夹

A.50J B.200J C.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7、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0.5 WB.5W C.50W D.500W 8、清明节,丽丽和爸爸一起上山扫墓.丽丽用了30min登上墓地,爸爸用了50min登上墓地,爸爸和丽丽的体重之比为4:3,则丽丽与爸爸登上墓地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20:9 B.4:5 C.5:4 D.2:3 9、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10、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N的物体 匀速提升0.5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A.力F1和F2大小相等 B.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 C.两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相等 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11、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的重物提升了lm.在此过程 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JB.做的总功是8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D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教学重难 点【重点】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海水“晒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盐田通常分 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 2.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4.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合作探究】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答: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很多其他可溶性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跟进训练】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 物质分离方法是( C ) 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 馏法 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利用阳 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 3.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 B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 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知识点二蒸发结晶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6页的内容,并分组完成活动天地8-1,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在一定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一一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些()。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 .分类: 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 省力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 杠杆 费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杠杆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杠杆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调;实 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0B为一轻质杠杆,0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_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二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 1 F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2 F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1 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2 l表示 3、画力臂练习 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大括号,垂足符号,字母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与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A点搬动柜子从M端抬起均匀木棒把水倒入杯中

5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例题1.假如在一跷跷板中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 。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例题2.如图,一轻质杆OA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 点转动,已知0A=0.3cm ,OB=0.2cm ,在A 点处悬挂一重物G,质量为2kg ,若在B 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 为多少? 例题3.如图:OB=2B A,物体重为60N,不计杠杆自身重力,绳与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为多少? 4、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否再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 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2/c 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错误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中,在如图14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同时拿走两边下方的两个 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_(“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点处.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g 取10N/kg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 2 3 4 5 6 7 8 9 : 10 答案 ?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3、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 近于( ) A. 0. 1 J B. 1 J 2J D. 2 J 4、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装★★★★★★★★★★★★★订★★★★★★★★★★★★★线★★★★★★★★★★★★★★★★★★★ | 第3题图 · ·

A .以A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B. 以A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C. 以 B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D. 以B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5、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8、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 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 C 、F A <F B ,W A <W B D 、F A >F B ,W A >W B 9、将50N 的物体从一楼提到三楼,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做功最少的是( ) A .用手直接提上去 B .用滑轮组提上去 、 C .用定滑轮提上去 D .三种方法做功相同 10、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将重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中考“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的发展趋势分析“简单机械和功”专题是力学知识进一步的综合,涉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本章的主要考点包括以下一些:了解杠杆的力臂,通过实验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知道杠杆、滑轮和滑轮组等简单机械改变里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从近年来中考命题分析看,本专题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时的失分点。失分的主要因素,一是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和正确区分概念上存在一些困难,二是知识的综合程度比较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三是科学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本专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把握本专题中考命题的趋势十分的必要。从各地中考试卷分析看,近年来“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的命题考查呈现以下趋势: 一、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例题1(07常德市)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例题2(07梅州市)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P1>P2C.F1P2 启示:本专题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滑轮、机械效率、功率,做功的必要因素等。比如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无关,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关,受物重、摩擦力以及机械自重的影响。 二、重视估测与估算能力考查 例题3(07宿迁市)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 例题4(07泰州市)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新调整的项目。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3J B.30J C.300J D.600J 启示:学生要对关注日常的生活物理现象,并能进行一些估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简单机械与功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应用 1 / 4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练习鲁教版204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1 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 [ 学生用书P22] 1.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 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晶体 D.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中,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4.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 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假设溶剂没有蒸发)( ) A. 溶液a和b均为饱和溶液 B. 溶液a和b均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a 一定饱和,且浓度a v b D. 溶液a 一定饱和,且浓度a>b 5.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 B. 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 C. 结晶池中析出盐后的母液没有用途,为防止污染须排入大海 D. 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6. 25 C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溶液中逐渐加入KNO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 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B. 蒸馏水中加硝酸银溶液不会出现沉淀 C. 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较大 D. 海水晒盐余下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8.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 ②③⑥ 9.[2018 ?梧州] 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 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 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0.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 只除去不溶性杂质) 的三个实验步 骤相同的是( ) A.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 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 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 从双氧水制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粗盐提纯( 只除去不溶性杂质) 的操作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1. [2018 ?宁波]20 C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I,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 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 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 ②若L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 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 一、定滑轮: 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 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 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 4.(不计摩擦) 5.关系:s=2h V=2V物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2 . 3. 四、水平放置滑轮: S=n S物 V=n V物 四、如何设计滑轮: G=Fn-G动 G动=Fn-G

§11.3功 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 3.1J=1N·m 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 ①F≠0,S=0。有力没距离,W=0 ②F=0,S≠0。有距离没力,W=0 ③F≠0,S≠0。F⊥S §11.4 功率 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 3.1W=1J/s 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 §11.5 机械功率 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 4G×3L=F B×4L 解得 F B=3G 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 4G×3L=F C×4L 解得 F C=3G=3×0.5N=1.5N [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八下道法重点知识梳理

八下道法重点知识梳理1.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p4-5★★★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 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我们为什么要参与社会? ①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②我们只有积极参与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的利)p10-13★★★ 对个人:(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 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 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 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 便利和丰富多彩。 对社会:(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 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 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消极作用(网络的弊) p15-16★★★ 弊: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 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网络问政”的意义p13★★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 渠道, ②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③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 作用。 8.(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p14★★★ 答:①网络谣言损害国家形象 和公信力 ②污染了网络环境; ③扰乱了公共秩序 ④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 共利益。 ⑤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 ★★★ 国家: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大力宣传法律知识。 ②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 击违法犯罪行为。 个人(青少年): ①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 不信谣。 ②发现网络谣言,要及时向有关 部门举报。 ③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遵守网 络文明公约。 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积极同 违法行为做斗争 9、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 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2)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4),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 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5)传播网络正能量。 10、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 发展建言献策。 (2)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做 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高扬主旋 律 11、社会秩序的作用/意义?★ ★★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 的保障。 12..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 内容。 1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 (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 F22l 或: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即力与力臂成反比。2 1 12F F l l =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 省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天平 4、不等臂天平的使用: 物左砝右时质量为m 1,物右砝左时质量为m 2,则物体质量为m=21m m ,天平两边力臂之比为 2 1 21m m l l =

5、欲使已平衡的杠杆在改变力或力臂后再次平衡,则应有改变后的两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或者是两边的力或力臂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不是相同的大小) 6、杠杆两端挂同种金属块平衡后,同时没入水中,杠杆仍然平衡;若挂不同种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认识和利用滑轮 1、认识滑轮和滑轮组 实质力的关 系 (F,G) 距离关 系 (s,h) 速度关 系 (v,0v) 作用 定滑 轮等臂杠杆F=G s=h v=0v 改变力的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动滑轮动力臂是阻 力臂两倍的 杠杆 F= 1 2 G s=2h v=20v 省一半力, 费距离 滑轮 组F= 1 n G s=nh v=n0v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 的方向 费距离 (忽略摩擦,G=G物+G动滑轮) 2、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3、滑轮组绳子段数n与动滑轮个数m之间的关系:n=2m或n=2m+1。 n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测试题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1,第5题)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2.(2011,第18题)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2011,第9题)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A.以B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B.以B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C.以A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D.以A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4.(2010年,4题)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定对物体做功 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做功 C.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 D.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5,如图1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6甲、乙两同学沿同样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的顶端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的顶端用了12s,已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4,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是() A、3:4 B、4:3 C、9:16 D、16: 9 7.(2011年省市第13题)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8.(2011,第12题)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为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 C.总功一定是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9.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的力臂是() A、OA B、OC C、OD D、FD 10.2008年8月17日下午,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 桨的决赛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进行,我国选手唐 宾、金紫薇、奚爱华、最终以6分16秒06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金牌。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图1

道法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3-5页abcdef所有内容)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国家具体行为)(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8、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9、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为实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10、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1、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2、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4为什么规范权力运行的?(14页前4行) 权利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5、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6、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17、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8、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9、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1.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 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 点加 竖直向下的力F=30N 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 OA=15cm ,OB=5cm ,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 80N B. 60N C. 40N D. 20N 2.某人用50 N 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对冰块做了2 000 J 的功 B .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400 J 的功 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1600 J的功 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 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B,力F 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 ) 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当小车右边的人用200 N 的 水平拉力拉绳子时,刚好使水平地面 上的小车以0.3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该人拉车的功率为 W.现在人站在小 车中拉绳子,仍使车匀速前进,已知该人站在车中使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50 N,该人 站在小车中拉绳子的力为 N .(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重力) 5.用动力臂是阻力臂5倍的杠杆,匀速将100N 的重物举高0.2m ,所用动力为40N ,则动力做功______J ,此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 ,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 ,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所做的功为 J . 7.如图所示,质量为5k g的物体M在力F 的作用下以5c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拉力F为 N,物体与水平地面 间的摩擦力为 N .在5s 内F做的功是 J ,其功率为 W .(不 计轮和绳重,不计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8.用一只动滑轮匀速提起800 N 的重物.若动滑轮重200 N ,所用的拉力F=_____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如果用它 提起更重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增大/减小/不变). 9.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下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 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 J,人做的总功为 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 10.如图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O.02m 2、高为2m 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 知圆柱体的密度为2.0×103kg /m 3,水的密度为1.O ×103kg /m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g 取1 0N/kg ,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若圆柱体从H=16m 深处被 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好被拉断? 11.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2 0.05 0.4 0.15 F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