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昆医合并黄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昆医合并黄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昆医合并黄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昆医合并黄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

大昆医合并黄了

高考网权威发布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更多云南双一流建设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导语】云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了云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等内容。根据《行动计划》:云南将支持云南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大力引进或联合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知名高校全力创办1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 支持建设5至8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和10所左右省内一流大学; 遴选建设一批冲刺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的“高峰”学科和一批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高原”学科。学科建设1、学科建设以8大重点产业为重点《行动计划》提出,到年,将以服务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8大重点产业等为重点,遴选建设50个左右省级一流学科。逐步建立以国际国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优化调整全省学位授权学科结构,完善学位授权体系。2、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此外,云南省将强化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源的地位,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并鼓励建设高校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做优做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整合资源建设莲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呈贡大学园区众创空间。3、学科带头人有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同时,还将赋予学校和学科带头人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优先在省内转化实施,引入科技成果市场化

定价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以多种有力举措激发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效益与水平。人才培养1、支持高校设立杰出人才工作室根据《行动计划》,将发挥省级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基金引导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定向培养。并实施特聘教授计划,支持高校设立杰出人才工作室,探索首席专家负责制。健全与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相衔接的办法措施,加大推送云南人才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行列力度。2、构建完善的教职工薪酬分配制度在建设高校率先开展编制和岗位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实施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简化用人程序,实施岗位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人才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的聘任机制。鼓励建设高校探索以教学科研工作量和教学科研绩效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构建体系完善的教职工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3、打造南亚东南亚人才培养基地根据《行动计划》,要推动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双向开放,利用中国政府奖学金并加大省政府奖学金投入力度,全方位扩大外国来滇留学生规模,把建设高校打造成为南亚东南亚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标,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建设高校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和汉语国际推广,与国外合作高校开办孔子学院(课堂)、汉语培训中心,扩大在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领域的国际影响力。4、支持2至3个学报办成国家级名刊《行动计划》还要求,积极参与国家实施的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创新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基地等建设。到年,重点支持2~3个高校文、理科学报办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名刊。不达标将扣减支持经费云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项目合同管理、绩效考评、动态调整。根据建设目标任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专家委员会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建设周期内对建设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周期立项的重要依据。根据经费拨付情况适时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建设不达标的扣减支持

经费。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对高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建设时间表:到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力推进,2-3所高校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大学、5-6所高校基本建成省内一流大学。力争20个一级学科在国内权威第三方评价排名中进入同类学科前30%,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个以上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到2030年,世界一流大学初步建成,4-5所高校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大学、7-8所高校基本建成省内一流大学,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力争20个一级学科在国内权威第三方评价排名中进入同类学科前20%,10个以上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以上学科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2所世界一流大学、5-8所国内一流大学和10所左右省内一流大学。力争30个一级学科在国内权威第三方评价排名中进入同类学科前20%,15个以上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0个以上学科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数量不断增加,实力进一步提升。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大学物理考试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门课程。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普通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的内容结构 力学 30% 热学 20% 电磁学 30% 光学 20% 3、试卷的题型结构 计算题共10 - 12小题。 三、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力学 1. 质点运动学: 矢径;参考系;运动方程;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2.质点动力学:

惯性参照系;牛顿运动定律;功;功率;质点的动能;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保守力;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转化定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刚体的转动: 角速度矢量;质心;转动惯量;转动动能;转动定律;力矩;力矩的功;定轴转动中的转动动能定律;角动量和冲量矩;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4.简谐振动和波: 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简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角频率、频率、位相、初位相、相位差、同相和反相);动力学分析;振动方程;旋转矢量表示法;谐振动的能量;谐振动的合成; 波的产生与传播;面简谐波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的叠加与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5.狭义相对论基础: 伽利略变换;经典力学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洛仑兹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相对论的质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 1.气体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气体的输运过程。 2.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云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5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学期: 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许红星 序号: 39 专业: 网络工程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5 静电场 一、实验目的 了解同心圆静电场的电势及电场的分布状况,更深的理解电势及电场的性质,更深层次的理解静电场。 二、实验原理 根据高斯定理推导出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公式;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绘制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图。 场强分布: 当r < R 1时, 001=?=???E dS E S 当R 1 < r < R 2时, ?=???01εq dS E S 210241 r q E επ= 当R 2 < r < R 3时, 003=?=???E dS E S 当r > R 3时, 021*******εεπεq q E q q dS E S +=?+=??? 电势分布: 根据电势的定义,可以求得电势的分布。

当r < R 1时, 3210210110143211414141332211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r r ++ -=?+?+?+?=?=?????∞∞επεπεπ 当R 1 < r < R 2时, 321021010143214141413322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 -=?+?+?=?=????∞∞επεπεπ 当R 2 < r < R 3时, 3 2101431413 3 R q q U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επ 当r > R 3时, r q q U dr E dr E U r r 21014141+=?=?=??∞ ∞επ 三、实验任务 1. 选取相关参数,截图如下: 同心圆半径和电荷量:

云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教学计划(学校印刷)

物理学院 学院简介…… 应用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科学素养,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以及工程技术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技适应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 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3) 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可攻读相关学科理工类硕士研究生。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 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 课程类别总学分 学分类型分配 备注讲授实验实训 公共必修课39 总学分161 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 学科基础课29 专业核心(必修)课34 23 11 校印版有错20, 专业选修课48 10

综合实践12 2 10 三、修业年限:四年 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61学分 1.公共必修课程39学分 课程名称开 课 学 期 总 学 分 总 学 时 学分类型分 配 学时类型分配 周 学 时 副 修 课 程 双 学 位 课 程 备注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 18 1 18 1 计算机基础(一) 1 2 64 1 1 36 28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54 3 54 3 体育(1) 1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1) 1 18 18 1 英语读写(1) 1 2 72 2 72 4 英语听说(1) 1 1 36 1 36 2 计算机基础(二) 2 2 64 1 1 36 28 4 军训和军事理论 2 2 0 2 0 0 2周体育(2) 2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2) 2 18 18 1 英语读写(2) 2 2 72 2 72 4 英语听说(2) 2 1 36 1 36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 54 3 54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36 2 36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3 3 5 4 3 54 3 体育(3) 3 1 36 1 36 2 形势与政策(3) 3 18 18 1 英语读写(3) 3 2 36 2 36 2 英语听说(3) 3 1 36 1 36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4 3 54 3 54 3 体育(4)4136 136 2形势与政策(4)418 18 1 英语读写(4) 4 2 36 2 36 2 英语听说(4) 4 1 36 1 36 2

实验二--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二--弗兰克-赫兹实验

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实验二弗兰克-赫兹实验 学生姓名:马晓娇学号:20131050137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 2013 级天文菁英班专业 指导老师:张远宪 试验时间:2015 年11月 20 日 13 时 00 分至 15 时 00 分 实验地点: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类型:教学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 学生科研□课外开放□测试□其它□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汞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原子能 级的存在; 2. 练习使用微机控制的实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二、实验原理 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沿着以核为中心的各种不同直径的轨道运动。对于不同的原子,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分布各不相同。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对应的能量。当一个原子内的电子从低能量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轨道时,该原子就处于一种受激状态。如图l所示,若轨道上为正常状态,则电子从轨道Ⅰ跃迁到轨道Ⅱ时,该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电子跃迁到轨道Ⅲ,原子处于第二激发态。图中,E1、E2、E3分别是与轨道l、Ⅱ、Ⅲ相对应的能量。 当原子状态改变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若原子从低能级En态跃迁到高能级Em态,则原子需吸收一定的能量△E: V(1) E Em En =- 原子状态的改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原子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二是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本实验利用慢电子与氩原子相碰撞,使氩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从而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 由玻尔理论可知,处于正常状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称临界能量。当电子与原子相碰撞时,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电子与原子之间发生弹性碰撞,电子的能量几乎不损失。如果电子的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能量传递给原子,所传递的能量值恰好等于原子两个状态间的能量差,而其余的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电子获得能量的方法是将电子置于加速电场中加速。设加速电压为U,则经过加速后的电子具有能量eU,e是电子电量。当电压等于Ug时,电子具有的能量恰好能使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因此称Ug为第一激发电势。 弗兰克一赫兹实验的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电子与原子的碰撞是在充满氩气的F—H管(弗兰克一赫兹管)内进行的。F-H管包括灯丝附近的阴极K,两个栅极G1、G2.板极A。第一栅极G1靠近阴极K,目的在于控制管内电子流的大小,以抵消阴极附近电子云形成的负电势的影响。当F—H管中的灯丝通电时,加热阴极K,由阴极K发射初速度很小的电子。在阴极K与栅极G2之问加上一个可调的加速电势差VG2,它能使从阴极K发射出的电子朝栅极G2加速。由于阴极K到栅极G2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在适当的气压下,这些电子有足够的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在栅极G与板极A之问加一个拒斥电压VG2,当电子从栅极

云南大学 软件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6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 学期: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张德海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6 示波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主要结构和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信号发生器。 3.学会用示波器观察波形以及测量电压、周期和频率。 二、实验内容 1.观察信号发生器波形 2.测量正弦波电压 在示波器上调节出大小适中、稳定的正弦波形,选择其中一个完整的波形,先测算出正弦波电压峰—峰值U p-p ,即: U p-p =(垂直距离DIV )×(档位V/DIV )×(探头衰减率)= 10V 然后求出正弦波电压有效值U 为 2U 71.0U p p -?= = 3.55V 3.测量正弦波周期和频率 在示波器上调节出大小适中、稳定的正弦波形,选择其中一个完整的波形,先测算出正弦波的周期T ,即 T =(水平距离DIV )×(档位t/DIV )= 1s 然后求出正弦波的频率T f 1= = 1Hz 。 4.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量频率 设将未知频率f y 的电压U y 和已知频率f x 的电压U x (均为正弦电压),分别送到示波器的Y 轴和X 轴,则由于两个电压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的不同,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各种不同波形,一般得不到稳定的图形,但当两电压的频率成简单整数比时,将出现稳定的封闭曲线,称为李萨如图形。根据这个图形可以确定两电压的频率比,从而确定待测频率的大小。 图4-15-8列出各种不同的频率比在不同相位差时的李萨如图形,不难得出: 所以未知频率 但应指出水平、垂直直线不应通过图形的交叉点。 测量方法如下: (1)将一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到示波器Y 轴输入端上,并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作为待测信号频率。把另一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到示波器X 轴输入端上作为标准信号频率。 (2)分别调节与X 轴相连的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的频率f x 约为25Hz 、50Hz 、100Hz 、150Hz 、200Hz 等。观察各种李萨如图形,微调f x 使其图形稳定时,记录f x 的确切值,再分别读出水平线和垂直线与图形的交点数。由此求出各频率比及被测频率f y ,记录于下表中。

【教育资料】云南省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一)校区2017-2018八年级下学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学习精

云大附中(一二一校区)2019-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就是重力 C.用注射器推药水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所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A. A点最大 B. B点最大 C. C点最大 D. 三点一样大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4.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其倒置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和压力将() A.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B.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C.压强不变,压力变大 D.压强变小,压力变大 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D.同一支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6. 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有四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A是一浮于水面的正方体木块;B是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铁块;C是沉在水底的空心钢球;D是正方体的石蜡块,它与容器底面无缝隙紧密结合.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F 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C=F D=F B>F A B.F A>F B>F C=F D C.F A=F B=F C>F D D.F B=F C>F A>F D 7. 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 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靜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3,煤油密度 为0.8×103kg/m3、水银密度为13.6×103kg/m3),则以下选项不可能的是() A. 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 B. 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3 C. 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D. 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 8.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 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 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1=P2,9F1=F2 B. P1<P2,9F1=F2 C. P1

大物实验5 磁场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张艳 实验5 磁场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计算机模拟速度选择器,研究稳恒磁场和静电场性质。 验证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在本实验中预设带电粒子所带电荷q与质量m之比绝对值为1。 任意选定10个速度,调整磁感应强度值与电场强度值,使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为水平直线。 实验程序界面如下图: 2、数据记录: 运动轨迹为直线所对应的速度、磁感应强度、及电场强度数值: 3、实验数据计算原理: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时,所受合力为:qvB qE F F F m e +-=+= 据牛顿定律可导出带电粒子在场中速度偏转的加速度值为:)(E vB m q m F a -== 方向沿y 轴。由B 和E 的共同作用决定该粒子向y 轴正向或y 轴负向偏转。调整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值可使得偏转加速度为零,此时有数值关系: B E v = 或者: vB E = 三、问题: 1、 该带电粒子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为什么? 答:该粒子带正电。 因为当磁场场强为0T 的时候, 粒子向下偏转,电场强度方向为y 轴负向。 2、 简要讨论速度值的大小对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的要求。 答: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时,所受合力为:qvB qE F F F m e +-=+=,所以当粒子穿过稳恒磁场与静电场的复合场时,若要受力平衡,根据牛顿定律要求加速度值为0,即0)(=-==E vB m q m F a 所以在受力平衡时候,速度对于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的要求为:B E v = 四、实验小结 1、对于验证实验,数据的选取可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式 2、实验系统误差不可避免。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序号:01 实验老师:代飞实验时间:2011/10/17 姓名:袁秀梅 实验名称: COBOL程序的编译与运行学号:20091120107 一、实验原理 1、大型机数据集的建立 2、COBOL源程序的设计与输入大型机 3、JCL程序的设计与输入大型机 4、编译程序 5、以不同方式运行程序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PCOM及ISPF环境; 2. 熟悉在大机系统编译连接与运行基本COBOL程序的方法; 3. 掌握基本是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 1、连接主机 安装PCOMM软件,点击通信菜单中的配置选项,如图1所示;在定制通信图像界面中,如图2所示,点击链路参数,配置服务器地址:202.115.7.252,端口23,如图3所示;点击会话参数,在主机代码选项中,选择037 美国。 2、在配置完上述基本设置后,进入登录界面,如图5所示,输入TSO,回车(键盘上的CTRL键),进入如图6所示的屏幕,输入自己的用户名。

3、修改密码 4、成功登录后应该会看到TSO 的主屏,输入ISPF,进入如图8所示界面。 5、创建数据集 在TSO主屏,如图9所示,在红色方框处输入3.2(也可以依次输入3、2)回车(键盘的右CTRL键)。

6、接下来会进入数据集工具屏,如图10所示,要求输入数据集名称和所在卷标,创建数据集YNTE03.COBOL.SOURCE。注意:YNTE03是我的账号。 如法炮制,使用相同的流程和参数创建数据集YNTE03.COBOL.JCL,其作用存放编译COBOL程序和运行结果程序的JCL程序。 最后,创建存放编译结果的数据集YNTE03.COBOL.LOAD,图11是数据集的参数配置图,注意其记录格式为U。 3、设计并输入COBOL源程序 在Option处输入4,回车(键盘的右CTRL键),进入数据集查看界面,如图13所示。图在Option处输入回车,进入如图14所示,并在YNTE03.COBOL.SOURCE中建立一 个TEST1的MEMBER,如图中红色方框所示输入,完毕后回车。

云南大学 软件学院 大学物理 实验7 光的干涉实验

光的干涉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两束频率相同的单色光在空间某点相遇时,讨论光强和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1. 非相干光的干涉 根据波的叠加理论,两束同频率单色光在空间某一点光矢量的大小为 E 1 = E 10cos(ωt + φ10),E 2 = E 20cos(ωt + φ20), (1.1) 其中,E 10和E 20分别是两个光矢量的振幅,φ10和φ20分别是初相。如果两个光矢量的方向相同,合成的光矢量为 E = E 0cos(ωt + φ0), (1.2) 其中,振幅和初相分别为 0E =, (1.3a) 10102020 010102020 sin sin arctan cos cos E E E E ?????+=+。 (1.3b)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到的平均光强I 与光矢量的平方的平均值成正比 222 0102010202010[2cos()]I aE a E E E E ??==++-, (1.4) 其中a 是比例系数。对于普通光源,两光波之间的相位差φ20 – φ10是随机变化的,平均值为 零,因此 22 102012I aE aE I I =+=+。 (1.5) 这就是光的非相干叠加,总光强等于两束光各自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2.相干光的干涉 如果两束光的相位差恒定,则合成光强为 12I I I ?=++?, (1.6a) 其中Δφ = φ20 – φ10,第三项是干涉项。这就是光的相干叠加。如果I 1 = I 2,则合成光强为 2 112(1cos )4cos 2 I I I ? ??=+?=。 (1.6b) 3.相干光的干涉的matlab 仿真 当两个光源的强度相等时,相对光强为 *2122cos 4cos 2 I I I ???= =+?=。 (1.6b*) 干涉条纹用图像指令image 绘制,颜色用色图指令colormap 控制。colormap 指令中有 三个参数向量[r,g,b]构成颜色矩阵,分别表示红色,绿色和蓝色,其值在0到1之间。

云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物理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以“夯实基础、加强应用、开拓创新、办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成为“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培养要求) 遵循“以人为本、敬业求实、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 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分要求及分配: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必修)40.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2.5学分,综合实践12学分。 四、主干学科:物理学 五、修业年限:四年制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云南大学生科院考研[1][1].专业课--生物学_必看条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 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 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 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云南大学分析化学题库7DOC

云南大学至学年学期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级本科《分析化学(1)》期末考试(闭卷)试卷(第7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教师: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B)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也一定大 (C) 系统误差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加以校正 (D) 随机误差小,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答案:B 2.由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试样,得到两组数据,判断这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 ]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C) 标准偏差检验法(D) t检验法 答案:D 3.已知某种规格的微量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02mL,为使分析结果误差小于0.2%,一次至少应用滴定剂[ ] (A) 20mL (B) 10mL (C) 2mL (D) 1mL 答案:C 4.已知某二元酸的,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的酸性较强,所以的酸性很强 (B) 因为的酸性较强,所以的碱性也较强 (C) 因为的酸性较强,所以的碱性很强 (D) 因为的酸性较强,所以是较弱的碱 答案:D

5. 已知0.10mol?L-1一元弱酸溶液的pH=5.0,则0.10mol?L-1NaR溶液的pH为[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答案:C 6.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0mol/L的HCl与0.10mol/L的NH4Cl(NH3的Kb=1.8?10-5)混合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 A:7.00;B:< 7.00;C:> 7.00;D:无法判断答案:B 7.用HCl或NaOH标准溶液滴定下列溶液,在滴定曲线上会产生两个突跃的是() A:等浓度的HF(K a =6.6?10-4)与HAc(K a =1.8?10-5)的混合溶液; B:等浓度的HCl与H3BO3(K a =2.8?10-10)的混合溶液; C:等浓度的Na2HPO4(K a 3=4.4?10-13)与NaH2PO4(K a2 =6.3?10-8)的混合溶液; D:0.1mol/L的H3PO4(K a 1 =7.6?10-3,K a2 = 6.3?10-8,K a3 = 4.4?10-13) 答案:D 8.某试样可能含有NaH2PO4、Na2HPO4或Na3PO4,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V1(mL),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消耗V2(mL),已知V1=0,V2>0,试样的组成可能为() A:Na3PO4+Na2HPO4;B:Na3PO4+NaH2PO4; C:NaH2PO4+Na2HPO4;D:Na3PO4 答案:C 9.常用于标定HCl的基准物是[ ] A:NaOH;B:邻苯二甲酸氢甲;C:Na2SO4;D:硼砂 答案:D 10.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A) 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 (C) 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 答案:D 11.用SO42-沉淀Ba2+时,加入过量的SO42-可使Ba2+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 ] (A) 同离子效应;(B) 增加溶液的pH; (C) 降低温度;(D) 络合效应

云南大学大学物理期末复习

题型: 填空题:10空x 2分= 20分 计算题:3题x 10分= 30分 简答题:4题x 5分= 20分 分析题:2题x 15分= 30分 一、填空题 1、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大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第二宇宙速度:又称挣脱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气体的热力学能

气体分子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平均动能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因此:单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双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转动动能+平动动能 质量为M的气体所具有的动能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区分库仑力,洛伦兹力,安培力,电场力,磁场力的概念 (1)库仑力: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与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Q1、Q2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

它们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引。 其中要注意库仑定律成立的条件:处在真空中,必须是点电荷。 (2)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称为洛伦兹力,即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3)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电流为I、长为L的直导线在匀强磁场B中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ILBsi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电场力:等同于库仑力 (5)磁场力:磁场力包括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洛仑兹力和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安培力 4、简谐振动的合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