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电力十三五规划

县电力十三五规划

县电力十三五规划
县电力十三五规划

县电力十三五规划(word版本,下载可以编辑文档)

目录

1 编制目的 (1)

1.1编制目的和意义 (1)

1.2规划范围及年限 (2)

1.3编制依据 (2)

2 农网建设与改造现状 (5)

2.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5)

2.2县级供电企业情况 (5)

2.2.1企业概况 (5)

2.2.2各类供电区概况 (6)

2.3农网建设与改造完成情况 (8)

2.4农网发展现状 (8)

2.4.1农网现状规模情况 (8)

2.4.2农村电网发展水平 (9)

2.4.3农村电力服务情况 (10)

2.4.4农村电力市场发展情况 (10)

2.4.5重点工作实施基础 (10)

2.5存在的问题 (11)

3、农电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 (13)

3.1电网建设 (13)

3.2 自动化建设 (14)

3.3信息化建设 (15)

3.4安全生产管理 (15)

3.5营销管理和服务 (17)

3.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7)

4 电网的规划及设计 (19)

4.1路径的选择 (19)

4.2网络的选择 (19)

4.3勘测定位 (20)

4.4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20)

4.5电杆、导线、横担等材料的选择 (21)

4.6其他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4)

5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6)

5.1指导思想 (26)

5.2基本原则 (26)

5.3主要实施原则 (28)

5.3.1一般原则 (28)

5.3.2电力需求预测与电力(电量)平衡 (32)

5.3.3高压配电网规划 (34)

5.3.4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36)

5.3.5户表改造 (49)

5.3.6各电压等级的配合 (50)

5.3.7发电厂(含分布式电源,下同)接入系统 (50)

5.3.8重要用户供电 (51)

5.3.9一、二次系统的配合 (52)

5.3.10节能环保 (52)

6、农村电力电量预测 (54)

6.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54)

6.2农村总体电力电量预测 (55)

6.3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电量预测 (56)

7、“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目标 (58)

7.1“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主要目标 (58)

7.2农村电网网架发展目标 (59)

7.3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目标 (60)

7.4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目标 (61)

7.5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发展目标 (62)

8、“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主要任务 (63)

8.1重点工作 (63)

8.2供电区域划分 (63)

8.3网架规划 (63)

9、“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建设规模及投资需求 (66)

9.1总体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66)

9.2分供电区域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66)

9.2.1 C类供电区域35KV电压等级建设项目2项 (66)

9.2.2 D类供电区域35KV电压等级建设项目4项 (67)

9.3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68)

9.4“机井通电”工程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68)

10、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69)

10.1上级电网供电能力需求 (69)

10.2保障措施 (69)

10.3政策建议 (69)

1 编制目的

1.1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满足“十三五”期间某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做好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根据当前电力供应形势、国家能源发展政策、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及农村电力发展相关政策,围绕城乡电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电力的要求,以县域电网为对象,以建设现代化配售电网企业为目标,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战略,按照“需求导向、效益优先、相互协调、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建设“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的坚强配电网为主线,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符合地区发展实际;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需求相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坚持降损节能、保护环境、节省耕地,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按照负荷地方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的特点,在电压等级、变电所布局和网络接线等进行优化建设;大力应用创新成果,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配网自动化;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和吸纳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建设绿色电网;提高电网发展质量,提供优质可靠电力保障,促进各级电网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助推我县经济强县建设。按照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同时配合集团公司配网自动化建设,在某县“十三五”配网一次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某县“十三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以此明确目标网架结构,完善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梳理优化规划项目库,为更好地引导“2016至2020年”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促进配电网发展质量提升,保障某电网可靠供电,并为“十三五”期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

1.2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范围为某县行政区域内,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的110千伏及以下各级电网。规划电压等级为本县域(县城及以下的农村)范围内110kV及以下各级电网,包括110(66)kV、35kV、10(20、6)kV、0.38kV。规划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及改造项目。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年限为2016年-2020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1.3编制依据

依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发办能源〔2016〕58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6〕671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7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290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

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3号)

某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移民搬迁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10)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 462-2010)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电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陕地电发〔2011〕180号);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41号);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39号);

关于做好2016-2018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央投资计划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陕地电发〔2015〕210号);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配网自动化技术导则(试行)》等5个技术标准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65号);

关于转发2013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15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90号);

关于转发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概预算定额2015年下半年价格水平调整系数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89号);

关于转发省物价局《关于明确我省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

程中有关收费政策的通知》的通知(陕地电发〔2011〕285号);

关于印发《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基本建设第一批计划》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73号);

关于印发《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基本建设分解计划》的通知(陕地电发〔2016〕27号);

2 农网建设与改造现状

2.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某县位于关中平原的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的交汇地带,介于东经108度17分40秒——108度41分46秒和北纬34度20分50秒——34度50分02秒之间。全县面积1018平方公里,耕地85万亩,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2015年某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2元,辖12镇5个社区(包括城南社区、城北社区)317个行政村。东邻泾阳,西接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摄氏度,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有五峰山、九宗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东向西,绵延四十余里,占全县面积的34%,中部为黄土丘陵区,占全县面积的16%,南部属黄土台塬区,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0%左右。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是苹果的优生区,并有森林4.1万亩,天然草场30万亩。中部山系矿产丰富,已开发利用和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有石灰石、大理石、富锶矿泉水。南部平原土地肥沃,为宝鸡峡灌区,渠井互补,灌溉方便,盛产粮、棉、苹果、酥梨、蜜桃等,是主要的粮食基地和设施基地。交通区位优越,福银高速、312国道、关中环线穿境而过,距离西安55公里,咸阳28公里,是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卫星城市和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

2.2县级供电企业情况

2.2.1企业概况

某县供电分公司是隶属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咸阳供电分公司的二类县级供电企业,负责全县5个社区、12个镇、317个行政村、50余万城乡居民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任务和供电保障服务,供电营业区面积达1018平方公里,市场占有率83%。现有员工201人,用电总户数为12.7万户,金牌客户2户,银牌客户1户,重要客户7户,固定资产2.23亿元。2015年售电量完成38056.79万千瓦时,公司安全形势平稳。

2.2.2各类供电区概况

2015年某县供电区域概况

C类:供电面积30.55平方公里,全社会用电量为12356.25万千瓦时,最大负荷4.3万千瓦,户均配变容量2.16KV A/户。

D类:供电面积987.45平方公里,全社会用电量为25700.54万千瓦时,最大负荷5.09万千瓦,户均配变容量1.64KV A。

见附表2-1。

7

2.3农网建设与改造完成情况

某自1998年农网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改造35kV线路56.778km,10kV及以下线路2726.942km,共投资2.56亿元。其中“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主网改造了35kV赵叱线路,建设线路长度20.576公里,52基铁塔;某35kV烽火第二电源工程,北屯变至某烽火变,线路长度6.163km共用铁塔23基;某35kV叱干第二电源工程,北屯变至叱干变,线路长度21.016km,共用铁塔73基;卢家变电站一台3150千伏安增容至10000千伏安,总容量14000KV A;叱干变电站由两台3150千伏安增容至两台5000千伏安,总容量10000KV A;新时变电站两台5000千伏安增容至两台10000千伏安,总容量20000KV A;烽火变电站一台5000千伏安增容至10000千伏安,总容量15000KV A;新建一座35kV北郊变电站,装机容量8000千伏安,2015年由单台8000KV A增容至两台8000KV A,总容量16000KV A;10kV线路新增变电站出线11条,其中北郊变电站出线6条,新时变电站新出1条,110kV北屯变电站新出4条。10kV线路上安装智能开关153台,完成了配电室配电柜改造计划,完成了中低压线路农网改造升级计划任务。

2.4农网发展现状

2.4.1农网现状规模情况

某地区国网公司网架结构现状(110kV、35kV、10kV)110KV 变电站2座,分别是某县变电站和北屯变电站,装机容量分别是63MV A和31.5MV A。某变35KV间隔4个,已用3个,10KV间隔14个,已用10个,北屯变电站35KV间隔6个,建设了4个,已用3个,备用1个,10KV间隔8个,已用4个。

某地区地电公司网架结构现状(110kV、35kV、10kV)咸阳分公司管理的110KV赵镇变电站1座,装机容量30MV A,35KV间

隔4个,已用3个,备用1个,10KV间隔10个,已用9个,备用1个。公司辖35千伏变电站6座,容量850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8条63.326公里,其中西张堡变、烽火变、北屯变实现环网供电,叱干变、卢家变、北屯变、赵镇变随着35KV北叱线2016年建设完成将也实现环网供电。目前仅剩35KV北郊变电站、35KV新时变电站均由110KV某变一个电源点供电,未实现环网供电。

配网线路为树枝状呈放射型分布,共有10KV线路53条,其中农网29条,用户专线9条,公网15条,城区供电线路15条。合计1390.075KM(其中C类地区12条79.767KM;D类地区41条1310.308KM),配电变压器1935台,容量22.42万KV A(其中C类地区658台,容量7.5万KV A;D类地区1277台,容量14.92万KV A),低压线路2025.93 KM(其中C类地区202.61KM,D类地区1823.32KM)。用电总户数为12.7万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8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7%,电网的供电能力、安全运行等进一步提高,综合线损率达到7.9%,户均配变容量1.85。

见附表2-1。

2.4.2农村电网发展水平

某主要有110KV某变电站、赵镇变电站和北屯变电站三个电源点,主变共五台,容量124500KV A,归属咸阳供电局和咸阳市供电分公司管理,某供电分公司管辖35KV变电站6座分别由某变、赵镇变和北屯变出线。县调自动化系统均已实现基本的SCADA功能,实现了“四遥”功能,实现了电力调度数据采集自动化,实现了电网监测和控制基本功能;某县调5个用户站采用微波,1个用户站采用载波通信;6个35KV变电站有4个站采用国电南自的设备,2个站采用陕西隆地的设备。35KV变电站都安装了10KV集中电容补偿器,总容量7800KV AR,10KV烟霞线安装了一台200KV AR无

功补偿装置,10千伏140南坊线安装了一台4000KV A的调压器装置。供电可靠率99.85%,综合电压合格率98.7%。

2.4.3农村电力服务情况

通过强化用电检查和稽查工作,规范营业管理,简化报装接电流程,完成营销系统上线工作,开展远程集抄技术改造,积极进行用电宣传,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加强规范化供电所和示范所建设,开展高损馈路、高损台区、电费回收、办公及员工用电秩序专项治理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营业管理精细化,促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圆满完成并迅速增长,确保市场占有率100%。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规范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市公司《反违章处罚规定》、《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理顺了安全监督与安全保证两大体系的职责,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实现了对公司各个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的过程监督管理。

2.4.4农村电力市场发展情况

农村考虑规划期内,某县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升,“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已经发展多年,参照农村居民生活电量历史增长水平,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生活电量将会平稳发展,电量增长幅度变化不大并保持稳定,县政府围绕果品大县,紧抓苹果产业大发展,配套设施如各种规模的气调冷库发展迅猛,还有水利发展中各种机井灌溉用电将会大幅增加。

2.4.5重点工作实施基础

某县中心村、机井已全部通电,对新发展的中心村及新打的机井,积极与县发改局、林业局等单位联系、沟通,及时上报通电项

目,尽快实施通电。

2.5存在的问题

1、供电服务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管理体制和先进企业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

3、农网投资建设自动化程度较低。

4、农网发展水平不均衡,边远地区投资较少。

5、城乡电力发展普遍存在负荷增长较快,电网发展受制于上一级电网。

6、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主网供电线路和变电站进线没有实现N-1供电模式,辐射式结构,电能质量较差,区域内无小水电作为电源支撑,负荷发展受制于咸阳供电局,尤其是大型优质负荷的招商引资项目需要110KV 供电,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正常用电。其次10千伏供电智能化管理差,线路上基本无智能化设备,普通开关难以实现阶梯保护功能,供电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②目前110KV某变电站存在过负荷的现象,在2013年就曾出现过限负荷一次,因属咸阳供电局,我们无法解决。西张堡变电站有危废化工工业园,负荷增长较快,主变存在满载和过负荷的可能。

③目前城区由110KV某变电站提供10KV电源供电,主要有8条10KV线路,均呈放射型线路,无环网。导线采用绝缘架空120号导线,若需环网,导线有过载问题。

④35KV线路低电压有赵叱线、西峰线。赵叱线因为主变调压装置在110KV侧,调整35KV电压时,就会影响10KV电压,有矛

盾导致低电压现象。

⑤10KV线路上除112烟霞线安装了一台无功补偿装置外,其余线路上或线路末端无无功补偿装置,部分线路有末端电压低的情况,如南坊线、东庄线、建陵线等。

⑥10KV线路供电半径较长的线路有7条,如建陵线、南阳线、东庄线、烟霞线等,主干线路均超过了15公里。

⑦少部分低压线路老化,供电能力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改造。

3、农电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与农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密切结合“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及“同业对标”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了以切实提高农网在电网建设、供电质量、节能降损、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四新”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发展目标。

该规划纲要将大力推行“科技兴电”战略,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加大农网科技投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建设;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因地制宜、符合国情;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需求相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四新”技术;坚持降损节能、保护环境、节省耕地,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作为未来农电系统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农电系统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

3.1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

(1) 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 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配变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 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 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 推广应用农网10 kV及以下工程和35~110 kV(66kV)变电所典型设计;推广应用10~110 kV(66 kV)组合式箱式变电所。

⑹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研究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 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推广使用S11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推广应用外露带电体绝缘化的配电变压器;积极推广使用配电变压器用新型熔断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推广应用复合绝缘材料制造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子。

(7)制定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3.2 自动化建设

自动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适合于农网特点的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功能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方案,特别是FTU模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积极开展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应用试点,在城区、重要城镇、工业园区等区域努力实现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DA)功能,努力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监控功能和就地控制功能,因地制宜扩展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

(2)积极推广使用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等技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的大、中、小型调度自动化

系统建设模式,建设完成600个实现SCADA功能的小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4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等功能的中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2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电能量计量、配网自动化等功能的大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

(3)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

(4)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

(5)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3.3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②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农网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农网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

③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3.4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2)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督、分析和诊断,实现设备的优化检修,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推广应用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和带电作业设备,努力提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4)推广应用降损节能新技术;研究开发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及配电网络线损在线计算软件,有效降低电能损失;推广农村电网电压和无功综合调控方法,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新技术,采用电压无功的综合调控方法,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5)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和分析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抑制干扰和降低电能污染的控制措施。

(6)开展电网故障、负荷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经济运行和环保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

(7)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作业工作,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预控系统,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关于印发《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市(州)发改委、能源办,长白山管委会经济发展局,长春新区管委会发改局,各县(市、区)发改局、能源办,有关能源企业: 《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能源局 2017年5月10日 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推进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机遇期,也是全面深化能源改革的攻坚期。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吉林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了我省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省能源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能源工业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保供给、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注重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创新能源发展方式,扎实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能需求,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基本现状 1.资源状况 我省能源资源种类较为齐全,传统化石能源储量不足,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较大。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资源储量27.5亿吨,其中基础储量9.8亿吨(储量7.27亿吨);原油累计探明储量16.38亿吨,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4910亿立方米;油砂资源储量4.8亿吨;油页岩已探明储量1086亿吨,占全国资源储量80%以上,位列全国第一;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2亿千瓦,可装机容量约5400万千瓦;农作物秸秆产出量约4500万吨/年,可能源化利用的资源总量约1200万吨/年,林业剩余物资源量约1000万吨/年,可能源化利用量约400万吨/年;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二类地区;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574.4万千瓦;深部地热能量潜力相当于26亿吨标准煤。 2.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供应能力平稳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装备水平稳步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控制。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一大批电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截至2015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611.4万千瓦,年均增长5.1%,人均装机达到0.95千瓦。电网建设全面加强,全省50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11座,22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80座,初步构成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体系。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能力有较大提高,“气化吉林”全面实施,沈阳——长春天然气管道已通气运行,四平——白山天然气管道及长春高压外环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长春市2个5000立方米储气库投入运行,全省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4710公里。2015年,天然气产量19.7亿立方米,比2010年提高12.6%;原油产量481万吨,增储稳产成效明显;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90万吨,原油加工量901万吨,比2010年提高10.8%。 ——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发展较快。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敦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5个百万

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看新能源发展

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看新能源发展 发表时间:2017-09-06T14:26:21.630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作者:张阔 [导读] 依托电力外送通道,优先存量,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是解决“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难题的重要补充。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辽宁沈阳 110811 摘要: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国家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开发布电力发展五年规划。电力规划是指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是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根据《电力规划管理办法》,电力规划应在建设规模、投产时序、系统接入和市场消纳等方面统筹衔接水电、煤电、气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各类电源专项规划,形成协调统一的电力规划。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规划 1新能源消纳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也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1.1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是破解“三北”地区存量新能源消纳的主要途径 根据规划,将采取3种途径提高系统灵活性。 (1)加大调峰电源的建设规模。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700万kW,在有条件的华北、华东、南方、西北等地区建设新增天然气调峰电站500万kW。 (2)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力度。“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热电联产机组改造规模达1.33亿kW,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8600万kW。改造完成后,增加“三北”地区调峰能力4500万kW。 (3)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和考核,充分发挥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根据“三北”不同地区电源结构及不同因素对于弃风弃光的影响度测算,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力度能够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弃风问题;充分发挥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是解决华北(主要是冀北地区)弃风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北地区由于电源装机严重过剩,即使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发挥区域内省间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仍难以根本改变弃风弃光局面。 1.2“依托电力外送通道,优先存量,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是解决“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难题的重要补充 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低,目前采用建设专用电力外送通道、大规模送出“三北”地区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不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主要采用与其他电源打捆方式实现新能源外送。采用与火电打捆外送模式,即使按照理想的送电方式,通道外送新能源电量的比例一般也很难超过1/3,这也是业界一些专家学者对“风火打捆”外送模式不认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条件下,跨省区外送消纳很难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主要途径。《规划》提出,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kW。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已建、在建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已基本明确的风电、光伏外送规模已达到4000万kW,也就意味着在“十三五”电力规划中,除已建、在建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没有考虑新开工“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输电通道。 2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规划问题的几点探讨 2.1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力规划与传统电 力系统规划有哪些异同随着电力系统接入新能源比例的提高,传统的选取典型日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在进行电力平衡时,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按照90%保证率等效约10%~20%的装机比例参与平衡是不合适的。采用时序生产模拟的方法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才能准确刻画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的消纳状况。随着分布式电源比重的提高,对网供负荷特性的影响较大,加州著名的“鸭形”曲线反映了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后对系统净负荷的影响。 随着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系统净负荷与传统意义的用电负荷差异很大,需要考虑采用净负荷进行系统规划。传统电力规划只必须考虑保证电力供应和经济性最优2个目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不仅要保证电力供应和经济性最优,还需要考虑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标。 2.2如何在规划中体现新能源优先发展 新能源优先、优化发展应该首先根据新能源利用目标,考虑95%的有效利用率,确定新能源最小开发规模,根据新能源资源和电网条件确定新能源开发布局,对于接入配电网的分散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是无法纳入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的,应该在净负荷中考虑。新能源优先在省内参与电力电量平衡,按照水电、风电、光伏、核电优先的原则,通过生产模拟的方法确定。按照经济性原则,根据场址、资源等条件确定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电源需要新增规模及在系统中的运行小时数,从而确定煤电和气电机组的选型,必要时结合消纳市场考虑外送。在“十一五”、“十二五”电力规划缺位的情况下,“十三五”电力规划更像一个确定电源的规划,在规划中已很难做到新能源优先,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kW以上”也反映了这种无奈。最终导致新能源优先发展的原则无法落实。 2.3如何在电力规划中实现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调发展 风电、光伏发电由于其出力特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在系统运行中很难独善其身,需要其他电源提供支撑。特别是在以煤电为主要电源的中国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对煤电机组运行的影响很大。对于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对于中国,未来煤电的定位一定是调节电源。那么,在当前强调对存量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的同时,也需要对新增煤电机组提出灵活性的技术参数要求,对于新增煤电机组的技术要求就不再是大容量、高参数,而是调峰能力、爬坡率等。 2.4如何在电力规划中实现新能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目标不设上限是本次规划的创新。但是,不设上限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如何进行配套电网规划,也给电网规划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电网规划是根据确定电源的规模、布局以及消纳市场确定输电方案,最终形成电网规划方案。但对于新能源,特别是接入配网的6000万kW的分布式光伏和分散风电,在电源规模和布局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配套电网规划的确是个难题。德国是世界上分布式光伏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德国的电网适应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被动适应、局部改造和全面升级3个阶段。在分布式发展的初期,配电网规划不考虑分布式电源,主要利用已建成配电网的裕度发展分布式电源,经过电网校核确定并网点;随着分布

河北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电力是关系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和公用 事业。“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 化改革的攻坚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 展理念,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 大历史机遇,着力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保障电力安全可靠运行,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 本规划依据《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省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十三五”能 源发展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16— 2020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 一、发展基础及形势 (一)发展基础 1.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2015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176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583 6万千瓦,发电量2301亿千瓦时,比2010年分别增长485亿千瓦时、1621万千瓦、23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分别为3.4%、6.7%、2.2 %。2015年,接受区外送电量87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 6%,较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 2.电源结构持续优化 —1—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 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022万千瓦、280万千瓦、46万千瓦,比2010年分别增长650万千瓦、280万千瓦、32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由9.2%提高到23.1%。燃煤火电装机容量411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70.5%,下降15个百分点,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燃煤火电装机比重由71.7%提高到83.7%。 3.电网设施日益完善 2015年,全省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8座,变电容量7536万千伏安,线路9918公里;220千伏变电站351座,变电容量10757万千伏安、线路21063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分别是2010年的1.53和1.35倍。冀北电网与北京、天津电网联络紧密,形成多通道、多方向接受区外电力的坚强受端电网,河北南网形 成“三横两纵”500千伏主网架。配电网供电能力逐年增强,电网 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加快实施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 计划,完成节能改造2761万千瓦,单位平均供电标煤耗由337克标煤下降至321克。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燃煤电厂地方排放标准,完成2 52台燃煤机组污染防治设施治理或升级改造,2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机组污染物排放浓度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20万千瓦以下机组全 部达到地方排放标准,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约9.5万吨、14.3万吨和3.1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2—

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解读

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解读 欢迎来到小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解读,欢迎参考~ “十三五”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及影响分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本次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在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能源产业作为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十三五能源战略事关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生产布局,影响能源投资决策和管理运行。能源观察获悉,国家正在制定能源“十三五”规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能源安全发展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从近期政府管理部门对外透露信息看,未来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战略导向基本明确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能源体制改革是主要内容。 一、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能源战略从保供给为主,开始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这意味着敞开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受到控制,控制手段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也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减少补贴来实现。

反观过去十年能源消费路线,“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的亿吨标煤,增至2010年的亿吨,年均增长率%。按照能源“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在经济下行、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形势下,这一目标有望实现。 有机构测算,如果在政策环境不变情景下,按照以往经济发展路径测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4亿吨标准煤左右,2030年将接近70亿吨标准煤。显然这样的增速不可持续,生态环境和国际环境也将承受巨大压力。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主要是控制煤炭。国家将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已经明确的是,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 能源消费控制直接影响未来能源项目建设和审批。直接表现为,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发展将受到抑制;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新建燃煤机组建设将得到严格控制;煤炭过快增长的产量也将受到约束。 二、能源生产布局继续西移 西部地区仍是我国能源生产的主要阵地。按照国家“五基两带”的构想,未来将建设东北、山西、鄂尔多斯、西南、

电力发展规划和计划

电力发展规划和计划 篇一:关于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6个挑战、8个目标关于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6个挑战、8个目标 昨天(11月7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份指导文件可谓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光伏人,规划中有哪些内容是我们不得不知道的呢? 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清洁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布局、安全发展;智能高效、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保障民生、共享发展。 六个新挑战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电力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进入“十三五”,电力工业不仅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供应宽松常态化、电源结构清洁化、电力系统智能化、电力发展国际化、体制机制市场化等一系列新挑战。 六个“着力” 着力调整电力结构 着力优化电源布局 着力升级配电网 着力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着力提高电力系统效率 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总体来说,电力的发展要按照《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部署,加快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惠及广大电力用户,为全面建成小(转自:小草范文网:电力发展规划和计划)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八个目标任务 《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 1、供应能力方面。预期2020年,我国人均装机将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 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2、电源结构方面。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 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光电方面,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

(完整版)电力十三五丨绘就现代电力工业体系蓝图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绘就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电力工业体系蓝图设定三大约束性指标,布局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协同增效中国电力报中电新闻网记者陈学婧 “预期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 6.8 万亿~7.2 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3.6~4.8%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 亿千瓦,年均增长5.5%;西电东送2.7 亿千瓦,年均增长14.04%;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27%。”11 月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在发布会上公布了“ 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总量目标,并介绍了“ 十三五” 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法改司司长梁昌新主持发布会,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纵观《规划》,指导思想中提出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贯穿始终。 未来五年,我国电力绿色发展意味更浓、灵活性协调性要求更高、保民生促改革分量更重。 绿色清洁: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5%、装机规模7.7 亿千瓦 “十三五” 期间,电力工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电力系统转型的重要标志。 《规划》明确,到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一约束性指标彰显了我国 电力绿色发展的决心。 据韩水介绍,到2020 年,我国常规水电达到 3.4 亿千瓦,年均增长 2.8%;抽蓄装机4000 万千瓦,年均增长11.7%;核电装机0.58 亿千瓦,年均增长16.5%;风电装机2.1 亿千瓦,年均增长9.9% ,其中海上风电500 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 1.1 亿千瓦,年均增长21.2%,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 万千瓦。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7.7 亿千瓦左右,比2015 年增加 2.5 亿千瓦,占比约39%,提高 4 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 在明确非化石能源预期规模的同时,亟待回应的是未来五年如何解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弃水、弃风、弃光问题。 对此,韩水分析指出,“电源布局”“ 电网输送”“系统调节能力”是影响当前水电、风电、光伏消纳的三大主因。 基于此,《规划》明晰了优化调整能源开发布局,保证弃水、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的路径:水电一一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 坚持生态优先和移民妥善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坚持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严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坚持开发与市场消纳相结合,统筹水电的开发与外送,完善市场化消纳机制。强化政策措施,新建项目应提前落实市场空间,防止新弃水现象发生。 风电一一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加快中东部及南方等消纳能力较强地区的风电开发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调整“三北”风电消纳困难及弃水严重地区的风电建设节奏,加大消纳能力较强或负荷中心区风电开发力度。 光伏一一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支持光热发电。 核电一一安全发展核电,推进沿海核电建设。 如何缓解“电网输送”“ 系统调节能力”两大因素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制约,则亟待安全、灵活、高效的电力系统支撑。 安全灵活: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 1.3 亿千瓦、新增抽蓄电站1700 万千瓦适应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消纳,改变局部地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客观上急需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智能化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的电力系统。

十三五能源规划总体思路渐趋明晰

十三五能源规划总体思 路渐趋明晰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十三五”能源规划总体思路渐趋明晰 在“十二五”即将走向最后一年的时候,“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工作也已经启动,国家能源规划的顶层设计将是什么样的呢近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对我国“十三五”能源规划思路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面对我国能源发展中出现的两大矛盾—供需逆向分布、能源与水逆向分布,“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对能源布局进行优化。 煤炭开发分层对待 面对能源赋存条件的限制,“十三五”规划的能源生产布局依旧是“五基两带”,即东北、山西、鄂尔多斯、西南、新疆5大能源基地,核电及海上2个能源开发带。 其中,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煤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95%以上。由于煤炭供给过剩,因此对煤炭基地的规划将划分层次,区别对待。优先开发蒙东、黄陇和陕北基地,巩固发展神东、宁东、山西基地,限制发展东部即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优化发展新疆基地。新疆基地将在“十三五”之后发挥更大作用。 “十三五”期间规划投产的重要煤运铁路是蒙华铁路,到2017年,这条铁路年运能将达到1亿吨,远期达到2亿至3亿吨。初步测算,蒙华铁路运送的煤炭每吨大约可以节省运费200元,相当于每千瓦时电价便宜元。何勇健表示,作为专用的动力煤输送通道,蒙华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能源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能有效缓解华东地区缺电的问题。 首次明确减煤目标

“十三五”将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其中煤炭作为控总量的重点,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 据透露,煤炭消费量控制的重点将落到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主要方式是大气污染防治。 未来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要依靠煤炭,在理想的状态下,将逐步引导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过渡。 从消费总量看,煤炭在“十三五”期间仍然是发电的主要燃料,因此煤炭利用的发展方向将被引导至集中高效燃烧上来,减少散煤燃烧将成为目标。 煤化工是否要发展在业界争议较大,但从顶层设计思路看,现阶段煤化工对国家战略上的意义重大,还需要有序发展。“一是提供战略储备,二是在油气紧张时,煤制油气可以作为替代能源保证应急需求,三是增加我们在国际谈判中的底气。”何勇健说。 煤电近零排放技术的突破,使得煤电在排放上能够达到或接近天然气发电的排放水平。这给煤电发展在政策上获得支持提供了依据。 据了解,《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今后,东部地区依然可以建设新的煤电项目,只是条件更为苛刻—必须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而且煤炭消费总体规模不得扩大。东部电力需求的满足找到了很好的途径,同时单纯依靠西部送电的风险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当然,国家也会配套有关电价政策,支持煤电项目做到更加环保。 替代能源大发展

南方电网十三五规划

市场资讯 2013-10-22 南方电网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网] 虽然“十二五”还没有画上句点,但是国内首个“十三五”电网规划已经出炉。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南方电网未来八年的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措施。 此次《规划》发布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以“公司”的名义单独发布规划,《规划》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南方电网公司、专家组共同制定完成的,重点突出了国家能源局在国家级规划制定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规划名为《南方电网“十三五”规划》,而不是《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规划》。 南方电网公司的经营区域覆盖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及广东省(区),电力流向以西电东送为主。自“十一五”以来,南方电网的建设和运营水平满足了区域内2.02亿kW电源安全送出和8343亿kW.h用电负荷的可靠供电。 目前,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网架由“六交三直”发展至“八交五直”,输电能力由1120万kW提高到2470万kW,年送电量由535亿kW.h提高到1240亿kW.h,到2012年底,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9000亿kW.h。 根据预测,到2015年,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将达到1.05万亿kW.h,“十二五”年均增长8.3%;到2020年将达到1.363万亿kW.h,“十三五”年均增长5.3%。为了满足区域内电量增长的需要,《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8年南方电网发展的6个主要目标。 稳步推进西电东送。到2015年,南方电网建成“八交八直”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送电规模达到3980万kW;到2020年,再建设6~8个输电通道,满足云南、藏东南和周边国家水电向广东、广西送电要求。 形成适应区域发展的主网架格局。综合考虑电网安全、输电效率、经济性等因素,到2020年,现有的五省(区)同步电网将逐步形成规模适中、结构清晰、相对独立的2个同步电网。其中以云南省电网为主体形成送端同步电网,其余4省(区)电网形成一个同步电网。《规划》提出,南方电网将主要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实现跨区域送电。

无锡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序言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着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加快实施能源行业节能减排,逐步形成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无锡市经济转型发展、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关键期,是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惠民的深化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0年)》《江苏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方案》等,编制《无锡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为无锡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包括江阴、宜兴2个下辖县级市和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市辖区域,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苏南用能负荷中心,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能源资源较为贫乏,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可再生能源仅太阳能具备较大规模利用条件。“十二五”以来,无锡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能耗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形成了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一、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十二五”末,以大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全市电网已形成220千伏输电网和变电站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为支撑的网架结构,供受电能力全面增强。电厂统调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65万千瓦,非统调机组83.8261万千瓦。江苏国信协联燃机热电联产工程和无锡蓝天热电联产项目均已投产运营,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供应能力持续加强。 煤炭储运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末,煤炭供应能力已达到3100万吨左右,全市不断加强本地区煤炭资源中转储备能力建设,有效保障全市煤炭供应。 油品总量稳中有升。“十二五”以来,全市按照部、省成品油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成品油市场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之间。 天然气稳定供应。管道天然气和LNG同步发展,目前全市拥有两家管道输气单位,分别为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及江苏省天然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气源来自新疆(西气)和四川(川气)。2015年,“西气”供气规模为5.1亿Nm3/a,“川气”供气规模为1.9亿Nm3/a。当管输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时,以LNG作为补充气源。2012年底,如东LNG正式投运,更加保障我市天然气市场的稳定供应。 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按照“供需并重、内外兼顾”的基本思路,着力推进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区外受电同步优化。2015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489万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28.75万吨标准煤,占5.55%,比2010年提高1.54个百分点。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3800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7%。其中原煤消费量2278万吨,比2010年减少400万吨。

上海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为实现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能源科技装备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以上;临港燃机

一期、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东-海门-崇明岛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和崇明岛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气,累计建成高压天然气管道超过750公里,燃气安全供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石洞口燃气生产和能源储备项目、浦航中转油库二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油气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1 14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从“十一五”期间的6.3%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1.3%。本市抓住能源供需矛盾趋缓、清洁能源供应充足和新能源政策集中出台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外来电、本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约4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燃气发电在全市发电装机中的比重突破20%,告别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全天然气化。 (三)新能源利用快速增长,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 修订出台《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1)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2) (一)产业现状 (2) (二)发展趋势 (3) 二、总体思路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发展目标 (6) 三、发展重点 (7) (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7) (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9) (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11) (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3) (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14) (六)前沿新材料 (16) 四、区域布局 (17) 五、重大工程 (19) (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19) (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20) (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21)

(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22) (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22) (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23) (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 (23) (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24) (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25) (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25) 六、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 (25) (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26) (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 (26) (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27) (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 (27) (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 (28) (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 (28) (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28) (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29) 附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重点产品目录

前言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配置政府公共资源和引导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专栏1 新材料的定义与范围 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为突出重点,本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领域:①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金属材料。②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③先进高分子材料。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能、适宜在特殊领域或特定环境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 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腐蚀、光电等特殊性能的材料。⑤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异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新型材料。 ⑥前沿新材料。当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新材料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材料。

山东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山东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前言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电力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大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以及“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方针,为电力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基本遵循。“十三五”是我省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胜阶段,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潜力,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发挥电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涵盖煤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重点阐述“十三五”期间全省电力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十三五”全省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大电力项目规划布局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1) 第二章发展趋势 (7) 第三章总体思路 (10) 第四章发展重点 (13) 第五章环境影响 (26) 第六章保障措施 (30)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强区域、促改革、惠民生、建生态、防风险等各项任务,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300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4%。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力行业继续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电力消费保持稳步增长,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能源得到快速发展,装机结构不断优化;“外电入鲁”实现重大突破,接纳省外来电水平明显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一)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117亿千瓦时,较“十一五”末增长1819亿千瓦时;“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9.2%。2015年,一产、二产、三产及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分别为1.9%、80%、8.3%和9.8%,与“十一五”末基本持平。伴随着用电量增长,全省用电负荷持续创出新高。2015年,全省最高负荷达到7760万千瓦,较“十一五”末增长2550万千瓦;“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8.3%。

适应新常态―电网企业启动“十三五”配电网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十三五”配电网发展规划—智能变电站建设首当其冲 近日获悉,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强配网建设管理,完成30个重点城市、30个非重点城市核心区的建设改造,力争实现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 99.975%、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84%,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050%。为实现这一目标,国网公司正通过开展“低电压”专项治理,解决505万户“低电压”的问题。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也将持续加强城乡配电网的建设改造。 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持续加大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曾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配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日积月累,如配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强,可靠性不高,一些地区“低电压”、“卡脖子”问题突出等。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配电网负荷也快速增长,其功能和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这不仅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接入管理、运行检修、安全协调控制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日益紧迫。 为此,国网公司制定了相关规划,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城乡配电网协调发展、配电网与上一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客户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国网公司将于2015年在重点城市核心区域率先建成现代配电网,重要城市主要城区基本建成现代配电网,全面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以及农网“低电压”问题,适应分布式电源8%渗透率接入;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配电网,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用电需要。 同时,根据《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该公司将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将达到80%。

国家能源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能源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11 月7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 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电 力发展5 年规划。上次发布需要追溯到2001 年1 月1 日,当时的电力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以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未发布电力规划。在此 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迅速提升: 截至2015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3 亿千瓦,其中水电3.2 亿千瓦,占21.1%;火电9.9 亿千瓦,占65.56%;核电2608 万千瓦,占1.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1.72 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达到5.69 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在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之时,即截至2000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3.19 万千瓦,其中水电7935 万千瓦,占24.9%;火电2.38 万千瓦,占74.4%;核电210 万千瓦,占0.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33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1.37 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 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到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 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 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 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考虑到为了避免出现电力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电力发展适度 超前的原则,在预期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的基础之上,按照2000 亿千瓦 时预留电力储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 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 一、主要指标1 1.在强化能源节约、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前提下,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600万吨标准煤左右。 主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区政府 完成时限:2020年 2.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5%以上。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2020年 3.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户均年停电时间下降到27分钟以内,其中四环路内、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等重点区域户均年停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1节能减排相关目标已另行分解落实。

完成时限:2020年 4.管道天然气覆盖全市,基本实现城六区外平原地区管道天然气镇镇通。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有关区政府、市燃气集团 完成时限:2020年 5.全市清洁供热比重达到95%以上,余热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各区政府、京能集团 完成时限:2020年 6.基本完成全市老旧管网消隐改造。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区政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京能集团、市燃气集团、 完成时限:2020年

二、打好压减燃煤攻坚战 7.到2017年,城六区及通州区、大兴区和房山区的平原地区实现基本无煤化。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区政府 完成时限:2017年底 8.到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实现基本无煤化。 主责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区政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京能集团、市燃气集团 完成时限:2020年 9.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基本完成工业企业用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 主责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环保局、相关区政府、京能集团、市燃气集团 完成时限:2020年 10.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大兴区、房山区的平原地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 主责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大兴区、房山区政府、京能集团、市燃气集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