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事故八: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八: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八: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八: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八: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爆炸事故

一、事故调查分析

(一)事故概要

1、事故简介

2011年11月6日23时55分,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车间发生爆炸引起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硫化氢应力腐蚀导致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顶回流罐破裂是发生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①违规设计、违规制造。在2004年7月第二套催化裂化和第二套气体分馏装置建设中,当时虽没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但其自行设计,擅自委托制造,也存在违规行为。

②对存在的隐患处理不当。气体分馏装置存在硫化氢腐蚀,曾出现硫化氢严重超标现象,企业没有据此缩短设备监测检查周期,排查隐患,加强维护保养。(二)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四十多年来几经扩能和技术改造,将原来2万吨/年简单再生产的燃料型企业建成原油加工能力50万吨/年以化工为主体,汽、柴油为辅的化工燃料型企业。

公司现有厂区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7套生产装置,其中:常压蒸馏装置一套,加工能力为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两套,加工能力为40万吨/年(其中:一套催化裂化装置15万吨/年、二套催化裂化装置2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两套,加工能力为15万吨/年(其中:一套气体分馏装置为3万吨/年已停用、二套气体分馏装置为12万吨/年);气体精制装置一套,加工能力为6万吨

/年(属新建设项目,至今未投入使用);乙苯装置一套,加工能力为4万吨/年(属新建设项目,至今未投入使用)。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精丙烯、丙烷、苯、甲苯、二甲苯、车用液态烃、乙苯等。

2、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自催化裂化装置来的石油液化气首先进入气体分馏装置原料缓冲罐V508,由脱丙烷塔进料泵P501抽出,经E502、E504换热后进入脱丙烷塔T501,气液相在塔盘上传质传热,塔底混合碳四经与原料换热后送出装置。脱丙烷塔顶C2、C3组份经空冷E507、冷506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丙烷塔回流罐V501,气相进入瓦斯管网。液相一路由脱丙烷塔回流泵P502抽出打入脱丙烷丙塔顶为本塔回流,另一路为脱乙烷塔进料。

脱乙烷塔顶C2、C3组份经E508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乙烷塔顶回流罐V502,气相进入瓦斯管网。液相由P504抽出打入脱乙烷塔顶为本塔顶回流。脱乙烷塔底C3组份自压入粗丙烯塔T503,塔底丙烷经E512冷却后送出装置。塔顶C3组份进入精丙烯塔T504塔底,T504塔底液相由P505抽出打入粗丙烯塔T503为该塔顶回流。精丙烯塔顶丙烯组份经空冷E509、E510冷凝冷却后进入精丙烯塔T504顶回流罐V504,气相进入瓦斯管网,液相丙烯由泵506抽出,一路做为精丙烯塔T503顶回流,另一路丙烯产品经冷却后送出装置。

(三)事故经过

2011年11月6日23时55分许,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气体分馏装置(年处理能力十二万吨)冷换框架一层平台最北侧的脱乙烷塔顶回流罐(设备编号v-502)突然发生爆炸,罐体西侧封头母材在焊缝附近不规则断裂,导致封头85%部分从安装地点沿西北方向飞出190m,落至成品油泵房砖砌围墙处,围墙被砸倒约4平方米,碰撞产生的冲击波将泵房所有玻璃击碎。

其余罐体连同鞍座支架在巨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挣断与平台的焊接,向东从二套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室及循环水泵房房顶掠过,飞行80m,砸在循环水泵房东侧管带处,罐体带支架在飞过二套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室过程中,将操作室顶棚刮塌,操作室南侧部分墙体倒塌,将循环水泵房东侧管带处房顶砸塌5平方米左右。当时操作室内操作工共13人,二套催化裂化装置稳定一操路某某、反应岗

外操孙某当场被砸死,三班班长张某某右手臂骨折;副主任任某某头部划伤;反应外操欧某某头部划伤;主任侯某某脚部扭伤;反应一操张某手臂划伤;余热锅炉岗苗某某在循环水泵房内巡检当场被砸死。

罐体爆炸后,罐内介质(乙烷与丙烷的液态混合物)四处喷溅、气化,并在空气当中扩散、弥漫,与空气当中的氧气充分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间隔12秒后,遇明火发生闪爆,一车间气分班三班班长马某某、化验员曹某某、刘某某去气体分馏装置一层平台下采样点采样,途中马某某和曹某某身上被喷溅的介质烧着,掉头向一套催化裂化及气体分馏装置联合操作室跑,跑至操作室外塔灯处,操作室人员迅速用灭火器将两人身上火扑灭,刘某某听见爆炸响声后也掉头向一套催化裂化及气体分馏装置联合操作室跑,脸部轻微燎伤,三人被立即送往吉林油田总医院救治(马某某于11月7日14时转入长春医大医院,于11月8日23时左右救治无效死亡;曹某某于11月7日11时转入长春烧伤医院)。

(四)事故损失情况

(1)此次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

(2)大火将二套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室北侧的装置区办公室(设备部、安全部)室内可燃物引燃发生火灾,将楼内所有可燃物烧尽;持续燃烧的大火将冷换框架严重烧损,一层平台以上立柱严重变形,二层平台空冷部分坍塌,护板脱落,冷换框架两侧塔1、塔2、塔3、塔4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烧损和破坏;闪爆产生的冲击波将附近气体精制泵房、常压泵房、气压机主控机房、主风机房、循环水泵房玻璃全部震碎。经初步统计,此次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869万元。

(A)

(B)

(C)

(D)

图1 事故现场破坏情况(A-D)

(五)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调查组在原始记录、现场勘查资料、调查问询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通过DCS数据,排除了此次事故操作因素导致爆炸的可能性。

(2)通过现场监控录像等,排除了因介质大量泄漏发生火灾引发爆炸的可能性。

(3)该罐未从焊缝处开裂,排除了焊接质量问题导致爆炸的可能性。

(4)通过强度核算,排除了罐体封头厚度不够原因造成爆炸的可能性;通过钢材质量报告单,排除了母材原始成份超标导致爆炸的可能性。

(5)从色谱分析台帐看出,介质中硫化氢含量时有超标,从断口上观察,裂纹扩展区断口平齐,是典型的应力开裂裂纹,另外,裂口与主应力方向垂直。

综合分析,硫化氢应力腐蚀导致该罐破裂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气体分馏装置(年处理能力4万吨)在2004年11月建成投产后,没有有效的脱硫手段,一套催化裂化装置与二套催化裂化装置所产生的液态烃只配套有碱洗系统,脱硫效果一直不佳,直至2009年末20万吨/年脱硫醇装置才建成投入使用。从化验分析报告单看出,2009年末之前硫化氢含量时有超标现象(经常超过10ppm以上,甚至达到1500ppm)。液态烃在含有微量水的情况下,硫化氢溶解于水,形成湿环境,硫化氢会发生电离,使水呈弱酸性,硫化氢在水中离解出氢离子,在0-65℃温度范围内,发生如下电离反应。

H2S=H++HS-HS-=H++S2- 2H++2e= H2↑

原子半径极小的氢原子在压力作用下渗入钢的晶格内部,并融入晶界间,融入晶格中的氢有很强的游离性,在一定条件下将导致材料的脆化(氢脆)和氢致微裂纹,在晶格等处形成很大的应力集中,超过晶界处强度后生成微裂纹,并随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步扩展。

11月9日,吉林油田公司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对事故罐封头进行了超声波测厚检测,检测发现大量分层现象;松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罐封头及筒体进行了超声波测厚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测出分层倾角最大为10.2°,初步判定封头测点处存在分层(重皮);同时,事故调查组从封头上取样0.04平方米送

至吉林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微观金相试验,进一步证实存有大量分层现象,从金相分析看,不排除母材有原始分层现象,金属分层现象是硫化氢应力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氢原子在应力梯度的驱使下,向微裂纹尖端的三向拉应力区集中,使晶体点阵中的位错被氢原子“钉扎”,钢的塑性降低,当内压所致的拉应力和裂纹尖端的氢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微裂纹扩展,扩展后的裂纹尖端某处氢再次聚集,裂纹再扩展,这样最终导致破裂,这种现象称之为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硫化氢应力腐蚀属于延迟破坏,可在几小时、几天、几周、数月或几年后发生,但无论破坏发生迟早,压力容器表面无任何破损痕迹,往往事先均无明显预兆。

大量事实及理论依据充分证明,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顶回流罐正是由于硫化氢应力腐蚀造成筒体封头产生微裂纹,微裂纹不断扩展,致使罐体封头在焊缝附近热影响区发生微小破裂,导致介质小量泄漏,10分钟内罐内压力下降了0.037MPa,随着微小裂口的发展增大,使罐体封头强度急剧减弱,在23点55分罐体封头突然整体断裂,首先发生物理爆炸,罐内3吨介质全部外泄,迅速挥发,变成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12秒后遇明火发生闪爆(物理爆炸)。

2、间接原因

(1)该公司2004年建成投产的4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属抄袭沈阳新民蜡化厂同类装置设计文件;该装置2007年12万吨/年扩容设计过程中,属抄袭原前郭炼油厂12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设计文件,部分主要设备属委托清华大学北京泽华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核算,由于是非正规、整体设计,两次设计均未考虑到硫化氢腐蚀因素,没有设计配套的脱硫设施,致使2009年末之前所生产的液态烃长期无有效的、相应的、可控的脱硫手段,导致催化液态烃H2S含量时有超标现象。

(2)该装置2004年建设过程中,所有压力容器均属利用抄袭图样,私自委托制造,产品出厂后无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铭牌等技术文件及资料,严重违反了《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之规定。制造质量问题,在焊接压力容器中,常可能隐藏有缺陷,这些缺陷在适当的条件下,如硫化氢应力腐蚀情况下,会使

容器加剧破坏。

(3)该装置建设过程中,属企业自行施工安装,该企业无安装资质,V-502罐鞍座下钢结构支架与平台焊接不牢固,致使支架挣脱与平台的焊接随同罐体飞出,刮塌操作室屋顶,砸塌循环水泵房屋顶。

(4)设备管理不到位,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1999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项之规定,压力容器在使用条件恶劣或介质中硫化氢及硫元素含量较高(>100ppm)时,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3年以下),而企业未采取相应调整措施。从企业液态烃色谱分析台帐可以看出,H2S含量超过100ppm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事故应急处置

爆炸发生后,该公司及时启动公司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消防支队于11月6日23时56分54秒接到该公司保安报警后派出95名消防官兵、出动16辆消防车展开灭火救援,火势在11月7日3时左右得到了有效控制,于11时13分扑灭。

三、反思与建议

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06”事故,突出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安全基础建设薄弱,安全生产法规、规程在企业中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企业自1970年建厂以来,基本保持了生产安全运行,但是在2007年11月8日和2008年11月17日相继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平稳运行3年后又发生伤亡事故,说明了企业存在着“重发展,轻安全”的麻痹思想,急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认真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排查各方面、各环节安全隐患,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一)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真正建立起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机制,严格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人员的安全技能。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停工方案安全平稳停车,退料,扫线,达到检维修条件。

(三)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要害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四)加强工艺纪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界定管理界面,理顺工作程序,按规定严格各种物料质量标准检测检验。

(五)重新修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兰州石化公司“2006.12.11”爆炸事故

2006年12月11日,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顺酐车间常压凝结水储罐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一、事故装置简介 兰州石化公司2万t/a顺酐装置2006年8月30日中交,9月15日吹扫试压结束,进行水联运、油联运,11月8日原料与处理工段开车成功,11月19日氧化反应工段正式进料,11月29日装置的工艺流程全线贯通,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二、事故经过 2006年12月11日,根据助剂厂的安排,借装置停工机会更改丁烷蒸发器(E-1301)蒸汽凝结水管线,即将丁烷蒸发器蒸汽冷凝水管线接到常压凝结水储罐顶(TK-1808)备用口,13时45分某建第一分公司3名员工在常压凝水储罐(TK-1808)顶部进行配管焊接作业,14时21分,电焊工在焊口打火,凝结水罐爆炸,罐体在底板焊缝母材处断开飞起,落在距原位东南方约 71m处,在罐上工作的3名员工遇难。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某建第一分公司在顺酐车间常压凝水储罐(TK-1808)顶部,用电焊焊接从正丁烷蒸发器(E-1301)引入常压凝水储罐(TK-1808)的蒸汽凝液管线作业过程中,遇到从脱丁烷塔进料加热器(E-1111)管程漏到壳程随蒸汽凝液进入常压凝水储罐(TK-1808)内积聚的碳四馏分,发生闪爆。 根据12月11日23时公司环境检测站检测发现丁烷蒸发器(E-1111)蒸汽排空口可燃气浓度达到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满量程的迹象。12月13日对向凝水储罐(TK-1808)排冷凝液的6台换热器进行通氮检漏试验。其中发现丁烷蒸发器(E-1111)试验开始冲压至0.23MPa,经2h保压试验,压力降至0.202MPa,经测量数据计算丁烷蒸发器(E-1111)的泄漏率达6.09%/h。从而断定爆炸可燃物丁烷是从丁烷蒸发器(E-1111)管程漏入壳程随蒸汽凝液串到常压凝水储罐(TK-1808)。 因丁烷蒸发器(E-1111)内漏,丁烷由管程泄漏到壳程,随蒸汽凝液进入常压凝水储罐(TK-1808)内积聚,丁烷蒸汽与空气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动火时将常压凝水储罐(TK-1808)内的爆炸性气体引爆。 2.间接原因 (1)风险认识不到位。助剂厂顺酐车间、某建第一分公司丁烷蒸发器(E-1301)蒸汽回水接到常压凝水储罐(TK-1808)顶备用口的计划改造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辨识,没有认识到可能发生冷凝液带可燃物料的风险,从而预见检修作业可能出现的燃烧爆炸的危险。虽然助剂厂顺酐车间职能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技术交底,但作业危险性与防范措施不明确。某建第一分公司作业人员也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隔离措施。 (2)违反动火管理制度,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严。

兰州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兰州石化火灾事故案例 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事故经过 兰州石化分公司402#原油储罐(直径46米,高19.3米,总容量为3万立方米)于1995年投入使用,一直未检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中央雨排管破漏、蒸汽盘管泄漏,计划安排进行大修。车间2002年10月22日将罐内原油倒空停用。由于多年使用,罐底残留水、泥、沙、油等沉淀物高0.4米左右。罐底清理工作由供销公司承包给兰州星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都公司,属企业外地方公司),双方签订了《检维修(施工)安全合同》。10月25日油品车间为星都公司办理了临时用电票,当日星都公司开始了清理工作。26日19时左右,星都公司职工在402#罐前进行交接班。21时左右,星都公司现场负责人押运油罐车到油品车间盛装罐底油泥,此时星都公司经理到现场为清理员工送饭。驾驶员将油罐车停靠在402#罐东侧防火堤上的消防通道上,由该公司职工负责在车顶装油泥。22时10分左右,进行停泵操作。随之就在木制配电盘的附近发生爆燃,火势顺势蔓延到人孔处,致使人孔处着火。在灭火时星都公司经理被烧伤,被送往兰化职工医院进行抢救,现场负责人被当场烧死,罐内余火于28日12时30分扑灭。 二、事故原因

星都公司严重违反《兰州石化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临时用电设备及开关、插座等必须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规定,在防爆区域使用了不防爆的电气开关,在停泵过程中开关产生的火花遇油泥挥发出并积聚的轻组分,发生了爆燃,导致火灾发生,是造成这起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经兰州市消防支队事故调查组认定,星都公司对此起重大火灾事故负直接责任,兰州石化分公司安全管理有漏洞,对此起事故负间接责任。 三、责任者处理 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安全合同有关条款,经2002年11月4日供销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1.油品车间专职电工,在星都公司申请临时用电时,在施工现场未做全面、细致的检查,致使星都公司在易燃易爆施工现场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导致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此次事故应负间接责任,给予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奖金。

吉林石化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石化公司火灾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06年11月28日,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11月28日14时30分,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段长董某、操作员刘某对裂解碳四储罐V-9301/2(容积均为1000m3)进行脱水作业。首先对V-9301进行了脱水作业,15时左右开始对V-9302罐进行脱水操作,董某首先打开罐底部两道脱水阀,下部阀门开度为两圈,上部阀门开度为两圈,没有见到有水流出。因当天气温已经达到-6~-16℃,因此两人怀疑阀门冻堵,在阀门打开的情况下,继续采取蒸汽加热的办法对V-9302罐脱水阀进行化冻。15时20分,V-9302罐的脱水管排出浆糊状液体,遇空气着火。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操作人员在对V-9302罐进行脱水过程时,沉积在脱水阀门上的聚合物流出遇空气引燃物料着火。 2.间接原因 (1)乙烯装置由38万t扩建到70万t后,裂解深度增加,裂解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增加了6%,加剧了端聚物产生速度,脱水时遇到空气引发火灾。 (2)对碳四罐脱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不够,对裂解碳四产生端聚物以及所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 (3)对乙烯装置工艺条件发生变化,引发碳四中丁二烯的组成发生变化没有引起重视。 (4)脱水管设计上存在缺陷,排水管应该设计成大于90°弯管并引出罐底部边缘。

三、预防措施 1.立即修改了液态烃罐区脱水操作法。 2.制定碳四罐蒸煮方案,每年用硫酸亚铁溶液蒸煮一次,作为规定纳入到操作规程中。 3.V-9301/2罐脱水管线加大于90°弯角,并完善操作平台,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取消有机合成厂碳四罐底脱水阀室。 4.组织研究院专家、有机合成厂丁二烯装置技术人员、合成树脂厂技术人员、聚乙烯厂技术人员等进行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加强对物料性质的研究,完善操作规程。 5.进一步优化阻聚剂注入量,以阻止端聚物的产生。

兰州石化公司“2010.1.7”火灾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左右,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了一起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一、事故单位简介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主要生产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有机化工原料三大系列化工产品。现有8个联合车间,包括10万t/a丁苯橡胶装置、5.5万t/a丁苯橡胶装置、5万t/a丁腈橡胶装置、1.5万t/a丁腈橡胶装置、 2万t/aABS树脂装置、1.5万t/aSAN树脂装置、6万t/a苯乙烯装置、4.5万t/a碳四抽提装置、8万t/aMTBE 装置、丁钠橡胶装置和液体橡胶装置。 316#罐区位于兰州石化公司橡胶石化区的西北角,东面为24万t/a裂解装置,南面为烯烃装置,北面为丙烯腈装置,西面为公司内部铁路线。316#罐区共分两个区域,分别由合成橡胶厂和石油化工厂使用管理。罐区由储罐、火车装卸栈桥和汽车装卸栈桥组成。现有储罐30具,设计总容量10359.56m3。其中石油化工厂有22具储罐,储存物料主要为甲苯、轻、重碳九、裂解油、加氢汽油、正己烷、抽余油、丙烯、丙烷、1-丁烯、拔头油、轻烃。合成橡胶厂有8具400m3球罐,其中7具球罐主要储存裂解碳四和丁二烯物料,栈桥可装卸丙烯、拔头油、裂解油、加氢汽油、甲苯、抽余油、丁二烯、正已烷、1-丁烯等物料。 316#罐区主要作为24万t/a乙烯装置的中间罐区,接收外购及生产装置转送的原料,将储存在储罐内的原料输送至各装置。

二、事故经过 2010年1月6日零点班开始,合成橡胶厂316岗位开启P201/B泵外送R202(裂解碳四储罐)物料,同时接受来自石油化工厂烯烃装置产出的裂解碳四。此时,其余2具碳四储罐:R201罐内储存物料291m3,R204罐检修后未储存物料。7日15时30分,根据生产调度安排,停送R202(罐内当时有物料230m3)物料,并从烯烃装置接收裂解碳四(接收量约6吨/小时);R201物料打循环。 17时15分左右,316岗位化工三班操作工王某按班长指令到罐区检查卸车流程,准备卸丁二烯汽车槽车。当王某走到罐区一层平台时,突然发现R202底部2号出口管线第一道阀门下弯头附近有大量碳四物料呲出,罐区防火堤内弥漫一层白雾,便立即跑回控制室,向班长孙某汇报。 17时19分,班长孙某向合成橡胶厂调度室报告,称R202底部管线泄漏,请求立即调消防车进行掩护,并同时安排岗位操作人员关闭R202底部第一道阀门,随即孙某带领操作工谢某、马某、丁某等全班人员到现场查看处理,同时安排王某负责疏散4号货位等待卸车的丁二烯槽车。与此同时,与罐区邻近的石油化工厂丙烯腈焚烧炉和1号化污岗位人员分别向石油化工厂调度报告,称橡胶厂316#罐区附近有大量白雾,泄漏及扩散速度很快。 17时22,班长孙某再次与调度联系,报告R202底部物料大量泄漏,人员无法进入。17时24分,泄漏物料沿铁路自备线及环形道路蔓延至石化厂丙烯腈装置焚烧炉区,遇到焚烧炉内明火后引起燃烧,外围火焰在迅速扩张后回烧至橡胶厂316#罐区,8秒钟后,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爆炸气在316球罐区附近发生空间闪爆。闪爆冲击波造成罐区部分罐底管线断裂,大量可燃物料泄漏燃烧。冲击波造成石油化工厂F1/C、D(拔头油罐)气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其他爆炸较大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12”其他爆炸较大事故调查报告2018年5月12日15时25分左右,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区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对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因苯罐发生闪爆,造成在该苯罐内进行浮盘拆除作业的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并抓紧查明原因、排查风险,切实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市长应勇作出指示,要求市分管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全力救治,查明原因;并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副市长吴清、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春雷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吴清副市长要求在全力救治事故被困人员过程中,要科学专业施救,避免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新的伤亡;同时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并做好事故遇难人员及家属善后安抚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安全监管部门会同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并邀请市监察委组成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直接原因的认定。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调查工作。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综合分析等工作,查明

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 经调查认定,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其他爆炸较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1.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海君;住所: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南银河路557号,经营范围:生产乙烯、聚乙烯、苯乙烯等。 2.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金科公司),法定代表人:刘道平;住所: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大道1621号2幢198室;经营范围: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等。 (二)工程承发包情况 2017年6月,赛科公司(甲方)与埃金科公司(乙方)签订《上海赛科PO/OSBL/BEU/OCU/AEU/GTU工厂机械、管道类检修维护服务合同》。双方约定:赛科公司委托埃金科公司就其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内赛科公司的乙烯裂解综合装置中相关工厂提供机械、管道类日常维护修理服务。该合同所包含的现场服务HSSE(健康安全保安环境)条款规定,埃金科公司作为赛科公司的承包商,要求遵循赛科公司生产部现场的HSSE 政策、程序和规则。

吉林石化公司员工薪酬管理制度规定

吉林石化公司员工薪酬管理规定

————————————————————————————————作者:————————————————————————————————日期:

员工薪酬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吉林石化公司薪酬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吉林石化公司(同样适用于吉化集团公司和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发〔1982〕59号《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劳部发[1994]489号《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5〕226号《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劳社部发〔2000〕8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吉石化人字〔2003〕40号《吉林石化公司基本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吉林石化公司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 吉石化人字〔2004〕38号《吉林石化公司完善基本工资制度实施方案》 吉石化人字〔2002〕11号《关于转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生产装置关闭、阶段性停产员工息工期间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化股人发〔2000〕2号《关于调整职工内部退养政策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吉劳安处函字[1995]5号《关于吉化集团公司部分职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 吉化人字[1995]第3号《关于部分职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请示》 3 管理职责 3.1 公司劳资培训处负责公司员工薪酬管理、检查、核算。 3.2 公司所属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员工薪酬的日常管理、核算、考核。 3.3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薪酬支付。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薪酬结算 4.1.1 结算依据 4.1.1.1 计时工资依据员工考勤记录、工作时间和既定的薪酬标准结算。 4.1.1.2 计件工资依据定额员审查签定的任务单或工票,按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规定的计件单价进行结算。 4.1.1.3 加班及延时工资依据员工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出勤工日,以及延长工作时间所发生的实际工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报酬标准进行结算。 4.1.1.4 奖金依据公司经济责任及其他考核规定兑现结算。 4.1.2 结算方式 4.1.2.1 员工薪酬按月薪日给的方法结算。凡从薪酬总额中支付的固定薪酬(岗位(技)工资,下同)、变动薪酬均需通过工资结算单或奖金明细表结算。 4.1.2.2 员工薪酬由公司人事部门统一结算并开据应付工资支取申请表,由公司财务部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炸火灾事故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炸火灾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分公司)316号罐区发生一起爆炸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一、事故企业概况 兰州石化分公司现有总资产约340亿,员工2.74万人,下属9个生产分厂,90套炼化生产装置,原油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70万吨/年。这次事故涉及的合成橡胶厂有10套生产装置,主要包括10万吨/年和5.5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5万吨/年和1.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等;石油化工厂有6套生产装置,主要包括25万吨/年乙烯装置、6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14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等。 发生事故的316号罐区始建于1969年,共有29个中间物料储罐,分属于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厂和合成橡胶厂。合成橡胶厂负责管理4个裂解碳四球罐和3个丁二烯球罐,7个球罐容积均为120M3。石油化工厂负责管理的22个储罐中,有10个为立式储罐(属压力容器),储存拔头油、丙烯、丙烷和1-丁烯;另外12个为常压立式罐,分别储存碳九、抽余油、加氢汽油等重组分。 二、事故简要经过 1月7日17时16分左右,合成橡胶厂316罐区操作工在巡检中发现裂解碳四球罐(R202)出口管路弯头处泄漏,立即报告当班班长。17时18分,当班班长打电话向合成橡胶厂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发生泄漏,并要求派消防队现场监护。17时20分,位于泄漏点北面约50米的丙烯腈装置焚烧炉操作工向石油化工厂生产调度室报告R202所在罐区产生白雾,接着又报告白雾迅速扩大。17时21分,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当班班长再次向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泄漏严重。17时24分,现场即发生爆炸。之后又接连发生数次爆炸,爆炸导致316号罐区四个区域引发大火。 事故发生后,企业和地方消防部门调集460余名消防官兵、86台各类消防车辆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扑救。鉴于着火物料多为轻质烃类,扑救十分困难,现场抢险灭火指挥部决定,对4个着火区实行控制燃烧,同时对周边罐采取隔离冷却保护措施。大火直到9日19时才基本扑灭。事故造成企业员工6人当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316罐区8个立式储罐、2个球罐损毁,内部管廊系统损坏严重。 三、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裂解碳四球罐(R202)内物料从出口管线弯头处发生泄漏并迅速扩大,泄漏的裂解碳四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后发生空间爆炸,进而引起周边储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管理体系持续发展论坛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部崔文峰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检维修及矿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炼化企业,全民在职员工2.74万人,总资产34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620亿元。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化生产企业。从1999年开始,“两兰”按照中国石油的总体部署,八年时间先后经历了“四三二一”重组整合的历程,2007 年6 月成立了新的兰州石化公司,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拥有1050万吨/年炼油,70万吨/年乙烯的特大型炼油化工生产企业,现有炼化生产装置90套,能生产汽煤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化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炼油催化剂、精细化工、有机助剂等多品种、多牌号、多系列石化产品。 兰州石化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围绕“做好做强,做大做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科学管理、和谐管理、精细管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企业的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公司开展的赶超先进的对标管理、缩减差距的十大攻关、查补短板的三大排查、业务流程的优化梳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全面修订以及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平台。 公司体系管理部门紧紧抓住改革发展和夯实各项管理基础的有利时机,以简化体系

文件、强化过程控制、规范专业管理、完善监控机制为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两层皮、疲于应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实现了体系管理与日常管理的紧密融合,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成熟度明显提升。 兰州石化公司自2004年全面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不断探索如何利用体系管理思想和标准,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打破陈旧、松散、经验式的传统管理方式,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通过多年来的创新和实践,公司各项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实物质量大幅度提升、顾客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摸索出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提升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成熟度,积累了丰富的体系管理经验,走在了集团公司炼化生产企业的前列,并在2011年集团公司炼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和分享。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七个方面的大胆创新与实践。 一、质量管理文化理念的创新与实践 质量文化和理念的培育是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打造优秀组织和团队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公司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不懈地倡导“零缺陷”管理理念、树立“大质量”的管理思想,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成本求效益”的管理原则。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一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质量文化理念、树立员工、企业、供方、顾客互利双赢的思想,以为社会提供安全、绿色、优质的产品为己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服务至上,以最快的速度、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帮助顾客实现愿望。积极探索尝试质量管理新方法、新技术,扎实推行过程管理方法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培育了全员质量意识、创优意识、品牌意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 工典型安全事故案例 汇总

目录 1目录............................................................................................................................ 4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5)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6)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7)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9)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1)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2)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3)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5)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6)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19)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0)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2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2)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23)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5)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7)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28)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29)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31)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3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3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3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34)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36) 38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吉林石化公司市场准入资料(最新)

吉林石化公司资源市场准入推荐(申请)表 供应商(服务商)名称: 供应商类型:□制造商□代理商所代理制造商名称: 工商注册号:税务登记证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邮编: 地址:省(市) 市(区) 路(街) 号 经营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及认证机构: (1)产品质量认证情况及认证机构: (2)生产/制造许可证获证情况及编号: 法定代表人姓名:公司网址: 注册资本:联系人姓名: 手机: 公司类型: 联系电话: 成立时间:公司电话: 开户银行:传真: 银行帐号:电子邮箱: 1、拟准入类别:□物资□工程□技术□服务□其它 2、拟准入专业: (1)物资: □机械□电气□计控□化工三剂□安全环保□原燃料□材料杂品包装物 (2)工程:□基建工程□检维修 (3)技术:□技改项目技术□科研信息 (4)服务:□物流服务□矿区服务 3、拟准入品种、范围: 4、准入产品(服务)应用情况及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吉林石化公司市场准入推荐(申请)材料 以下材料一式两份,按要求装订,所提供复印件需经出具单位盖章确认。 1、经注册机关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副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3、经税务登记部门年审合格的税务登记证副本; 4、生产许可证或主要产品鉴定证书,以及其它荣誉和信誉证明材料;资质等级证、 施工许可证(技术、施工类企业);事业单位收费许可证等; 5、企业简介、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和产品简介、产品样本及价格表; 6、法定代表人证书或身份证明文件(附身份证复印件); 7、质量认证体系证书、质量或技术鉴定报告或其他质量管理文件;国家及行业特殊 规定的产品,必须提供国家权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可证书; 8、合同专用章、公章印模备案; 9、代理证书、被代理人资质、相关认证产品、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如为代理商的, 代理证书须为正本;授权委托书(有隶属关系的企业出具企业隶属关系证明,要 求正本) 10、银行开户许可证及近两年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11、上一年度税务局完税证明; 12、公司需要提供的其他资质文件; 13、特殊专业资源市场准入成员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⑴物资类: 1)主要产品一览表(名称及型号、规格、等级、产地、价格等) 2)近三年的供货业绩表(如与吉化发生的业务应注明合同编号和金额) 3)近两年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报告或用户检验报告; 4)准入产品执行的标准; 5)主要生产设备、主要检测设备、主要技术人员; 6)专利证书、荣誉证书、产品获奖证书; 7)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认证证书; 8)危险化学品采购: 生产单位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经营单位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提供具有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范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兰州石化实习报告

前言 2009年6月30日,我们来到了兰州石化公司进行为期8天的生产实习。整个实习过程有:一、安全知识教育;二、熟悉流程、生产工艺;三、参观现场;四、车间互访。公司提供了炼油厂区和中油二建两个单位让我们实习,我们小组先到炼油厂的润滑油精制车间实习,而后在中油二建实习。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学生工程实践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之前接触现场设备、工艺等的一次全面性、系统性的学习机会。主要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增加对石化生产企业的了解, 掌握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检修等方面的知识。增加对工艺流程、机器与设备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使用情况、制造工艺及过程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向工人及技术人员学习,使学生对生产劳动和祖国的建设事业有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实习了解社会和石化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兰州石化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以出

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著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 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生产石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昆仑”牌润滑油有很大的声誉和市场。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拥有总资产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在册全民职工16000余人,其中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人;设有23个机关部门,下属40多个二级单位。现有石油化工装置20多套,可生产顺酐、正己烷、甲乙酮、苯胺、有机助剂、胶乳及特种橡胶、加氢石油树脂、柴油降凝剂等各类产品90余种。苯胺和MDI级苯胺产品规模、能力位居全国第二,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占国内生产能力的30%;液体橡胶产品运用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及“长二F”战略火箭,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和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嘉奖。拥有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拥有苯乙烯、合成橡胶等7类设计技术;具有集团公司和甘肃省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职能,能够独立承揽国内外千万吨级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与千万吨炼油化工生产建设相适应的物资采购、仓储、配送和化工产品销售、运输以及消防、安全保卫等全面综合服务业务。具有较强的为大型石化企业提供工程技术、生产技术服务的能力,为苏丹建设的喀土穆炼油厂成为苏丹国家和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的样板工程。具有生产世界先进水平机械仪表的能力,可生产8个类别的烟气轮机、5大类11个系列的石油化工机械产品、6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仪表产品,先后开发成功DN1400双偏心硬密封碟阀、电动高温闸阀、

典型电气火灾(兰州石化火灾2002)

兰州石化“2002.10.2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2013-01-08 00:00:00 一、事故经过 兰州石化分公司402#原油储罐(直径46米,高19.3米,总容量为3万立方米)于1995年投入使用,一直未检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中央雨排管破漏、蒸汽盘管泄漏,计划安排进行大修。车间2002年10月22日将罐内原油倒空停用。由于多年使用,罐底残留水、泥、沙、油等沉淀物高0.4米左右。罐底清理工作由供销公司承包给兰州星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都公司,属企业外地方公司),双方签订了《检维修(施工)安全合同》。10月25日油品车间为星都公司办理了临时用电票,当日星都公司开始了清理工作。26日19时左右,星都公司职工在402#罐前进行交接班。21时左右,星都公司现场负责人押运油罐车到油品车间盛装罐底油泥,此时星都公司经理到现场为清理员工送饭。驾驶员将油罐车停靠在402#罐东侧防火堤上的消防通道上,由该公司职工负责在车顶装油泥。22时10分左右,进行停泵操作。随之就在木制配电盘的附近发生爆燃,火势顺势蔓延到人孔处,致使人孔处着火。在灭火时星都公司经理被烧伤,被送往兰化职工医院进行抢救,现场负责人被当场烧死,罐内余火于28日12 时30分扑灭。 二、事故原因 星都公司严重违反《兰州石化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临时用电设备及开关、插座等必须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规定,在防爆区域使用了不防爆的电气开关,在停泵过程中开关产生的火花遇油泥挥发出并积聚的轻组分,发生了爆燃,导致火灾发生,是造成这起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经兰州市消防支队事故调查组认定,星都公司对此起重大火灾事故负直接责任,兰州石化分公司安全管理有漏洞,对此起事故负间接责任。 三、责任者处理 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安全合同有关条款,经2002年11月4日供销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1.油品车间专职电工,在星都公司申请临时用电时,在施工现场未做全面、细致的检查,致使星都公司在易燃易爆施工现场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导致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此次事故应负间接责任,给予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奖金。 2.油品车间安全员兼电气技术员,未履行安全职责,在402#油罐清理油泥施工中只是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进行了一般的例行检查,未做全面细致的检查,致使星都公司在施工现场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对此次事故应负间接责任,给予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奖金。 3.油品车间主任,作为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车间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在安排清罐作业中对制定的安全措施没有认真落实,未派专人现场监护,未进行现场安全检查,致使星都公司在防爆区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4.机动科科长在负责安排检修402#油罐过程中,未与职能部门、车间进行衔接协调,对施工队伍管理不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致使星都公司在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炸火灾事故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 炸火灾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与经过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分公司)316号罐区发生一起爆炸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发生事故的316号罐区始建于1969年,共有29个中间物料储罐,分属于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厂和合成橡胶厂。合成橡胶厂负责管理4个裂解碳四球罐和3个丁二烯球罐,7个球罐容积均为120m3。石油化工厂负责管理的22个储罐中,有10个为立式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储存拔头油、丙烯、丙烷和1-丁烯;另外12个为常压立式罐,分别储存碳九、抽余油、加氢汽油等重组分。1月7日17时16分左右,合成橡胶厂316罐区操作工在巡检中发现裂解碳四球罐(R202)出口管路弯头处泄漏,立即报告当班班长。17时18分,当班班长打电话向合成橡胶厂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发生泄漏,并要求派消防队现场监护。17时20分,位于泄漏点北面约50米的丙烯腈装置焚烧炉操作工向石油化工厂生产调度室报告R202所在罐区产生白雾,接着又报告白雾迅速扩大。17时21分,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当班班长再次向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泄漏严重。17时24分,现场即发生爆

炸。之后又接连发生数次爆炸,爆炸导致316号罐区四个区域引发大火。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裂解碳四球罐(R202)内物料从出口管线弯头处发生泄漏并迅速扩大,泄漏的裂解碳四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后发生空间爆炸,进而引起周边储罐泄漏、着火和爆炸。由此发现此次事故已具备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裂解碳四)、助燃物(空气)、点火源(焚烧炉等)。又由于裂解碳四泄露形成的蒸气云(白雾)达到了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进而引发了爆炸。 三、控制与扑灭火灾方法 由上面的火灾爆炸发生条件看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和扑灭火灾: 1、控制可燃物裂解碳四的泄露。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裂解碳四球罐出口管线破裂导致裂解碳四泄露,因此,我们在控制火势蔓延时必须先关闭球罐出口管道的阀门,切断其来源。另一方面,此次事故管线破裂绝非偶然,是由于管线老化加上时值寒冷的冬季,人为和环境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所以在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时,我们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力度,特别是在环境恶劣的季节,更应做到有备无患。 2、隔离其他储罐,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因为裂解碳四属于轻质烃类,扑灭难度极大,无法从助燃物、点火源两方面来控制火势,因此只能等待它燃烧完。与此同时必须保护他周围的其他储罐受高温火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兰州石化公司“2006.6.28”火灾事故

2006年6月28日8时5分,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40万t/a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事故造成兰州石化公司消防支队1名消防队员牺牲,10名消防队员受伤,其中6名重度烧伤,4名中度烧伤。 一、事故装置简介 兰州石化公司40万t/a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2001年10月1日,2003年7月1日建成投产,装置设计能力为40万t/a,是300万t/a重油催化中间加工装置,主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生产工艺采用7塔精馏技术,装置以3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经产品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 二、事故经过 2006年6月28日3时左右,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40万t/a气体分馏装置进行大检修后的进料开车;4时左右,脱乙烷塔C-502开始进料循环;7时38分,操作人员寇某在巡检过程中发现C-502塔顶冷凝器(E-507/1,2)4个封头处泄漏,立即告知DCS操作员李某通知开工保运人员进行消漏处理。保运人员7时50分到现场做施工准备过程中,发现泄漏处喷出大量液体和蓝色气体,而且响声剧增,保运人员当机立断,迅速撤离现场。8时5分左右,E-507/1,2泄漏处着火,班长立即报火警,同时操作人员将与事故发生部位连接的管线进行切断处理,装置降温泄压,并将所有与装置连接的界区阀门关闭,装置紧急停工。8时15分,将气体分馏装置电源切断。

兰州石化公司消防支队8时6分接到火警,8时9分到达现场,共出动各类消、气防车辆26台,全力灭火。8时40分左右,由于火势较大,C-501塔顶回流线(DN250)破裂(见图1),E-507管箱侧(东侧)火势突然扩大,致使现场抢险的消防队员1人牺牲,10人受伤。 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现场指挥部经多次研究后决定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最后,余火于21时35分全部熄灭。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设备泄漏导致事故发生。6月4日,炼油厂二套重催车间按照大检修计划将停工处理完的换热器E-507/1,2交与清洗公司进行清洗、换垫、试压,炼油厂检修计划明确要求“E-507/1,2清洗、换垫、试压”。清洗公司没有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内容进行施工,在E-507/1,2清洗结束后只对E-507/1,2管程进行了试压,未对壳程进行试压。在装置复工过程中,当系统升压至2.2MPa左右,入口温度达到67℃时(调查组认定开工过程中未出现超温、超压现象),E-507封头法兰发生泄漏,由于静电引发着火。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2006年6月28日8时05分,兰州石化炼油厂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兰州石化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灭火抢险。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次生事故,现场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同时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设立现场围堰,将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启用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同时,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经省、市及兰州石化环保部门对水质和大气监测,周边大气和黄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兰州石化消防支队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其中:6名重度烧伤,4名中度烧伤。 目前,由甘肃省消防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现将兰州石化自行组织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装置基本情况 兰州石化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2001年10月1日,2003年7月1日建成投产。该装置是300万吨/年重油催化的中间加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7塔精馏流程,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生产的经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脱硫后的液态烃送入本装置的进料罐(D501),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P501),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501)加热后进入脱丙烷塔(C5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502)用热水供热。 脱丙烷塔(C501)顶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空冷器(A-501)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2),冷凝液自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由回流泵(P502)送入塔顶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P503)抽出,送入脱乙烷塔

兰州石化实习报告

兰州石化实习报告

前言 2009年6月30日,我们来到了兰州石化公司进行为期8天的生产实习。整个实习过程有:一、安全知识教育;二、熟悉流程、生产工艺;三、参观现场;四、车间互访。公司提供了炼油厂区和中油二建两个单位让我们实习,我们小组先到炼油厂的润滑油精制车间实习,而后在中油二建实习。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学生工程实践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之前接触现场设备、工艺等的一次全面性、系统性的学习机会。主要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增加对石化生产企业的了解, 掌握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检修等方面的知识。增加对工艺流程、机器与设备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使用情况、制造工艺及过程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向工人及技术人员学习,使学生对生产劳动和祖国的建设事业有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实习了解社会和石化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兰州石化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

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著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 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生产石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昆仑”牌润滑油有很大的声誉和市场。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拥有总资产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在册全民职工16000余人,其中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人;设有23个机关部门,下属40多个二级单位。现有石油化工装置20多套,可生产顺酐、正己烷、甲乙酮、苯胺、有机助剂、胶乳及特种橡胶、加氢石油树脂、柴油降凝剂等各类产品90余种。苯胺和MDI级苯胺产品规模、能力位居全国第二,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占国内生产能力的30%;液体橡胶产品运用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及“长二F”战略火箭,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和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嘉奖。拥有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拥有苯乙烯、合成橡胶等7类设计技术;具有集团公司和甘肃省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职能,能够独立承揽国内外千万吨级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与千万吨炼油化工生产建设相适应的物资采购、仓储、配送和化工产品销售、运输以及消防、安全保卫等全面综合服务业务。具有较强的为大型石化企业提供工程技术、生产技术服务的能力,为苏丹建设的喀土穆炼油厂成为苏丹国家和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的样板工程。具有生产世界先进水平机械仪表的能力,可生产8个类别的烟气轮机、5大类11个系列的石油化工机械产品、6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仪表产品,先后开发成功DN1400双偏心硬密封碟阀、电动高温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