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完美整理版)

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

1009 1144

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现象浅析

Ⅰ、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Ⅱ、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

“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春秋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Ⅲ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Ⅳ 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既是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文言文中常见的偏义复词如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偏义在“崩”,“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 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 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注意到“耳目之 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 “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 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劝学 【通假字】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词类活用】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的人 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 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句: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说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之 (1) 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4、而 (1) 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归去来兮辞

必修1-5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教师答案版)

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之粤教版必修1—5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隐藏);“见”通“现”(出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幽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引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证明)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箱子)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辗转)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劝酒)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关)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傍)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海)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坏家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现在)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只是)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中的“去来”,只有“去”的意义,没有“来”的意义,“去来”是偏义复词。 [考点感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 ..之秋也 B.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C.行李之往来 .. D.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选C C项,往来:(使者)去的和来的。A项,偏义复词,偏义在“亡”,“存”是衬字。B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姥”,“公”是衬字。D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 B.风吹草低见牛羊 .. C.茕茕孑立,形影 ..相吊 D.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 解析:选D D项,偏义在“长”,“少”是衬字;A、B、C三项都是并列结构,在语境中具有实在意义。 10.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 (1)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①偏义复词:解释: ②偏义复词:解释: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复词:解释: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解释: (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复词:解释: 参考答案:(1)①父母偏义在“母”,“父”是衬字②弟兄偏义在“兄”,“弟”是衬字(2)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国家偏义在“国”,“家”是衬字(4)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解题策略] 偏义复词的辨别方法 1.在语境中辨别 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 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作”。 3.区别同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的是词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和“讥”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延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4.区别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反的两个连用实词 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前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指“寒”;后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个实词连用。 [应用体验]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 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 ..,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 ..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 ..。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临事不顾生死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甫以羊、吕险躁 ..险躁:轻薄浮躁 B.群等怒怨 ..吉甫怒怨:怨恨 C.群性狠戾,颇复恩雠 ..恩雠:恩泽和仇恨 D.临事不顾生死 ..生死:死的危险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知识讲解_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实词之 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编稿:李静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 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从文本中选择四个重要语句,对此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设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项要求,要重视其中“常见实词”的提示,此为考查范围;“在文中”则暗示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所在,此为强调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 知识讲解 像现代汉语一样,文言实词往往也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要扫除阅读障碍,就要根据语境确定特定实词的唯一意义。备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实词。本讲归类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只是因为时代发展,古今音有很多不同,所以这种形式的通假有时特点不明显。 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例如, 1.从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跟随,追随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率领,带领 2.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承担(……的责任)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同上)依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同上)违背,违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辜负 3.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老师 吾从而师之(同上)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高考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请参考。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⒔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⒘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文言文实词精讲: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文言实词精讲 一、文言实词 主要出题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 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 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 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为“×通×”(或“×同×”)。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高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

2011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 教学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考点解读: 关于文言实词,《考试说明》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2.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 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 今指行走。“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 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 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学生卷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 通假字 第一册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 《赤壁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 (3)举酒属客(4)举匏樽以相属 《游褒禅山记》1.长乐王回深父 第二册 《离骚》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秦伯说,与郑人盟(6)失其所与,不知 《荆轲刺秦王》 1.秦王必说见臣 2.使工以药淬火 3.日以尽矣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 今日往而不反者 6 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8故振慑 9 设九宾10图穷而匕首见 11 秦王还柱而走12 秦王方还柱走 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14秦武阳奉地图匣 15 轲既取图奉之16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7 卒起不意18卒惶急无以击轲 19 卒惶急不知所为 《鸿门宴》 1、.距关 2、.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令将军与臣有郤 7.因击沛公于坐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第三册 《寡人之子国也》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劝学》 1.虽有槁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4、輮以为轮 《过秦论》 1.合从缔交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3.陈利兵而谁何4.始皇既没

5.而倔起阡陌之中6.赢粮而景从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 第四册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可予不(2)臣愿奉璧往使 (3)拜送书于庭(4)召有司案图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苏武传》 1、女为人臣子 2、畔主背亲 3、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法令亡常 6、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7、前以降及物故 第五册 《归去来兮辞》 1.景翳翳以将入2.曷不委心任去留 《腾王阁序》 (1)俨骖騑于上路(2)云销雨霁(3)所赖君子见机 《逍遥游》 (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也 (4)旬有五日而后反(5)而徵一国(6)御六气之辩 《陈情表》 (1)夙遭闵凶(2) 五尺之僮(3)常在床蓐 (4)四十有四(5)零丁孤苦 古今异义 第一册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2.向之所欣 《赤壁赋》 (1)徘徊于斗牛之间(2)白露横江(3)凌万顷之茫然 《游褒禅山记》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于是余有叹焉 第二册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荆轲刺秦王》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②持千金之资币③樊将军以穷困 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⑤诸郎中执兵⑥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⑦断其左股 《鸿门宴》 1.约为婚姻2.所以遣将守关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和兼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和兼词】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但也有一些由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的复合词语。这些复合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有时候其中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它所表示的意义虚化甚至消失了,整个词语的意义只由另一个语素来承担,这样的复合词语就叫做偏义复词。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 如: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存亡”本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 (2)昼夜勤作息。 “作息”本指劳作和休息,在语境中偏取“作”的意义,突出刘兰芝的任劳任怨。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本指公公和婆婆,在这里偏指“姥”的意义,因为整首诗中并没有出现刘兰芝的公公,作为封建家长代表的只有婆婆一人。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本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 (5)死生,昼夜事也。 “死生”是反义关系,语境中偏指“死”的意义,突出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文天祥早就将死亡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 (6)冀缓急或可救助。 “缓急”本指缓和与紧急,是反义关系,语境中偏指“急”的意义,指当时那种危急的局面。 (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饥穰”本指灾荒与丰收,语境中偏取“饥”的意义,强调即使是禹、汤那样的圣君也会遇上灾年。

通假字、古今异义

语文偏义复词、通假字、古今异义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3、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兄”“逼迫有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有些词只能这样从全文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没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⒔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⒘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噌hóng如钟鼓不绝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曾不吝情去留“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高中语文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 一、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例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白头吟》) ——“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例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 ——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利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 曾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中学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_通假字_一词多义_词类活用_古今异义

(1)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 (2)古今异义词 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尝从人事(人事,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 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句意是:阳光暗了太阳就要落山。)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句意是:喜欢和亲戚们谈知心话。) (3)一词多义 心 ①因事顺心(心意)②既自以心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 夫 ①问征夫以前路(夫,名词)②乐夫天命傻奚疑?(助词) 事 ①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②从人事(指治人之事) 故 ①故伎求之(所以)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动词)②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③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奔①载欣载奔(跑去)②情在骏奔(奔丧) (4)词类活用 生生所资(生,动词活用成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句意——都是为了吃饭而违反心愿。) ②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词结构后置句。) ③省略句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句意是:我心里急于去奔丧。)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第4讲 词的偏义:偏义复词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第4讲词的偏义:偏义复 词教案 【教学目标】总体把握高考文言文考查知识点 【知识梳理】第四讲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一、偏义复词例谈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 二、偏义复词曾经在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三、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