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2008 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中国城市综

合竞争力报告》,报告基于城市价值链理论,建立了“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该评级系统与IUD-城市品牌价值指标、IUD-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共同构建起了

一个围绕城市价值的“三位一体”的中国城市

发展指标。基本取向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以了解城市价值为始,以实现城市价值为终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城市竞争力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城市发展的基

本规律。基本理念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基本特征城市竞争力是一种系统合力。它不是现象上的种种比较优势,不是作为城市要素的种种资源的简单累加,也不是局部或环节上的能力或城市职能活动,而是资源要素及其运作水平的有机集合;城市竞争力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自组织力量,是组织系统高度有序的、用于开发和配置资源的一种机制;城市竞争力是抗衡和超越竞争对手的一种力量;城市竞争力是以资源在全球的流动为背景的;城市竞争力是以实现城市价值为最终

目的的。基本思路“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

统”由5 个一级指标系统、15 个二级指标系统和39 个三级指标构成。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的五个方面(即一级指标系统)为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基本方向城市价值链理论不仅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理论,更是对中国城市价值取向的一次全新审视。城市不单纯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的发展过程。一个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能否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02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国城市竞争力

评价系统”由5 个一级指标系统、15 个二级指标系

统和39 个三级指标构成,是基于关联性、可度量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层次性等基本原则建立的,包括统计指标和调查指标两大类。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的五个方面(即一级指标系统)为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城市实力系统

城市实力系统主要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力的全面评价,反映城市规模、结构、基础功能和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等,揭示出城市的基本地位和竞争基础。下设“发展水平”、“经济实力

”和“增长绩效”三个二级指标和七个三级指标。城市能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反映了城市集聚、辐射、流通、增长等方面的能力,揭示出城市发展的速度与程度、竞争产生对抗效果的水平、作用强度和获得竞胜的概率。IUD 指出,从市场角度看,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本质就体现为市场化占有、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权利的大小。下设“产业聚集”、

“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三个二级指标和9个三级指标。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反映了符合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正向变化的程度、幅度和频度,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城市竞争力各要素的活跃性和竞争的动力性。下设“企业活力”、“居住结构”、“政府效率”三个二级指标和八个三级指标。城市潜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增长性和长期性以及价值资源的存量与优势储备,揭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作用的重点,以及竞争的后续效果。下设“资源持续度”、“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三个二级指标和八个三级指标。城市魅力系统城市魅力系统是对城市高级别竞争状态的评价,集中反映了城市整体外在效果和内在优势,揭示了城市在较高水准上的发展水平和竞争水平。下设“城市品牌”、

“公共文化”、“公众满意度”三个二级指标和七三级指标。说明: 1.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以上年度或当年度有关城市的标准统计数据及

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的发布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差,期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分析数据),数据来源具有科学性尧权威性和合理性。首先,本报告所选取的数据直接针对各城市的标准统计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取得原始数据不做任何修改,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第二,所有数据经过汇总后采用科学方法计算,计算方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具有全球可比性。 2.本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含港、澳、台)287 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评估数据的初步统计和分析,描述了目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并排定了2008 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287 个样本城市(拉萨数据无法获得,实际为286 个城市)具体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其它地级以上城市。 3.关于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是一项持续性研究,我们将继续对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状况进行定期追踪研究,并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发布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图保持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跨年度可比性的基础上,也将继续完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加准确尧及时、有效地反映中国城

市综合竞争力的各个方面。04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分组比较随着城市全球化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各级城市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开始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及各城市间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勾勒出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支撑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框架结构,目前中国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状况、水平、特点及其在各个组类中的地位,从而推动城市吸收领先城市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快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规模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城市越大,规模效益越大,对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大,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也就更大。按照城市规模分组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的结果来看,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几位的城市中,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但是,也有类似东莞等中等城市。可见,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并不唯一由规模决定,运行效益、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都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行政层级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我国,省、县、乡是传统的行政建制,是出于一般地域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行政层级。市、镇行政组织是国家对城市地区实行行政管理的机关。市的层级各不相同,有与省同级

的中央直辖市,有比省低一级、比县高一级的地级市,有与县同级的县级市。本报告选取的是286 个地级以上市。从评估的结果看,普遍存在的趋势是行政层级越高的城市其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相对靠前。应该说,行政层级越高,比如说直辖市相对来说就更具有政治地位上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资源,而且也是区域吸引力的来源之一,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国4 个直辖市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是第2、第3、第16、第103。重庆作为四直辖市中人口最多且农村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市,人口众多、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之一。此外,从此次评估的情况看,我国的15 个副省级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均排在前50 位。其中,5 个计划单列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排在前20 位。这一结果与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开放地位基本一致。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济发展程度一般高于地级市。总体上来看,省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较高与地级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前20 位的省会城市有5 个,排在20 到40 位的省会城市11 个,排在40 到60 位的省会城市7 个,排在60 到90 位的省会城市3 个。贵阳地处西北部,排在所有省会城市的最后一位,在286 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81 位,综合实力相对比较弱。经济增长质量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济增长是影响城市综合

竞争力的关键因素,GDP 等经济指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实力指数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本身,GDP 并不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从我们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可以看出,GDP 高不等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表现。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决定着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式的、资源型的、透支拉动的、污染型的、掠夺性开发型的,那么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就低,其综合竞争力也必然较低。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需、消费、节约、环保型的,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则成正比。课题组将我国城市按照GDP 总量分为5 组,各城市GDP 数据主要来自《2007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2007 年各城市统计年鉴,为2006 年的数据。按照GDP 总量划分,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前十位的城市其GDP 总量都在1000 亿元以上。从第一组GDP在4000 亿元以上的城市来看,5 个城市跻身GDP 第一组的行列,包括三个直辖市上海、北京、天津和经济强省广东省的2 个城市深圳和广州,占总体样本城市的1.75%。其中,上海市GDP 最高,其实力指数排位也是名列286 个城市的

第1 位,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北京市GDP 居第2 位,其实力指数排位是第4,综合竞争力排第3;深圳市GDP 居

第3 位,其实力指数排位也是第3,综合竞争力高居榜首;广州市GDP 第4,其实力指数排位第6,综合竞争力排名

第5;天津市GDP第5,其实力指数排位是第9,综合竞争力为第16 位。从这一组城市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GDP 总量高,相应的城市实力就比较强。区域间城市综合竞争力差异较大据2005 年6 月14 日《新快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十一五”期间把我国

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

对各综合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区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差异很大,导致区域间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差异较大,呈现出沿海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强于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的趋势。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在前100 名的城市有18 个,超过该地区样本城市数量的50%;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竞争力综合排名指数前100 名的城市有21 个,显示出整个经济区的雄厚

实力,整体竞争力较其他城市经济区存在较大优势;南部沿海经济区内排名前100 位的城市一共有13 个,反映出该区域城市具有比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从各综合经济区内部来看,各省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为例,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综合竞争力比较高,河北、山东等省的很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低一些,与北京、天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越强当今世界,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伴而来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国际间、区域间频繁交往,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城市群。城市群是人类历史上经济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产业最为集聚的空间,将会成为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经济载体。本报告选取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在内的14 个城市群作为评估对象。评估结果显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越强;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融入世界最核心的区域,是形成国际综合竞争力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关键的区域。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城市综合竞争格局层次分明。由强到弱依次是东部、中部、东北、

西部城市群,呈明显的雁阵格局。资源型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较弱数据显示,48 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以7 个城市位列第一,反映出黑龙江资源大省地位,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森林资源;辽宁和山西分别以5 个资源城市的数目,并列第二。辽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铁矿,相关开采和冶炼工业十分发达,山西则以煤炭为特色,号称中国的“煤都”;然后是河南和安徽分别拥有4 个资源型城市,以煤炭和金属冶炼为主。从综合竞争力方面观察,排名第一的是石油城市大庆,286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22 位。所有资源型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在前100 位的只有8 个,只占资源型城市总量的1/6;20 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100名至200 名之间,约占资源型城市总量的41.7%;还有20 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在200 名之外。总体上看,资源型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较弱,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开放型城市”。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和城市的长期封闭状态,打开了国门和城门,实现城市的全方位开放,加强城市与国际的联系,同时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国家的现代化。30年来,我国在实现城市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批“开放型城市”更是以

“领跑者”的姿态站在了城市发展的前沿。从此次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结果来看,开放型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较高,改革开放则是“开放型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支点。在本报告选取的全国79个开放城市中,竞争力排名在1-20 位的有19个(24.05%),排名在21-40 位的有18 个(22.78%),排名在41-60 位的有13 个(16.46%),排名在61-80 位的有12 个(15.19%),排名在81-100 位的有6 个(7.59%),排名在101-120位的有5 个(6.33%),排名在121-140 位的有4 个(5.06%),排名在141-160 位的有2 个(2.53%)。其中广东占11 个,江苏占10 个,山东、辽宁各占8 个,浙江占7 个,福建占4 个,直辖市占3 个,湖北占3 个,湖南、广西、江西、河北、安徽、海南各占2 个,四川、云南、新疆、陕西、河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山西、贵州、宁夏、青海、甘肃各占1 个。05中国城市分项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最具实力的城市城市实力主要包含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增长绩效三项指标,分项指标包括人均GDP、GDP、GDP 增长率、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 项指标。城市实力评估一项,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大庆、深圳、北京、东营、广州、苏州、无锡、天津、杭州。其中,包括三个直辖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2个省会城市广州市、杭州

市。前10 位的城市中广东省和江苏省各占两席,黑龙江、山东和浙江各占一席。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实力较强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城市实力一项位居第一位,主要表现在增长绩效方面“财政收入”指标最高。大庆在此项排名中仅次于上海,高于深圳排在第二位。大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同时石化工业是大庆最大的接续产业。大庆的地方工业近几年一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形成了19 个优势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大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唯一一个依托石油、石化优势创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大提升了大庆的整体实力,使得其城市实力位居排位第二位。北京排在深圳之后,位居第四位。山东省的东营市排名第五。东营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在石油矿区的基础上建设城镇的。近年来,东营城市规划合理,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实力明显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同为资源型城市的东营和大庆在“人均GDP”指标上都高于其他城市。广州市排在城市实力评估一项的第六位。作为开放比较早的南方城市,广州经济基础雄厚,各项事业均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比较强。排在城市实力第七位和第八位的是江苏的苏州市和无锡市,苏州市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

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建设发展迅猛。无锡也是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目前,无锡已建成以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医药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现代工业城市,在此次城市实力排名中位居第八位。天津排在城市实力的第九位。浙江省的杭州市居第十位。最具能力的城市城市能力包括地均工业总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外商直接投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从业人员数占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初等教育万人拥有专职教师人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等10 项指标。城市能力排名在前10

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市、东莞市、上海市、北京市、佛山市、杭州市、长沙市、广州市、中山市、厦门市。其中直辖市有2 个:上海市和北京市;省会城市有3 个:杭州市、

长沙市、广州市;广东省城市占有5 席: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中山市。从评估结果来看,广东省城市的城市能力很强。深圳市城市能力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排名前10 位的城市中,深圳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大超过其他城市,初等教育万人拥有专职教师人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这三项指标名

列第一位。东莞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900 多家外商投

资企业,其中上市公司就有720 多家,世界500 强企业已有28 家进驻东莞。主要产品有:电子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品;电脑及配套产品、电话、通信网络设备仪器仪表、微电机等投资类产品;彩电、录像机、收录机、游戏机、CD 音响及VCD、电子钟表、照相机等消费类产品。东莞市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加工基地。地均工业总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外商直接投资三项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也是东莞市城市能力排名位列所有城市第二位的主要因素。

中山市城市能力在286 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9位。中山市

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及一大批工业园区,是外商投资和发展经贸合作的理想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山市地均工业总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外商直接投资3 项指标在排名前10 位的城市中都排名第一位,使其城市能力排名位居前列。总的来看,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集聚、辐射、流通、增长等方面的能力。从市场角度看,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本质就体现为市场化占有、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权利的大小。那么,影响和决定城市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从此次城市竞

争力评估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城市的硬件建设、经济发展看作横轴,软件建设、社会

进步看见纵轴的话,那么,城市能力高低既与城市硬件建设直接相关,也与城市软件建设密不可分;城市能力既表现为城市经济的增长,也标志着城市社会的进步。最具活力的城市城市活力分项指标包括:企业活力,居住结构,政府效率。包括个私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就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中小学在校学生占人口比重、税负水平、行政人员从业比重等。城市活力排名前10 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北京市、中山市、呼和浩特市、秦皇岛市、玉林市、鹰潭市、上海市。其中直辖市有2 个:北京市和上海市。省会城市有2 个:呼和浩特市与广州市。广东省囊括了4 个城市: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和中山市。西部地区城市2 个:呼和浩特市和玉林市,中部地区城市1 个:鹰潭市。此外,还包括河北省的秦皇岛市。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玉林市和鹰潭市。近年来,广西省的玉林市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形成了富有玉林特色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格局,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整个城市充满发展活力。江西省的鹰潭市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新兴的铜业、能源和化工基地。现已初步形成了冶炼、电力、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等门类较

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球最大的工艺木雕生产企业,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技术设备最先进的铜冶炼企业,全国储量最大的银矿,江西省第二大的火力发电厂,相继在鹰潭崛起。鹰潭市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为70.84%,紧随北京市位列城市活力排名前10 名城市中的第2 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74.01%,是城市活力排名前10 名城市中的首位。从城市活力排名结果来看,基本上颠覆了以往大城市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 一统天下" 的局面。很多中小城市比如,东莞、中山、秦皇岛、玉林、鹰潭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可见,一个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能否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人,既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政府提供充足优质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责任,政府为居住者、为企业提供的生活生产所需要的设施、环境、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是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的要素。最具潜力的城市城市潜力一项中主要考察资源持续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情况,这些指标是影响一个城市持续发展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分项指标有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人口密度、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数等8 项指标。

在城市潜力评估中,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汕头、北京、十堰、中山、张家界、上海、东莞、佛山、北海。其中直辖市有2 个:北京市和上海市,广东占据其中5 个城市,湖北、湖南和广西省各占一个席位。深圳城市潜力一项排在了第一位。其人口密度仅次于上海,但是人均绿地面积却是最高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了深圳市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广东省汕头市排在第二位。直辖市北京,在城市潜力评估中排名第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数”指标排在第二,人力资源的优势使得北京城市潜力尤为明显。湖北的十堰市排在第四位,“人均绿地面积”和“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数”都排在前两位,说明城市环境优良,

人才资本优势明显。广东的中山市和湖南的张家界市分列在第5 位和第6 位。上海市排在第7 位,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在各项指标中都比较稳定,体现了一定的潜力,总体实力比较强。广东的东莞市和佛山市分别列在第8 位和第9 位。广西的北海市列在第10 位。在城市化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发展之际,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变得特别重要。城市的发展造成资源十分紧张,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正是出

于这种考虑,我们在城市潜力系统中着力于反映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增长性和长期性以及价值资源的存量与优势储备,以及竞争的后续效果。从城市潜力评估结果来看,生态环境越好、基础设施承载力越大、人才资本越丰富,城市的可持续性越强。当然,我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城市绿化建设要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向面向功能的生态服务转变,从而真正推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强调整理数量的增加,还要注重基础设施内部的承接、整合,从而真正提升城市的承载力;第三,如何把人口众多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本是城市获得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最具魅力的城市城市魅力分项指标包括: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比重、城乡收入比、登记失业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储蓄年末余额7 项指标。其中,城市品牌价值指数占有比较大的权重,城市品牌价值指数第一要义是宜居,核心是宜业,基本要求是宜学、宜商和宜游。城乡收入比、登记失业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储蓄年末余额4 个指标构成了公众满意度指数,我们之所以用这4 个客观的指标来反映一个主观的指数,是因为这4个指标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城市魅力排名在前10 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市、深圳市、汕头市、中山市、佛山市、银川市、张家界市、鹰潭市、厦门市、北海市。

其中直辖市1 个:北京市,省会城市1 个:银川市,广东省城市中有4 个跻身前10 名,包括:深圳市、汕头市、中山市、佛山市。西部地区城市2 个:银川市、北海市;中部地区城市有2 个:张家界市和鹰潭市。“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是广东省城市充满“魅力”的主要原因。而北京高居魅力城市的榜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优势”。厦门和张家界都是深入人心的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厦门拥有发达的旅游产业及良好旅游设施,兼具人文与温馨氛围,正成为最受境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06 年入境游游客突破100 万人次后,2007 年厦门入境游人数突破11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 亿元人民币。张家界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等景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张家界市在城市品牌价值中被评为宜游城市。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银川、北海2 个城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务院将银川市确定为“呼一包一银一兰

”经济带中心城市,银川被确定为欧亚大陆桥西陇海经济带重点开发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决策。银川市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

机遇,加快建设步伐,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突显。北海市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地缘优势,引鸟筑巢,联内引外,推进区域经济协作,将土地推向市场,实行土地成片开发,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资金、人才,共同开发建设北海。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4600 家内联企业,300 多家外资企业相继抢滩北海,投资总额逾300亿元,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内陆省纷纷在北海建立开发区“借船出海”,积极参与出海通道建设。北海迅速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和投资的热点,掀起了对外开放和开发建设的高潮,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在外部经济危机、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2009年中国城市在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国内城市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总体来看,五区域分享前十,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间差距缩小;浙江城市竞争力有所下滑,内蒙古吉林竞争力增长连续领先。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鄂尔多斯、铁岭、通化(前三个城市并列第一)、辽源、松原、营口、清远、白山、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营、台南、东莞。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亳州、三亚、香港、成都、咸阳、随州、常德、长春、基隆。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北京、台北、新竹、深圳、上海、高雄、台中、基隆、台南。 收入水平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台北、北京、新竹、厦门、高雄、鄂尔多斯。 报告对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回溯计算。过去五年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十个城市分别是防城港、清远、赣州、通化、鄂尔多斯、乐山、廊坊、咸阳、澳门、大连。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区域、规模和发展阶段,这反映出中国城市竞相争先的态势,不同类型的城市都有提升最快、潜力最大的城市。 报告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八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澳门、杭州、中山、东莞和武汉。 企业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唐山、深圳、北京、广州、武汉、包头、绍兴和南京。

2016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2016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科学网6月29日上海讯(记者黄辛)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研发的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专家表示,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指标双维度高覆盖科学反映城市服务发展变化 据介绍,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民意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的品牌项目,《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已经连续开展6年,调研维度不断完善,调研城市数量不断增多。2015年11月至12月,中心以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体系为测评框架,框架由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组成,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3500位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全国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十佳城市。 表一、调研城市及样本量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维度: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评价内容。调查显示,接近30%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给出了优良(8分以上)的成绩,40%给了及格的成绩,另外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了不及格的分数。针对具体问题来从优良成绩(8分以上)来看,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公共服务认可度相对较高,包括社会治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认可度则相对偏低,其中包括房价稳定工作、公立医院服务、中小学教育和环保工作。 政府服务维度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核心理念作为评价变量,包括公职人员办事效率、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民众获得政府信息的便利程度、政府主动公开开支情况、政策制定是否广泛征求民众意见、政策本身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等评价内容。相比于基本公共服务,民众对于政府本身维度的评价普遍偏低,公职人员办事效率通常较高的认可度为32.51%、公职人员服务态度通常较好的认可度为32%、获得政府信息较为便利的认可度为35.28%、政府主动公开开支的认可度为35.49%、政策通常能够反映民意的认可度33.14%、政策制定通常征求民众意见的认可度为33.54%。

XXXX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国城市排名2010---内含2010年江苏省城市排名(搞笑版)及湖北各城市经济分析 2010年09月17日星期五22:01 中国网北京4月26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指出,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倪鹏飞表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报告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东南沿海相对下降,北部中部快速提升;五区域分享前十名,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建差距缩小;省区城市竞争力逆转,中西部省份增长迅速。 倪鹏飞表示,去年是四区域分享前十名,今年是五区域分享前十名。再细分一下,在前十名里,珠三角有三个城市,长三角只有一个城市,台湾地区有两个城市,环渤海有三个城市,东北地区过去没有,今年已经有一个城市大连,沿海城市竞争力北进南退。 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

和香港发布。 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行前70名 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沪) 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京) 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广东1) 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广东2) 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津) 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江苏1) 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渝) 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浙江1) 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 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 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广东3) 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湖北1) 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21号,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根据蓝皮书统计排名,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内地城市首位。跟往年排名对比,北京综合竞争力首次超过上海。 数说报告 北京竞争力排名第3 蓝皮书指出,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北京位居香港、台北之后。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城市竞争力PK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紧随台北之后,位居第3。上海退居第4位,青岛取代大连的位置跻身前10。 东部沿海城市占七成 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位格局中,东部沿海占据七成,三成多为地级城市。佛山、苏州和无锡居地级市前3名。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中部城市数量增加,地级城市提升较快。副省级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的是成都,上升了8位。省会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为10位; 地级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为7位。 城市人口10年增2亿多 2011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中,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次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第10次,报告发现,过去1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速异常迅猛。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亿人,2010年增加到了6.6557亿人,10年城市人口总量增加2亿多。此外,城市用地规模和增速更为迅猛,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急剧变化。 报告特别指出,过去10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续。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50%,但城市户籍人口仅仅达到33%;二是土地过度的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长0.5倍,建成区面积相应增加了接近1倍;三是城市体系的偏颇,大量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功能不完善、比较分散。 ■报告背景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包含城市综合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指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及其变动,直接反映着城市各个方面的状况以及变化。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据介绍,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用大半年时间参与了报告的调研和撰写。 ■城市竞争力分项排名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文化教育竞争力前三名:南京、上海和杭州 ◇医疗卫生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2011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月6日发布 本排名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两岸社会科学合作课题成果之一,本排名系统分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所参考的数据截止2010年10月13日。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是以经济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基础,并结合生态环境竞争力后计算得出。 城市经济竞争力涵盖GDP总量,GDP增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和产业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 城市文化竞争力涵盖教育实力,科技创新水平,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影响力,文化氛围,公民总体素质和公民意识,城市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 城市社会竞争力涵盖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基尼系数,社会治安状况,居民幸福指数,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国际化程度和社会包容性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等方面。 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涵盖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程度,森林覆盖率,生态多样性及野生动植物分布,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旅游业总收入GDP占比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方面。 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 1北京2上海3香港4深圳5广州 6台北7南京8大连9苏州10青岛 11无锡12佛山13重庆14宁波15杭州 16成都17武汉18澳门19天津20沈阳 21厦门22泉州23珠海24东莞25唐山 26福州27长沙28大庆29常州30西安 31烟台32潍坊33徐州34中山35济南 36鄂尔多斯37哈尔滨38长春39包头40呼和浩特 41绍兴42江门43惠州44新竹45温州 46高雄47湛江48淄博49秦皇岛50昆明 51南通52扬州53洛阳54郑州55乌鲁木齐 56威海57金华58芜湖59南宁60鞍山 61嘉兴62东营63漳州64株洲65营口 66台州67泰州68台南69镇江70马鞍山 71南昌72日照73湘潭74吉林75德阳 76太原77绵阳78兰州79宜昌80沧州 81襄阳82邯郸83延安84合肥85榆林 86桂林87淮安88柳州89岳阳90克拉玛依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深圳连续3年位居内地榜首 与去年一样,广东今年依旧2个城市进入前十:深圳排名第二,广州位居第六。这是深圳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二,居内地城市榜首。广州则从2006年起,一直徘徊在第5名和第6名。 广东其他城市中,佛山排名15位,比去年下降1名。东莞排名19位,下降4位。中山排名28位,下降5位。珠海排名29位,江门和惠州分别为61位和62位。阳江垫底,排名203名。 在中国51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中,深圳的结构、文化、开放竞争力3项分项竞争力也分摘全国第二、内地榜首的好名次。但广州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广州环境竞争力排名第38位,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第41位,在广东所有入选城市中,这两项竞争力都排最后一名。 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也对此有明显疑问,“广州怎么说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如果说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都这么失败,还能算前沿吗?” 河源清远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 让人惊喜的是,城市竞争力分别排名131和134位的河源和清远,在综合增长竞争力方面并列排名全国第一,这也是广东首次有城市摘得该名次。 -焦点问答 1、深圳为何连续三年内地第一? 问:深圳GDP排名全国第四,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为何其竞争力排名能连续三年位居内地第一? 章武(蓝皮书主编助理):从经济总量看,深圳确实不如这些城市,但城市竞争力考察是全面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生活质量等方面。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深圳的经济增长均高于上海、北京,经济效率高于上海但发展成本反而比它低,综合评比下来,深圳的分数确实是内地第一的。 2、深圳竞争力能否赶超香港? 问:深圳竞争力已经连续3年处于全国第二,内地城市第一,有无可能赶超香港,成为第一? 倪鹏飞:短期内都不太可能。两个城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在12项分项竞争力指标中,香港有10项高于深圳,深圳只在文化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两项指标上略高于香港,可以说,香港在人才、资本、结构、综合区位、制度、政府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在局部还是整体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3、广州为何常年落后于深圳? 问:作为深圳的“大哥”,广州的经济总量一直比深圳大,但竞争力排名一直落后于深圳,这是为何?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cssn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主编倪鹏飞 执笔:倪鹏飞徐海东① 世界银行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报酬更高的工作机会,而这有赖于该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宜商环境,而良好的宜商环境不仅应当拥有良好的环境,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需求,并且能把这一需求输送出去的能力。 一、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四个特征事实 1.香港、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引领总体宜商竞争力 从2018年宜商城市竞争力可以看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5,第6名到第20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较为接近,竞争激烈。 表1 城市宜商竞争力前十分布 ①倪鹏飞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海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房地产金融。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全国宜商竞争力集聚现象显著 全国288个城市的总体宜商竞争力指数总体偏低,分化较为严重,集聚现象明显。具体将宜商竞争力按照0.2等分区间来看,有63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低于0.2,有147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2到0.4之间,占样本城市的51.04%,有60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4到0.6之间,仅有18个城市宜商竞争力大于0.6。 表2 城市宜商竞争力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3.层级越高、宜商竞争力越高、分化越低 具体一线城市(包含香港和澳门)的宜商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二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且内部差异最小,总体比较接近;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最低,分化也相对较为严重。 表3 各层级城市宜商竞争力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doc

2018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 2018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新鲜出炉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

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

城市污染调查报告

城市污染调查报告 篇一: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中国目前共有668个城市,容纳36.1%的人口,贡献7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税收。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47个重点城市的XX年的工业污染物单位增加值排放强度比XX年均有下降,而且污染增长速度小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珠海、湛江、桂林、北海;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市是南通、连云港、沈阳、苏州、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城市是大连、烟台、深圳、珠海、海口。 而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石嘴山、三门峡、金昌、石家庄、咸阳、株洲、洛阳。 空气污染最主要原因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看见的,以下这三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其他是一些空气中不好的气体,会影响身体健康。

工业污染源 火力发电厂及各种类型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燃烧燃料所排放出的废气、烟尘等,若不经适当处理,会严重的污染空气。 交通污染源 汽机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其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铅等污染物。这些交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相比,是比较小型、分散、流动的,但是因为数量庞大,所以排出的污染物的总量,也是具有相当的破坏力。 生活污染源 日常生活也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如二手烟、炒菜的油烟,以及由冰箱、冷气泄漏出的冷媒等,都会污染空气。 二氧化氮 具有刺激性,会刺激眼、鼻及肺部,而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症状。甚至会降低呼吸器官的抵抗力,使其容易受到感染。 二氧化硫: 工厂使用含硫燃料,如燃烧重油、生煤,及柴油引擎车所排放。 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影响黏膜或细胞的正常功能。它

中国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报告

(一)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香港雄居首位,东南沿海领先,环渤海次之 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特区。其中名列前3位的是香港、上海、北京。这三个城市由于人口和产业的超载,以致在资源的丰度方面显示出不足,但其自然区位优势度、经济区位优势度和政治文化区位优势度方面都位居前列,因此在城市综合区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51个城市中,东南沿海的城市有25个,环渤海地区的城市有9个,这两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占到了51个城市中的67%。可见,东南沿海和环渤海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城市综合区位竞争力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其中,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在前20名的城市基本上是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如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以及内地具有区域中心性的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重庆等。东部沿海的其他地级市和内地的省会城市在综合区位竞争力上相对落后。 重庆、长春和沈阳这三个内地城市之所以能够以第6、8、10名跻身前10位,是因为尽管其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优势度都不强,但资源优势度和政治文化优势度都很高,所以在综合区位竞争力中能处于前列。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资源的优势地位已越来越不重要,因此,这些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行城市发展的重新定位,不断改善并提升自己的经济区位优势。区位优势虽然对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关联性并不强。东部沿海大部分的地级市如潍坊、绍兴、嘉兴等,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如呼和浩特、石家庄等,有的临近海洋,有的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综合区位竞争力都很强,但由于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中心性不强,因此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是较为落后的。优越的区位固然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区位条件处于劣势的城市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二)自然区位便利度:香港荣膺城市之冠,东部沿海优势明显,中心城市毫不逊色 香港、上海、天津的自然区位便利度荣膺中国内地诸城之冠。香港不仅背靠中国内地,面朝南海,拥有天然良港,扼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是南中国的门户;又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南海与台湾海峡之交,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上海位于太平洋东部海岸的中心,长江入海口;天津毗邻渤海,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另外,苏州、厦门、青岛、广州、深圳等城市虽然没有优良的港口条件,但也临近海洋,有交通便利的优势区位。 51个城市中,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凭借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充分发挥着与周边地区的贸易交往的绝对优势。内地的省会城市如武汉、郑州、沈阳、西安等城市虽然没有临近海洋的优势,但由于其基本地处全国乃至区域的中心地理位置,在区域的发展中起着承南启北、连东接西的作用,也显现出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自然区位优势度明显较弱的城市主要是内地的地级市,如柳州。呼和浩特、石家庄、长沙、昆明、太原虽然也是内地的省会城市,但由于这些城市不仅没有临近海洋的便利区位,而且在全国乃至区域中也并不处于中心的位置,因此,自然区位优势度很弱。 自然区位优势作为一种静止不变的固有优势,是区域与生俱来的,因此在区域的竞争力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但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提高,自然区位的绝对优势在城市的竞争力中并不具有主要的作用,例如大连、武汉、郑州等城市的自然区位优势很强,但是其综合区位竞争力却相对较为落后,因此,自然区位的优势与综合区位竞争力的关联性并不强。 (三)经济区位优势度:上海优势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足鼎立 上海的经济区位优势度位居第一,香港和北京次之。上海和北京作为历史上开放较早的通商口岸,积淀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而且其临近东部太平洋的优势使其在与国外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并有富庶的经济腹地长江三角洲;香港邻近内地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为其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北京是全国铁路、航空、通讯中心和枢纽,交通区

中国城市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国城市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发展状况城市 消失的老宅,割裂的传统文化,难寻儿时记忆的乡愁,凡此种种细微的感观体验中,城市发展阵痛带给业界和全社会延续不断的思考和追问: 如今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如何重塑灵魂? 人多资源少的中国,城市发展更需聪明。 人口迁徙浪潮中,大城市经历着从空城到堵城的宿命循环,人口膨胀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环境污染,考验一线城市管理水平;在大旗鼓的造城运动中,三四线城市因快速发展而造成传统断代,曾哺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被高高在上的建筑取代,日新月异的城市面目下,离乡者找不到回家的路; 失控的城镇化下,一些五六线的县级城市,缺少核心产业支持,人口外流严重,不动产产能严重多余消失的老宅,割裂的传统文化,难寻儿时记忆的乡愁,凡此种种细微的感观体验中,城市发展阵痛带给业界和全社会延续不断的思考和追问: 如今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如何重塑灵魂? 带着时代的追问,记者深进不同级别城市,记录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城殇,思考成心义的解决之道。 上海:

超级城市宜居之路 人口迁徙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环境污染,考验一线城市管理水平。 3月9日早高峰,青年白领芬加进了汹涌的上海地铁人潮。在最拥堵的2号线,站台工作职员需要帮助试图挤上地铁的乘客,才能使得地铁车门安全关上。 这与三周前的春节构成鲜明对照,春节期间,车箱空荡荡的,街头马路行人稀少,这造成芬奇特的心理感受。作为怀揣梦想、寻觅机会的一员,201X年,芬离别了故乡安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着心中潜伏已久的梦想,来到了上海。 芬是每一年涌进上海60万外来人口中的普通一员,对很多人来说,上海是助人圆梦的一个奇异的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时尚之都,魔都等都是人们赋予这座城的标签,然而,只有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才清楚他的痛楚。 大都会魅力 作为超级城市,上海压力巨大: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等症状。事实上,它是产业化的通病,而中国的大城市病却因发展迅速,在短时间集中爆发。 有人将大城市的发展题目结于外来人口的进侵。 为了回避春运雄师,今年春节,家人决定来到上海陪芬过年。芬也因此有机会看到了上海本来的模样。人们离别了拥堵的地铁,出行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与美国学者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牵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历时两年时间完成的《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6月22日、25日在韩国首尔和中国南京发布。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创新:城市竞争力不竭之源”。本报告从产出的角度,使用绿色GDP规模、人均绿色GDP、地均绿色GDP、经济增长、专利申请数、跨国公司指数等6项指标数据,编制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GUCI),从多侧面比较和分析500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及其具体构成指标数据,全面了解全球城市的发展和竞争的格局,通过研究发现: 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格局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首先,美欧等顶尖城市依然占据着城市竞争体系的高峰,显示无可匹敌的强劲竞争力,同时,其要素环境也表现优越,表明其未来依然有着持续引领的潜力。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其次,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中心区及大都市区表现突出,增长迅速,同时,其要素环境排名普遍靠前,彰显其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其将快速赶超顶尖城市,进入较高水平梯队。如,上海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50,排名37,提升最多达9位。且北京,上海要素排名分列全球第8和全球第15名。再次,新兴工业化国家整体城市体现大幅度提升态势,在要素环境排名中表现尤为突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总之,一方面,顶尖城市实力依然抢眼,另一方面,新兴城市追赶态势凶猛激烈,这种态势将刺激迅速变化的世界城市竞争力格局继续进行,而且愈演愈烈。 综合竞争力:纽约与伦敦雄踞,圣何塞与上海提升最快。排前10位城市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新加坡、首尔和香港。 前50强中美国占20个;欧盟占16个;中国占3个。前100名美国占38席,欧盟占33席,中国占3席。前200名美国占64席,欧盟占66席,中国占13席。中间100名亚洲有52个城市,后200名是亚洲和其他各洲的聚集地。 经济规模:中国城市演绎提升奇迹,欧美城市平庸稳中稍降。排前10位城市是:东京、巴黎、纽约、伦敦、洛杉矶、首尔、香港、大阪、墨西哥城和悉尼。 发展水平: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蝉联三甲,亚洲城市潜力巨大。排前10位城市是: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华盛顿、利兹、休斯敦、洛杉矶、日内瓦、波士顿、纽约。 经济聚集:欧洲城市独占鳌头,收入呈高度集聚化。排前10位城市是:日内瓦、纽约、芝加哥、巴塞罗那、都柏林、旧金山、澳门、首尔、圣安娜、名古屋。 经济增长:中国城市持续领先,亚洲经济迅猛增长。排前10位城市是:鄂尔多斯、包头、烟台、呼和浩特、巴库、东莞、中山、日照、惠州和威海,中国独占9席。 专利申请: 人均财富助力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弱势明显。排前10位城市是:辛辛那提、威尔明顿、波特兰、温莎、西雅图、帕罗奥多、魁北克、明尼阿波利斯、斯图加特和普利茅斯。美国占6个,加拿大占2个。 国际影响力: 亚洲城市迅速提升,中低收入城市国际化趋势增强。排前10位城市是:纽约、东京、新加坡、伦敦、香港、北京、巴黎、上海、莫斯科和首尔。

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一、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分配竞争及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7 项三级指标构成。

二、2014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成长竞争力就是城市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潜能,不断完善城市的社会组织体制,展示其创新活力并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能力。 《GN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实力指数、潜力指数、活力指数、能力指数四大指标综合而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

三、2014中国城市资产质量排行榜 城市资产质量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动力强、经济运行良好、财政风险可控、负债率较低、投资环境较好、城市发展具备可持续性。 《GN中国城市资产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城市实力指数、城市资源指数、城市财政管理与无形资产指数、城市发展动力指数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80项三级指标构成。

四、2014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排行榜 风云首脑主要特征是:具国际国内影响力,领导、决策、学习、创新能力强,组织能力突出,性格魅力独特,对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GN中国城市首脑经营管理素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个人能力、城市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环境影响力等4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构成。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是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就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及其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予以计划和调控,城市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式所制定的计划;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城市竞争力不再由政府计划或工矿企业发展所左右,而是被看不见、更加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代替。所以,研究城市竞争力以及决定因素在以城市为代表区域集团化的今天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城市发展及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 (1)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比国内早,学者们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Begg,Boddy,Cheshire,Jensen-Butler 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D·Arcy,Keogh,Rogerson,Gordon等人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

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而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全球竞争、美国和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城市竞争的尺度问题。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又加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 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以下三大地区: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以前两者尤为突出。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德教授从80年代开始对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问题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90年代初已是国际上研究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他声称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同样适合次级经济存在体(区域和城市);而北卡罗来纳大学丹尼斯教授90年代开始研究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在欧洲,伴随着欧盟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外法国的经济空间管理机构也都针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专门研究。而亚太地区由于全球化过程相对不如北美和欧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 总体上来讲,目前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提升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