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

电路说明

瑞兴科技股份

2015.06.06

目录

1概述 0

2技术条件 0

2.1总体要求 0

2.2技术要求 0

2.2 特殊场景 (2)

3电路原理 (2)

3.1、典型的线路平面图 (2)

4电路工作原理 (7)

4.1 区间轨道正常运行 (7)

4.2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 (13)

4.3失去分路检查 (15)

4.3.1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 (15)

1)列车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未占用本闭塞分区(b); (15)

5电路设计几点考虑 (16)

5.1 区间逻辑检查电路中CZJ励磁电路中检查1LQ区段,QGJ、JLJ后接点的作用与1LQ励磁CZJ作用。

(16)

5.2 JLJ自闭电路的作用 (17)

6总结 (18)

6.1 区间轨道电路正常 (18)

6.2 轨道电路出现故障红光带场景 (18)

6.3轨道电路失去分路场景 (19)

1概述

目前ZPW-2000R系列自动闭塞设备,由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空闲检查的功能。《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在既有编码的ZPW-2000轨道电路基础上利用逻辑检查功能。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设备的安全性。

2技术条件

执行铁总运[2015]121号《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暂行技术条件》

2.1总体要求

2.1.1 逻辑检查电路应具有防护功能和报警功能。

2.1.2 逻辑检查电路应以逻辑检查区段为单元进行逻辑检查。

2.1.3 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应能对自动闭塞区间进行逻辑检查,各逻辑检查区段的轨道电路接收设备动作时序不符合本技术条件时,逻辑检查电路应能进行防护,60s后相关区段应输出报警。

2.1.4 正常运营场景下,列车自逻辑检查区段“占用丢失”时:

1) 逻辑检查电路应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改区段应输出报警。

3)本区段报警后,若本区段或下一区段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自动解除。

4)本区段报警后,若其下一区段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5)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进行区间逻辑检查时,其安全性应不低于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2技术要求

2.2.1 正常运营场景

2.2.1.1遇下列情况,逻辑检查电路应对相关逻辑检查区段进行防护;

1)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占用时。

2)“失去分路”或“占用丢失”时。

2.2.1.2 逻辑检查区段防护状态的解除需检查其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空闲状态,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其下一逻辑检查区段处于防护状态。

2)人工解锁。

2.2.1.3 逻辑检查区段“失去分路”或“占用丢失”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60s时,应输出报警。

2.2.1.4 逻辑检查区段报警时,应能提供报警表示信息及解除报警的操作按钮。

2.2.1.5 逻辑检查区段报警后,若其防护状态解除,其报警亦应自动解除。

2.2.1.6 列车自I BG“占用丢失”时;

1)逻辑检查电路应对1LG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1LQ应输出报警。

3)1LQ报警后,若其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能自动解除。

4)1LQ报警后,若其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2.2.1.7 列车自1LQ“占用丢失”时;

1)逻辑检查电路应对1LQ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且2LQ仍未分路,1LQ应输出报警。

3)1LQ报警后,若1LQ或2LQ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能自动解除。

4)1LQ报警后,若2LQ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2.2.1.8 列车自2LQ(a)“占用丢失”时;

1)逻辑检查电路应对a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且3LQ(b)仍未分路,a应输出报警。

3)a报警后,若a或b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能自动解除。

4)A报警后,若b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2.2.1.9 除3JG外,列车自其它闭塞分区“占用丢失”时,逻辑检查电路的防护与报警应符合第4.1.8条的规定。

2.1.10 列车自3JG“占用丢失”(3JG由“正常占用”变为“空闲”或“失去分路”,但逻辑检查电路未得到列车正常进站条件或I AG轨道电路正常时引导接车的进站条件)时:1)逻辑检查电路应对3JG进行防护。

2)该“占用丢失”持续60s且逻辑检查电路仍未得到列车正常进站条件或I AG轨道电路正常引导接车的进站条件,3JG应输出报警。

3)3JG报警后,若其正常占用,或列车正常进站(或I AG轨道电路正常引导接车),该报警应能自动解除。

4)3JG报警后,若其逻辑检查电路始终未得到列车正常进站条件(或I AG轨道电路正常

时引导接车的进站条件),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2.2.1.11 连续多个逻辑检查区段始终失去分路时;

1)逻辑检查电路应对第一个“占用丢失”区段进行防护。

2)该“占用丢失”持续60s后,第一个“占用丢失”区段应输出报警。

3)该报警不得自动解除。

2.2.1.12 逻辑检查区段保留“失去分路”或“占用丢失”的防护及报警时,若后续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相关区段的轨道电路能正常反映其“占用”或“空闲”情况,该防护及报警应能自动解除。

2.2 特殊场景

2.2.1 区间开通正方向,发车站未开放出站信号机、列车(或机车车辆)由发车站越过站界进入区间正方向运行(如按调度命令、路票或手信号向区间发出列车,越站调车等)时,若轨道电路能正常反映区段的“占用”、“空闲”情况,应符合现行有关的技术标准的规定。

2.2.2 区间开通正方向,列车在区间“走—停—走”时,相关的逻辑检查区段可输出报警。

2.2.3 区间开通正方向,列车(或机车车辆)在区间退行、分解运行或重联运行时,相关的逻辑检查区段可输出报警。

2.2.4 区间开通正方向,接车站未正常开放进站信号机(或I AG轨道电路故障时引导接车),列车(或机车车辆)有区间越过站界进入车站时;

1)逻辑检查电路可对3JG进行防护。

2)3JG的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空闲状态并持续60s 后,可输出报警。

3)该报警可不自动解除

2.2.5 区间开通反方向、按自动站间闭塞方式运行时,逻辑检查电路不进行区间逻辑检查。

2.2.6 区间开通反方向、任一单个或不连续逻辑检查区段故障占用恢复后,无逻辑检查报警。3电路原理

3.1、典型的线路平面图

本文件描述的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场景分析,以下图所示典型“两站一区间”的下行正线为例:

图3.1.典型区间线路平面示意图

3.2电路原理图

本方案中的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2.电路原理图

3.3电路组成

3.3.1 QGJ(区间轨道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区间轨道区段设一台(既有)。

QGJ由ZPW-2000R接收设备直接驱动,并且有一定时间的缓吸特性

反映ZPW-2000R接收设备的工作状态:

1)其励磁(↑)通常反映轨道区段空闲;或区间轨道区段有列车占用但遇“失去分路”等特殊情况。

2)其失磁(↓)通常反映轨道区段占用;或区间轨道区段空闲但遇“故障红光带”或“前方信号机红灯断丝”等特殊情况。

注:在自动闭塞各闭塞分区单元电路中,QGJ通常是轨道区段空闲与否的直接体现。当闭塞分区由多个轨道区段组成时,各轨道区段均设有一套ZPW-2000R设备及相应的QGJ;此时,如其中任一区段的QGJ↓,则本闭塞分区中(按区间开通方向的)第一轨道区段的QGJ↓(无论其

是否占用),反映本闭塞分区占用。

3.3.2 QGJF(区间轨道复示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台(新增)。

QGJF是既有QGJ的复示继电器。

3.3.3 GJ(轨道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区间轨道区段设一台(既有)。

GJ由QGJ驱动,并且有约2.3s~2.8s的缓吸特性。

闭塞分区(及1LQ区段)既有单元电路中的GJ励磁电路如下图所示:

QKZ

QKF

图3.3.闭塞分区(及1LQ区段)既有单元电路中的GJ励磁电路注:自动闭塞电路中,各闭塞分区的“GJ”用于信号控制电路(点灯、发码等);根据工程需要,GJ还可驱动一台或多台轨道复示继电器(GJF)。

本方案对GJ励磁电路进行的修改如下图所示:

QKZ

QKF

图3.4.本方案对GJ励磁电路进行的修改

下文中未加特殊说明者,代号“GJ”均指本方案对既有单元电路进行修改后的轨道电路继电器。

3.3.4 CZJ(出站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正方向发车口设一台(新增)。

列车正向发车并占用发车进路最末区段(I BG)后,CZJ↓;列车占用1LQ(QGJ↓)、1LQJLJ 失磁,并出清发车进路最末区段(I BG)后CZJ恢复↑并自闭。

当区间开通反方向或1LQ区段的RJA按下时(X1LQRJJ↑),CZJ↑。

3.3.5 JZJ(进站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正方向接车口设一台(新增)。

正向进站信号机开放(LXJ↑)、列车占用进站第一区段(I AG)后,JZJ↑并自闭;列车完全进站、3JG GJ↑JZJ恢复↓。

3.3.6 JLJ(记录继电器)

常态↑: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台(新增)。

1LQ区段的JLJ:JWXC-H340进站口的CZJ↓后,占用本区段(或虽未占用本区段但自发车站末区段飞车)时JLJ↓;下一闭塞分区GJ↓、出清本区段(QGJ↑)且CZJ↑后,JLJ恢复↑并自闭。

2LQ及普通闭塞分区的JLJ;JWXC-1700。上一区段(GJ↓)时JLJ↓;下一闭塞分区GJ ↓、并出清本区段(QGJ↑)后,JLJ恢复↑并自闭。

3JG闭塞分区的JLJ:JWXC-1700。上一闭塞分区GJ↓并占用本闭塞分区(QGJ↓)时JLJ ↓;JZJ↑并出清本闭塞分区(QGJ↑)后,JLJ恢复↑并自闭。

当区间开通反方向或本闭塞分区(及1LQ区段)的RJA按下时(RJJ↑),JLJ↑。

3.3.7 RJP(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人工解锁盘)

每站新设一台,设与运转室。

对区间出现的逻辑检查报警提供操作、表示界面。

3.3.8 RJA(闭塞分区人工解锁按钮)

自复式、带铅封及计数器、带表示灯(RJD、黄);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个。

用于人工解锁对应闭塞分区(或1LQ)的逻辑检查报警。

按下RJA,本闭塞分区(或1LQ)对应的RJJ↑(随后其JLJ↑、BJ延时↑)

对于车站正向出站口,按下1LQ 区段的RJA后,其CZJ恢复励磁。

3.3.9 RJD(人工解锁按钮表示灯)

黄灯:设于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的RJA。

3.3.10 RJJ(闭塞分区人工解锁继电器)

JWXC-H340,常态↓: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台(新增)。

当区间开通反方向或本闭塞分区(及1LQ区段)的RJA按下时,RJJ↑。

3.3.11 BJ(闭塞分区逻辑检查报警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台(新增)。

本闭塞分区(或1LQ)的QGJ与JLJ状态不一致、经10s延时后BJ↓(报警)。

当QGJF与JLJ的状态恢复一致时,BJ↑

当区间开通反方向或本闭塞分区(及1LQ区段)的RJA按下时(RJJ↑),BJ↑。

3.3.12 ZBJ(总报警继电器)

JWXC-1700,常态↑;每个区间线路口设一台(新增)。

本站管辖围应对区间线路口的任一闭塞分区(及1LQ区段;)BJ↓时,ZBJ↓;本站管辖围对应区间线路口的全部闭塞分区(及1LQ区段)BJ↑后,ZBJ恢复↑。

3.3.13 BJD(闭塞分区逻辑检查报警灯)

红灯,常态熄灭;每个闭塞分区(及1LQ区段)设一个。

本闭塞分区(或1LQ区段)的BJ↓时BJD点亮、BJ↑时BJD熄灭。

3.3.14 QLA(闭塞分区切断电铃按钮)

非自复式;每个区间线路口设一个。

如QLA拉出;对应的ZBJ↑时断开BJDL,对应的ZBJ↓时接通BJDL。

如QLA按下;对应的ZBJ↑时接通BJDL,对应的ZBJ↓时接通BJDL。

3.3.15 BJDL(区间逻辑检查报警电铃)

直流电铃,全站设一个。

本站管辖任一闭塞分区(或1LQ区段)的BJ↓时,BJDL鸣响;

1)鸣响时如仅有一个闭塞分区(或1LQ)的BJD点亮;按下其QLA可终止鸣响;待其BJ恢复↑、BJD恢复后再次鸣响,此时拉出QLA停止鸣响。

2)鸣响时如有多个闭塞分区(或1LQ)的BJD点亮;按下相应的所有闭塞分区(或1LQ)的QLA可终止鸣响;失磁的各BJ逐步恢复↑(BJD熄灭)时,BJDL依次鸣响。拉出相应的所有QLA后,BJDL停止鸣响。

3.3.16 ZG(硅整流器)

ZG2-41/0.5型硅整流器,全站设一台(新增)。

用于人工解锁键盘的表示电源及电铃供电(DC-24V )。

4电路工作原理

本章描述的场景基于以下条件:

1)区间开通正方向时,列车按(四显示)自动闭塞方式运行。 2)区间开通反方向时,列车按自动站间闭塞方式运行。

3)站各相关轨道区段的轨道电路均工作正常(无“失去分路”、无“故障红光带”)。 4)区间各闭塞分区(或1LQ 区段)的轨道电路均工作正常(无“失去分路”、无“故障红光带”)。

5)列车长度不超过任一闭塞分区的长度(不包括1LQ 区段)

4.1 区间轨道正常运行

4.1.1列车运行 第1步 列车出站

甲站办理列车发车进路,列车运行至发车进路最末区段(IBG )时: 1)甲站S N 出站口:CZJ ↓;

2)1LQ 区段:QGJ 、JLJ 、GJ 均保持常态(↑)。 如下图所示:

甲站

X3 1.列车出站

站图4.1.列车出站时的电路状态

第2步 跨压站界

列车第一轮对越出站界后: 1)甲站S N 出站口:CZJ 保持↓; 2)1LQ 区段:QGJ ↓、JLJ ↓、GJ ↓。 如下图所示:

甲站

X3 2.跨压站界

站图4.2.列车跨压站界时的电路状态

(短车)第3步 完全进入1LQ

对于短车,当其完全进入1LQ 区段后:

1)甲站S N 出站口:CZJ ↑并自闭(恢复常态); 2)1LQ 区段:QGJ 、JLJ 、GJ 均保持↓ (短车) 第4步 跨压1LQ 、2LQ 短车继续前行、跨压A 信号机后: 1)1LQ 区段:QGJ 、JLJ 、GJ 仍保持↓; 2)2GJ 闭塞分区(a ):QGJ ↓、JLJ ↓、GJ ↓; 3)A 信号机自动改点红灯(1LQ 区段发HU 码)。 如下两图所示:

甲站

X33a.短车完全进入X1LQ

站图4.3-a.列车完全进入1LQ 时的电路状态

甲站

X3短车跨压1LQ 、2LQ

站图4.4-a.短车跨压1LQ 、2LQ 时的电路

(长车)第3步 跨压IBG 、1LQ 、2LQ

对于长车,当其跨压站界(如图4.2所示)后继续前行至进入a 闭塞分区(但尚未出清车站)时;

1)甲站S N 出站口:CZJ 保持↓;

2)1LQ 区段:QGJ 、JLJ 、GJ 仍保持↓; 3)2LQ 闭塞分区(a );QGJ ↓、JLJ ↓、GJ ↓ 4)A 信号机改点红灯(1LQ 区段发HU 码) (长车)第4步 出清车站,跨压1LQ 、2LQ 长车继续前行、出清车站(跨压A 信号机)后: 1)甲站S N 出站口:CZJ ↑并自闭(恢复常态); 2)1LQ 区段:QGJ 、JLJ 、GJ 均保持↓

3)2LQ 闭塞分区(a ):QGJ 、JLJ 、GJ 亦均保持↓; 4)A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 如下两图所示:

乙站甲站

X3长车跨压IBG 、1LQ 、

2LQ

图4.3-b.长车跨压IBG 、1LQ 、2LQ 时的电路状态

乙站甲站

4b.长车出清车站,跨压1LQ 、2LQ

图4.4-b.长车出清车站,跨压1LQ 、2LQ 时的电路状态

第5步 完全进入2LQ 闭塞分区(a)

无论是长车还是短车,当其完全进入a 闭塞分区时:

1)1LQ 区段:QGJ ↑、JLJ ↑并自闭(恢复常态)、GJ 随之↑,此时甲站的电路具备办理后续列车发车的条件;

2)2LQ 闭塞分区(a ):QGJ 、JLJ 、GJ 均保持↓; 3)A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1LQ 区段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5.完全进入a 闭塞分区

并自闭

图4.5.列车完全进入a 闭塞分区时的电路状态

第6步 跨压B 信号机 列车跨压B 信号机后:

1)2LQ 闭塞分区(a ):QGJ 、JLJ 、GJ 均保持↓; 2)A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1LQ 区段发HU 码); 3)b 闭塞分区:QGJ ↓、

JLJ ↓、GJ ↓ 4)B 信号机改点红灯(a 闭塞分区发HU 码)。

假设此时乙站办理接车进路,则其X 进站信号机开放(以其显示黄灯为例),但JZJ 仍保持↓状态。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6.跨压B 信号机

图4.6.列车跨压B 信号机时的电路状态

第7步 完全进入b 闭塞分区 列车完全进入b 闭塞分区时;

1)2LQ 闭塞分区(a ):QGJ ↑、JLJ ↑并自闭(恢复常态)、GJ

随之↑; 2)A 信号机改点黄灯;

3)b 闭塞分区:QGJ 、JLJ 、GJ 均保持↓ 4)B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a 闭塞分区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完全进入b 闭塞分区

并自闭

图4.7.列车完全进入b 闭塞分区时的电路状态

第8步 跨压C 信号机 列车跨压C 信号机后:

1)b 闭塞分区:QGJ 、JLJ 、GJ 均保持↓ 2)B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a 闭塞分区发HU 码); 3)c 闭塞分区:QGJ ↓、JLJ ↓、GJ ↓: 4)C 信号机改点红灯(b 闭塞分区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8.跨压C 信号机

图4.8.列车跨压c 信号机时的电路状态

第9步 完全进入c 闭塞分区 列车完全进入c 闭塞分区时:

1)b 闭塞分区:QGJ ↑、JLJ ↑并自闭(恢复常态)、

GJ 随之↑: 2)B 信号机改点黄灯:

3)c 闭塞分区:QGJ 、JLJ 、GJ 均保持↓: 4)C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b 闭塞分区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9.完全进入C 闭塞分区

并自闭

图4.9.列车完全进入c 闭塞分区时的电路状态

第10步 跨压D 信号机 列车跨压D 信号机后:

1)c 闭塞分区:QGJ 、JLJ 、GJ 均保持↓: 2)C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b 闭塞分区发HU 码);

3)d 闭塞分区(X3JG ):QGJ ↓、JLJ ↓、GJ ↓; 4)D 号机改点红灯(c 闭塞分区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10.跨压D 信号机

图4.10.列车跨压D 信号机时的电路状态

第11步 完全进入d 闭塞分区(X3JG ) 列车完全进入d 闭塞分区(X3JG )时:

1)c 闭塞分区:QGJ ↑、JLJ ↑并自闭(恢复常态)、GJ 随之↑ 2)C 信号机改点黄灯;

3)d

闭塞分区(X3JG ):QGJ 、JLJ 、GJ ;均保持↓: 4)D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c 闭塞分区发HU 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11.完全进入d 闭塞分区(X3JG )

并自闭

图4.11.列车完全进入d 闭塞分区(X3JG )时的电路状态

第12步 跨压接车站进站信号机 列车第一轮对越过乙站X 进站信号机:

1)d 闭塞分区(X3JG ):

QGJ 、JLJ 、GJ 均保持↓: 2)D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c 闭塞分区发HU 码); 3)乙站X 进站口:JLJ 在LXJ 缓放过程中↑并自闭。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12.列车进站,跨压X 进站信号机

并自闭

图4.12.列车跨压进站信号机时的电路状态

第13步 完全进入接车站进站信号机方 列车完全进入车站(出清区间)后:

1)d 闭塞分区(X3JG ):QGJ ↑、JLJ ↑并自闭(恢复常态)、GJ 随之↑: 2)D 信号机改点黄灯:

3)乙站X 进站口:JZJ ↓(恢复常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13.完全越过X 进站信号机

并自闭

图4.13.列车完全进入接车站进站信号机方时的电路状态

总结:

由上述各阶段的时序状态可知,区间轨道电路正常、开通正方向,单列车运行时: 1)CZJ 常态↑,其↓反映了车站发车进路最末区段(IBG )的列车占用。

2)各闭塞分区(或1LQ )的QGJ 、JLJ 、GJ 三者状态一致,常态均为↑:该三个继电器 ↓反映了对应闭塞分区(或1LQ )占用。

3)JLJ 常态↓;其↑反映了列车正常进站时跨压进站信号机的过程。

注:

QGJ 、JLJ 、GJ 三者状态一致指的是某一阶段的最终状态,期间可能存在短时间的先后关系(如缓吸情况)。

4.2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

4.2.1普通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

普通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时的场景与2LQ 闭塞分区(a )故障红光带类似,如下两图所示:

乙站甲站

b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

报警!

图4.14.b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时的电路状态

乙站甲站

c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

报警!

图4.15.c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时的电路状态

各普通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自行恢复(QGJ 重新↑)后: 1)GJ 随之↑,红光带熄灭,其防护信号机自动点亮允许信号。 2)其逻辑检查报警信息(如点亮红灯的BJD )自动恢复。 4.2.2 连续闭塞分区出现故障红光带

b 、

c 闭塞分区均出现故障红光带(QGJ ↓)时,对于b 闭塞分区: 1)其GJ ↓,B 信号机自动改点红灯、a 闭塞分区发HU 码; 2)其JLJ 经a GJ 前接点的自闭电路保持常态↑;

3)因本区段的QGJ 和JLJ 的状态不一致,经10s 后其BJ ↓,发出报警(BJD 红灯亮、BJDL 鸣响)。

对于c 闭塞分区:

1)其GJ ↓,C 信号机自动改点红灯、b 闭塞分区发HU 码; 2)其JLJ 的励磁电路和自闭电路均断开,故↓;

3)本区段的QGJ 和JLJ 的状态一致,其BJ 保持常态↑,不报警。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c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

报警!

报警!

图4.16.b 、c 均为故障红光带时的电路状态

b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自行恢复(QGJ 重新↑)后; 1)GJ 随之↑,红光带熄灭,B 信号机自动点亮允许信号。 2)该逻辑检查报警信息(如点亮红灯的BJD )自动恢复。

c 闭塞分区故障红光带自行恢复(QGJ 重新↑)后;

1)GJ 仍↓(因d GJ ↑,c JLJ 不能自动恢复),红光带不熄灭,C 信号机仍显示红灯。

2)因其QGJ 和JLJ 的状态不一致,经10s 后其BJ ↓,发出报警(BJD 红灯亮、BJDL 鸣响)。 3)该逻辑检查报警信息(如点亮红灯的BJD )不会自动恢复,需进行人工解锁。

4.3失去分路检查

4.3.1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

以3LQ (b )为例考虑普通闭塞分区的失去分路,该场景表现为:

1)列车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 )、未占用本闭塞分区(b );

2)跨压上一闭塞分区(a )、本闭塞分区(b ); 3)自上一闭塞分区(a )飞车。

第1步 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 )、未占用本闭塞分区(b )

列车由甲站发车、运行至a 闭塞分区时: 1)a GJ ↓;

2)b :QGJ 、JLJ 、GJ 均保持↑。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1.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 )、未占用本闭塞分区(b )

图4.17.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列车占用上一闭塞分区、未占用本闭塞分区时的电路状态 第2步 跨压上一闭塞分区(a )、本闭塞分区(

b ) 列车前端越过B 信号机,跨压a 、b 闭塞分区时: 1)a GJ 保持↓;

2)b :QGJ ↓、JLJ ↓、GJ ↓,显示红光带。 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2.跨压上一闭塞分区(a )、本闭塞分区(b )

图4.18.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跨压上一闭塞分区、本闭塞分区时的电路状态

第3步 自本闭塞分区飞车

列车前段(或全部)在b 闭塞分区运行,遇b 失去分路(b QGJ ↑)时: 1)b JLJ 保持↓(因其励磁所需的c GJ 后接点不能接通);

2)b GJ 亦保持↓,保持红光带。

3)因b 闭塞分区的QGJ 和JLJ 的状态不一致,经10s 后其BJ ↓,经10s 后其BJ ↓,发车报警(BJD 红灯亮,BJDL 鸣响)

“列车前端在b 失去分路”、“列车全部进入b 后失去分路”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乙站甲站

3.自本闭塞分b

飞车

乙站甲站

3.自本闭塞分b 飞车

报警!

报警!

图4.19.进入本闭塞分区后,自本闭塞分区飞车时的电路状态

第4步 继续前行 列车继续前行:

1)如b 闭塞分区能再次分路(QGJ ↓),B 信号机仍保持红灯防护。

2)如b 闭塞分区不能再次分路(QGJ ↓),B 信号机亦保持红灯防护,直至列车进入c 闭塞分区并分路(QGJ ↓)。

5电路设计几点考虑

5.1 区间逻辑检查电路中CZJ 励磁电路中检查1LQ 区段,QGJ 、JLJ 后接点的作用与1LQ 励磁CZJ 作用。

1)在CZJ 吸起电路中加入1LQ QGJ ↓开关,目的防止在1LQ 区段失去分路的情况下可靠防护,在1LQ 失去分路的特殊情况,即长车由压入IBG →1LQ →2LQ,跨压IBG ↓ 2LQ ↓ 1LQ 失去分路↑。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当IBG 出清↑的瞬间使1LQ 区段JLJ ↓→1LG GJ ↓,如使用1LQ(GJ)↓接点就会在此时使CZJ ↑在失去分路1LQ 、QGJ 此时↑结果使1LQ 、JLJ ↑(经由该

继电器励磁吸起电路,因后方2LQ GJ↓→CZJ↑→1LQ JLJ↑失去防护。使用QGJ可控制CZJ ↓而使1LQ JLJ↓→GJ↓实现1LQ区段失去分路时JLJ↓→GJ↓)。

2)在CZJ吸起电路中,检查1LQ、JLJ↓接点作用。

目的是防止在IBG↑与1LQ QGJ↓时间差<0.5s时,1LQ区段在有车占用时失去防护,如CZJ无1LQ JLJ↓后接点,在1BGJ↑→1LQ QGJ↓→CZJ↑(CZJ励磁电路),如CZJ↑时1LQ、JLJ没有落下(0.5s缓放)而使1LQ、JLJ失去防护。

3)其他区段JLJ励磁电路检查下一区段占用条件使用QGJ和GJ均可,GJ可使站联电缆或电路简化,因QGJ条件通过电缆传递。

4)1LQ区段JLJ自闭电路的自闭接点JLJ与QGJ串联作用

JLJ的自闭接点可防止短车出站时1LQ失去防护,如无此接点当车出站时1LQ JLJ↓GJ↓,当车返回站IBGJ↓、1LQ QGJ↑,1LQ JLJ会通过CZJ↓→IBG↓→1LQ QGJ↑→1LQ JLJ↑后励磁吸起,失去防护。

5)1LQ区段JLJ励磁电路中CZJ↑接点作用。

当1LQ区段失去分路,长车跨压IBG 2LQ时,通过2LQG↓→1LQ QGJ↑会使1LQ GJ↑GJ 吸起失去防护,与CZJ吸起励磁1LQ QGJ作用同一情况下防护1LQ JLJ↓,1LQ GJ→防CZJ ↑时刻IBG↑瞬间,CZJ在1LQ JLJ↑电路防1LQ JLJ↑,因CZJ↑表示1LQ

5.2 JLJ自闭电路的作用

5.2.1 JLJ有两条自闭电路,在本区段QGJ↑空闲或失去分路时JLJ↑

正常时,列车占人本自闭电路断开表示,表示有占用。

5.2.2靠上一区段GJ↑自闭,上一区段无车或未处于防护状态,JLJ↑。正常工作时,自闭断开说明列车占用上一区段,断开说明本区段占用,完成两点检查,所以JLJ与QGJ、GJ不同含义,QGJ是说明本轨道完成占用,JLJ实现三点检查功能,从落下到吸起(说明上一区段占用→本区段占用→本区段出清→下一区段占用)

5.2.3JLJ励磁电路

本区段出清、下一区段占用→使JLJ↑

从使用上一区段GJ和下一区段GJ接点的作用,将三点检查扩展到上一区段占用或防护,下一区段占用或防护,或换言之:GJ↑说明上、下区段正常空闲。

5.2.4 JZJ接车继电器,常态↓

LXJ↑→IAG↓→JZJ↑,在3JG占用JLJ↓→GJ↓时JZJ↑,3JGJ↑→JZJ↓。

某站区间逻辑检查引起机信掉码故障案例

某站区间逻辑检查引起机信掉码故障案例 一、故障概况 某日 22:02分,K1007次在京广线某站因机车信号由绿码转为白码停车。原因分析为轨面有沙造成4DG瞬间分路不良,导致闪红光带,引起区间逻辑检查电路动作,X1LQG被防护出现红光带,导致XIFMJ落下,致使机车在4DG运行时掉码。 二、监测分析 1. 机车信号分析 查机车信号远程监测,K1007次机车越过XI出站信号机后走行168m 收到27.9HZ低频信号,机车信号显示白灯。如下图1所示。 图 1 掉码时机信监测数据

2. 确定掉码位置 查该站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如图2),XI发车进路含二个区段,分别为8DG和4DG,8DG长77m,4DG长297m。机车越过XI出站信号机后走行168m收到27.9HZ低频信号,说明机车在4DG掉码。 图2信号布置图 3. 监测数据分析 集中监测回放,列车22:02:44秒压入8DG,分路电压为16.0V;22:02:49秒,8DG电压瞬间降到12.2V,8DG继电器状态瞬间跳变;22:02:54秒,8DGJ落下,列车压入4DG,4DGJ落下,4DGJ电压8.9V;22:02:55秒,4DGJ吸起,4DGJ电压12.6V;22:02:55秒,4DGJ落下,X1LQGJLJ落下;22:02:58秒,XIFMJ落下;期间无X1LQJ状态变化信息;22:03:00秒4DG红光带(如图3)。

图3掉码时监测记录的开关量与电压信息 4. TDCS数据 期间工区值班人员反映车站逻辑检查的报警信息。回放TDCS,列车运行在8DG时,X1LQG与4DG先后红光带(如图4)。 图4故障时TDCS显示 5. 联锁维修机数据 工区值班人员反映在联锁维修机上,列车运行在8DG时,4DG与X1LQG顺序红光带(双击下方mp4文件或gif文件)。 维修机记录.mp4 维修机记录.gif

铁路总公司印发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运用暂行办法的通知铁总运

铁路总公司印发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运用暂行办法的通知铁总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TG/CW301-2016 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运用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度和区间逻辑检查有关技术条件,结合实际作业组织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分为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和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两部分。其中,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部分适用于具备列控中心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高铁线路,具备列控中心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普铁线路可参照执行;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部分适用于自动闭塞区段具备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功能的线路。 第二章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运用办法 第一节功能及说明 第三条列控中心根据列车占用、出清闭塞分区的顺序关系及区间闭塞方向,对区间闭塞分区的状态进行逻辑判定。 第四条闭塞分区包括空闲、正常占用、故障占用、占用丢失四种状态。 空闲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且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

正常占用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且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占用; 故障占用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但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占用; 占用丢失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但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 第五条列控中心进行区间占用逻辑检查时,以闭塞分区为单元进行判断,无配线车站站内区段按区间闭塞分区进行处理。 第六条区间内任意闭塞分区处于占用丢失或故障占用状态时,无法办理区间正常改方操作。区间内闭塞分区处于故障占用或占用丢失状态时,办理辅助改方操作成功后,将分别处于故障占用或空闲状态。 第七条当正常占用的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恢复空闲,而区间闭塞方向前方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未被正常占用时,列控中心判定该闭塞分区为占用丢失。 列控中心对判定为占用丢失的闭塞分区进行安全防护:该闭塞分区后方轨道电路发红黄码,防护信号机点亮红色灯光(常态灭灯区段除外)。同时,列控中心向集中监测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列控中心维护终端显示闭塞分区逻辑状态和报警信息。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CTC)调度终端和车务终端对该闭塞分区按分路不良进行显示,防护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车站联锁终端若能显示该闭塞分区,则该闭塞分区显示红色光带。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Quartus II软件操作 (3) 实验二: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功能验证 (14) 实验三: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应用 (17) 实验四:触发器的应用 (19) 实验五:计数器的功能验证 (21) 实验六:计数器的应用 (22) 实验七:寄存器的功能验证 (23) 附录: (24)

实验一:Quartus II软件操作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QuartusII软件的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仿真(功能仿真及时序仿真)方法及验证设计正确性。 3、了解并掌握EDA QuartusII中的原理图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 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FPGA开发软件QuartusII的使用流程,包括图形输入法的设计步骤和仿真验证的使用以及最后的编程下载。 图形编辑输入法也称为原理图输入设计法。用Quartus II的原理图输入设计法进行数字系统设计时,不需要了解任何硬件描述语言知识,只要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基本知识,就能使用QuartusII提供的EDA平台设计数字电路或系统。 QuartusII的原理图输入设计法可以与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法接轨,即把传统方法得到的设计电路的原理图,用EDA平台完成设计电路的输入、仿真验证和综合,最后编程下载到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实验步骤: 在QuartusII中通过原理图的方法,使用与门和异或门实现半加器。 第1步:打开QuartusII软件。 第2步:新建一个空项目。 选择菜单File->New Project Wizard,进入新建项目向导。如下图所示,填入项目的名称“hadder”,默认项目保存路径在Quartus安装下,也可修改为其他地址,视具体情况而定。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运用暂行办法》(2016)63

TG/CW301-2016 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运用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度和区间逻辑检查有关技术条件,结合实际作业组织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分为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和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两部分。其中,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部分适用于具备列控中心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高铁线路,具备列控中心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普铁线路可参照执行;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部分适用于自动闭塞区段具备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功能的线路。 第二章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运用办法 第一节功能及说明 第三条列控中心根据列车占用、出清闭塞分区的顺序关系及区间闭塞方向,对区间闭塞分区的状态进行逻辑判定。

第四条闭塞分区包括空闲、正常占用、故障占用、占用丢失四种状态。 空闲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且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 正常占用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且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占用; 故障占用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但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占用; 占用丢失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但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 第五条列控中心进行区间占用逻辑检查时,以闭塞分区为单元进行判断,无配线车站站内区段按区间闭塞分区进行处理。 第六条区间内任意闭塞分区处于占用丢失或故障占用状态时,无法办理区间正常改方操作。区间内闭塞分区处于故障占用或占用丢失状态时,办理辅助改方操作成功后,将分别处于故障占用或空闲状态。 第七条当正常占用的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恢复空闲,而区间闭塞方向前方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未被正常占用时,列控中心判定该闭塞分区为占用丢失。 列控中心对判定为占用丢失的闭塞分区进行安全防护:该闭塞分区后方轨道电路发红黄码,防护信号机点亮红色灯

自动闭塞区间逻辑检查设计方案研究

自动闭塞区间逻辑检查设计方案研究 文章阐述了既有线铁路自动闭塞区段实现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两种方案,并从增加设备、实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具体工程设计着重介绍了增加继电式区间逻辑检查电路的设计方案,明确了既有线普速铁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具体内容。 标签:既有线;自动闭塞;区间逻辑检查;继电式;系统化 1 概述 为了实现对正常运行列车出现分路不良时的红灯防护,提高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铁路总公司要求铁路项目自动闭塞区段增加信号系统对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因此研究既有线普速铁路增加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改造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区间逻辑检查方案 目前,国内针对既有线普速铁路增加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处理方案大致分为两类:继电式区间逻辑检查和系统化区间逻辑检查。 2.1 继电式区间逻辑检查 继电式区间逻辑检查是通过在自动闭塞电路中增加由继电器搭建的逻辑电路实现的,针对既有技术设备现状,对区间自动闭塞电路进行技术改造,增加逻辑检查功能,其他配套设备(如TDCS、信号集中监测等)进行适应性修改。 2.2 系统化区间逻辑检查 系统化区间逻辑检查是将实现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继电器、电路进行组合,使其集成为具有该功能的子系统。此系统可根据铁路项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实现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案,如区间综合监控系统、站间信息传输系统等信号设备系统。 3 方案对比 对于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主要进行增加设备、功能等方面的对比。 3.1 继电式区间逻辑检查 (1)新增设备。针对每个逻辑检查区段增设RJJ(人工解锁继电器)、QGJF (区间轨道复示继电器)、JLJ(记录继电器)、BJ(逻辑检查报警继电器)各一台;针对车站每个正方向发车口增设一台CZJ(出站继电器);针对车站每个正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数字逻辑电路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第一次试验一、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二、试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3、、学会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律。 三、试验所用的器件和组件: 二输入四“与非”门组件3片,型号74LS00 四输入二“与非”门组件1片,型号74LS20 二输入四“异或”门组件1片,型号74LS86 四、实验设计方案及逻辑图: 1、设计一位全加/全减法器,如图所示: 电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是由M决定的,当M=0时做加法运算,当M=1时做减法运算。当作为全加法器时输入信号A、B和Cin分别为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进位,S 为和数,Co为向上的进位;当作为全减法时输入信号A、B和Cin分别为被减数,减数和低位来的借位,S为差,Co为向上位的借位。 (1)输入/输出观察表如下: (2)求逻辑函数的最简表达式 函数S的卡诺图如下:函数Co的卡诺如下: 化简后函数S的最简表达式为: Co的最简表达式为:

(3)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2、舍入与检测电路的设计: 用所给定的集成电路组件设计一个多输出逻辑电路,该电路的输入为8421码,F1为“四舍五入”输出信号,F2为奇偶检测输出信号。当电路检测到输入的代码大于或等于5是,电路的输出F1=1;其他情况F1=0。当输入代码中含1的个数为奇数时,电路的输出F2=1,其他情况F2=0。该电路的框图如图所示: (1)输入/输出观察表如下: B8 B4 B2 B1 F2 F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0 0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课题: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课型:验证性实验 教学目标: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重点: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难点: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 教学手段、方法:演示及讲授 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 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 片 实验内容: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一只,插入面包板(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 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D8 中的任意一个。 (2)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 状态转换,测出输出逻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2、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1)用74LS00 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2、图1.3 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2,表1.3 中。 (2)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3、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 按图1.4 接线。S 分别接高、低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 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4、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试验证。

(1)组成或非门:

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组成或非门B = =,画出电路图,测试并填 + Y? A B A 表1.4。 (2)组成异或门: ①将异或门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表达式; ②画出逻辑电路图; ③测试并填表1.5。 5、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5 接线,输入端1、2、4、5 接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A、B、Y 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电平开关按表1.6 的状态转换,将结果填入表中。

区间逻辑检查原理及应急处置分析

区间逻辑检查原理及应急处置分析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及行车密度不断加大,区间逻辑检查已成为反映列车运行信息,防止区间因失去分路导致信号显示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重点对区间逻辑检查原理及出现异常时的应急处置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区间逻辑检查;原理;应急处置;分析 1 研究背景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在事故过程中,列控系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安全防护功能,当前方轨道电路发生红光带故障后,列控系统没有准确得到前方的列车占用信息,违背了“故障-安全”的基本原则,在本应显示红灯信号时错误地显示了绿灯信号。事故发生后,如何有效且准确地显示区间列车运行信息,防止“丢车”现象发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2 基本原理分析 区间逻辑检查是通过对相邻区段的先后占用顺序进行逻辑判别,即:三点检查。 2.1 三点检查逻辑原理 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区段总是进行有规则的变化,通常我们称之为“三点检查”。如图1所示,当列车从甲站向乙站方向运行时,甲站与乙站之间依次有若干个轨道区段,分别为A区段、B区段、C区段等,轨道区段的正常占用顺序为:A区段曾经被占用但现在空闲、A区段和B区段曾经同时被占用、B区段曾经被占用但现在空闲、B区段和C区段曾经同时占用,即:列车顺序依次压入A、B、C区段。 列车在区间运行时,根据闭塞分区列车占用、出清的顺序关系,对区间闭塞分区的状态进行逻辑判定。当列车不满足此逻辑条件时,控制台进行区间逻辑检查错误报警,同时向后方列车传递禁止信号。 2.2 区间逻辑检查的基本状态 闭塞分区的基本状态共有四种,分别为正常占用、空闲、占用丢失状态、故障占用。 正常占用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且闭塞分區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占用;空闲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且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占用丢失状态表示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但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所反映的线路状态为空闲;故障占用状态表示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但闭塞

10级《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指导书 课时:8学时

集成电路芯片 一、简介 数字电路实验中所用到的集成芯片都是双列直插式的,其引脚排列规则如图1-1所示。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2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形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 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 CC ,7脚为GND。若集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如74LS20为14脚芯片,14脚为V CC 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则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 二、TTL集成电路使用规则 1、接插集成块时,要认清定位标记,不得插反。 2、电源电压使用范围为+4.5V~+5.5V之间,实验中要求使用Vcc=+5V。电源极性绝对不允许接错。 3、闲置输入端处理方法 (1) 悬空,相当于正逻辑“1”,对于一般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实验时允许悬空处理。但易受外界干扰,导致电路的逻辑功能不正常。因此,对于接有长线的输入端,中规模以上的集成电路和使用集成电路较多的复杂电路,所有控制输入端必须按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 (也可以串入一只1~10KΩ的固定电阻)或接至某一 (2) 直接接电源电压V CC 固定电压(+2.4≤V≤4.5V)的电源上,或与输入端为接地的多余与非门的输出端相接。 (3) 若前级驱动能力允许,可以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 4、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路所处的状态。当R ≤680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0”;当R≥4.7 K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1”。对于不同系列的器件,要求的阻值不同。 5、输出端不允许并联使用(集电极开路门(OC)和三态输出门电路(3S)除外)。否则不仅会使电路逻辑功能混乱,并会导致器件损坏。 6、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地或直接接+5V电源,否则将损坏器件,有时为了使后级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平,允许输出端通过电阻R接至V ,一般取R=3~ cc 5.1 KΩ。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使用和 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使用。 2.熟悉74LS20和74LS00集成门电路的外形和管脚引线。 3.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和异或门逻辑功能的测试。 二、实验器材及设备 1.KHD-2数字电路实验台 2.4输入2与非门74LS20(1块) 3.2输入4与非门74LS00或CC4011(1块) 三、实验原理 (一)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台 KHD-2型数字电路实验台由实验控制屏与实验桌组成。实验控制屏主要由两块单面敷铜印刷线路板与相应电源、仪器仪表等组成。控制屏由两块相同的数电实验功能板组成,其控制屏两侧均装有交流电压220V的单相三芯电源插座。每块实验功能板上均包含以下各部分内容: 1.实验板上装有一只电源总开关及一只熔断器(额定电流为1A)作为短路保护用。 2.实验板上共装有600多个高可靠的自锁紧式、防转、叠插式插座。它们与集成电路插座、镀银针管座以及其他固定器件、线路的连线已设计在印刷线路板上。板正面印有黑线条连接的器件,表示反面已装上器件并接通。 3.实验板上共装有200多根镀银长15mm的紫铜针管插座,供实验时接插小型电位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及其他电子器件使用。 4.实验板上装有四路直流稳压电源(±5V、1A及两路0~18V、0.75A可调的直流稳 压电源)。实验板上标有处,是指实验时需用导线将直流电源+5V引入该处,是+5V 电源的输入插口。 5.高性能双列直插式圆集成电路插座18只(其中40P 1只、28P 1只、24P 1只、20P 1只、16P 5只、14P 6只、8P 2只、40P锁紧座1只)。 6.6位十六进制七段译码器与LED数码显示器:每一位译码器均采用可编程器件GAL 设计而成,具有十六进制全译码功能。显示器采用LED共阴极红色数码管(与译码器在反面已连接好),可显示四位BCD十六进制的全译码代号:0、1、2、3、4、5、6、7、8、9、A、B、C、D、E和F。 使用时,只要用锁紧线将+5V在没有BCD码输入时六位译码器均显示“F”。 7.四位BCD码十进制拔码开关组:每一位的显示窗指示出0~9中的任一个十进制数字,在A、B、C、D四个输出插口处输出相对应的BCD码。每按动一次“+”或“ ”键,将顺序地进行加1计数或减1计数。 若将某位拔码开关的输出口A、B、C、D连接在“2”的一位译码显示的输入端口A、B、C、D处,当接通+5V电源时,数码管将点亮显示出与拔码开关所指示一致的数字。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 ..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 专业: : 学号: 指导老师:

多功能数字钟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拥有正常的时、分、秒计时功能。 (2)能利用实验板上的按键实现校时、校分及清零功能。 (3)能利用实验板上的扬声器做整点报时。 (4)闹钟功能 (5)在MAXPLUS II 中采用层次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6)在完成全部电路设计后在实验板上下载,验证设计课题的正确性。 二、多功能数字钟的总体设计和顶层原理图 作为根据总体设计框图,可以将整个系统分为六个模块来实现,分别是计时模块、校时模块、整点报时模块、分频模块、动态显示模块及闹钟模块。

(1)计时模块 该模块使用74LS160构成的一个二十四进制和两个六十进制计数器级联,构成数字钟的基本框架。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用于计时,六十进制计数器用于计分和秒。只要给秒计数器一个1HZ的时钟脉冲,则可以进行正常计时。分计数器以秒计数器的进位作为计数脉冲。 用两个74160连成24进制的计数器,原图及生成的器件如下: 生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器注: 利用使能端,时钟信号,清零以及预置数功能连成24进制。

用两个74160连成的60进制计数器,原图及生成的器件如下: 生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 (2)校时模块 校时模块设计要求实现校时,校分以及清零功能。 *按下校时键,小时计数器迅速递增以调至所需要的小时位。 *按下校分键,分计数器迅速递增以调至所需要的分位。 *按下清零键,将秒计数器清零。 注意事项:①在校分时,分计数器的计数不应对小时位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屏蔽此时分计数器的进位信号以防止小时计数器计数。 ②利用D触发器进行按键抖动的消除,因为D触发器是边沿触发,在除去时钟边沿到来前一瞬间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接受输入,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目录 1 数字电路实验箱简介 2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3 实验二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MSI)的功能测试及应用 4 实验三常用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5 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6 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7 实验六综合设计实验 8 附录功能常用芯片引脚图

数字电路实验箱简介 TPE系列数字电路实验箱是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的产品,该实验箱提供了数字电路实验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电源,集成电路接线板,逻辑电平产生电路,单脉冲产生电路和逻辑电平测量显示电路,实验箱还为复杂实验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 下面以JK触发器测试为例说明最典型的测试电路,图1为74LS112双JK触发器的测试电路。其中Sd、Rd 、J、K为电平有效的较入信号,由实验箱的逻辑电平产生电路提供。CP为边沿有效的触发信号,由单脉冲产生电路提供。Q和为电路的输出,接至逻辑电平测量显示电路,改变不同输入的组合和触发条件,记录对应的输出,即可测试该触发器的功能。 逻辑电平测量显示 图1. JK触发器测试电路

实验一 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芯片管脚识别方法。 2、掌握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掌握RS 触发器、JK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万用表 3、双列直插式组件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 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 74LS112:双J-K 触发器 三、实验原理与内容 1、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74LS00为四—2输入与非门,在一个双列直插14引脚的芯片里封装了四个2输入与非门,引脚图见附录。14脚为电源端,工作时接5V,7脚为接地端,1A ,113和1Y 组成一个与非门, B A Y 111?=。剩余三个与非门类似。按图1—1连接实验电路。改变输信号,测量对应输出, 填入表1—1中,验证其逻辑功能。 测 量 显 示 逻 辑 电 平 图1—1 74LS00测试电路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书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 电路说明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06.06

目录 1概述 (1) 2技术条件 (1) 2.1总体要求 (1) 2.2技术要求 (1) 2.2 特殊场景 (3) 3电路原理 (3) 3.1、典型的线路平面图 (3) 4电路工作原理 (8) 4.1 区间轨道正常运行 (8) 4.2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 (14) 4.3失去分路检查 (16) 4.3.1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 (16) 1)列车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未占用本闭塞分区(b); (16) 5电路设计几点考虑 (17) 5.1 区间逻辑检查电路中CZJ励磁电路中检查1LQ区段,QGJ、JLJ后接点的作用与1LQ励磁CZJ作用。 (17) 5.2 JLJ自闭电路的作用 (18) 6总结 (19) 6.1 区间轨道电路正常 (19) 6.2 轨道电路出现故障红光带场景 (19) 6.3轨道电路失去分路场景 (20)

1概述 目前ZPW-2000R系列自动闭塞设备,由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空闲检查的功能。《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在既有编码的ZPW-2000轨道电路基础上利用逻辑检查功能。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设备的安全性。 2技术条件 执行铁总运[2015]121号《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暂行技术条件》 2.1总体要求 2.1.1 逻辑检查电路应具有防护功能和报警功能。 2.1.2 逻辑检查电路应以逻辑检查区段为单元进行逻辑检查。 2.1.3 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应能对自动闭塞区间进行逻辑检查,各逻辑检查区段的轨道电路接收设备动作时序不符合本技术条件时,逻辑检查电路应能进行防护,60s后相关区段应输出报警。 2.1.4 正常运营场景下,列车自逻辑检查区段“占用丢失”时: 1) 逻辑检查电路应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改区段应输出报警。 3)本区段报警后,若本区段或下一区段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自动解除。 4)本区段报警后,若其下一区段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5)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进行区间逻辑检查时,其安全性应不低于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2技术要求 2.2.1 正常运营场景 2.2.1.1遇下列情况,逻辑检查电路应对相关逻辑检查区段进行防护; 1)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占用时。 2)“失去分路”或“占用丢失”时。 2.2.1.2 逻辑检查区段防护状态的解除需检查其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空闲状态,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其下一逻辑检查区段处于防护状态。 2)人工解锁。

最新数字逻辑电路指导书合集

实验一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2.熟悉数字电路学习机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DVCC-D2JH 通用数字电路实验箱 2.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08 二输入端四与门 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片 74LS32 二输入端四或门 1片 2、按附录中引脚图接线,分别验证或门74LS32、与门74LS08、异或门74LS86的逻辑功能 3、信号对门的控制作用 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按图接线, S接任一电平开关,用发光二极管观察 S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四.实验报告 1.按各步聚要求填表。 2.回答问题: (1)怎样判断门电路逻辑功能是否正常? (2)与非门一端输入接连续脉冲,其余端什么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什么状态时禁止脉冲通过?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74LS32 二输入端四或门1片 74LS08 二输入端四与门1片 三、实验内容 1、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器Y是A、B的异或, 而进位Z是A、B相与。故半加器可用一个 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如右图 (1)在学习机上用异或门和与门接成以上电路。 A、B接电平开关Y、Z接电平显示。 (2)按下表要求改变A、B状态,填表

2、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1)按右图接线,A 、B 、C 接电平开关, SO 、C 接发光二极管 (2)按下表要求改变A 、B 、C 状态,填表 四、实验报告 (1)按要求填表 (2)分析如何使用适当的门电路实现半加器与全加器的功能 实验三 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总线驱动器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B A ?B A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编写 2009年9月

目录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仪器使用及逻辑电路实验 (2) 实验二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应用 (7)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 (9) 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测试 (9) 实验五触发器的功能测试....................................... (11) 实验六计数器的应用......................................... (14) 附录A 数字集成电路(TTL电路)的使用规则................... ..16 附录B 常用芯片的引脚号和信号名称.. (17) 附录C DZX-1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 16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2、进入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按已分好的小组进行实验。 3、了解并熟悉实验设备及器件(从附录B中查清所选用集成块的引脚及功能,特别注意集成块V CC及GND的接线不能错),按实验要求连好线路,自已检查无误或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通电继续进行实验。 4、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待找出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实验。 5、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记录。 6、需要变更原实验线路进行后面实验内容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插拔元器件。 7、培养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8、爱护实验室财物,当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时,必须认真检查原因,并立即告知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以便按实验室有关条例处理。 9、保持实验室内安静、整洁以及良好的秩序。实验结束应将仪器、元件、导线等整理好放妥,并协助实验室管理员搞好清洁卫生。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 篇一: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老师:樊伟敏 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实验实验类型:设计类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等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74LS00、74LS11、74LS55等基本门电路的功能及其引脚。 3.掌握组合集成电路元件的功能检查方法。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方法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74LS00(与非门) 74LS55(与或非门) 74LS11(与门)导线电源数电综合实验箱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及结果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实验报告 (一) 一位全加器 1.1 实验原理:全加器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输入有被加数、加数和来自相邻低位的进位;输出有全加和与向高位的进位。 1.2 实验内容:用 74LS00与非门和 74LS55 与或非门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1.3 设计过程:首先列出真值表,画卡诺图,然后写出全加器的逻辑函数,函数如下: Si = Ai ?Bi?Ci-1 ;Ci = Ai Bi +(Ai?Bi)C i-1 异或门可通过Ai ?Bi?AB?AB,即一个与非门; (74LS00),一个与或非门(74LS55)来实现。Ci = Ai Bi +(Ai?Bi)C 再取非,即一个非门( i-1 ?Ai Bi +(Ai?Bi)C i-1 ,通过一个与或非门Ai Bi +(Ai?Bi)C i-1 ,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2010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二、实验一基本电路逻辑功能实验 三、实验二编码器实验 四、实验三寄存器实验 五、实验四译码器实验 六、实验五比较器实验 七、实验六加法器实验 八、实验七计数器实验 九、附录一数字电路实验基本知识 十、附录二常用实验器件引脚图 十一、附录三实验参考电路 十二、附录四信号定义方法与规则十三、附录五 DS2018实验平台介绍

前言 《数字电路A》课程是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介绍数字电路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使学生在数字电路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该课程是上海大学和上海市教委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和上海大学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主要考虑了机械类专业对电类知识的需求特点,改变了电子专业类(如信息通信、电气自动化专业)这门课比较注重教授理论性和内部电路构成知识的方式,加强应用设计性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学会解决简单工程控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设计基本的实用逻辑电路。 本书是《数字电路A》的配套实验指导书,使用自行开发的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箱,所有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各实验之间相互关联,通过在实验箱上设计构建不同的数字电路功能模块,以验证理论教学中学到的各模块作用以及模块的实际设计方法。在所有功能模块设计结束后,可以将各模块连接在一起,配上输入输出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控制系统。 为本课程配套的输入输出装置是颗粒糖果自动灌装控制和一维直线运动控制,颗粒糖果自动灌装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 颗粒糖果灌装系统框图 本套实验需要设计的功能模块包括:编码器、寄存器、译码器、比较器、加法器、计数器、光电编码器辩向处理电路、步进电机旋转控制环形分配电路等。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15页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练习检测三极管的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和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及交流参数Av,Ri,R。的方法。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观察信号输出波形的变化。 二、实验仪器 1、双宗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能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及数字万用表。 2、熟练三极管特性测试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比较三种组态的基本性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 (a) (c) (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V的极性及好坏,估测三极管的β值。 (2)分别先后按图(a)接好电路,调Rb到最大位置。 (3)仔细检查后,送出,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2、静态调整 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测量填表 表一 3、动态研究 (1)将信号调到f=1KHz 幅值为3mV 接Vi观察Vi和V。端波形,并比较相位,测出相位差。 (2)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幅度,观察V。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 表二放大倍数测量计算数据表 (3)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负载RL,改变RL数值的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值填表

(4)保持Vi=5mv不变,增大和减小Rp。观察V。波形变化。测量并填入表4。 注意: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以调节Vi幅值重新观察。 4。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 (3)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1K电阻。如图 测量Vs与Vi 。计算ri (4)输出电阻测量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如图 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器输出不失真。测量有负载和空载时的r。,即可计算r0 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5中 表5 4、将电路换为图b、图c。分别重复上述实验。作记录。 5、根据图a、图b、图c、的测算结果填表 五、实验报告 1、对每一测试结果及数据表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与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及其原理。 2、讨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①影响放大倍数的因数 ②影响r。ri的因数 ③三种组态的比较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说明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 电路说明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06.06

目录 1概述 0 2技术条件 0 2.1总体要求 0 2.2技术要求 0 2.2 特殊场景 (2) 3电路原理 (2) 3.1、典型的线路平面图 (2) 4电路工作原理 (7) 4.1 区间轨道正常运行 (7) 4.2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 (14) 4.3失去分路检查 (15) 4.3.1进入本闭塞分区后飞车 (15) 1)列车占用上一闭塞分区(a)、未占用本闭塞分区 (b); (15) 5电路设计几点考虑 (17) 5.1 区间逻辑检查电路中CZJ励磁电路中检查1LQ 区段,QGJ、JLJ后接点的作用与1LQ励磁CZJ作用。 (17) 5.2 JLJ自闭电路的作用 (17) 6总结 (18) 6.1 区间轨道电路正常 (18)

6.2 轨道电路出现故障红光带场景 (19) 6.3轨道电路失去分路场景 (19)

1概述 目前ZPW-2000R系列自动闭塞设备,由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空闲检查的功能。《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在既有编码的ZPW-2000轨道电路基础上利用逻辑检查功能。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设备的安全性。 2技术条件 执行铁总运[2015]121号《自动闭塞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暂行技术条件》 2.1总体要求 2.1.1 逻辑检查电路应具有防护功能和报警功能。 2.1.2 逻辑检查电路应以逻辑检查区段为单元进行逻辑检查。 2.1.3 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应能对自动闭塞区间进行逻辑检查,各逻辑检查区段的轨道电路接收设备动作时序不符合本技术条件时,逻辑检查电路应能进行防护,60s后相关区段应输出报警。 2.1.4 正常运营场景下,列车自逻辑检查区段“占用丢失”时: 1) 逻辑检查电路应进行防护。 2)如该“占用丢失”持续60s,改区段应输出报警。 3)本区段报警后,若本区段或下一区段正常占用,该报警应自动解除。 4)本区段报警后,若其下一区段始终失去分路,该防护不得自动解除。 5)正常运营场景下,逻辑检查电路进行区间逻辑检查时,其安全性应不低于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2技术要求 2.2.1 正常运营场景 2.2.1.1遇下列情况,逻辑检查电路应对相关逻辑检查区段进行防护; 1)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占用时。 2)“失去分路”或“占用丢失”时。 2.2.1.2 逻辑检查区段防护状态的解除需检查其轨道电路接收设备表示为空闲状态,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其下一逻辑检查区段处于防护状态。 2)人工解锁。

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路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课程,数字电路实验是一门验证 理论、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应用的课程。实验操作有助于对 课程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程后,能基本上验证基本数字逻辑 电路及器件的功能,能够独立的分析和设计基本的电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要求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6-8个实验,实验应与课堂教学同步完成,具体内容 和要求见正文。 为了突出软件学院的特点,我院学生实验以虚拟实验为主,实施电路实验 采用实验室开放验证的方式。使用的虚拟实验软件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 院开发的《电工电子网上虚拟实验室》。 在整编本讲义过程中,得到了杨发宝、杨建庭等老师的多处指正,但是由 于时间仓促的原因,本实验讲义还是较为粗糙,在科学性、内容、文字等方面 还有诸多不够完善之处,请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指出,以便在下次印刷时更正。 参考资料: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 《数字逻辑 PPT课件》西安交通大学毛文林 《电工电子网上虚拟实验室》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学院 冷洪勇 2006.3.28

实验一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3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 实验三集成触发器------------------------------------------------9 实验四计数译码显示电路------------------------------------------13 实验五数据选择器------------------------------------------------18 实验六自激多谐振荡器--------------------------------------------20 实验七单稳与史密特触发器----------------------------------------23 实验八数/模模/数转换------------------------------------------29 实验九 555型集成时基电路----------------------------------------33 附录一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环境的操作指南----------------------------38 附录二实验使用相关芯片管脚定义图及功能真值表--------------------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