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6项)

1-1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

1 民间文学(全部31项)

2 民间音乐(共计72项)

3 民间舞蹈(共计41项)

4 传统戏剧(共计92项)

211Ⅳ—67 茂腔山东省高密市

5 曲艺(共计46项)

6 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7 民间美术(共计51项)

304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山东省潍坊市

305Ⅶ—6高密扑灰年画山东省高密市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438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山东省潍坊市

8 传统医药(共计9项)

9 民俗(共计70项)

1-2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147项)

2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17项)

65 Ⅱ-34 古琴艺术诸城派山东省诸城市

7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共计16项)

315 Ⅶ-16 剪纸高密剪纸山东省高密市

346 Ⅶ-47 泥塑聂家庄泥塑山东省高密市

(注:本扩展项目名录的序号、编号均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序号和编号)

2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0项)

1 民间文学(共计53项)

533 I-46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山东省诸城市

2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67项)

3 传统舞蹈(民间舞蹈,共计55项)

4 传统戏剧(共计46项)

5 曲艺(共计50项)

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共计38项)

7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共计45项)

835 Ⅶ-59 核雕(潍坊核雕)山东省潍坊市

8 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共计97项)

9 传统医药(共计8项)

10 民俗(共计51项)

3-1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1 民间文学(共计41项)

1034I-90舜的传说山东省诸城市

1039I-95柳毅传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2 传统音乐(共计16项)

3 传统舞蹈(共计15项)

4 传统戏剧(共计20项)

5 曲艺(共计18项)

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5项)

1143Ⅵ-60 孙膑拳山东省安丘市

1152Ⅵ-69 花毽山东省青州市

7 传统美术(共计13项)

8 传统技艺(共计26项)

9 传统医药(共计4项)

10 民俗(共计23项)

3-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8 传统技艺(共计28项)

910Ⅷ-127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山东省潍坊市

4-1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

1 民间文学(共计30项)无

2 传统音乐(共计15项)无

3 传统舞蹈(共计20项)无

4 传统戏剧(共计4项)无

5 曲艺(共计13项)无

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项)无

7 传统美术(共计13项)无

8 传统技艺(共计29项)无

9 传统医药(共计2项)无

10 民俗(共计15项)无

4-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53项)8 传统技艺(共计32项)

936 Ⅷ-153 晒盐技艺(卤水制盐技艺)山东省寿光市

10 民俗(共计21项)

992 X-85 东镇沂山祭仪山东省临朐县

体育非遗题库完整

体育非遗题库(一) 1.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答: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 2.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 答: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6年) 3.今天活动现场的“抵杠”运动项目源自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答:布依族 4.今天活动现场的“抵杠”运动项目源自于我国哪个省? 答:省 5.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 答: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6.活跃于我国省的跳板运动是源自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答:朝鲜族 7.我国朝鲜族摔跤运动主要分为哪三个级别比赛? 答:一般分为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级别比赛。 8.珍珠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 答:满族 9.传统民俗舞蹈金州龙舞源自我国哪个省份? 答:省 10.胡敲是我国哪项非常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别名? 答:抖空竹 11.抖空竹项目是第几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答:第一批 12.“鸡上架”、“仙人跳”这两个词是哪项传统体育项目的动作?答:抖空竹 13.白纸坊太狮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艺术? 答:汉族 14.“琴棋书画”中“棋”指的是什么棋?

答:围棋 15.彝族摔跤又叫做? 答:杏格 16.彝族摔跤按体重分为几个级别? 答:5 17.摔跤活动起源于什么朝代? 答:唐朝天宝年间 18.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为什么? 答:闪欠戈 19.景颇族刀舞表演形式分为几种? 答:单刀”、“双刀”两种 20.点苍派位于哪里? 答:苍山 21.制作陀螺的材料请说出三种以上? 答:有木制、竹制、石制、制及砖瓦磨成的 22.说出三种陀螺的类别? 答:手旋陀螺、鞭旋陀螺、鸣声陀螺 23.“嘟哒哒”(傈僳语)中的“嘟”意为什么? 答:“抛起” 24.“嘟哒哒”(傈僳语)中的“哒”意为什么? 答:“接住” 25.铜梁龙舞兴起于什么朝代? 答:明 26:“上元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出自于那部书籍? 答: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 27.高台狮舞是那个少数民族的活动? 答:仡佬族 28.北泉板凳龙一条四脚长板凳需要几人操作? 答:三人

调研山东调查报告-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山东调查报告 调研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了解了山东省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感受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同时也由衷感到,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本报告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是此次调研和调研组成员以其它多种形式调研的综合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嵌银工艺胶东半岛 【正文】 1、调研背景 潍坊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间艺术源于民间,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品植根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发展,它们无不与潍坊地区人民的风土民情、劳动生产有关。千百年来民间艺术及其艺术品,萌芽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又经劳动人民传承、丰富、发展并逐渐创新,逐步形成了潍坊民间艺术的独具的风范。 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从整体上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认识、专业、资金投入、传承等关键性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我们调研小组通过暑期的调研活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提供给政府部门,来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标准

一般而言,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产业并使其成功商业化应当有以下四个步骤:1)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下受众的吸引点2)建立合作机制和氛围,利用各种传播媒体的支持利用最先进时尚的技术3)使民俗艺术创意和全球化语境中最先进的技术联系4)建立完善的民俗艺术产业机制。但从我们的市场调研和其他的资料,事实中可以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不可一概而论。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道路都有其独特性,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可以随便套用的。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将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分类,并逐一分析。 根据国家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这11类。我们又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将它们归了五个小类。 1.非遗民间文学 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既有白蛇转传说、梁祝传说这类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也有其他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针对这些民间文学的最传统的,也是最有效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是以它们为基础拍摄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像上面说的白蛇传、梁祝等民间文学就是很成功的例子。除了这些已开发的作品之外,还有很多非遗民间文学适合改编为剧本,如青海的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凄美爱情,新疆的江格尔书写的英雄史诗,都是很好的题材。挖掘这些有潜力的民间文学,将它们加以改编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并搬上荧幕,不仅可以使这些精彩的民间文学被大众所知晓,又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可谓是一石三鸟。 2.民俗 民俗,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民间的习俗。民俗所包含的项目有各种传统节日、具有民族特色的祭奠以及各类典礼、服饰和特殊习俗。在这些传统节日和各种典礼中,除去春节、清明等五个中央级别的民俗是全国人民共同欢度的节日外,其他都是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适宜由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对它们进行包装与宣传,作为当地旅游资源。这样既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又可以保留这些珍贵的民族、地区特色。服饰也可以作为当地的旅游特色,作为土产出售。民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就是那些特殊习俗,日常生活中已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作为旅游资源又略显枯燥,想将其完全的商业化似乎有些困难,由政府或个人出资为其设立半商业的展馆更为可行。 3.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这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有1)大都需要团体表演,需要的继承人较多。2)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学习3)受众群较小4)基本都面临断代和失传的危机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它们归为一类来分析其商业化的可行性。随着社会的变化,年轻人的价值取向转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它们的传承发展也就遇到

体育非遗题库完整

体育非遗题库(一) 1. 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每年的哪一天?答:每年6 月第二个星期六 2.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答: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6 年) 3. 今天活动现场的“抵杠”运动项目源自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答:布依族 4. 今天活动现场的“抵杠”运动项目源自于我国哪个省?答:省 5.2016 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答: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6. 活跃于我国省的跳板运动是源自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答:朝鲜族 7. 我国朝鲜族摔跤运动主要分为哪三个级别比赛?答:一般分为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级别比赛。 8. 珍珠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答:满族 9. 传统民俗舞蹈金州龙舞源自我国哪个省份?答:省 10. 胡敲是我国哪项非常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别名?答:抖空竹 11. 抖空竹项目是第几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答:第一批 12. “鸡上架”、“仙人跳”这两个词是哪项传统体育项目的动作?答:抖空竹 13. 白纸坊太狮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艺术?答:汉族 14. “琴棋书画”中“棋”指的是什么棋?

答:围棋 15. 彝族摔跤又叫做? 答:杏格 16. 彝族摔跤按体重分为几个级别? 答:5 17. 摔跤活动起源于什么朝代? 答:唐朝天宝年间 18. 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为什么? 答:闪欠戈 19. 景颇族刀舞表演形式分为几种? 答:单刀”、“双刀”两种 20. 点苍派位于哪里? 答:苍山 21. 制作陀螺的材料请说出三种以上? 答:有木制、竹制、石制、制及砖瓦磨成的 22.说出三种陀螺的类别? 手旋陀螺、鞭旋陀螺、鸣声陀螺 答 : 23.“嘟哒哒”(傈僳语)中的“嘟”意为什么? 答 “抛起” : 24.“嘟哒哒”(傈僳语)中的“哒”意为什么? 答 “接住” : 25.铜梁龙舞兴起于什么朝代? 答:明 26:“上元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有月逐 喧阗街市,人、尘随马之观”出自于那部书籍? 答: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 27. 高台狮舞是那个少数民族的活动? 答:仡佬族 28. 北泉板凳龙一条四脚长板凳需要几人操作 29. 请说出北泉板凳龙有那两个简单动作? 答:“套翻身”、“两边侧” 30. 《缠丝术法》、《蔡氏家秘》、《缠打心得》、《缠打心得》都阐述了什么的思想和容?答:荣昌缠丝拳 31 金氏心拳学是侧重于主攻还是侧重于防守反击? 答:二者兼顾

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绽放的不止是56种色彩

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绽放的不止是56种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繁衍、劳作,但他们的文化习俗却散发着不一样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各民族的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1、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技艺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经过长长的历史变迁,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廖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扎染出来的多是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优美大气、妙趣天成。 2、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特殊的节日,存在至今已近千年。藏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历法确定出新一年的到来,由藏历神变月初一开始,节日庆祝持续3到5天。 人们会在新年准备各种美食,青稞饼、酸奶、糌粑、卡塞、酥油茶、松茸、石锅鸡等等,充满了异域风情。民俗活动也多姿多彩,驱鬼、拜年、歌唱、舞蹈、祭祀…神秘又满含欢趣。 3、苗银 苗银锻造技艺是一项非遗,更是属于苗族人的艺术瑰宝。苗族最早的银饰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既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制作时先将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刻、镂等工艺制成精美纹样,然后通过焊接或编织成各类银饰。苗族下过火海的银饰,经千锤百炼凿出精美的样子,是苗族姑娘们人手一件的宝贝。 4、维吾尔族刺绣 维吾尔族刺绣工艺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千年文化延续至今,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与精湛的工艺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合名录

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合名录 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级别公布时间传承人 国家级 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青州花毽国家级2011.5(第三批)李贤臣(市级) 省级(含国家级) 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青州花毽国家级2009.9(省级第二批)李贤臣(市级) 2 曲艺青州八角鼓省级2009.9(第一批扩展)李凤琪(市级) 3 传统音乐挫琴省级2009.9(第二批)赵兴堂(市级) 4 传统技艺青州府花边大套省级2009.9(第二批)卜范增(省级) 5 青州井塘村石砌房民居 建筑技艺 省级2009.9(第二批)吴道锋(市级) 6 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省级2013.5(第三批) 费忠心(市级) 姜瑞义(市级) 7 青州剪刀锻制技艺省级2013.5(第三批)张国民(市级) 8 云门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2013.5(第三批)汲英民(市级) 9 隆盛糕点制作技艺省级2013.5(第三批)脱安利(省级) 10 民俗青州宣卷省级时间未定(第四批) 潍坊市级(含国家级、省级) 1 民间文学云门献寿的传说潍坊市2007.3(第一批) 2 传统音乐龙虎斗打击乐潍坊市2007.3(第一批) 杨广文(市级) 史建福(市级) 3 传统技艺青州石雕工艺潍坊市2007.3(第一批)孙鼎万(市级) 4 云门陈酿工艺省级2007.3(第一批)汲英民(市级) 5 民间文学二郎神担山的传说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6 李清照买书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7 状元与貔子精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8 范公井的传说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9 敞口山楂的传说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10 传统美术青州根雕艺术潍坊市2008.12(第二批)有令衡(市级) 11 青州剪纸潍坊市2011.4(第三批) 12 传统音乐青州挫琴艺术(筑琴)省级2008.12(第二批)赵兴堂(市级) 13 传统舞蹈芯子灯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14 曲艺青州满族八角鼓省级2008.12(第二批)李凤琪(市级) 15 传统技艺青州红丝砚技艺省级2008.12(第二批) 费忠心(市级) 姜瑞义(市级) 16 青州井塘村石砌房民居 建筑技艺 省级2008.12(第二批)吴道锋(市级) 17 青州府花边大套省级2008.12(第二批)卜范增(省级) 18 清真酱牛肉制作技艺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19 民俗云门山庙会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20 传统医药李氏艾灸疗法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2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青州花毽国家级2008.12(第二批)李贤臣(市级) 22 传统美术青州桂花盆景艺术潍坊市2008.12(第二批) 23 传统技艺青州剪刀制作技艺省级2011.4(第三批)张国民(市级) 24 隆盛糕点制作技艺省级2011.4(第三批)脱安利(省级) 25 传统医药通经引药法潍坊市2011.4(第三批)刘健民(市级) 26 偏瘫丸制作技艺潍坊市2011.4(第三批)赵庆宝(市级) 27 溢圣膏药制作技艺潍坊市2011.4(第三批) 28 徐氏手法正骨潍坊市2011.4(第三批)徐钊(市级) 29 桃园黄病丸子制作技艺潍坊市2011.4(第三批)王振坤(市级) 30 传统舞蹈扑蝴蝶潍坊市2014.12(第四批)李广武(市级) 3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回族查拳潍坊市2014.12(第四批)杨建东(市级) 32 抖空竹潍坊市2014.12(第四批)张象举(市级) 33 传统技艺手工装裱字画潍坊市2014.12(第四批)崔文霞(市级) 34 青州府陶艺潍坊市2014.12(第四批)崔鸿志(市级) 35 民俗青州宣卷省级2014.12(第四批) 36 传统音乐青州民歌潍坊市2014.12(第四批)孟宪元(市级) 37 传统医药曲氏正位潍坊市2014.12(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商业化、旅游化现象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商业化、旅游化现象探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旅游化、商业化模式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通过泰宁梅林戏及傩舞及国内外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商业利用的典型案例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旅游化、商业化的模式既有内在动因也存在矛盾对立,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商业运用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林戏;旅游化商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布“无形文化财”保护法并把这个概念带

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后,各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使之成为国际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在实践中,通过旅游化、商业化模式成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重视。本文拟以泰宁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林戏和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的傩舞的保护和传承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化、商业化的典型案例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化、商业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及泰宁梅林戏、傩舞的基本概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与特点。 《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潍坊文化

潍坊名人 一、勤学不辍的经学大师——郑玄 郑玄,字康成 ,北海郡(今高密)人, 东汉晚期著名的经学大师,也是古代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编辑、注释了“三礼”,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代表作有《毛诗笺》, 《三礼注》。现有郑公祠(峡山区郑公街办) .其弟子将其言论编成《郑志》。 二、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绰号 "刘罗锅" , 今高密人。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乾隆年间,奉旨查办山东巡抚国泰贪污库银案; 嘉庆年间,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勒索纳贿一案; 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其子刘鐶之将其部分墨迹加以整理,以《清爱堂石刻》刊行. 代表作:著有《刘文清公遗集》和《刘文清公应制诗》 . 三、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郑板桥 郑板桥, 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在任潍县县令期间赈济灾民 ,被称为 "郑青天" . 郑板桥"三绝": 诗 , 书 , 画 .他一生只画兰 , 竹 , 石 .其书法艺术别具一格,极具个性,自称“六分半书”。1751年,作《难得糊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 ;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著有《潍县竹枝词》40首 . 四、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潍县城里(今潍城区)人,他将收藏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的楼命名为“万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万印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 潍坊名作 一、天下第一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农书”,与《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农书”,并冠以“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美誉。唐宋时期到日本称“贾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作参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贾思勰,北魏著名农学家,古益都钓台里(今潍坊市寿光)人。著有我国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分类:一、【民间文学】 曹雪芹传说: 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 在世界上产生中国古代民间传说。 孟姜女传说 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孟老汉一年 孟姜女传说(4张) 春天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细心浇水、施肥培育,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修筑万里长城。有个叫万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第30卷第5期2011年10月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Vol.30No.5Oct.2011 民族传统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伍 娟,林志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体育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运用访谈法、 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概括总结,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的当代危机;最后, 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1)05-0132-03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U Juan ,LIN Zhijun (Physical Education Division ,Hu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Hunan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e in China ,the survival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This essay tries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ata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Expou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t 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the inheritance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trategy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non-materialist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收稿日期:2011-07-27;修回日期:2011-08-25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1XTY001)。作者简介:伍 娟(1974-),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 地域文化的特色逐渐衰微,文化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压力下,地方传统与历史文脉被割裂,文化的多元性遭到了扼杀,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严重的危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遭受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已成为必然的文化诉求。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概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会议文件中,首次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是用“民间文化”来表述的。直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详细的界定,其定义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小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小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小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 造力的尊重。 ”[1] 在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下,我国也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国务院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第5条就是传统体育和游艺。 2006年和2008年国务院相继公布了两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林功夫、太极拳、河北邢台梅花拳、沧州武术、山东蹴鞠、蒙古族搏克等传统体育项目入选。在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天桥摔跤、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峨眉武术、岳家拳等项目入选。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以看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传统武术类项目,很多地区的濒危的传统体育项目还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目前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离, 忽视了它的生命活态、深层文化底蕴及有机生态。因此,

国家级非遗名录下的道教文化类研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研究 马培红,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施行,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宗教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完善的宗教思想文化体系,对现代养生、医学、音乐、信仰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数量实在是凤毛麟角。本文通过分析道教文化所处的境地及原因,认为应当加强对道教文化的重视,正视道教文化的存在;建立公正客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加强道教文化研究,扩大道教文化的传播力和文化认同度。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文化 随着“非遗”热的兴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做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构日趋完善,更加富有层次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中,在道教文化方面,不少学者向纵深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也有不少学者从民间信仰方面,将非遗中的道教文化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然而,很少有人从整体上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项目进行研究。道教文化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现代养生、医学等都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值得现代人去保护、传承。因此,充分发掘优秀道教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优秀的道教文化意义重大。本文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文本,通过对国家级非遗名录具体的量化分析,指出道教文化在非遗中的不利境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加强人们对道教文化的重视,促进非遗中道教文化类项目的申报。 一、道教文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处的境地 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是对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高度肯定。“因此,不深入研究道教,就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构建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不可或缺。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所处的境地却是不容乐观。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有36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却没有一项是关于中国道教的,由此可窥见一斑。而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道教文化在其中的处境也是尴尬的,这与道教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传播是极不相称的,与道教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马培红(1988—),女,河南郑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

试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随着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公布 , 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与体育活动有关地民俗活动也被纳入其中 , 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备受关注 , 保护抢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 指出保护抢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发展地目地 , 而对其旅游开发则是保护、传承地必然选择.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只有做到之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 才能保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民族传统体育 、尸■、亠 前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地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地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提高国家软实力是关于国家文化建设地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地宝贵记忆灿烂地一部分 , 是人类文明枝头地一朵奇葩 . 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必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地 , 符合本民族身体活动方式地娱乐活动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体

现各民族教育智慧和体育练习实践能力地总和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着各民族地传统文化 ,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地 16 字方针是:“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地方针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法律条文保护存在缺陷 , 只有部分条文略见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璀璨地民族文化 , 对其保护与传承是形势所趋,是非常必要地 .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注意地问题 2.1适度创新 , 防止异化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自身独特地文化保存着 , 对旅游者来说有着巨大吸引力地是它本身具有地民族色彩 , 在现代体育与竞技体育地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仍然保持着它地特色 , 这是坚持文化自尊地原则,文化自尊是一个过程 , 这个过程地核心是理解传统 ,继承传统和超越传统 ,是对自身文化地一种肯定修复和张扬 , 是建立在全方位视角下对自身文化整体解读后地一种文化自信心 [5]. 坚持文化自尊地同时也要适度创新 , 民族传统体育和与体育相关地民俗活动之所以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 , 有着自我创新地民族精神,对于创新要适度 , 合理开发. 2.2控制开发力度 , 突出特色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地一部分 , 它涵盖广泛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民俗活动 , 而“民族

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的文摘、资料、事例

目录 一、文摘P1 二、定义和统计数字的相关资料P2 三、事例P3 (一)商业化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以及建了又拆的 (二)不靠商业化就能做好保护的以及可借鉴的非商业化保护模式 (三)有关精神内涵、审美价值等的事例 (四)其它事例 四、正方事例(想想万一对方举了我们怎么拆)P9 五、中国有关部门关于如何开发景点的文件以及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现状P9 一、文摘 1、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国产白酒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对于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 2、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实面貌。 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 3、莫让世界遗产成遗憾(这段的排比句不错,一四辩童鞋注意一下,改改没准可以用) 近年来,有关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岱顶动土,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乐山风景区建‘巴米扬大佛’……有识之士担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地,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会遭到破坏,人们登名山、访古迹成为“遗憾之旅”。 4、据了解,我国风景区80%左右都有上千年的开发历史,按照对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不少名山风景区早已“超标”。尤其是近10多年的错位、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宾馆饭店、培训中心、乡村摊点,索道、旅游列车、娱乐城等“人造景观”一应俱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辽宁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辽宁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摘要】辽宁地区的先民在长期的征服自然,抵抗外敌,宗教祭祀,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活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容纳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民族民俗活动都是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归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和“民俗”类。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承载,是继承、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人必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 【关键词】辽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中国本没有“体育”概念。辽宁地处高纬度边陲,生活在此地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征服自然,抵抗外敌,宗教祭祀,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活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容纳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民族民俗活动都是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承载,是继承、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人必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演变,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甚至消亡,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得以流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文化记忆正在逐步丧失,因此探究辽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发展意义。 1 传统舞蹈(民间舞蹈)类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秧歌 秧歌起源于我国北方人们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辽宁地区群众扭秧歌历史久远。从辽阳出图的壁画来看,秧歌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汉代。秧歌是城乡祭祀、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辽宁秧歌产生初期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是一种群众聚在一起“舞毕乃歌,歌毕乃舞”以走阵的形式进行的舞蹈表演。在发展过程中辽宁的秧歌受到满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和高跷,满族传统舞蹈与生活习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跷秧歌、寸跷秧歌、满族地秧歌和伞灯秧歌等多种丰富的形式。 高跷和秧歌原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明末清初,秧歌和高跷结合在一起成为高跷秧歌。《辽阳县志》载,“十五日为上元节,俗呼元宵节,又名灯节,由十四迄十六,商民皆张灯火,间有奏管弦者,街市演杂剧,如龙灯,高跷,狮子,旱船等沿街跳舞,俗谓秧歌。”高跷秧歌按照表演特点分为辽南高跷、辽西高跷、津式高跷和盖州高跷。 为区别于后期的“寸跷秧歌”、“高跷秧歌”,传统东北秧歌称“地秧歌”。清初,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 十、民俗(共计5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978 Ⅹ-71 元宵节文化部 (敛巧饭习俗、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县 九曲黄河阵灯俗、山西省柳林县 柳林盘子会、河北省蔚县 蔚县拜灯山习俗、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泉州市、晋江市、 泉州闹元宵习俗、仙游县、连城县 闽台东石灯俗、甘肃省永昌县 枫亭元宵游灯习俗、青海省乐都县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永昌县卍字灯俗、

九曲黄河灯俗) 979 Ⅹ-72 渔民开洋、谢洋节浙江省象山县、岱山县山东省荣成市、 日照市、即墨市 980 Ⅹ-73 畲族三月三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981 Ⅹ-74 宾阳炮龙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 982 Ⅹ-75 苗族独木龙舟节贵州省台江县 983 Ⅹ-76 苗族跳花节贵州省安顺市 984 Ⅹ-77 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湖南省绥宁县 985 Ⅹ-78 德昂族浇花节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986 Ⅹ-79 江孜达玛节西藏自治区江孜县 987 Ⅹ-80 塔塔尔族撒班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988 Ⅹ-81 灯会河北省邯郸市、霸州市 (苇子灯阵、山西省河曲县 胜芳灯会、安徽省肥东县

河曲河灯会、福建省南安市 肥东洋蛇灯、江西省石城县 南安英都拔拔灯、山东省烟台市 石城灯会、渔灯节、广东省开平市 泮村灯会、自贡灯会)四川省自贡市 989 Ⅹ-82 羌年四川省茂县、 汶川县、理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 990 Ⅹ-83 苗年贵州省丹寨县、雷山县 991 Ⅹ-84 庙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朝阳区(妙峰山庙会、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东岳庙庙会、上海市徐汇区 晋祠庙会、浙江省磐安县 上海龙华庙会、山东省泰安市 赶茶场、泰山东岳庙会、湖北省十堰市

潍坊优秀企业名单

潍坊市2006年“光彩之星”名单 2006年市级“光彩之星”企业名单 (共57家) 潍城区: 潍坊市富康机电设备供应站 潍坊天强经贸有限公司 潍坊市潍城区造福地板采暖安装处 潍坊通源压铸有限公司 潍坊市伯通经贸有限公司 潍坊市胜联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潍坊佳丽纸业有限公司 潍坊金明路灯器材有限公司 潍坊市宏胜工贸有限公司 潍坊庆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潍坊众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安丘市: 安丘市龙海工艺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华龙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安丘市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安丘市景芝炳磊橡胶厂

安丘市鸿运鞋业有限公司 安丘市宏祥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黄旗堡镇付家庄科预制厂安丘市黄旗堡镇利民农资门市 安丘市车庄花生加工厂 安丘市林河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富瑞得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振宇物流有限公司 安丘市选矿药剂厂 安丘市刘家尧阳春全鸡店 安丘市中奥绿洲食品有限公司 潍坊市临源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华夏颜料有限公司 安丘市振东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津源钢丝制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宝业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东站宾馆 安丘市东方龙美容美发保健休闲部安丘市特种焊条厂 安丘市金泽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安丘市格瑞食品有限公司 安丘市合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昌乐县: 潍坊东盛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潍坊市信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 潍坊恒基纺织有限公司 潍坊永顺风机有限公司 昌乐惠盛润滑油有限公司 昌乐县苏栋润滑油厂 昌乐松江印染有限公司 昌乐县捻线厂有限公司 潍坊齐鲁星牧业有乳品有限公司 昌乐县东田聚氨酯厂 潍坊市变压器厂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乐超市潍坊美味思食品有限公司 昌乐县佳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昌乐县新台北购物有限公司 潍坊中冶煤碳有限公司 昌乐金源塑料有限公司 昌乐恒达汽车板簧配件有限公司 昌乐盛达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日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满江红) 鲁南五大调,也称“郯马调”、“郯马五大调”、是流行于山东省南部的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地的大型民歌套曲。因集中流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马头一带而得名的郯马五大调,又称“郯马调”,也称“淮调”“五大调”。2008年,临沂市郯马五大调与日照市同类项目合并为鲁南五大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集中流行于郯城县的郯城镇、马头镇,尤以马头图1 鲁南五大调之《满江红》演唱 镇的和平街、胜利街等村街传唱的人最多。郯马五大调这一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其中有些曲牌如【满江红】、【淮调】、【大寄生草】等远在13-17世纪(元明两代)就有了,但关于其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在明朝时从云南、贵州等地传来的,又有人说是在17-19世纪(明清时期)从江苏的扬州、灌县一带传入的。从其题材、曲调、演唱形式分析,它和清代流行于扬州一带的扬州清曲十分相似。因此,有专家认为五大调从江苏一带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据考证,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传入郯城的主要途径是水路交通和商贸活动。郯城县马头镇坐落在沂河岸边,17-19世纪(明清时期)是一个商业重镇,商贾众多,店铺林立,与江浙一带的商贸联系十分密切。据专家推断,是众多的客商把苏浙一代的民歌带到了马头镇,并与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郯马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一经传入便受到大批青年的追捧,他们纷纷学唱、演唱五大调,并自发成立了玩友社、乐合班、同乐会等班社;当地的商家和士绅也很喜欢五大调,他们认为五大调比较高雅,有堂会、各种庆典的时候也请郯马调艺人去演出;当地的一些文人学士更是对五大调十分关注,好多人为五大调填上了新的歌词,这些歌词内容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老百姓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这样,郯马五大调在马头镇一带得以发展,兴盛起来。 表现形式 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群唱两种。坐唱流行于郯城等 图2 郯城鲁南五大调展演进校园 地,演唱者一人或二人,伴奏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柳琴等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演唱与伴奏者围桌而坐,其演唱形式类似一般曲艺。群唱时数人至十数人不等,大家围拢一起或横排为两行,部分演唱者手持乐器,边演唱边伴奏,有的吹,有的拉,有的弹,有的打。郯马五大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箫、笙、四胡、三弦、琵琶、月琴等。有时兴起还会敲起酒盅、碟子、碗等,不仅声音清脆动听,而且姿式优美、形式活泼、别具一格,颇有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意思,参加演唱的多是渔民和农民。郯马五大调的题材内容较广泛,有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有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但最突出的还是表现生离别怨、思郎盼夫的,它的歌词典雅秀丽、刻画细腻、辞藻考究。 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