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公民(自然人)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公民(自然人)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公民(自然人)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公民(自然人)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公民(自然人)

(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

1.参与合伙组织的合伙人,不能以( )作为出资形式。

A.劳务

B.信用√

C.工业产权

D.房产

公民参与合伙组织,可以资金、技术、劳务、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实物和土地使用权出资,但绝对不能以信用和人格出资。

2.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因意外事故失踪的公告期为( )。

A.1年

B.2年

C.6个月

D.3个月√

3.个人合伙的财产属于( )。

A.合伙人共有√

B.合伙人分别所有

C.部分共有,部分分别所有

D.出资属于个人所有,经营积累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

本题考核个人合伙的财产所有状况,个人合伙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所有。

4.下列人员中,既属于旁系血亲,又属于我国民法规定近亲属范围的是( )。

A.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之间

B.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

C.舅舅与外甥(女)之间

D.堂兄弟姐妹之间

A项属于直系血亲;C项和D项属于旁系血亲,但不属于近亲属。

5.甲、乙、丙三人依法成立一合伙组织,推举甲为负责人,那么其他合伙人的经营活动( )。

A.对全体合伙人不发生效力

B.仅对行为人自己发生效力

C.经甲认可后生效

D.对全体合伙人均发生效力√

合伙组织任何一个合伙人对外从事的民事活动适用有关代理的规定,因此,不论负责人是否承认,均对全体合伙人发生法律约束力。

6.甲被依法宣告死亡,他的妻子丙随即嫁给了乙。不久,甲返回。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之间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B.法律应当保护乙与丙之间的夫妻关系√

C.甲与丙应当重新办理复婚手续

D.乙与丙应当办理离婚手续

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如果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夫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要恢复夫妻关系,需办理复婚手续。

7.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五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应当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公民下落不明既符合宣告失踪也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下,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过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如果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但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宣告死亡。因此,A、B、C都是错误的,只有D

是正确答案。

8.自然人被宣告失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 )。

A.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B.其财产由特定人代管√

C.婚姻关系中止

D.继承程序开始

宣告失踪只产生一个法律后果,即为失踪人设定财产代管人,因此只有B项正确。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C、D两项的内容均为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因此A、C、D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

9.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有效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

由于宣告死亡属于法律的拟制,如果这一拟制与实际情况不符,则以实际情况为准。因此,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有效。B、 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10.申请宣告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人死亡时,下落不明的法定期间是( )。

A.从战争开始之日起2年

B.从战争开始之日起4年

C.从战争结束之日起2年

D.从战争结束之日起4年√

申请宣告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人死亡时,下落不明的法定期间是4年,但起算时间为战争结束之日。A、

B、C是错误的,只有D是正确答案。

11.下列人员中,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肢残人

B.失语人

C.失聪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

12.个人合伙对外承担( )。

A.无限责任

B.有限责任

C.连带责任

D.无限连带责任√

13.监护人擅自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行为属于( )行为。

A.效力待定

B.可撤销

C.无效√

D.有效

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擅自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如果擅自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应当认定行为无效。

14.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属于(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根据所给信息,难以判断√

本题考核我国民法按年龄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6周岁至18周岁的公民如果以自己的收人为独立的生活来源,则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否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畴。

15.胎儿( )。

A.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B.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C.是民事权利主体

D.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胎儿尚未出生,虽然其利益在继承法领域中受到了特殊的保护,但这…规定是为了保障未来的民事主体的权益而作的特殊规定,并不意味着胎儿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因此胎儿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16.宣告某人死亡的判决被撤销后,如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 )。

A.自行恢复√

B.恢复,但需办理复婚手续

C.不能自行恢复

D.应重新登记,才能恢复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后,如果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夫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

要恢复夫妻关系,需办理复婚手续。因此,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17.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

A.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顺序是( )。

A.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

B.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子女

C.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

D.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是有顺序要求的,根据所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先后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A、B、C是错误的,只有D是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9.以下关于个人合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个人合伙的财产由合伙组织享有所有权

B.个人合伙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C.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D.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应征得全体合伙人同意

个人合伙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但对合伙财产并不享有所有权,而且合伙人要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个人合伙只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时,首先应按

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在合伙协议未约定时,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因此,A、D是错误的,B、C是正确答案。

20.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范围包括( )。

A.建筑业√

B.交通运输业√

C.金融业

D.保险业

本题考核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体工商户不能从事金融业和保险业。

21.关于死亡宣告撤销法律后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B.子女被他人收养的,不得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无效√

C.依照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人应予返还√

D.在被宣告死亡期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

本题考核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

22.关于合伙组织债务承担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合伙组织的每个合伙人都负有对债权人的无限清偿责任√

B.合伙组织内部按比例偿还债权人债权的约定对全体合伙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C.债权人可以按照合伙比例的约定向合伙组织的合伙人要求清偿债务√

D.债权人有权不顾合伙组织内部按比例清偿债务的约定行使债权√

合伙组织的每个合伙人对对外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组织内部对债务承担份额的按份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但债权人依据合伙债务承担原则的约定行使债权的,也未尝不可,这取决于债权人的意思,而不是取决于按份约定。当然,债权人也可以不顾合伙组织是否有按份比例的约定行使债权,这完全取决于债权人的意思。

2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超出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所能理解的程度时,可以采取如下( )方式进行。

A.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B.由其成年亲属代理进行

C.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该项民事活动后,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超出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所能理解的程度时,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二是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三是事后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因此,B是错误的,A、C、D是正确答案。

2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

A.姐姐√

B.祖父√

C.侄子

D.外孙√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因此C是错误的;A、B、D都是正确答案。

25.下列关于合伙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个人合伙是两个以上公民组成的联合体√

B.个人合伙是以合伙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为基础的√

C.个人合伙的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

D.个人合伙由合伙人共同经营管理√

26.以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不取决于自然人的主观意愿√

B.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必然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C.法院可以限制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从事任何民事活动

民事行为能力是由法律赋予的,不取决于自然人的主观意愿,但法院可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限制或取消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因此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必然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一些纯获利益的民事活动,如受赠。因此,D是错误的,

A、B、C是正确答案。

27.甲下落不明已满两年,下列人员中有权申请其失踪的是( )。

A.邻居乙

B.债权人丙√

C.合伙人丁√

D.妻子戊√

28.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为( )。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D.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本题考核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四项均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29.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有( )。

A.主体的平等性√

B.内容的统一性√

C.范围的广泛性

D.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本题考核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内容的统一性及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等特点。

30.关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B.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C.宣告失踪不能引起婚姻关系的终止,而宣告死亡则导致婚姻关系终止√

D.即符合宣告失踪,又符合宣告死亡条件的,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设置的目的不同,法律效力也不相同。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在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下,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宣告失踪而直接宣告死亡。

三、判断题(总题数:9,分数:9.00)

3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 ( )

A.正确

B.错误√

民事权利能力只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民事主体必然享有民事权利。只有当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民事权利。

32.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资格取得应经工商登记。 ( )

A.正确

B.错误√

33.在撤销死亡宣告的情况下,本人请求返还财产的,在通常情况下,只返还原物。 ( )

A.正确√

B.错误

34.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

A.正确√

B.错误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根据其精神状况决定,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本题是正确的。

35.监护仅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 )

A.正确

B.错误√

36.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37.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对外所欠债务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 ( )

A.正确√

B.错误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为夫妻共有财产,所承担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因此,夫妻一方从事个体经营,对外所欠债务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

3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

A.正确

B.错误√

39.个体工商户对外所欠的债务,由其家庭财产或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承担问题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认定由家庭财产或个人财产承担,而是要根据出资、经营、收益的归属、夫妻共有等情况确定,有时由个人承担,有时由家庭财产承担,有时由部分家庭成员承担,有时由夫妻共同财产承担。因此,本题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

40.简述宣告死亡的概念和条件。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判决、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死亡的条件是:(1)公民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2)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超过了法定期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在一般情况下下落不明满4年;二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三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4年。

41.简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和智力状态正常的自然人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已经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二者的区别是:(1)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不同;(2)独立从事民事活动的范围不同。

42.简述普通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二个以上的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书面合伙协议。 (3)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2条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条法律是关于合伙财产及其归属的规定; (2)合伙财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合伙成立时各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确定的出资数额向合伙投入的资金、实物等;第二,在合伙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财产。前者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后者归合伙人共有; (3)该条法律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明确合伙财产的含义和范围,避免因合伙协议约定不明产生争议,促进合伙制度的发展; (4)合伙财产的性质:从性质上说,两部分合伙财产都是全体合伙人的共有财产,但是,由于合伙人仅限于公民个人,因此合伙财产仍属于个人财产; (5)对合伙财产的使用和处分原则:第一,全体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统一管理和使用;第二,未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任何合伙人都不能使用和处分合伙财产;第三,如果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使用和处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按照多数合伙人或者多数出资份额者的意见进行。

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

44.公民甲、乙、丙订立协议约定:三人各出资1万元共同购买汽车从事货物运输,共同管理,按出资比例分利和承担亏损。三人依约出资买下一台卡车,由甲驾驶,乙、丙负责装卸货物,长期为宏安公司运输货物。某日,甲、乙、丙三人饮酒吃饭后继续运送货物;途中因甲操作失当发生车祸,致使卡车毁坏,所运价值6万元的货物全部损坏。宏安公司向三人索赔时,乙、丙称此车祸是甲不慎驾驶所致,发生的损失应由甲全部承担责任;甲辩称该车是三人共同购置,车祸引起损失应由三人共同承担,故不同意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宏安公司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丙三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问:(1)甲、乙、丙三人系何种法律关系?理由是什么? (2)宏安公司遭受的损失应由谁负责赔偿?根据何在?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乙、丙三人系个人合伙法律关系,因为三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符合个人合伙的特征。 (2)宏安公司遭受的损失应由甲、乙、丙三人共同承担,且负无限连带责任。因为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合伙人应当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019-2020南京审计大学812民法学与刑法学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审计大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笔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812 满分:150 分 科目名称:民法学与刑法学综合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一共6小题,每小题5分,一共30分) 1.形成权 2.简易交付 3.共同侵权行为 4.特殊防卫 5.间接故意 6.从犯 二、简答题(本大题一共6小题,每小题10分,一共60分) 1.简述不安抗辩权及其效力。 2.简述留置权及其成立条件。 3.简述诉讼时效的中断。 4.简述罚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 5.简述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6.简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要件。 三、论述题(本大题一共2小题,每小题15分,一共30分) 1.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2.论刑罚的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一共2小题,每小题15分,一共30分) 1.张某做生意急需资金,四处求借而不得,遂与其父母商量,希望父母卖掉住房借款给他,遭到拒绝。几个月后,张某以给父母买保险为由,拿到父母的身份证和结婚证,又到父亲的书房偷拿走父母住房的不动产权证。张某持上述证件和伪造的卖房授权委托书,将父母的房子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对外出售。刘某有意购买,本欲先看房,但张某称没有钥匙,而父母去探望国外的姐姐一个月后才能回来。刘某听信张某的说辞,支付了90%的房款,并完成了过户登记。一个月后,刘某前往收房,张某擅自出售父母住房之事败露,张某父母严词拒绝了刘某的收房主张。 请分析回答: (1)张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2)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 (3)该房屋所有权归属于谁? 2.某市规划局局长王某与某房地产公司老总私交甚好,该公司也经常到市规划局申请各类行政许可。2012年,王某提出借台车用用,该老总当天晚上派人将一辆奥迪送到王某手上。2015年,王某到党校进修,把车借给了其做生意的表弟使用。2018年,王某被监察委查处。请问对王某行为应如何定性并详述理由。 科目代码:812科目名称:民法学与刑法学综合第1页共1页

法学考研:民法学之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法学考研:民法学之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法学考研:民法学之人身权和知识产权人身权的特征: 1.非财产性且与财产权利有一定关系 2.从属性(只有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名称权可转让) 3.绝对权、支配权 人身权的种类: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1.权利主体不同:身份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2.客体不同:人格要素——身份 3.权利取得方式不同:人格权不需要实施特定的行为

4.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人格权没有特别的期限限制 人格权: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兼具自然权利和法定权利双重属性 人格权的分类:一般人格权(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和具体人格权(其余) 人格权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尊严权信用权 侵犯肖像权的阻却情形:1.公众人物、公开场合2.公民参加公开活动 3.国家机关为了履行特定的职务行为或为了收集证据 4.新闻报道 名誉: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行、才能、功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好坏之分

隐私权在《侵权责任法》中得到承认普通公民和国家公务人员的隐私范围不同 法人可以享有的人格权包括: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 身份权: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 身份权具体包括: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探望权抚养权知识产权中的发明权、发表权、署名权、作品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亲属权仅限于近亲属(配偶除外)之间 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广义的扶养包括抚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供养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必要时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供养)、赡养(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和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供养)和

诉讼时效适用对象之体系化解读及立法完善

诉讼时效适用对象之体系化解读及立法完善 作者:杨巍 来源:《东方法学》 2015年第6期 ——评“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第180、181条 杨巍* 内容摘要: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指直接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救济权,而非最终受保护的原权利。因中德两国分别采“债权——民事责任”两分法模式与“债务与责任结合”模式,导致两国在请求权适用范围、债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定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诉讼时效适用对象不应被解读为原权利属性的债权请求权,而应为民事责任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第180、181条关于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应以此为基础作出修改。 关键词:诉讼时效适用对象请求权民事责任请求权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系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问题研究团队”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受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影响,我国学界普遍认为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请求权,但一方面现行法对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表述并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请求权概念在中德两国不同立法体系下具有不同意涵,因而对作为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请求权亦应作出符合现行法体系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权,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1号,以下简称《诉讼时效规定》)第1条规定,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是债权请求权。虽然这两条均规定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请求权,但两者性质迥异:其一,前者规定的请求权是为了保护民事权利而行使的请求权,即在某种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而主张的救济权;后者规定的债权请求权是原权利而非救济权,其核心内容是债权人依债的本旨向债务人主张的给付请求权而不涉及权利受侵害或权利保护的情形。其二,前者规定的请求权必须借助法院等公力救济机关才能得以实现,在我国现行法框架下,该请求权主要是民事责任请求权;后者规定的债权请求权发生在平等地位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而尚不涉及公力救济。“建议稿”第181条第1款规定:“义务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该款系继承《诉讼时效规定》第1条之规定,而与《民法通则》第135条之规定不同。建议稿规定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是否妥当,并与相关规则是否具有兼容性,尚需斟酌。 一个必须澄清的前提问题是:“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涵义究竟为何?该问题看似简单,但实则被学者有意无意地采取不同的解读而造成学理及实务上的诸多困扰。概言之,“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有以下两种可能的理解: 1)原权利A受侵害——→救济权B,B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A。 2)原权利A受侵害——→救济权B,B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B。

改善世界银行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与选择

《改善世界银行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与选择》 概要 过去两年(2005财年和2006财年)是世界银行与世界各地公民社会通过政策对话和业务合作加强联系的一个重要时期。世行及其各国政府的利益相关者都认识到,公民社会在帮助减少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世行于2005年3月发布了题为《改善世界银行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与选择》的报告,这是历时数年在世行范围内考查以及开展外部磋商的产物。报告凸显了世行与公民社会组织(CSO)关系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问题、风险和契机,提出了一个十条行动计划。该报告在世行领导更迭时期一直作为指导世行未来加强与公民社会关系的重要路线图。前任行长沃尔芬森强调了世行与公民社会在发展政策和贷款业务中接触的重要性,新任行长沃尔福威茨在上任第一年也表示准备继续发扬这项传统。 在2005年和2006年,世行在全球层面就一系列关键性政策问题与公民社会组织举行了实质性的对话和磋商,对话和磋商的内容包括采掘业、减债、环境和社会安全保障政策、世行的社发战略以及若干有争议的世行贷款项目,如乍得-喀麦隆输油管线、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南屯河二期水电项目、危地马拉的马林矿项目等。国际金融公司(IFC)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也继续积极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公司就修改其环境绩效标准和信息披露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广泛的磋商。在所有这些讨论中(通过在2004~2006年世行年会和春季会议期间的一系列政策研讨,通过多国参与的与沃尔芬森行长和沃尔福威茨行长的视频会议,以及通过面对面的会议等),世行从全球各地的公民社会征集了大量不同观点,帮助塑造了世行执董会批准的政策和项目。 在过去两年里,一项重要的政策对话活动是2005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世界银行与公民社会全球政策论坛”。该项活动邀请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位公民社会领袖、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援助机构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员工和世行管理人员。该论坛标志着世行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聚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社会组织代表、政府、议员和世行执行董事,共同商讨全球层面上世行与公民社会的关系问题。 在国家层面,围绕国别援助战略(CAS)、减贫战略(PRS)等也展开了磋商活动,采取了各种方式,包括意见调查、技术研讨会、焦点小组会议、网上磋商(关于这些过程的信息详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就国别援助战略而言,调查结果发现,在2005年和2006年批准的68个国别援助战略里,有50个与公民社会进行了磋商,比例高达73%。另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减贫战略制定都得益于公民社会参与,尽管这种参与的范围和程度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世行还继续扩大在促进公民社会参与问责政府成效方面的工作。“社会问责”议程包括支持采用参与式预算制定和居民报告卡制度,以及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帮助政府加强有利于公民社会参与的政策环境。

民法学—人身权概述

2010年基层政法定向招录考试民法学—人身权概述 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和财产权都是民事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但人身权与财产权相比较,又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 (一)人身权与人身紧密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 人身权依民事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即不能出售、赠与或继承;同时,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只能追究其民事法律责任,而不能任意剥夺其人身权或者限制其人身权的行使。这就决定了民事主体不能仿照财产权、知识产权的行使方式实现其权利,不可能用“占有”、“使用”、“处分”或者“独占实施”等方式来行使人身权的一部或全部。 (二)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是一种非财产权 人身权是以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身利益为客体的,而这类客体都不是财产,都不能用金钱来估算与衡量其价值。 (三)人身权虽无直接的财产内容,但它与财产权又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人身权的确认或享有,是某种财产权发生的前提或条件。如养父母对养子女享有亲权,养子女凭借其身份权,取得对养父母财产的继承权。其次,企业法人等的名称权本身又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再次,人身权受到侵犯时,往往也会产生相应的财产损害。最后,对人身权的侵犯,即使仅造成非财产损害,依法也可能产生财产赔偿问题。 (四)人身权为绝对权 人身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任何他人都负有不得侵犯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 第二节人身权的分类 自然人的人身权与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按照人身权的主体不同,可将人身权分为自然人的人身权与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权。 法人、其他组织与自然人虽然都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但法人、其他组织毕竟是社会组织而不同于自然人,这就决定了法人、其他组织 的人身权与自然人的人身权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1.法人、其他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享有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人身权,如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婚姻自主权等。 2.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权一般来说与物质利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企业法人,其人身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本身就是一笔难以计量的财富。企业法人、合伙的某些人身权如名称权,既是人身权又是财产权。 3.由于法人、其他组织的某些人身权又是财产权,因而法人、其他组织的某些人身权可以依法转让。如《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 企业法人、个人合伙的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 4.正因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具有上述特点,决定了对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权的侵害,往往只会给法人、其他组织造成财产上的损害。尽管有时也可能造成非财产损害,但这种非财产损害也仅指除精神损害以外的非财产损害。法人、其他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不可能产生精神损害。 根据人身权的客体不同,可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民法学本科网上测试题主观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民法学本科网上测试题(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2代理的法定种类有哪些? 3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有哪些? 二、论述题(共30分) 1 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韦成海,男,1970年生,1992年与申小娟结婚,婚后同母亲吴玉秀住在一起。1997年7月,韦成海辞去机关干部的职务,用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钱,开了一家个体小卖部,取名为“利民百货”,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7月30日,小卖部开张,韦成海以“利民百货”的名义向批发商黄青山赊购了一批价值1万元的货物。8月2日,小卖部在一场大火中被全部烧毁,韦成海也在大火中丧生。死亡时,家中所有财产的价值为1.6万元。当黄青山向申小娟要求还款时,申小娟说,1.6万元家产是他们夫妻共有财产,而她一直不同意丈夫下海,韦成海开店的钱全部出自他自己的工资,因此只能同意以共有财产中属于韦成海的8000元偿还欠款。吴玉秀说这里面还有自己的财产,应先在财产中留出她的部分。黄青山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2.甲为一个体工商户,因经营不善,欠乙50万元,现还款期已到。为还款,甲将其好友丙因出国而寄放在甲处的一辆摩托车,以自己的名义出售给丁。戊知晓甲的处境,遂提出要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甲一件祖传古玩(估价为50万元),甲因一时无法找到买主,只好答应了戊的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丁之间的买卖摩托车行为效力如何?为什么? (2)甲与戊之间的买卖古玩的行为效力如何?为什么? 一、简答题 1.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2.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委托代理。 3.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所有权包括:集体与个人所有权,共有,特别所有权 用益物权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海域使用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二题、论述题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生理而产生的人。自然人是相对法人而言的法律概念。自然人的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公民是指具有一 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都是我国的公民。《民法通则》在第二章的标题中使用了“公民(自然人)”的表述,给人的感觉是二者相等。实质上“公民”和“自然人”是两个概念。在西方国家的民法中,民事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形式。“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是前苏联的首创,并为我国所沿袭。从前面二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范围比公民要大,他不仅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民法通则》之所以使用这两个概念,其原因有二:首先,在我国的民事主体中,不仅仅是我国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依法也可以从事民事活动,成为我国的民事主体。因此,在规定公民是民事主体的同时,需要使用“自然人”的概念,赋予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依法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所以《民法通则》在第8条第2款中规定:“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使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这项规定也体现了在国际私法上使用解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冲突规范时所普遍承认的两项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对等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国的民事法律赋予外国人和本国人相同的民事主体资格的原则;对等原则,是指两国在处理两国公民在对方国家的民事主体资格问题时,彼此给予相同的待遇的原则。其次,我国自从继受前苏联在民事上的公民概念后,就一直使用它,而很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四)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40分) 第1题甲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唆使配偶乙向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投保,乙于是以虚假身份给自己的“私家车”投了全险(事后查明乙根本就没有“私家车”),甲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在不审查手续的情况下办理了此项业务。事后半年,乙伪造了交通事故文件,向保险公司索要赔偿,甲再次利用职务便利办理了赔付业务。甲的行为构成( C )。 A. 保险诈骗罪 B.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C. 贪污罪 D. 保险诈骗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第2题王某是某县公安局民警,在一次酒后不慎将装有警务配枪的手提包忘在酒楼而丢失。由于害怕受处分,王某未向单位报告枪支丢失一事,而是自己托朋友寻找。该枪支其实被无业青年陈某拾得,其在一次向朋友炫耀时,被派出所发现收缴。王某的行为构成( D )。 A.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丢失枪支不报罪 D. 无罪 第3题下列合同中既属于无偿合同,又属于诺成合同的是( B )。 A. 保管合同

B. 赠与合同 C. 保证合同 D. 借款合同 第4题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 B ) A. 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 B. 国有公司的董事 C. 集体企业的经理 D. 私营公司的董事 第5题下列属于惩罚性赔偿的是( B )。 A. 返还财产 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中规定的双倍返还制度 C. 恢复原状 D. 修理、重作、更换 第6题强某于2003年10月15日早8:10左右,骑着摩托行驶在312国道的瓜市桥上,与他同向的一辆绿色混凝土搅拌卡车突然将他撞倒,并把他甩出约十米,肇事司机见状后,立即加快油门逃逸。强某放在轻骑摩托车后箱的4.8万元现金因后箱破损而洒了一地。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李某驾驶一辆载满乘客的中巴车经过,李某发现倒在地上的强某和满地的钱,便叫张某停了下来,鼓动乘客纷纷下车“捡”钱,一些过路群众也加入进来。5分钟后地上已经分文未剩。捡完钱后,乘客上车,张某驾车逃走。张某与李某构成何罪?( A ) A. 聚众哄抢罪 B. 抢劫罪

民法典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基本原则 第二节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 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节住所 第五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三章法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社团法人 第三节财团法人 第四章其他组织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合伙 第五章民事权利客体 第一节物 第二节有价证券 第三节其他民事权利客体 第六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意思表示 第三节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四节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五节条件和期限 第七章代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委托代理 第三节无权代理 第四节表见代理 第五节代理关系的终止 第八章时效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诉讼时效 第三节取得时效 第四节除斥期间 第五节失权期间 第六节或有期间 第九章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基本原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调整对象】 本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国家以及国家机关作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与其他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劳动者等自然人有特别保护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条【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五条【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第六条【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以及从事其他民事活动应

法学考研:民法学之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法学考研:民法学之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人身权的特征: 1.非财产性且与财产权利有一定关系 2.从属性(只有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名称权可转让) 3.绝对权、支配权 人身权的种类: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1.权利主体不同:身份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2.客体不同:人格要素——身份 3.权利取得方式不同:人格权不需要实施特定的行为 4.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人格权没有特别的期限限制 人格权: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兼具自然权利和法定权利双重属性 人格权的分类:一般人格权(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和具体人格权(其余) 人格权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尊严权信用权 侵犯肖像权的阻却情形:1.公众人物、公开场合 2.公民参加公开活动 3.国家机关为了履行特定的职务行为或为了收集证据4.新闻报道 名誉: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行、才能、功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好坏之分 隐私权在《侵权责任法》中得到承认普通公民和国家公务人员的隐私范围不同 法人可以享有的人格权包括: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 身份权: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 身份权具体包括: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探望权抚养权知识产权中的发明权、发表权、

署名权、作品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亲属权仅限于近亲属(配偶除外)之间 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广义的扶养包括抚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供养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必要时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供养)、赡养(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和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供养)和狭义的抚养(兄弟姐妹等平辈亲属间的供养)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具体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其他科技成果权 专利权与商标权合称工业产权 知识产权的特征: 1.专有性 2.地域性 3.时间性(法律可长期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等) 知识产权的作用: 1.保护创造者的权利和利益 2.鼓励创造活动 3.促进智力成果的传播与应用 4.推动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著作权:内容具有双重性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权利自动产生无须发表和审批 广义的著作权包括狭义的著作权与邻接权 著作权的主体包括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内国主体和外国主体、完整主体和部分主体 由单位主持代表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单位视为作者 著作权的客体不包括: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民法学名词解释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3、人身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8、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9、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10、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11、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2、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3、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4、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方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5、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6、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7、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18、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19、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20、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 21、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22、退伙,是指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脱离合伙关系,丧失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3、入伙,是指合伙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社团法人,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6、财团法人,是指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7、企业法人,以从事生产、流通、科技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盈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 28、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29、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30、社团法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

2019天津市武清区大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语文

天津市武清区大良中学2019-201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试题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思想政治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务院法制办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 ①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决策机关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 ③国家机关利用互联网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决策权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在北京、山西、浙江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将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作为与“一府两院”并列的人大执行机关。组建监察委员会 ①有利于健全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②是坚持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重要举措 ③强化了国家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④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清真食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清真水”“清真盐”等“清真”泛化现象,给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带来思想困惑和生活困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治理“清真”概念泛化(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 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④是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公共政策制定者要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

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论文摘要]人身权不但是相对于财产权而言的另一类重要民事权利,它同时也是民事主体享有其他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享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人格是民事主体从事一切法律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完善人身权的立法及对它的保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身权的保护,但在我国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文就从民法的视角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做一论述,对我国人身权民法保护的体系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身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民法保护 一、人身权的概念内涵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的自由度。它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身权是指公民在合法范围内所享有的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自由,它与财产权相对应,虽然不具有财产内容,却能引起财产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广义的人身权则是一个囊括涉及公民个人生存和

发展空间安全,且带有人身性质的诸法律权利的集合概念。从我国对公民人身权利的立法来看,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监护权、代理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权、知识产权、环境权等。其中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它与财产权相对应,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人身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人身权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专属性。②人身权是一种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③人身权虽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 二、人身权的客体 本文认为人身权的客体是一个复合体,特指随公民的出身和法人的设立而产生的与公民人身和法人有机体相伴始终、紧密相联的非财产利益(这是就静止状态的法律调整对象而言,在一定条件作用下非财产利益可以物化为财产利益)。我们可把这种非财产利益简称为人身利益,人身利益是身体利益、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集合。人身权的客体既不是“人身”或“人格”,也不是法律关系之对方当事人,人身权的客体只能是一定的人身利益,而人身利益又可分为身体利益、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三个层次,其利益都通过各自对应的人身权项得以体现和获得法律存在。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人身权的客体与财产权的客体是不同的。财产权的客体是法律对物、行为、智力成

司考民法学讲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司考民法学讲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司考民法学讲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2014年司法考试备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内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司考民法学讲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司考民法学讲义:物与有价证券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1、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获得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但能不能运用这一资格,还受自然人的理智、认识能力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易言之,理智不健全的权利能力者,若任其独立参与民事活动,可能会损害自己,也可能会损害别人。所以,有民事权利能力者,不一定就有民事行为能力,两者确认的标准不同。 2、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与自然人的意思能力有关。 意思能力是对自己行为所发生何种效果的预见能力,自然人有无意思能力属于事实问题,我国现行立法技术对心智正常人采取年龄主义划线,即达到一定年龄即认定其有行为能力;而对成年精神病人,则采取个案审查制。 自然人在因过错侵害他人权利而须负民事责任时,能不能自负其责,不仅取决于意思能力,还与责任能力有关,责任能力是自然人对自己行为加害后果承担责任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民

事行为能力人,同时也是有民事责任能力人,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有责任能力的,而不是限制责任能力。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类型: A、成年无精神病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具有固定劳动收入的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效果。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不会因其欠缺行为能力被否认。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类型。 A、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效果。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的与其年龄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法律行为。 C、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又不属于纯获利益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 作用》 一、健全社会组织是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作为法人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其中事业单位法人,包括学校、医院、科研、文化、艺术、体育机构等;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等。xx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归民政部门民间组织管理机构管理,称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本文论述主要涉及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问题。 民间组织一般是指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国外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等等。从历史上看,行业性社团、慈善机构等民间组织早已有之,在各国工商业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最近几十年来,民间组织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民间组织不同于企业,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又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和运作机制,具有自愿参与、中立自主和多样灵活等特点。

因此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能够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包括可以参与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某些信息不对称的物品和服务,由于物品和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或服务本身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质量,这类服务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可以避免营利性企业利用在信息不对称中占优势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某些外部性(即对第三方或周围环境有影响)很强的物品,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生产或消费过程会带来环境污染的物品,以及可能产生自然垄断的物品,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比仅由政府或市场提供,对消费者和社会更为有利。另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失灵”,上述公共物品等虽然可以主要由政府提供,但政府是按社会大众的一般要求提供的,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需求;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则可以为需求较高的人群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也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特殊的公共物品,还有利于解决只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管理的模式普遍发生了变革,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不少领域补充甚至部分替代了政府原先的作用。 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之所以成为客观需要,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是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得过多过死,产生诸多严重弊端。经过20多年改革,这种状况虽然已有很大改变,但是政府职能仍然存在“越位、

民法学练习题

民法学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平等原则的含义不包括那一项?(B) A.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B. 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能力平等 C. 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D.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2、下列各项中,( C )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A.指导功能 B.约束功能 C.惩罚功能 D.补充功能 3.近代民法的代表是( B )。 A.罗马法 B.法国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 D.苏俄民法典 4.15岁的小强与他人订立了一个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买卖合同,后小强的父亲追认小强订立该合同的行为有效,小强的父亲行使的权利属于(C)。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D.抗辩权 5、关于民事权利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C ) A、人格权是绝对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B、甲要求乙归还借款500元,乙谎称根本没有借钱予以拒绝,乙在行使抗辩权 C、债权请求权是相对权,不具有排他性 D、甲通知乙,声称双方的合同是在甲危急时签订且显示公平,要求撤销,甲在行使形成权 6、连带债务的债权人( D )。 A、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 B、只能向全体债务人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 C、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请求其履行部分债务 D、可以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或部分债 7、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活动应当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8、2005年6月17日余某所乘的客轮触礁沉没,生死不明。余某的利害关系人若申请宣告余某死亡,哪一天起才能向法院提出申请?( A )A.2007年6月17日 B.2007年6月18日 C.2009年6月17日 D.2009年6月18日 9、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过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丁、戊、己、庚的债务达成协议。乙公司承担丁、戊的债务,丙公司则承担己、庚的债务。该协议经过了丁、戊、己、庚的同意。后因丙公司无力承担己、庚的债务,己、庚公司向乙公司请求偿还债务而发生纠纷。乙公司和丙公司达成的债务承担协议效力如何?(B) A.该协议无效 B.该协议有效 C.该协议可撤销 D.该协议效力待定 10、A公司欠银行贷款200万元。现该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分离出去,另成立B公司。在此情况下,银行的这笔贷款债权( C )。 A、应当由A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B、应当由B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C、应当由A公司、B公司共同承担清偿责任 D、应当由A公司、B公司按比例承担清偿责任 11、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A、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B、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民法典征求意见稿修改建议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 民法是法律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从无到,逐步完善,民法体系已基本形成。鉴于民法的重要性,中共中央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要求,制订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是国家的需要,是法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的民法典编纂工作,我会高度关心。2015年4月20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我会组织进行学习,部分专业会员形成一些些意见,现寄给你们。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谬误,但野人奏曝,其心可嘉,或许真能为国家民法典的编纂提供微薄之力。 此致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修改建议》 中国民主建国会顺庆区基层委员会 二○一五年五月十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 修改建议 四川锐思邦律师事务所刘洹岑 一、修改原则 (一)语言简洁,无歧义,明白即可。 能少说绝不多说。例如:征求意见稿第八十条第一款最后一句“并办理登记手续”,完全可以改成“并办理登记”。“手续”,通常情况下是口头用语,去掉“手续”不影响含义。 (二)要直说,说明白,不要绕。 如:征求意见稿第六十二条“非依本法或者其他法律的规定,不得设立法人”,完全可以改“设立法人,必须有法律规定”。前者有可能受《台湾民法典》的影响,而后者更符合大陆的语言习惯。 类似情况还有,如第一百一十八条。 (三)用语精准,字斟句酌,字字珠玑。 (四)只要不引起歧义,语句越短越好,越简单越好。 (五)用语规范。 (六)前后一致。 如第三十五条专门解释了“利害关系人”,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中却用了“利害关系人”所解释的内容,完全可以一致。 (七)民法典的编纂,应当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不要落入陈窠。 例如,征求意见稿中所有的“法律行为”均可改成“民事行为”。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下) 课程的考试 100分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下)课程的考试 10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 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 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 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 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公共危机中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是() A.政府 B.媒体 C.社会组织 D.军队 2. 目前,社会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 A.横向链接 B.纵向链接 C.由下至上 D.内部网络关系 3. 互助组合作社是()

A.政府机构 B.社会公共组织 C.私人组织 D.事业组织 4. 根据本讲,以下不属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作用的是() A.民众的参与沟通 B.紧急调动资源 C.强有力的资源分配措施 D.整体规划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内容,以下对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做硬件 B.社会组织做软件 C.社会组织做硬件 D.政府做软件 2. 本讲提到,目前我国社会信任关系主要呈现的现象是() A.纵向纽带发育多 B.横向纽带严重缺乏 C.自上而下关系严重 D.平级纽带多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化解冲突是社会组织的一门必修课。 正确 错误 2. 本讲指出,危机救援阶段不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 正确 错误 3. 社会组织把参与当成一种核心理念和核心手法。 正确 错误 4. 社会中人与人不信任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组织发育太少。 正确 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