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学知识点整理1.2章节

民法学知识点整理1.2章节

民法学知识点整理1.2章节
民法学知识点整理1.2章节

民法总论

1.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是一定法律规范的总和,因而是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生活规范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调整其他领域的社会关系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不属于民法的范围。)

2. 实质意义的民法是只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分为广义民法和狭义民

法。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是私法的全部。凡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均属于民法的范畴。狭义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指商法以外的司法。我国采取民商合一,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冠以的民法。

3.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以一定比例编纂的并移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4. 民法是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

而发展。

5. 古代民法是指简单商品生产者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法,典

型代表为罗马法。

6. 近代民法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反应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生

活条件的民法,以1804《法国民法典》为代表。

7. 现代民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的民法。

始于1897公布、1900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23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

8. 财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

的以经济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一般是当事人自愿发生的;受价值规律支配。

9. 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主体的地位平等(民法所调

整的人身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有关;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并不具有经济内容(人身:主体的自身)。人身关系也就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基于主体的人格而发生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身关系。(人格:主体只能作为独立主体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身份关系:基于主体的一定身份而发生的以身份利益为内容的人身关系。(身份:主体在特定的关系所处的一种不可让与的地方为或资格)。

10. 我国民法是社会主义民法,因为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的,体现人民的意志。具有以下性质: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三个基本要素:确认主体;确认主体的权利;确认交易规则。民法的主体制度、财产权制度、合同制度等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制度);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民法为实体法(实体法: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程序

法:规定保障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程序的法律。民法规定主体的行为准则,确认主体的权利义务。);民法为私法(公法:规定国家生活关系的法律;私法:规定私人生活关系的法律。私法涉及法律上有平等地位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公法涉及的是不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11. 民法的任务是民法立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由民法的性质和地位所

决定的。民法的任务包括:(1)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民事主体只有享有人身权,才能成为独立的主体;只有享有财产权,才能生存和发展。(2)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民法的主要任务之一。(3)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12.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效力贯穿于各项民事法律制度之中的民法的根

本规则,是民法立法的指导方针和解释民法规范、适用民法规范以及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根本特性的集中反映,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民事政策。13. 民法基本原则的表现在:(1)它是民事立法须遵循的准则(2)

它是解释民法的基准(3)它是民事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4)它是在没有具体规定时裁决民事案件的依据

14. 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评价功能和补充功能。评价功能:民法的基本

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准确的理解民法的精神实质,正确的评价民事关系但是人的行为。补充功能:它可以补充法律的漏洞。民事关系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发展性。

15.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16.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是民法的首要原

则,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的。表现:(1)主体资格(法律上的人格)平等,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各自独立、互不隶属、无上下高低之分。

(2)民事主体平等的依法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4)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

17.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以自己的意志充分表达自己的

意愿,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利益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其实质是“意思自治”。表现:(1)当事人自主决定民事事项(2)当事人对自己的真实意思负责。核心:是合同自由。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18. 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

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是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而不是个体的价值观。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是相互补充的。自愿不能违反社会正义和公平,公平又是以自愿为前提的。表现:(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平等(2)在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利益均衡与等价有偿不同。等价有偿是指当事人在转移财产时应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等价交换。等价有偿原则是公平原则在有偿交易活动中的表现和要求,等价意味着经济利益的均衡,而公平原则所要求的利益均衡不局限于经济利益(3)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19.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诚实,守信用,善意地

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表现:(1)在民事活动中要诚实,不弄虚作假,不欺诈,正当竞争(2)善意行使权力,不以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来获取私利(3)民事主体应信守诺言,不擅自毁

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履行义务,兼顾各方利益(4)在当事人约定不明确或者订约后客观情形发生重大改变时,应依诚实信用的要求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意义:是讲道德准则法律化,而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既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法院解释当事人的意思的思维。但法院在依诚实信用原则处理民事纠纷时,不得依此原则而滥用自由裁量权,也不能违反平等和自愿原则。

20.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不得违反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内容包括:(1)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2)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权利。

21.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

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订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一】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1)宪

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包括民法在内的各部门法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宪法中有关民事的规范是民法的渊源(2)民事基本

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基本民事法律。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都属于民事基本法(3)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基本法以外的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定的规范性文件。【二】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有关民事的部分是民法的渊源。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民事的规范也为民法的渊源。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能与行政法规想地抵触。

【三】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法律的意见、适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批复等也是重要的渊源。【五】国家政策和习惯:政策具备以下条件(1)国家政策(2)其规范的事项须为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事项(3)其适用须不违反法律、法规关于民事基本权利的规

定。习惯是指一定范围、一定地域的人们长期形成的为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规则。满足以下条件:(1)经国家法律认可(2)所规范的事项为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事项(3)其适用不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法理也为民法的渊源。

22. 民法的效力又称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在何时、何地、何人之间的

关系应适用有关的民事法律规范。

23. 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民事法律规范在何期间内有效。

24. 法律不溯及既往规则是法律原则上只是用于法律生效后发生的事

项,而不适用于法律生效前已发生的事项。法律生效时间也是法律的实行时间。

25. 新法给废旧法规则指在新法生效后,有关针对同一事项的旧法即使

没有明令废除,也当然废止。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新旧法是同一级机关颁布的(2)须新旧法处于同一位阶(3)须新旧法规定针对的是同一事项。

26. 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即地域上的使用范围指民事法律规范适用于何

地域内发生的民事关系。注意以下三点:(1)全国性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全国,但仅为某一地区指定的,则该规定仅适用于该地区(2)地方性的法规性文件仅适用于该地区,而不能适用于其他地区(3)我国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法律仅适用于该地区,我国民法不适用于这些地区。

27. 民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民事法律规范适用于哪些人。

28. 民法的使用与解释。民法的适用:对民事法律规范的应用,有广义

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民法适用: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用民事法律规范解决各类案件的活动。广义的民法使用还包括民事主体按照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从事民事活动。(这里民法适用指的是狭义的民法)。

29. 应遵循以下原则:(1)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是指对于某一事项,

特别法有规定时,应适用特别法的规定(2)强行法优于任意法。

强行法规必须遵守,任意性发给可以选择适用的,所以对于某一事项,凡有强行性规范的,就应适用该强行性规范,而不能适用任意性规范。(3)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一般规定是对一半情形的规定,例外规定是对例外情形的规定(4)具体规定优于一般性条款。具体规定是具体规定某种事实状态发生的法律效果的法律规范,一般性条款是并不具体规定某种实时状态发生的法律效果,而仅是规定原则的法律规范。对于某一事项,有具体规定的,用。没具体规定用一般性规定。

30. 民法的解释是探求民事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其内容。分为文理解

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又称文义解释,是依据法律条文文句的字义或文义所进行的解释。论理解释:斟酌法律制定的理由以及其他一切情事,依推里而阐明法律规范的真意,有以下几种情形:(1)扩张解释,仅以法律文句的文义解释不足以表示立法的真意时,而扩张该条文文句的含义作出解释(2)限缩解释,只在法律条文的文句含义过于广泛时,对其含义应予以缩小的解释(3)反面解释,依法律条文所规定的事项,就其反面的意思进行解释

(4)类推解释,对法律无直接规定的事项,选择法律关于类似事项的规定进行解释,以类推适用法律。

31. 民事法律关系是: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

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2.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

系。是按照民法规范确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意志社会关系,而不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社会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依民法规范确立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33.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

包括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34. 民事法律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

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

35.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在上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

负担的义务,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决定着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36.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

象。

37.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1)财产法律关系与人参法律关系。财产

法律关系: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法律关系: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意义:【1】财产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形式,而人身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人身关系的法律形式【2】财产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一般具有可让与性,人身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主体享有权利与主体人身一般不可分离(2)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人身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债权关

系)。意义:【1】绝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不特定的,相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2】绝对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人所负担的义务是消极的不作为,相对法律关系的义务人所负担的义务一般是积极的作为【3】绝对法律关系的权利人实现权利无须义务人的介入,相对法律关系须有义务人介入。(3)第一民事法律关系与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有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意义:正确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4)权利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意义:正确认识法律关系的作用。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依民法规范的要求自愿形成的,是受法律鼓励的,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不会死当事人自愿设立的,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是法律为保护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而在当事人之间确立的。

38. 民事法律实施: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

止的客观现象。

39. 民事法律事实有两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2)法定性。民

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某种法律事实会引起某种法律效果,因此,民事法律事实是

民事法律效果发生的原因;民事法律规范是认定法律事实和该事实引起的法律效果的依据。相互结合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的总和,通常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40. 民事法律事实包括:(1)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在当事人间

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包括绝对发生和相对发生。绝对发生: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原始发生,而不是其他主体转移而来的。相对发生:当事人间因继受其他主体的权利义务而形成民事法律关系。(2)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任一要素发生变化。(3)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当事人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包括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

绝对消灭: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已不复存在。相对消灭: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因转移给他人而消灭。

41. 民事法律事实根据其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分为自然事实和人的行

为。(1)自然事实: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事件是:某种偶发的客观现象(如人的出生)。状态: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如时间的经

过)。(2)人的行为:与人的意志有关,直接体现人的意志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法律只能规定其发生的法律后果,不能控制其发生的数量,当事人也不能有意识的促成或阻碍其发生,也不存在合法与否的问题。而对于人的行为,法律则可以通过规定其不同的后果以控制其发生的数量。人的行为既包括当事人的行为也包括他人的行为。当事人的行为:当事人自己实施的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订立合同)。他人的行为:非由当事人实施的但却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后果的行为(如法院的判

决)。当事人的行为,依据其实施行为是否已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分为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行为:当事人实施的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事实行为:当事人实施行为并非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

42. 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

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含义:(1)权力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

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法律根据社会的经济生活规定民事主体可以享有哪些权利。

43. 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与人身权。财产权:以财产利益为

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可以以金钱计算其价值,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包括物权、债券、继承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不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全.

(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支配权:主体对权力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包括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特点:【1】权利人可直接支配权利客体【2】具有排他性。

请求权: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特点:权利人不能直接取得作为权利内容的利益,须通过义务人的行为间接取得。请求权是由一定的基础权利派生的权利。抗辩权:广义上是对抗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狭义仅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形成权: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是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3)绝对权与相对权。绝对权: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特点: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须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包括: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继承权。相对权: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以为人为特定人的权利。特点: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须借助义务人行为的介入才能实现其权利。相对权是相对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债权为定性的相对权。(4)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而可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5)原权与救济权。由民事权利相互间是否具有派生关系划分的。原权: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6)专属权与非专属权。由民事权利有无转移性划分的。专属权:无转移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非专属权: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

44. 民事权利的行使: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

行使不同于权利的享有。民事权利只能为权利人自己享有,但权利人可以自己行使权利,也可以由他人代为行使民事权利。方式分为: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事实方式: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

权利。法律方式:权利人通过民事行为行使权利。遵循主要原

则:(1)自由行事原则(2)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力滥用原则。构成权利滥用的条件:(1)行为人有权利(2)行为人行使权力的行为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5. 民事权利的保护: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被侵害的民事权利所

采取的救济措施。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46. 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私力救济,是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

来保护其权利。方式主要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自卫行

为:权利人为使自己或他人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或躲避措施,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自助行为: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时而采取的对侵害人的财产或人身实施以扣押或拘束等措施。自助行为实施的条件:(1)须为保护自己的权利(2)须情事紧迫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3)须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4)须不超过必要限度。

47. 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为公力救济: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

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护。国家保护民事权利是由行政、司法等多种机关、多种手段实现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人民法院予以保护。

48. 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因为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的

后果。特点:(1)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2)以恢复被侵害权利为目的(3)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4)是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9. 民事责任的分类:(1)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民事责任。

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因债务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责任。(2)履行责任、返还责任与赔偿责任。是根据责任的内容划分。履行责任:责任人必须履行自己原负担的债务的责任。返还责任:以返还利益为内容的责任。赔偿责任:以赔偿对方损害为内容的责任。(3)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由承担民事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划分。按份责任: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向权利人承担民事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无连带关系。连带责任:责任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附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划分的。财产责任:直接以一定的财产为内容的责任。非财产责任: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

50.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民事责任的形式,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

责任的具体措施。主要方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即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5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法律法语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

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人。自然人与法人相对应,二者同是最主要的民事主体。我国公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而自然人则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5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

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是自然人之成为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人格的条件和标志。

53. 民事权力能力与民事权利是相互联系但不相同的法律概念。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仅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资格,仅是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的前提条件和可能性;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与具体民事法律关系实际享有某种利益的形

式,是以利益为内容。(2)民事权利能力是由法律赋予的,不决定于民事主体的意志;而民事权利的享有可由民事主体的意思决定的。(3)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既不能放弃,也不能转让;民事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可以放弃和转让。(4)民事权利能力不仅是享受民事权利的资格,也是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与民好似义务是相互对立的概

念,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是不能相互包含和相互替代的。

54.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1)平等性。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

能力的根本特点。(2)内容的广泛性和统一性。每个享受权利的资格与负担义务的资格是统一的,既可为权利主体,又可为义务主体。

55.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公民从出生是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56. 通说认为:出生为完全脱离母体而为有独立生命的人。

57. 既然自然人自出生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未出生的胎儿不具有

民事权利能力。我国不承认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也不认为在某些事项上视胎儿为出生,仅是在某些事项上对胎儿的利益予以保护。

58.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

死亡。自然死亡又称生理死亡:自然人生命的终结。自然人是否死亡,应以医学上的认定为准。宣告死亡又称推定死亡:自然人

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后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该自然人为死亡。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之日为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59.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得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和行

使权力、设定和履行义务的资格。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民事行为能力:通过自己的合法行为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能力。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还包括不法行为能力,自己对不法行为负责的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须对自己的不法行为负责,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不法行为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一种资格(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认识能力即意识能力为依据。

60.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都是法律赋予的资格,尽

管其性质、发生时间和确认的根据不同,但有着密切的联系。61. 我国实行分级制,即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分成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多级。

62.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凡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不是精神病人,属

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3.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不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是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4.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去的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

义务的资格。包括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合法权益,以免其在民事活动中受到不利益。

65.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人民法院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

法宣告精神病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制度。精神病是可以治愈的。

66.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终止是指自然人不可能在具有民事行为能

力。

67. 自然人的住所:自然人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基地和中心场

所。居所与住所不同。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住所,却可以有若干个居所。

68. 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住医院

治病的除外。公民有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69. 住所的法律意义:1.确定民事主体的状态,确定某些民事法律关

系发生、变更、终止的地点。2.确定债务的履行地。3.确定案件的管辖,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系,原告应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4.确定法律文书的送达和某些特定行为的实施地。5.确定涉外民事关系的准据法。

70. 监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任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

制度。特点:1.被监护人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任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设立监护;2.监护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监护人的指责是有法律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

71. 监护人的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管理和教育被监护人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72. 监护人的更换:监护人无力承担监护责任,经期请求由有关单位或

者人民法院更换他人为监护人。

73. 监护人的撤换: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人,经有关人员或单位申

请,由人民法院撤销该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74. 监护的终止:监护关系的消灭,不再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成年;

精神病人康复监护终止。

75. 宣告失踪;: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

间的人选高位失踪人的制度。条件程序:1.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利害关系人是指被申请人的近亲属和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财产权利义务关系的人。2.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下落不明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无任何消息。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3.须由人民法院宣告。宣告失踪为人民法院的职权,受理宣告失踪的申请后,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76. 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应当同时制

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人民法院指定的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指定。

77. 宣告失踪仅是推定失踪,如有相反的证据则可推翻这一推定。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1 85岁的王老太有一子一女,儿子一向不孝顺,女儿出嫁。自女儿出嫁后,儿子根本不管母亲。王老太十分生气,时常唠叨,将来要把全部财产遗给女儿,不给儿子一草一木。儿子得知母亲心意后,立即要王老太马上立一份遗嘱,把全部财产给他一人,否则,就要把老太太“倒过来拎”、“打死她。”王老太无奈,只好按照儿子的要求,立了遗嘱。 问:1、王老太所立遗嘱有效吗?为什么? 2、王老太想重新立一份遗嘱可以吗?为什么? 3、王老太如果在立了案情所提到的遗嘱后死亡,她的儿子是否享有继承权?为什么?答:1、王老太所立遗嘱无效。因为这份遗嘱是在其儿子的胁迫下所立,意思表示不实。2、可以。因为:(1)原来的遗嘱无效。(2)依据我国继承法,立遗嘱人随时有权变或废除已立遗嘱,另立新遗嘱。 3、没有。因为85岁的王老太已丧失劳动能力,而有赡养能力的儿子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已构成遗弃被继承人。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王老太的儿子的继承权已丧失。 (结合案例讲清关系与法律条款。) 案例2 某养猪场担负向市某副食商场提供新鲜猪肉的合同义务,每天将50头新鲜猪肉送至该副食商场。1997年8月中旬因养猪场自备车辆大修,遂与个体运输户郑某订立为期一个月的运送合同,约定每天早上6点郑某开车到养猪场装上新宰杀的生猪50头,于8点前送到某副食商场。9月2日郑某开车去养猪场路上因与他人车辆相撞,处理后于中午才到养猪场,下午才将该批猪肉送到副食商场,经检验,该批猪未变质,但已不太新鲜,副食商场降价出售,为此养猪场损失1万元,要求郑某承担,郑某拒绝,认为自己并非有意违约,而系自己的车被他人撞坏所致。经查,撞车责任主要由对方承担对方赔郑某8000元,郑某也有一定责任。问:1、郑某没有按约履行合同有无过失?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1、因郑某对造成事故有一定责任,其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有过失。 2、养猪场的损失是由郑某违约造成,郑某应承担违约责任。 3、郑某应赔偿养猪场的全部损失。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相当于另一方应此所受到的损失。

民法—18种时间知识点总结

1、法院指定监护:被指定人接到通知不服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2、宣告失踪: 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的次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公告期3个月; 宣告死亡: ①下落不明满4年; 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③战争期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意外,有关机关证明不能生还的,0,公告期①②为1年,④为3个月。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期间1年,《民通意见73》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合同法55》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 4、“狭义无权代理”、“限制行为人的民事行为”相对人的催告权1个月内予以追认,未作答复,视为否认,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有撤销的权利,“通知”。 5、诉讼时效: ①普通诉讼时效,2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②1年四种人身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毁损或被丢失的。 ③3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请求权④ 4年,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进出口合同。 6、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3个月内未申请登记,预告登记失效。 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7、留置权人指定的宽限期不少于2个月,无约定。 8、占有人返还原物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该请求权消灭。 9、遗失物的公告期6个月。 10、可撤销婚姻的撤销期间1年(登记之日,恢复自由之日)。 11、继承权诉讼时效2年,自有人否认他的继承权之日起,最长保护期20年自继承开始之日。 12、所有人向受让人主张返还遗失物,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主张。 13、保证期间6个月、2年。 14、代位权,诉讼时效2年;撤销权,诉讼时效1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除斥期间5年(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 15、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符合约定,有质量保证期的不适用2年的规定。 16、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除斥期间),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法定撤销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除斥期间)。 17、不定期租赁6个月以上,未采用书面形式。 18、出卖租赁房屋,应在出卖前3个月内通知出租人。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15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不得行使优先购买权。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某商店有标价1350元绞面机和350元的切面机。售货员误将价值1350元的绞面机当350元的切面机出售给顾客乙。乙当时问:“如有问题,能否退货”甲答:“商品售出,概不退货。”乙交款提货。不久,甲发现错误,找到乙,说明情况并道歉,要求乙补交余款或者退回绞面机。乙不同意。问:1、甲乙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2、此纠纷如何解决 答:1、甲乙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2、甲的行为是因为对标的物发生重大误解。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可撤销的行为。3、乙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据《民法通则》,行为可以不撤销,需要乙补齐货款;也可以撤销,该行为从成立时就没有法律效力,双方返回财物。 2、甲公司2008年5月经人介绍认识乙公司业务员丙,经协商由乙供甲美的空调40台。丙未经单位同意就口头承诺,甲即交丙空白支票一张,丙填写为57200上,回单位后入乙公司帐。乙公司给甲公司发了部分货后,尚欠23500元货未供,后甲几次催乙供货或退款。乙以此事是丙所为,双方没有合同与其无关为由拒绝。甲诉至法院。问:丙是什么行为合同是否有效乙是否承担责任 答:⑴丙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他未经乙委托就与甲订立购销空调合同,并代乙收货款。⑵合同有效。因为《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只有经被代理人的追认才承担民事责任。乙对丙收人自己账户的货款未提异议,并已履行部分合同是对丙行为的追认。⑶乙应承担民事责任。丙的无权代理行为被追认后,该代理行为从开始实施起,就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乙应退余款并赔偿甲损失。 3、某商店有标价2000元绞肉机和1000元切肉机。售货员王某误将价值2000元的绞肉机当1000元的切肉机出售给顾客张某。张某当时问:“如有问题,能否退货”甲答:“商品售出,概不退货。”张某交款提货。不久,商店发现错误,找到张某,说明情况并道歉,要求张补交余款或者退回绞肉机。张某不同意,称王某说“商品售出,概不退货。”问:⑴王某、张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⑵此纠纷如何解决 答:⑴王某、张某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王某的行为是因为对标的物发生了重大误解。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行为。⑵张某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可以不撤销,需要张某补齐货款;也可以撤销,该行为从成立时就没有法律效力,双方返还财物。

民法学重点知识

一、法学复习的重点 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09年政法干警招录用《民法学考试大纲》(后称大纲)来看,民法学考试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部分。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为各部分的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 (一)总论部分 民法学总论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是深入学习民法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包括: 1。民法的本质。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民法的调整原则是贯彻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把握好民法的调整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项民事制度。考生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应结合民法的其他内容,深入理解。特别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被认为是民法的“帝王原则”,考生应准确把握其基本含义和该原则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体现。 3。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事实。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特别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较清楚地认识。就民事法律事实而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基本分类、各项分类的含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应掌握公民的概念与本质;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特点及比较,考生在复习时,更应当重点掌握。其他的如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及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5。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和民法学的核心内容,其知识点也比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对这一部分内容应当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附条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 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考生应当能够准确记住它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理解它和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能够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确掌握代理的概念,并根据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其他如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的概念和无权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见代理制度,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7。诉讼时效。重点掌握时效和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及其性质、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意义、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间的概念、种类病情计算等。 8。民事责任。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分

民法学担保法案例分析:抵押权

民法学担保法案例分析:抵押权 2000年4月21日信利商场与丰盛食品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苹果脯5000箱的合同,总价款为50万元人民币,于5月20日之前以代办托运公路、铁路联运方式交付给买方。合同签订后,信利商场即积极筹备货款,银行同意向其提供贷款,但要求其提供担保。信利商场即以两部汽车向银行作了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但这两部汽车只值20万元,应信利商场的请求,伟达公司、百利公司及兴发公司共同为该笔贷款提供了保证担保,没有约定各自的保证份额。信利商场于4月28日取得50万元贷款后,即将该款以电汇的方式支付给了丰盛食品公司。 丰盛食品公司于4月30日收到50万元贷款,即抓紧组织货源,并于5月8日与汽车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并将货物交汽车运输公司再转由铁路局快车发运。由于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人员的疏忽,5月8日只发运了3500箱,剩下的1500箱直到5月18日才发运。信利商场于5月13日收到第一批3500箱果脯后,经过验收,发现果脯湿度较大,其他方面的质量还可以,遂电报告知丰盛食品公司,一是要求降价20%,二是催告剩余的1500箱果脯按时运到。丰盛食品公司收到电报后,立即告知信利商场,不同意降价,并说明5000箱果脯已同时交汽车运输公司运送信利商场的情况。 5月18日通过慢车发送给信利商场的1500箱果脯,途中恰遇铁路塌方,5月31日才运抵收货站。信利商场鉴于该1500箱果脯迟延到达并已全部发生霉变,拒绝收货。该1500箱果脯全部毁损。 信利商场已收到的3500箱果脯销售情况不好,大部分都积压在仓库中。除了向银行偿还10万元贷款外,其余部分一直拖延未还。 现请回答1~6各题中所列的问题: (1)在信利商场向银行偿付10万元的贷款后,伟达公司、百利公司与兴发公司对银行的债权,应承担多少数额的保证责任? (2)银行对于伟达公司、百利公司和兴发公司3个保证人所享有的权利应当如何行使?(3)假设伟达公司向银行偿还了15万元的贷款,则伟达公司取得哪些权利?(4)对于1500箱果脯毁损的损失,谁有权提出索赔的请求?为什么?(5)对于1500箱果脯毁损的损失,应当向谁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6)设银行实现抵押权时,法院拍卖两部汽车仅得款15万元,请问,该汽车抵押价值数额应为20万元,还是15万元?为什么? (1)20万人民币。 (2)银行可向伟达公司、百利公司与兴发公司任意一家、两家或三家要求承担担保人的义务偿还银行20万人民币。 (3)伟达公司向银行偿还了15万元的贷款后,可以对信利商场享有追偿权,并有权要求百利公司与兴发公司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4)丰盛食品公司有权提出索赔的请求因为是由于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人员的疏忽,5月8日只发运了3500箱,剩下的1500箱直到5月18日才通过慢车发送给信利商场,途中恰遇铁路塌方,5月31日才运抵收货站,全部发生霉变。 (5)应当向汽车运输公司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 (6)15万元,《〈担保法〉司法解释》第50条规定抵押物的价值在抵押权实现时予以确认。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民法总结

民法讲义重要知识点总结 合同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和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都不是形成权。 物权人可直接要求第三人返还,无期限限制;占有返还请求权受一年除斥期间限制。 受除斥期间限制的权利不一定是形成权。 试用期风险—所有权主义;试用期满不购买需要明示通知。 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补偿;如有第三人介入,要保护第三人权利。 缔约责任出现于合同未成立或者成立但未生效的阶段;违约责任出现在合同成立且生效后;无效的行为自始无效,被撤销的行为等同于无效。 重大误解的前提是必须构成意思表示。 无效合同—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无权处分人所为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涉及所有权变动除善意取得外效力待定;擅自租赁他人之物除非法转租外,租赁合同有效。 复代理人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 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发生在六个月前,消除在六个月前,等于没发生;发生在六个月前,消除在六个月内,从发生之日起继续计算六个月;发生在六个月内,消除在六个月内,终止时剩多少剩多少继续算多少。 孳息的归属—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无约定无法定跟随原物;法定:所有权人与用益物权人并存,归用益物权人;买卖合同适用交付主义,交付前归出卖人,交付后归买受人。 有效合同+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

有效地动产抵押合同=动产抵押权+登记>第三人 债权行为+物权行为=物权变动 有效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地役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动产抵押权+登记>第三人 有效合同+交付=物权变动+登记>第三人 拾得遗失物+自主占有心态=无权占有(恶意) 拾得遗失物+他主占有心态=无因管理(有权占有) 有效的在途货物买卖合同+种类物特定化=风险转移 先质押后抵押,质押权优于抵押权,先抵押后质押,看是否登 记。 若留置在先,抵押或质押在后,1、留置权人设定抵押或质押,放弃留置权,则抵押或质押优先;2、所有权人设定抵押或质押,则留置权优先。 异议登记期间,权利人可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异议登记不阻止一开始物权的变动,仅阻止最后的善意取得。 预告登记阻止物权不阻止债权。 法律行为的六种:合同、处分权利、登记、婚姻、收养、遗嘱。 善意取得: 一个前提—无权处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案例1 读小学的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勇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选。勇的父亲量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6月,量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勇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勇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勇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勇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问题]1.根据我国法律,勇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2.杂志社发表勇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勇成绩的肯定? 案例2: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法律关系 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问题]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案例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后果的承担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草等。一日,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遇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事后,镜予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支付了相当的价款。但随即得知小强乃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赔偿。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赔偿。 [问题] 1.小强平时砸坏的东西应由谁赔偿?为什么? 2.镜子的损失最后应由谁来承担? 案例4:监护人的顺序 1995年,周某在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与丧偶的某结婚,但他们的婚事一直遭到某儿子小的反对。1998年,某患上精神病,并久治无效,生病期间一直由周某悉心照料。1999年5月,小提出要担任父亲的监护人,保管父亲的所有财产,并要以其父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周某离婚。 [问题] 1.某的财产应该由谁来保管? 2.小提起的诉讼,法院是否应予以受理? 案例5:宣告失踪

民法分则知识点梳理

民法分则 人身权编 第十二章人格权概述 一、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的民事权利 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 不可分离性、非财产性、绝对性、法定性、不可转让性、支配性、无意思性、专属性 三、分类 人格权、身份权 人身权属于人权的范畴 四、人身权法律关系 1、内容 权能:控制权、利用权、有限转让权、利益处分权 义务:消极义务 第十三章一般人格权 一、人格概述 1、一般概念

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②个人的道德品质 ③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2、法律概念 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的法律资格,即维持和刑事法律权利、服从法律义务和责任能力的集合 3、中国法上的人格,源于日本法,首次在《大清民律草案》 中引用 4、法律人格的含义 ①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事主体 ②指作为民事主体必备条件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人格权概述 1、概念 以主体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的权利 2、人格权性质: ①自然性。A、人格权始终与民事主体相伴随而客观存在,不依其意志更无需其行为而取得;B、民事主体只能享有权利而不能转让、放弃;C、法律可剥夺某些人格权,但不能剥夺尊严 ②法定性:A、自然权利需要通过法律化(确认);B、非法定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C、应然权利如何转化为法定(实然)权利? D、人格权本质上为私权

3、客体:人格利益 A、指民事主体就其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隐私、肖像等所享有的利益的总和 B、通常分为一般人格利益与具体人格利益 C、具有无形性特征(精神利益) 三、人格权分类 1、基本分类 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 2、分类标准:人格权的客体 (1)一般人格权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自由、尊严而享有的进本权利,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宪法38、民法通则101)(2)具体人格权分为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 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精神性人格权:表彰型人格权、自由型人格权、尊严型人格权 四、一般人格权 1、来源于罗马法 2、一般人格权产生并决定具体人格权,具体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化 3、一般人格权解释、产生、补充具体人格权,是一种“渊源权” 4、特征 A、主体的普遍性; B、客体的高度概括性;c、内容的抽象性 五、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一、单项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 注意 ① 圆周率π是常数; ② 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1”通常省略不写。 例:x 2 ,-a 2 b 等; ③ 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例:23πa 6 的次数为 。 ④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⑤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例:h 2.1-系数是 。 ⑥ 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考点: 1.在代数式:n 2,33-m ,2 2-,3 2m -,22b π,0中,单项式的个数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单项式- 3 22 4c ab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A. -2, 6 B.2, 7 C.3 2-, 6 D.3 2-, 7 3.25ab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单项式,是的√,不是的打X x ab 2 ; a ; 2 5ab - ; y x + ; 85.0- ; 21+x ; 2x ; 0 ; 7x ; 2(1)a - ;6 2a - ; 1xy ; x π ; x π 5.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5ab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a 2bc 3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3 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 y x -2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53x 2 y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_; 6.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 b=_______;若6 a -1 -m b 是一个4次 单项式,则m=_____;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 7.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它的系数是_______;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 知识点回顾 1.单项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民法学案例分析整理后

民法学案例分析 一、甲公司1992年5月经人介绍认识乙公司业务员丙,经协商由乙供甲北京牌电视机40台,丙未经单位同意就口头承诺,甲即交丙空白支票一张,丙填写为57200元入账户。乙于6月、7月两次供甲北京电视9台,黄河电视12台,计款33500元,尚欠23500元货未供,后甲几次催乙供货或退款。乙以此事是丙所为与其无关为由拒绝。甲诉至法院。问:丙是什么行为?合同是否有效?乙是否承担责任? 答:1、丙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他未经乙委托就与甲订立购销电视机合同,并代乙收货款。 2、合同有效。因为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只有经被代理人的追认才承担民事责任。乙对丙收入自己账户的货款未提异议,并两次供21台电视机已履行部分合同是对丙行为的追认。 3、乙应承担民事责任。丙的无权代理行为被追认后,该代理行为从开始实施起,就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乙应退余款并赔偿甲损失。 二、刘某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委托李某代其出售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李某接受委托,将房卖给王某。王某与李某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李明知价廉,但也有意让王占便宜,王向李表示,事成后愿赠李500元。李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刘某。刘由于不知当地房价,又过于相信李,即复信同意,并委托李代理签定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签定后,李将房款汇给刘。王某买房后即申请拆除翻建。房屋拆除后,刘得知王与李相互串通,压低房价,便向法庭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表示房屋已拆除就算卖了,但要王与李赔偿其损失。王称筹建房屋,目前没钱,李较富裕,刘即要求李某负责赔偿他的全部损失。问:李某代理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有何法律依据?刘某损失应由谁赔偿?能否要求李某全部赔偿?为什么?法律依据? 答:1、李某享有合法的代理权,其行为将房屋出售给王某是行使代理权。2、李某在行使其权利时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活动,该行为无效。3、因为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李某与王某串通,故意压价,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因此,李某所为是无效民事行为。4、刘某同意在房屋被拆后卖给王某,不是李某行为有效而是所有人直接意思表示,刘有权要求王某、李某赔偿损失。王某没钱,刘某要求李某负责赔偿全部损失合法。5、王某和李某共同造成刘某的损失,刘有权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主张全部权利。因为民法通则6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三.甲公司1992年5月经人介绍认识乙公司业务员丙,经协商由乙供甲北京牌电视机40台,丙未经单位同意就口头承诺,甲即交丙空白支票一张,丙填写为57200元,尚欠23500元货未供,后甲几次催乙供货或退款.乙以此事是丙所为与其无关为由拒绝.甲诉至法院. 问:丙是什么行为?合同是否有效?乙是否承担责任? 1.丙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他未经乙委托就与甲订立购销电视机合同,并代乙收货款. 2.合同有效,因为<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只有经被代理人的追认才承担民事责任,乙对丙收入自己帐户的货款未提异议,并两次供21台电视机已履行部分合同是对丙行为的追认. 3.乙应承担民事责任.丙的无权代理行为被追认后,该代理行为从开始实施起,就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乙应退余款并赔偿甲损失. 四、甲(5岁)、乙(4岁)、丙(6岁)同为育红幼儿园的学生。一日,三人在幼儿园戏耍时,乙、丙两人手持在幼儿园拾到的细竹杆互相打斗,丙将乙手中的竹杆挑飞并击中在一旁甲的眼睛。甲先后花去药费4000元。问:甲的经济损失应该由谁负担,为什么? 分析: 幼儿园和乙、丙的家长应当承担责任。3个小孩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在幼儿园时由幼儿园承担监管保护责任,同时父母还同时承担监护责任。 五.甲与乙为夫妻,甲因公出差于1992年5月外出之后就无音信。1998年4月乙、甲的父亲、甲所在单位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问:(1)乙、甲的父亲、甲所在单位是否都具备申请资格,为什么?(2)如果甲的父亲申请宣告失踪,而乙申请宣告死亡,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分析: 乙和甲的父亲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甲所在单位无权申请。(2)法院应当直接宣告死亡。 六.刘冬与王芳婚后一直没有子女,由此造成王芳与婆婆关系紧张。长期的精神抑郁,王芳患上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2002年刘冬向法院起诉离婚,因王芳母亲去世多年,法院通知王芳的父亲代理王芳参加诉讼。王父说自己已有妻室子女,不能作为王芳的代理人,他可以让王芳的哥哥作为代理人。但是王兄并没有答应父亲的安排,二人遂申请王芳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解决。问:居民委员会有没有权力解决该问题,应如何解决? 分析: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法定监护人之间争夺或者推诿时,适用指定监护。即由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指定. 七.屈某是单位的食堂负责人。一日屈的表弟找到他,说自家有头病牛,希望宰杀后卖给食堂,免得自己遭受损失。屈某按照市价买下其表弟的牛肉,还收下表弟送给他的200元。单位职工吃了牛肉后出现中毒现象,食堂赶紧将剩下的牛肉倒掉,造成损失2000元。单位了解情况后,要求屈某追回牛肉款。屈某认为自己是替单位采购,损失应该由单位承担,与己无关,拒绝单位的要求。问:屈某的讲法合法吗? 分许: 屈某的讲法错误。屈某的行为是替单位采购的代理行为。一般来说法律后果由单位承担,但是本案中屈某是和第三人串通侵犯被代理人的利益,是一种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行为的后果应当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责。八.张某和李某是朋友,张某结婚时从李出借款5000元。张结婚后请几个朋友在家吃饭。席间另外有人说:“都是哥们,这5000元还还什么,干脆送给张某算了。”李某也随口说:“算了,算了。”张也笑着说:“那我就不还了,算你送的。”时隔数月,李某需用钱,找到张某催还借款。张说:“这钱你是当着大家的面说送给我,现在怎么又要回去。”李说当时是开玩笑的,张某说他自己是当真的,拒绝还款。问:该案应如何处理? 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本案中李某说送张某5000元是在特定场合下的开玩笑,不能理解为赠与行为。因此张某应该归还欠款。

民法学重点

民法学知识点 1、【简述】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了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定义中,包括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平等主体三个要素。①人身关系,是就人格、人格权和身份、身份权发生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它是大陆法系的人法的调整对象。所谓人格,是主权者赋予的主体资格。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自身要素享有的权利,是姓名生命健康婚姻自主肖像名誉荣誉等具体的人格权。②财产关系,是以财产、服务、知识产品为媒介的,具有相互性的社会关系。③平等主体问题。属于中国特色,强调民法的私法性。(2)研究民法调整对象的意义:立法的需要;是划清民法和其他部门法之间界限的需要;是加深对民法自身认识的需要。 2、【简述】民法的性质 ①民法为权利法。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每个公民都有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它的规范多为授权性规范,被授权者有完成这样或那样的积极行为的权力;是实现人权的手段。②为公私混合法,原则上为私法。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弱者,强行性规定仍有必要存在于民法之中。③为市民法。民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进行,因此,民法必须以一定的人性观点作为出发点,以此为基础规制人的行为制定规则。 3、【名解】民法基本原则 ~是其效力贯彻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原则,它是一种克服法律局限性的立法技术。 4、【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①立法准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基本法的立法准则,是制定次级民事法律的立法准则。②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民法规范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③授权司法机关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功能。 5、【名解】民事法律关系 ~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对其管辖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 6、【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①主要为私法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主要为私法关系。由主体的地位平等所决定,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一般是对等的。②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例如合同关系。③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在遭到破坏时,国家将进行干预,以保障它顺利运转。 7、【名解】绝对权、相对权、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绝对权: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人,义务主体为不特定的人,故称~,以其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绝对权关系。 相对权:身份权、债权、继承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皆为特定的人,故称~,以其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相对权关系。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在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由两个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合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就是~ 8、【名解】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支配权:~为权利标的直接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其行使不需他人配合,他人不得为同样的支配行为。物权、知识产权为支配权。 请求权:~为法律关系的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进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请求义务人配合进行。债权为~。 形成权:是依照权利人的单方面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撤销权、解除权、抵销权、追认权为~。 抗辩权: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利。 9、【名解】特定物、种类物、可消耗物、不可消耗物 特定物:~为具有独特的属性,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

2017考研-法律硕士之民法学案例分析(15)

2017考研:法律硕士之民法学案例 分析(15) 期限与诉讼时效案例分析 1.王某和李某是同事,2000年10月王某因办理出国手续向李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王某在出国前将钱款还清。此后王某出国,在国外生活了3年,期间李某与王某一直电话联系,但是双方对借钱一事却只字未提。2003年12月30日王某回国,李某因盖房急需钱,找到王某,王某表示尽快还,并在原字据上写下2004年1月30日前还清。2004年2月10日李某再找王某时,王某称债务早已过诉讼时效,不用返还。问: (1)李某对王某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已经届满?(2)王某在字据上写下的2004年1月30日前还清的行为有何效力?(3)李某能否通过诉讼要回王某欠他的钱?(4)若2000 年10月李某借给王某钱时,双方未在字据中约定还款期限,则2003年王某回国时李某请求王某还款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答:(1)已经届满。《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如果权利人在2年内不行使民事权利,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权利人也将丧失胜诉权。本题中李某于2000年10月借钱给王某,直到2003年12月30日才第一次向王某要钱,时间已经过了3年,李某债权的诉讼时效2年已经届满。(2)李某对王某债权已经到期,但是根据《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完成后,义务人自愿履行其义务的,权利人 可受领其履行而不构成不当得利,所以王某仍然可以偿还借款。但是对于本题中王某已经同意履行,但是尚未履行的情形,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应当依法予以保护。所以本题中王某在字据上写下的2004年1月30日前还清的行为属于新的承诺,因此而形成的还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3)综合上述,李某能够通过诉讼要回王某欠他的钱,因为王某重新作出了承诺,该新的还款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4)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因为此时李某王某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未定清偿期的合同,债权人李某可以随时请求清偿。 凯程法硕优势: 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 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