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生态学主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所属的29个野外定位实验站为依托开展学科研究工作,与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主要特色是以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在全球、全国、区域和试验站四个层次上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研究:重点进行大、中尺度上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动态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建立区域尺度上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探索重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而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深入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及人类活动下的物质循环、演变规律和反馈机制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的尺度转换方法的'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与农业环境保护: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及作物生长综合模型,精准农业和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系统,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农业环境中土壤-植物物质迁移过程和转化机理,区域土壤污染的地理分异,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土壤污染的治理与对策;

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主要研究青藏高原农田、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植被及分布格局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与示范。

全球变化与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综合研究:主要从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研究入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即影响与响应)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国或区域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战略对策研究:主要研究定向调空生态系统的理论及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对策与途径;提供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管理示范模式。

生态系统管理的新技术开发:包括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动态模

拟技术等。

下载全文

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重要简答整理)

生态学重要简答整理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 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 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 8.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 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 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 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 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

生态学学科简介-XTBG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科简介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y 一、学科概况 (1)学科历史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生态学专业于1986年获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01年获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并于2003年3月正式开始招生。生态学是版纳植物园三大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综合性研究学科,该专业包含了版纳植物园最精干的在职研究力量,已培养了大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许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Ecology letters,Ecology,PNAS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目前,版纳植物园在亚洲热带生态学研究上已成为学术核心和引领机构。 (2)学术队伍构成 本学科现有正高职研究人员16人,副高职研究人员16人,中职研究人员22人,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千百万人才”2人、国家基金杰青资助的科技人员1人。该专业特聘外籍全职教授2名、副教授2名。导师队伍由10名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组成。目前在读学生112人,其中博士38人(外籍4名),硕士74人(外籍2名)。另外,还有16名研究生导师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学生16人。本学科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适当,是一只学

历层次高、知识结构新、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 (3)科研项目和成果 版纳园的生态学研究已经在国内外生态学尤其是热带生态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五年来,该研究领域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论文900多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335篇,并有88篇论文发表在一二区间的刊物上,有100多篇论文发表于同领域前15%的SCI期刊上。已完成的科研项目113项,总经费995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总经费1430万元;省部级项目64项,8062万元。目前在研项目121项,总经费4591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7项,1963万元;省部级项目58项,2277万元。 (4)科研环境条件 自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已经积累了较好的研究设施和条件,目前主要依托的研究平台和支撑系统包括: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站)、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站)、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版纳植物园中心实验室、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热带植物标本馆以及西双版纳20公顷热带雨林动态监测大样地等。在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这些研究平台的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能够确保完成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研究(包括生物、土壤、水文、气象),并支持生态学学科方向的研究组完成相关的科研任务。 (5)人才培养情况 与1998年刚进入知识创新工程时相比,我园具有博士学位科技人员已从2人增加到63人,其中外籍博士5人;创新研究组PI从8

生态学专业

生态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环境科学类 专业名称:生态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8—14周。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环境科学。 原专业名: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9月,依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由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600人,其中科技人员452人,研究员119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1人。研究员中,拥有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7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95人;在学研究生597人,在站博士后126人。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所逐步建成了由7大重点学科领域构成的科研组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部、三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研究中心”;在各重点学科领域内,依据目前的优势研究方向,共组建有26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近年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各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20XX年,全所承担在研项目共639项。新争取项目297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3项、课题4项;863重点项目1项;973课题3项;科技重大专项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3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项目2项、方向性项目4项、其他项目5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经费在100万以上的其他国际合作项目5项。另有一批部门、地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学科前沿的探索研究成果日益丰硕。20XX年,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积极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在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与社会公益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关于应对环境危机、保障国民健康与生存的报告》、《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耕地损毁评估与受灾农村人口转产或迁移建议》抗震救灾系列建议、《关于20XX年中国洪涝灾害的风险分析与对策建议》、《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发展与改革的政策评估与建议》等30份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或被中办、国办刊物采用。20XX年,全所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800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194篇、EI及ISTP论文73篇;出版科研专著33部;申请国家专利1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完成22项软件登记。参加完成的“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20XX年派出303人次,接待外宾401人次,主办召开11个国际会议,举办23场国际学术讲座和2个国际培训班;新争取21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个国际会议或活动资助项目,与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研究机构或大学新签署6个合作协议。继续开展中外联合机构的建设工作,与美国佛蒙特大学共同设立了中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心。一批科学家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王五一研究员新当选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席,刘闯研究员荣获20XX年度CODATA(国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高硕新祥旭考研辅导.doc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介一高硕新祥旭考研辅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地理资源所的定位是: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持续提升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建设成为服务、引领和支撑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战略科技力量。 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陆地表层过程与生态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及地理信息系统核心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起引领作用的综合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与人才库,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展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成为国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建设领域的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 地理资源所现有7大研究领域,下设28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7个研究领域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地理资源所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设有理化分析中心和五个专业实验室构成的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拥有禹城综合实验站、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禹城站、拉萨站、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3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建成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和同位素观测网3个全国性观测研究网络,共同构成了 研究所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数据共享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和共享服务网、"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分中心设在该所。此外,还设有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专业图书馆。 2013年,地理资源所面向〃四个率先”,聚焦"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优化组

专业设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12)含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水文生 态学、气候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十二个研究方向。 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复杂性;森林健康评价与管理;森林质量、景观格局及环境效应;森林水生昆虫生态;森林界面生态过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树木生理生态特性及抗逆性机制与调控;天然林经营管理与保护对策;人工林土壤生态管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3S”(GIS、RS、GP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生态工程:防护林构建、培育及其生态学基础;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及优化组合利用技术;退化立地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及防治技术。 生态气候学:研究森林、农业、草原等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水文、气象功能;生态系统的水气功能调控机理与生产潜力评价;森林作用层生态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建立;大型生态工程(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的水文、气象效应,为生态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定量指标。本学科还研究生态破坏可能引起的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性质和程度及其防御对策,并涉及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因子(大气、光、水分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菌物、苔藓、地衣等)的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植物-微生物共生生态机理和调控;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菌物和重要资源植物、菌物的生态保护及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学:以野外考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景观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动态变化,建立景观指标体系与空间直观模型,进行区域景观评价与生态安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全球变化、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研究。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土壤-作物-喂饲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农田土壤磷肥残效和叠加效应,土壤中氮的矿化与固定,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的去向、转化与循环,农业系统养分调控管理与土壤培肥技术);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农田水量平衡与转换,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农田生态系统水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等。 化学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其它有机及环境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关系,特别是植物种间种内的化学作用。揭示植物种间的化学识别及信息传递机制,简明植物种间功能物质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学:主要从事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生理生态、种群生态、进化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两栖爬行动物和重要资源蛇蛙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目前重点开展特有资源物种繁殖、生长发育和冬眠等的生态学,滑翔蜥蜴的进化生态学和无尾两栖动物保育的研究。 产业生态学:研究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与生态效应, 揭示经济发展与环境功能改善的相互作用机理, 提高区域的总体生态经济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1)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优化演变路径;(2)循环经济政策的量化评估方法;(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循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4)区域一体化环境技术与政策的评价方法研究;(5)能值理论在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领域的应用;(6)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8)区域水资源的优化分配理论与方法;(7)区域产业共生与节能减排模式;(8)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生态产业园规划理论与方法;(9)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0)清洁发展机制与循环经济。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生态学专业简介 生态学主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所属的29个野外定位实验站为依托开展学科研究工作,与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主要特色是以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在全球、全国、区域和试验站四个层次上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研究:重点进行大、中尺度上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动态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建立区域尺度上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探索重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而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深入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及人类活动下的物质循环、演变规律和反馈机制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的尺度转换方法的'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与农业环境保护: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及作物生长综合模型,精准农业和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系统,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农业环境中土壤-植物物质迁移过程和转化机理,区域土壤污染的地理分异,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土壤污染的治理与对策; 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主要研究青藏高原农田、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植被及分布格局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与示范。 全球变化与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综合研究:主要从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研究入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即影响与响应)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国或区域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战略对策研究:主要研究定向调空生态系统的理论及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对策与途径;提供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管理示范模式。 生态系统管理的新技术开发:包括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动态模

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是一门涉及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学科领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一专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概括而言,自然资源包括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可利用的物质和能源,例如森林、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而环境生态则关注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确保它们能够可持续地供应给人类,并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然地理、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策略;同时也将学习到环境生态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这门专业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保护的能力,能够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也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

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为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在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但它依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专业。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和需求的增加,这一领域也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因此,选择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不仅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进行概述,介绍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类专业的背景和重要性。接着,列出文章的结构,说明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两个小节。首先,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其次,探讨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包括环境保护的原则、策略和措施等。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 介绍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是指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种学术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研究内容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开发与利用 资源开发与利用是该方向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对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各类资源的开发、提取、利用和管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2.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保护与治理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人员关注环境问题的根源,探索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政策手段,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3.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资源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影响环境,而环境 的变化也会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资源环境科学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资源和环境进行 精确的监测和分析。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资源变化、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就业方向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政府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资源管理部门等; •科研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等; •企事业单位:环境咨询公司、能源公司、矿业公司等; •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 发展前景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发展前景广阔。毕 业生可以从事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为推动可

生态学研究生复习资料

生态学研究生复习资料 生态学研究生复习资料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对 于研究生来说,复习生态学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理论框架。本文将从生态 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理论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为研究生 复习提供资料参考。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态系统、种群、群落和生态 位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生物群落 和其所处的环境。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的个体总和。群 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一个生物群体,它们共同占据同一生境并相互作用。生 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等。实地调查是通 过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采样来获取数据,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实 验研究是在控制条件下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干预,以观察和分析其变化规律。 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描述和预测,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生 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三、生态学的重要理论 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景观

生态学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它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 的转化和物质的循环过程。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密度和生长等 特征,揭示种群动态变化的规律。群落生态学关注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相互关 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演化。景观生态学研究地理空间 上的生态系统分布、连接和交互作用,探讨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 影响。 四、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包括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农业等。自 然资源管理是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 护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健康。生态修复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修复受 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 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总结起来,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生在复习生态学时,需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理论和 应用领域等知识点。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研究生 可以更好地应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希望 本文提供的生态学研究生复习资料能够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常见面试问题自我介绍3分钟范文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学 研究生复试3分钟自我介绍/常见面试问题第一部分:3分钟自我介绍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职场密码AI智能简历,很荣幸能够参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的考研复试。在此,我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复试机会。2、个人简介 我是职场密码AI智能简历,来自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在大学期间,我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期间荣获全国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学业相关经历 在学术方面,我对生态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在大二时,我加入了学校的生态学会,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如生态学讲座、野外考察等。此外,我还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在论文方面,我曾发表过一篇关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学术论文,探讨了湿地生态系统在水文循环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4、学术期望 我对所选择的生态学专业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这个优秀的科研平台上,跟随导师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5、个人特质 我认为自己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大学期间,我曾担任班级学术委员,负责组织班级的学术活动和论文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同学们对接学术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此外,我还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曾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考察任务。 6、结束语 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给予我的复试机会。如果有幸能够成为您们的弟子,我将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说明:全篇共计774字左右,各位同学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灵活调节增删内容可将本篇自我介绍调整成3分钟或者5分钟的自我介绍。大家要学习这样的自我介绍逻辑和重点,这样的自我介绍有结构、有层次、有重点、有亮点、与专业匹配度高。建议将此篇范文下载下来,在此模板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信息进行修改。

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生态学专业是一个科学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泛,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毕业生可以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大学、政府部门、环保咨询公司、自然保护组织等领域工作。在环保部门,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等工作,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科研院所和大学,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基础研究、教学和培训工作,为推动生态学科的发展和培养高级人才做出贡献。在政府部门,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推动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在环保咨询公司和自然保护组织,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为社会提供专业的环境保护服务。 其次,生态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加剧,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努力方向。生态学专业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学科,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此外,生态学还能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来改善环境质量,例如湿地恢复、水体治理、土壤修复等。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生态遥感、生物信息学、生态模型、生态经济等研究方向的应用也

将越来越广泛。因此,生态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学专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生态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由于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广泛,需要具备丰富的实地调查和野外实验的能力,因此对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此外,生态学专业的研究往往需要长期观测和跟踪,因此对毕业生的耐心和毅力也提出了挑战。 总体来说,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生态学专业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有志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学生选择生态学专业是一个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的选择。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包括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等,生态学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学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以下将从科技发展、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探讨生态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科技发展 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将会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中。例如,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生态学家监测和评估大范围的生态系统,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帮助开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 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 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 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 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 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 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 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 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 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 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

2023年生态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生态学专业特色简介 生态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生态系统的学科。随着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加剧,生态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生态学专业的特色简介。 一、跨学科融合 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生物学、化学、地理学、土壤学、气象学、社会学等。因此,生态学专业的核心特色就是跨学科融合。生态学专业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全面掌握和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未来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实践性强 生态学专业着重于实践,实践性强。学校和研究机构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调查研究,以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研究生态问题的实际途径。这有助于使学生们在生态问题实际应用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将自身的学术知识用于求解实际问题。 三、跨国合作 生态学的研究不仅仅关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它是全球性的、不能仅仅放在一个国家进行。因此,生态学专业通常会开展跨国合作,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方面,保证知识的共享和跨领域的实践。在这个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挑战事件中,生态学专业的跨国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四、环境问题研究

生态学专业关注环境问题,并致力于研究和解决与环境问题有关的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能源与水资源的管理、气候变化等。生态学专业的优势在于全面掌握环境问题,并且探究各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交互作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五、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再次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范例,生态学专业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研究。生态学专业正在寻找一种方式,即使在环境上出现问题,也要保证人们维持生活方式的标准和效益。这种思维方式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并且生态学专业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生态学是一个跨学科融合、实践性强、跨国合作、环境问题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其研究内容涉及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入研究物种、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基础理论以及环保政策、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等与生态学有关的应用方向。生态学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生态学知识,而且也非常有利于保护和治理我们的环境,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1 生态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生态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 生态学专业方向 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生态学专业课程 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工程与设计,生态管理工程,土壤、植物营养与环境分析,田间实验设计和生物统计,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保护生物学,污染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城市生态学,项目投资与评估等。 生态学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呢,主要由两种眼光决定是否学生态学因为理论,所以产业化不强,工作和money都有障碍因为理论科学,所以读研深造、搞科学很容易中国农大的生态学历史上很强但现在由于cas和pku等高校的强大资源他们的生态学更好些至于本科我建议还是以名校和爱好为主吧 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目前来看,相当冷,除了考研究生,基本找不到合适的出路,生态学在海洋大学属于一个基本被人忽略的专业,由于每一届的人数都很少,所以学校有什么安排这个专业都是最后一个。总之就是在学校和社会都不被人重视的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恕我才疏学浅,不敢妄自言语。对于当今在校的大学本科生,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可拘泥于书本、不可沉迷于网络、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具体到生态学这个领域,就我国而言,个人认为目前甚至一二十年内,应用方面不会达到欧美的地步,也就是说实用性不是太理想。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理论没有用,其他好多学科也都是这种状况。若学生有志于学术研究,完全可以认认真真的把这门学问专研下去,一则我国该领域内空白较大,可大有作为,另国外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很好,到研究生阶段可以出国深造。如若对学术不感兴趣,也应当把专业学好,该学科的视野很开阔,思维很全面,同时在校要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毕业后应该还是能有一片用武之地。 中央民族大学: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好,我是感觉大学四年什么都没学到,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惰性很大。学生态学的课余时间很多,应该充分利用,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生态学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找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如果想要做研究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那就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考研了。 中国农业大学:大多数生态学方向应用性较差,所以较适合待得住,潜心搞研究的人。光说生态学,那挺杂了,定义是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范围较广,学一些生态学基本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其应用性确实不大。 南京农业大学:就我们学校而言,我觉得生态学的本科还是太宽泛,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够专。但是生态学我认为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方向,比如海洋生态、水生态等。原来我也怀着保护环境的心来念生态学,最后发现可能还不如当时学个植病啊、园林这样的好些。一定要选个好点的学校。 生态学专业就业前景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态学着重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

分享生态学专业硕士就业方向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点071001)含植物多样性、植物生理学两个研究方向。 植物多样性:针对中国东北植物区系起源、发生和地理联系以及东北主要植物类群进行分类及系统演化研究,重点进行专科属及特有植物的研究;对中国东北主要植被类型进行生物多样性以及谱系结构研究,为中国东北地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为国家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植物生理学:以我国中高纬度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木本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植物生理学技术手段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相关的重要问题,探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植物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的水分吸收、传导和散失的生理学过程和树木水分平衡的维持机制,从水分生理角度揭示森林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干扰的响应机制。 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05)含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多样性与演化、生物工程五个研究方向。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研究技术和方法为基础,研究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微生物来源碳氮的周转和截获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和其生境角色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转变。 环境微生物学:以污染环境治理/修复与土壤碳氮循环中的关键微生物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环境微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污水生物净化、污染土壤/水体生态修复、温室气体的产生机制与控制、土壤物质循环及土壤改良、矿物资源和石油开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微生物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 农业微生物学:以土壤及其海洋微生物资源为基础,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重点开展多功能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及其生物农药研发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工作;开展以微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污染环境和退化农田土壤及其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展针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开发新型微生物源制剂及其相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真菌多样性与演化: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真菌,特别是木材(及凋落物)降解真菌和菌根真菌为研究对象,以分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态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开展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子系统发育、物种形成及其与寄主的协同演化、真菌生物地理学及其生态功能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珍稀食药用真菌活性物质、白腐真菌对生物质和污染物降解等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以现代微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为研究手段,研究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产生菌的代谢、调控及工程菌的构建;研究筛选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食品、生物药物,并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