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灾害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系统

一、判断题:

1答案:正确2、答案:正确 3.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B 1

8.答案:B 1

9.答案:A 20答案:B 22.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A 28.答案:A 31.答案:D

三、名词解释题

1、答案:地球最外层是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

2、答案: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37、答案:水圈是地球上液态水、固态水及气态水的总称

38、答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四、填空题

1.答案:太阳能|重力能

2.答案:100| Karman 41.答案:磁场42.答案:岩石圈

43.答案:岩石圈板块44.答案:远45.答案:地幔47答案:地幔对流

48.答案:高温|中温|低温49.答案:可见光的频段|红外线|紫外50.答案:较多|减少

51.答案:太阳52.答案:总星系53.答案:恒星54.答案:核聚变

55.答案:1.5亿千米56.答案:电磁波57.答案:太阳辐射

59.答案: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60.答案:地壳|地幔

61.答案:岩石圈62.答案:有生命物质63.答案:大气运动

64.答案: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65.答案:会增强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

68.答案:降低|升高69.答案:百万分之一

70.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

71.答案:平流层72.答案: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73.答案:生存环境

74答案:地震波75.答案:板块构造76.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77.答案:液态的外核|固态的内核78.答案: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上79.答案:突发性

五、多选题

80.答案:A|B|D 81.答案:A|B|D 82.答案:C|D 83答案:A|C|D 84.答案:A|C|D 85.答案:A|B|C 86.答案:A|B|D 87.答案:A|B|D 88.答案:A|C|D 89.答案:A|C|D 90.答案:B|C|D 91.答案:A|C|D 92.答案:B|C|D 94.答案:A|B|C 95.答案:B|C|D 96.答案:B|C|D 97.答案:A|B|C 98.答案:B|C|D 99.答案:A|C|D 100答案:A|C|D 101答案:A|B|C

六、简答题

102.答案:1)在太阳系的天体中,地球是得天独厚的。地球离太阳恰到好处的距离,使其具有最适于生物生存的地表温度,它离太阳不太近,温度不会太高;离太阳也不那么远,温度也不会太低;2)地球上的海洋,自从在45亿年前形成以后不久,就一直把液体保存下来,它们既不沸腾升入大气圈,也不冷凝成固体冰块。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板块构造的行星。正是板块构造把构成生命基础的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送进行星地球内部,然后再循环回到地表。

103.答案:地球内部由增生作用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所留下的原始能量,称为地球内部的能量,内部能量在地球内部产生高温;从辐射、对流等引起全球气温、气候变化等观点来阐述地球与外部热量交换。

104.答案: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差速运转形成了地球的磁场;星球是否存在磁场,磁场的存在与否标志着星球的演化程度,由此可以判断星球是否活着。

105答案:从太阳光辐射、碳循环、长波辐射、火山、地震等角度来阐述地球内部能量和外部能量的循环方式。

106.答案:重复周期的倒数叫做频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一定大小灾害事件的数目。对对于所有的自然灾害而言,灾害越大,发生的频度越低,重复周期越长;灾害越小,发生的频度越高,重复周期越短。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灾害的大小L和灾害发生的频度F(或灾害的平均发生周期T)之间存在着定量的幂指数关系

107.答案:自然灾害分类可以按灾害影响时间尺度分类,如全球气象灾害延续时间可以达到数年,而地震灾害的发生在数秒之间。(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进行分类)

第二章地震灾害

一、判断题

509.答案:错误510.答案:正确511.答案:正确512答案:正确513.答案:错误514.答案:正确515.答案:错误516.答案:正确517.答案:错误518.答案:错误519答案:正确520答案:正确521.答案:正确522答案:错误524.答案:正确

525答案:正确526答案:正确527答案:错误528答案:正确529答案:正确530.答案:正确531.答案:正确532.答案:错误533答案:正确534.答案:错误535.答案:正确536.答案:正确537.答案:错误538.答案:正确539.答案:错误

540答案:正确541.答案:错误542.答案:正确543.答案:正确544.答案:正确545答案:正确546.答案:错误547答案:错误548.答案:正确549答案:正确550.答案:错误551答案:错误552.答案:错误553.答案:正确554.答案:错误

555答案:正确556答案:正确557.答案:正确558答案:正确559.答案:正确560答案:正确561.答案:正确562.答案:正确563答案:错误564.答案:正确565.答案:错误566答案:正确567.答案:正确568.答案:正确569.答案:正确

570.答案:正确571答案:正确572答案:正确573.答案:正确574答案:正确575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

576.答案:C 577.答案:B 578.答案:C 579答案:D 580.答案:C 581.答案:D 582.答案:C 583. 答案:D 584.答案:C 585.答案:C 587.答案:D 588.答案:D 589答案:D 590.答案:B 591.答案:C 592答案:C 593.答案:B 594.答案:D

595.答案:A 596.答案:A 597.答案:B 598.答案:D 599.答案:C 600.答案:B 601.答案:D 602.答案:A 603.答案:B 604.答案:D 605.答案:B 606.答案:A 607.答案:B 608.答案:C 609.答案:A 610.答案:A 611.答案:D 612答案:B

613.答案:D 614.答案:A 615答案:C 616.答案:D 617.答案:C 618.答案:A 619.答案:B 620.答案:D 621.答案:B 622答案:C 623.答案:A 624.答案:D 625.答案:A 626答案:B 628.答案:B

三、名词解释题

629.答案: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含体波与面波。

630.答案:我们把地震描述为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局部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震

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631.答案: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632.答案: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633.答案: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634.答案: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635.答案: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636.答案: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不一样。

四、填空题

637.答案:体波|面波638.答案: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浅639答案:弹性回跳640.答案:汇聚边界|转换边界641.答案:震级|烈度

642.答案: 643.答案:长期|中期|短期|临震

645答案:突然断裂|突然滑移646.答案: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647.答案:地震波648.答案:地震震级|地震烈度

649.答案: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欧亚地震带|大洋洋中脊地震带

五、多选题

650. 答案:A|C|E 651.答案:A|D|E 652.答案:A|B|C|D 653.答案:A|B|C

654.答案:A|B|C|D 655.答案:B|C|E 656.答案:A|B|C 657.答案:A|B|C|D

658.答案:A|B|C|D 659.答案:A|B|D 660答案:A|B|C|D 661.答案:A|B|C|D

662答案:A|B|C|D|E 663.答案:B|C 664.答案:A|B|C|D 665.答案:A|B|D

666.答案:B|C|D 667.答案:B|C|D 668.答案:A|B|C|D 669.答案:B|C|D

670.案:A|B|C|D

六、简答题

671.答案:弹性回跳假说;从弯曲变形的开始到变形在局部集中直到最终的断裂应力释放。672.答案:如在地球某处发生地震,全球在大部分记录到地震P波信号,但在一定区域内会出现盲区,无法记录到信号,通过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地球中存在不同圈层,而各圈层波速存在差异,会产生P波的折射、发射现象有关。

673. 答案:对于印尼地震,北京属于远场区域,在远场区域传过来的地震波以长周期为主,而且振幅较小,而人的感官对于长周期振动的反应不灵敏,因此如此大的地震北京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674.答案: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的关系:logE=11.7+1.5M,单位:尔格,唐山地震7.8级)

675.答案:根据震级计算公式推导。

676.答案: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某点造成的破坏情况;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确定的,而可能在震中距等条件不同的位置产生烈度不一样。677.答案:如东京、墨西哥、唐山等。

678.答案:从地震发生时自救方式来答。

679.答案:前面是p波,后面是s波,由于横波(s波)携带了地震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因此它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更为严重。纵波(p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得快,最先到达我们脚下,引起地表的上下运动;横波跑得慢,地面表现出水平方向运动。利用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以及单位时间差所代表的距离可以估算震中距。

680.答案:烈度是地震造成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它也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方法。通常,距离震源近,破坏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越低。除此之外,因为烈度概念本身是对地面及建筑物等破坏而言的,所以会出现烈度异常区,尤其是低烈度区内出现局部的高烈度区。

681.答案: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不一样;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举例子说明震级和烈度关系,地震震级好像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像屋子里光亮的程度。或者地震震级好像不同当量的炸药包,烈度好比同一个炸药包埋藏的位置及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同,烈度就不同。

682.答案:构造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岩石中的应力积累达到某种水平,超过地壳较软弱部分的破裂强度时,断层两侧突然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地震,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这类地震在我国很少见。

(3)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或崩塌而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很小,造成的破坏也很小。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683.答案: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东京附近发生9级强烈地震,被称为关东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下午3时11分,南美洲智利发生震级9.5地震,这是20世纪全球发生的震级最大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达XII度;1964年3月27日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地震的矩震级为9.2;1995年日本坂神地震;1999年9月21日,台湾,7.6级地震;2001年印度古杰拉特邦7.7级地震;2003年12月26日,伊朗南部城市巴姆发生6.5级地震。

684.答案:中国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全球地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对人类造成灾害的主要是发生在大陆的那些地震。第二,中国建筑物质量较差。第三,在中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灾害意识差,依赖思想强。

685.答案: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浅源地震:0—7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7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686.答案: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第二个地震带是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的欧亚地震带,约占全球地震的15%;

第三个地震带是沿着各大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约占5%;

另外还有大约10%的板内地震。

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和滑坡、崩塌的分布具有一致性。

687.答案:P波是跑的最快的波,固体、液体、气体传播,质点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做压缩和拉伸运动;S波跑的比P波慢,只能固体传播,质点的运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根据早到达的P波计算地震参数,对S波的到达提出预警。即就是说地震发生后,用地震感应器等设备监测到P波,及时发送给地震速报中心或机构,然后发送给媒体和其他防灾机构。这期间,根据距离地震发生点的距离远近,有个10多秒乃至几分钟的时间差。作为地震预警的宝贵宽限时间。

688.答案: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一,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二,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山的欧亚地震带;三,沿着各大洋洋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地震、1960年智利9.5级地震、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9.2级大地震、1994年洛杉矶北岭6.7级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8.9级地震、2005年巴基斯坦印度交界处7.6级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1966年邢台6.8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等等题型:简答题

689.答案:美国工程师Reid根据观测结果,提出:地球深部的作用力使地震活动区岩石变形,随时间增加,变形渐渐增大。这种变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弹性变形,起码在千年尺度上。所谓的弹性变形是指加力时岩石产生的体积和形状变化,当力移去时其将弹回到原来状态。例旧金山地震时,包括深安德烈斯断层在内的广大区域产生弹性变形,积聚了弹性能量;地震时,断层错动释放了积聚的能量,整个区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690.答案:重复周期的倒数叫做频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一定大小灾害事件的数目。对对于所有的自然灾害而言,灾害越大,发生的频度越低,重复周期越长;灾害越小,发生的频度越高,重复周期越短。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灾害的大小L和灾害发生的频度F(或灾害的平均发生周期T)之间存在着定量的幂指数关系。

题型:简答题

691.答案:地震灾害减灾的方法如下:①监测预报,它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成功的预报是实现显著减灾实效的有效途径;②震灾预防,它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工程性预防措施和非工程性预防措施;

③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它增强了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

692.答案: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693答案: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

694.答案: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平房或一楼可迅速撤离到户外)

695.答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而逃。

696.答案: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697.答案:头部和胸部。

698.答案:不可以。

699.答案:躲在坚固的桌椅下或开间较小的厨房或卫生间。

700答案:2008年12月27日通过。

701.答案: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延长10日。

702.1答案: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

703.答案: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

704.答案:防灾减灾日。

705.答案: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等。

709.答案: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713.答案:地震灾害可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两类。

715答案: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水平摇晃,即为近震;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水平摇晃明显。

717.答案:岩层破裂时释放能量的大小决定的。

718.答案: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

719.答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喷沙冒水等。

720.答案:Ⅺ度。

721.答案: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723.答案:(1)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2)地震活动分布广、震源浅(3)灾害损失大724.答案:决策、组织、指挥、协调。

725.答案:是地震谣传。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预报过于精确,科学水平达不到。

726.答案:不正确,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是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727.答案: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正确选择有利建筑场地,设计要规范,保证施工质量,及时维修养护。

728.答案:地基牢一点,房屋矮一点,屋顶轻一点,联接好一点。

729.答案:(1)地震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2)部分工程建筑物抗震能力差。(3)民众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不足。

730.答案:南极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731.答案:(1)房屋倒塌造成伤害。(2)引发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造成伤害。(3)避险不当造成伤害。

732.答案:(1)地声(2)地光(3)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4)井水水位陡涨陡落(5)泉水断流(6)冬眠蛇出洞(7)狗不进舍(8)植物反季节开花(9)气象异常等。

733答案:(1)国家重大建设工程;(2)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3)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4)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734.答案:活断层部位及附近,古河道、旧池塘、河滩地、陡坡、河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带。

735.答案:未来一二年内。

736答案:急救药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

737.答案:约500万次。

738.答案:抗震设防要求。

739.答案:50多万。

740.答案:错误。

741答案:应该选择开阔地带,避开高大建筑物。

744.答案: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

745.答案:滑坡、泥石流、崩塌、堰塞湖。

746.答案:家具与地面或墙体固定,顶端不摆放重物。

747.答案:一次地震只有1个震级。

748.答案: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

749答案:于2009年5月1日实施。

750.答案: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

751.答案:5月12日。

752.答案:2009年5月8日正式开通,号码是12322。

753.答案: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754.答案:1556年1月23日。

755.答案:垂直方向。

756.答案:绕到上风方向。

757.答案:圈梁和构造柱。

758.答案: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759答案:候风地动仪。

760.答案:避免强光刺激。

761.答案:5万次。

762答案:5级以上地震。

763.答案: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

764.答案: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765.答案: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

766.答案:应急药品、收音机、手电筒、食品和水。

767.答案:晚第四纪以来曾活动过的断层。泛指至今断层两盘仍在相对移动位置或仍在继续移

动的断层。

768.答案: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四类。

769.答案:地震共分为四类,即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770.答案:房屋倒塌、悬挂物掉落、外逃中被倒塌的女儿墙、高门脸、装饰物砸压、踩踏事故等。

771.答案:蹲在立柱旁边、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蹲或爬在排椅下(旁边)、蹲在结实的柜台、坚固的书架、牢固的商品、运动器具旁边。

772.答案:(1)对学生进行地震知识宣传教育。(2)进行必要的防灾疏散演练。(3)采取措施杜绝学校次生灾害隐患。(4)学校校舍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5)加强教育,不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773.答案:(1)超出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对发震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2)不是来自政府的预报。

774.答案:(l)地震强度;(2)震源深度;(3)震中距;(4)建筑物场地条件;(5)建筑物抗震设计是否规范;(6)建筑物施工质量;(7)应急预防措施;(8)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密度。

775.答案:未来10年内。

776.答案:正确。

777.答案:农历初一、十五前后,起潮力最大。

780.答案:1960年智利8.9级地震。

781.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782.答案: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783.答案: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784答案:我国建设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85.答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786.答案: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792.答案:地震时切忌:(1)惊慌外逃;(2)蜂拥楼梯或出口;(3)盲目跳楼;(4)面朝玻璃窗;(5)屋檐下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震;(6)急往家跑;(7)在桥梁或高压线下避震;(8)在悬崖陡坡下避震。

793.答案:一般来讲,地震谣传有以下特征:(1)消息来路不正。有的谎称某某国、某某电台、某某报纸或“内部消息”,实际上并没有这回事;(2)预报十分精确,将地震”三要素”说的非常具体;(3)打着专家旗号;(4)带有很大的恐怖性和迷信色彩。例如某某人说“王母下凡收恶人……闰年、闰月有地震”等;(5)牵强附会、盲目猜疑等。当听到地震预报的消息后,要记住一条:消息一定是来自政府的才可信。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属于政府,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的消息。

794.答案:地震中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这

时应注意用毛巾、衣服等先捂住口鼻,避免窒息死亡。然后想法将手和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它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设法脱身。无力自救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大震发生后,在外部救援力量赶到之前,灾区群众组织起来进行互救对减轻震灾伤亡非常重要。救人时应按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救人的时间越快,死亡率越低,否则,正好相反。

795答案:做好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和安评工作是防震减灾法赋予地震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对城市建设、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枯,一定要由持中国地震局颁发的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经评价提出抗震设防要求后,方可按照设防要求设计施工。我市政府(2003)143号文件要求,对三层以上的楼房,业主建造前必须到地震部门审核抗震设防要求后,以此设防要求来设计施工。做好地震安评和抗震设防是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安全保障。工程项目有了科学的抗震设防要求,就能起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作用,就可以大大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

796.答案:1556年1月23日。

七、论述题

798答案:对于印尼地震,北京属于远场区域,在远场区域传过来的地震波以长周期为主,而且振幅较小,而人的感官对于长周期振动的反应不灵敏,因此如此大的地震北京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799.答案: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某点造成的破坏情况;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确定的,而可能在震中距等条件不同的位置产生烈度不一样。

800.答案:地震预警原理;利用P波、S波的到时差进行预警。因P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性小,而S波和面波破坏性大,但传播速度较慢,P波到达后利用多台进行定位,并迅速将地震信息发布,从而在破坏来临前及时发出警告并紧急采取行动。

第三章海啸灾害

一、判断题

1204.答案:正确1205.答案:正确1206.答案:错误1207答案:正确

1208.答案:错误1209.答案: :错误1210.答案:错误1211.答案:正确

1212答案:错误1213.答案:错误1214.答案:正确1215.答案:错误

1216.答案:错误1217答案:错误1218.答案:正确1219.答案:正确

1220.答案:正确1221.答案:错误1222.答案:错误1223.答案:正确

1224.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

1225.答案:C 1226.答案:B 1227.答案:C 1228.答案:D 1229.答案:B

1230答案:B 1231.答案:D 1232.答案:D 1233.答案:C 1234.答案:A 1235.答案:D 1236.答案:B 1237.答案:B 1238.答案:D 1239.答案:B 1240.答案:D 1241.答案:A 1242.答案:A 1243.答案:C

三、名称解释题

1244.答案: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1245.答案:也叫做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几十km或一二百km以内,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

1246.答案: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远洋海啸波是一种长波,波长可达几百km,周期为几个小时,这种长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几千km以外仍能造成很大的灾害。

1247.答案:海水表面的振荡和起伏,叫做海浪

1248.答案:波长远大于海水深度的海浪,如海啸波。

1249.答案:波长远小于海水深度的海浪,如船行波、风暴潮引起的海浪。

四、填空题

1250.答案: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泥石流|滑坡1251答案:海啸|波长|周期

1252答案:近海海啸|远洋海啸1254答案:波长长|能量大|传播速度快

1255.答案:地震波|海啸波1256.答案:60KM |7.8级

1257.答案:逆冲1258.答案:深海|大地震|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1259答案:远洋1260.答案:地震波比海啸波的传播速度要快。

1261.答案:走滑&平移&水平运动1262.答案:快1263.答案:近海

五、多选题

1264.答案:A|B|C 1265.答案:A|C|D 1266.答案:A|B|C|D 1267.答案:A|C|D 1268.答案:B|D 1269.答案:A|D 1271.答案:A|B|C 1272.答案:A|C|D 1273.答案:A|B 1274.答案:B|C|D 1275.答案:A|B|C|D 1276.答案:C|D

1277.答案:A|C|D 1278.答案:A|B|C|D 1279.答案:B|C|D 1280.答案:A|C|D

六、简答题

1281.答案:{海啸的形成条件有:深海:大地震: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诱发因素: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天体撞击等都可能诱发海啸。

1282.答案:{海啸的形成条件有:深水:大地震: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因此对于地震海啸,满足以上条件的区域,如换太平洋海沟地区,就相对更容易发生巨大海啸。

1283.答案:{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大地震。(1)海水深度:我国渤海与黄海水深较小,东海、南海的水深较大(2)海区地形地貌: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有成串的岛屿和暗礁环绕,不利于远洋海啸波的传播。(3)海区构造与震源错动方式: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但台湾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地段,因此我国受远洋海啸影响较小,但东海和南海和台湾岛南部海域是我国有可能受近海海啸影响的危险地段。

1284答案:{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大地震。(1)海水深度:我国渤海与黄海水深较小,东海、南海的水深较大(2)海区地形地貌: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有成串的岛屿和暗礁环绕,不利于远洋海啸波的传播。(3)海区构造与震源错动方式: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但台湾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地段,因此我国受远洋海啸影响较小,但东海和南海和台湾岛南部海域是我国有可能受近海海啸影响的危险地段。

1285.答案:{ 1)成因不同: 海啸—海底升降运动造成,海水整体的运动。海浪或风暴潮—海面大气运动引起,海水表面的运动。(2)波长不同:海啸—波长达几百公里,浅水波;海浪或风暴潮—波长不到1公里,深水波。(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海浪或风暴潮—最快也只有200km/h左右.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啸—只有少数的大地震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海浪或风暴潮—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

1286.答案:{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台风:北太平洋西部洋面上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风速32.6m/s以上)的热带气旋两者完全不同:(1)成因不同:海啸—海底升降运动造成,海水整体的运动。台风—热带洋面生成的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海水表面的运动。(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台风中心最大风速

小于200km/h.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啸—只有少数的大地震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台风—在热带洋面受高温影响相对容易形成。

1287.答案:{海啸类型有2种,分别是近海海啸和远洋海啸,其中近海海啸发生后短时间内科达到海岸,人员来不及疏散撤离,往往造成巨大的伤亡,而远洋海啸需要一段时间后才到达,有相对充裕时间做出准备,因此威胁性相对较小。海啸的形成和破坏性取决于:深海、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大地震。(1)海水深度:我国渤海与黄海水深较小,东海、南海的水深较大(2)海区地形地貌: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有成串的岛屿和暗礁环绕,不利于远洋海啸波的传播。(3)海区构造与震源错动方式: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但台湾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地段,因此我国受远洋海啸影响较小,但东海和南海和台湾岛南部海域是我国有可能受近海海啸影响的危险地段。

1288.答案:{(1)浅海区域突然出现一道“水墙”(2)海水突然出现暴涨和暴退现象(3)海面上冒出很多气泡,并发出滋滋的响声(4)大量的鱼游至岸边(5)大批的海鸟惊恐万分地飞离此地。

1289.答案:{ 1.建立和加强海啸的预报预警系统,包括建立地震监测系统、验潮站、收集和完善海海底及沿岸地形地貌情况、海啸成灾历史、建立海啸预警预报模型,2.进行全球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的共同进步;3.建立和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海啸预警警报4.建立和加固工程防御措施,包括建筑防浪堤、防潮壁、防潮林、红树林等;

5.建立避难场所,制定和进行海啸应急疏散演习.等

1290.答案:{①首先确定海啸发生位置时间,看海啸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船只如确定消息(海啸发生地点、传播速度、方向),确定船的位置(岸边还是深海);②如果受影响,而且船在靠近岸边,且有足够时间,靠岸弃船疏散人员到高处,等待海啸过去;③如果受影响,无时间登岸逃生,将船驶入深海。

1291答案:{不同点有1)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极长,可达几百km,在其几百km的一个波长内,海面波浪很小,风平浪静,对航行的船只影响很小

1292.答案:{在深海,海啸的波长很长,速度快。当海啸波传播到近岸浅水水域,波长变短,速度减慢。其全部的巨大能量,将变为巨大的破坏力量,摧毁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造成巨大的灾难。

1293.答案:{地震使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某些部位出现猛然的上升或者下沉,使其上方的巨大海水水体产生波动,原生的海啸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可以用该水体势能的变化来估计海啸的能量。地震释放的地震波的能量与地震的震级之间有关系式。对比地震波的能量,海啸的能量相当地震波的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海啸的能量是巨大的。

1294.答案:{1)、海啸是水中一种特殊的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超大波长。能量大。3)、传播速度快。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

1295.答案:{1.建立全球的预警系统比建立各国和区域的预警系统更有效和更经济;2.由于海

啸发生频率很小,建立综合的各种灾害的综合性预警系统更合理;3.预警系统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若全球合作,则可通过开发和共享,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4.预警系统不是万能的,本地海啸的预警比远洋海啸要困难得多,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除预警系统外,一定要加强灾害的预防和救援。

七、论述题

1296.海啸预警的原理是什么?它与地震预警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答案:{海啸预警的原理是:1.地震波比海啸波跑得快;2、海啸波在海洋中传播时,其波长很长,会引起海水水面大面积升高。因此通过监测地震波和利用验潮站观测海水水面,可以有效进行海啸预警。地震预警的原理则是利用破坏性较小的P波比破坏性较大的S波、面波跑的快,通过监测地震波,利用时间差,在更大破坏来临前,及时预警。两者的预警原理不完全相同。

1297.海啸预警是否能完全避免海啸灾害?

答案:{海啸分近海海啸和远洋海啸,其中近海海啸因海啸的发生靠近海岸,预警后给人们及时撤离的时间较短,很难完全避免海啸灾害的发生,而远洋海啸由于预警后能有充足的时间让人们撤离,可以大大减轻海啸带来的灾害。因此近海海啸比远洋海啸的预警要更难,效果也较差些。

1298.是否发布了海啸警报,就一定会有海啸的发生?

答案:{不一定,目前海啸预警存在一定的虚报。海啸的产生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大地震,且必须是上下运动的地震类型,但是目前通过监测地震波,不能简单判断出地震的类型,如大震级的走滑型地震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出来,因此发布了海啸警报,不一定会有海啸的发生。

1299.是否在海洋中发生大地震,就一定就意味着要伴随发生大规模的海啸?

答案:{不一定,海啸形成的条件是::①深水:地震能有便能巨大水体的波动能,就必须发生在深海;(1分)②大地震:海啸的等级和浪高都和地震等级、类型有关,各种不同震级的地震产生的海啸高度不同,只有板块上下运动引起的地震才能引起大范围海水的波动;(2分)③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即需要开阔的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2分)。如果水不深、走滑地震、海岸是陡峭,即使在海洋中发生了8级以上的地震,也不一定会引发破坏性巨大的海啸。

1300.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灾害涉及若干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以及若干个岛屿,灾害造成约30万人死亡,成为近代史上最大的人员死亡灾害事件。;2006年5月27日,印尼日惹和中爪哇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引发了约2米高的海啸,灾害造成至少6234人死亡,4.6万多人受伤,约20万人无家可归;2012年4月11日,印度尼西亚北部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6级地震,印尼地震监测部门一度发布海啸预警,但随后又解除了这一预警。试分析解除海啸预警的原因。

答案:{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大地震、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其中大地震不是指所有震级大的地震都会引发,而是指板块相对上下垂直运动时,才可能引发巨大海啸。2004年和2006年地震都是由于板块上下运动导致的,因此地震能引起破坏性巨大的海啸,但是2012年的地震,尽管震级很大,但是板块为水平错动,因而很难引起巨大海啸。

1301.2012年4月11日下午4点3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8.6级大地震。震源位于该岛亚齐省西南部约431公里外海。约两小时后,亚齐西南偏南约620公里又发生8.2级余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之后又有数次6级以上的余震。印尼8.6级大地震的发生一度触发海啸恐慌。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向整个印度洋地区发出海啸预警,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2004年南亚海啸受灾国也各自发出海啸警告,逾万沿海民众紧急疏散。由于这次地震的震源与2004年引发南亚海啸夺命23万的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地点相当接近,一时之间,这些国家感到尤为紧张。泰国灾难警报中心一度警告,可能有1.6至2米高的海啸来袭,而印度也警告海啸可能高达3.9米。但万幸的是,随后预估的大海啸并没有如期而至。该地震及随后的数次大型余震最终只引发数十厘米高的小海啸,当日夜,各国就陆续解除了海啸警报。试分析为什么这次大地震没有引发大海啸?

答案:{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大地震、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其中大地震不是指所有震级大的地震都会引发,而是指板块相对上下垂直运动时,才可能引发巨大海啸。2004年和2006年地震都是由于板块上下运动导致的,因此地震能引起破坏性巨大的海啸,但是2012年的地震,尽管震级很大,但是板块为水平错动,因而很难引起巨大海啸。就目前的地震监测水平,一般在地震一段时间后,地震专家才能对其板块运动类型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在实际操作中要选择宁可错发预报、也不能错过某些可能致人丧命的信息,这样才能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充分保障民众的安全。因此海啸错报的情况才会发生。

130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其观测史上最高震级9.0级的超强地震,引发了浪高达10m 的海啸,侵袭大船渡市时,浪高一度达到23.6米,并引发核电站爆炸。如此规模巨大的海啸,当天下午17时30分到达我国台湾海域,浪高仅约100厘米,海啸到达我国大陆沿海时浪高仅约为50厘米,试分析,我国与日本相邻,为何巨大的海啸对我国江浙沿海产生破坏小。是否我国不需担心海啸灾害的发生?

答案:{1.日本海啸对我国影响小的原因是,我国近海海域大部分是浅水大陆架,向外延伸远,海底地形平缓而开阔,不利于水量的堆积,且外围有很多的岛弧、群岛、暗礁等,削弱了海啸的前进速度和破坏力,因而日本巨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到我国的浪高很低,对我国沿海的破坏力很小。2.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大地震。(1)海水深度:我国海区海水一般较浅:东海、南海的水深较大(2)海区地形地貌: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有成串的岛屿和暗礁环绕,不利于远洋海啸波的传播。(3)海区构造与震源错动方式: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但台湾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地段,因此我国受远洋海啸影响较小,但东海和南海和台湾岛南部海域是我国有可能受近海海啸影响的危险地段。

1303.日本大地震引发的高达10米的海啸,造成东北沿海多个地区受创惨重。随后,沿海多个核电站接连发生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是否将遭受3.11地震海啸的侵袭?

答案:{日本海啸对我国影响小的原因是,我国近海海域大部分是浅水大陆架,向外延伸远,海底地形平缓而开阔,不利于水量的堆积,且外围有很多的岛弧、群岛、暗礁等,削弱了海啸的前进速度和破坏力,因而日本巨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到我国的浪高很低,对我国沿海的破坏力很小。

1304.从印尼到日本,近年大震频频波及亚洲沿海地区,由此引发的海啸灾害也给亚洲沿海的许多国家带来巨大的破话,但是我国一直未受破坏性影响,试分析原因。

答案:{海啸的产生条件有:深海、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大地震。(1)海水深度:我国海区海水

一般较浅: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东海平均深度340米,南海平均深度1 200多米,渤海与黄海水深较小,东海、南海的水深较大(2)海区地形地貌: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有成串的岛屿和暗礁环绕,不利于远洋海啸波的传播。

(3)海区构造与震源错动方式: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但台湾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地段,因此我国受远洋海啸影响较小,但东海和南海和台湾岛南部海域是我国有可能受近海海啸影响的危险地段。

1305.为什么2004年印度洋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这么惨重,人们通常会对海啸有哪些误解因而造成了他们在海啸中遇难?

答案:{掌握海啸的科学知识对于减轻海啸灾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当深海海底发生大地震时,地震断层的上盘向上运动,下盘向下运动,这就是通常说的逆冲断层。海面上会形成巨大的波浪,下盘上方的波峰向远离断层的方向传播,而上盘上方的波谷向远离断层的另一个方向传播。在图中的A点,海啸以巨大的高度扑向海岸,而在B点,海啸的到来表现为近岸处海水大规模的倒退。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在泰国沿海造成巨大灾害,其情况和B点是一模一样的。在泰国,人们首先见到的海水的大规模减退,露出了岸边海底的许多小鱼和贝壳,海边的游客以为遇到了难得的机会,纷纷下海,没有人想到,这就是海啸。20分钟后,十几米的巨浪迅速席卷海岸,无情地吞噬了在海边捡小鱼和贝壳的许多游客。误解一:误把海啸前兆当奇观,误解二:海啸的袭击不是短时间就结束,由于海啸波的波长很长,波浪是一波接一波不断上涌,第一个波峰后,会有相应的波谷,往往看着海水退去了,但是接下来将会有更高的波峰涌入,因此海啸发生后,需等预警信号解除后才能回到低处,不能自认为海水退去就自行回到低处。

第四章火山灾害

一、判断题

360.答案:正确365答案:正确366答案:正确367.答案:正确368.答案:错误369.答案:正确370.答案:错误371答案:正确372.答案:正确373.答案:错误374.答案:正确375答案:错误376答案:正确377.答案:错误378.答案:错误

379. 答案:正确380.答案:错误381答案:正确382.答案:错误383答案:错误384答案:错误385答案:正确386.答案:错误387.答案:正确388答案:错误389.答案:错误390答案:正确391.答案:正确392.答案:正确393.答案:正确

394.答案:错误395答案:正确396.答案:正确397.答案:正确398答案:错误399.答案:正确400答案:错误401.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

402.答案:C 403.答案:B 404.答案:B 405.答案:C 406.答案:B 407.答案:D 408.答案:D 409.答案:D 410.答案:C 412.答案:C 413答案:A 414答案:D 415.答案:C 416.答案:B 417.答案:C 418答案:A 419.答案:C 420.答案:B 421.答案:B 422答案:C 423.答案:C 424.答案:B 425.答案:D

三、名称解释题

426.答案: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地质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427.答案:地面下熔化的岩石。

428.答案:岩浆喷出地面后冷却形成熔岩。

429.答案: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430答案:仍然活跃,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

431.答案: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活动过的火山。

432.答案: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四、填空题

433.答案:熔岩|火山灰|碎石434.答案: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

435.答案:爆发性|非爆发性436.答案:泡沫岩

437.答案:火山气体|火山灰火山渣|熔岩流&碎屑流

438.答案: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活|休眠|死

439答案:欧亚|北美|生长440.火答案:岩浆岩441.答案:火山灰

442.答案:反射|散射443.答案: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

444.答案: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445.答案:基性岩浆|中性岩浆|酸性岩浆446.答案:少/小|弱447.答案:高

448.答案:少449.答案:岩浆|岩石450.答案:岩浆|火山灰451.答案:少

452答案:休眠453.答案:活454.答案:岩浆455.答案:软流层

456.答案:反射|散射

四、多选题

457.答案:A|B|C 458.答案:A|B|C|D 459.答案:C|D 460.答案:A|B|D

461.答案:A|B|D 462答案:A|D 463.答案:B|D 464.答案:A|B|C|D

465.答案:A|B|C|D 466.答案:A|C|D 467.答案:A|B|D 468.答案:A|B|C|D

469.答案:B|C|D 470.答案:A|B|C|D 471.答案:A|B|C|D

六、简答题

472.答案:{不利灾害:各种原生、次生灾害,如火山地震灾害、有毒气体逸散、水汽爆炸、火山喷发物降落、熔岩流灾害、火山碎屑流灾害、强对流天气等

有利方面:增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胜地;地球研究的窗口。}

473.答案:喷发之前一般先会山体陡升,有浅层地壳的震群活动,临近喷发时往往会喷气,地面温度上升。

474答案:火山气体,如SO2、CO2等温室气体导致酸雨灾害;火山灰、火山渣等高温固体物质,灼伤生物,破坏建筑;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等流动性物质掩埋、燃烧路上所有物体。

475答案:火山的调查评价;火山的监测、预警预报、预防;应急管理;防灾知识宣传;灾后的重建等

476答案:火山喷发大致可有三种通道:第一种是岩浆沿汇聚板块的俯冲带上涌形成火山带;第二种发生在张拉板块背景下,岩浆沿着张拉带上涌形成海底火山岩;第三种是岩浆沿着板块内的地幔柱喷发至地表形成火山。

477.答案:土地资源;土壤肥沃;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等研究窗口478.答案: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方式,地震带和火山带分布上有很多的一致性,火山喷发前后伴随地震,地震前后不一定有火山。

479答案:{1.按火山活动性,分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2.按岩浆通道类型,分为裂隙式和中心式,其中中心式,分为宁静式、爆炸式、中间式。

480.答案:按岩浆通道类型,分为裂隙式和中心式,其中中心式,分为宁静式、爆炸式、中间式。

481答案:气候效应;酸雨;大气冲击波;火山喷发物滑坡、泥流;洪水、海啸;喷发后饥荒与疾病地面变形。

482.答案:主要是根据火山喷发留下物质,如熔岩、泡沫岩、火山灰等

483.答案:阻隔熔岩流:利用铁板等工程措施改变熔岩流方向;爆破法:爆破火山口的火山锥,使液态熔岩向四周扩散而不汇聚;筑堤法:人工设置障碍物,促使熔岩流转向来保护其他更具价值的财产等

七、论述题

484.火山的喷发物有哪些?它们各自对环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答案:{火山喷发物主要有火山气体,如SO2、CO2;火山灰、火山渣等高温固体物质;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等流动性物质。

影响:火山气体等温室气体导致酸雨灾害;火山灰、火山渣等高温固体物质灼伤生物,破坏建筑;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等流动性物质掩埋、燃烧路上所有物体。但是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使土壤肥沃,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旅游资源、同时是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特点的研究窗口等。}

485.论述火山与地震、海啸关系

答案: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方式,地震带和火山带分布上有很多的一致性,火山喷发前后伴随地震,地震前后不一定有火山喷发。海底火山、地震都可能诱发海啸,其中诱发海啸的地震主要是正断层或逆冲断层引发的地震。

第五章气象灾害

一、判断题

801.答案:正确802答案:错误803.答案:错误804答案:正确805答案:错误806.答案:正确807.答案:正确808.答案:正确809.答案:正确810.答案:正确811.答案:错误812.答案:正确813.答案:正确814.答案:正确815答案:错误816.答案:正确817.答案:正确818.答案:错误819.答案:正确820.答案:错误

821.答案:正确822答案:正确823答案:正确824答案:错误825答案:正确826答案:正确827.答案:正确828.答案:正确829.答案:错误830答案:正确831.答案:正确832答案:错误833答案:正确834.答案:正确835.答案:正确836.答案:正确837.答案:正确838.答案:正确839.答案:正确840.答案:正确

841.答案:正确842.答案:正确843.答案:正确844.答案:正确845.答案:错误846答案:错误847.答案:正确848答案:正确849.答案:正确850答案:正确851答案:正确852.答案:正确853.答案:正确854答案:正确855答案:正确856.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

886.答案:A 887.答案:A 888.答案:C 890.答案:B 891.答案:B 892.答案:C

893.答案:D 894答案:A 895.答案:D 896.答案:B 897.答案:C 898.答案:A

899.答案:D 900答案:D 901.答案:C 902.答案:D 903.答案:A 904.答案:D

905.答案:B 906答案:C 907.答案:A 908.答案:C 909.答案:A 910.答案:A

911.答案:C 912.答案:D 913.答案:D 914答案:C 915.答案:C 916.答案:C

917.答案:A 918.答案:D 919.答案:D 920.答案:B 921答案:B 922.答案:C 923.答案:D 924.答案:D 925答案:D 926.答案:D 927.答案:B 928.答案:C 929..答案:A 930.答案:C 931.答案:A 932.答案: D 933.答案:D 934.答案:D 935.答案:B 936.答案:A 937.答案:C 938.答案:B 939.答案:D 940.答案:A 941.答案:B 942.答案:A 943.答案:C 944.答案:B 945.答案:C 946.答案:D 947.答案:D 948.答案:B 949.答案:D 950.答案:D 951.答案:A 952.答案:C 953.答案:B 954.答案:D 955.答案:D 956.答案:D 957.答案:A 958.答案:A 959.答案:C 960.答案:A 961.答案:B 962.答案:B 963.答案:D 964.答案:B 965.答案:A 966.答案:A 967.答案:A

三、名称解释

857.答案:某地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及变化

858.答案:地球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称为大气现象,简称气象

859答案:某地多年在某个时段内的大气统计特征

860.答案:大气中气体成分的组成部分,包括氮气、氧气等

861.答案:大气组成成分的一部分,气态的水是构成云和雨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