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害概论第二章练习卷

灾害概论第二章练习卷

灾害概论第二章练习卷 总共47题共95分




查看试题范围: 显示全部试题 仅显示答错试题 仅显示未答试题 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号: 3 答题开始时间: 2012-12-15 18:22:07 答题结束时间: 2012-12-15 18:22:13
考生姓名: 谢张迪 考试时间: 00:00:06分钟 总得分: ******分
评卷人: 系统自动评卷 评卷时间: 2012-12-15 18:22:13


一. 单选题 (共10题)
1. 洋中脊岩石为下列
A.安山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砾岩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2.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总人数达
A.20万人B.22.5万人C.24万人D.28万人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3. 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4. 洋中脊上,裂谷的形成是何种原因所致
A.风化与侵蚀
B.火山喷发的力量
C.板块挤压
D.岩石圈因受向上的力量而变薄,岩浆突破所致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什么时间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
B.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6. 岩石圈包含下列那些范围?
A.海洋地壳
B.软流圈
C.地幔的最上层
D.大陆地壳。
E.BC B.AD C.ABC D.ACD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7. 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8. 1999年9月21日集集发生规模7.3大地震,其发生的原因为何?
A.洋中脊的扩张
B.海岸山脉的断层活动
C.嘉义的梅山断层活动
D.车笼埔-双冬断层活动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9.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10. 吐鲁番地区最年轻的活动性断裂带是
A.博罗霍诺活动断裂带B.博格达南缘活动断裂带
B.中央隆起带D.也木什盐山断裂和火焰山南缘断裂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二. 多选题 (共5题)
1. 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砖木结构
B.砖混结构
C.土木结构
D.钢筋混泥土
★标准答案:A,B,C
☆考生答案:
2. 地震直接灾害除造成建筑物破坏外,不会引起
A.山

崩、滑坡B.地裂、地陷C.喷沙、冒水D.海啸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3. 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哪些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4.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标准答案:A,B,D
☆考生答案:
5. 地震预报包括
A.长期预报B.中期预报C.短期预报D.临时预报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三. 填空题 (共5题)
1. 全球地震基本上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分别为:、和。
★标准答案:1. 环太平洋地震带; 2. 地中海-喜马拉雅欧亚地震带; 3. 大洋洋中脊地震带;
☆考生答案:1. ;
2. 标度地震大小最基本物理量主要有和两种。
★标准答案:1. 震级; 2. 烈度;
☆考生答案:1. ;
3. 2001年国家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保证“、,”。
★标准答案:1. 小震不坏; 2. 中震可修; 3. 大震不倒;
☆考生答案:1. ;
4. 地球最外层是一层坚硬的演示外壳,叫做,岩石圈破碎成为7个大的部分,它们叫做。
★标准答案:1. 岩石圈; 2. 岩石圈板块;
☆考生答案:1. ;
5. 地震波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标准答案:1. 体波; 2. 面波;
☆考生答案:1. ;



四. 判断题 (共10题)
1. {地震时,地震断层的一盘向上逆冲到另一盘之上,这叫做正断层。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2.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3. {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4. {地光可能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虽然时间很短,瞬时即逝,但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立即采取防避措施。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5. {如果发现动物行为异常:鸡不进窝,狗乱叫,就说明要发生大地震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6. {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7.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特点是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及震源浅。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8. {地震按成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9. {地震发生时,在室外避震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10.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原因是我国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五. 名词解释 (共5题)
1. 地震
★标准答案:我们把地震描述为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局部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震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考生答案:
2. 等震线
★标准答案: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考生答案:
3. 震中距
★标准答案: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考生答案:
4. 震级和烈度
★标准答案: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不一样。
☆考生答案:
5. 震源
★标准答案: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考生答案:



六. 简答题 (共10题)
1. 2004年印尼9级地震,几千公里外的北京记录到这次地震的地震波:振幅:约2厘米,周期约60秒。为什么这么大的震动,居住在北京的居民没有感觉?
★标准答案:对于印尼地震,北京属于远场区域,在远场区域传过来的地震波以长周期为主,而且振幅较小,而人的感官对于长周期振动的反应不灵敏,因此如此大的地震北京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考生答案:
2. 地震除造成建筑物破坏外,还会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标准答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喷沙冒水等。
☆考生答案:
3. 我国地震灾害有何特点?
★标准答案:(1)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2)地震活动分布广、震源浅(3)灾害损失大
☆考生答案:
4. 北京一般建筑物的设防烈度是VIII度。对于大多数浅震,6级地震震中烈度是VIII度;50公里外地震,能够产生VIII度破坏的,地震震级要达到8级;100公里外地震,能够产生VIII度破坏的,地震震级要达到9级。由这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地震的震级?什么是

地震破坏的烈度?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关系?
★标准答案: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某点造成的破坏情况;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确定的,而可能在震中距等条件不同的位置产生烈度不一样。
☆考生答案:
5. 请问:住在平房的人,遇到地震时可以马上跑出室外吗?
★标准答案:可以。
☆考生答案:
6. 全世界的地震带是如何分布的?和滑坡崩塌的分布有什么联系?
★标准答案: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第二个地震带是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的欧亚地震带,约占全球地震的15%;
第三个地震带是沿着各大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约占5%;
另外还有大约10%的板内地震。
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和滑坡、崩塌的分布具有一致性。
☆考生答案:
7. 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标准答案: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考生答案:
8. 试用弹性回跳理论说明地震的基本成因。
★标准答案:美国工程师Reid根据观测结果,提出:地球深部的作用力使地震活动区岩石变形,随时间增加,变形渐渐增大。这种变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弹性变形,起码在千年尺度上。所谓的弹性变形是指加力时岩石产生的体积和形状变化,当力移去时其将弹回到原来状态。例旧金山地震时,包括深安德烈斯断层在内的广大区域产生弹性变形,积聚了弹性能量;地震时,断层错动释放了积聚的能量,整个区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考生答案:
9. 地震灾害按其成因可分为几类?
★标准答案:地震灾害可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两类。
☆考生答案:
10. 我国政府确定的防灾减灾日为每年的什么时间?
★标准答案:5月12日。
☆考生答案:



七. 论述题 (共2题)
1. 2004年印尼9级地震,几千公里外的北京记录到这次地震的地震波:振幅:约2厘米,周期约60秒。为什么这么大的震动,居住在北京的居民没有感觉?
★标准答案:对于印尼地震,北京属于远场区域,在远场区域传过来的地震波以长周期为主,而且振幅较小,而人的感官对于长周期振动的反应不灵敏,因此如此大的地震北京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考生答案:
2. 灾害前的及时预警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请运用地震灾害预警原理对于日本“3.11”海啸灾害前发布了海啸预警,但是仍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一事件,试分析原因。
★标准答案:地震预警原理;利用P波、S波的到时差进行预警。因P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性小,而S波和面波破坏性大,

但传播速度
较慢,P波到达后利用多台进行定位,并迅速将地震信息发布,从而在破坏来临前及时发出警告并紧急采取行动。
☆考生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