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教育学复习大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大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大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大纲

《比较教育学》练习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 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

A.阿诺德

B.库森

C.贝雷迪

D.萨德勒

2. 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时期政府颁布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B.《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美国2000:教育战略》

D.《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 教育学界人们常说的“比较教育之父”指的是( )。

A.阿尔特巴赫 B.康德尔 C.萨德勒 D.朱利安

4. 德国师范教育的机构主要是( )。

A.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B.师范学院 C.大学 D.高等专科学校5. 1948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 ),把受教育权规定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A.《世界人权宣言》B.《儿童权利宣言》C.《联合国宪章》D.《学会生存》6.英国成立最早的大学是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C.伦敦大学D.基尔大学

7.法国制定小学教育大纲的部门是

A.内阁 B.国民教育部门C.学区D.省

8.把小学最低年级称为11年级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C.法国D.德国

9.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是

A.《比较教育》B.《展望》C.《比较》D.《比较教育评论》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编辑出版的一本国际性教育学术刊物是( )。

A.《比较教育》B.《展望》C.《比较》D.《比较教育评论》

11.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12. 以培养绅士著称于世的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是( )

A.文法中学

B.综合中学

C.公学

D.第三级学院

13. 德国的教育立法权主要在( )

A.联邦

B.州

C.专区

D.市或县

14.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化社会”概念的重要文献是( )

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B.《学会关心》

C.《学会生存》

D.《终身学习法》

15..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16. 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17. 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18. 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9. 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的先驱者之一,1895~1903年,他主持考察了欧洲各国、当时大英帝国的领地和美国的教育,撰写了一部28卷的著作是( )。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B.《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

C.《第七年报告》D.《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20. 在美国教育史上,18世纪中叶,( )在费城创办了第一所文实中学。

A.富兰克林B.华盛顿C.约翰·雷普金斯D.马兰

21. ( )年通过《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A.1987 B.1964 C.1957 D.1944

22. 贝雷迪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主要以提出著名的( )而闻名于世。

A.“假设验证法”B.“比较四步法”C.“反省思维五步法” D.“科学量化法”23.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______》,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A、统一劳动学校规程B、费里法C、史密斯-休斯法D、莫雷尔法

24. 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教育法案并获得议会通过,这项法案是( )

A.《桑登法》B.《初等教育法》C.《罗宾斯报告》D.《巴尔福法案》

25. 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 )创办下发展起来。

A.洪堡B.福禄倍尔C.蒙台梭利D.费希特

26. 1833年公布的( )可以说是法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规定,每个市镇必须有一所初级小学,并在城镇设立高级小学。这实际上创立了法国的初等教育体制。

A.《哈比改革法案》B.《基佐法案》C.《法卢法案》D.《费里法案》

27. 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 )。

A.联邦教育部B.教育和科学部C.文部省D.国民教育部

28. 1951年,日本制定( ),规定产业教育是发展产业经济及提高国民生活的基础。

A.《学校教育法》B.《教育基本法》C.《实业学校令》D.《产业教育振兴法》

29. 日本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

A.教育部B.文部省C.国家教委D.联邦教育部

30. 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是( )的模式。

A.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B.地方分权主义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D.中央与地方互为伙伴关系

31. 1870年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教育法案并获得议会通过,这项法案是( )。

A.《桑登法》 B.《初等教育法》C.《罗宾斯报告》 D.《巴尔福法案》

32. 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 )是一个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

A.萨德勒B.汉斯C.霍尔姆斯D.康德尔

33.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 ),他在1961年发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

A.弗兰克B.李嘉图C.李斯特D.舒尔茨

34. 1898年,( )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程,从而使比较教育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课程。

A.康德尔 B.罗素 C.汉斯 D.萨德勒

35. 英国大学()。A.绝大多数是国家办的B.国办的和私立的数量相近

C.绝大多数是私立的D.都是私立的

36. 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它是以“生活”、

“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概念为基础的。

A.萨德勒B.康德尔C.保罗·郎格朗D.霍拉斯·曼

37. 英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

A.教育部B.文部省C.教育和科学部D.联邦教育部

3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长期实行中小学教科书的( )

A.国定制

B.文部省审定制

C.文部省指定制

D.地方审定制

39. 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时期政府颁布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B.《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美国2000:教育战略》

D.《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40. 贝雷迪认为,真正的比较研究开始于( )

A.描述

B.解释

C.并列

D.比较

三、名词解释

1. 萨德勒

2. 教育管理体制

3. 高等教育结构

4.教育国际化

5.《基佐法》

6. 朱利安

7. 帝国大学:

8. 比较教育学

9.《国防教育法》

10. 单轨制

11. 《学制》:

1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13. 义务教育

14. 终身教育

15. 教育民主化

16. “各种学校”

17. 赠地学院

18. “郎之万-瓦隆法案”

19. 大学校

20. 因素分析时代

四、简答题

1. 简述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

2. 简述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3. 目前俄罗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简述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影响和贡献。

5.美国的教育行政具有什么特点?

6.简述英国高等教育的双重制。

7.简述英国的直接拨款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校的区别

8.比较教育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9.简述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

10.简述日本“产学合作”的教育体制。

11.简述日本教育行政的特点

12.简述康德尔对比较教育发展的贡献。

13、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

14.在国外比较教育发展中,蓬勃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5、简述诺亚与艾克斯坦的“科学量化法”。

16、简述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

17、在国外比较教育发展中,蓬勃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8、简述印度高等学校的类型

19、简述国外比较教育学历史发展阶段。

五、论述题

1.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特色?它对我国职业教育有什么启示?

2. 评述英国《1944年教育法》的进步意义

3. 评述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4. 试述美国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启示意义。

5. 试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6. 论述英国现行的公共教育制度的特色。

7. 辨析法国大学和大学校的区别。

8. 评述日本教师进修制度。

9.试述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

10,试论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1651)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1651)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分数:幼儿教育学50分,幼儿心理学50分,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幼儿教育学 第一章 1.幼儿教育的概念 2.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力的发展 3.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幼儿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4.福禄培尔(1782~1852年)∶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培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第一,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第二,游戏理论;第三,协调原理;第四,重视亲子教育。 5.陈鹤琴(1892~1982年)∶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第一,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第三,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第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 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把握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①教育的活动性; 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2.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3.幼儿智育的概念 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勤思考研全国独家推荐。北师大针对740教育学综合给出了较多的参考书,看到这么多的参考书大家不要太紧张,在看书上需要有一些技巧: 1、教育学原理: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分析:《教育学基础》是一本脉略清晰、结构比较分明的参考书,使用面广、权威,同时这本参考书在理解上不会太大的难度,适合跨考生在刚开始的复习中使用,因为这本书的基础性比较强,但是知识点密集,个别章节不够通俗。《现代教育论》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教材,大家应予以重视,尤其关注一些增加的内容。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分析:以刘儒德老师《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其他两本书为补充。 3、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分析: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都属于史论类学科,一般变化不会太大,大家以一本为主,另一本为辅,建议大家还是参考那本比较详细的版本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全面的复习知识点。中国教育史的两本参考书都比较权威,只是详略的问题,所以这里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跨专业的考生,建议选用孙培青那本教材,因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基础性比较强,同时建议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也要参考这本书。一轮复习过后可以把这两本书结合着进行复习。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功能 3.家庭教养方式 4.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6.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把幼儿送入学前班的最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B. 为了孩子能学到知识 C. 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 D.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级 2. 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 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 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 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 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3. 函授课程是以下哪个国家的一种独特的学前教育形式()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4. 把流动车作为起学前教育机构,实行送教上门的国家是()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5. 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 幼儿园创收 B. 补偿教育 C. 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 服务社会 6. 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扩大的家庭 D.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7.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 受教育者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B. 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主体 C.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者只是旁观者 D. 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 8. 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出生的第一年 B. 3-4岁 C. 5-6岁 D. 6-10岁 二、名词解释 1.智力 2. 函授课程 3. 移情法 4. 结构游戏 5. 活动目标 6. 费舍尔法案 三、简答题 1.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 2.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 3. 试述如何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对于2019准备考教育学的同学们而言,很多同学面对资料选择的时候会买错,不知道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综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甚至还有很多同学认为两者资料一样可以通用!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所区别的 311教育学(统考) 311教育基础综合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学术型的教育学统考的专业,是在一张试卷,共300分。考上教育学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伍新春 教育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试 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 (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333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的教育综合呢是专业型教育学硕士的考试科目专业一,共占150分,考试时间也是三个小时,还有一门是报考专业的专业课。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333容易些,而且比311考的范围小一些。 考的内容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333不考教育科研方法,考研相对容易些。 333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美术教育学复习提纲

《美术教育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 复习参考书 《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商教出版社,1998年 二、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分)2、多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3、名词解释题(共5题, 每题4分)4、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5、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 三、 重要知识点 6、 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7、 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8、 教学U 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要素、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教案。 9、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练法、讨论法、发现法。 10、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一纲多本、一专多能、双基、精讲善练、因材施教、DBAE 11. 以下人物得重要著作及其学术观点: 罗恩菲德、赫伯、里德、阿恩海姆、艾斯纳、格内尔、岸田刘生、山本鼎、箕田源二郎、鲁 迅、蔡元培 四、 思考试 现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PI35 美术学科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如何理解美术教师与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得关系? P97 美术教学应考虑哪些教学原则? PI02 美术教学中班级授课得优越性与局限性就是什么?如何改进? 当代美术课程改革有何趋势? 2、 3、 4、 5、 6 、 A7、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得兴趣? P69(A 重点、要点) A8、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得创新精神? P76 A9、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得审美能力?P50 A 10、如何进行美术课得组织教学? AM 、中小学常用得美术教学方法有哪些? A 12、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演示法、参观法、欣赏法、发现法、谈话法? P110-114 A 13、如何评价学生得美术作业?美术评价要注意哪些问题? A 14、美术教科书有哪些作用? 15、 为什么说美术课程就是人文性质得课程? 16、 美术课程得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7、 什么就是基本得美术素养?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教育学复习材料

教育学复习材料 填空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科学是指以(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多种相关学科的总称, 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 3.(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种的基础学科。 4.(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包含在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 5.苏格拉底(“问答法”),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6.我国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步教育专著)。共1229个字,概括了孔 子、孟子的教育思想。《学记》是集我国先秦时期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宝贵遗产。 7.有人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世界第一本教育法著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 作)。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版的(《大教学论》), 他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9.从独立规范教育学建立角度说,以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 为标志。 10.赫尔巴特被认为(“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1.“传统教学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2.卢俊(《爱弥儿》)。 1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 14.广泛的教育泛指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15.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16.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17.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1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19.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2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 21.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22.(教育功能)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教育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 力。 23.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 24.人的身心发展动力: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5月第1版。 4.《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5.《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起。 7.《学会生存》华东师大比较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8.《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奥恩斯坦着,《美国教育学基础》,刘付忱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1.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12.博尔诺夫着,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3.赫尔巴特着,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4.杜威着,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5.杜威着,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6..康内尔着,张法琨等译,《20世纪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7.刘佛年主编,《回顾与探索——若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18.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20.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21.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

学前教育考试说明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 学前教育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 通过《学前教育》科目的考核,了解参与考核者的幼儿园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为选拔能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学前教育》科目考核涉及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与音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课程教学领域的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一)幼儿园课程 1.熟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掌握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和设计取向。 2.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制定的主要依据,熟悉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 3.熟悉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4.理解当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实施途径和影响因素。 5.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6.掌握中外经典课程方案。如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课程、高宽课程、五指活动课程、行为课程等。 (二)幼儿园游戏与指导 1. 理解幼儿游戏的概念、特点、价值、分类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2. 掌握幼儿园各室内区域游戏的构成、特点及组织指导策略。 3. 掌握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及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 4. 掌握游戏在各类非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5. 掌握各类玩具与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利用策略。 6. 掌握各类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策略。

教育学复习之材料分析题培训课件

材料分析题 面对思想“怪异“的孩子 2004年的秋天,红星小学的王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的学生上课。 “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九只。”“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你这孩子,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 “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还有三个角。“错!应该还有五个角。”“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你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那个孩子发誓: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给那些答“树上有两只小鸟”的学生,答“还有三个角”的学生,打上一个大大的红钩。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基本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 1、若您是案例中的王老师您该怎样处理那个学生的回答,并说明您这样做的理由?(3分) 2、您认为导致上述教学片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在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避免?(7分) 3、试谈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8分) 答:1、不论他如何处理,关键要看其处理的方式和理由是否符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注:只要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3分) 2、原因: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的影响等,只要是能分析出上述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避免对策即可。(注:只要原因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3分;只要措施是针对原因并且合理可酌情给1-4分) 3、(1)教育者观念的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师全能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学生不同意见;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 (2)教师要编制创造性问题和提高在教学时发问的技术。 (3)教师要改进学生作业的方式。 (4)教师要改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 (注:只要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8分) 材料分析题一:“考驾照“该不该算学分 近些年来,大批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抱怨:新近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针对这一问题,自2003年9月1日起,某省教育部门作出了一项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并且获得驾照可以算作修得学分,并承诺减免部分费用。 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态度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大学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群人,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先进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习驾驶技术不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也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增添一枝获胜的筹码。 有人则认为,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考驾照这类事情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完成。鼓励大学生考驾照本身就是一种误导,不利于他们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去。大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驾照也不应算作学分,因为考驾照并非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只要是正常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可以顺利地考取驾照,将考驾照也算作学分,势必导致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偏颇。因此,他们认为,大学生可以考驾驶证,但教育部门和学校没有必要特意鼓励这一做法。

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一、教材版本:《比较教育》,马健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分配: 1、《比较教育》属于开卷考,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分值分配: 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 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6分;论述题:24分;三、复习内容 第一章导论 1、比较教育的标志 2、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和领域 3、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比较教育的历史沿革 1、比较教育的形成时期 2、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 3、比较教育的史前阶段 4、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艾克斯坦的代表作 5、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 第三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1、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先驱人物

2、借鉴时代和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人物 3、因素分析法 第四章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 1、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2、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3、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4、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机构 1、国际研究机构 2、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 3、欧洲教育学会、澳大利亚新西兰比较教育学会的性质第六章幼儿教育 1、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与实践 2、世界幼儿教育特征 第七章基础教育 1、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趋势 2、美国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的措施 3、文化联邦制度 第八章高等教育 1、美国高等教育 2、副学士学位 3、英国高等教育

4、法国高等教育 5、德国高等教育 6、日本高等教育;《学制》 7、俄罗斯高等教育 8、大学自治 第九章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 1、终身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 2、终身教育的核心概念 3、美国终身教育现状 4、日本终身教育实践 5、补偿教育 6、学习化社会 第十章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的发展趋 第十一章教育管理 1、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最新改革 2、英国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构成 3、德国文化教育联邦制模式 四、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最新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2.学前教育的任务 (二)考核要求: 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2.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3.学前教育各任务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婴儿教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婴儿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原则 2.婴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 3.婴儿发展动作和发展智力的教育 4.发展婴儿社会性及情感的教育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婴儿教育的意义。 2.了解婴儿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方法。 第六章幼儿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比较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比较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学 比较学前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重要方法,以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心,以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探索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为其理论价值,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门教育科学。 2.朱利安 法国著名教育家。在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后人称誉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 3.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适当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4.现场研究法 现场研究法是比较学前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5.参观访问法 比较学前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7.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8.皮博迪 美国学前教育家。1860年在波士顿比库尼街创办了美国第一所使用英语的幼儿园。1868年在自办的幼儿附设幼儿园教师培训所,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幼儿教师培训机构。 9.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 10.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 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等理论,教育目标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创造性,敏感生和实效性,促进儿童内部潜能的全面开发,培养完整儿童。 11.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 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等方面平衡发展。

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 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王健敏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也是很有名的教心教材,体系与311大纲很有不同,但是和陈琦的教心教材相比较,知识介绍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可以作为陈琦著作的补充读物。 教育研究方法 8.《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裴娣娜老师的教研教材写的很好,与311大纲略有不同,但是是目前我们能使用的最好的教研参考书。缺点,理论介绍深刻,案例有点少,理解不易。优点,知识介绍全面,深刻,几乎覆盖我们考试的所有考点。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本提纲仅供参考,请结合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比较教育学的定义(P7) 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P17-18) 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两者关系为: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按照研究内涵的大小,可分为整体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方面的问题)和局部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可分为专题研究(将各国同一类教育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有许多层次)和总体研究(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有横纵向之分,详见教材)。 第二章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1、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P27-39) 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法国的的朱利安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法国的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美国的贺拉斯·曼(《第七年报》,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等人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①英国的萨德勒(此时的先驱,《教育问题特别报告》,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了民族性这一概念,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美国的康德尔(1933年《比较教育》,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和马西亚拉斯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论著的分析,提出三种目的:“报导—描述”的目的,“历史—功能”的目的,“借鉴—改善”的目的) ③英国的汉斯(1949年《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提出决定各国教育的因素有三:自然因素、宗教因素、世俗因素,,在研究工作中,汉斯把因素分析法与历史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④德国的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指出了对教育有影响的外部因素,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学前教育学 二、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三、考试内容 重点考试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这几章内容需要充分弄懂吃透,考生需具备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分析案例的能力,该七章约占总分的百分之七十,如果本考纲涉及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找不到,可通过辅助阅读或网上查找相关内容理解即可。 (一)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 识记: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卢梭的“否定式教育”含义;恩物;精神胚胎期;敏感期;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 理解:具有公共教育性质的学前教育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杜威的教育本质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福禄贝尔为世界幼儿教育之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蒙台梭利

的儿童观;陈鹤琴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他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贡献;学前教育学科化与本土化的过程。 (二)第二章儿童与教育 识记:儿童发展、“自然使然”之争、“主动被动”之争、无意识、自发型教学、反应型教学、发展适宜性教育、儿童观、教育观、关键期。 理解:儿童发展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自然发展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由外向内、使外部文化变为内在精神的过程。 本能与无意识是意识的发源地,是意识成长的根基。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本能。 尊重儿童的本能,是我们提倡的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 ~ 对发展期任何向上或者向下的偏离,即过早或过迟地实施教育,从发展的观点看,总是有害的,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一切教学、教育过程最富有实质意义的,还是那些正处于成熟期而在施行教学时刻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 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 学前教育: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 从古至今,儿童观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应用:能判断并分析案例中成人是否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三)第三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识记:分离焦虑、入园适应、教育衔接、生态系统理论、入学准备、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经典。 2.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 3.苏格拉底:古希腊人。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③ ①柏拉图:古希腊人。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②卢梭:法国人。《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③杜威:美国人。《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 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 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①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 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的类型 ①从内容固有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②从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