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高校种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高校的种类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高校能级有三,一是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教学与科研并重。一般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学院,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

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的课程。

隐性课程: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接线员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

二、填空题

1、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所直接继承。

2、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3、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4、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职能的正式出现。

5、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的“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

6、威斯康辛思想明确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7、提倡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

8、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斐斯泰洛齐。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介于15%至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

11、按照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12、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法国。

13、根据我国学位授予体系的规定,学校授予学位的权力机构是各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14、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确立我国的学位制度。

15、现代学位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设立的哲学博士。

16、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统一考试,单独考试,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相结合这三种模式。

17、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校招生主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制度。

18、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

19、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学术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

20、从1984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领导体制改变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得到《高等教育法》的确认。

21、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22、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或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

23、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24、就高等教育办学形式而言,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

25、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能级结构。

2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27、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P176

28、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29、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0、从学科是分科的组织还是综合的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P236

31、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32、从形式上看,即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而言,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33、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全面探讨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4、高等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叫做教学计划。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35、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

36、学年制和学分制是当今世界采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

37、当前世界高等学校采用较广泛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学年制和学分制。

38、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制度,称为学年制

3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方

法,叫讲授法。

40、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选题、调查研究和申请课题。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是主要关系,并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影响极大。心理关系,表明师生之间相互认可的程度,带有很大的情感成分。师道尊严,师生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2、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目标与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勿偏高或偏低;目标与规格应有层次、规格的差别;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应有国际可比性。

3、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答: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政治上敏感,有思考意识,思想纯洁,易冲动。同学间感情较纯洁,很好。年级、专业、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地域文化差异,使学生层次结构复杂。

4、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

答: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关系;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5、高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定的依据。

答: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及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它包括高校的种类、主办者、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关系。制定学制的依据,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是社会的政治制度;三是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6、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高度协作意识;

7、简述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答: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

8、我国高等院校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答:高教结构调整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建立新的高校能级结构,实施不同的管理;确立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合适的比例和重点。

9、简述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答: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0、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答:一是发展速度要适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结构性供大于求和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要走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范效应的路子,少建或不建新的高校,在充分挖掘原有高校潜力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三是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最后,是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尽量延长高级专门人才的使用寿命。

11、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

答: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审试题;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卷;实施考试,取得信息;阅卷评分;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1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是主要关系,并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影响极大。心理关系,表明师生之间相互认可的程度,带有很大的情感成分。师道尊严,师生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13、现代高校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

答: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有三,即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自然延伸。

14、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大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了,对事物常常有自己的相法,对教师的依赖减少了;自主性增强,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生活),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大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增强,能主动搜集感兴趣的资料,或自己动手作实验,作相关的研究。

15、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答:加强理解沟通;重新审视教师权威;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6、如何进行学生的学业评价?

答:

17、简述高校的基本教学原则

答: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对高等教育而言,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8、高等院校为什么要强调科学研究?

答: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答: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就是要坚持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好“出口”这一关。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为此,首先应提供更多选修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互相承认学分,使学生在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开设学习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更多地采用自学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最后,应加大学习时间的弹性,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完成学业。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高校教师主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术思想的启发,研究方法的训练。而学生的主动性,则体现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摸索,学会思索和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这中间,教师要做的,是为他们指引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但是,路还是要让他们自己来走才行。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答: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性,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融会贯通在学科教学当中,而不是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讲唯物主义的教条。其实,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是科学思想的哲学总结,它与具体科学理论的关系,是一种抽象与具体、低级与高级的关系。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在物理学早期的发展史上,就有着很生动的一些事例。在那个时期,物理学知识还很少,很不完整,人们往往只能根据已知的一些片断的知识,推测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运行规律,形成了许多的物理假设,构成了当时看来很成功的一些理论。在对物理事实知之不多的情况下,出错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猜对的可能性。出错的人当中,不少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一些物理学大师。但是,当新的实验事物证明原有假设的错误时,这些大师们都豪不犹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马上着手修改自己的理论,甚至完全“推倒重来”。有这些前辈大师作榜样,学生就

可以充分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意思了。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答:首先应认识到,实践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应认识到,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理论与实践的实践的结合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理论学习之前,一个是在理论学习之后。

在理论学习以前,应让学生多了解这门理论知识所应用的领域的具体事物,让他们获得一些相关的感性知识。在这些感性知识,或相关表象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理论知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理论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答: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但又不可相互取代。为此,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挖掘课程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还要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人孔茨的案例教学法。孔茨在他所著的《管理学》一书中,每一章节的后面,都会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任务,和一个实际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案件的简写版,但仍保留着原案例的真实性、复杂性和“案情”的不完整性。要求读者在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下,根据不完整的案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些案例的分析,无所谓对与错,最关键的是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6、结合实际,谈谈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

答:我国高校教师的聘任制,与其它许多新制度一些,都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还很幼小,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师部门所有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教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高校人事自主权过小,受指标等诸多限制,高校想要的人要不来,不想要的人又走不了。我认为,当前的教师聘任制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即只考虑到受聘的教师如何如何,而没有顾及未受聘教师的保障。这样的制度的是不完善的!

7、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应如何合理定位。

答: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会很多,所需要的大学也很多。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读大学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是分层次的。由于基数较大,每一层次的求学人数都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个数目已大到完全有可能为每一个不同的层次办一所或几所有针对性的大学,因此,势必导致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出现。换原先的分类法,大学可分为研究性大学,普通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今后,随着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大学的分类将会进一步细化。在这种条件下,每一所大学都要认真地给自己定位,明确自己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应处的位置。

要给高校定位,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或者说,可能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在自己的招生范围内,有哪些将要上大学的人群?包括在今后的三、五年内,每年可能有多少人要求上大学?这些人的支付能力如何?这些人希望获得什么层次的高等教育?他们对职业的期望是什么样的?他们所接受的中等教育的水平如何?再就是当地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是什么样的?第三方面,则是本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场地、设备等教育资源如何?在最近的三、五年内有可能从哪些方面获得多少的资助等等。在这些方面的基础上,再逐步收小范围,最后确定自己的定位。

高校定位,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做这个课题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而定位的依据,多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有些东西变数可能还很大,定位定得准不准,少说也要三、五年才能看出点苗头。真要看清楚了,没个十年八年是不够的。因此,高校定位,差不多是一场赌博,一场关系高校本身及全体教职员工前途命运的豪赌。

8、结合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谈谈你对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答: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教育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大了。人们花了大价钱,花了很多时间,来接受教育,就是希望籍此获得一个好的职业,好的社会地位,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因此,教师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了,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必须是精通教育教学艺术的专业人士,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或者,才对得起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就是一道门槛,一道关口,防止

知识水平或其它条件达不到教师的基本要求的人员进入教师这一行业,以保证教师这一行业的整体水平。这一制度,是老师专业化相关制度的重要一环,但还不是全部。要想保持教师队伍,尤其是高校教师队伍有一种较高的专业水平,高校教师除了教学和科研以外,还要不断地参加进修。关于教师在职培训,基础教育已走在了前面。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包括校长,已有较完整的在职进修计划,并且在晋级、职称等方面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因此在职进修培训落实得比较好。

9、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高校职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好高校各职能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中世纪大学,专业化;柏林大学,科学研究,发展科学;赠地学院运动,开始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工作。围绕自己的特色和主要功能。

10、结合实际,谈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是一种“服务提供商”,它提供的,是教育这一特殊的服务。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东西,学到有用的东西,包括知识、能力、情感、道德和思想。为此,首先应选好本院校的定位,即本校主要面对的是哪些类型的求学者,他们的教育需求中,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们应围绕这我们的主要服务人群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由于高等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一种选择往往要三、五年后才能初步看出效果来,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有很大的前瞻性。为此,必须就求学者、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把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另外,从学生的发展来看,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还要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

另外,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出现一批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的求学者呢?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群体,高等教育应如何抓住这个消费群体呢?

11、请简要阐述高校诸种职能的历史形成过程,并强合自己所在院校和所从事的学科、专业,谈谈应如何处理不同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专业教育,中世纪大学;发展科学,柏林大学;服务社会,赠地学院运动。其实,高校的三大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自然延伸。是人类知识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中世纪以前,例如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知识总量有很,某些智慧超群的人,就有可能穷尽人类已有的知识,成为包罗万象,无所不知的大学者,并以他们自己的探索活动,为人类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随着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尤其是印刷术的发展以后,后来的人们,尤其是普通人,已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只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一部分,这时,专业教育应运而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高校的普及,高校中一些层次较低的部分,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密切,自然就出现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现象,有些思想比较敏感的高校,把这种接触视为一种自身发展的机会,主动地抓住它。

12、根据材料,并结合现实,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谈谈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doc

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1、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 人才的社会活动。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①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受高 等教育的权利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4、 制的改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 展的速度和规模④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5.教育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 6.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7.在高等学校中,居中心地位的是培养人才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K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①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②教育的培养目标③实施 的途径 2、教育目的定义: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和激励作用 4、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简答) ①德与才得关系②身与心的关系③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5、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及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要点有: ①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 ②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化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

发展的可能性

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劳动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1)德育:即培养人的道德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 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 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2)智育: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 的教育活动。 (3)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 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1、高等教育四个理论的相应对应点: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问题,将围绕 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问题,二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两种教育观;三是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模式;四是平等与效率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了高等教育政策的两种价值取向。 2、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 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3.为什么说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IX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 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4、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 种标准。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学总结绪论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内容: 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夫人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寓教于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礼记.学记》乐正克著(孟子的学生)化地成俗,其必由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又名《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623 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提出把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1 / 12

高度地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762 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应自然地发展)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该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1778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著作《康德论教育》 1806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善生活做准备。 1901 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十一、选择题(P38) 从1999年开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口号的推动下,开始了3年扩招。 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论述题(开放性)(P58) 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 1.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7)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群体性 (8)简述高校教师结构的改革对策。 1.尽快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 2.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和倾斜的经济优惠政策; 3.改变搞笑“近亲繁殖”的问题。(9)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1.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2.是学生以掌握简介知识为主的过程; 3.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这两个考的文档里没有的题目 填空:南开大学是张伯苓创办的 简答:研究报告的组成(我瞎掰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与分析,每条展开瞎写了一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学概论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名词解释) 2、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特有的问题与矛盾,是探寻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思想与理论 1、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 (1)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师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学生选择教师、学习内容和方式等。 (2)大学自治 (3)教授治校 (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2、洪堡大学理念的意义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1)意义:促使大学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导致大学教学形式的革新和现代研究制度的产生;丰富了学术自由的内涵。 (2)启示:明确大学本质,准确定位;大学对外自治,对内学术自由;重塑教学地位,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约翰·纽曼的高等教育思想(19世纪英国) (1)大学观:大学的本质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 (2)大学教育目的论:智力目标和公民目标 (3)教学与科研分离的大学功能观(职能) (4)自由教育观 4、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 (1)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性质: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四育并举、塑造健全人格的高等教育目标:体、智、德、美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4)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体制 5、教育平等要求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及其所带来的理想的结果) 6、教育效率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好、最有用的教育产品 7、学术权力指大学里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其行使权力的主体是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术人员。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的最终质量规格。(名词解释) 2、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填空) 3、教育目的的结构:(简答) (1)国家总的教育目的;(2)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3)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4)学校内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5)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6)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曾经存在多种观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影响最大。(填空或选择)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裴思泰洛齐、马斯洛、康德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纳托普、赫钦斯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填空)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简答) (1)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2)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同时也造就全面发展的人;(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填空) 7、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定了高等教育目的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8、培养人与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9、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简答) (1)通才教育强调培养人才要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其特征包括: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强调要培养专门人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某种职业的专门的知识和本领,完成社会分工的职责,其特征包括:知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学总结绪论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内容: 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夫人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寓教于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礼记.学记》乐正克著(孟子的学生)化地成俗,其必由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又名《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623 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提出把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高度地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762 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应自然地发展)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该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1778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著作《康德论教育》 1806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善生活做准备。 1901 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 1908 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 19 世纪末 20 世

高等教育学试题

此答案纯属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文化(狭义)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3] 文化(广义)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6] 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 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8]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学校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学校之间的关系等。 9]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10] 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11]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 学科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教材认为,它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13]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14] 课程(狭义)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 课程(广义)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分为3部分:说明、本文和附录。本文是重点。18] 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

高等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第一章,第4页) ?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 律的科学。(第一章,第1页) 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5—16页)?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源于德国,发展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意、法、英等国家,其影响遍及欧洲诸国。美国立国后,高等教育全力仿效德国。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的交往日增,其影响随着时代 的变化,而逐渐为亚、澳等诸洲所接受。现行的高等院校,从所有制上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从学校建制上分 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为国立,地方直接管理为公立,行政上不受国家管理的为私立;从基本学制、修业年限和培 养目标上一般分为4—5年的大学本科,着重学术研究,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传播知识与发展科学 的人才;2-3年的高等专科学校,着重职业教育,培养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及高级技术人员;1-3年的短期大学,其中2-3年的学习专门技艺;培养职业上和生活上的必需能力,1-2年的进行职业培训,一般由地方自办,结业后,在本地工作。学习通常采用学分制。为了培养尖端科学人才,各国有条件的大学,均建立研究员, 美国有的教育机构就将美国大学分类,划分出研究型大学,日本则将部分国立大学确定为研究院重点大学。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国家传统的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由国家承办和管理,如德国、意大利。另一种管理体制是教育管 理权不属于国家而是属于地方,国家制定关于学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诸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通过制定“教 育目标”进行宏观引导,通过国家领导人和国会这类国家机构的政治影响力、政府拨款、设立各种研究基金这类 经济手段,来体现政府的意志推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6—19页)?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我们可从高等教育的职能、高等 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剖析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 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2)高等院校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愈来愈烈。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这也就突出了高等教育在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纵观各国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改革内容及特点,第一是产、学、研三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和大学要力争在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的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求得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互补的需要中 产生双赢的结果。 3、高等教育学研究目的? ?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9页)?学习和研究高度教育学,旨在揭示高度教育的客观规律,引导高等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学习和掌握高度教育的基本原理,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力量指导。 4、高等教育学研究意义? ?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9—23页)?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旨在揭示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引导高等教育工 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这一点对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尤为重要。?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这样一种“为人师表”的专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使他的知识品德、 学识技能、管理才干,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更关键的还在于整个社会都要认识到教育工作者 与教育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加强教师修养的重要性。?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 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是专业,也是事业和职业。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专业精 神和事业目标,应当遵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规范,具备高尚的师德。一切职业道德的基本点就是 热爱本职工作,而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心,就是要对学生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 会与未来负责。有了责任心就能积极工作,勤于钻研,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也才能以为人师表来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学 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等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担负起育人 和科研的任务,这是教育工作者准备步入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今后不断加强、提高且无止境的终点,这样才能 随着修养的不断完善而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学识素养,首先是文化素养,即知识结构中的基本知识。知识愈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