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

宋林飞南京大学出版社

上篇:稳定。秩序论(共识),功能论(均衡),交换论(等价),互动论(沟通)。

共同关注社会稳定,是社会价值、利益与行动的一致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出现的一种状况。下篇:变迁。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介入理论。

第一章秩序论(范式)

孔德:社会秩序的原则

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经常的、重复出现的联系,即种种规律。承认社会结构的超个人性、过程的规律性、可认识性。

整体性方法论(来自生物学):

▲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存在状况,类似解剖学中的组织。(秩序)

▲社会动学,研究社会变迁过程,类似生物学中的生命定律。(进步)

孔德最基本的一个观点: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1)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个整体。(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与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研究。社会有机体比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现象来说,在更大程度上能通过直接研究来认识。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只有研究社会整体的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理解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

孔德把人类现实的统一性与历史的统一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学独特思维方式的一个精髓。

社会秩序的原则:

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主张社会学科学化,实证方法是其途径。社会学科学研究的任务不是探讨形而上或神学等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问题,而是寻求有关社会诸现象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之自然法则的实证知识。

从方法论角度看,这种实证主义只承认科学的或自然主义的世界观。从社会观的角度看,它主张进行社会改革的策略。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探索是为了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稳定与社会重建的学科。

2,扩大博爱倾向。推崇爱与情感,试图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家庭孕育和发展人类的博爱倾向。

3,增加信仰与道德的一致性。只有当全部指导思想为一个集体的全部成员采纳,透过共同信仰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时,社会才会有真正的统一性。他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感到恐惧,像传统主义思想家们一样呼吁重新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只有通过适当调整组织和群体的关系,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秩序存在于经过精心调整的平衡之中。

4,实行社会分工与合作。分工→相互依赖→合作→新的社会联系→稳定秩序弊端:将人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某个特定范围。私利脱离公利。社会情感限制在少数同行人之中,而和其他阶层的人疏远。

5,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五点政治性的解决方案:

(1)建立“开明政府”,命令与服从神圣化。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2)政府对社会实施普遍调节,确保高度一致性。

(3)扩大政府管理的范围和权力。

(4)确立复合性政治权威(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必须要有物质基础、思想指导、道德制裁和社会控制)。

5,在私有制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造”。总有一部分人处于支配地位,掌握集中的资本,行使不可缺少的经济权威和社会权威。使私有制成为由某些人行使社会职能的一种制度的组织者。

社会学四大法则:

概念先后承继的法则。静学部分:人类受制于外部世界,主观受制于客观。动态面:思想进化的“三阶段律”,神学-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抽象阶段,科学-实证阶段。

科学概念的分类法则。主观面,概念。客观面,存在。客观的(物理的)法则规制了物理的或外在世界的现象,思想和道德的法则规制了人间社会秩序,前者又规制后两者。

活动进化的法则。

一二法则,思想进化论。三,社会进化论。

情感进化的法则。

的一部分,自然界按照固有规律发生作用与发展变化,社会同样;自然界是各种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社会也是由个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系统。社会物理学的任务在于用关于物理规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它把人的个体看作一种社会原子,社会的组织和制度看作物理机制;把社会现象看作是完整的社会体系中互相联系的和正在实现的某种功能,就像生物有机体的细胞和器官运动那样。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历史。

迪尔凯姆:社会整合的机制:

社会团结: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

1,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团结类型。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机械团结,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发达的社会就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各个人都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职能,这种社会中出现的新的团结类型即有机团结。

2,竞争导致现代社会分工的成长。每个人不再与全体竞争,只与同伴竞争,每个人各居其位扮演其角色表现其功能,以特有的方式贡献于社会全体成员,并使自身能够生存。3,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他把集体意识界定为一般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信仰与情感的总和,但又独立于个人,按照自身的法则演变。机械团结的社会,强烈的集体意识为基础。有机团结社会,更有弹性。

4,法律是保障社会团结的力量。压抑性法律,惩罚。恢复性法律,依据正义重建事物应有的状态,维护社会中各种专门化了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互相信赖,恢复秩序,安排合作(行政法、宪法)。

5,消除社会团结的威胁。为了整个社会层次上的整合,冲突各方应该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一致意见,遵循冲突各方共有的基本价值或控制冲突的规则。

社会动乱的诊断(失范)

1,失范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够协调,社会规范与道德秩序不够健全。个人不能充分发挥才能,缺乏均等机会争取社会地位,缺乏正常工作的积极性。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工业化的解放作用,人本身的发展)。(2)现代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要人们正确对待社会等级差别,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把已有的社会等级看成是公正的。

(3)社会骤变会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旧的标准被打破,新的标准又不能立即确立,只要失控的社会动力没有达到新的平衡,这段时间各种价值观都无一定,规则标准也无从谈起。

2,如何解决或防止失范与社会动乱?

一,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即“道德化”。

(1),依靠社会权威,制定各个阶段欲望与目标的上下界限。

(2),培养普遍的道德意识,使人们尊重与自愿接受社会确定的界限。(“要是社会秩序稳固,必须使群众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知足……无权奢求……必须有一个群众拥戴的、令行禁止的权威。”)

二,控制经济活动,即“组织化”。需要集体生活较完善、较理智的组织,依靠其将个人整合于社会架构与社会群体之间;改善劳动分工,使个人承担的社会职能之间建立起协调融洽的关系;社会的划分应建立在个人能力的优势的基础上。

三,创造政府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团体。避免国家集权与个人分散、无力的状况,使社会更富有机性。

3,什么是社会主义?

“任何试图将全部或部分经济条件与社会之控制、意识中心加以结合的学说,即称之为社会主义。”它的重点是对社会重新分配的一种期望,扭转工业设施在整个有机体中所处的位置,把它从自动运转的蒙昧状态中带向光明,带向意识控制之中。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团体现象,诸如政治团体、宗教、政党等社会的、综合的现象,才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对象。

二,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社会现象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力或者通过个人来直接实现,或者在强制个人时由个人的反抗间接实现,或者通过群体内的传播力实现。

(1)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成见

(2)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

(3)客观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三,把社会现象区分为规则现象(常态)与不规则现象(病态)。

四,确定社会类型。只有在社会类型既定的情况下,才能确定第三点。

(1)根据社会组合的程度划分。

(2)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及其整体的凝聚程度划分。

五,先寻找事物的原因后考察它的功能。

六,通过社会去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远远超出个人之外,具有一种强制的权威,强制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七,通过比较确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阿隆:国际社会的秩序

国际社会关系

一,国际社会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

二,国际关系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要素,即是各国诉诸自身武力的合法、合理性。当代国际社会受到下列四个主题的影响:

(1),从个人主义到群众时代。

(2),从民族主义到国际主义。

(3),从各国行动安全到国际安全。

(4),从希望到怀疑。

国际社会的“反社会”特征

武力冲突(和平与战争共生,“尚武和平”);地方主义;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征

国际社会的秩序是反政府的,因为它放弃了集体武力、精神以及法律的最高权威。国际社会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从来不属于一个政府。

寻求合法手段,追求世界和平

第二章功能论

帕森斯:社会系统的功能体系

构造理论的方法:

一,从复杂的经验现实中抽象出某些要素,并使其范畴化。

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基本行动”,包括以下要素:

(1)行动者。主要特征是“自我”,并非人的身体,是主观的观点;

(2)目的;

(3)情境。行动的“外部环境”,包括条件与手段;

(4)规范。行动者被允许的行动方式与范围。

二,揭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这种联系在概念中体现出来。

个性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

用“需求—定势”说明个性体系的形成。行动者从客观世界得到东西,对一个或多个客体进行行动的定势,使“基本行动”诸要素在行动者中一体化。

用“角色期待”说明社会体系的形成。行动者之间存在角色期待,并且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存在。行动者对客体的行动取向不仅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也取决于客体对它本身与对行动者的期待,这样使参与行动者的个体具有共同的价值与目的。保持某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角色期待,社会就会一体化。

三,“整体论”,把种类繁多的现象连接在一起。

要把社会当作整体来研究。他的基本理论背景是社会系统理论,即把具体的系统看作是必须依照整合概念体系来分析的问题系统。沿此途径,将种种问题与结构、功能、过程、冲突和变迁这些相互关联的一般范畴联系起来。

社会系统:

韦伯首先提出社会行动理论:行动是行为中的一种类型,是有主观目的的行为。社会行动是这样一种行动,按照其主观意义把他人将怎样行动的目的纳入行动者,并使自己适应他人的行动方针。(1)主观意义。(2)对另一个个体的目的性。

帕森斯从“意志—环境”两个维度,界定社会行动,个体行动者的主观决策要受到规范与情

景等约束。

社会行动涉及以下因素:

(1)行动者

(2)行动者的目标及寻求实现。

(3)行动者拥有的实现目标时可供选择的手段。

(4)行动者面临的各种环境条件。

(5)行动者受价值观、规范和其他观念的支配。

(6)行动是行动者就实现目标的手段作出主观的一切决定,它受着观念和情景条件的制约。

帕森斯从社会行动出发界定社会系统——当各种倾向的行动者根据他们行动与价值取向的构造互动时,他们逐渐形成了协定,并确立互动模式;这一互动模式变得制度化。这种制度化模式可称为社会系统。

互动的制度化:(1)具有各种倾向的行动者进入互动情景。(2)他们的倾向反映他们的需要结构,以及文化模式的内化如何改变这种需要结构。(3)行动者互相调整各自取向,规范经由具体的互动过程而产生。(4)这种规范作为行动者彼此调整自己取向的方法出现,同时又受总的文化模式的制约。(5)这些规范调节其后的互动,并使其稳定——制度化的模式建立、维持或改变,社会系统形成或存在。

行动者有五种可能的行动途径,即“模式变项”:

(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2)泛布性—专门性

(3)情感性—情感中立性。

(4)自致性—先赋性

(5)自我取向—群体取向

从动机转向价值标准,再转向社会客体,社会行动始终要在一整套变项中选择;由于任何社会行动都必须采用模式变项,因此个性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等行动亚体系集合成一个统一整体。

功能系统:

个性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之间存在最低限度的一致性

个性体系的一致性,“内化”: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实际被个性体系吸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需求意向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与塑造。保证新一代成员内化必要的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与调整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是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机制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文化模式被内化为个性体系,并制约个性体系的需求结构;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必须的技能;提供消减紧张与焦虑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社会体系的一致性,“制度化”:被内化的价值等因素使行动者发生符合角色期待的行动,这样的价值等因素及其引导下的行动,就制度化了。制度化使角色期待的种种内容明确起来,并把不同的角色期待区分清楚。制度化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运作,各种角色分别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社会体系,减少紧张和越轨。

文化体系与社会系统的一致性,“互动”:文化要素是互动发生的必要资源。语言等文化要素向行动者提供共同的符号资源,价值等文化要素向行动者提供共同的立场,而使互动产生与发展。

功能系统包括四种子系统:AGIL公式

1,适应adaptation,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

2,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以政治及其功能为中心。

3,整合integration,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制度规范为中心。

4,模式维护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以价值为中心。

主要包含如下主要意义:(1)功能分化。(2)功能对应,社会系统与功能系统对应,社会制度系统也与功能系统对应。(3)功能动态。紧张→动机能量→A到G的总趋势。(4)功能交换。四种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跨界的输入与输出。

跨越子系统边界的双重交换以“广义交换媒介”进行,A以货币作为与其他三个子系统的主要媒介,G以权力,I是影响,L是义务。

社会整合均衡:

整合有两种意义:

(1)系统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

(2)体系内成分的维持来对抗外来的压力。

达到整合的两个条件:

(1)足够的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依照角色期待行动。

(2)社会行动必须避免那些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秩序和对成员过分要求,以致形成差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

均衡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社会系统不能与其成员的需求动机与能力相冲突。

(2)发展出一套足以处理潜在威胁的独特规范模式。

社会系统实现自身的整合与均衡,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人格系统怎样整合于社会系统并由此而促进社会系统的均衡?

(1)社会化的机制(前)

(2)社会控制的机制,地位—角色能在社会系统中以这些方式组织起来以减少紧张和越轨。

a.制度化(前)

b.人际的约束和姿态。

c.仪式活动。

d.安全阀结构。普遍存在的越轨倾向从时间和空间上同正式制度模式分离开来。

e.重新整合结构。

f.把使用力量和强制的能力制度化为系统的某些部门。

二,文化模式如何作用于社会秩序和均衡的维持?

(1)共同资源(2)共同立场(前)

大型社会整合的一些途径:

1,自由在更大范围内制度化。

2,平等和社会公平向前发展。

3,权力和权威更分散也更结合。

4,坚持现代基本价值模式。

经济与政治的功能相互作用:

1,宗教对经济的作用。阻碍作用,不过分侵犯世俗的权限。

2,政治对经济的作用。

3,社会张力。根据新情境引起的需求和我们的社会结构中那些大部分反对必要变化的惰性成分之间的冲突。

社会变迁:

(1)异常行为。“紧张”(社会系统内部的失调)→异常行为(对社会期待的抗拒,违背社会规范模式)→社会控制

(2)信息或能量的交换。

(3)结构分化

社会的结构分化包括四个基本过程:

1,分化,一个系统或单位分化成两个或更多系统或单位的过程。

2,适应能力上升。一个社会克服环境的种种困难而达到各种目标的能力,社会结构的分化的结果,使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束缚减少,从而增加适应能力。

3,容纳。把以个人地位背景为标准的社会组织扩大为接纳各种各样人的社会组织。

4,价值通则化,社会对新分化出来的单位或系统加以承认与肯定,“合法化”。

帕森斯把社会看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向上进步的进化过程:进化论

1,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方向的,即向上进步。

2,现代社会只有一个单一的来源,即西方社会体系。

3,美国是人类社会最进化的国家。

帕森斯全部理论的总倾向是强调社会体系的协调一致与社会体系的和谐本性。

默顿:中层功能分析范式

中层功能分析范式:

1,中层理论。介于抽象的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默顿的中层理论是一种功能论,而且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

八种基本特征。

2,中层理论分析范式。

默顿提出一个功能分析范式,即包括功能探究概念和问题的范式:

(1)功能归属理论。

(2)主观意向的概念。

(3)客观后果的概念。

正功能,有助于一个体系的适应或顺应。反功能,减弱。

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相符。隐性功能,不相符。

(4)功能之所助益之单位的概念。

(5)功能需求的概念。

(6)履行功能机制的概念。

(7)功能选择概念

(8)结构脉络概念。

(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

(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

(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含问题。

3,中层功能分析项目

(1)行为模式的各种参与者,以及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2)其他行为模式

(3)参与者赋予行为模式的认识与情感的意义。

(4)参与此行为模式的动机。

(5)未被察觉,但与该行为模式有关联的行为模式。

4,中层功能分析范式的功能

注释;减少了无意引用模糊假定和概念的可能性;促进理论解释的积累;以自身特有的条理化提供了重要概念的系统交点分类表格;促使我们以近似定量分析的严密逻辑来汇编定性分析。

(1)对功能一体性的批评与限定。“反功能”的概念,一,一般功能失调,减少系统的适应性和调节性。二,相对功能失调,要看某事物对谁是功能的,对谁是反功能的。(2)对功能普遍性假设的批评与限定。有些具有正面功能,有些具有其他类型的功能。(3)对功能不可缺性的批评与限定。功能选择,功能替代,功能对等。

“功能替代”,履行某种功能的项目被另一个项目所取代,社会仍然可以得到满足。功能分析一个重要原则是:正像一个项目可以有多种功能一样,同一个功能也可以由各种不同的项目完成。

文化所诱发的过高愿望同阻止这些愿望实现的社会结构性障碍之间的断裂,个人为了适应这种断裂采取五种不同的方式:

遵从【+目标,+手段】,创新【+目标,-手段】

仪式主义【-目标,+手段】,隐退【-目标,-手段】,反叛【+-目标,+-手段】

2,政党机关理论

3,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是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默顿将其分为两类:a,个体所在的群体。b,外群体。

4,变迁与均衡理论

中层功能分析理论的应用:

一,贫困的功能分析。

二,阶层化的功能分析。

卢曼:社会系统的简化机制

卢曼选择了一条既保持帕森斯理论抽象性,又相对简单的功能分析概念框架。

一般系统方法:

试图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构建一种“一般系统”理论。摆脱本体论、因果命题的束缚。

系统简化机制:

重点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及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机制。

1,降低环境复杂性。为了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存在,必须发展出一套降低环境复杂性的机制。

降低时间、物质、符号三个维度的复杂性。“复杂性化约”,系统透过外来信息的筛检和

内在结构的调整,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维持某种定量的复杂性比率,不等于消除复杂性而是将复杂性简化到可以控制而且不妨碍系统生存与发展的程度。

2,降低系统复杂性。社会系统的基础是沟通,包括:

(1)编码。

(2)沟通媒介。

(3)自我反射性——把行动过程作为行动本身的一部分加以考察的能力:运用真理来确定达到真理的程序。

(4)自我主题化——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为了达到自我主题化反射地应用货币,使人们关注未来,重视理性组织,建立劳务和商品的非人格化交换的编码。

社会系统分化与整合

1,社会系统。只要有一个自我再制的沟通结构形成,就会透过限制适当的沟通,与环境划清界线产生社会系统;因此社会系统不是由人或行动,而是由沟通所构成的。

卢曼把社会系统分为三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系统:

(1)互动系统。“面对面”的简单系统,以沟通者在场为主要标志。

(2)组织系统。一般所说的科层制或正式组织,主要特征是结构严谨,成员进退有特定的规则。

(3)整体社会系统。一个比互动系统与组织系统更高层次、自成一类,包含所有互动系统和组织系统的统摄社会系统。对其他社会系统来说,扮演母体结构的角色,为其他系统安排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运作环境与架构。

2,社会分化。社会分化即是在系统中复制系统,以增强掌握、选择、化约复杂性的能力。(1)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

(2)阶层分化。将社会划分为等级不同的次系统。

(3)功能分化。把以前整体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分别集中于不同功能系统,是将功能由整体社会层次转移到次系统层次的过程。

3,社会整合。功能分化社会的整合,不再像以往的社会通过基本价值或道德共识,而仅仅基于相互差异的尊重和依赖。一个功能系统属于整体社会,不是因为它遵守共同的信念和原则,而是因为它为整体社会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同时这个社会提供给它一个能使它可以完成任务的、由其他次系统所构成的内在社会环境。

社会整合是不同层次的系统相互在对方内部“筑巢”。

4,政治风险。一个达到分化临界点的系统必须发展“作出约束性决定的能力”,为此必须使用特定的沟通媒介“权力”。

宗教的社会功能:

1,宗教的社会功能。为整体社会系统“将不确定的复杂性转化为确定的或可确定的复杂性”。宗教是化约复杂性的一种策略,它的其他功能如提供安全感、巩固道德等都在这个一般性的宗教功能架构内。

2,宗教履行功能的方式。

(1)在区隔分化的社会,宗教是为整体社会处理不确定环境的文化工具,是一个扩散性的现象,本身尚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为社会解释不可解释的事物。宗教的世界观就是社会的世界观,宗教规范就是社会是非的标准。

(2)在阶层分化的社会,阶级对立,政治、经济先后分化,宗教逐渐呈现独立系统的形式,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作辩解,使人们安分守己顺从世俗社会。(3)在功能分化的社会,宗教仅是整体社会的一个次系统,将其对外活动的重点从整体

社会转移到其他次系统的层次。

宗教是透过“密码化”的过程发挥其特殊功能,将确定的复杂性置于不确定上面,藉以把它盖住;或以宗教的主题将吊诡遮住,使人不再去理会不确定的复杂性、适然性和吊诡的问题,得以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获得信心和安全。是化约世界复杂性的方法之一。

霍曼斯:交换是社会的基础

认为功能论缺乏解释力,要使“人”回到社会学分析中去,受经济学功能主义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的影响。

互动经验规则的构建:

1,了解多种类型群体中人们的实际行为。

2,超出所研究的单个现象,概括出能够反映群体中实际行为的概念。

3,构建适用于所有群体的更普遍的命题与命题系统。

互动的公理规则:

霍曼斯把人类行为界定为个人之间进行报酬与惩罚的交换,使用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这一原则,把社会现实看做个人行动的结果,把社会结构看作是由个人行为创造与维持的。使用的基本概念:刺激,行为,报酬,惩罚,价值,代价,知觉,期望

六个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一般命题:

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满足命题。5,攻击—赞同命题。6,理性命题。

它们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霍曼斯试图把它们作为公理置于演绎框架的顶端,而把经验概括置于框架的底层。

社会交换的微观定律:

强调三个基本取向:功利主义、行为主义、理性主义。

怎样衡量交换是否公平:(1)个人的以往经验。(2)个人的比较群体。

微观社会学定律:投资定律,社会影响定律,遵从定律,合作与竞争定律,社会评价定律,情感与互动定律,权力与权威定律。

社会交换宏观定律:

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产生与变化的基础,都是个人之间的交换过程。这是霍曼斯解释社会结构的基本观点,是他的交换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1,组织化: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形成。社会围绕着小群体而凝聚。社会的形成与构造,基础是交换过程。交换过程引起人们组合成小群体,同时也引起人们组合成社会,二者形成的基础是相同的。

2,制度化:制度继续运行是因为它们能够偿付,最终是对个人偿付。

3,工业化。霍曼斯应用其演绎框架解释工业化与大众读写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规律。局限性

布劳:不平等交换产生权力与分化

霍曼斯“个人主义方法论”,布劳“集体主义方法论”。霍曼斯对等性原则,布劳用对等性解释部分社会交换。

人类行为成为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该行为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分:

1,有无具体契约、合同等规定与明文的承诺。

2,能否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与信任感。

4,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能否准确计算和预测。

社会交换的特殊属性:突生属性,自愿属性,模糊(义务和价值)属性,信任属性,潜在属性(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社会交换的三种形式:

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与者把交换过程本身作为目的。

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与者把交换的行动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

3,混合型的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的条件:

一,交换发展时期与交换伙伴间关系的特点和性质。

二,社会报酬的性质和提供它们时付出的成本。

三,发生交换的社会背景。

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的吸引。

社会吸引的过程导致社会交换的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

2,社会独立性的条件。社会交往中义务的不平衡,就会使一方获得权力,而另一方失去社会独立性。个人或群体要保持社会独立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战略资源。(2)替代资源。(3)强制力量。(4)减少需要。“一个人的要求和需要越少,为满足它们而产生的对别人的依赖性也会越少。”

3,获得权力的条件:

(1)对于他人能够提供给自己的作为交换的利益保持冷淡。

(2)对于别人需要的东西加以垄断。

(3)防止其他人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形成强制力量。

(4)别人需要他所能提供的利益。

4,交换冲突。拥有权力者与被使用权力的人民之间存在冲突。

(1)上下级之间的交换关系越是不平衡,与当权者对立概率则越大。

(2)个人越是集体地发生与上级的不平衡关系,则他们的剥夺意识越强,与当权者对立概率也越大。

(3)部属越是能够集体地经历剥夺,他们就越有可能在意识形态上统一其剥夺感,与当权者对立就越强烈。

(4)部属的剥夺感越是得到意识形态的统一,他们的团结意识就越强,对立概率越大。(5)部属间的团结意识越强,他们就能把对立理解为一种高尚和正义的事业,并且与当权者对立的概率越大。

(6)意识形态团结的意识越强,部属越可能把对立视为它自身的结果,并且与当权者对立的概率就越大。

5,权力合法化的途径:

(1)依靠下级集体所承认与实行的共同规范。

(2)依靠下级的社会赞同。

(3)依靠社会化。

(4)走出领导的“两难困境”。

(5)领导与追随者的期望。

(6)提供补偿。

6,对权力的反抗。反抗现存权力的条件有以下几种:

(1)被剥削与压迫。

(2)社会隔离(内部沟通广泛,社区规范的约束力小)

(3)沟通与辩护反抗现存权力的意识形态倾向出现于被剥夺群体的成员之间的沟通中。(4)革命的意识形态。

(5)政治反抗。

间接交换:

1,间接交换形成宏观社会结构

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大量的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所以它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能以同样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

以社会规范为中介的间接交换替代个体之间的直接,是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机制。

2,共同价值是间接交换的媒介

四个方面的社会结构:社会整合,社会分化,社会集中化,社会变化。

四种类型的社会价值:

(1)特殊主义价值,社会整合和团结的媒介。

(2)普遍主义价值,社会交换与分化的媒介。

(3)合法化价值,组织的媒介。一个集体的共同价值和规范是一种赢得服从的权力的贮藏所。合法的权威能够存在于非人格的原则与职位中,因为它能够从一个担任者转移到另一个。合法化的价值大大地扩大了控制性权力的范围,使组织的权力不依赖于个人的影响或它的成员能够建立的义务。

(4)反抗理想,社会变化与再组的媒介。

3,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

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需要三个条件:一,组织原则必须具体体现在形式化的程序中,经常体现在书面文献中,明确表现在正式的社会安排中,这些安排被历史地加以传递并独立于在任何时候执行它们的人们。二,这些制度性的形式在社会化过程中被传递给后代。三,社区中的统治群体必须与这些合法化的价值强烈地认同,而且为保存表现这些价值的制度而提供它们的权力

值与理想是社会变迁的最终根源。因为这些价值为了替现存的社会秩序辩护而在人们的心中唤起理想化的期望不可能完全被该制度满足,因此这些价值可能被用来为反抗它进行辩护。4,社会交换的辩证分析

(1)两难困境,利益的冲突,报酬的矛盾,目标的不相容。

(2)交换中的分化。

(3)社会的辩证变化。

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

类别参数(性别、种族、职业)—异质性—群体—水平分化

等级参数(教育、收入、权威)—不平等—地位—垂直分化

库利:“镜中自我”理论

两个学术创造:“初级群体”,“镜中自我”。

1,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人性具有三种意义:一,人类的生物特性与机能,与生俱来的各种无形的冲动与潜能。二,人类在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中发展起来的基本的社会性情感和态度。三,人类的一些特殊社会属性(吝啬慷慨,能干平庸,保守激进等)。

“社会”具有三种意义:一,人类集体的一面,即最广泛和最模糊的意义上的社会。二,人们的直接交流,包括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即交际。三,表示增进集体福利。

社会与个人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表示同一事物的个体方面和集体方面。

2,初级群体是人性的养育所。

初级群体,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包括家庭、儿童的游戏群体、年长者们的邻里与社区群体。这些交往最密切的初级群体是人类合作与友谊的土壤,是友爱、同情心等人性的养育所。在初级群体中,个人情感将获得共鸣而被社会化,并且受共同精神约束,个人的志向的主要目标要和其他人的理想一致。初级群体产生的友爱、自由、忠诚等思想可以扩展到社会。初级群体是精神上统一的“我们”这一基本思想发展与传播的基础,但并不排除个性与自我判断。

3,镜中自我

(1)“社会自我”是一种感觉与意识。“自我”主要指观点、目标、愿望等,并非肉体。自我感觉同观点、目的或提到的物体建立着联系。

(2)“社会自我”是一种社会的事实。社会自我是经验自我,能够用日常观察来证实和理解。自我是一种事实,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的或想象的事实。

(3)“社会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自我感觉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其他任何原始的感觉一样,不断演变和改进,自我感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是通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实现的,个人所在的各种群体不断培育自我。

(4)“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这种自我认识有三种主要成分:a,对别人眼里自己形象的想象。b,对他人对这种形象的判断的想象。c,某种自我感觉,骄傲或耻辱等。“镜中自我”不能看作机械的反应,而是一种能动的反应,是一种思维的把握。

4,竞争,可分为三种:

(1)从众。从众是为了保持某个群体确立的准则而作出的努力,是一种对普遍行为方式的自觉模仿。其一般动机是对不从众感到难堪和不便的感觉。它是相对被动的,很大程度上只涉及对行为方式的表面仿效,另一方面又是有目的的而非机械的。

从众是一种协作,它的功能之一就是节省精力。

不从众包括两个方面:对已确立准则的回避态度;对相对遥远的、新颖的准则要求。(2)抗争。抗争是一种凭着获胜的愿望而竭力抗衡的奋斗,其动机常是对其他人所想所为的感觉,特别是对他人对我们所抱的看法的感觉。抗争更具有进取心,旨在获得某方面的出众,成功在他人的意识中留下所期望的印象。较简单原始直接,不包含任何升华的理想。

为了提高社会机构的工作效率,必须对抗争加以限制和组织,利用专门化和社会化的控制来组织抗争达到合作。

(3)崇拜。崇拜是指既非从竞争亦非从敌对的情绪,而是以真挚的热情去仿效某种可敬佩的品格的一种努力,它涉及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比抗争更高尚。

5,领导权威的特征。

(1)具有一个强烈的自我,一个坚强的、专注的“我”。

(2)成功展示出其特殊倾向,让众人响应。

(3)成为人们追求的个人象征。

(4)具有信仰和希望。

(5)神秘感。

米德:想象演习的理论

米德互动理论的最基本假定是: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

1,想象演习。

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

(1)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身体姿势,语言符号

(2)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过程称为“想象演习”,其主要内容是:各种行动方案、他人的角色。即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主观思维是看不见的运用象征符号的过程,它包括与自己进行内在的对话。

2,概化的他人。

主观定义既包括对外部环境中事物的定义,也包括对自身的定义,尤其是对与他人相互联系中的自身作出的定义。自我观念是人们的主观意识的核心,它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步获得的。

通过采取他人的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是一种自我意识。

具体他人的互动→暂时的自我形象→逐渐定型→相对稳定地将自身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

自我概念包括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客体的自我。作为客体的自我是指人们对他人反应与他人定义的被动知觉,是内部化了的他人的观点、“概化了的他人”和团体的规范的总和。作为主体的自我,是指活动着的行动者在考虑当前的需求和计划时,对情境的一种直接的知觉与行为反应。它是个人行动发生顷刻间的反应。主体我与客体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动态关系。米德把自我观念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玩耍、游戏、概化。

“概化的他人”由一般的期待与标准构成,它与特定的人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接受概括了的他人的作用的阶段,就是生理上的有机体转化为反思的社会的“我”的阶段。给予一个人以自我的统一性的有组织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可以称作“概化的他人”,其态度是整个社区的态度,它可以包括特殊的风俗与规范性模式,或者高度抽象的理想与价值。

2,组织化反应

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

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的制度与结构。A,个体间互动的组织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体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个体之间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B,个体之间互动的有组织化与模式化也依赖于自我的存在。个体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才能实现社会控制。在心智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意义与态度,对于社会的制度与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们承担他人的角色(特殊的与概化的),并且适应共同意义与态度的结构来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

3,社会秩序的基础

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符号。

(1)符号是一种社会结合力。两套基本符号:自我称谓词;各种共同利益、地位与共同关系的词。

(2)符号保持了社会延续。符号把某些发生在过去的“非现实”的事物变成一种“现实的”

事物。符号产生于保留了历史,使过去得以延续。

托马斯:“情境定义”理论

1,情境定义。环境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行为的任何自我决定的活动的开始,总有一个考虑阶段,这一审慎考虑的阶段称为“情境定义”。

“态度”,个体的主观定义。“价值标准”,客观的文化模式。

“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2,社会解组

“总体情境”包括三个部分:一,包括强制性规范和文化价值在内的客体环境;二,个体与群体两种态度;三,个体受到的社会影响及情境定义。

社会解组,现存社会行为准则对群体每个成员的影响减弱。

莫雷诺:角色扮演理论

身心角色(无意识);心理戏剧角色(遵循普遍的社会期望)

心理戏剧: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与个人的意识有关。

社会戏剧: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与集体的意识形态有关。

布卢默:符号互动论

结构功能论假设一种受动的人,符号互动论假设一种能动的人,强调人的主观认识与主观选择性。

三个理论前提:(一)个人对于事物采取怎样的行动,根据他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二)这个定义是根据人们的相互交往得到的。(三)这个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解释过程不断修正的。

基本原则,七点。

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类的互动是由符号的使用、解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相当于在人类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

过程。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定义就是对待客体的方式,理解就是确定客体的意义。个体可以借助符号把一系列不同于它自身所感受的刺激传递

给他的伙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发挥了进行相互作用的能力。行动者根据他所

处的情景和他的行动方式来选择、检查、重组和改变意义。因此理解不应该被

看作仅仅是已经存在的意义的自动应用,而是一个形成过程。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我”不仅要认识外在客体,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客体。客体是可以加以处理的事物,没有固定的意义,意义在符号互动中

形成与变化。不同群体及其潜在的行动意向→不同情境定义→不同行动方案。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理解与定义的共同性是社会组织存在的先决条件。群体成员的共同行动是可重复的、稳定的,它构成文

化或社会秩序。当人们的主观定义与理解在大范围内变化时,就会使社会制度

发生变化。

理论构建的方法:非实证:具体情境,情境的变化。采取直接观察的方法,主张使用不那么明确被规定的、但更富有内容的概念,“启发性概念”。

登津:符号互动论原则

戈夫曼:拟剧分析框架

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表演框架,印象管理策略。

1 ,表演框架。

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任一时刻所拥有的经验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表演的根据,是定义他人行动与实际事物的根据,即“框架”。框架可以把个人的经验组织起来。它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状态,是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

(1)剧本期望,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剧作家”是社会体系。

(2)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一定的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作出的活动。剧情是表演期间所显示出来的预先建立的行动模式,它在人们互相接触时

表现出来,或者由人们来表演。真诚投入的表演和玩世不恭的表演。

(3)剧组,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每个成员都依赖其他人,存在一种互惠互赖契约,有相互依赖性。共同保守剧组的秘密。

(4)表演区域。前台,个人按一种一般性的固定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特定的情景的舞台部分,也即让观众看到的、是观众从中得到一定意义的舞台部分。

前台包括布景(场景)和个人门面(个人外表与举止)。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

不是演员创造的。当行动者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时,通常会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

已经设计好了。后台,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

在后台,表演者可以不关注外表与形象上的限制。

(5)假面具。表现伪装起来的“我”,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戴着假面具在社会上生活,显示一种理想化的形象。这个假面具是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

致的前台行为模式,是一种角色面孔。

3,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即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

(1)理想化表演。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故意演戏主要是控制自己的外表与控制自己的角色行为,还应重视对环境与位置的选择,即选择角色表演的背景。掩饰(a)参与演出前的纵欲行为或过去的生活等不相容于演出的行径(b)演出前的准备失误以及修正它们的步骤(c)制造生产的过程(d)幕后“肮脏的工作”(e)可能将其他的标准原则置于一旁(f)隐藏参与演出时必要遭遇的羞辱或耻辱的处置待遇。(2)误解表演。表演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别人对自己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使别人产生错觉,得到假印象的表演,即误解表演。误解表演有两种类型的目的:获得利益;满足虚荣心。

(3)神秘化表演。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别人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叫“神秘化表演”。

(4)补救表演。印象管理是用来对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的,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戈夫曼对此提出了三种补救措施:(a)表演者使用的补救自己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包括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b)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c)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人都能为了表演而使用那些保护性措施。

4,表演中的矛盾。

(1)演出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的矛盾。

(2)表演与预定角色不符。

(3)观众进入后台。

(4)冒充的表演者。

伯克:拟剧社会模型

包括五个要素:动作,舞台,动因(演员),目的,手段

舒茨:理解社会学

继承韦伯,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是理解,也就是要了解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继承胡塞尔,社会学研究的客体是“生活世界”,即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将来的现象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即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看待世界的共同方法,是在思想中与他人对换位置的假设。运用“本质还原法”,由现实的东西向观念的东西复归,主张在大量的经验中确定生活世界的意义。

生活世界的相互主观性: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他人的“我”是相互主观的世界。舒茨理论贡献的重点是认为我们的社会经验构成了一个广大的世界,它是以向度、关系、知识模式等非常复杂的网络所形成。他区分了直接经验的社会真实与直接经验领域外的社会真实。我们在诠释同代人的行为时,我们是在寻找理想型。我在自己的现时中,可以认识他人的现时;他人在自己的现时中,也可以认识我的现时。这就是生活世界的相互主观性。

理解生活世界的主要意义:两种类型(1)理解他人不以交往为目的的活动的主观意义(2)理解他人以交往为目的的活动的主观意义。理解具有普遍性(1)观点互相替代(2)“相关性体系”,每个个人的活动及其作用的客体是构成大家的共同环境。

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

研究的目标是人们日常的面对面的互动中的成见与常规等主观意义,他排除客观和理性因素,试图揭示人们在互动中赋予经验事实以意义的方法。

1,索引性表达,不是特指的,并不精确,需要阐释或联系上下文,其含义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客观性表达是科学领域中的表达方法。

2,约定俗成的共同理解。日常生活是以未被阐明的、被默认和信以为真的前提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中的共同理解,内容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的情景特性,一旦违反,

互动就受到破坏。

3,反思性。人们在理解、描述社会互动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社会互动的结构,这种现象就叫做反思性现象,这种性质就叫做反思性。(理解、描述社会互动结构,就是从

过去的经验中发现互动的规则,这是一种主观反思的过程,然后遵循发现的的规则

展开互动,这是形成客观现实的过程。)加芬克尔主张从现实的互动中揭示互动规

则。

科塞:冲突促成整合与新结构

社会冲突的功能

1,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1)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并维护社会或群体与周围社会环境的界限。

(2)群体间发生冲突时,可以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往往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3)虚构的“冲突”对群体也具有“聚合”的功能。

(4)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往往不容忍内部冲突。

2,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增加社会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社会如果没有冲突就会僵化与停滞。但是这种社会系统必须容忍冲突,允许对立的要求迅速而直接的表达出来,把冲突制度化,使自身具备了一种重要的稳定机制,从而通过消除不满的根源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

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唤起同盟”。

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最有效的抑制冲突的力量,是展示相对力量,即冲突较量。

社会冲突的起因:

1,不平等社会系统。不平等系统中的下层成员越怀疑现存的稀缺资源的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他们就越有可能起来斗争。

2,下层被剥夺状态。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可能引起不公平感,更有可能引起被剥夺者的不满与反抗。社会对下层民众的限制越少,或下层民众的自我约束程度越低,他们越可能体验到相对剥夺。

3,对群体或社会的忠诚。

4,亲密关系。初级群体中引起敌对感情的原因要多于次级群体,因为人们的关系越是以全部个人投入的参与为基础,它就越可能产生爱与恨两种感情。

社会冲突的形式:

一,现实性冲突,指那些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反抗行动。

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包含着现实性冲突的原因。其激烈程度,与具体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对于代价的评估,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

二,非现实性冲突,即其中一方不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动,往往表现为找“替罪羊”。

社会安全阀:

敌对情绪的表达有三种方式:(1)将敌对情绪发泄到该发泄的对象上,即真正的对立面。(2)把敌对行为指向替代目标(手段替代,目标替代)。(3)没有对象的直接表现,例如酗酒等。“安全阀制度”用来表示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或为这种转移提供替代手段的制度),而不是指这种制度可以使冲突表现出来。

1,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也许会用逃避的手段

做出反应。

2,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它通过阻止其他方面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

3,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就越重要。

4,它不能解决矛盾,只能缓和矛盾。

5,安全阀制度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但也要由社会系统和个人付出代价,减轻迫使系统发生变动以适应变化了的条件的压力,紧张由于阻塞而积聚。

6,敌对情绪受到压制的结果之一是把它从真正的根源中转移出来,之二是导致相互关系的终结(长期压抑,激烈爆发)。

7,没有安全阀制度或不完备的社会结构,都是僵化的社会结构,也是潜伏危机的。

达伦多夫:强制引起冲突和变迁

“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解体,劳动者的解体,新的中层阶级的发展,社会流动性的增长,平等的发展

社会冲突模式:

社会均衡模式,是依据共识、没有冲突、时空静止孤立、功能和谐的社会体系观点分析社会的模式。社会冲突模式,社会组织所有单位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变迁之中,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有冲突。社会组织彼此连接是源于“压制”力量。

社会冲突的起源:

1,权力分配不均。权力与权威都是稀缺资源—差别性分配—社会对立

2,角色的强制性安排。统治,维持现状;服从,热衷于权力和职权的重新分配。角色差异,社会对立。

社会冲突的形成:

统治群体、隶属群体,相互冲突。

潜在利益(没有意识到的、客观的利益,角色利益);

显现利益(意识到并自觉追求),显现利益是形成群体的基础。

从准群体中产生利益群体的基本条件:领袖、意识形态、最低限度的政治自由、内部沟通与正式程序。心理方面的条件:个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的信念

社会冲突的程度:

1,冲突强度,指各冲突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它们卷入冲突的程度。衡量冲突强度的两个变量,冲突的重迭程度,社会流动的程度。

2,冲突烈度,指各冲突方面用以追求他们利益而采取的手段(从和平到暴力)。衡量的两个变量:社会经济的剥夺程度,冲突的调节程度。

调节形式:仲裁,调停,和解。

社会冲突的结果:

1,所有统治人员的替换,即革命变迁。

2,统治人员的部分替换。

3,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者的政策中去。

社会结构变迁具有两方面的量度特征:

1,根本性,即结构变迁的程度,涉及统治阶级的人员、统治阶级的政策或阶级间的全部基本关系。

2,突发性,即结构变迁的速度,涉及变迁的快慢。

柯林斯:冲突的根源与回避策略

互动仪式链:社会结构都是由“互动仪式链”构成的。架通微观与宏观。

柯林斯分析社会最基本的微观单位,是包含两个面对面互动的“际遇”,即一个“共享的谈话现实”,并涉及拥有各种资源和互动动机的个体间的谈判。

最基本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宏观结构的微观转换。

吸收戈夫曼的观点提出一个基本假设:社会现实依赖于通过互动而形成的主观定义。

一,“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各种互动仪式有助于加强共有的情境定义,以及置身于互动仪式中的那些人的身份,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外观。

二,“互动仪式链”是冲突的基础。处在低层被统治地位的那些人将发展他们的互动方式,表达他们与权力结构在情感上的疏远,并使人们注意他们在努力维护和加强他们的独立自治;即使被迫屈从也不意味着他们同身居高位的人同样在感情上赞成现存的社会秩序。

冲突的根源:

1,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在社会生活中,冲突的主要根源是人们想竭力左右或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以便在个人之间的际遇中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优势。

2,不平等。经济、权力、声望;精神生产资料、情感生产资料、暴力或强制性权力。“情感生产资料”是指那些包括给群体或社会,特别是给那些在统治地位中的人带来情感结合的东西。情感仪式能够用于群体或组织内部的统治;它们是一种媒介物,利用它们可以用来设置一个地位声望的等级系统,使一些群体凭借一种在劣等条件下进行竞争的信念来支配其他群体。

3,强制力量。现代社会中暴力或强制造成的威胁是冲突的潜在因素。

职业分层:

1,职业分层的依据。社会分层的依据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是发布与接受命令的比率,职业等级实质上就是工作范围内的权力等级。沟通网络中地位的差别(高等级,中心位置,广泛;低等级,边缘位置)。

2,阶级文化。一个人的职业地位的性质,特别是发布或接受命令的经历,会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主观的世界观和对社会秩序的依附程度、生活方式、互动的基调等。职业地位产生的这些观念、行为方式等叫做阶级文化。阶级文化的变异性,即处于不同职业地位的人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动、观点和交往方式。两个变量表示:1,人们拥有和使用能力的程度;2,沟通的多样化程度。

3,非职业关系。人们除了职业联系外,还在自己生活的社区、所属的宗教组织、自愿组织和朋友网络等里面,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

冲突论模型:

微观、宏观命题。

避免暴力或强制性冲突的策略:(1)仪式,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用仪式来吸引人们与表达对群体或社会的情感依附。被统治地位的人发展出那些表明他们的异化或对现存秩序(特别是对权力结构)缺乏信任的仪式,而不是从事暴力反抗。(2)信念,激发和加强道德信念的各种努力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借助它使人们互相影响或保证相互间的忠诚。

李普塞特:冲突与一致的交织

不同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冲突:

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李普塞特指出,“意识形态终结”不是指完整的政治思想的体系的终结,也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阶级斗争,以及一些与不同的阶级、不同政治利益集团代表所信奉的政治立场相关的因素的终结。“相反,我们指的是一整套支持工人阶级反对现行政府斗争的革命学说,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对派主张的反革命学说正在衰落。”

在现代社会,可能消失的是某一意识形态,而不是整个意识形态,只要意识形态延续下去,其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就存在着。

政治力量的整合与分裂:

1,政党是冲突的力量与整合的工具。

2,政府的整合与冲突功能。

政治体制中任何一个提出新要求的运动过程都具有以下入口:合法性,一体化,代表制度,多数权力。

激进主义与改良主义

现代主义与保守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的兴起,意味着教会影响力与传统道德观念的式微,同时也意味着世俗化和更自由的个人主义道德观念的发展,已经更开放的性观念的泛滥。

韦伯:“我们社会特有的紧张根源……迅速理性化……瓦解了传统的模式与象征……普遍的精神不安与焦虑。”

克己——纵欲,虔信主义——世俗主义,顺从——独立,效忠于权威——自负任性

欧洲的保守主义,有高度凝聚力的、稳定的、有教养的前工业社会,帝王与祭司、国家与教会的联盟,主张增强国家权力。美国的保守主义,反对增强国家权力,强调个人主义、地方权力、自由放任。

道德主义和暴力主义: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圣才出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5.1 复习笔记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是指人类活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遵循唯物史观来确定划分时代的标准:一个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a.科技和生产力的水平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可以把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机器时代又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和生产力有了更新的发展。以原子能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原子时代。 c.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又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仅能使人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 d.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问世。激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正在由电子时代迈向光子时代。 e.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导体研究获得发展,使金属材料的电阻在特定温度条件

下消失,具有超级导电功能。这种新技术使一些物理学家预言未来将是超导时代。 f.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获得大发展。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极小量度,如果金属、陶瓷等各种物质材料都纳米化,那么未来将是纳米时代。 g.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经使一种薄膜的生产成为可能,可用充气的方法使它膨胀起来充当屋顶,未来的建筑很可能就是这种薄膜建筑。因此有的化学家预言未来是薄膜时代。 h.天文学家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预言未来是航天时代。天文学家已经在设计未来太空站和月球的生产生活点,预计把人类送上太空和月球从事生产和生活。他们还预计未来要使火星地球化。 i.地理学家预言未来是大洋时代。在大洋时代,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将是大洋。海洋技术的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多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品。 j.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生物遗传工程将改变动植物的品种,创造人类所需要的新的生物品种,大大提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物工程还将用细菌的蛋白质来制造生物集成电路,用生物的蛋白体来取代硅片作为集成电路中的芯片,制造出超微电路的有机电子计算机。 上述种种说法,都是各个门类的科学家从各自门类的角度预测现在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新时代。综合起来看,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②科技全方位大发展,是指以往的科技革命主要限于某一学科领域。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所以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种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各科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互相交叉,彼此融合。 ③科技加速度大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后浪赶前浪,一日千里,速度倍增,突飞猛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卢梭《社会契约论》

学院:中原工学院 班级:RB软工移151 学号:201560140 姓名:袁若飞 2017年4月2日 摘要: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或称政治权利原理是法国思想家雅克.卢梭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在民主制度的基石。《社会契约论》是17世纪和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理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都是《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社会契约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得到集体体现。 卢梭的这本《社会契约论》亦被有人指出是法国雅各宾专政以及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思想来源。以我对于政治浅显的认识看来,是这本书中主权者即国家的在卢梭的政治理论中的崇高地位被有心的政治家所利用,演化为各式集权的民主主义。然而卢梭的思想对于现代世界的影响颇大,通常认为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其思想直接地引领着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并且当时的宪法性文献《人权宣言》也体现了卢梭的思想。甚至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亦可找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原型。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思想 看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话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从而了解了以前所学的“天赋人权”的理念来源自哪里。人类为了更加稳定和平和的生活反对集权和暴政,放弃自然社会中生而为人的权力和自由,而是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从而获得更有保障的自由。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类在国家之前是处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原始的感情状态,人们通过悲悯心和自爱心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但是他并不认为自然状态是理智的。尽管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而来的自由,但是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人们的财产和生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社会的契约,以确保每个结合者的各项权利得以得到国家的保障。在在建立契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舍弃掉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去实现集体的利益,去换取成为这个社会的公民应该享有的稳定和安宁,从而维护自己作为公民的自由。 两个世纪以前的这本著作中,卢梭就完整的呈现了人类社会的理想的状态,没有暴政与集权,取而代之的却是民主。全书几个核心的词汇:公民、主权者、执政者、法律和立法者。正是这几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本书不是对现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探讨,也不是历史哲学,更像是一种理想却又不同于柏拉图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由于本人以前从未涉及过《社会契约论》有关的内容,所以此次读书中,特意在图书馆借了两本相关的书籍,一本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契约论》全译彩图版进行入门学习,这本书图文并茂,不仅提高我对社会契约论的学习兴趣,而且一幅幅彩图加深我对当时那段历史的了解和记忆;第二本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卢梭与<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是纯文字版的,里面观点的阐述比彩图版的更加详细,可以加深我对社会契约论相关理论点的理解。下面的内容我是围绕彩图版的进行展开。 一、《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倡导契约自由、确定公共意志之书 彩图版的《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确立了政治体的概念,意即主权在人民;第二卷探讨立法和公意的问题,解释主权的理论,立法者和人民建制的理论;第三卷探讨政府形式的问题;第四卷探讨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指出国家的内聚力以公意的表达、公意和政府的平衡、公意的整体建立为前提条件。而每一卷都分成不同的章节进行详细的讲解,虽然没有读到卢梭的原著,但是通过读译本的了解,我发现这是一部倡导契约自由、确定公共意志之书。卢梭信奉的启蒙思想的哲学起点就是人被假定为天生自由的,但人类社会的现实是,人们生活在国家这一特别的社会组织中,人们服从着国家的权力、听从着政府的管理,所以,现实中的人是不自由的,是处处受到约束、束缚的。而我认为卢梭要探讨的真理源出于此:人为什么要接受国家的约束?或者,反过来说,国家凭什么可以约束个人?国家的权力及其行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是正当的?而他书中的中心论点就很好的阐述了这些问题:即人生而自由与平等,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国家的主权和立法权在人民,政府只是法律的执行者,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我认为卢梭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分不开的,18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漫长、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之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生产方式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一股新的社会思潮渐渐兴起,他们试图在旧的社会体制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合法、符合人性道德、保障人民权利的社会形态。于是,1762年《社会契约论》应运而生,对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它成为18世纪法国和美国资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社会契约论 读书报告

刺向封建专制的利刃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一、《社会契约论》创作背景 14、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经济开始逐步瓦解;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实力被削弱,适应资产阶级需求的新教形成,17世纪,英国爆发了著名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随后英国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这股“工业化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面貌;另外,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股时代的洪流。 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诞生了很多大师,这些大师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它们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新方向,适应了社会变革的新需求,提出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给我们的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大师们的作品仍然对我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就是其中之一。 二、《社会契约论》主要类容: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每卷论述的主题都不同。 1.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结构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决定的,不是天生的,这从根本上驳斥了“有些人生来就是被奴役”这一观点。同时社会也不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绝对的强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哪种强力可以迫使人一直服从,除非它可以使人自愿服从。 社会契约是最原始的约定。自然状态下侵害人类生存的力量超过了个人的限度,于是人类就要改变生存状态,转而走向联合,这样集体的力量便可以战胜、破坏力量,这是社会契约产生的原因。形成了约定后,每个人都在一个“主权体”的指导下共同平等地生活。这个“主权体”可以称为国家,而缔约者就是最初的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伟光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探索;韩庆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研究;牛先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下设薛广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下设贾建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人的学说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下设胡振良的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戴焰军的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张晓燕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宋福范的执政党意识形态研究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李俊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以及政治教化与社会认同研究。 一共有10位博导,其中王伟光导师是外聘的博导,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其他导师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本部一共有19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王伟光(兼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职务:常务副院长。

韩庆祥,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央党校,职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牛先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贾建芳,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胡振良,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职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主任。 戴焰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张晓燕,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宋福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李俊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及感受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及感受 《社会契约论》第一卷主要是讲契约论,第二卷主要讲的是主权论。我对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介绍。 第一卷 在这一部分,主要谈到约定和契约。 在第一卷的开头部分,卢梭提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p4)其实,就是说,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也要受到约束。在第一卷中,卢梭主要是为这种约束寻找一种依据。卢梭的观点就是,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所以,卢梭首先谈到了约定。 首先,他从家庭的角度来谈约定。家庭是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当孩子依赖父亲养育时,才依附于父亲。当这种需要停止,双方都恢复到独立状态。这时候,如果他们继续在一起,就需要靠约定来维系。卢梭进而将家庭放大到政治社会,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放大到首领和人民的关系。 之后谈到,社会秩序也不可能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最强者无法一直保持强势霸权,除非他把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而强力并不构成权利,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只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至此,卢梭为这种约束找到了依据——约定。同时,卢梭指出,在约定的情况下,并不能规定一方的绝对权威,另一方无限的服从,否者,这是无效而且自相矛盾的约定。 在约定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约定是社会契约的基础。卢梭提出一种假设,当人类达到这样一种境地,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使得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生存的时候,如果人们不改变生存方式,就会消灭。就“需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亦即那种能以整体的共同力量来保护和捍卫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的结合形式,而且在这种结合体中,每个人在与所有其他的人相互结合的时候仍服从他的意志,且仍像以往一样自由。”(p19)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订立契约产生国家,并将自己的全部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即共同体。 第二卷 这一部分主要谈到主权、公意、立法三个问题。 首先,卢梭指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的。主权的不可转让性,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依据。首先,主权是意志的体现,意志是无法转让的,转让意志意味着出卖人的本质属性——自由。其次,所谓主权,实质上是全体公民公意的体现,不同于狭隘的个别意志,是一种集体生命,只能在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中表现出来,因而无法转让。关

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 名词解释: 实证主义(孔德):基本信念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根本区别,应当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科学。基本原则:(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3)知识论都经验主义原则;(4)“价值中立”的要求;(5)社会科学是社会工程的工具与基础,科学使预测成为可能,而预测则有助于控制社会都过程与结束它的自发性与破坏性。因此社会知识本质上是实践取向的。 社会静力学(孔德):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理论,在于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哥哥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系统的运转就会发生障碍,造成社会病态。 社会动力学(孔德):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主要是运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的基本内容。 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理论(孔德):孔德认为,他通过研究人类的智力在各个方面和各个时代的发展,发现了一条人类智力必须遵循都根本规律,它是建立在我们的机体发展和历史经验事实所提供的充分根据的稳固基础之上的。这个规律是: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我们的每一个知识部门,都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或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神学阶段,中世纪以来的形而上学阶段,18、19世纪之交开始逐步进入的科学阶段。 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19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代表人物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俄国社会学家P·von 利林费尔德、德国社会学家A·舍弗勒等。 形式社会学(齐美尔):齐美尔认为,人们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存在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而这些形式就是社会学研究的内容,这就是齐美尔率先提出的形式社会学。 2.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1002 国政经外 走向自由的基石——读卢梭《社会契约论》有感 201055030 王缇萦 2011/4/30

走向自由的基石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有感关键词:社会契约自然状态人身自由公民社会公民自由 文章摘要:《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宝库中的得要经典之一,是西方17、18世纪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封建“君权神授”理论、争取平等自由的政治地位的思想武器。社会契约理论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家在政治上与法律上获得正当化的基础,同时亦为资产阶级国家以平等、自由为核心理念的法律制度得以确立并发达的先导。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社会形成以前的人们所拥有的人身自由和社会形成后人们通过缔结社会契约而拥有的公民自由,并指出公民自由由于有公民社会制度保障以及其自身的理性和道德性而优于人生自由。然而,这种理想化的自由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而未能真正为人们找到谋求政治权利和公益的正确出路。 一.重要内容 1. 人民主权说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人民主权学说。卢梭认为,主权并非自然产物,而是源自于人们自愿缔结的、使人们结合为一个共同体的 契约;主权的本质是人民的共同意志。 主权具有限制性和合理性。所谓限制性指的是主权只能涉及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主权,其所干涉的内容和个人自由存在着分界;而主权的合理性有三条原 则:主权来自于社会公约的约定授权;主权者服从对社会公约的约定义务;义 务约束平等以致公正。

主权的主体是主权者——集体行动的所有公民。主权者的意志称为公意,其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形成途径是投票。。主权者不能是政府,不能是议会,更不能是君主或其他任何国家机构。主权的本质是公意,意志是无法转让的,所以主权不可转让,其仅属于人民。同时,意志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只有政府的执行权才是可以分割的。 人民主权的主要内容是立法权。执行权是由立法权派生的权力,对立法权具有从属性。人民不宜直接行使执行权,但必须直接行使立法权。主权的行使方式是人民集会。人民只能以集会的方式成为实在的主权者,并且也只能在集会中行使主权——立法权,阻止人民集会就是阻止或篡夺人民主权。保障人民主权的关键点就是保障人民定期集会。 至此,人类民主政治理论至于成熟。 2. 人民直接立法 自由是人的本质,而人的自由除了为利益而转让外是不可放弃的。这就与要人们接受国家的约束并放弃之前的自由存在矛盾。能够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是让人民自己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的约束。当人们受到约束的规则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人们就是自由的。 国家建立之后,有可能从整体上剥夺人民自由、把人民变成奴隶的就是政府,尤其是专制君主形式的政府。政府作用只能被严格限定为执行法律,相应地,授予其执行法律权。人民保有并直接行使立法权。卢梭认为,当议员或代表代替人们集会的时候,就是人民丧失主权与自由的时候,因此其强烈反对代议立法,积极倡导人民直接立法。 法律的实质是人民的普遍意志,而主权的实质也是人民的公意。小国因时空资源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付诸实践,实际上是制定法律规则的正义追求与法律供给的效率的矛盾。人们长期得不到立法供给、长期享受不到这种“正义”的法律利益,以致人们实际上仍然是在没有法律的不正义中生活,这种立法方式所追求的正义法律就没有社会意义和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相关政治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政治课。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政治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社会现象,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情感观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兴衰、共产主义理想。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透视乌托邦,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1)列宁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历程。 (2)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诞生。 (3)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确立。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的本质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 (3)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阅读法:朗读和背诵 2、讲授法:讲演法和讲练法 3、对话法:讨论法和辩论法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的起源与三大学术传统的确立 孔德最先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其科学方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精神就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与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孔德认为社会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孔德就是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入手来分析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因为她认为智力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基础。);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就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然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也不例外,社会学就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在孔德瞧来,在各门科学中最为复杂、最需依赖其她科学的发展而得以产生发展,属于最高层次的科学。社会学具有完善地应用实证方法的特点,它把先前的一切科学作为源泉,所有其她学科都为它作了准备。)。孔德用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不够充分。 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对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斯宾塞以生物有机体来类比社会,认为社会就是一个有机体。因此,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瞧成就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社会有机体的进化。斯宾塞认为,进化就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与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与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斯宾塞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就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就是一条公理。她认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就是自然与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社会进化如同生物进化,被生存竞争的原则所支配。她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分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与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如结构、功能、分化、等仍就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但与孔德类似,她仍然就是以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性、相似性作为社会学这门关于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根据,仍然就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搬用于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与命题。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在第一卷,作者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样看似矛盾的命题开篇,试图探求社会秩序中,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下,构建合法的而又确切的政权规则,将权利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正义和功利不致有分歧。对于自由,人人渴望,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句话令人费解。面对强力人们服从是正确的,人们打破强力重获自由,更加正确,那么社会秩序的建立靠的什么?他们这样做的基础是什么?作者引出了答案:约定。 论最强者的权利,最强者的权力即强力,即使这样,他不可能永远做主人。唯一保证是通过把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这一形式,使之合法化。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具有服从的义务。这样巧妙地转化,使得强力之间的冲突不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地,中间冲突的解决通过中间机制或许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这可谓是人类理性的伟大胜利! 放弃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自己的权利,甚至放弃自己的义务。在这里的自由应该是怎样的?“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损失的,是他们的天然的自由和他们企图取得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利,而他们的得到的,是社会的自由和他们对他们拥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以个人体力为

界限的天然的自由和受公意限制的社会的自由加以区别,把依靠个人强力或最先占有权而拥有的财产权和根据正式的身份而拥有的财产权加以区别,除此之外,应加上得自社会状态的道德的自由;只有这种自由才能使人真正成为他自己的主人,因为,单有贪欲的冲动,那是奴隶的表现,服从人们为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才能自由。”这段论述有三个问题,第一,社会契约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社会契约?契约与身份的关系。第二,公意如何确定?第三,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审视全卷内容。 首先,社会契约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社会公约是使政治体对自己的成员拥有一种绝对支配的权力。社会契约的目的是旨在保全缔约者。谁要达到目的,谁就需要有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手段是同某些风险分不开的,甚至同某些牺牲分不开的。谁要依靠他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谁也应当为了保全他人而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其内容应该天然的包含自由与平等,自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前文已经论述过依社会契约自由存在的形态。平等则是自由的保障,非指一切人的权力和财富是绝对相等的,是指,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成为暴力,而必须按照等级和法律行使;在财富方面,任何一个公民都不能富到足以用金钱去购买他人,也不能穷到不得不出卖自身。要求大人物必须节制

(带目录)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笔记)

目录 第一讲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1) 理想诉求和阶级立场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1) 革命战略的两重线索和三次变奏 (1) 二、列宁的建党理论与革命战略: (2) 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2)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策略: (2)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2)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2) 四、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 (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

第一讲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二、列宁的建党理论与革命战略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四、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①理想诉求和阶级立场 1.理想诉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894年恩格斯致朱·卡内帕 2. 阶级立场:公开宣布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原因:社会在物质利益面前总是分裂为不同集团。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六无”社会:无私有制,无市场,无商品,无货币,无阶级,无政治国家。 ③革命战略的两重线索和三次变奏 两重线索:客观的物质条件和主观的历史能动性 三次变奏:青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 1.青年时期:强调主观条件而非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 试问:德国能不能实现一个原则高度的实践,即实现一个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现有水平,而且提高到这些国家即将达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中年时期: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认为必须先资本主义化,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谈中国: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谈印度: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社会契约论 读书笔记什么的,在网上一找就是一摞,也可以不痛不痒的说一些“天赋人权”的主流观点。但是,如果只是将书中的观点概括、归纳、分类、列诉显然是件枯燥的活计。所以还是就某些观点进行论述,而不对全文进行结构理顺了。 首先是政治的由来。 关于政治,我们首先要理解国家的由来。 国家不是根据民族而产生的,虽然民族我们说是国家产生的重要基础,但是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国家不是根据地域产生的,虽然地形地域对国家的产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家不是根据经济划分的,存在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并不一定是属于同一个国家;国家也不是根据文化划分的,一个国家的内部可以存在多种文化,甚至是多种语言。那么,国家产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国家是由强力所主导的,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强力团体依靠武力跨越地域将经济上独立或者不独立的同一或不同民族的团体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并且维持有效的统治管理,是新居民在心理上认同其统治管理。强力团体的入侵和统治必须都是成功的。当然,国家形成后也会因为种种变数而分裂,其原因是统治后期的乏力与失败。国家形成的另一个来源在于面对入侵威胁下,某两个或多个团体的结盟且防御成功,最终演变成为一个国家。这种国家的建立通常是需要以相似的经济文化为基础的。 广义上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源的获取。而最初的资源获取手段无疑是暴力手段。直到大航海时代,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可以宣称将新发现的大陆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从这个意义上看,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并不像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军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一国或者集团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标和目的往往与利益有关。恰恰相反,军事先于政治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当然经济是军事、政治的基础是无可争议的。但军事最先与经济挂钩,成为早期实现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军事的破坏性力量得到了承认,以及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使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缓和的方法来显现经济目标。军事力量由实战作用转变为威慑作用,从而产生了政治。人们以经济目标为根本,依据自身的军事实力提出具体的目标和实现方案,诉诸于谈判与结盟方式理顺各方关系。在早期社会,与其说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不如说政治是军事的延伸。直到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及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完善,政治手段逐渐取代军事手段成为实现经济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政治和军事以及文化应该处于并列位置,没有理由说政治就高于军事和文化。 弱国无外交。前面的政治主要是对外而言的,对内的政治也是一样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政治就一定以为着一方对另一方的统治,统治的基础就在于暴力机关的存在:军人、人民警察、监狱等等。即使是基于契约而建立的国家,它建立的根本也在于拥有强力机关保证契约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综上,政治依旧是以军事为基础而出现的。 关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首先,我们要引入公意和众意的概念。 众意和公意之间经常综上有很大差别;公意指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边意志的综合。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综合仍然是公意。------------------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三章

《社会契约论》选章读后感

法学孙妍1203601100 《社会契约论》读书感悟 ——浅谈奴隶制与农民 奴隶,存在于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封建时期,奴隶制度是必然存在的社会结果。不仅奴隶被视为历史的长久不能遗忘的人们,农民这个居位最底层的群体也是历史长久不能忽视的。今天,我就谈谈在阅读《社会契约论》中有关章节—奴隶制时引发的思考与有关奴隶制和农民的大胆联想。 一、通过卢梭了解“奴隶制” 在古代,弱肉强食是社会现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不恒久不变的社会规则。败者不为寇便为奴,耗尽一生为败之代价,以求安稳生活在世界上,奉出自由,只求拥有一定供给。我想中国古代的奴隶制便是由此转换的。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奴隶不再仅限于败者,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的穷苦沦为奴隶,由此得到暖饱。 卢梭在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论奴隶制度”中谈奴隶制时提到,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权威,强力自身无法产生权利,人们之间的任何具有合法性的权威都需要建立在约定的基础之上。“既然一个单独的人可以转让自己的自由,使自己成为一个主人的奴隶;那么为什么整个人类就不能够转让他们的自由,使自己成为一个国王的臣民呢?”相对于卢梭对奴隶制的解释,格劳秀斯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卢

梭在书中认为,格劳秀斯所说的转让,实际上是涵盖奉送和出卖这两种意义。对于转让的奉送和出卖这两种含义,我认为奴隶更倾向于出卖。在我看来,奉送是有情原的,或者说有一定的回报更加贴切,回报并非只有物质,也可能是更友好的关系。出卖则可能是无回报的,是一味的付出以换取某种需求,带有强烈的交易性质。如果两个人之间成立了奴隶关系,那么身为奴隶的这个人并不是奉送自己,而是出卖自己,我们知道,奴隶是失去自由的交易,奴隶出卖自由求得至少生存权作为回报。但是如果全人类都在出卖自己,那么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拉伯雷说,国王如果没有供养也是不能生存的。可见,身为奴隶的主人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予自己的奴隶以供养,所谓生存权,也就成了被供养的代词。那么,奴隶制,是生存于君主制下的奴隶制,人们相信君主会带给自己安定的生活便甘愿成为君主的奴隶,为了得到君主的供养,细心地给予君主极大的供养。 卢梭认为放弃自由是一个人的权利,但不代表这个人拥有着放弃他的下一代自由的权利,然而,在下一代未成年时,父辈可暂时对孩子的权利进行监管与运用,这就造成了父亲权利的滥用,在未能为孩子带来福利与保护的情况下。他还说,“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要成为一个合法的政府,其条件是每一个新一辈的人都能自由地选择承认它或者放弃它;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政府就不再是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了。”那么也就是说,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如果想要合法,就必然是失败的,如果一个政府要实行绝对的专制独裁,那么它必然要不合法,违反人们的意愿,如果这样,那么这样一个独裁政府也势必失去民心,最终毁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