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完整版)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完整版)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完整版)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一、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与当代价值

(一)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

什么是健全人格?健全人格可称完美人格、优秀人格或理想人格,是各种积极人格特征的完美整合,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由于初中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机能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中,其健全人格的含义有其独特性。因此,初中生的健全人格是指在其人格结构中,具有普遍性、积极适应性的典型人格特质的健康和均衡的发展。国外已有研究证明,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不但会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等的发展,还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国内学者也非常重视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例如对初中生创新能力、自我控制等个别人格特质的促进研究。杨丽珠团队经多年对责任感、同情心、自信心等人格特质的培养实验,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提出了幼儿人格培养的理论观点,对幼儿开展了系统的健全人格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笔者依据杨丽珠、杜文轩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初中生人格结构由亲社会性、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5个维度17个特质(合群性、同情利他、攻击反抗、诚实守信、聪慧性、探索创新、自主性、条理性、计划性、坚持性、责任心、精力充沛、乐观开朗、善交际、情绪稳定性、情绪敏感性、情绪感受性)所构成。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就是要促进其人格结构中亲社会性等5个维度特质的均衡发展,将社会以及国家的文化道德属性蕴含其中,

形成我国当代和未来的中学生理想的健全人格。笔者进一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简称《纲要》)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将初中生人格结构5维度中的17个特质提炼整合为10个积极特质项,即合群利他、诚实守信、探索创新、自主进取、计划有序、自我控制、责任心、积极乐观、善交际、情绪稳定。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以上述10个特质为目标,培养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有意识的人格发展教育,使其能够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做到悦纳自我、乐观开朗,与周围环境和人有较好的接触;有不断增强的独立自主性、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喜欢参与和创造;乐于与他人合作、待人真诚友善、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事有目标、有计划地认真执行,并能坚持到底,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平常心看待困难、干扰、挫折和诱惑以及成功与荣誉,有适当的情绪表达,能有效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二)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当代价值

首先,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是实施初中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及实践能力,还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终身学习的机能和方法,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时期各种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笔者在“辽宁省初一学生人格发展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简称“研

究”)中发现,人格差异在造成个体学业成绩高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人格5维度与各科成绩和总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即人格亲社会性、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发展得越好,学生的认知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语文成绩和总成绩越高。面对新世纪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他们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够积极地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素质教育应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并和谐发展,知识是迈向成功的奠基石,综合能力是个体向梦想冲刺的助力,而健全的人格在人生成败的道路上起着导航的作用。因此,对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是中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还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保证。

其次,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并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种体现并不是盲目、生硬地强迫青少年接受,而是通过健

全人格的培养,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根植于青少年的灵魂之中,让青少年从认知认同阶段转化为行动阶段,真正做到知、行同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价值观发展的主要心理前提,而青少年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速发展时期。个体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个体内在的和谐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应具有和谐的内在、良好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以及优良的意志品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必须培养青少年具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不仅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需求。

二、当代初中生人格缺失现状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会出现叛逆、不服管教等一些特点,会有意地抵触或反抗成人。情绪稳定性维度在青春期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情绪变化,这种联系在青春期早期最为明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通过“研究”中初中生人格自评量表施测结果可见,只有亲社会性维度刚刚达到“经常这样”的水平,即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会经常表现出关心他人、合作、谦让、分享、乐群、助人、讲礼貌等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初中生才能较好地适应生活。而其他四个维度的平均分数均未达到4分,即学生不会经常做出该维度相应的日常行为或不是较符合维度本身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在亲社会性、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

和情绪稳定性维度下得分未达到4分的学生分别占受测学生总数的44.4%、72.4%、62.3%、48.7%和71.5%,人数比例较大。受自身以及外界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青少年的人格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仰缺失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取向混乱不明,造成了青少年的信仰缺失。信仰缺失不但给初中生带来了精神的痛苦、生命意义的失落,还造成他们价值观的迷茫以及灵魂的空虚。青少年信仰缺失表现为个人信仰以及社会信仰缺失。一方面,青少年个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为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学习和生活抱着无所谓、无兴趣、无意义的态度。笔者在对辽宁省、浙江省136位初中教师关于“初中生人格问题”的开放式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智能特征维度中,有50%的教师反映初中生对新知识不感兴趣、毫无探索的意识;63.2%的教师认为当下初中生在自主进取特质上表现出依赖他人、没有主见。另一方面,他们缺失社会信仰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淡漠、主导信仰的动摇,主要体现在认真自控维度中。46.3%的教师反映大多数初中生在责任心特质上自我中心意识很强,而且从心底就不认同“责任”二字,集体责任感严重缺失。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娱乐媒体的过度渲染,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迷惑,不重视自身的前途发展,不能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

(二)道德品质缺失

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有关青少年由道德品质缺失导致的人格缺失问

题比比皆是,很多有着高智商、高学历的年轻人由于道德品质低下而走上了犯罪之路。有些青少年以利己标准评价自己,以集体主义价值标准评判他人。诚实守信问题是目前初中生道德行为缺失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前文提到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亲社会维度中有40.4%的教师反映初中生有“不遵守约定”的现象,而53.6%的教师认为当代初中生有“说谎成性”“抄袭、作弊”等诚信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受社会大环境下市场经济中不规范操作的影响,也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成绩、轻道德的导向有关。在对辽宁省人格问卷得分靠后的5%的初一学生研究中发现,亲社会维度水平主要受到同情利他、合群性和诚实守信特质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同情利他发展水平低下,是造成亲社会性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55.8%的初中教师也认为,多数初中生有“对他人不关心、不帮助”“嘲笑、捉弄弱势群体”的道德行为偏失的人格问题。“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德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仍有2/3的教师表示当下初中生“说脏话、不懂礼貌”“抗拒集体活动、不合作”。只有遵守道德准则,才能立足于社会,正所谓“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三)自我控制能力差

自我控制是理解自我与人格本质和功能的关键,也是人格及适应的核心概念。上文提到的研究显示,非适应型人格占总体的24.2%,该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上升。低控型和过度控制型都属于非适应型人格类型,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过度控制型人格的学生可能受到家长

或者教师的过度控制,其自我控制的灵活性较弱,存在情绪敏感、焦虑、强迫和退缩行为等内在问题。低控型的初中生做事易冲动任性,易从事冒险行为,不关心他人的感受,只在意自身的权益,面对诱惑缺乏抵制。因此,该人格类型的青少年会出现攻击性、违规行为、缺乏坚持性、学业不良以及拖延行为等外在问题。在认真自控维度下的坚持性特质上,54.4%的教师认为初中生存在畏惧困难、容易放弃的问题。由于缺乏安全感,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制型的初中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功能障碍。47.1%的教师表示初中生在外倾向维度上存在着不主动,甚至不愿与人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或者沉迷于虚构的网络世界的现象。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也表现在情绪稳定性维度上,近3/4的初中教师反映学生承受能力差,“经常因为小事而郁郁寡欢,面对问题不理智、走极端”。

三、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现代化人才的三大支柱,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主体灵魂,社会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然而,要怎样从这三个层面来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并重视榜样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研究者对进入名校的优秀学生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因素、自主学习能力与方法、勤

奋用功等几类影响因素中,家庭教育因素位居第一。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类型等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是普天下父母的美好期望,但是在大部分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误区。例如:重视读书学习,轻视劳动及其他课余活动;重视物质上的满足,轻视金钱消费引导;重视溺爱保护,轻视独立自理能力;重视生理卫生,轻视心理健康等,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这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误区,家长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转变“成绩至上”的观念,关注孩子和谐、积极人格的全面发展,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自身人格修养,做到知行统一,以德育人。所谓的“父母意识”,不仅是针对孩子的,也是针对家长自身的。家长对子女要有合理的期望,尊重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不断改善自己的观念并调适自身行为。

其次,家长要改变不当的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溺爱型、专制型及忽视型。青少年发展的关键任务就是自我统一性确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并立足于此进行教育,不过分控制也不过分溺爱。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足够的空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自我价值,悦纳自我,成为人格健康的人。健康向上的家庭氛

围,不但需要夫妻关系和睦,还需要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家长与孩子自由开放、平等式地交流沟通,积极互动,相互理解,多陪伴、多倾听,尤其有助于孩子情绪稳定特质的培养。

再次,家庭教育不能忽视榜样的作用。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与学习者经常有固定交往的人,往往也就界定了学习者反复观察,因而学习得最彻底的那些行为类别。”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模式会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会无意识地“遗传”到家长的某些行为习惯。如果家长勤劳节俭、讲究卫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孩子往往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其诚实守信、自主进取、计划有序等特质的培养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家长不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孩子起到的将是负面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自孩子出生起就对其产生了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健全人格教育的基本方式,相比学校和社会层面的人格教育要强烈、深刻得多。

(二)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关注教师健全人格塑造,并通过教育载体实施健全人格教育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机构,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具有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因为不同的学校环境而有所不同。学校环境主要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育关系以及学校制度等方面来建设。首先,良好的学校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的外显标志,又是学校良好精神风尚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条件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

一定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学校可通过橱窗文化宣传、结合节日开展文娱竞赛、课外实践等活动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促进学生善交际特质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其次,健全的管理制度更是建设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优良校风的保障,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可通过完善、健全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公平的考核评估,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来促进其良好品质的提升。再次,在学校教育中,不但要将人格教育贯穿到平日的教学之中,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预防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尤其是要选取合适的教育载体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教育载体应以活动为主,可采取心理剧、团体心理训练、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设置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互动体验以及反思分享,避免成为学科知识普及教育,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其中。

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人格具有育人性、示范性、完美性以及发展性。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即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主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有自塑的动力,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其次,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实践。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健全

人格当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展现。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加深对自身以及教育工作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自我效能感。将自身的实践与认知统一起来,经过不断反思自查、再认识、再实践,进而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自觉性。再次,教师要加强抗挫折能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第一步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缺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师生的日常交往互动中,教师的人格发展影响着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三)大力宣扬社会主流文化,提高媒体传播素养,以净化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人文环境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外,社会环境对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其范围包括社会文化、大众媒体、网络传播等。其中,社会主流文化所宣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需要被同一民族成员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他们的人格塑造起着主导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转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情况下,更应该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普及主要靠广播、书籍、影视、网络等传媒方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支柱。个体的健全人格发展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然而,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如果过多包含暴力、犯罪、色情、迷信等负面信息,无疑会阻碍初中生的正常人格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规范社会文化传

播,提高媒体素质,尤其是网络媒介资源,建立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媒介体系。例如,有关部门做好媒体的导向工作,建立适合学生的校园网站,对于消极反面信息严惩不贷、激浊扬清,进而不断净化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人文环境。

(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发展

在对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基础,而社会是一个大的“舞台”。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密切联系。无论是美国家校合作的PTA模式,日本的“学社结合”,还是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合作模式以及香港地区“商校家长合作”等模式,都为我国提供了实践经验,有利于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健全人格教育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校合作的本质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首先,学校要引导、鼓励、接纳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当中,而家长应主动积极地反映家庭教育问题并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工作。虽然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展了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然而依然存在教育目标不完全统一、交流单向、关注内容狭窄等问题。因此,作为健全人格教育主战场的学校,要及时解决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家校合作的双向交流(例如班主任与家长电话联系、学校召开家长会、建立微信意见平台等),统一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的目标与相关内容。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来提高家庭教育素

养,也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社会上应积极快速形成家庭教育的支持网络,大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社会上有关组织,例如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可以对家庭中健全人格教育的实施进行督促和引导。同时,社会教育机构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亲子活动,开展人格教育有关培训,有益于家长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改变教育观念、破解教育困惑、分享教育心得、增近亲子关系等,进而提高家长的人格教育素养。再次,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共享资源的方式来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通过有关部门或者机构,统筹校外活动、提供适合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校外场所,譬如下乡学农、部队学兵的校外活动,对初中生责任心、自我控制等人格特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应加强完善社会基础文明建设,取缔学校周边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娱乐场所,促进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但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每位教育者、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对初中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其良好的自我认知和人格统一,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均衡发展,有利于增强其应对压力、挫折的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其应对挑战与参与竞争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为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