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

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2、人格因素及类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因素

高分

低分

A 乐群性

热情

孤僻

B 聪慧性

聪慧

迟钝

C 稳定性

稳定

E 恃强性支配

顺从

F 兴奋性轻松

严肃

G 有恒性坚定

多疑

H 敢为性冒险

畏怯

I 敏感性灵活

自恃

L 怀疑性刚愎

M 幻想性任性

稳妥

N 世故性精明

天真

O 忧虑性烦恼

安详

Q1实验性激进

保守

Q2独立性自负机智附和

Q3自律性自律严谨不顾大体

Q4紧张性

紧张兴奋

闲散宁静

(2)、健全人格类型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第一,内部心理和谐发展。第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第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型”:

①有自我扩张的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③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④具有现实知觉;⑤客观地看待自己;⑥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⑦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型”:

①能充分地、准确地认识现实;②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能做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纳;

③有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④经常关注社会上的各种问题;⑤喜欢独处,有超俗的品质;

⑥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⑦高品位的鉴赏力;⑧常有高峰体验;⑨能建立持久的友谊;⑩民主的价值观;⑾较强的伦理关系;⑿不带有敌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⒀有创造性;⒁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3)、病态人格类型

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特点是缺乏道德感和内疚感,没有怜悯心、同情心,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挫折容忍力低,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②偏执型人格障碍。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善诡辩,富有攻击性,服饰、仪表不顾习俗等。③回避型人格障碍。特点是行为退缩、自卑,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受批评指责后常觉得自尊心受创伤而痛苦、羞怯,害怕社交活动等。④依赖型人格障碍。特点是缺乏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他人,过分依赖他人,很幼稚顺从,总是怀疑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任何方面都很少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3、人格与人生

(1)、人格与职业

①教师与医生开朗----沉静

②商人与农民圆滑----质朴

③诗人与军人自由----服从

④演员与记者浪漫----敏锐

(2)、人格与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与刘邦李白与杜甫

4、人格在教育中的意义

(1)、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人格标准

孔子:刚、毅、木、讷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格思想的评价:

孙隆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①他制他律的人格----渠道化的“做人”方式。②自我压缩的人格----逆来顺受、“存天理,灭人欲”。③没有“个性”-----难于维持人格的完整性。

梁漱溟:(中国)个人人格隐没,向里用力;(西方)个人人格分明,向外用力。(《中国文化的命运》)

(2)我国现代教育家关于人格教育的论述

蔡元培:教育宗旨是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健全人格指,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陶行知: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3)、西方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奇:人格本位论,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小原国芳:完人教育,即“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的教育

洛克:绅士教育的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

赫尔巴特: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的所在。

罗素:我愿提出四种特性,在我看来,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

皮亚杰:儿童的社会发展进程是从自我中心主义到相互性,从同化于尚未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之中到导致人格的形成的互相理解,从团体内混沌的无分化到以有纪律的组织为基础的分化。

二、对我国当代中学人格状况的大致分析

“你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低赞同度等级层。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5项:分别是(5)“独立思考”(4.4%);(6)“慷慨大方”(1.9%);(8)“有合作精神”(1.9%);(9)“尊老爱幼”(3.6%);(10)“勤俭节约”(1.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究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中等赞同度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四项:(2)“正义感”(8.2%);(11)“竞争意识”(6.0%);(12)“待人真诚”(9.2%);(14)“意志坚强”(8.0%)。其中(2)、(12)两项更接近传统道德对国人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虽对正义感有中等程度的支持,但结合“偶像

崇拜”中的仅5.8%的人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可见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渴望社会正义却少有人敢于身为社会正义的承担者。他们因为得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理解较少,故期望“待人真诚”成为普遍的社会环境。而展望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却是现代人必具的心理条件,

高赞同度的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4项:(1)“自尊”(14.2%);(3)“同情心与爱心”(11.0%);(4)“善良、宽容”(14.2%);(7)“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13.2%)。由此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中,以爱国为己任已受到高度赞同,强调自身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成为共识,这同几年来我们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当代中学生是爱国且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的国民责任,这是令人欣慰的。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人格,这对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最崇拜哪种类型的人?”

体育、影视明星(29﹪)(2)不崇拜别人(13.8﹪)

(3)军人(11.6﹪)(4)科学家(10.7)

(5)商界名人(8.9)(6)见义勇为英雄(5.8)

(7)政治家(4.9)(8)优秀教师(2.2)

(9)生产劳模(0.9)

(上海社会调查事务所《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

基本状况:

1、健康方面:①善良自尊。②有社会责任意识。③有正义感。④有同情心。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2、缺陷方面:①自我为中心。②怕吃苦。③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④虚浮焦躁。⑤团结协作精神不够。⑥易产生心理障碍。

3、背景原因:①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的两难状况。③社会文化的碰撞转型。“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消解。

三、学校人格教育及其内涵和外延。

人格教育是通过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渗透、约束,实现道德层面的个体心理的内化,形成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提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认识、评价和调节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客观现实的交往中,正确把握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概言之,人格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内涵上,就是围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品质的塑造,培养学生正确调整个人行为、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矛盾的能力,把感性层次的行为判断、习俗随从、个人动机,上升到道德判断的理性层次,实现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统一。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关心同情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在外延上,①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②注重认知教育,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③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把情绪、情感、气质、动机、兴趣等视为道德品质的基础。④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明理、警醒和觉悟。四、实施人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

(1)学校“四育”。蔡元培先生指出:“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劳动教育”的意义。他说:“教育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

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为了社会,为了未来的这种劳动,便成为陶冶孩子们品德的学校。”人格教育就是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

(2)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环境及其教育。(曾子、曾国藩、傅雷)家庭教育在方式上大致可分三类:①权威型教养方式。②放纵型教养方式。③民主型教养方式。学校要注意和学生家庭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生活学习的情况。有时还需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社会影响。要引导学生积极接受社会的正面影响,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个体自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自省,见贤思齐,知错就改,自立自强。

方法:

环境熏陶

健全人格的培养凭说教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环境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荀子就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美丽的校园、纯正的校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秩序,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一种春风化雨的作用。班集体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就是一个道德自律很强的集体,学生大多能以一定的是非标准去评价和约束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即使个别学生发生不良行为,他也会在大多数人的鄙夷和批评下感到羞愧不安并自觉加以改正。这既是一种道德感染,也是一种心理“从众”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所介绍的帕夫雷什中学就非常注重学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用。

(2)健全制度

个人行为不能没有制度的约束,制度是建立和谐关系的条件。合理的制度在学生良好品格和个性的培养中起着一种引领警示作用。学校制度既要体现社会道德规范,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制度约束、批评训诫学生与关心爱护学生并不是对立的。比如如何处理手机管理、早恋的问题等等。

(3)榜样感染

榜样是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具体化、人格化,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鼓动力。梁衡在《人格在上》一文中写到:“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一部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就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着人格精神的星座。不可想象,当历史长河中缺了这些人格坐标后,就如同缺了许多改朝换代,惊天动地、里程碑式的大事。”学校教育中,榜样感染包括英雄伟人的事迹、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学生的模范表现等。班主任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积极重要的影响。班主任优良人格的表现:①爱岗敬业。②公平公正。③灵活果断。④严肃亲切。⑤知识丰富。做到以热爱激发热爱,以情感唤起情感,以人格塑造人格。

(4)活动教育

开展健康有益活动,是实施人格教育的又一重要方法。比如升国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的情怀;“艺术节”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献爱心”教育学生同情关爱他人;“成人仪式”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运动会鼓励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等等。

(5)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不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要通过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怀疑感、自信感的培养,促进学生“求真”品格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健康的心理。文科课程人文蕴含丰富,

理科课程科学精神突出,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自然渗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培养锻炼学生健全人格的广阔天地。军训、学农、参观访问等活动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而且能磨练他们的意志,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7) 个别关注

对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恰当措施及时疏导沟通,帮助其克服这种障碍。

五、学校人格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1、人格教育与德育

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转型时期学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格教育主要着眼学生的心理、个性、情感,更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人格教育与智育

智育中可渗透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又为智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利的条件。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教育侧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节。

3、人格教育与体育

健强的体魄是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体育是实施人格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

4、人格教育与美育

两者间有重合之处,如都关注学生的道德品性、身体素质,都是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但也有差别,前者更多着眼个性心理,后者更多关注情感体验。

附:武汉中学人格教育研究介绍

(一)、课题(《董必武人格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学生人格教育的研究》)的意义、依据和目标:1、意义:我国文化转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独生子女多、社会接触面小、学习压力大)而带来的学生人格不够健全(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虚浮焦躁)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依据:(1)董必武“朴诚勇毅”人格教育思想。它既包含了我国儒家对于仁德之士的人格要求(“刚、毅、木、讷”),又体现了现代先进知识分子、共产党人的人格追求。(2)现代心理学理论。一是对“人格”的定义。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力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我们在研究取其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二是人格形成的条件。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1)天生的潜能。(2)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3)独特的经验。我们的研究着眼于第二个条件。

3、目标:从道德和心理两个维度,“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研究的过程、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于2008年由省教科所规划立项,并通过了开题论证。

1 成立课题组,进行任务分工。

2 学习领会人格教育的思想理论。(1)结合董必武同志的教育实践,深入发掘其人格教育思想的内涵。(2)学习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格的理论,并由本人给全校教师作《人格教育概说》的报告。

3、构建训导体系。把董老“朴诚勇毅”人格教育思想具体细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和学校日常管理的细则。编印《修身周刊》,用儒家文化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格品行的教育引导。

“朴、诚、勇、毅”人格培养“三维”立体训导体系架构示意图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朴、诚、勇、毅”系列训导目标构想是:

1、“朴”系列训导目标:

穿着朴素、不攀比吃用俭朴、不羞愧勤俭节约、不浪费

学习踏实、不浮躁朴实纯真、不做作朴实直爽、不浮夸

朴实厚道、不自私朴素大方、不猥琐朴质高雅、不庸俗

2、“诚”系列训导目标:

内诚于心、不欺己外诚于行、不欺人诚实学习、不作弊

诚实学问、不装懂诚心待错、不固执诚恳道歉、不丢人

真诚待人、不虚假诚实守信、不欺诈忠诚自己、不虚荣

忠诚学业、不懈怠忠诚祖国、不背叛忠诚于党、不丧志

3、“勇”系列训导目标:

勇敢威武、不畏惧勇敢作为、不鲁莽勇敢果断、不迟疑

勇猛精进、不遗憾勇于质疑、不耻问勇敢交往、不孤癖

勇敢合作、不封闭敢于挑战、不逃避勇于负责、不敷衍

勇于实践、不怕苦勇于竞争、不怕输勇于创新、不怕错

4、“毅”系列训导目标:

有恒有毅、不懒散刚强坚毅、不娇气学贵有恒、不松劲

坚定有毅、不屈服持之以恒、不退缩百折不饶、不放弃

坚毅刻苦、不服输坚毅不懈、不低头自强不息、不言败

(训导约束可起指引成长方向的作用,要见成效仅靠训导是不够的。我们的途径是:训导与自育,引领与自省,熏陶与自养,就是把外育与自养的紧密结合起来。)

4、创建活动平台。(1)常规活动(军训、学农、成人仪式、艺术节)与特别活动(“阳光义卖”、“城管卫生革命”、赴老区参观访问、模拟联合国活动)相结合。(2)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3)全体参与的活动与代表参与的活动相结合。总之,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学生欢迎,家长支持。

5、注重榜样引领。(1)董必武等同志的崇高人格精神。(2)社会模范人物的精神事迹进校园。(3)成立志愿者团队。(4)评选“校园百花奖”(朴诚勇毅之花)以及市区“文明班集体”“三好学生”等。

6、加强环境熏陶。(1)利用董必武纪念馆,对学生进行校史和人格理想教育。(2)校园文明卫生环境。(3)班级文化建设。(4)校园宣传栏。

7、重视教学渗透。(1)加强教师的人格自律,强调以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作学生的“成长导师”。(2)做到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了解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语文的“课本剧”,政治课的“辩论赛”等等。

(三)、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组织力量编印了《修身周刊》一书,有10几位教师分别撰写的20余篇研究论文在省市刊物发表或参加竞赛获奖。2008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共青团十佳示范学校”、“武昌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标杆单位”。有杨筱钰、汪明珺等180多名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

或“优秀学生干部”,有王敏、吴东生、法晓琳等20多位教师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在“人格教育”的影响推动下,我校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教师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行为举止、文明素养得到普遍提升,从而受到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2011年武汉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群众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评为“群众满意的中小学”。《湖北日报》2012年12月22日以《高举人格教育的旗帜》为题,报道了我校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说,具有本校传统特色的“人格教育”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着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6—7岁的幼儿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那么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1、要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太多,致孩子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孩子长大后是很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 2、要鼓励孩子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家长正确的教育会使儿童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权益,谅解别人短处和失误。这样的人格特征,就会使别人乐于与他交往。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事,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不与其他孩子接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孩子而贬低别的小朋友。同样,对孩子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4、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打骂儿童、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儿童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儿童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5、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切忌娇生惯养。为了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性。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健全人格课题阶段报告1

《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一)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农村教育工作岗位已经连续工作二十一年。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没有孝敬老人的意识,有的孩子没有人生目标和理想,有的孩子做事没有自主意识,依赖他人现象严重,甚至有的孩子连一颗善良的心也没有,我觉得我种种现象可以概括为人格不健全。本学期,我查阅了关于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大量资料,对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含义及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和课题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现对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的认识做以简单的总结。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这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相应的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那就说教师不止是传授科学知识,并且要肩负着培养 - 1 - 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但在我国以前的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等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深深存在着,当今的教育依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并且加强教育中人格的培养,就可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浅谈家庭教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家庭教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 广泛关注。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已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父母绞尽脑汁弹尽竭虑终不能如愿,有的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明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 人格的塑造有多么的重要了。自从孩子哇哇坠地来到人世,睁眼面对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孔圣人曰:“人之初性本善”。初涉人世的孩子本身是无质的区分的,他们清亮的眸子里看到的只是一个纯净无邪的世界。随着一天天的成长,受父母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影响,越来越显示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体性差异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哪 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因为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生怕有一点点的差错和闪失,也有的父母因为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辈总用“隔辈亲,奶奶孙子无大小”的话阻拦大人管教孩子,为了省事,也为了免惹爷爷奶奶不高兴,便对孩子放任自由和管理,凡事顺着孩子,任其作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浪就是养成了自以为是、听不进相反意见,自负而飞扬跋扈的恶习。

伟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生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 的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里可见一斑了。作为一个家庭,孩子是个体的,但相对于社会的一个细胞,他们又都是属于群体的,父母的责任不只是为了繁衍生息,把他们拉大成人就尽到义务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他们成才,最终能在滚滚的社会洪流中经得起风浪的拚打,成为中流砥柱。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已经非常的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 育了。他们想充分调动孩子大脑的每一个细胞,从小培养孩子成为天才:二三岁便让他们学唐诗、练英语、学习画画,练习舞蹈。。。”这也成为他们在别人面前炫耀孩子资质的本钱。他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听话、懂事、有礼貌、要懂得谦让、要与人为善,要好好学习,要。。。。。总之要求都是很合理的啦!一方面他们在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自己却犯着类似的错误:要求孩子听话却从不去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要求孩子懂事自己却“不讲理没商量”;要求孩子谦让与人为善,自己却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脏话满口,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没有耐心讲解和探询,甚至不懂装懂唐塞忽弄孩子,或让孩子问个大张嘴而羞恼成怒。曾见过一个很可笑的场面:某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参加生日派对,她给孩子拣这挑那,唯恐孩子吃亏,看的出来那孩子很霸气,凡事都得让着他,不然就不依不饶的,朋友的孩子比她的孩子稍大点,那朋友就总是说“让着点,你是哥哥,要爱护小弟弟。。。。”可以想象不同的两种态度,反映出来的状况肯定天壤之别。后来也是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如何使学校的教育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如何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如何使学生个体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课题。 1994年5月24日,江泽民同志为“雏鹰行动”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勉励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我们认为,江总书记的题词为我们指明了21世纪人才完美人格特征的基本内涵。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曾指出“如果在儿童的早年,不能合理地教育儿童,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培养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同时,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认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行为特征的核心理念是:在学会做人方面,其核心是明礼诚信,有爱心;在学会做事方面,其核心是追求效益,守规则;在学会学习方面,其核心是好学乐学,常创新。 目前在校的学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思考,缺乏责任心、危机感、使命感。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尤其要注重认真地领会并贯彻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本课题的研究以国家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为指针,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我校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

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全的人格 摘要:培养有道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中国素质教育的第一宗旨。大学生有知识和能力,但不一定取得的成功、成为有用之才, 要成为有用人才,还有一个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做事的问题,这其 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本文将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论述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字:人格健全大学生 研究人格有两个重要的价值,一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二是帮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可以去谈如何成功,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健全的人格更加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加速器。现在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格的内涵和影响人格的因素是什么?各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 作用;如何培养和塑造健全的性格。 一、人格的内涵和影响人格的因素是什么? “人格”一词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都有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格通常是指人的道德,也就是人品、品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和个性含义相同,都是指一个人在一生漫长的历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表现为稳定的和持续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主题。这些心理特点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总结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由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 二、各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遗传因素: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遗传是人格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使个人嵌入文化形态里。其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1.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doczj.com/doc/4b1497623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b14976231.html,43-1453/z.2008.04.033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有个人小时候成绩很差,初中差点没考上,高一留级,高二退学被迫读军校,后来他却成功地把卡内基培训引进到台湾,成为中文卡内基培训的创办人。这个人就是黑幼龙。不只是黑幼龙自己,他培养的4个孩子也一样有传奇色彩。 老大黑立言从小不用父母操心,出于对卡内基的兴趣,在耶鲁大学读完MBA后最终选择继承父亲衣钵;老二黑立国当年考过零分,在商场偷拿手套被抓,经历转变之后,成为美国当地一家医院院长;老三黑立琍小学五年级开始化妆,情感早熟,大学一毕业便与交往多年的男友完婚,放弃美国名校研究所,只为尽早过自己喜欢的家庭主妇生活;老四黑立行兴趣独特,追求完美,曾为圆明星梦奋斗,最终投身设计行业。最终4个孩子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旁人眼中也算小有成就、令人艳羡,让人不禁想去探寻父母教养他们的秘诀。 如今黑幼龙年过耳顺,他十分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教养子女的心得。他说:“教育子女就像养花。父母要沉住气等待子女成长,顺其自然,不要阻碍孩子的发展。”“慢养”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教育的重点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不是让孩子“成龙成凤”。其实,没有哪个父母不期望孩子超越自己,可如果“望子成龙”的目标——比如考入名校,选择热门专业——刚好不是孩子所喜爱的话,父母能不能退到后面,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并真心为他的决定而高兴?近日,笔者就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对黑幼龙进行了专访。 成绩不是衡量爱的标准 【父母可以强迫孩子学习,但是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学,否则所有的努

力都徒劳无功。】 黑幼龙不介意儿子童年很差的学习成绩,也从来不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强加在他们身上,而是让孩子能有机会犯错、反省,然后找到自己的路。黑幼龙不那么看重学习成绩,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我不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当然,我希望分数高一点儿,但我不会因为分数低就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觉得他坏。因为我当年成绩也不好,但现在也还不错,我很快乐,家庭幸福,同时也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这与我在学校的成绩无关。” 黑幼龙的二儿子黑立国在美国读小学二年级时,经常调皮闯祸。比如,把牛奶倒进除草机的油箱,想知道牛奶能不能代替汽油;拿着火柴,试图点燃路边车子的油箱。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在商场偷拿了一双手套被抓。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因为好奇,同学也会在商场拿小东西,但都没有被发现,所以他也想试试。从小爱玩,心思都不在学习上,所以黑立国成绩一直很差,但偏偏又很好强、好胜,脾气也不太好。 黑幼龙说:“在超市偷手套被抓,这在中国家庭看来是非常令人羞耻的事。当时,妻子坚持立国没有偷,她愿意把手套的钱付了,但是工作人员不肯,争执到最后还是签了一份文件才得以离开。妻子在车上情绪爆发,流泪哭喊,但没有发泄到孩子身上。即使发生了这种事,我跟妻子也不认为他是坏孩子。他只是因为一时好奇做错事。父母要问清事实真相,更要做孩子的靠山,要让他知道,父母会支持他,即使他犯错,只要改过,父母对他的爱永远都不会减少!” 黑立国人生的转折点是从加入摔跤队开始的。摔跤队里大多是黑人,学习成绩都很差。教练跟队员说,学校规定,参加摔跤队平均成绩至少要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人格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多个学科领域,但至今并无公认、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口语词汇中,人格指人的思想道德、品德、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生活习惯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性密切相联,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少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要善于把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我个人浅显的认为,班主任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 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 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要养成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你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等等。我们要善于抓最易疏忽的细微处,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 2 、在行为活动的关键处以身示教 关键处就是节骨眼上,有一次我在教室发现有个学生满面怒容,坐立不安。一询问,才知他的笔记本被另一个学生弄丢了,他准备兴师问罪,而且非要他自

培养健全人格,从已做起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从已做起 如果说把教育比作一座造就人才的高楼大厦,哪么小学的教育就是这座大厦的第一层基石,是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成形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而做为老师的我们是学生们人生成长旅途中的重要启蒙者之一,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我们除了教授给同学们学习的能力之外,帮助同学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既然全人格的养成这么重要,哪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教育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担任着12个班级的课程,每个班一节课,这也就意味着我每周至少有30分钟与孩子们交流的时间。每周30分钟的时间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么少的时间连讲课都紧张,且而下课后孩子们离开教室,要到下周才能来,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当然是班主任的任务了。其实不然,虽然孩子们每周和我相处只有30分钟的时间,但是这些孩子至少要教三年或四年,三四年中我们至少有480个30分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细算下来时间真的很多。而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期养成教育,我们有哪么多的时间来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我想只要你愿意,一定会有收获。下面我结合自已工作谈几点做法。 首先,我认为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氛围和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从已做起,为同学们树力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实现自我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并能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老师要求学生做到,自已一定要做到,自己没有做到的,要求学生做到,学生心里一定不会信服,难以达到要求的目标。只有自已作好了,才能有资格教育学生做到。 其次,培养同学们健康的人格,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正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开朗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所在在每个学期开学,我的第一节课就是常规教育、调整座位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秋炉乡校陈武斗(2008-11-15) 每年我们都会从各资料上看到发生在国各地几则学生因各种各样原因自杀的消息,深深感到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其实我们作为教师,因为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自身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健全人格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特别是青少年,积极促进平衡、协调而统一的自我意识的建立。这需要从几个方面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着手。 一是优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一个人从上幼儿园始起直至大学毕业一般都要接近二十年,也就是说在校园里接受各方面教育最重要的黄金时间,优化校园环境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国家对教育支持强度的增长,各级各类学校用于硬件建设的经费相对宽裕。如何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增加珍爱生命的内容?这往往还是学校考虑不多却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唯有钢筋水泥的冷冰冰的校园环境,怎么可能让学生感到温馨呢?我们曾经看到过许多小学、中学和大学,既有建筑豪华的校园,也有建筑简陋的校园,但让我们产生心灵深处震撼的并不多。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尽管有的学校校园美丽无比,但只一味抓教学质量,甚至片面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才出现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

有严重的人缺陷,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和轻易对待自身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之相反有的学校虽然建筑简陋,可它们朴实的教育教学风格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简洁的校训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我想凡是站在这样简单的校训面前,每一天走进校园的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想一想今天应该怎么度过才不辜负这个亲爱的校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学校,加上融合着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和全体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必然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必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恩”意识,必然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是构建亲情化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亲情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塑造学生人格中具有巨大的同化力、约束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让学校拥有家的温馨与亲情,这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追求。记得我到过的一所学校,有一个“三元同心”的说法。“三元”包括三个三,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第一个“三”指三合一的组织结构,即学校、班级、小组;第二个“三”指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第三个“三”指学生成长的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同心”管理指以学生为圆心,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全方位改革学生素质评价,宗旨是三维同构:规范行为、调动情感、激发欲望;方法是两个结合:自然化与情境化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式有:喜报、成长档案、素质评价手册;操作程序分两个条块:班级评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着,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人格” 这个词在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含义。 从心理学上来讲, 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可从 气质和性格两方面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指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 征,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生理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形 成的心理、行动风格。它不但揭示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也 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对待自己、 他人及社会,以及一贯的思想、行动风格。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 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 业功能。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 育。人本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 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他 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童 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果遇到障碍,例如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孩子长 大的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 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 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 从我国目前及今后发展趋势来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越来 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在对幼儿应施加什么教育的问题上,许多 人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他们对幼儿强化的是智力教育,却忽略了幼儿

人格的培养,因而造成幼儿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实, 幼儿教育除智育外,还应包括体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尤其人格培养 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一个人的一生,活得有无作为、价值大小、幸福与否,主要体现 在他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上。做人与做事相比较,首先是做人,然后 才是做事。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教育幼儿将来如何做人的。智力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则侧重于教育幼儿将来如何做事。我们知道,根据 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在智力方面人们必须接受终身教育,这就意味 着,智力教育对幼儿的一生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健全 人格的培养,对儿童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奠基作用。这是因为 婴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善于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意 识单纯,加之,在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与爱恋,使父母 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对其幼小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 儿童通过父母长 期的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 观念, 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知道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等等。因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非常强调幼儿时期的人格 培养,他指出:“儿童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主要地决定于你们在他 五岁以前把他造就成一种什么样子。 假如你们在五岁以前没有按照需 要的那样去进行教育,那么,以后就得进行‘再教育’。”〔1〕他 还说:“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你们在五岁以前所 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2〕我国有 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为把孩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