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应用技术导则

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应用技术导则

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应用技术导则
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应用技术导则

济宁市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应用技术导则(试行)

1 总则

1.1 制定背景及目的

1.1.1 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方针、政策,配合济宁市《关于在新建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预制楼梯、预制楼板的通知》(济建节科字【2017】16号文)的顺利实施。

1.1.2 规范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在设计中的应用,促进预制构件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发展。

1.1.3 加强对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1.2 制定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 258-201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L18ZG40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

《济宁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模数协调技术导则(试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

1.3 适用范围

1.3.1 本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房屋建筑,建筑环境类别应为一类或二a类。当用于剪力墙结构时,剪力墙厚度应不小于200mm。当遇有板底表面温度大于100°C或有生产热源且表面温度经常大于60°C或板承受振动荷载之一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专门设计。

1.4 其它

1.4.1 采用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的建筑,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设计

2.1 基本规定

2.1.1 在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模数化和构件的标准化,应协调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2.1.2 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模数协调一致、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建筑的开间与柱距、进深与跨度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层高应采用竖向扩大模数nM(n为自然数,M为100mm)。

2.1.3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预制构件应符合模数协调原则,优化预制构件的尺寸,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同一建筑中同一规格的预制构件重复使用次数不宜少于10次;

2 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

3 拆分后的预制构件应与施工吊装能力相适应,并便于施工安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2.1.4 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的设计深度要求:

1 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包括各单体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结构类型;预制构件应用情况,专项设计说明。

2) 工程地点,工程周边环境(如周边交通道路);

3)设计依据及配套图集;

4)采用的材料及性能要求;

5)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检验要求;

6)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放要求;

7)预制构件现场存放和安装要求;

8)结构验收要求。

2 结构平面图: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用不同的填充符号标明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注明预制构件的编号,给出预制构件编号与型号对应关系以及详图索引号。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及板底标高,图示出预留洞口大小及位置。

3 预制构件应绘出:

1)构件模板图:应注明模板尺寸、预留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预埋件编号和标高;

2)构件配筋图:应注明断面尺寸,注明钢筋形式、规格、位置、间距、数量。

注:对形状简单、规则的预制构件,在满足上述规定前提下,可用列表法绘制。

4 节点构造详图:应绘制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的支座节点详图,叠合楼板的板缝构造详图,注明连接方法以及对施工安装、后浇混凝土的有关要求。

5 预埋件:应绘出其平面、侧面或剖面,注明几何尺寸,注明钢材和锚筋的规格、型号、性能、焊接要求。

2.1.5 建筑、设备、电气等专业应明确与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相关的专项设计内容。

2.1.6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应由相关单位完成,并由原设计单位确认,应满足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各专业和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2.2 材料要求

2.2.1 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和有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2.2.2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制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2.2.3 钢筋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2.2.4 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2.2.5 预制构件中采用的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规定。

2.2.6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2.2.7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或Q235B圆钢制作。

2.2.8 预制构件脱模、翻转、吊装用内埋式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定选用。

2.3 主体结构设计

2.3.1 当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仅采用叠合梁、板和预制楼梯构件,而竖向承重构件全部现浇时,其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结构抗震等级、结构分析方法同全现浇结构。但下列部位应采用现浇楼盖:

1结构屋面板、地下室楼板及顶板;

2结构体型收进处的楼层板;

3斜柱上、下端周围局部楼板;

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

5当采用可靠措施时可放宽以上范围(如增加现浇层厚度)。

2.3.2 当装配整体式结构中竖向承重构件非全部现浇时,其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结构抗震等级、结构分析方法及叠合楼盖的适用范围按现行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2.3.3 当进行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现浇楼盖和叠合楼盖,均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无限刚性,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

2.4 预制构件的设计

2.4.1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

2 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有关规定。

2.4.2 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各工况施工验算时,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2 构件脱模时,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或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宜小于1.5kN/㎡;

3 当有可靠经验时,动力系数和脱模吸附力可根据实际受力状况和安全情况适当增减。

2.4.3 预制构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外,尚应满足相关规范的防火要求;当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2.4.4 应合理选择吊装机具及吊点的数量和位置,使预制构件在脱模、吊装、运输及安装阶段满足设计要求。

2.4.5 预制构件中预埋件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等有关规定。

2.4.6 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嵌入表面的深度不宜小于10mm。

2.4.7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顶面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2.5 叠合楼板

2.5.1 叠合板的种类有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和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

2.5.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进行设计,并宜选用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中的标准板型。考虑运输条件的限制,最大板宽不宜超过2.2米,最大长度不宜超过6米,当超过6米时按现行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局部小房间可采用整体叠合板。

2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桁架钢筋一般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长条形板应沿长度方向布置;

2)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腹杆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4)桁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5)叠合板的预制底板厚度不应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当平面有较大的凹口或开洞时,其周边局部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80mm;

6)当预制底板胡子筋与梁纵筋冲突时,应调整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

2.5.3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

1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设计应符合《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 258-2011的要求,最大板宽不宜超过2.1米,最大板长不宜超过9米。

2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应满足以下要求:

1)叠合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20mm;叠合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80mm;

2)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底板厚度不应小于35mm;

3)当预制底板胡子筋与梁纵筋冲突时,可调整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也可仅在一端预留胡子筋。

2.5.4 叠合楼板的支座构造:

1 双向叠合板的预制板板端、板侧及单向叠合板的预制板板端伸入现浇混凝土梁或墙内长度为10mm;搁置在钢梁上的支承长度为50mm。

2 双向叠合板的预制底板板端、板侧及单向叠合板的预制板板端均宜预留胡子筋;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胡子筋在现浇梁或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2.5.4 a、b);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胡子筋在现浇梁或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2.5.4 c、d)。当根据工程需要无法预留胡子筋时,其支座构造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的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图集的要求,且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80mm。

3 叠合板的预制底板胡子筋在钢梁上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0mm和5d(d为受力钢筋直径)二者的较大值,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2.5.

4 e、f)。

4 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上述第2、3条的要求;当板底分布钢筋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的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2.5.4-1)。

5 当单向叠合板的板侧与梁或墙之间有后浇缝时,板侧支座构造按图2.5.4-2执行。

2.5.5 叠合板接缝构造:

1 单向叠合板板侧应采用分离式后浇接缝,双向叠合板应采用整体式后浇接缝或无接缝布置,布置形式见图2.5.5-1,其中双向叠合板整体式后浇接缝宜设置在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

2 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后浇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图2.5.5-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

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

宜大于250mm。

3 双向叠合板应采用后浇带式整体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弯折锚固、机械连接;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为直线形(图2.5.5-3a)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90°或135°弯钩(图2.5.5-3b、c)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有关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90°和135°弯钩钢筋弯后直段长度分别为12d和5d(d为钢筋直径)。

2.5.6 与叠合楼板相衔接的梁的箍筋构造: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受扭时的箍筋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图2.5.6 a);非加密区的框架梁箍筋及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框架梁加密区箍筋可采用组合封闭箍筋(一)(图2.5.6 b));次梁的箍筋可采用组合封闭箍筋(二)(图2.5.6 c);其中,开口箍筋上端应做成135°弯钩,箍筋帽可一端采用90°弯钩,另一端采用135°弯钩,且135°弯钩和90°弯钩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交错布置。

2.6 预制混凝土楼梯

2.6.1 住宅建筑楼梯:

1 住宅建筑双跑楼梯的优先尺寸应根据表2.6.1-1选用。

表2.6.1-1双跑楼梯尺寸(mm)

层高梯段宽度踏步宽度每跑梯段踏步数楼梯平台最小宽度

2800 1180 260 8×2 1300

2800 1180 260 9×2 1300

2900 1180 260 9×2 1300

3000 1180 260 9×2 1300

2 住宅建筑单跑剪刀楼梯的优先尺寸应根据表2.6.1-2选用。

表2.6.1-2单跑剪刀楼梯尺寸(mm)

层高梯段宽度踏步宽度每跑梯段踏步数楼梯平台最小宽度

2800 1160 260 16 1300

2900 1160 260 17 1300

3000 1160 260 18 1300

3 住宅建筑预制楼梯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标准板型可参选图集《预制钢筋混凝土

板式楼梯》15G367-1,非标准板型可参照该图集另行设计。

2.6.2 公共建筑楼梯:

1 公共建筑宜采用双跑钢筋混凝土板式预制楼梯,楼梯的优先尺寸宜根据表2.6.2选用。

表2.6.2 公共建筑双跑楼梯尺寸(mm)

注:当梯段宽度为1830mm时,可采用梯段宽度分别为900mm、930mm的两块梯段板拼接。

2 梯段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梯段板面、板底均应配置通长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具体设计可参照图集《预制钢筋混凝

土板式楼梯》15G367-1执行。

2.6.3 预制楼梯与支承件之间的连接:

预制楼梯与支承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采用简支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制楼梯两端宜分别设置固定铰和滑动铰,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表2.6.3的规定;

2 预制楼梯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有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具体构造可参照图集《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执行。

表2.6.3预制楼梯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

2.7 内隔墙

2.7.1 内隔墙设计宜采用装配式部品,该部品主要分为龙骨类、实心板类、空心板类和复合夹心

板类,如:轻钢龙骨石膏板、蒸压砂加气混凝土(ALC)墙板、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CF)墙板、空心石膏板、胶粉聚苯颗粒复合夹心板等。

2.7.2 内隔墙板的设计应满足防火、隔声要求;分户墙及楼梯间与户内之间的隔墙应满足保温要

求。

2.7.3 宜结合室内管线的敷设进行构造设计,避免管线安装和维修更换对墙体造成破坏。

2.7.4 内隔墙板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端部与结构系统应有可靠连接。

2.7.5 当隔墙板上需要固定电气、厨具、洁具等较重设备或其他物品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其承

载力应满足相关要求。

2.7.6 龙骨类隔墙宜在空腔内敷设管线及接线盒等。

3 生产运输

3.1 材料

制作预制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和钢材应满足《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规定的要求。

3.2 一般规定

3.2.1 预制构件应在工厂按照构件设计制作图要求进行生产制作,生产条件及设备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2.2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根据构件型号、形状、重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

3.2.3 在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应对各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上道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2.4 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应在显著位置统一进行标识,标识应满足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要求。

3.3 生产准备

3.3.1 混凝土原材料应按品种、数量分别存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和掺合料应存放在筒仓内。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原材料不得混仓,储存时应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2砂、石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存放,并应有防混料、防尘和防雨措施;

3外加剂应按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分别存放,并有防止沉淀等措施。

3.3.2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设计制作图,构件设计制作图应包含下列内容:

1单个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

2预埋吊件及其连接件构造图;

3系统构件拼装图;

4全装修、机电设备综合图。

3.3.3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生产方案,构件生产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生产计划及生产工艺;

2模具计划及组装方案;

3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4物流管理计划;

5成品保护措施。

3.3.4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根据构件的质量要求、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模具周转参数,确定模具设计和加工方案。模具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

1 满足混凝土浇筑、振捣、脱模、翻转、养护、起吊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便于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2 预埋管线、预留孔洞、插筋、吊件、固定件等,应满足安装和使用功能要求;

3 模具应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钢底模,侧模宜采用型钢或铝合金型材,也可根据要求采用其他材料。

3.4 模具组装

3.4.1 模具组装应按照组装顺序进行,对于特殊构件,钢筋应先入模后组装。

3.4.2 模具组装前,模板接触面平整度、板面弯曲、拼装缝隙、几何尺寸等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4.2的规定。

表3.4.2 模具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3.4.3 模具组装应连接牢固、缝隙严密,组装时应进行表面清洗或涂刷脱模剂,接触面不应有划痕、锈渍和氧化层脱落等现象。

3.4.4 模具组装完成后模具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4.4的规定,净尺寸宜比构件

尺寸缩小1~2mm。

表3.4.4 模具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3.5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

3.5.1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应满足构件设计制作图要求,宜采用专用钢筋定位件,入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骨架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

2 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骨架产生变形;

3 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牢固,垫块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

4 应按构件设计制作图安装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等。

3.5.2 钢筋骨架或网片装入模具后,应按构件设计制作图要求对钢筋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表3.5.2 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3.5.3 钢筋桁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表3.5.3 钢筋桁架尺寸允许偏差

3.5.4 预埋件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4的规定:

表3.5.4 预埋件加工允许偏差

3.6 混凝土浇筑

3.6.1 混凝土浇筑前,应逐项对模具、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片、预埋件、吊具、预留孔洞、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3.6.2 混凝土搅拌原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表3.6.2的规定。

表3.6.2 材料的计量误差

3.6.3 混凝土配合比和工作性能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方式。

3.6.4 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

2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模具、预埋件不发生变形或者位移,如有偏差应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3混凝土从拌合到浇筑完成间歇不宜超过40min;

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3.6.5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

1原材料的产地和品质发生显著变化;

2停产时间超过一个月,重新生产前;

3合同要求;

4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

3.6.6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结合面的粗糙度,可采用机械或化学处理方法。

3.7 混凝土养护

3.7.1 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蒸汽养护、覆膜保湿养护、太阳能养护、自然养护等方法。

3.7.2 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应严格控制升降温速率及最高温度,养护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养时间宜为1~2h,并采用薄膜覆盖或加湿等措施防止构件干燥;

2升温速率应为10~20度/h,降温速率不宜大于10度/h;

3养护最高温度为60度,持续养护时间应不小于4h;

4预制构件脱模后,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应立即覆膜养护。

3.8 脱模与表面修补

3.8.1 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后,养护罩内外温差小于20度时,方可拆除养护罩进行自然养护。

3.8.2 预制构件脱模应严格按照顺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方式拆模。

3.8.3 预制构件与模具之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进行脱模、起吊,构件起吊应平稳,应采用专用多点吊架进行起吊。

3.8.4 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5MPa,脱模后需要移动的预制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2 预制构件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20MPa;

3.8.5 预制构件脱模后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8.5的规定,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不应有严重缺陷。对于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进行修补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对于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修补方案应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之后进行修补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表3.8.5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判定方法

3.8.6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8.6的规定。

表3.8.6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可以评定为合格。3.8.7 预制构件脱模后,当出现表面破损和裂缝时,应按表3.8.7的规定作修补使用或废弃处理。

表3.8.7 构件表面破损和裂缝处理方案

注:修补1:用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专用修补浆料修补;

修补2:用环氧树脂浆料修补;

修补3:用专用防水浆料修补。

3.9 质量检查验收

3.9.1 一般规定:

1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配备满足工作需求的质检员,质检员应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2 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过程中应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检查、抽样检验和构件质量验收。

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叠合楼板施工 1.工程特点 1、本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及“样板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我司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二层时的10 个日历天内同步进行毛坯样板房、装修样板房的施工工作。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5mm叠合板+7.5现浇板。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施工道路见施工平面图) (2)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提前将一部分墙板和支撑运至施工处。 3、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墙板支撑体系:墙体可调支撑、锚固螺栓、膨胀螺栓、塑料垫片 楼板支撑体系:碗扣式脚手架、四向支撑头、木工字梁。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 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5、作业条件 (1)基础底板已按要求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并经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楼层平面放线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3)相关材料机具准备齐全,作业人员到岗。 (4)进入基础底板的临时施工通道已修好,运板车辆的通行要求,路面需要硬化且坡度不大于25度。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叠合板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三、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JGJ 1-2014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技术条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2、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技术及特点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叠合板施工可以实现“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具有以下显

著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结构施工质量明显提高,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板底平整度好,减少湿作业量。 (2)施工安全有效提高。采用叠合楼板使模板使用量大量减少,降低了模板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减少了安全管理难度。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操作简易,质量更易控制,安全可靠性更高。 (3)施工周期明显减短。叠合板施工周期可以提高至每层5天,快于传统现浇体系单层施工周期,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左右; (4)施工难度大幅降低,叠合板结构体系采用机械化吊装施工,大幅降低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量水电管线、预留洞口在工厂埋设,避免了传统结构水电安装施工可能出现的二次开孔、开槽及其不当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支撑钢管大幅减少,较大的支撑间隙给施工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叠合楼板

历史发展 预应力薄板叠合楼板1940~1942年间,英国P.W.埃伯利斯首先创议把下部用预应力薄板作为模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组成一个整体。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英国、苏联、瑞士、瑞典、法国、波兰、奥地利等国都开始采用这类楼板。60~70年代迅速发展,特别是法国和联邦德国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类房屋建筑中。中国于1980年进行试制。经过多种跨度和不同荷载的结构试验,1981年在北京27层高的西苑饭店工程首次采用,面积约2万米。此后,在一些高层旅游宾馆、办公楼、外交公寓、仓库等工程中,得到推广。 特点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应用范围及分类 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医院、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薄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 设计 叠合楼板要适应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和叠合成为整体而作为建筑物楼板部件的两种不同受力条件,与全现浇楼板、全预制楼板都不相同。预制预应力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通常采用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灌筑时间一先一后,龄期显然不一;硬化过程中由于收缩产生附加的翘挠,设计时对此应有所考虑。叠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证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共同工作的关键,必须进行验算,有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增加叠合面的抗剪钢筋。对于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各种受力状态要进行验算。预应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满足防火的要求。 生产工艺 预应力薄板一般采用长线台座法在预制构件厂生产。台座可设在室内,也可设在室外。要成对设置,以便组织流水作业。台座最好采用表面平整光滑钢制的热炕平台。有些非永久性的台座,也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水磨石抹面的台面。侧模要固定在台面上。预应力钢筋宜在薄板中心,防止放张产生弯曲。为了缩短生产周期,一般采用蒸汽养护。常用的方法是在养护罩内喷射蒸汽,同时在台面下敷设热水管或蒸汽管。为了减少钢筋由于温差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可采用两次升温法。薄板的堆放要注意垫块的位置,堆放存储的时间不宜过久。 施工工艺 预应力薄板两端伸入墙或梁内的支承长度约2厘米,用特制的承重支承架进行吊装。支

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施工工艺

预制叠合板吊装施工工艺 一、构件吊装方式 吊装构件吊装时现场工程师需在楼上旁站监督。 安全员每日排班巡查,巡查内容为吊点验收、吊钩吊梁悬挂检查(试吊30s)。 构件起吊时,首先由信号工读出构件总重,上报至塔司,复核塔吊吊钩此处吊运重量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复核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起吊。起吊后劳务队伍挂钩工人需对构件吊点进行检查,起吊0.5m后停滞一段时间,从而保证构件吊装时吊点、吊具、吊索的安全。 插图1预制叠合楼板吊装示意图

二、构件工艺流程 构件进场 叠合梁板起吊 复核叠合梁板标高 摘钩并重复以 上工序 合格 吊装前准备工作 偏移较小使用撬棍进行调节;偏移较大需要重新起吊落位 调节丝扣或重新起吊落位 不合格 叠合梁板落位 位置、标高确认 无偏移 偏移 测量叠合梁板底部的标高 支撑架体的搭设 放线 根据测量调节支 撑架体 插图2叠合板吊装工艺流程图

三、构件吊装方法及技术措施要求流程节点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弹1m 线和板底 支撑搭设 弹出开间内的1m标高线确认支撑布置平面图,支撑类型、立杆位置、 间距提前布置好 按平面布置图搭设支撑,通过立杆调节,确 保木方顶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支撑的数 量、位置 应根据策 划方案确 定不能随 意乱摆乱 放 2.确认 待吊构件 及起吊 对照吊装顺序图,确认待吊构件编 号,并在车上找到相应构件 根据板尺大小选择合适吊点数量(小于4m采 用4点起吊,大于等于4m,采用8点起吊) 用吊钩挂住叠合板上吊环,慢慢起吊,确保 各钢丝绳受力均匀 构件吊装 时遵循 “慢起”、 “快升”、 “慢落原 则”

3.吊运 及落位 按照指定构件吊运路线将构件吊运至 安装位置 在离安装位置1m高左右,静停,确认叠合板 方向,确保安装方向正确 确认方向正确后,每边一个操作工进行位置 控制,并缓缓下降 / 4.安装就 位及起钩 在叠合楼板于叠合梁搭接处,贴单向 泡沫胶条,保证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操作工4名,调整干涉钢筋,使得叠合板缓缓 降落至支撑面 调整叠合板的搭接宽度,受力端搭接距离为 15mm,安装完毕后取钩 叠合板伸 出钢筋易 与梁箍筋 及剪力墙 钢筋干 涉,需人 工调整

预制装配式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施工工艺介(安徽宝业刘永平)

预制装配式叠合板式混凝土结构地下车库 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1.1合肥市经开区某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8000平米,为人防地下室 1.2本工程的工程等级为II级,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3本地下车库侧壁、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墙板及楼板(辅以必要的现浇),叠合板的制造、吊装及后浇混凝土等均根据《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执行. 2、施工 2.1方案确定 该地下车库为独立式地下车库,与周边主楼没有连接,但距离主楼较近,无法设置现场环形道路,为了解决现场吊装及运输问题,经研究决定将地下车库底板作为吊装及运输道路,采用倒退式流水施工。 2.2叠合板的构造 1)预制叠合墙板由两片不小于5c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通过格构梁(钢筋)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在每块预制墙板上预埋有两个专供吊装使用的吊钩。(图1) 2)窗、线盒、线管及穿墙套管等可直接预埋在预制叠合墙板上,尺寸精准误差小。(图2)

图1 图2 3)预制叠合楼板是由一片不小于5c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与格构梁(钢筋)组成,现场设置与竖向构件的连接钢筋、必要的受力钢筋以及构造钢筋,再浇注混凝土叠合层,与预制板共同受力。 2.3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底板施工→测量定位→叠合墙板吊装→现浇部位施工→顶板支撑安装→叠合楼板吊装→水电管线连接→现场钢筋绑扎→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 1)基础底板施工:基础底板施工方法与传统施工方法一致,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但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需做好墙体竖向钢筋的预留工作,要保证竖向钢筋的预留位置精准,符合叠合墙板安装要求。(图3)2)测量定位:基础底板施工完毕以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测量定位工作,测量定位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线、水平标高线、叠合墙板分隔线、安放叠合墙板标高控制垫块等工作。(图3、图4)

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叠合楼板施工 1. 工程特点 1、本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及“样板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我司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二层时的10 个日历天内同步进行毛坯样板房、装修样板房的施工工作。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5mm 叠合板+7.5 现浇板。 2.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施工道路见施工平面图) (2)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提前将一部分墙板和支撑运至施工处。 3、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墙板支撑体系:墙体可调支撑、锚固螺栓、膨胀螺栓、塑料垫片楼板支撑体系:碗扣式脚手架、四向支撑头、木工字梁。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 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5、作业条件 (1)基础底板已按要求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并经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楼层平面放线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3)相关材料机具准备齐全,作业人员到岗。 (4)进入基础底板的临时施工通道已修好,运板车辆的通行要求,路面需要硬化且坡度不大于25 度。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1.1 施工组织设计 (2) 1.2 施工图 (2)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 2.工程概况 (2) 3. 施工准备 (3) 3.1 技术准备 (3) 3.2 材料准备 (3) 3.3 机具准备 (3) 3.4 现场准备 (3) 4. 施工部署 (4) 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4) 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4) 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5) 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9) 6.1 质量标准 (9) 6.2 保证措施 (11) 7. 成品保护措施 (12) 8. 安全、消防措施 (12) 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4)

1.编制依据 1.1 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2003) 北京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 2.工程概况 此项目为定向安置房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楼板采用叠合板,其中叠合层厚80mm,现浇层厚90mm 。

装配式叠合板楼板安装施工方案

建筑三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徐州铜山高新区2018-30地块开发项目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图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1968-2006 《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板材构造》13J10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12 《钢筋连接用灌浆料》JG/T408-2013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T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或楼梯》15G367-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造详图》03SG715-1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徐州市闽江路以南,银山路以东,漓江路以北,一期工程3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一层.(1#楼带2层裙房),标准层高 2.9m,建筑总高度1#97.45米,2#~3#99.15米,总建筑面积49358㎡。一~二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三~三十四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内墙板为预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件,外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厨房、卫生间、机房及屋面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3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0.98t,1#楼总计1178块,2#~3#楼各1216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1.5t;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70mm,局部13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叠合楼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叠合楼板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是指将楼板沿厚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底部是预制底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配置底部钢筋的预制底板作为楼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阶段作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模板承受荷载,与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整体的叠合混凝土构件。 1.混凝土叠合楼板分类 按具体受力状态 混凝土叠合楼板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和双向受力叠合板。预制底板按有无外伸钢筋可分为“有胡子筋”和“无胡子筋”。 拼缝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 预制底板分类 预制底板按照受力钢筋种类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底板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时,为增强刚度目前多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设计原则 跨度大于3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平板,跨度大于6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楼板厚度大于180mm时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保证叠合面上下两侧混凝土共同承载、协调受力是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设计的关键,一般通过叠合面的粗糙度以及界面抗剪构造钢筋实现。

施工阶段是否设置可靠支撑决定了叠合板的设计计算方法。设置可靠支撑的叠合板,预制构件在后浇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下,不至于发生影响内力的变形,按整体受弯构件设计计算。 无支撑的叠合板,二次成形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载影响了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应按二阶段受力的叠合构件进行设计计算。 2.技术标准 1.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相关要求;预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暂设计状况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066的相关要求;施工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要求。 2.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包括《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 厚底板)》15G366-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14G44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50mm、60mm实心底板)》06SG439-1。 3.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叠合板方案

三、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JGJ 1-2014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技术条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0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0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2、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技术及特点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叠合板施工可以实现“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结构施工质量明显提高,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

高;板底平整度好,减少湿作业量。 (2)施工安全有效提高。采用叠合楼板使模板使用量大量减少,降低了模板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减少了安全管理难度。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操作简易,质量更易控制,安全可靠性更高。 (3)施工周期明显减短。叠合板施工周期可以提高至每层5天,快于传统现浇体系单层施工周期,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左右; (4)施工难度大幅降低,叠合板结构体系采用机械化吊装施工,大幅降低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量水电管线、预留洞口在工厂埋设,避免了传统结构水电安装施工可能出现的二次开孔、开槽及其不当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支撑钢管大幅减少,较大的支撑间隙给施工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本工程大量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本工程叠合板设计。3、、宿舍2F-5F主要使用部位教学楼、体育馆1F-2F、办公楼 2F-14FDBS1-67-4215-11-325, 2F-10F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典型板块板块实际尺寸DBS1-67-4215-11,最大板块 DBS1-67-2634-22-800, 吨。,重量1.1602320*3145,底板厚度、叠合板工厂化生产。4)构件单位选择和图纸深化。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合同约定,优1选叠合板生产厂家,并报业主、监理审核批准。开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与上一代的装配式结构相比,新一代的装配式结构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本规程制定的内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本规程综合反映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结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及整体性等基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以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形式。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典型案例是沈阳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9)。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预制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内墙、复合夹芯保温外墙及楼梯均采用预制方式,结构预制部分达到70%以上。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控制好,但存在构件造价高等问题。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剪力墙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根据剪力墙预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整体预制和叠合预制两种形式。 叠合剪力墙的典型案例为合肥新站平板显示基地公租房项目(图1-7)。该项目由4株地上18层,地下1层楼房组成。主体结构采用预制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品构件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叠合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理念,抗震性能与传统一致。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3、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3.1、技术内容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是指将楼板沿厚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底部是预制底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配置底部钢筋的预制底板作为楼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阶段作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模板承受荷载,与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整体的叠合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叠合楼板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和双向受力叠合板;预制底板按有无外伸钢筋可分为“有胡子筋”和“无胡子筋”;拼缝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 预制底板按照受力钢筋种类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底板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时,为增强刚度目前多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跨度大于3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平板,跨度大于6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楼板厚度大于180mm时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保证叠合面上下两侧混凝土共同承载、协调受力是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设计的关键,一般通过叠合面的粗糙度以及界面抗剪构造钢筋实现。

施工阶段是否设置可靠支撑决定了叠合板的设计计算方法。设置可靠支撑的叠合板,预制构件在后浇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下,不至于发生影响内力的变形,按整体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无支撑的叠合板,二次成形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载影响了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应按二阶段受力的叠合构件进行设计计算。 4.3.2、技术指标 (1)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的相关要求;预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暂设计状况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066的相关要求;施工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相关要求。 (2)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包括《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 厚底板)》15G366-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14G44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50mm、60mm实心底板)》06SG439-1。 (3)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4)预制底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5)预制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其面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最新版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装。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双钢筋叠合板:板厚分为50mm和63mm两种系列。平面尺寸以三模为基准,50mm系列,长4.2m~6.3m,宽l.5m~ 3.9m.共72种;63mm系列,长 4.2m~7.2m,宽1.5m~3.9m,共99种。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双钢筋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2.1.2 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2.1.3 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 2.2 作业条件: 2.2.1 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2.2 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2.2.3 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梁和圈梁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2.2.4 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 2.2.4.1 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3∶7灰土两步。

2.2.4.2 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2.2.5 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图: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 画叠合板位置线→ 吊装叠合板→ 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 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 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3.3 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见图4-39。 图4-39 板缝留置示意图 3.4 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3.5 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叠合楼板

叠合楼板 1、概况 (1)历史发展 预应力薄板叠合楼板1940~1942年间,英国P.W.埃伯利斯首先创议把下部用预应力薄板作为模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组成一个整体。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英国、苏联、瑞士、瑞典、法国、波兰、奥地利等国都开始采用这类楼板。60~70年代迅速发展,特别是法国和联邦德国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类房屋建筑中。中国于1980年进行试制。经过多种跨度和不同荷载的结构试验,1981年在北京27层高的西苑饭店工程首次采用,面积约2万平方米。此后,在一些高层旅游宾馆、办公楼、外交公寓、仓库等工程中,得到推广。 (2)特点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3)应用范围及分类 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医院、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薄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 (4)设计 叠合楼板要适应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和叠合成为整体而作为建筑物楼板部件的两种不同受力条件,与全现浇楼板、全预制楼板都不相同。预制预应力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通常采用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灌筑时间一先一后,龄期显然不一;硬化过程中由于收缩产生附加的翘挠,设计时对此应有所考虑。叠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证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共同工作的关键,必须进行验算,有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增加叠合面的抗剪钢筋。对于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各种受力状态要进行验算。预应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满足防火的要求。 (5)生产工艺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1)构件复核:1)根据施工图纸,核对构件尺寸、质量、数量等情况,查看所进场构件编号,构件上的预留管线以及预留洞口是否有无偏差,并做好详细记录。2)根据构件形式及重量选择合适的吊具,对构件都应该采用加钢梁吊装。 (2)构件安装:依据设计工艺图纸及PC构件的详图编制的每栋每层各构件吊装顺序,严格按顺序指导工人吊装施工(吊点位置会在叠合板上标注,吊装时需注意确认)。 1)安装步骤:①测量、放线:根据图纸测量出叠合板位置并将边线弹到相应墙板上。②支撑架搭设:根据板底标高、支撑架专项方案搭设叠合板支撑架。③构件进场检查:复合构件尺寸及质量,查看所进场构件编号并做好记录。④吊具安装:根据楼板尺寸选择合适的吊具和挂钩方法。⑤安装、就位:按顺序根据墙板上所放出的楼板侧边线及支撑标高,缓慢下降落在支撑架上。⑥调整:根据控制线以及标高精确调整。⑦取钩:落位待顶支撑受力后可以取下吊钩进行下块板吊装。⑧安全防架护搭设:每块楼板吊装完后应立即搭设临时安全防护栏杆。 2)叠合板安装操作细节:①叠合板支撑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②木枋铺设完成后应对板底标高进行精确定位,通过调节顶托使全部木枋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标高同板底标高。③根据事先编好的吊装顺序安装就位,就位时一定要注意按箭头方向落位同时观察楼板预留孔洞与水电图纸的相对位置(以防止构件厂将箭头编错)。叠合

板安装时短边深入梁/剪力墙上10mm,叠合板长边与梁或板与板拼缝见设计图纸。④叠合楼板吊装完后必须全数检查支撑架的受力情况,以及板与板拼缝处的高差。⑤邻边的叠合板吊装完成一块时应立即将此处邻边防护安装好。安装外围叠合楼板时注意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3)固定复核:①复核构件的水平位置、标高、垂直度,使误差控制在本方案允许范围内。②检查下面支撑及板的拼缝,使所有支撑杆件受力基本一致,板底拼缝高低差小于3mm,确认后取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与上一代的装配式结构相比,新一代的装配式结构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本规程制定的内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本规程综合反映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结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及整体性等基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以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形式。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典型案例是沈阳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9)。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预制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内墙、复合夹芯保温外墙及楼梯均采用预制方式,结构预制部分达到70%以上。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控制好,但存在构件造价高等问题。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剪力墙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根据剪力墙预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整体预制和叠合预制两种形式。

叠合板施工方案

用心整理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60mm叠合板+70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PC叠合楼板的设计与施工

PC叠合楼板的设计与施工 PC叠合楼板是由预制RC板和现浇RC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一部分,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同时,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因此,PC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具有整体性好、表面平整、便于装修等优点。 一、PC叠合楼板的分类 1、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叠合板和双向受力叠合板。GB50010规定:长、短边尺寸的比值≦2时,应按双向受力板设计,比值≧3时,应按单向受力板设计(以短向为跨度),比值在2~3之间时,宜按双向受力板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双向受力板某点的挠度在X方向和在Y方向相同,并以此为准来分配这两个方向传递的荷载。单向、双向板按梁式构件分别单跨、多跨按弹性理论计算弯矩、剪力。按承载能力极限设计配受力筋,按正常使用极限设计验算挠度、抗裂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有受力筋的最小配筋率、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简支端的负筋构造配筋率、单向板非受力边的负筋构造配筋率等,以及底筋和负筋的锚固长度。 2、按预制底板有无外伸钢筋,分为“有胡子筋”和“无胡子筋”。 3、按拼缝的连接方式,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

4、按受力钢筋种类,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底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底板。 普通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时,为增强刚度多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 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 二、PC叠合楼板所涉的相关技术标准

浅谈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引言: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住宅产业化建筑结构技术的核心,实现了房屋的主体结构的工厂化生产。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局部现浇混凝土实现结构的整体连续性,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建造模式,实现住宅结构部件标准化、模数化。 海恒集团与德国西伟德集团合资从德国引进到中国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主要是服务于住宅建筑工程的预制件体系技术,是涵盖了设计、生产和装配施工的全套技术体系。该预制件结构体系的核心构件是格构钢筋叠合楼板和叠合墙板。该两大类构件可以大量的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建筑和地下车库工程。该体系已经实现了国内技术转化和标准形成工作,目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实例: 合肥天门湖公租房3号楼工程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蓬莱路以东、紫云路以北、天门湖家园以南;为十八层内廊式宿舍,底层部分架空自行车库,层高3.3m;建筑总高度59.40m建筑面积为16978.9平方米,占地面积1035.3平方米。 该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为安徽省最高叠合板装配式楼房,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且该工程为合肥市保障性用房,质量要求高:要求获得“合肥市建设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及“样板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二层时的10 个日历天内同步进行

毛皮样板房、装修样板房的施工工作。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各参建单位以及有关专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该项目由我所在的单位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监理,我作为公司任命的该项目总监,有幸参与了整个施工过程,现就该工程谈谈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三、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技术规范为安徽省建设厅颁布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该规程实施监理。(一)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 预制构件在生产时,工程监理单位派专人驻厂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理,确保构件质量。 1、构件生产前,监理人员对设计文件、生产方案等资料进行检查,资料齐全后才能正式生产。 2、构件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且对需要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监理单位见证取样人员对材料进行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模具拼装应连接牢固、缝隙严密,拼装时应进行表面清洗和涂刷水性或蜡质脱模剂,接触面不应有划痕、锈渍和氧化层脱落等现象。模具拼装时,模板接触面平整度、板面弯曲、拼装缝隙、几何尺寸等应满足相关设计和规范要求。 4、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骨架产生变形;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卡装牢固;垫块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钢筋骨架入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