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索需要。(3分钟)

1.激发兴趣,出示情境。

A.鼓舞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堂数学课,希望我们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清晰的

头脑去迎接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相信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

B.创设情境,生活入手。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一定买了不少学习用具,学校也为我们每个班级购置了不少学习用具,袁老师也买了一些教学用品,我买了3本漂亮的笔记本,每本3.5元,请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1:老师总共花了多少钱?

学情预设2:老师总共花了多少元?

嗯,是的,你很勇敢!老师就欣赏那些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同学。

(板书:一总共花了多少元?)

2.列出算式,观察比较。

那怎样列式呢?——3.5x3=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以前我们学的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你观察真仔细,这是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法则。(20分钟)

1.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哟,这可是新知识呀,相信你们一定行!先自己独立想想,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来解决,然后算一算,老师到底要花多少钱呀?

2.交流方法,算法多样。

同学们,都奋斗完毕,那在自己小组里边说说我是怎么算的?待会儿我请同学来说一

说。教师注意学生的算法,待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展示学生的算法。

3.展示算法,明白算理。

交流好了,那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一些算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们先站在旁边,轮到哪位展示的时候哪位就过来!

学情预设1:

哦,你是用加法来做的,不错,它表示的是3个3.5相加!

学情预设2:

写得真清楚,你是用单位转换来算的!是先把3.5元转化成3元5角。

学情预设3:,105角=10.5元

你也是用单位转换的方式来做的,不过你有两个特点,一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二是用了竖式计算。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情预设:我想这样可以转化乘整数乘法来计算,而且用竖式比较清楚。

你很会思考,表达一语中的呀!同学们仔细倾听,他刚才用了一个词“转化”,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学情预设4:

这位同学直接做,你真能干!可以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吗?

学情预设:我跟刚才xx同学的想法一样的,只是我把那一步在草稿纸上完成了!

好的,你发现可以直接这样写?

3. 根据结果观察思考,想象猜测。

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在思考,能干地算出3.5x3=10.5(元),那我们先把题目解

答完整,注意不要忘了答和单位。

那我们来再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有什么话想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1:我可以先把它化成整数的钱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做,最后把

它再进行一次单位的转化。

学情预设2:就跟整数乘法差不多,就是还有个小数点。

嗯,有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了!

4. 去掉单位,深入思考,建构法则。

好那看我现在把单位都擦去了,你还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发现呢?

学情预设1: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然后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学期预设2:原来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乘整数乘整数来计算的。

同学们已经大致能说清了小数乘整数的法则了。

5. 学以致用,试着用竖式来计算。

扩大10倍

缩小10倍

那老师还想再买5本,算一算,要花多少元哪?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三、 深入探究,提升思维。(10分钟)

那同学们看课本中,还有一题:0.72x5=

1.估算。

先别忙着算,请你先估一估这个结果大概是多少?

学情预设1:我把0.72四舍五入成1,大概是5.

学情预设2:我觉得比5要小一点。

是的,因为1比0.72大一点。所以这个结果应该是比5小。

2.继续探究,自主尝试。

你会算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算一算,接着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要是你的同桌

有困难,你也可以帮帮他。

3.全班交流,渗透法则。

那我请已经完成的,已经想好的同学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学情预设1:我是先把0.72扩大到它的100倍,然后再把结果缩小到它的

100

1。 学情预设2:我是先按整数乘法来算,然后因数中有两位小数点上两位。

这是xx同学的竖式过程,真的是即完整又清楚呀,那老师想问,这个“0”为什么

能去掉?

学情预设:因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它的大小不变!

在以后的竖式计算中框框里的这一步不用写出,只需在大脑中完成。

1. 再次观察,概括法则。

通过刚才帮老师解决问题,还有这道题的计算,说一说,以后碰到小数乘整数,可以怎

么来算?

学情预设1:大家不要怕,就先按整数乘法的方式来做,然后小数中有几位小数,积里边也有几位小数。 你不光总结得好,还学会安慰人了,好!

学情预设2:最后的0可以去掉!

四、 变式练习,巩固法则。(10分钟)

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比一比哪组算得最快,全班校对,说一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需要变化,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五、 畅谈感想,分享收获。(2分钟)

1.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2. 请你回家找一些有关小数乘整数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它。 板书:

小数乘整数

3.5x3=10.5元

答:一共要10.5元

0. 72x5=3.6

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小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点上几位小数。 扩大10倍

缩小10倍

人教版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 5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 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 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 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 X 3 =) 2.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 算一算:3.5 X 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 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 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 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 3.5元转化为35 角, 再计算35角X 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人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p2-3 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探索新知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根据图意,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人教版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导学案

1 小数乘整数 1.直接写得数。 0.32×10=7.09×100= 1.875×1000= 8.45÷10= 2.6÷100=3510÷1000= 2.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1.2+1.2+1.2+1.2写成乘法算式是( ),它表示( )个( )是多少,也表示( )的(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将其转化成( )乘法进行计算,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 ),积中小数末尾的0( )。 5.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多少倍,积就( ),因此要想求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出来的积( )。 6.计算2.3×12时,可以把它当成( )×( )进行计算,算出积后,再从积的( )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 7.竖式计算。 学前准备知识准备:笔算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 1. 3.270918750.8450.026 3.51 2.1.2×44 1.2 1.24 3.100100 4.相同整数有几位小数可以去掉 5.扩大到它的多少倍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6.2312右一 7.8.220586.8124 -------------------------------------------------- 每日名言 励志名言: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 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也会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 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

《小数乘整数》 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积的变化规律、以及整数乘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小数乘法的意义起了一个铺路搭桥的作用。教材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买3个风筝、每个风筝3.5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需要。教材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方法,然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出示了例2,进一步优化算法,最终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已逐步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已初步具备。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本课主要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试着去算一算小数乘整数怎么算,最后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法,优化小数乘整数的算法,体验用竖式的清晰明了,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估算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在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严谨,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运用估算的策略。 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注重实效,主要采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直观演示法、观察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

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2】 一、目标导引: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3、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4、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1、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

小学数学小数乘整数(人教版五年级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整数(无答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1.比一比 12×3 5×20 43×2 15×80 35×3 25×4 72×50 365×1 16×9 2. 3.猜一猜下列算式的积各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4.76×12 =57.12 2.8×53=1148.4 103×0.25=2 5.75 3.013×4=12.052 你有什么发现? 4.马秋月家开了一个水果店,这是水果价码表。有4位顾客分别购买了以上几种水果,他们各用了多少钱? 5. 王阿姨用来算账的计算器坏了,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她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已知:148×23 = 3404, 那么:14.8×23 = 148×0.23= 148×2.3 = 0.148×23= 6.下面各题做得对吗?如果有错,你能改正吗? 40千克 2.5元/千克 橘子 3千克 5.4元/千克 石榴 18千克 3.5元/千克 香蕉 12.5千克 5元/千克 苹果 总价 数量 单价 商品名 0.18 × 4 46 × 1.3

7.小华一家要到200千米外的姑妈家作客。爸爸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 爸爸中途要加油吗? 8.挑战自我 (1)下面几题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积,在因数上点上小数点。 3 2 × 1 9=6 0 . 8 5 4 × 4 1=2 2 . 1 4 3 2 4 ×6 5=2 1 0 . 6 (2)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的最多! ( )×( ) = 0 . 4 8 125 × 0.08 10.00 0.18 + 2 0.36

(完整word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6、《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分析 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 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3.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出示表格: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完整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 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文档大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

苏教版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苏教版小数乘整数教 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5~5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看屏幕(出示例题场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西瓜,夏天每千克0.8元;冬天每千克2.35元。 出示问题: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师:你会列式吗? 师:请大家观察这2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是的,2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师:第一个问题你能算出结果吗? 生1:用加法0.8+0.8+0.8=2.4元; 生2:化成角计算,0.8元=8角,8角×3=24角,24角=2.4元; 生3:0.8看作8个0.1,8个0.1乘3得24个0.1,就是2.4。 师:从同学们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是把它先看做——整数乘整数。 师:那谁能用竖式计算0.8×3? 学生尝试计算,师展示两种写法: 0.8 0.8 ×3 ×3 2.4 2.4 交流:应该怎样列竖式?把0.8看作多少来计算的? 师强调看作整数乘,把末位对齐。 师:第二个问题你能算出结果吗?谁先来估计一下,大概是多少? 师:也就是说,买3千克西瓜的钱数,比6元多,比9元——少。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新学科进展,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课文中每一句就象画中勾勒的每一线条或渲染的色彩,每一段就是无光十色的一个画面,全文就是一幅完整的绚丽多彩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 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数乘整数》教学活动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郑顺巧【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含义,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口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培养分析、推理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探索活动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西瓜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但在不同的季节,西瓜的单价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请大家观察这里的西瓜价格。 出示例l两幅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问题(l)和问题(2)。 引导: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板书:0.8×3=)为什么这样列式? 冬天买3千克呢?(板书:2.35×3=)这个算式表示的什么意思? 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入: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两个整数相乘,是整数乘法。这两道算式里都有一个乘数是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获得算法 1.学生探究0.8×3并交流想法。

引导:o.8×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结果吗?和同桌器办法计算结果,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结合交流集体讲评,引导理解不同算法(交流时出现几种理解几种): (1)用加法算:3个0.8相加。(2)换算成“角”算:0.8元是8角。24角就是2.4元。 (3)联系小数的意义画图推算:0.8里面有(8)个0.1,3个0.8就是(24) 个0.1,也就是2.4.(结合方法说明.用方格图表示出一共24个0.1即2.4的结果) (4)用竖式笔算:(如有出现.学生自己说说汁算过程) 追问:大家用不同方法算出的得数是多少? 2.学习笔算方法。 说明:小数乘整数可以用竖式笔算。小数乘法列竖式时,可以把末位对齐。(板书列竖式) 提问:竖式中算几乘几,结果应该得多少?[在积的位置先板书“24”(3 ×8=24),再根据学生回答点小数点成“2.4”] 为什么得数是一位小数2.4呢?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索需要。(3分钟) 1.激发兴趣,出示情境。 A.鼓舞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堂数学课,希望我们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清晰的 头脑去迎接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相信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 B.创设情境,生活入手。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一定买了不少学习用具,学校也为我们每个班级购置了不少学习用具,袁老师也买了一些教学用品,我买了3本漂亮的笔记本,每本3.5元,请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1:老师总共花了多少钱 学情预设2:老师总共花了多少元 嗯,是的,你很勇敢!老师就欣赏那些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同学。 (板书:一总共花了多少元) 2.列出算式,观察比较。 那怎样列式呢——3.5x3=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以前我们学的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你观察真仔细,这是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法则。(20分钟) 1.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哟,这可是新知识呀,相信你们一定行!先自己独立想想,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来解决,然后算一算,老师到底要花多少钱呀 2.交流方法,算法多样。 同学们,都奋斗完毕,那在自己小组里边说说我是怎么算的待会儿我请同学来说一 说。教师注意学生的算法,待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展示学生的算法。 3.展示算法,明白算理。 交流好了,那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一些算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们先站在旁边,轮到哪位展示的时候哪位就过来! 学情预设1: 哦,你是用加法来做的,不错,它表示的是3个3.5相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

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价化“元”为“角”的算法,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这种算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整数还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2)重点评价“把4.6元看作46角”进行计算的方法。 2.第2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关注下面两种方法)。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一、课文特点 《秋天》是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诗不长,仅三节。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情。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会诗歌的情感美。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的播放可以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A%.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引秋(2分钟) 1、图片展示,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