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同律分节

2.次生体腔

3.疣足

4.闭管式循环

5.后肾管

6.索式神经系统

7.担轮幼虫

8.环带(生殖带)

9.砂囊 10.盲道 11.盲肠 12.体表呼吸(皮肤呼吸) 13.反射弧 14.异沙蚕相 15.嗉囊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身体分节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环节

动物开始有同律节现象。()

2.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3.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而且消化管壁有3肌肉层,增

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4.大多数环节动物都具有刚毛。由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

泌几丁质物质,形成刚毛。()

5.环节动物海产种类一般有疣足,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成疣足鳃,有呼吸作用。()

6.所有的环节动物都具有闭管式循环系统。()

7.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8.环节动物的后肾管开口于体腔,因此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因肾上密布微血管,

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9.自环节动物以后,由于真体腔的出现,消化道壁具有肌肉层,从而开始具有完整的

消化道。()

10.环节动物均具环状体节和环带。()

11.蚯蚓的体壁肌肉分为环肌和纵肌。蚯蚓一些体节的纵肌层收缩。环肌层舒张,则此

段体节变细变长;而此段体节的环肌层收缩,纵肌层舒张,则此段体节变粗变短。

()

12.蚯蚓的呼吸方式为疣足呼吸。()

13.蚯蚓为保证皮肤呼吸,其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

14.蚯蚓腹神经索中的3条巨纤维,贯穿全索,传递冲动速度极快,故蚯蚓受到刺激反

应迅速。()

15.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具有真正的生殖系统,因此它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重要的里

程碑。()

16.三角真涡虫、环毛蚓、沙蚕和医蛭皆为雌雄同体。()

17.环节动物门分为多毛纲、腹毛纲、蛭纲、螠纲。()

18.环毛蚓开始有了交感神经系统,由咽上神经节伸出神经至消化管称为交感神经。

()

19.叉螠雌雄异形,受精卵沉入海底,则发育成雌虫,受精卵若附着在雌性个体吻上,

即发育成雄虫。这是环境条件影响性别的典型例子。()

20.螠虫和星虫皆具有形态似多毛类的担轮幼虫的幼虫期。()

21.环节动物门中的多毛类、寡毛类、蛭类三纲中,多毛类比较原始。寡毛类可能是多

毛类较早分出的一支,而蛭类可能由原始的寡毛类演化而来。()

22.须腕动物前端称为头叶,从其上向前伸出须状触手,在触手内有体腔、血管、神经

伸入其中,这样的触手结构为须腕动物所特有。()

三、填空

1.动物体的变革,既是它们本身变异适应的结果,也是适应进化的象征,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新特征,就成为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

一。

2.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空腔,即_______________。

3.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有刚毛和疣足。刚毛是由__________物质构成,除运动功能外,

还在_____________时有一定作用。典型的疣足的分为_________和______。疣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_______

分节。体节与体节间体内以_______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________,为体节的

分界。

5.环节动物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组成。各

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构成了_________循环系统。

6.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后肾管来源于________。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

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________,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

体节的体表,为_______。

7.环毛蚓性成成熟个体,第XIV_XVI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如戒指状,

称为_____________.

8.环毛蚓自Ⅺ/Ⅻ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________,可排除体腔液,湿润体表,有

利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

9.从蚯蚓的横切面观察,可见体壁由外向内5层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蚯蚓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及其前的______组成。_______膨胀时,可伸缩蠕动,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11.蚯蚓的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构成一个液压运动系统,系统内各部分

相互密切协作,因而蚯蚓产生蠕动爬行等运动。

12.环毛蚓的排泄器官无大肾管,而具有三类小肾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比较下列动物的异同:如有,打“√”;没有则留空

14.环节动物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各纲代表动物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剖蚯蚓时,沿身体背面____________,用剪刀由____的____剪开体壁。

16.环节动物沙蚕属链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感官除______、______、________外,

尚有_____,这是位于口前叶后端两侧的纤毛窝,有嗅觉功能,为化感器。

17.环节动物蛭纲动物,营__________生活。头部不明显,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______

称________和__________,有_________功能,并可辅助运动。

18.环节动物蛭类医蛭咽部具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_________,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

___________.

四、选择填空

1.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

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

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称此为()。

A.异律分节 B.同律分节 C.不分节 D.分部

2.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它有许多结构特征比扁形动物及原腔动

物高等。如()。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三胚层

3.在环毛蚓的体壁和肠壁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完全由来源于中胚层腹膜上皮包围的空腔,称

为()。

A.真体腔 B.原体腔 C.混合体腔 D.血腔

4.无脊椎动物中开始出现真体腔的动物是()动物。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原腔动物

5.()与()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A.纤毛 B.刚毛 C.鞭毛 D.疣足

6.在动物进化中,从()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A.扁形动物 B.原腔动物 C.腔肠动物 D.环节动物

7.环节动物具有较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

血管网相连,构成()循环系统。

A.开管式 B.闭管式 C.体循环 D.肺循环

8.环毛蚓的前肠和后肠由()形成。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胚层 D.中胚层和外胚层

9.环毛蚓的胃和肠属于中肠,来源于()。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 内胚层和中胚层

10.环毛蚓消化道中的胃后约自第XV体节开始,消化道扩大形成肠,其背侧中央凹入成一

(),使消化吸收面积增大。

A.盲道 B.盲肠 C.胃盲囊 D.幽门盲囊

11.环毛蚓自第XXVI体节始,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能分泌多种酶,为重要的

消化腺。

A.盲道 B.盲肠 C.胃盲囊 D.胰腺

12.环毛蚓的肠上皮来源于()。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胚层和内胚层

13.环毛蚓的消化管食道后为肌肉发达的(),内衬一层较厚的角质膜,能磨碎食物。此

结构与其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

A.嗉囊 B.砂囊 C.咽 D.中肠

14.环毛蚓的血液显红色,是因为其()有血红蛋白。

A.血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淋巴细胞

15.环毛蚓是闭管式循环。其背血管较粗,可搏动,其中的血液()流动;腹血管较细

血液()流动。心脏4-5对,连接背腹血管,可搏动,内有瓣膜,血液自背侧向腹侧流动。

A.自前向后 B.自后向前 C.自背侧向腹侧 D.自腹侧向背侧

16.环毛蚓的排泄器官为()。

A.原肾管 B.后肾管 C.伸缩泡 D.中肾管

17.蚯蚓的呼吸为()。

A.鳃呼吸 B.肠呼吸 C.体表呼吸 D.肺呼吸

18.环毛蚓性成熟形成环带,其环带位于()。

A.第Ⅶ-Ⅹ节 B.第ⅩⅣ-ⅩⅥ节 C.第ⅩⅧ节 D.第Ⅹ节

19.环毛蚓的受精作用是在()内进行的。

A.体内 B.受精囊 C.输卵管 D.蚓茧

20.环毛蚓的受精卵卵裂属于()。

A.完全均等卵裂 B.完全不均等卵裂 C.盘状卵裂 D.表面卵裂

21.环毛蚓的胚胎发育以()法形成原肠胚。

A.内陷 B.外包 C.内移 D.分层

22.环节动物沙蚕要经过()发育为成虫。

A.两囊幼虫 B.浮浪幼虫 C.担轮幼虫 D.囊尾幼

23.环毛蚓的神经系统为典型的()。

A.网状神经系 B.梯式神经系 C.链状神经系统 D.背神经管

24.环毛蚓为()、()、()。

A.雌雄同体 B.体外受精 C.雌雄异体

D.同体受精

E.异体受精

F.体内受精

25.沙蚕的雌雄生殖腺()通体外。

A.无生殖导管 B.有生殖导管 C.有输精管 D.有输卵管

26.叉螠雌雄异形。()体极小,幼时生活在()咽部,后转寄生在肾管或体腔等处。 A.雄虫 B.雌虫 C.雄虫成虫 D.鱼

27.沙蚕、叉螠和星虫皆为雌雄异体,()兼作生殖导管。

A.后肾管 B.原肾管 C.肠管 D.中肾管

28.叉螠和星虫在个体发育中皆具有似()的幼虫期。

A.浮浪幼虫 B.两囊幼虫 C.担轮幼虫 D.牟勒氏幼虫

29.蚯蚓的肌肉属()。

A.横纹肌 B.平滑肌 C.斜纹肌 D.心肌

四、问答题

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在动物演化上的地位怎样?

2.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3.试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简述蛭类适应临时性寄生生活的结构及生理特点。

5.沙蚕对自由生活的适应性结构特点。

6.试述环毛蚓的血液循环途径。

7.蚯蚓是如何繁殖的?

8.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9.环节动物分为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0.试述环节动物的系统发育。

11.从螠虫类和星虫类的结构特点,了解它们在演化上的地位。

第8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 何重要意义? 答: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并具有疣足和刚毛,运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 (一)分节现象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 这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分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分节不仅增强运动机能,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如体节再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这就从同律分节发展成异律分节,致使动物体向更高级发展,逐渐分化出头、胸、腹各部分有了可能。因此分节现象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系统演化中有着重要意义。 (二)次生体腔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空腔,即次生体腔或 称真体腔。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细胞形成左右两团中胚带继续发育中胚带内裂开成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附在内胚层外面,分化成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肠壁;外侧中胚层附在外胚层的内面,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表上皮构成体壁次生体腔位于中胚层之间,为中胚层裂开形成,故又称裂体腔。因此,次生体腔为中胚层所覆盖,并具有体腔上皮或称体腔膜。次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环节动物的次生体腔由体腔上皮依各体节间形成双层的隔膜,分体腔为许多小室,各室彼此有孔相通。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也与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 2.环节动物分为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环节动物分为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3纲。 (一)多毛纲头部明显,感官发达;具疣足,其上有成束的刚毛;雌雄异体,个体发生中卵裂为螺旋型,有担轮幼虫。除极少数种类外,都生活在海洋中,底栖。约10 000种。多毛类身体一般呈圆柱状,或背腹稍扁,长lmm~20mm,最大的可达lm以上。体节多,分头部和躯干部。头部分化良好,近梨形,背侧有眼点4个,可感光;前缘中央有一对短的口前触手其两侧各有一分节的触角。围口节是身体的第Ⅰ体节,两侧各有4条细长的围口触手,腹面为口,吻可翻出,前端有一对颚,吻可分近颚的颚环和近口的口环,划分为Ⅰ~Ⅷ区,上具乳突、小齿或平滑,这在鉴定属种上有重要意义。躯干部为围口节以后的体节组成,每一体节两侧均具一对薄片状的疣足,为双叶型。疣足主要为游泳器官,也可进行气体交换。在疣足的腹侧有一极小的孔。 (二)寡毛纲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具刚毛,无疣足,有生殖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大多数陆地生活,穴居土壤中,称陆蚓;少数生活在淡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8章环节动物门 第1节环节动物门的特征 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1、身体分节,有刚毛和疣足,运动敏捷;2、次身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3、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复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4、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迅 I、分节现象: 1、特点:环节动物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分节现象)。分节现象是是无脊椎动物发展的重要标志 2、分节功能:增强运动机能,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3、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 4、异律分节:环节动物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致使动物向更高级发展,为逐渐分化出头、胸、腹等各部分奠定了基础) II、次生体腔(真体腔、裂体腔): 1、特点:位于体壁和消化管之间,也在中胚层之间,为中胚层裂体所形成(裂体腔)。各环节间形成双层的隔膜,分体腔为许多小室。体腔内有体腔液 2、意义:肠机能加强、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物质条件;运动能力加强;对循环、生殖、排泄系统的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III、纲毛和疣足: 1、特点:运动器官。环生;对生 2、功能:增强了运动能力,是它们运动更敏捷、迅速 IV、循环系统: 1、组成:纵行血管、环形血管、分支血管 2、特点: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养机能。血液中含血红蛋白,所以血液呈红色,但血细胞无色 V、后肾管: 基本结构:肾口、肾孔、肾管、体腔管、生殖管、消化管 VI、索式神经系统: VII、担轮幼虫(个体发育):环节动物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第2节代表动物——环毛蚓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生产;可作为医药(地龙);可作为鱼等的饵料;可鉴土壤重金属含量 I、外部形态:圆柱状,细长 II、内部构造: 1、体壁和次生体腔:a、构成:体壁由角质膜、上皮、环肌层、纵肌层、体腔上皮等构成;b、特性: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分为粘液细胞和蛋白细胞,能分泌粘液,使体表湿润。蚯蚓遇到剧烈刺

第九章 环节动物门

第九章环节动物门 要求: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环毛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并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了解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环节动物门的特点代表动物——环毛蚓 主要特征:体同律分节、刚毛及疣足、真体腔、后肾管、闭管式循环系、链状神经系、生殖系特点、担轮幼虫。 一、身体分节(同律分节): 分节现象:在外表和内部构造上(如循环、排泄、神经、生殖)重复排列的现象。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两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为同律分节。(原始) (同律分节: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按体节排列。环节动物除体前端两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为同律分节) 意义: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环节动物开始有同律节现象) 1、提高了动物体新陈代谢的效率,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每一个体节等于一个单位有一神经节:集中,动物的感觉、反映更灵敏; 有一副排泄系:排泄效率更高。 2、加强了运动机能:为动物体提供了局部活动的可能性,使其整体和局部运 动更加灵活。 3、为动物体的进一步分化(异律分节)创造了条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头:感觉、摄食 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如昆虫的胸:运动 腹:代谢与生殖 (小结:身体分节——体外分节、体内也相应分节,而且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因此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

环节动物门

第六节:分节的真体腔原口动物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环节动物包括常见的蚯蚓、蚂蟥和海产的沙蚕。在动物界的系统进化上,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和发展。 一、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同律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分节 现象。环节动物多数是同律分节,即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 其余各体节的形态基本相同。 分节现象的出现是动物进化的标志。体节不仅外形相似, 而且排泄、神经、血管等内部器官亦按节排列,使每一体节等 于一个单位;在有些种类,不同功能的内脏器官集中于一定体 节中,如蚯蚓的生殖系统,所以分节现象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二)次生体腔:环节动物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 一广阔的空腔,即次生体腔或称真体腔。从胚胎 发育过程看,此腔最早是两团中胚层带,后来每 团裂开成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附在 内胚层之外,并与内胚层合成肠壁,构成了肠壁 的肌肉层和脏体腔膜;外侧的中胚层贴在外胚层 的内面,构成体壁,并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 由于该体腔比原体腔出现得迟,故称之为次生体 腔;还由于在结构上,体壁和肠壁都有肌肉层和 体腔膜,而不同于假体腔,故称之为真体腔。 真体腔的出现,使动物体的结构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体腔内具有了 神经、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系统,结构的复 杂化,促进了各种生理机能的完善,如消化道的 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循环系统 的完善,促进了物质的运输。 (三)刚毛和疣足: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多数环节动物每节都有刚毛,由表皮细胞内陷而成的刚毛囊中发出。海产种类体节两侧体壁向外突出的扁平状物,即疣足,可视为原始附肢,上面还着生背腹两束刚毛。刚毛和疣足的出现,加强了游泳和爬行的效能。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一、进化地位 ?身体出现原始的同律分节,一些内部器官按体节重复排列。具有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的循环系统;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壮的疣足;间接发育的种类均有担轮幼虫期。 ?本门动物分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三个主要类群。 二、外型和习性 ?环节动物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一般身体细长,多呈圆柱形,也有的种类为扁平状,有自由游泳、爬行或穴居等生活方式,自由游泳的种类头部明显,感觉器官发达,穴居等不活动的种类则头部和感觉器官都不发达。 ?分节的意义: ?从结构上考虑,分节不单表现在体表,而且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生殖、神经等)也按体节排列。分节就意味着特化的开始,每体节可容纳各种不同的器官,从而形成功能上的分工。?从功能上考虑,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头、胸、腹部和有关附肢的形成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头部的特化和发达,可以控制其它所以体节,使动物的整体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协调性,这些特化都与分节有关。另外,体节的出现,使动物身体的运动更加灵活, 四、发达的真体腔 1. 真体腔形成的方式 ?环节动物在胚胎发育的原肠后期,中胚层细胞最先形成两条中胚层带,突人囊胚腔,后来每一条中胚层带中央裂开成体腔囊,并逐渐扩大,最终其内侧与内胚层结合形成肠壁(即消化管壁),其外侧与外胚层结合,形成体壁。中央的腔则为体腔,所以称为裂体腔。又因在发生上,真体腔形成比原体腔来得迟,故又称次生体腔。 2.真体腔出现的意义 ?体腔宽大,为内脏器官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具有与循环系统共同完成体内物质运输的功能; ?体腔液有一定的压力,使动物能维持一定的形状(液体骨骼); 以上特征同假体腔动物类似; 2.真体腔出现的意义 ?真体腔的形成,使肠壁外具有了来源于中胚层的肌肉层; ?肠壁肌肉的出现,使消化管可进行主动运动,从而使消化和吸收功能加强;?肠壁中胚层的出现,使消化管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基础。

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进化地位: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身体出现原始分节,出现扁平状的疣足(parapodia)和刚毛(seta);普遍具有发达的真体腔(coelom),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闭管式循环系统,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 一种看法认为:环节动物是介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动物类群。 本门动物约9000种,常见有沙蚕、蚯蚓、水蛭等。 生物学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有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系统;身体除头部外,各体节基本相同;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疣足和刚毛;一些内部器官(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也依体节重复排列;腹部神经系统为链状,每体节有一神经节;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 分布范围: 海洋、淡水、土壤(甚至陆地); 生活方式: 自由游泳一般头部明显,有眼、触手等感觉器官,穴居头部、感觉器官均不发达。爬行、寄生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同律分节、疣足; 2、发达的真体腔; 3、闭管式循环系统; 4、后肾排泄系统; 5、链状神经系统; 6、生殖系统 同律分节 分节(metamerism)指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体节(segment),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分节是特化的开始。 分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态上的体现,即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septum)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分界。二是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为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即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名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的分节为异律分节。即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这就是异律分节(heteronomous metamerism)。异律分节为机体分部和机能分工提供了可能。 发达的真体腔 真体腔又称次生体腔(secondary coelom):从动物的系统发生上看,真体腔的出现比假体腔(原体腔)晚。环节动物的真体腔发生在原肠形成后,由端细胞法(telocells method)形成裂体腔(schizocoel),中胚层在体壁与肠壁之间形成了宽阔的空腔,而且腔壁上包围有源于中胚层的体腔膜(peritoneum),体腔内充满体腔液。 真体腔的意义 由于消化道的壁具有肌肉,又有体腔——肠可自主蠕动,而不依身体的运动——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消化能力;肠壁有了中胚层的参与,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条件,同时消化管与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同律分节 2.次生体腔 3.疣足 4.闭管式循环 5.后肾管 6.索式神经系统 7.担轮幼虫 8.环带(生殖带) 9.砂囊 10.盲道 11.盲肠 12.体表呼吸(皮肤呼吸) 13.反射弧 14.异沙蚕相 15.嗉囊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身体分节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环节 动物开始有同律节现象。() 2.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3.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而且消化管壁有3肌肉层,增 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4.大多数环节动物都具有刚毛。由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 泌几丁质物质,形成刚毛。() 5.环节动物海产种类一般有疣足,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成疣足鳃,有呼吸作用。() 6.所有的环节动物都具有闭管式循环系统。() 7.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8.环节动物的后肾管开口于体腔,因此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因肾上密布微血管, 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9.自环节动物以后,由于真体腔的出现,消化道壁具有肌肉层,从而开始具有完整的 消化道。() 10.环节动物均具环状体节和环带。() 11.蚯蚓的体壁肌肉分为环肌和纵肌。蚯蚓一些体节的纵肌层收缩。环肌层舒张,则此 段体节变细变长;而此段体节的环肌层收缩,纵肌层舒张,则此段体节变粗变短。 () 12.蚯蚓的呼吸方式为疣足呼吸。() 13.蚯蚓为保证皮肤呼吸,其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 14.蚯蚓腹神经索中的3条巨纤维,贯穿全索,传递冲动速度极快,故蚯蚓受到刺激反 应迅速。() 15.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具有真正的生殖系统,因此它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重要的里 程碑。() 16.三角真涡虫、环毛蚓、沙蚕和医蛭皆为雌雄同体。() 17.环节动物门分为多毛纲、腹毛纲、蛭纲、螠纲。() 18.环毛蚓开始有了交感神经系统,由咽上神经节伸出神经至消化管称为交感神经。 () 19.叉螠雌雄异形,受精卵沉入海底,则发育成雌虫,受精卵若附着在雌性个体吻上, 即发育成雄虫。这是环境条件影响性别的典型例子。() 20.螠虫和星虫皆具有形态似多毛类的担轮幼虫的幼虫期。() 21.环节动物门中的多毛类、寡毛类、蛭类三纲中,多毛类比较原始。寡毛类可能是多 毛类较早分出的一支,而蛭类可能由原始的寡毛类演化而来。() 22.须腕动物前端称为头叶,从其上向前伸出须状触手,在触手内有体腔、血管、神经 伸入其中,这样的触手结构为须腕动物所特有。() 三、填空 1.动物体的变革,既是它们本身变异适应的结果,也是适应进化的象征,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