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的电容器的具体原理和作用

变电站的电容器的具体原理和作用

变电站的电容器的具体原理和作用
变电站的电容器的具体原理和作用

变电站的电容器的具体原理和作用

电容器储存电能,提高功率因素的作用。

对于非线性负载,它做的功分有功和无功两部分。无功和有功的相位相差90度。无功并不实际做功,实际上做的是热损耗等无用功。所以要尽可能抑制无功,从而节省电能,使实际做功尽可能接近有功。加电容的目的就是减少无功,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能利用律。

在电路中开始工作后电容器里面的电子到底是怎么移动的怎样的移动方式所以才能储存电量又或者隔直通交的时候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把电流想像成水,电子想像成水分子,电流就是水由高向低流的过程。电容工作的过程时当电路通电后,电流通过导体流动,经过电容时,因为电容并不直接导通,就相当于河里有一个水坝,将水挡住(蓄水),电子在电容的正极积聚,也就是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储存电量)。而当电路中电源不再通过电容支路时,电容中的电流开始反方向流动(水坝蓄水之后来水处没水了,并且水位低于水坝,水坝的水开始倒流),这个过程就是放电。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能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电容容量串连变小,并联变大,变大就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了

电容是越大越好,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不起作用了

提高功率因数,为什么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而非串联?

电容器和电阻器正好相反,它是并联增加电容的容量,串联是减小电容器的容量,所以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当然是希望电容越大越好,所

以采用电容并联的方法来提高电容器的容量。

并联电容器的谐波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线路(包括单次谐波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和总谐波过电压,过电流保护

不会设计。

但从原理上讲谐波的幅度应该更小,怎么会过电压?一定是你的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此谐波接近,临近谐振。在电力系统中谐振是很危险的。我以为应该减小电容,远离谐振。如果是变电室的电容。可以看一看功率因数是不是很大了。不要企图使功率因数接近于1,因为那就是谐振状态。并联谐振会过电压,串联谐振会过电流。可能过载几十倍,很危险的。试着减少电容可能有效。

Y接线高压补偿并联电容器组为何总烧B相

1、为了限制电容器合闸涌流和系统谐波的要求,在电容器组中加装了线性度较好的串联电抗器。由于线路接地时中性点便移作用下,非故障相的相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电容电流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补偿电流发生变化,从而使电容器柜内的电容器与串联的电抗器的工作参数发生变化,增大了谐振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又在查找接地线路时拉合线路,产生了大量高次谐波,其中的某次谐波的频率可能正好等于或接近于谐振频率,且能量足够强大,从而激发了谐振。谐振产生的过电压使得非故障相的电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击穿B相CT,谐振产生的大电流烧坏接触电阻较大的电流互感器接头处及电缆头接头处。

谐振的主要原因可能为:电容补偿装置串联电抗器的参数选择不当。

2、应该是过电压击穿,但不是谐振过电压,更不是电容器与其所串联的电抗谐振或电容器与系统的感抗谐振,而是弧光接地过电压,而电容器只不过刚好是系统的绝缘薄弱点而已。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线路对地的电容电流是不能忽视的,当这个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一旦发生单相接地,产生的电弧电流不能熄灭时,电力系统会引起电磁能的强烈振荡,中性点位移、不接地的两相产生很高的过渡过电压,危及电力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环节,会有击穿的可能。这种现象称为弧光接地过电压。

我们测试谐波,是从计量端接线,今天询问了计量的工作人员,变电所大多是3PT 3CT,他们的表计取的是线电压100V,不是相电压,而且没有零线和中性点,请问我们该如何接线取相电压。

1 你可以拿一个三相变压器,Y形接法,注意该变压器初级电压要高于或等于你的记取电压,且要保证初次级的A,B,C三相相序一致,如果不能保证可以用示波器测一下。你将其初级接至线电压上,其次级三相与它的地线就是相电压,如果你想取实际值,那就选一个初次级一样的隔离三相变压器。

2 选择三个大容量电阻,注意瓦数要大。其阻值要相同。其一端接至线电压上,另一端接至一点,则该点即可视为中性点。每个电阻所取的就是相电压。此办法简单易行。

变电站10kV电容器出现故障原因分析

变电站10kV电容器出现故障原因分析 摘要:电网规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在不断发展扩大,电网系统无功电压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不断有新的无功补偿装置进入电网系统工作。随着无功电压系统的长时间运行,导致电容器组出现故障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找出电容器组出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一、前沿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无功功率不足,会使系统电压及功率因数降低,从而损坏用电设备,严重时会造成电压崩溃,使系统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另外,功率因数和电压的降低,还会使电器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电能损耗增加,效率降低,限制了线路的送电能力,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用户正常用电。 二、电容器故障原因 对出现故障的电容器进行综合检测分析,发现绝缘电阻、油色谱以及电容量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情况。随后调取了部分相关信息,如保护信息、保护装置型号,对相关元件如电抗器与避雷器等进行测试分析,在现场实测谐波,发现电容器组损坏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电压未进行保护整定 变电站将不平衡电压标准均设定为5V,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对非平衡电压标准进行设置,建议调整为3V相对合理。缩短动作时间,将时间改为0.2至0.5秒之间,这样即使出现故障三相仍能准确灵敏运行。建议在电压正常运行情况下再增加1V。就各变电站对电容器组的保护设置而言,其中有的变电站尚未设置非平衡电压保护,如电容器出现故障问题时,三相电压将失去平衡,因此电容器的保护内容应以非平衡电压的保护为主。此外,变电站保护的装置型号老旧、设置不完整,将造成故障进一步扩大,出现熔断器发生群爆情况。部分变电站的非平衡电压保护装置尚未投入使用,若出现异常情况将导致故障扩大升级,进而导致电容器组部分功能薄弱,无法进行有效保护。 2 开关选型不当 开关的型号选择不恰当,或者真空开关质量较低等原因,可能使开关损坏频率较大,导致开关重燃。根据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各变电站出现故障的电容器开关都未使用大型厂家生产的比较成熟的品牌,也未发现厂家关于出厂开关的相关试验报告。

电容的作用

1、滤波电容 它并接在电路正负极之间,把电路中无用的交流电流去掉,一般采用大容量电解电容器,也有采用其他固定电容器的. 2、退耦电容 并接于电路正负极之间,可防止电路通过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馈通路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3 、耦合电容 连接于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两级放大器之间,用以隔断直流电,让交流电或脉动信号通过,使相信的放大器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 4、旁路电容 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某点直接跨接至共用电信为交直流信号中的交流或脉动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成分在通过电阻时产生压降. 5、中和电容 连接于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用于克服三极管极间电容而引起的自激振荡. 6、槽路电容(调谐电容) 连接于谐振电路或振荡电路线圈两端的电容. 7、垫整电容 在电路在能使振荡信号的频率范围减小,而且显著提高低频端振荡频率的电容,它是与槽路主电容串联的. 8、补偿电容 在振荡电路中,能使振荡信号的频率范围得到扩大的电容,它与主电容并联起辅助作用. 9、逆程电容 并接在行输出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用来产生行扫描锯齿波逆程的电容. 10、自举升压电容 利用其储能来提升电路由某的电位,使其电位值高于为该点供电的电源电压. 11、“S”校正电容 串接于偏转线圈回路中,用于校正两边延伸失真. 12、稳频电容 在振荡电路中,用来稳定振荡频率的电容. 13、定时电容 在RC定时电路中与电阻R串联共同决定时间长短的电容. 14、降压限流电容 串接于交流电路中用于它对交流电的容抗进行分压限流. 15、缩短电容 这种电容是在UHF高频头中为了缩短振荡电感的长度而串接的电容. 16、克拉泼电容 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串接在振荡电感线圈的电容,为了水运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提高频率稳定性. 17、锡拉电容 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并接在振荡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容,为了消除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使其振荡频率越就越容易起振. 18、加速电容 接在振荡反馈电路中,使正反馈过程加速,提高振荡幅度. 19、预加重电容 为了防止音频调制信号在调制时可能使高频分量产生衰减或丢失,而适当提升高频分量的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容器工作原理这得从电容器的结构上说起。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击穿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但是,在交流电路中,因为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的。而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是有时间的,这个时候,在极板间形成变化的电场,而这个电场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实际上,电流是通过场的形式在电容器间通过的。 电容 diànróng 1. [capacitance;electric capacity]: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非导电体的下述性质:当非导电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保持某一电位差时(如在电容器中),由于电荷移动的结果,能量便贮存在该非导电体之中 2. [capacitor;condenser]:电容器的俗称 [编辑本段]概述 定义: 电容(或称电容量[4])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放电回路的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 电容的符号是C。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相关公式: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或U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

电容工作原理

电容工作原理 电容串联可以隔直通交,并联可以滤波。 电容器就是两片不相连的金属板.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一般概括为:通交流、阻直流。电容器通常起滤波、旁路、耦合、去耦、转相等电气作用,是电子线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滤波电路是把脉冲通到地去了,不是通到输出端。 正因为通交流,才能把交流成分通向地,保留直流成分. 一般情况下,电解电容的作用是过滤掉电流中的低频信号,但即使是低频信号,其频率也分为了好几个数量级。因此为了适合在不同频率下使用,电解电容也分为高频电容和低频电容(这里的高频是相对而言)。 低频滤波电容主要用于市电滤波或变压器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与市电一致为50Hz;而高频滤波电容主要工作在开关电源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为几千Hz到几万Hz。当我们将低频滤波电容用于高频电路时,由于低频滤波电容高频特性不好,它在高频充放电时内阻较大,等效电感较高。因此在使用中会因电解液的频繁极化而产生较大的热量。而较高的温度将使电容内部的电解液气化,电容内压力升高,最终导致电容的鼓包和爆裂。 其实主要是充放电的工作原理。其实电容就相当于 一个水库,让过来的有波动的水变的很平稳 电解电容的作用有滤波,一般用在整流桥的后面。 你可以看一下电容是并连还是串连在回路里,并联的话是率除高频,串联的话是率除低频。还有降压电容。还有隔直的作用,一般做保护用! 电容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各有什么作用? 电容的作用是储存、释放电荷,可起到隔直通交、滤波、振荡作用 电容在电路中:如串联使用一般作为交流信号隔离,如音频功放、视频放大器等 如并联使用一般作为滤波,如电源、信号处理电路中噪声去除等 如与电感或其他芯片并联可组成振荡回路,如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调制、解调等 电容并联可增大电容量,串联减小。比如手头没有大电容,只有小的,就可以并起来用,反之,没有小的就可以用大的串起来用。 在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容器作为一种分立式无源元件仍然大量使用于各种功能的电路中,其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作贮能元件也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同电池等储能元件相比,电容器可以瞬时充放电,并且充放电电流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为熔焊机、闪光灯等设备提供大功率的瞬时脉冲电流。 电容器还常常被用以改善电路的品质因子,如节能灯用电容器。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 整流: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变电站电容器组的配置

变电站10kV 电容器组的配置 引言 目前,电力系统中为了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网络损耗,普遍配置了无功补偿装置,由于电容器组容量可大可小,即可集中使用,又可分散配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且价格较低,损耗较小,维护方便,故为目前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无功电源之一。变电站设计中一般将电容器组布置在10kV 侧。由于10kV 侧配置电容器存在系统短路容量较小、分组数较多、易发生谐振等问题,故如何合理选择10kV 电容器组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电容器总容量的选择 变电站安装的“最大容性无功量”的选择原则为:对于直接供电末端变电所,其最大容性无功量应等于装置所在母线上的负荷按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与主变压器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之和。即: cbm cfm c Q Q Q += (1) 0ef fm cfm Q P Q ?= (2) e e m d cbm S I I I U Q ?+?=)100(%)100(%)(022 (3) 式中:c Q :变电站配置最大容性无功量(kvar ); cfm Q :负荷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kvar ); cbm Q :主变压器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kvar ); fm P :母线上的最大有功负荷(kW ); 0ef Q :由1cos φ补偿到2cos φ时,每kW 有功负荷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kvar/kW ); (%)d U :需要进行补偿的变压器一侧的阻抗电压百分值(%); m I :母线装设补偿装置后,通过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值(A ); e I :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电流值(A );

(%)0I :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 e S :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容量(kV A ); 通过式(1)、(2)、(3)对变电站无功容量进行估算,负荷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约为主变容量的5%~10%(按补偿到功率因数0.96考虑),主变压器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14%~16%。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为主,现变电站均按照主变容量来配置电容器补偿容量。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配置原则》(以下简称配置原则)要求,变电站可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20%-25%配置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因此变电站的电容器组总容量除个别情况外,大多数情况应按照以上要求配置,与电容器组的电压等级无关。 2、电容器分组容量的选择 确定了电容器组总容量后,还需对电容器组分组容量进行选择。 (1)若分组容量过大,会引起投切时母线电压波动增大、变电站投运初期负荷变小,无法投入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等问题。 (2)若分组容量过小,会引起增加设备投资、减少变电站出现回路数、增大维护工作量、增大变电站的布置难度等问题。 因此电容器分组的总原则应是: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分组容量,减少组数。 2.1 电容器分组容量与母线电压波动的研究 电容器在进行投切操作时,将引起母线电压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为: d fz S Q U 100%=? (4) 式中:%U ?:母线电压波动率; fz Q :分组电容器容量(Mvar); d S :电容器所接母线三相短路容量(MV A)。 从式(4)可以看出,母线电压波动率与投切电容器的容量成正比,与母线三相短路容量成反比。《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规定:变电站10kV 侧母线短路电流需控制在20kA 以内, 10kV 侧极限短路容量为1.732×10.5×20=

电容的作用

电容的作用 作为无源元件之一的电容,其作用不外乎以下几种: 1、应用于电源电路,实现旁路、去藕、滤波和储能的作用,下面分类详述之: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弹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藕 去藕,又称解藕。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F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3)滤波 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uF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原理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用途 电力电容器按用途可分为8种: 1.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2.串联电容器。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 3.耦合电容器。主要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高频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以及在抽取电能的装置中作部件用。 4.断路器电容器。原称均压电容器。并联在超高压断路器断口上起均压作用,使各断口间的电压在分断过程中和断开时均匀,并可改善断路器的灭弧特性,提高分断能力。 5.电热电容器。用于频率为40~24000赫的电热设备系统中,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回路的电压或频率等特性。

6.脉冲电容器。主要起贮能作用,用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断路器试验用振荡回路等基本贮能元件。 7.直流和滤波电容器。用于高压直流装置和高压整流滤波装置中。⑧标准电容器。用于工频高压测量介质损耗回路中,作为标准电容或用作测量高压的电容分压装置。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电容器技术要求

介休瑞东煤业35kV变电站 磁控式高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技术规范书 晋中电力设计院 二〇一一年二月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名称:介休瑞东煤业35kV变电站工程 1.2 项目单位:介休义棠瑞东煤业有限公司 1.3 工程规模: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10000kV A,2台主变互为备用。35kV部分为单母分段接线方式,二回进线,分别由介休110kV变电站和灵石110kV英武变电站引入。10kV部分亦为单母分段接线方式。出线24回,本期22回出线。 1.4 工程地址:介休瑞东煤业35kV变电站 1.5 交通、运输:汽运 1.6工程布置:电容器成套装置采用室内柜式安装,磁控电抗器室外安装,控制屏放于主控室。 2.环境条件 注:1. 环境最低气温超过-25℃, 需要进行参数修正; 2. 污秽等级为Ⅳ级,需要进行参数修正; 3. 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需要进行参数修正。 3.系统运行条件 3.1 系统标称电压:10kV 3.2 最高运行电压:12kV 3.3 额定频率:50Hz 3.4 中性点接地方式:非有效接地 3.5 电容器组接线方式:星形 3.6 辅助电源:DC220V 4.装置要求 设备安装于10kV侧,电容器滤波安装容量6000kvar,分5次、7次、11次兼高通三个滤波支路,(各个投标厂家需根据经验对各个滤波支路分组并提供容值、电抗值详细计算说明书),另根据煤矿负荷波动,配磁控电抗器4500kvar实现系统所需无功的动态连续

5.设备名称及数量 磁控式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0kV-6000kvar 2套,每套设备主要配置如下: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滤波支路5 次 隔离开关GN19-12/630 组 1 2 避雷器HY5WR-17/45 只 3 3 喷逐式熔断器BR2-12 只 6 4 放电线圈FDZR-1.7-12/√3-1 台 3 5 滤波电容器AAM-12/√3-350-1W 或AFM-12/√3-350-1W 台 6 总容量2100kvar 6 滤波电抗器LKSGKL-10-84-4 台 1 7 附件足量 8 7 次隔离开关GN19-12/630 组 1 9 避雷器HY5WR-17/45 只 3 10 喷逐式熔断器BR2-12 只 6 11 放电线圈FDZR-1.7-12/√3-1 台 3 12 滤波电容器AAM-12/√3-300-1W 或AFM-12/√3-300-1W 台9 总容量1800kvar 13 滤波电抗器LKSGKL-10-36-2 台 1 14 附件足量 15 11 次 兼 高 通隔离开关GN19-12/630 组 1 16 避雷器HY5WR-17/45 只 3 17 喷逐式熔断器BR2-12 只 6 18 放电线圈FDZR-1.7-12/√3-1 台 3 19 滤波电容器AAM-12/√3-350-1W 或AFM-12/√3-350-1W 台 6 总容量2100kvar 20 滤波电抗器LKSGKL-10-16.8-0.8 台 1 21 高通电阻器套 1 22 附件足量 23 磁 控 支隔离开关GN19-12/1250 组 1 24 电流互感器JQJC-10 300/5A 只 3 25 磁控电抗器4500kvar 台 1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很全)

电容器的基本特性是“通交流、隔直流”。所以在电路中可用作耦合、滤波、旁路、去耦…… 。电容器的容抗是随频率增高而下降;电感的感抗是随频率增高而增大。所以在电容、电感的串联或并联电路中,总会有一个频率下容抗与感抗的数值相等,这时就产生谐振现象。所以电容与电感可以用来制作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陷波器、均衡器等。用在振荡电路中,制作LC、RC振荡电路。滤波电容并接在整流后的电源上,用于补平脉冲直流的波形。 耦合电容连接在交流放大电路级与级之间作信号通路,因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有直流工作点,采用电容耦合可隔断直流通过工作点,耦合电容其实就是起隔直作用,所以也叫隔直电容; 旁路电容作用与滤波电容相似,但旁路电容不是接在电源上,而是接在电子电路的某一工作点,用于滤去谐振或干扰产生的杂波; 滤波电容、感性负载供电线路上的补偿电容、LC谐振电路上的电容都是起储能作用。 如何选择电路中的电容 通常音频电路中包括滤波、耦合、旁路、分频等电容,如何在电路中更有效地选择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对音响音质的改善具有较大的影响。1.滤波电容整流后由于滤波用的电容器容量较大,故必须使用电解电容。滤波电容用于功率放大器时,其值应为10000μF以上,用于前置放大器时,容量为1000μF左右即可。当电源滤波电路直接供给放大器工作时,其容量越大音质越好。但大容量的电容将使阻抗从10KHz附近开始上升。这时应采取几个稍小电通常音频电路中包括滤波、耦合、旁路、分频等电容,如何在电路中更有效地选择使用 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对音响音质的改善具有较大的影响。 1.滤波电容 整流后由于滤波用的电容器容量较大,故必须使用电解电容。滤波电容用于功率放大器 时,其值应为10000μF 以上,用于前置放大器时,容量为1000μF 左右即可。 当电源滤波电路直接供给放大器工作时,其容量越大音质越好。但大容量的电容将使阻 抗从10KHz 附近开始上升。这时应采取几个稍小电容并联成大电容同时也应并联几个薄 膜电容,在大电容旁以抑制高频阻抗的上升,如下图所示。 图 1 滤波电路的并联 2.耦合电容 耦合电容的容量一般在0.1μF~ 1μF 之间,以使用云母、丙烯、陶瓷等损耗较小的 电容音质效果较好。 3.前置放大器、分频器等 前置放大器、音频控制器、分频器上使用的电容,其容量在100pF~0.1μF 之间,而扬 声器分频LC 网络一般采用1μF~ 数10μF 之间容量较大的电容,目前高档分频器中采 用CBB电容居多。 小容量时宜采用云母,苯乙烯电容。而LC 网络使用的电容,容量较大,应使用金属化 塑料薄膜或无极性电解电容器,其中无机性电解电容如采用非蚀刻式,则更能获取极佳 音质。 电容的基础知识 —————————————— 一、电容的分类和作用 电容(Ele ct ric ca pa ci ty),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 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电解电容。 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因此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 二、电容的符号

电容补偿柜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电容补尝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一. 电容补偿柜之作用: 用于补偿发电机无功电流、减轻发电机工作负荷,增加发电机可使用容量,可减少工厂一定的用电量、节省工业电力,提高发供电设备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二. 电容柜工作原理 用电设备除电阻性负载外,大部分用电设备均属感性用电负载(如日光灯、变压器、马达等用电设备)这些感应负载,使供电电源电压相位发生改变(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因此电压波动大,无功功率增大,浪费大量电能。当功率因数过低时,以致供电电源输出电流过大而出现超负载现象。电容补偿柜内的电脑电容控制系统可解决以上弊端,它可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设置。电容组数的投入,进行电流补偿,从而减低大量无功电流,使线路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程度,提供一个高素质的电力源。 三. 电容补偿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铁工频加热器导用点设备都是感性负载。这些感性负载在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这个电流(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可分解为与电压相同相位的有功分量和落后于电压90 度的无功分量。这个无功分量叫做电感无功电流。与电感无功电流相应的功率叫做电感无功功率。当功率因数很低时,也就是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危害:

?增长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增大,浪费电能。 ?因线路电流增大,可使电压降低影响设备使用。 ?对变压器而言,无功功率越大,则供电局所收的每度电电费越贵,当功率因数低于0.7 时,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对发电机而言,以310KW 发电机为例。 310KW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80KW ,额定电流为530A ,当负载功率因数0.6 时 功率= 380 x 530 x 1.732 x 0.6 = 210KW 从上可看出,在负载为530A 时,机组的柴油机部分很轻松,而电球以不堪重负,如负荷再增加则需再开一台发电机。加接入电容补偿柜,让功率因数达到0.96 ,同样210KW 的负荷。 电流=210000/ (380x1.732x0.96 )=332A 补偿后电流降低了近200A ,柴油机和电球部分都相当轻松,再增加部分负荷也能承受,不需再加开一台发电机,可节约大量柴油。也让其他机组充分休息。从以上可看出,电容补偿的经济效益可观,是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原理:把具有容性负荷的装置与感性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 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 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他的补偿原理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2009-2-23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1、运行前的检查 a.对电容器组及相关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b.对电容器组保护定值进行核对并按调度命令投入其保护压板。 c.室内照明电容器组的通风及照明装置应良好。 2、运行中的规定 对新投入运行的电容器组应在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三次(每次间隔5分钟),24小时试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 2.1电容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 a.外壳无膨胀、鼓肚及渗漏油现象,电抗器油位正常; b.套管应清洁、无裂纹和放电现象; c.引线接头无松动、过热、脱落及断线; d.无异常响声,熔丝应完整; e.电容器网门关闭良好,并加锁。 2.2电容器应根据所属调度下达的调压曲线进行投停操作,系统电压低时应首先投电容器,如果满足不了,再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系统电压高时,首先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如满足不了,再切电容器。

2.3电容器组断路器拉、合闸间隔时间,不宜小于5分钟。 2.4电容器停电工作时,必须经过充分放电才能工作,熔丝熔断的单个电容器工作时必须对该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 2.5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温度达到十40℃或超过厂家规定时,应将电容器短时停止运行。 2.6电容器本体温度不得超过60℃。 2.7串、并联电容器的长期运行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1倍,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厂家如有特殊规定的,可按制造厂规定执行。 2.8 连接电容器组的母线停电时,应先停电容器组后停负荷;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 2.9电容器容量不能任意变动,个别电容器损坏时,应更换容量和参数相同产品,并经试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2.10巡视检查电容器组只能透过网栏观察,严禁打开或进入网栏内。 3、异常及事故处理 3.1电容器发生下列异常运行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将其退出运行,并汇报调度 a.套管闪络或严重放电。 b.接头严重过热或熔化。 c.外壳膨胀变形或严重漏油。 d.内部有放电声及放电线圈有异响。 e.电容器爆炸、起火。

电容的作用

电容的作用 1.电容器主要用于交流电路及脉冲电路中,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一般起隔断直流的作用。 2.电容既不产生也不消耗能量,是储能元件。 3.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是提高功率因数的重要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是获得振荡、滤波、相移、旁路、耦合等作用的主要元件。 4.因为在工业上使用的负载主要是电动机感性负载,所以要并电容这容性负载才能使电网平衡. 5.在接地线上,为什么有的也要通过电容后再接地咧? 答:在直流电路中是抗干扰,把干扰脉冲通过电容接地(在这次要作用是隔直——电路中的电位关系);交流电路中也有这样通过电容接地的,一般容量较小,也是抗干扰和电位隔离作用. 6.电容补尝功率因数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在电容上建立电压首先需要有个充电过程,随着充电过程,电容上的电压逐步提高,这样就会先有电流,后建立电压的过程,通常我们叫电流超前电压90度(电容电流回路中无电阻和电感元件时,叫纯电容电路)。电动机、变压器等有线圈的电感电路,因通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它与电容正好相反,需要先在线圈两端建立电压,后才有电流(电感电流回路中无电阻和电容时,叫纯电感电路),纯电感电路的电流滞后电压90度。由于功率是电压乘以电流,当电压与电流不同时产生时(如:当电容器上的电压最大时,电已充满,电流为0;电感上先有电压时,电感电流也为0),这样,得到的乘积(功率)也为0!这就是无功。那么,电容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正好与电感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相反,就用电容来补偿电感产生的无功,这就是无功补偿的原理。 汹涌的河水流入到湖泊中,再让它流出来,那就显得平静而柔和了.电容就应该是充当了湖泊的作用吧.让电流更纯净没有杂波. 所谓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 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在计算机系统 的主板、插卡、电源的电路中,应用了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和瓷介电容等几类电容,并以 电解电容为主。 纸介电容是由两层正负锡箔电极和一层夹在锡箔中间的绝缘蜡纸组成,并拆叠成扁体 长方形。额定电压一般在63V~250V之间,容量较小,基本上是pF(皮法)数量级。现代纸介电容由于采用了硬塑外壳和树脂密封包装,不易老化,又因为它们基本工作在低压区,且耐压值相对较高,所以损坏的可能性较小。万一遭到电损坏,一般症状为电容外表发热。 瓷介电容是在一块瓷片的两边涂上金属电极而成,普遍为扁圆形。其电容量较小,都 在pμF(皮微法)数量级。又因为绝缘介质是较厚瓷片,所以额定电压一般在1~3kV左右, 很难会被电损坏,一般只会出现机械破损。在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极少,每个电路板中分别 只有2~4枚左右。 电解电容的结构与纸介电容相似,不同的是作为电极的两种金属箔不同(所以在电解 电容上有正负极之分,且一般只标明负极),两电极金属箔与纸介质卷成圆柱形后,装在 盛有电解液的圆形铝桶中封闭起来。因此,如若电容器漏电,就容易引起电解液发热,从 而出现外壳鼓起或爆裂现象。电解电容都是圆柱形(图1),体积大而容量大,在电容器上 所标明的参数一般有电容量(单位:微法)、额定电压(单位:伏特),以及最高工作温度(单

变电所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

变电所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 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当发现电容器的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为花。 (3)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 (4)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工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之后,由于部分残余电荷一时放不尽应将接地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卡子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保险熔断等现象,因此仍可能有部分电荷未放出来,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以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变电站并联补偿电容器

变电站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配置研究 1前言 为了减少电网中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有功电量的损失,改善电压质量,供电企业普遍在变电站内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以后简称电容器组)。电容器组由电容器、串联电抗器、避雷器、断路器、放电线圈及相应的控制、保护、仪表装置组成。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电容器制造厂只生产电容器,其他设备均需外购,在成套设计成套供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使用单位必须对电容器及配套设备进行选型。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在电容器组的设备选型、安装布置上差别很大,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分析意见。 2电容器容量的选择 电容器组容量的配置应使电网的无功功率实现分层分区平衡,各电压等级之间要尽量减少无功功率的交换。由于电容器组在运行中的容量不是连续可调的,从减少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提高功率因数的角度出发,希望电容器组在大部分时间内能正常投入运行而不发生过补偿。通过对变电站负荷变化情况的分析,徐州地区变电站负荷率一般在70%~80%之间,一天当中约有2/3的时间负荷水平在平均负荷以上。我们以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全年无功电度量除以年运行时间求出年平均无功负荷,电容器组容量按照年平均无功负荷的90%选龋实际运行时,由于电容器组额定电压一般为电网额定电压的1.1倍,而变电站低压母线电压一般控制在电网额定电压的1~1.07倍,电容器组实际容量要降低5.4%~17.4%,从而保证了电容器组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能投入运行。对于负荷季节性变化比较大的农村变电站和预计近期内负荷将有较大增长的变电站,电容器组容量可以适当增加,但要求电容器组必须能减容运行。这一点对集合式与箱式电容器而言,要求具有中间容量抽头,组架式和半封闭式电容器组只要将熔断器去掉几只即可。同时要求配有抑制谐波放大作用的串联电抗器有

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及电容滤波原理..

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及电容滤波原理 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储能元件,它具有隔断直流、连通交流、阻止低频的特性。广泛应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滤波、调谐、能量转换和自动控制等电路中。熟悉电容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名称意义,有助于我们读懂电子电路图。 1、滤波电容:接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以滤除直流电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电变平滑。一般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或钽电容,也可以在电路中同时并接其他类型的小容量电容以滤除高频交流电。 2、去耦电容:幷接在放大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之间,防止由于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馈而引起的寄生震荡。 3、耦合电容:接在交流信号处理电路中,用于连接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作两放大器的级间连接,用以隔断直流,让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通过,使前后级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 4、旁路电容:接在交、直流信号的电路中,将电容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电路的某点跨接到公共电位上,为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信号成分因通过电阻产生压降衰减。 5、调谐电容:连接在谐振电路的振荡线圈两端,起到选择振荡频率的作用。 6、衬垫电容与谐振电容:主电容串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它可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变小,幷能显著地提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 是当地选定衬垫电容的容量,可以将低端频率曲线向上提升,接近于理想频率跟踪曲线。 7、补偿电容:与谐振电路主电容并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该电容能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扩大。 8、中和电容:并接在三极管放大器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构成负反馈网络,以抑制三极管间电容造成的自激振荡。 9、稳频电容:在振荡电路中起稳定振荡频率的作用。 10、定时电容:在RC时间常数电路中与电阻R串联,共同决定充放电时间长短的电容。 11、加速电容:接在振荡器反馈电路中,使正反馈过程加速,提高振荡信号的幅度。 12、缩短电容:在UHF高频头电路中,为了缩短振荡电感器长度而串接的电容。 13、克拉泼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串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对频率稳定性影响的作用。 14、锡拉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两端并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使振荡器在高频端容易起振。 15、稳幅电容:在鉴频器中,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16、预加重电容:为了避免音频调制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对分频量衰减和丢失,而设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 电容降压式电源 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 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

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 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 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 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 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 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 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 请看: 电容降压式电源电路的计算与元件选择 电容降压式电源电路又称恒流电源电路,由于省去了笨重的交流电源变压器,体

变电站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变电站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严格控制电容器的运行电压、电流、环境温度 1.1运行电压 运行中电容器内部的有功功率损耗由其介质损耗和导 体电阻损耗组成,而介质损耗占电容器总有功功率损耗的98%以上,其大小与电容器的温升有关,可用下式表示:P=Qtans=WCU2tans=314C2tans Q=314CU2 式中:P为电容器的有功功率损耗,kW;Q为电容器的无 功功率,kvar;tanS 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W为电网角频率, rad/s;C为电容器的电容量,F;U为电容器的运行电压,kV。 由公式可知:当运行电压超过额定值将使电容器过负荷, 而电容器运行电压比额定值低,则降低了无功出力,如运行 电压为额定电压的90%时,无功功率降低19%,使容量没 有充分利用,也是不经济的。同时运行电压升高,使电容器 发热而且温升也增加,由于电容器中介质损失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

电容器基本原理

电容器基本原理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很形象的表明了它的根本功能:隔直通交。电容器的一切功用都源自于此。对于恒定直流电来说,理想的电容器就像一个断开的开关,表现为开路状态;而对于交流电来讲,理想电容器则为一个闭合开关,表现为通路状态。 在上面的图中详细描述了直流电受电容器阻隔的原因。事实上,电容器并非立刻将直流电阻隔,当电路刚接通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极大的电流值,然后随着电容器不断充电,极板电压逐渐增强,电路中的电流在不断减小,最终电容器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且反向,从而达到和电源平衡的状态。 而在交流电方面,为方便记忆,我们可以不太严谨但形象的认为交流电能够“跳过”电容器这道“峡谷”,从而保持“正常传导”。 这里有很关键的一点需要明确:无论是直流环境还是交流环境,理想的电容器内部是

不会有任何电荷(电流)通过的,只是两极板电荷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电场。 要想了解电容器的各种功用,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傅立叶级数。各位苦于微积分的朋友不用头晕,我们不需要去研究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仅仅是需要一个简单的结论:任何一个波,都可认为是多个不同的波形叠加之产物。即,一个波可以拆分成多个振幅、频率都不相同的波(包括振幅和频率为零的波)。这其实正如一个数字也能被拆分成多个其他数字的组合一样,例如3 = 1+2 = 1+1+1 = 0+3。 振幅或频率为零的波是什么?直线。对于电来说,那就是直流电,即电压恒定不变。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线一样,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直流电。尽管人们在追求尽可能理想的直流电,但直流和交流总是同时存在的。直流电中含有交流成分,交流电中也包含直流成分。当直流成分占主导地位时,就认为其乃直流电;当交流成分占主导地位时,就认为是交流电。这很像太极所描述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直流和交流总是共存的 事物的具体应用都是由基本原理派生出的,哪怕你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同样也能够很容易得理解它的具体应用。毕竟,对于基本原理来说,往往仅仅需要知其然即可,例如1+1=2。对于电容器来说,我们需要明白两点:隔直通交和不走电荷。 基于电容器隔直通交和不走电荷的原理,其应用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在目前我们在电脑板卡上常见的电容器应用主要有:电源滤波、耦合与去藕、信号滤波。 电容器的应用:电源滤波 正如之前所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流电,为了给设备提供尽可能理想化的直流供电,我们需要一些途径将交流成分尽量剔除。因此,供电滤波电路成为了每一块主板和显卡必备的电路组成部分,没了它们,我们的电脑就无法正常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