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10kV变电所一次设计

某10kV变电所一次设计

某10kV变电所一次设计
某10kV变电所一次设计

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 2013 年 2学期)

学院(部):电力工程系专业:供用电技术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第三章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第四章选择本变电所主变的台数、数量、容量和类型第五章变电所位置和形式选择

第六章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式选择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八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第九章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第十章进行防雷保护的规划设

第十一章个人体会和总结

第一章绪言

电能是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能源,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能是由发电厂供给,因为考虑经济原因,发电厂大多建在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常远离大中性城市和工厂企业,这样需要远距离输送,经过升、降压变电所进行转接,在进一步的将电能分配到用户和生产企业。

由于电力电能的重要特点是不能储存,因此电力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是同时进行的,于是电力电能从生产到使用就构成一个整体,而由电力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

本设计主要从大致的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出发,对于10k变电所各组设备的设计和计算。首先,对已知的设计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舍取,可以大概的了解变电所的设计要求;然后,对各组设备的负荷进行计算,统计总负荷和功率因数以及电力系统的损耗。同时,根据计算负荷选择总降压变电所的主要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根据设计资料确定电源进线和电力来源,进一步可以大致拟定供电系统图,再对其进行短路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变电所一次设备与其相应的校验,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线路。

本说明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的教材和专著,在此对所有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写时间和材料还有能力范围有限,设计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第二章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一、负荷计算的概念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象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线的依据。

负荷不是恒定值,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变动值。因为用电设备并不同时运行,即使用时,也并不是都能达到额定容量。另外,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也不一样,有长期、短时、重复短时之分。在设计时,如果简单地把各用电设备的容量加起来作为选择导线、电缆截面和电气设备容量的依据,那么,过大会使设备欠载,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过小则又会出现过载运行。其结果不是不经济,就是出现过热绝缘损坏、线损增加,影响导线、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因此负荷计算也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时,用的总负荷应是一个假定负荷,即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是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配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由于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t,t为发热时间常数,而截面在16mm以上的导体的t均在l0min以上,也就是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后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

二、平均负荷

平均负荷为一段时间内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相比,长选用最大负荷(即有代表性的一昼夜内电能消耗量最多的一个班)平均负荷,有时也计算年平均负荷。平均负荷用来计算最多负荷和能量消耗。

三、负荷计算的方法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适用于全厂和车间变电所负荷的计算,二项式法适用于机加工车间,有较大容量设备影响的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负荷计算。但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四、负荷计算的公式

一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c P 应为:

∑=

N WL

av L

P K P ηηK c ;

其中

∑K ——用电设备组总的设备容量,等于该组所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

之和,即 N N P P ∑=∑

L K ——设备组的负荷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的输出功率与运行

的设备容量之比;

av η——设备组的平均效率,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的输出功率与取用

功率之比;

WL η——配电线路的平均效率,即配电线路在最大负荷时的末端功率之

比。

d av K K K WL

L

=∑ηη;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为:

∑=N P K P d c ;

在求出有功计算负荷c P 后,可按下列公式分别求出其余的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 ?tan c P Qc

=;

视在计算负荷

2

2cos Qc Pc Pc Sc +==?

计算电流

N

U Sc Ic 3=

(2)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多组用电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 c p P K P ∑=∑∑c ;

多组用电设备的无功计算负荷 c q c Q K Q ∑=∑∑;

多组用电设备的视在计算负荷 ∑+∑=∑2

2C C C Q P S ;

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电流 N

C C U S I 3∑∑=

其中 p ∑K ——有功功率同时系数; q ∑K ——无功功率同时系数。

同时系数p ∑K 和q ∑K 的取值,是根据统计规律和实际测量结果确定的,通常可按

,95.0~8.0p =∑K 97.0~85.0q =∑K 取值。

五、计算负荷

为了满足企业电力负荷的需要,近期必须新建一个10kV 变电站。该变电所下设有机械加工、电焊、起重、办公楼、住宅区水泵组、住宅区水泵组、住宅用电、照明等部分。负荷资料如下:

解:先求各组的计算负荷:

(1) 机床设备组。查表,取25.0d =K ,5.0cos =?,73.1tan =?,故

())(W P k 36.10845.433*25.01C ==

()var)k 46.18773.1*36.1081(==C Q

(2)电焊机设备组。查表,取35.0d =K ,6.0cos =?,33.1tan =?,故

())(W P k 27.45129.35*35.02C ==

()var)k 21.601.33*27.452(==C Q

(3) 起重机组。查表,取15.0d =K ,5.0cos =?,73.1tan =?,故

())(W P k 98.16113.2*15.03C ==

()var)k 38.291.73*98.163(==C Q

(4)办公楼。查表,取85.0d =K ,0.1cos =?,0tan =?,故

())(W P k 5.2530*85.04C ==

()var)k 00*5.254(==C Q

(5)住宅区水泵组。查表,取8.0d =K ,0.1cos =?,0tan =?,故

())(W P k 8.140176*8.05C ==

()var)k 00*8.1405(==C Q

(6)住宅用电。查表,取8.0d =K ,0.1cos =?,0tan =?,故

())(W P k 4.614768*8.06C ==

()var)k 00*4.6146(==C Q

(7)厂区照明。查表,取取1d =K ,0.1cos =?,0tan =?,故

())(W P k 2929*17C ==

()var)k 00*297(==C Q

此变电所计算负荷为(取,95.0p =∑K 97.0q =∑K )

)(294.6148.1405.2598.1627.4536.108*95.0c ++++++=∑P

)(W k 29.931=;

)(000038.2921.6046.197*97.0++++++=∑

c Q

)(kvar 44.278=;

)(A =+=∑kV 02.97244.27829.93122C S ;

)(A ==∑12.5610

*302

.972C I 。

第三章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一、无功功率补偿的概念

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或直接在电能用户变电所装设无功功率电源,以改变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减小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这种技术措施称为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指的是交流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存在一相角差时,电流流过容性电抗(XC)或感性电抗(XL)时所形成的功率分量。

二、无功功率补偿的目的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

常用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除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接近于1外,其他如电动机、变压器、架空线以及电气仪表的功率因数均小于1。如交流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2~0.3;在轻载时均为0.5;在额定负载时均为0.7~0.89。不带电容器的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45~0.6。负载的功率因数低,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1)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的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因为电力系统内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长期超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运行。所以当电压和电流都已达到额定值时,功率因数低便造成设备有功功率的输出较少。同样容量的设备,功率因数越低,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少。

(2)引起电力系统电能损耗增大和供电质量降低。对输电和配电线路来说,线路中的损耗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当输送同样大小的有功功率P=IUcosφ时,功率因数cosφ越低,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P/Ucos φ就越大,而线路的电能损耗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增加的。

另外,当功率因数降低,线路电流增大时,势必造成线路中电压降增大,这将导致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低。若要满足末端用户电压要求,则线路始端的电压就要升高,从而会使整个线路的供电质量降低。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提高用电功率因数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做到在同样发电设备条件下,提高发电能力。而且可以减小电能损耗和提高用电质量,它是节约用电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三、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96.08

.104791.1035≈==S P COS ?

功率因数为96.0,所以不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四、无功功率补偿的方法

一般企业负载多为电动机,使电网处于感性状态,需要容性补偿。 (1)采用同步电动机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同步电动机与异步电动机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在功率因数超前的方式下运行,能输出无功功率来补偿企业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因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功率因数。

如果同步电动机轴上不带机械负载,只是空转运行,专门用作补偿无功功率,则称为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一般容量较大,实质上是一种打容量的无功功率发电机,主要装在电力系统大容量的枢纽变电所,作为系统的无功补偿装置。 (2)采用并联电容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补偿方式可分为单独补偿、分组补偿和集中补偿三种。

单独补偿:在大型耗电设备进线端进行电容器补偿,直接安装在用电设备附近就地补偿,这样可减少供配电线路和变压器中得无功负荷,降低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电能损耗补偿范围最大,经济效果最好。

分组补偿:电容器安装分别安装在功率因数较低的车间配电母线上,分散补偿,这种方式的补偿范围和经济效果介于集中补偿和单独补偿之间,因此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较普遍。

集中补偿:适用于功率因数比较稳定的电力系统,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总降压变电所二次侧(6~10kV侧)母线上,对整个企业进行补偿。

(3)有源补偿

即无功发电机,该电机通过闭环控制能发出无功。属于无阶补偿(电容器补偿属于有阶补偿),补偿效果更好,是无功补偿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该方法造价较高,一般企业不会使用。

第四章 选择本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一、主变台数的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台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选择一台变压器。 (2)下列情况可考虑选择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

a .对供有大量一、二负荷的白农电所,宜采用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变压器能对一、二级负荷继续供电,以满足供电可靠的要求。对只有二级而无一级负荷的变电所,也克只采用一台变压器,但必须在低压侧敷设与其他变电所项链的联络线作为备用电源;

b .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而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也可考虑采用两台变压器;

c .除了上述情况外的一般用户变电所,如果负荷集中而容量相当大时,虽为三级负荷也可以采用两台或以上变压器。 二、主变容量的选择

1、对于仅装设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变压器容量T S 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计算负荷C S 的需要,即

C T

S S ≥

2、对于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的容量T S 应同时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1)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宜满足总计算负荷C S 的大约60%—70%的需要,即

C T

S S )7.0~6.0(=

(2)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一、二级负荷)21(+C S 的需要,即

)21(+≥C T S S

应注意,6—10kV 变电所主要变压器的单太容量,一般不宜大于1000kVA (或1250kVA );对于装设在二层以上的店里变压器,应考虑垂直与水平运输对通道及楼板荷载的影响,如,干式变压器,其容量不宜大于630kVA ;对居住小区变电所内的油浸式变压器单台容量也不宜大于630kVA 。 三、主变类型的选择 变压器选型原则:

(1)一般优先采用1197S S S 和、等系列低损耗变压器,其容量系列为R10; (2)如果周围环境恶劣,应选用具有防尘。防腐蚀性能的1BSL

(3)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机场等消防要求搞的场所,宜选用SLL 、SG 、SGZ 等型式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4)对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而不能满足用电负荷要求时,应选用7SZ 、SZ 和SLZ 等型式的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

最近几年,TN 系统已普遍被采用,但在工程设计中,仍型密闭式电力变压器;还有选用Y ,yn0结线组别的变压器,D ,yn11结线的优点。据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6.0.7条规定:“在TN 及TT 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 ,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因为D ,yn11结线比Y ,yn0结线的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2)有利于单位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 3)能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设备能力。 所以应优先选用D ,yn11结线变压器。

第五章变电所位置和形式选择

一、基本要求

1、接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

3、接近电源侧;

4、设备运输方便;

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8、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9、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二、对有燃油性设备变电所要求

1、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2、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3、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和变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4、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下列场所:

⑴、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⑵、挑檐为燃烧体或难燃体和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旁;

⑶、附近有棉、粮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的露天堆场;

⑷、容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灰尘或导电尘埃且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

三、变电所的形式(类型)

(1)车间附设变电所

(2)车间内变电所

(3)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

(4)独立变电所

(5)杆上变电台

(6)地下变电所

(7)楼上变电所

(8)成套变电所

(9)移动式变电所

工厂是10kv以下,变电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工厂的负荷中心,工厂的负荷中按负荷功率矩法来确定。

第六章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式

一、主变压器台数

选择主变压器台数按其符合性质要求为: 1、工厂负荷性质

工厂为三班工作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3500h ,属于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条件

(1)本厂变电所从附近35/10kV 变电所引入10kV 电源。 (2)要求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因此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二、变压器的容量

主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必须满足本次设计的变电所的负荷容量要求,也尽可能考虑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的要求,也适当考虑到远期的负荷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根据变电所所带用户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的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重要负荷。对一般性变电所,当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 对于仅装设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变压器容量T S 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计算负荷C S 的需要,即

C T S S ≥

该工厂全部用电设备计算负荷()VA S C k 02.972=∑ 宜选用kVA 1000的变压器。

所以在此选择以选择其额定容量为kVA 1000,型号为S9系列三项环氧树脂

M

M

M 干式变压器,连接组别为Dyn11,即S9—1000—10∕0.4—Dyn11. 三、主接线方式

1、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基本要求

(1)保证向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 (2)保证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符合要求。

(3)大型电厂的机组在分期投入过程中,应考虑逐年电力,电量平衡。 2、高、低压侧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10KV 侧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2) 380/220侧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3) 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 ①放射式接线:

220/380V

特点:

配电线路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但配电设备和导线材料耗用较多,且运行不够灵活;主要用于容量大、负荷集中或重要的用电设备,或者需要集中联锁启动。

②树干式接线:

特点:

配电设备和导线材料耗用较少,运行灵活性好,特别是采用封闭式母线槽时;但干线故障时影响范围大,供电可靠性较低;一般用于用电设备容量不很大、布置较均匀的场合,例如对机械加工车间的中小机床设备供电以及对照明灯具供电等,均采用树干式接线。

③链式接线: 220/380V

特点:

它实质上是一种树干式接线,适用范围与树干式相似,但链式相连的用电设备一般不宜多于5台,链式相连的配电箱不宜多于3台,且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

在这里采用树干式接线。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论文)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1 变电所总体设计及供配电系统分析 1.1 变电所设计原则 进行变电所设计时须遵照变电所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原则。 根据《35—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要求: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节约用地的原则。 1.2 变电所设计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此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变电所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践,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3 PG新校区供电需求分析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位于PG新校的变电所,由系统S1、系统S2向PG 新校区供电,来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PG新校区变电所的建立可保障新校区的正常用电,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G新校区变电所变电压等级为10/0.4KV,是以向终端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对该校中断供电。 1.4 变电所总体分析 1.4.1 建站必要性与建站规模 1 建站必要性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在系统中主要起变配电作用,全所停电将造成全校停电,它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故为满足该校用电要求决定建设本变电站。 2 建站规模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0/0.4KV 线路回路数: 近期6回,远期2回; 近期最大负荷4627KW。 1.4.2 所址概况与所址条件 1 所址概况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位于该校图书馆周围,西部电源和东部电源进线先通过10kV变电所高压侧开关站进行电能分配,然后馈出六回线分配给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独立变电所和箱式变电站经过变压后供给其所带负荷用电。 2 所址条件 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第2.0.1条,变电站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建在该校内部,为节约用地、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故采用建立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的方针。 1.5 负荷分析 1.5.1 负荷的分类与重要性 1一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最高,要求不断电或可极短时间断电。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断开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 2 二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较高,要求基本不断电或可短时间断电。一般要有

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第1.0.6条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 第2.0.1条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2.0.2条一、接近负荷中心; 第2.0.3条二、进出线方便; 第2.0.4条三、接近电源侧; 第2.0.5条四、设备运输方便; 第2.0.6条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第2.0.7条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第2.0.8条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第2.0.9条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2.0.10条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 1.1.1 概况............................................... - 1 -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 2.1 负荷计算................................................ - 3 -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

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10kv变电所设计 指导思想和目的: 1、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二.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周: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周: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周: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周:短路电流计算。 第5周: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周: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周: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周:答辩 三、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2012年2月21日

小区10KV变电所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计算负荷及无功补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负荷计算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负荷计算的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无功补偿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无功补偿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变压器选择和台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变压器类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变压器一次侧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短路电流的计算及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短路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接线基本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电路的保护及防雷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10kv变电所设计论文

2011年某10kv变电所设计 10kv 变电所设计 摘要:随着西校区的发展建设,原变电所已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为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并根据发展规划及负荷现状,设计 10kv 变电所。 关键词:变电所;短路电流;系统主接线;微机保护 II Abstract:The ten kilovolt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of west school Abstract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school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former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of electricity. For ameliorating quality of electric supply and enhancing dependabi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 of the programming and the status of charge, I design the ten kilovolt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words: Key word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system lord knot line,tiny-machine protection. 目录 第 1 章原始资料及电源进线方式确定................... (1) 第 2 章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3) 2.1 负荷计算部分 (3) 2.2 无功功率补偿 (6) 2.2.1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知识 (6) 第 3 章确定变电站的位置与型式、合理布置好各设备的位置 (10) 3.1 变电所形式的确定 (10) 3.2 变电站与各设备的位置 (11) 第 4 章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 (14) 第 5 章变电站主结线方案的设设计 (15) 5.1 几种主接线方式的介绍: (15) 第 6 章短路电流计算 (17) 6.1 概述 (17) 6.2 短路电流计算 (17) 第 7 章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6) 7.1 概述 (26) 7.2 一次侧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27) 7.3 低压侧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 (32) 第 8 章 10kV 变电所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39) 8.1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39) 第 9 章变电站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49) 9.1 变电站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49) 9.2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51) 第 10 章微机保护 (53) 结束语 (60) 参考文献 (61) 附录:设计说明书及主要材料清单 (62)

10KV变电所设计

第1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 根据富威机械厂用电负荷,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和的要求,确定工厂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通过计算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变电所的主线及高、低电气设备;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3设计要求 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要正确运用设计资料。 3、给出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图。 4、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容。 5、要求提交成果。 (1)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 (2)A3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图纸一。

第2章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2.1负荷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机械厂负荷统计资料见下表2-1: 表2-1机械厂负荷统计 单组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有功功率 n d c P K P ?= kw 无功功率 θarccos tan ?=c c P Q var k 视在功率 22c c c Q P S += KVA 计算电流 r c c U S I 3= A 通过以上公式对工厂各部分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如下: 1、仓库: 动力部分: 228825.0=?=c P kw 7.2565.0arccos tan 22=?=c Q var k KVA S c 8.337.252222=+= 2.5138 .33== r c U I A 照明部分: 6.1=c P kw 2、铸造车间; 动力部分: 3.8323835.0=?=c P kw var 857.0arccos tan 3.83k Q c =?= KVA S c 119853.8322=+= A U I r c 3.1803119 == 照明部分: kw P c 8= 3、锻压车间; 动力部分: kw P c 5.5923825.0=?= var 6.6965.0arccos tan 5.59k Q c =?=

某机械厂10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永济机械厂10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年级专业:机电107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5 月20日

摘要 电能是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电能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换而来,也可简便地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输送,分配,调试,控制和测试等简单易行,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因此,在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部门,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次设计主要是有关工厂降压变电所设计方面的内容,本说明书中主要叙述了工厂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法、和其他要求的确定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供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负荷计算和断路计算,电线和导线的选择及校正,断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电气照明技术,工厂供电系统的经济运行,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实验与实践等。本次工厂降压变电所的设计,它从多方面体现出了工厂供电的重要性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形式选择参考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设计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关键词】电气设计功率补偿负荷计算防雷与接地主变压器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电气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内容及步骤 (2) 1.1、电气设计设计的一般原则 (2) 1.2、设计内容及步骤 (2) 第二章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5) 2.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5) 2.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5) 2.3电源及供电系统 (6) 2.4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6) 2.5无功补偿 (6) 2.6低压配电 (7) 2.7变电所进出线选择和校验 (7) 第三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8) 3.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8) 3.2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11) 3.3年耗电量的估算 (11) 第四章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3) 4.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3) 4.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3) 4.3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3) 第五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5) 5.1变电所高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15) 5.2变电所高压一次设备的校验 (15) 5.3.高压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16) 5.4变电所低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17) 5.5变电所低压一次设备的校验 (17) 第六章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19) 6.1高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19) 6.2低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19) 第七章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21) 7.1二次回路方案选择 (21) 7.2继电保护的整定 (21) 第八章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24) 8.1防雷设备 (24) 8.2.接地与接地装置 (24) 第九章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附录 (29)

10KV变电所配电系统设计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变电所涉及方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所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6)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关键词:变电所;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

第1章绪论 1.1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 1.1.1用户供电系统 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由外部电源进线、用户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按供电容量的不同,电力用户可分为大型(10000kV·A以上)、中型(1000-10000kV·A)、小型(1000kV·A及以下) 1.大型电力用户供电系统 大型电力用户的用户供电系统,采用的外部电源进线供电电压等级为35kV 及以上,一般需要经用户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两级变压。总降压变电所将进线电压降为6-10kV的内部高压配电电压,然后经高压配电线路引至各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变电所再将电压变为220/380V的低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 某些厂区环境和设备条件许可的大型电力用户也有采用所谓“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电方式,即35kV的进线电压直接一次降为220/380V的低压配电电压。 2.中型电力用户一般采用10kV的外部电源进线供电电压,经高压配电所和10kV用户内部高压配电线路馈电给各车间变电所,车间变电所再将电压变换成220/380V的低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高压配电所通常与某个车间变电所合建。 3.小型电力用户供电系统 一般小型电力用户也用10kV外部电源进线电压,通常只设有一个相当于车间变电所的降压变电所,容量特别小的小型电力用户可不设变电所,采用低压220/380V直接进线。 1.1.2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 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较先进的电气产品。 3.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10kV&under substation GB50053-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01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1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3-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2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第1.0.3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第1.0.4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 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 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第1.0.6条 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所址选择 第2.0.1条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论文 10kv变电所设计

原始资料 (1)待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发电厂升压站 (2)计划安装两台200MW汽轮发电机机组 发电机型号:QFSN-200-2 U e=15750V Cos =0.85 X g=14.13% P e=200MW (3)220KV,出线五回,预留备用空间间隔,每条线路最大输送容量200MVA,T max=200MW (4)当地最高温度41.7℃,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5℃,最低温度-18.6℃,最热月地面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5.3℃。 (5)厂用电率为8%,厂用电电压为6KV,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5.75KV。 (6)本变电站地处8度地震区。 (7)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值为0.054。 (8)设计电厂为一中型电厂,其容量为2×200 MW=400 MW,最大机组容量200 MW,向系统送电。 (9)变电站220KV与系统有5回馈线,呈强联系方式。 说明书 主变压器的选择 对于200MW及以上的的发电机组,一般与双绕组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与发电机容量配套选用。 对于中、小型发电厂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为节约投资及简化布置,主变压器应选用三相式。 (2)为保证发电机电压出线供电可靠,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少于两台。在计算通过主变压器的总容量时,至少应考虑5年内负荷的发展 需要,并要求;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负荷为最小时,能将剩余功率送入电 力系统;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最大一台发电机停运时,能满足发电机电压的 最大负荷用电需要;因系统经济运行而需限制本厂出力时,亦应满足发电机 电压的最大负荷用电。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主变压器的容量可按下列条件中的较大者选择:(1)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和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业论文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变电所涉及方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所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等容。 关键词:变电所;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

The Design Of 10KV Subst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bstract: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ce par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t is consisted of the electric appliances equipme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It obtains the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rough its fun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assign, transport and safety. Then transport the power to every place with safe, dependable, and economical. The region of factory effect many fields and should consider many problems.Analyse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 mission for carrying and customers carries etc. circumstance, make good use of customer data proceed then carry calculation, ascertain the correct equipment of the customer.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choice of every kind of transformer, then make sure the line method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en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choosing to send together with the electric wire method and the style of the wire, then proceeding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This first step of design included:(1) ascertain the total project (2) load analysis(3)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4) the design of an electric shock the system design to connect with system and the choice of line project (5) the choice and the settle of the protective facility (6) the contents to defend the thunder and protection of connect the earth. Keywords:substation;load;transmission system;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目录 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要求 (1) 1.3设计依据 (1) 2负荷计算 (2) 3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4) 3.1根据变配电所位置选择一般原则: (3) 3.2变电所的型式与方案: (4) 4变电所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4.1主变压器的选择 (5) 5 短路电流的计算 (8) 绘制计算电路 (8) 6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0)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0) 0.4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1) 7变压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11) 7.110KV高压出线的选择: (11) 7.2变电所及邻近单位焦点路线的选择 (12) 7.30.4KV低压出线选择 (12) 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1.1设计题目 我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1.2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学校所能取得的电源及学校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供配电基本要求,分别设计学生宿舍楼、家属楼、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实训楼配电间。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绘出设计图样。 1.3设计依据 (1)学校总平面图 见附图。 (2)供电电源情况 由长沙供电局树木岭变电站10KV电源供电,电源进线为电缆线,YJV型10kv,学校原有两个箱式配电室,共有两台变压器,其中箱变1#内设有一台变压器,容量为400KVA,箱变2#内设有一台变压器,容量为630KVA。

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学号201392170XXX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某10Kv变电站的设计 系别名称: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天琦 指导教师:张文有副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

Student ID 201392170111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ZHIXING COLLEGE OF NWNU 10Kv Substation Design Dept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ubject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automation Name :LiTianqi Directed by :Zhang Wenyou Associate Professor March 2017

摘要 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的及时供应。电与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长时间停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煤矿变电站更是如此,如果突然中断电力供应,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进行变换、监测、分配等处理,使其更好地为负荷用户使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变电站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10kV是我国常用的一个电压等级,本文主要进行了在给定条件下对某10Kv变电站进行设计,选择了变电所主变的型号,按照规程要求设计确定出了变电所的最佳电气主接线,查阅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规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在规程导则框架内,可根据联系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选择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本文选取最大方式、最小方式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然后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取并校验了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本文还对变电站的二次保护部分进行了简要设计。 关键字:变电站;主接线;短路计算;电气设备

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

新疆大学毕业设计10KV变电所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10kv变电所设计 指导思想和目的: 1、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二.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周: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周: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周: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周:短路电流计算。 第5周: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周: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周: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周:答辩 三、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2012年2月21日

10KV~0.4KV变电站设计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系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配电技术 专业班级:供用电10-2班 学生姓名:周景岳 指导教师:何颖老师 完成日期: 2012-6-16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2学期2012年6月9日专业供用电技术班级供电10-2班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 设计题目10/0.4kv变电所设计指导教师何颖老师 起止时间2012-6-9/6-16 周数一周设计地点教学楼A425 设计目的:供配电技术是专业技术基础课,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天: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天: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天: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天:短路电流计算; 第5天: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天: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天: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天:答辩;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