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繁星》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繁星》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繁星》课前解析教学

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国当代作家。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关注文本:《繁星》一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从前”我在家乡庭院纳凉时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我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繁星,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如今”我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

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感。

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链接经验

1.出示繁星图片(出示课件3),引导:看到星空,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浩瀚、美丽、奇特……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繁星》。(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主要作

品:《家》《春》《秋》《雾》《雨》《电》等。

巴金曾在1981年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他的代表作《家》《春》《秋》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年轻的时候他曾去法国留学,在途中写下了《海上杂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繁星》就是其中的一篇。在巴金爷爷眼中,星空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5)教师出示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学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昧、坠、怀”。

(出示课件6)在词语“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中学习生字。

“昧”字读mèi,不要读成wèi。这个字容易与“味”混淆,可以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未”指树木上部的柔枝嫩叶,“日”与“未”合起来表示“日上树梢”,这时天还没有完全明亮。帮助学生把“昧”的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识记。

“坠”字为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为“落下”。

(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怀抱”和“杯子”及图片,通过辨析比较识记“怀”字。

3.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出示课件8)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在哪些地方看繁星的情景?按照

什么顺序来写的?完成表格。

(出示课件9)

(2)全班分享交流:抽3名学生逐行汇报填写的内容,梳理每个自然段内容。

教师板书:地点家乡庭院南京菜园海上时间从前三年前如今

(3)说一说: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在三个不同时段、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一读印象最深的语段,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抓住关键词句,交流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课件10)引导学生围绕第1自然段交流。

①想象画面:什么时候能看到繁星?(夜晚)你在晴朗的夜晚,看到了怎样的繁星?(观察插图)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绘看到的繁星?(“密密麻麻”)(板书:繁星的样子密密麻麻)(出示课件11)“密密麻麻”写出了星星的什么特点?(又多又密)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晴朗的夜晚,星星闪闪烁烁,像无数颗珍珠撒满了夜空。)

②指导朗读:炎热的夏夜,坐在庭院里,享受着夜风习习,看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想象着画面,读出感受。

(2)引导学生围绕第2自然段交流。(出示课件12)

①想象画面:(出示课件13)作者描写了繁星的什么特点?从哪一个词语中体会到的?(星群密布)(板书:星群密布)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又发现了什么不同?(“密密麻麻”只能突出星星又多又密;“星群密布”还能体现星星是一群一群分布的。)

第2自然段,除了描写繁星多而密的特点,还写出了什么特点?(“微小”“光明无处不在”)(出示课件14)为什么说星星“微小”,而“光明无处不在”?(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因为星星很多,一群一群的,分布很广,所以“光明无处不在”,柔和清亮的光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宁静又温馨。)

(出示课件15)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星群密布的星空,星星用它柔和清亮的光照亮了夜空。)

②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微小”弱读,“光明无处不在”声音延长。

(3)引导学生围绕第3自然段交流。

(出示课件16)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引起了你的注意?这些词语使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出示课件17)想象画面:“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星也在动”,星星是半明半昧的,忽闪忽闪的,让人感觉它在不停地动。“它们是这样低”,因为海面很宽广,水天一色,所以星星显得很低。“摇摇欲坠”,星星那么低,又不停地动,就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板书:半明半昧、摇摇欲坠)

(出示课件18)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半明半昧的星星撒满夜空,好像孩子调皮地眨着眼睛。它们那么低,又在不停地动,摇摇欲坠。)

②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出示课件19)

教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繁星像什么呢?

预设:像萤火虫。

教师:繁星为什么像萤火虫呢?

预设:像萤火虫的繁星,就不是固定不动的了。它们在天上飞啊飞,忽明忽暗,闪闪烁烁。我想,可能因为作者巴金是在船上的缘故吧。

教师:你说得有道理。繁星不是静止不动了,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繁星具有了动态的美感。由这句话,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20)

预设:我感到星星离我更近了,还调皮地在我身边飞舞嬉戏。

③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出示课件21)

引导:这是一个排比句。“柔和”“静寂”“梦幻”分别从触觉、听觉、视觉来写,说明海上之夜令“我”产生了种种美感。

④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出示课件22)

从“星的怀抱”到“母亲的怀里”,表达了“我”对星空的依恋和热爱。由这句话,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23)预设:我看到星空辽阔无垠,星星仿佛在我的身边萦绕,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仿佛睡在妈妈的怀抱中一样,温馨甜美。

(出示课件24)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入微地捕捉到繁星的样子,离当下越近,描写就越细致。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去理解文意,去体会感情。

3.分类整理,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出示课件25)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出示课件26)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我”在从前、三年前、如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

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9)

仰望星空时,你有什么感受呢?课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4* 繁星

时间地点繁星的样子

从前家乡庭院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菜园星群密布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摇摇欲坠

教学反思:

《繁星》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作品。文章语言流畅优美,情感洋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流淌着真挚热烈的情感,向读者传达了强烈的内心感受,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比较准确地把握好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上课一开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简介及作品等,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及本课的创作背景知识后,要求学生分组朗读,思考:本课围绕繁星描写了几个生活片段,作者几次看繁星?

然后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让学生跳读课文,画出文中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情景及感受的句子,在语境中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感悟。想想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有哪些不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回答问题考虑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写片段练习,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提出预习的要求,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让同学能大胆地说话,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 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家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是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巴金。【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昧、坠、怀”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不同

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描写景物,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繁星满天的景象。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导语:晴朗的夜晚,星光灿烂。冰心先生在闪烁的星光中听到它们的对话,原来它们在互相赞颂啊!而当我们仰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案教学设计【先学后教】

《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景物描 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课时安排:两课时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谁来帮我们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 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比课文理解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考答案) ①略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手巧 查找搜集有关星星最新信息的资料,结合文学分小组出一份手抄报。 当堂训练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上“√”。 半明半昧(mèi wèi )坠落(duìzhuì)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繁星》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繁星》课前解析教学 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国当代作家。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关注文本:《繁星》一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从前”我在家乡庭院纳凉时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我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繁星,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如今”我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 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感。 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链接经验 1.出示繁星图片(出示课件3),引导:看到星空,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浩瀚、美丽、奇特……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繁星》。(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主要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繁星》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繁星》教案1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广阔的胸襟、纯真的童心。 2、体会优美的语言。 3、了解修辞的作用。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散文的语言是形象优美的。作者以细微的观察、丰富的联想和细腻的文笔,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是本文的重点。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能使文章的语言更为形象生动。作者选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修辞中来体会语言,有一定难度,因此体会修辞的作用是一个难点。 ●预备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或据音填字。 纳.凉()静寂.()半明半mèi ( ) shà眼()摇摇欲zhuì() 2 流三部曲》。 ●课堂达标训练 一、辨字组词 味()荧()堕()篮() 昧()萤()坠()蓝() 二、语段研读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

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 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 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 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 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 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 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 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 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 人还在跑呢! 1.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半明半昧()霎()时模()糊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 ___,也为第二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__ ______。 4.第二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___ _____和____ ____。 5.第三段文字按照“____ _”思路渐次展开的。 6.探究作者看繁星、谈感受的观察和认识过程,完成下表: 7.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

《繁星》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繁星》这篇课文最动人之处在于语言美、意境美。本文是巴金1927年去欧洲途中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享受。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欣赏文中描写繁星的精彩语句。 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1.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 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巴金简介,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 1.情境导入: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2.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

简介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 3.背景简介: 深受“五卅”运动的影响,23岁的巴金于1927年1月15日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到法国去。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找真理”。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巴金在去法国的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出示: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纳凉密密麻麻摇摇欲坠模糊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几件事? 2.交流: (1)读准词语: 纳凉静寂星群密布摇摇欲坠梦幻 (2)理解词语: 纳凉:乘凉。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3)生串读课文,交流自学要求 3.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具体是什么时间? 小结: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板书:从前家乡 三年前南京

统编版《繁星》教学设计

统编版《繁星》教学设计 《统编版《繁星》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内容分析:《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散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1.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淳朴、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一、看星空图片,导入新课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退想呢?

2.了解作者: 师: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笔下的繁星。(板书:繁星) 通过课前预习,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教师补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尝试理解词语:半明半昧、密密麻麻、模糊、静寂。 (3)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并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2.在词语中识字 (1)引导学生根据拼音把词语读准确 (2)我们来玩个摘星星的游戏,同学们快速抢答。 (3)词语解释:你能试着找到词语的解释吗?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三、再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次看星星?从文中画出观星的时间、地点、感受。 2.聚焦第一次“看星” 你能想象出“我”从前在家乡仰望繁星的情景吗?试着描述一下吧。 3.聚焦第二次“看星” (1)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既然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我”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 生自由想象 (2)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说起。 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繁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说教材 《繁星》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这是巴金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发起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文章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而贴切的联想和想象呼之欲出,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爱星天的真情实感。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因此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本课以点燃情感、自读精思、呼唤悟性、探究延伸为主。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以完成重难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材简析】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识记本课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②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③能梳理本文思路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借助资料,自读分析,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重点】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来写景状物。 【教学准备】 教师:巴金资料、星空图片、儿歌《小星星》、课文朗读录音等制作成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教学本篇文章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赏读”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讨论,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仰望星空,依然望见那颗星,依然感受到那颗星在照亮文坛,他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先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精美散文《繁星》,进而走近他的文学世界,感受其文学的魅力。 1.走近作者:(幻灯片展示) 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是新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20xx年被授予“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鲁迅称他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2.背景介绍:(幻灯片展示) 1927年1月15日,巴金爷爷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前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繁星》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4* 繁星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理解积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语文要素】 3.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星空图片)看到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见这满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词正音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三个自然段。 2.读词正音: (1)(课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指名认读词语。 ①(将“昧”字标红)看这个字,读mèi,是由一个“日”加一个“未”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金文=“未,没有”+“日,光亮”) 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种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在这个成语里,你觉得选择哪个意思最合适?你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词义: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2)师:我们一起再读词语。(学生齐读)我们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繁星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星星的词语呢?(出示成语,齐读积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灿烂、星罗棋布、

星星点点、满天星斗、繁星满天。) 三、品读课文、想象繁星 (一)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对繁星的“爱”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读到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 2.(标红“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你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说,全班分享。) 3.指导朗读,读出文中“我”对繁星的爱。(全班再次齐读第1自然段) (二)小组共学第3自然段,深入感受对繁星的“爱” 1.第1自然段是巴金写在家乡庭院里看到的繁星。课文中还写到他在哪里看到的繁星呢?(家乡庭院——南京住所后门——海上。) 过渡:这几个地方的繁星,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处呢?那我们就乘上船,跟随巴金一起去欣赏海上的繁星吧! 2.小组合作,共学第3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共学提示。 (出示共学提示:①找:找到描写“繁星”的句子。②想:读到这句话,想到了怎样的画面?③读:带着感受再读句子。) (小组合作,选择代表上台交流分享。教师相机点拨。) 3.通过理解关键词“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想象繁星的画面。 (出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真是摇摇欲坠呢!”) 师: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分享)是啊,繁星明暗交叠,摇摇欲坠。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指名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4.品味比喻,体会修辞手法的妙用。 (出示:“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师: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把星星比喻成什么?(学生分享)想象一下,这一颗一颗星星在你周围飞舞,就像萤火虫一般。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再读一读?(生读比喻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来,我们一起躺在船舱里,去看看这“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的繁星。(配乐,全班朗读。) (三)链接童诗,丰富想象,表达对繁星的爱 导语:在这句话里,巴金觉得星星像——“萤火虫”。其实,每个人看星星,都有不一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学设 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繁星》是一篇美丽的散文,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观看星天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酷爱,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之情。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散文,因此,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清爽明快、形象生动的特点。尤其是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读者仿佛进入一个梦幻境界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分析揣摩中对海上夜的安静和优美产生显明深刻的感受。 教学建议: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漂亮的星空和作者巴金及作品等来填补学生的学问空白。利用表格理清文章的结构,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相识本课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依

次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欣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对大自然的酷爱,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用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打算: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巴金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耀着

才智的光线。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视那充溢奇妙色调的星空时,你的心情如何?今日,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爷爷对繁星的视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剧烈的感情色调,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 2.查字典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特别危急,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一会儿光明,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多媒体出示) 略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出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繁星》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第4课《繁星》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多音字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数shù(无数)shǔ(数不清) 二、近义词 静寂—安静梦幻—梦境微小—细小 三、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静寂—嘈杂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四、理解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五、词语搭配 (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 六、词语扩展 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滔滔不绝井井有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津津乐道 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自言自语不紧不慢若隐若现绘声绘色不折不扣患得患失

七、句子解析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九、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源自网络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繁星教学反思1

4、《繁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夯实基础,打好扎实的语文功底。 《繁星》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作品。文章语言流畅优美,情感洋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流淌着真挚热烈的情感,向读者传达了强烈的内心感受,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比较准确地把握好文章的内容和内涵。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课堂上我的范读比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一下子产生了共鸣。 巴金深沉的感情在叙述中回荡,有实有虚,挥洒自如:有对母亲的甜蜜回忆之情,有对未来充满坚定乐观之情,有对故土深切的怀念之情,有对人生理想的献身之情。有了对文章透彻的理解,我才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基调,用心灵的声音深刻感悟。可见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予以再现和还原。 2.积淀底蕴,融入宽泛的文化元素。 通常在教学诸如《繁星》这样的散文时为了烘托气氛、带动情感往往会配上一段乐曲,但并不是什么乐曲都适用的。我考虑到《繁星》所描写的内容是星空,所营造的氛围是温馨而又神奇的,全文的节奏较为舒缓,于是我选择了一段钢琴曲《海边的星空》为教师的全文范读配乐。这段钢琴曲曲调明朗,节奏舒缓,听觉上给人宁静宽广的感觉,一曲终了,效果极好。而文章最后一节描写海上情景的段落请学生朗读,我考虑到当时的时间是夜里,周围环境是大海,气氛是安谧而又充满着神秘,于是我想到了《小夜曲》。它悠扬中不失明快,轻盈中流露着深沉,整个曲调洋溢着夜的静谧、柔和与宽广,和文章最后一节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教学时这段配乐带动了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深情地朗读了文章,带领他们走进了美的境界。 二、成功之处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二)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二、能力目标: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三、知识目标: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策略 一、在朗读中逐渐进入情境,初步体会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读中联系学生实际、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曾读过郭沫若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背给大家听一听“远处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

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夜晚闪烁的群星带给了诗人无穷无尽的想象,给诗人以灵感,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呢?(生交流)。今天,我们来共同看看巴金对繁星有怎样的观察和感受。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标识出生字、词 2查字典学习, 补充: 萤:萤火虫 荧:荧光屏 莹:晶莹 模:mo模型、楷模mu模样、模具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3交流作者情况 学生交流预习时查阅的巴金的有关资料、介绍有关作品(如《家》、《春》、《秋》)的情况等。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朗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感情基调,对每句话来说,又要初步明确是用上扬调、平直调、曲折调、下抑调中的哪一种来表情达意:在一句话中,还要确定变音及重音的读法。

以第一段为例,师范读,表达朗诵全文。 2配乐朗诵 配舒缓的《小夜曲》,每生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后谈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让学生尽情朗读,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当中。对朗读有特点的每一处地方都给予肯定,以激励学生。 3整体感知 说出作者四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大致了解,四次看繁星的情次和感受。或者填下表。 时间地点情景和感受 四、小结 由学生小结,师补充即可 五、作业 在日记中写一写你观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并写出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日记{师:从同学们的日记当中,可以看出大家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有的同学在天文望远镜前驻足,今天,我们来共同领略一下巴金眼中、心中,笔下的繁星是怎样的。} 二、研究性阅读 1、作者三次看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拿手起笔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繁星》一课是文学大家巴金所作,具有语言生动传情、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之特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文学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片段,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书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好享受。 整篇文章意境高远,如诗如画,极富感染力,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可以挖掘,为情景教学提供了契机。它段落结构大体相同,脉络清晰,文笔清新,语言流畅,写作方法独特,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课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通过理清课文的脉络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通过填写表格理清文章结构,再根据表格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一个方法指导较为有效。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教案

语文 四年级上4.繁星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不是很多,但部分字需要教师跟学生多加提醒,比如:模是多音字,需要多加识记,注意读准确。 在词语教学中,由于本课的词语偏于口语化,可以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与口语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教学 本组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在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标注在文中的空白处,从而养成爱记笔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拿笔记录自己的所悟和所感。 3.情感教育 关于情感教育,应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导学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模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教法建议】生字词教学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不必那么详细,但是对于一些难写的字也需要做提示、做示范,使学生养成认真识记的习惯,生字可以在课堂上记住,提高学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繁星》教学设计

4* 繁星 文本分析: 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作于作者赴法留学途中。文章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等)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等)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也就不同。本文是自读课文,重在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描写繁星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某种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启发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合理想象,感受作者所抒之情。另外,文章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昧、坠、怀”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描写景物,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难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繁星满天的景象。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导语:晴朗的夜晚,星光灿烂。冰心先生在闪烁的星光中听到它们的对话,原来它们在互相赞颂啊!而当我们仰望星空,又会产生哪些遐想呢?你们是否会想起那些动人的传说?是否会想一探星空的奥秘?是否想起远方的某位亲人?……有一位作家,他经常独自仰望星空。面对闪烁的繁星,他思过往,想未来,抒发自己的真情。今天,我们就随他一起去欣赏夜空中繁星闪烁的情景,去表达对生活最诚挚的情感。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繁星”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繁星”抒发了种种思绪。紧紧抓住“繁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等。他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赞歌集》等,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文学译著等。 写作背景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巴金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2.听音频朗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注意标记自己读不通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