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吲哚氰绿试验

吲哚氰绿试验

吲哚氰绿试验
吲哚氰绿试验

吲哚氰绿试验

文章目录*一、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吲哚氰绿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

1、定义吲哚氰绿(IGG)试验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试验,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比较敏感的指标。ICG静脉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结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检测其浓度。对靛氰绿敏感患者不适合该检查。

2、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肝功能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15min滞留量10%。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ICG反映肝细胞的阴离子转运功能,对诊断无黄疸型肝炎或

随访其转归,诊断隐匿型或非活动性肝硬化较敏感。需要检查人

群肝功能受损患者。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肝炎、肝癌

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从患者的一侧臂静脉快速注射靛氰绿(剂量按0.5mg/kg体重),注射后立即计时,15min后从对侧臂静脉抽血

2ml,分离血清。用分光光度计做比色测定靛氰绿浓度值。计算

15min靛氰绿滞留率,计算公式:靛氰绿滞留率%=(C15mg%÷1mg%)×100%。

2、注意事项检查时禁忌:

检查前病人去称重,根据其重量给予一定剂量的靛氰绿。

检查其浓度时,要调好分光光度计计。

注射完了靛氰绿要等15分钟于体内完全反应后便可抽取血。

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慢性肝炎,小儿肝硬化

2、相关症状肝大而硬,肝质地硬,肝功能异常,黄疸

吲哚氰绿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

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

药史的患者检查。

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

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对靛氰绿敏感患者不适合该检查。

2、不良反应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

的皮下瘀斑等。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

吲哚菁绿结合荧光成像设备在实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吲哚菁绿结合荧光成像设备在实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肿瘤是国际高发性疾病,手术切除是治疗实体瘤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过程主要依靠医生眼看、手摸来判断肿瘤边界和检测微小转移灶。 近年来,近红外荧光影像导航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单纯依靠外科医生的视觉和触觉相比,该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客观的判断依据,帮助医生更迅速、更准确地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该技术主要原理是使用吲哚菁绿(ICG)作为肿瘤造影剂,注射到病人体内,其基于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富集。 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吲哚菁绿能够发出近红外波段的荧光,经过感光设备的接收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术中决策。虽然该技术在国外已完成百例临床手术,但国内对此项技术的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可选的相关设备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技术的应用还需大量的科研和临床研究来进一步完善。本文的工作是在已有科研样机的基础上,对近红外荧光影像导航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围绕该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科研试验,具体如下:建立溶液模型和动物模型,模拟病患肿瘤情况,用以检测该设备的灵敏度及可操作性。 实验结果证实该设备灵敏度高、安全有效、设计合理、便于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同条件下(肿瘤类型、注射剂量和术前等待时间相同),成像效果有时却有很大差异。 而且,在国外已经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对ICG的给药剂量和术前时间在肿瘤-背景比(TBR)的影响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方面仍缺乏相关报道,这使得近红外荧光影像导航设备的技术参数设置变得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实时定量活体测定目标组织内ICG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荧光光谱信号来推算组织内ICG的浓度,并且设法消除了皮肤信号对于实际浓度的影响,其设计思路同样可应用于其他光学造影剂,对研究荧光造影药物在活体内的代谢提供了新思路。我们运用该方法研究了 ICG在动物模型中的代谢情况。 其结果表明,虽然注射高剂量ICG可以提高TBR的平均值,但同时也会放大个体差异对TBR的影响,而延长术前等待时间可以降低个体差异对TBR的影响;相对地,低的ICG注射剂量对应相对较低的TBR平均值,但整体TBR值更加稳定且趋于一致。这给予我们两点启发:一是提高设备的检测灵敏度,使其适用于低剂量ICG 注射;二是探究个体差异对于TBR的影响机理,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使TBR稳定在一定数值内。 除了研究ICG对肿瘤组织的造影情况,在我们的动物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淋巴结也具有较高的荧光信号。对此,我们构建了相关的动物模型,对近红外荧光成像导航技术在淋巴清扫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判断转移淋巴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关于近红外荧光成像对淋巴结的造影能力和原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吲哚氰绿(ICG)排泄实验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吲哚氰绿(ICG)排泄实验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摘要】 介绍一种进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的新方法—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DD法). PDD法进行ICG清除试验检测,从药物管理、患者准备介绍。PDD 法是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实用可行的理想方法;R15、K值能很好的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R15、K值可能是更为敏感的指标。 【关键词】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吲哚氰绿;储备功能;肝 【中图分类号】R183 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2602 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细胞最大功能的总和,是反应肝脏功能潜力的大小。终 末期肝病(肝癌、肝硬化等)患者,肝细胞破坏严重,储备功能受损,感染、手术、药物等影响均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临床上利用脉冲式色素浓度图象分 析仪进行ICG排泄实验,对肝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定量评估有功能肝细胞总量。 因此术前评估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耐受程度及评价预 后都具有十分的价值[1]。研究表明,ICG清除试验检测的ICG15分钟滞留率 (R15)和血浆清除率(K)能比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12]。现将如 何护理介绍如下: 1药物管理 ICG为暗绿色疏松状固体,遇热和光易变质,需避光、密闭保存。由于它用 途分特殊性,药品需由专人管理,放置于专用的冰箱冷藏柜内,并与其它药物严 格分放置{3}。使用前严格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效期。若怀疑有变质,应立即处理 和更换。 该药品应现用现配,如保存,应选择阴凉、避光处,并不超过4小时。用时 一定要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按每公斤体重05mg用药量来配置ICG溶液。 计算公式: ICG粉末量(mg)=体重(kg)*05(mg/kg)=体重/2(mg) ICG溶液量(m l)=ICG粉末量(mg)÷ 5(mg/ml) =体重/2(mg)÷ 5(mg/ml) = 体重/10(ml) 快捷记忆公式 毫克数=换算体重/2毫升数=换算体重/10 2患者的准备 充分问诊,对过敏性体质者慎用;检查前测定血红蛋白(g/dL)检查前排空大、小便,禁食68小时、禁饮4小时。测量身高(cm),体重(kg)。检查 前注意患者检测部位的清洁。操作时可采用肘正中静脉一次性注入,一般在10s 内完成。 21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术前要充分问诊有无过敏史,对ICG有过敏或有碘过敏史的患者禁忌使用 (因本品含碘,所以可能引起碘过敏),术中必须预先备置抗休克急救药品及器材。. 22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用药前要选择较粗直的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射,用药后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的症状。如局部是否有疼痛、红肿,避免外渗的发生。

吲哚箐绿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及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68?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9年2月第13卷第1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February 2019, Vol. 13, No.1 吲哚箐绿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及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张帆1?何生2?陈文青2?姜增誉2 【摘要】 随着吲哚箐绿(ICG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一些临床外科手术中。而近几年,ICG 荧光成像也开始用于甲状旁腺及甲状腺手术中识别甲状旁腺。本文主要探讨ICG 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用ICG 荧光成像识别甲状旁腺,以及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识别和评估甲状旁腺灌注。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切除术;吲哚箐绿;近红外荧光成像 Applica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parathyroid surgery and thyroidectomy Zhang Fan 1, He Sheng 2, Chen Wenqing 2, Jiang Zengyu 2. 1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Zengyu, Email: sxjiangzengyu@https://www.doczj.com/doc/d418194278.html,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ar infrared ?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of indocyanine green (ICG),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ome clinical surgery. In recent years, ICG ?uorescence imaging has also been used to identify parathyroid glands in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surger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CG ?uorescence imaging in thyroidectomy and parathyroid surgery, 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 with ICG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parathyroidectomy, and the ident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arathyroid perfusion in thyroidectomy.【Key words 】 Thyroidectomy; Parathyroidectomy; Indocyanine green;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9.01.015 作者单位:030001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1;030001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2 通信作者:姜增誉,Email :sxjiangzengyu@https://www.doczj.com/doc/d418194278.html, 吲哚箐绿(indocyanine green ,ICG )是一种新型的三碳箐染料示踪剂,在近红外光谱为800 nm 时有较强的吸收性和荧光性,并具有疏水性,于1956年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人类疾病诊断中。ICG 经静脉注射后与高血浆蛋白结合并 主要通过肝胆系统清除。ICG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剂量低于0.5 mg/kg 时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很小,在迄今为止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中显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是0.05%[1],因此目前ICG 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外科手术中。本文主要探讨ICG 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及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帮助临床手术安全实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一、甲状旁腺切除术中ICG 荧光成像识别甲状旁腺 不管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responsiveness of breast cancer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J].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9): 644-650. [44] Gennari A, Sormani MP, Pronzato P, et al. HER2 status and efficacy of adjuvant anthracyclines in early breast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8, 100(1): 14-20. (收稿日期:2018-08-04) (本文编辑:丁文珠) 笪东祝, 刘俊. 乳腺腺样囊性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CD].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 13(1): 63-68.

注射用吲哚菁绿说明书

注射用吲哚菁绿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吲哚菁绿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Indocyanine Green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ɡ Yinduojinɡlv 本品主要成份为:吲哚菁绿。其化学名称为:1H-苯并[e]吲哚,2-[7-[1,3-二氢-1,1-二甲基-3-(4-磺酸基丁基)-2H-苯并[e]吲哚-2-叉]-1,3,5-庚三烯基]-1,1-二甲基-3-(4-磺酸基丁基)-氢氧化物,内盐,钠盐。 结构式: 分子式:C43H47N2NaO6S2 分子量;774.96 【性状】 本品为暗绿青色疏松状固体,遇光和热易变质。 【药理作用】 本品为诊断用药。由于吲哚菁绿(ICG) 静脉注入体内后,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色素不沉着于皮肤,也不被其它组织吸收,其最大吸收峰由水溶液的780nm转变成805nm,所以测血中ICG浓度不受黄疸及溶血标本影响。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药。【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入体内后,立刻和血浆蛋白结合,随血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血管内,高效率、选择地被肝细胞摄取,又从肝细胞以游离形式排泄到胆汁中,经胆道入肠,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排泄快,一般正常人静注20分钟后约有97%从血中排除、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进入肠管的ICG不再吸收入血)、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它肝外脏器排泄。静注后2~3分钟瞬即形成均一单元达到动态平衡,约20分钟血中浓度被肝细胞以一级速率消失,即成指数函数下降。当肝脏病变,肝有效血流量和肝细胞总数降低时,血浆ICG消除率K 值明显降低;血中ICG滞留率R值明显升高。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诊断各种肝脏疾病,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及其储备功能。用于诊断肝硬化、肝纤维化、韧性肝炎、职业和药物中毒性肝病。 【用法用量】 试验前用“ICG试敏针”于患者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10~15分钟,观察有无红晕,确无无过敏反应后,再按下法进行肝脏功能检查。 1.测定血中滞留率或血浆消失率时:以灭菌注射用水将ICG稀释成5mg/ml,按每

201601107-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2.3要求修改

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测分析,随机分为亚甲蓝组、亚甲蓝+吲哚菁绿联合组分别为65例和95例。比较2组患者的检出成功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亚甲蓝+吲哚菁绿联合组的检出成功率和准确性明显高于亚甲蓝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吲哚菁绿联合组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亚甲蓝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吲哚菁绿联合组检出的前哨淋巴结(2.9±0.9)枚/例明显多于亚甲蓝组组(1.9±0.5)枚/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进行吲哚菁绿检测降低假阴性率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吲哚菁绿;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Applica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in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docyanine green in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16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ub methylene blue group, methylene blue and indocyanine green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65 cases and 95 cases. The detection success rate, accuracy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methylene blue + indocyanine green in the combined group detection success rate and accur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of methylene blu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methylene blue + indocyanine green joint group of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methylene blue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Methylene blue + indocyanine green joint detec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 (2.9 + 0.9) gold /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ethylene blue group (+ 1.9 0.5) pieces / cas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indocyanine green test to reduce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and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breast cancer. Keywords: Indocyanine green; breast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作为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在肿瘤转移时常首先受累,而腋窝SLN有无肿瘤转移理论上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况[1]。近些年,吲哚菁绿已逐渐被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160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情况汇总如下,目的在于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提高腋窝淋巴结检出率和准确性,同时降低假阴性率,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部分患者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患者经空芯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26T15:42:42.2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9期作者:张慧明[导读] 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进行评估时,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南溪山医院肝胆胰腺外科 541000)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和术前、术后1周的常规肝功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肝功能为Child A级的35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A级者有28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1.9±2.6)%,术后为Child B级的患者有7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8.8±3.9)%。术后Child分级由A级转变为B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评估为Child B级的26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B级的有21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4.2±4.1)%,术后转变为C级的患者有5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9.6±7.7)%,术后Child分级由B级转变为C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进行评估时,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关键词:吲哚菁绿清除试验;Child分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储备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中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评价能够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1】。对患者进行肝储备功能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各种方法均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来说,单一的肝功能储备评估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所以经常需要使用几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为了研究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和术前、术后1周的常规肝功能进行检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包括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61岁~69岁,平均年龄(54.2±1.6)岁,肝硬化病史1年~29年,平均病史(9.1±1.9)年,术前对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A级35例,Child-Pugh B级26例,Child-Pugh C级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贲门血管周围离断术,对患者的脾脏进行常规切除,对患者的近半胃、食管6~7cm外周血管和贲门周围进行结扎。使用吲哚菁绿试剂(大连贝尔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514)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试验之前对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身高、体质量等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使用日本光电工业生产的DDG-3300分析仪和相应的软件系统进行试验。对患者实施检测之前,禁食6h,禁水4h,把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和空腹血蛋白值输入仪器,计算检测所需的ICG量。检测时让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一侧的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连接好装置后使用无菌注射水5ml稀释ICG安瓿,将溶液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肘正中静脉,由仪器自动得出ICGR15值【2】。术前和术后1周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总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水或者肝性脑病,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Child分级,Child-Pugh评分≤6分者为A级,Child-Pugh评分7~9分者为B级,Child-Pugh评分≥10分者为C级。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利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组件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术前肝功能为Child A级的35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A级者有28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1.9±2.6)%,术后为Child B级的患者有7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8.8±3.9)%。术后Child分级由A级转变为B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评估为Child B级的26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B级的有21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4.2±4.1)%,术后转变为C级的患者有5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9.6±7.7)%,术后Child分级由B级转变为C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关于吲哚氰绿在眼科中的应用

)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 造影剂但是其 在整眼科领域的应用做综述。 ,目已成为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病的首选造影剂。它最早是作为一测定 技术的日益残留于前房或虹膜表面。因为是首次报道,而且病例仅

细胞和前房闪辉数后认为,

独特的分子结构和高 患者全身化疗期间次进行

热效应可以被ICG增强。动物实验[23]显示ICG可提高二极管激光的光热效应,导致脉络膜的损害,而相比之下氩激光所产生的结果却小的多。Chong等[24]在兔实验中证实ICG可以提高TTT治疗虹膜肿瘤的效应。Shields等[21]也发现ICG可以提高T TT治疗脉络膜肿瘤的效应。但De Potter等[25]却认为ICG联合TTT与单独使用TT T对最终脉络膜肿瘤的大小以及后极部颞侧肿瘤退缩没有显示出多大优越性。这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或其它的生物效应,使染色剂在体外分布与体内扩散不同,导致联合效应低于动物实验的结果;而且反复TTT发射有可能改变了肿瘤中染色剂的浓度,从而影响了光热效应。 3 讨论 ICG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使其在眼科领域,尤其在眼底造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首选造影剂。至于其作为晶状体囊膜和内界膜的染色剂作用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其它临床使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John https://www.doczj.com/doc/d418194278.html,e of indocyanine green in deep lamellar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J C 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3):437-443. 2 Horiguchi M,Miyake K,Ohta I,et al.Staining of the lens capsule for circular continuous capsulorrhexis in eyes with white cataract.Arch Oph-thalmol,1998,116(4):535-537. 3 Holley GP,Alam A,Kiri A,et al.Effect of indocyanine green intraocu-lar stain on human and rabbit corneal endothelial structure and viability.An in vitro study.J C ataract Refract Surg,2002,28(6):1027-1033. 4 Newsom TH,Oetting TA.Indocyan ine green staining in traumatic cat-aract.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11):1 691-1693. 5 Pandey SK,Werner L,Escobar-Gomez M,et al.Dye-enhanced cataract surger y.Part3:posterior capsule staining to learn 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 exis.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7): 1066-1071.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显影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术中的临床研究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显影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术中的临床 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使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显影在乳腺癌手术中使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后行SLNB的观察组和常规行SLNB的对照组,术后对SLNB病理结果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定位成功率为93.1%(27/29),对照组为96.6% (28/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出前哨淋巴结平均(5.1±2.0)枚/例,少于对照组检出的前哨淋巴结平均(6.6±1.9)枚/例(P <0.01)。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显影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活检术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7)32-0007-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indocyanine green combined with methylene blue’s image in op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 chemotherapy. Methods Fifty-nine patients of breast cancer was diagnosed by path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neoadjuvan

chemotherapy group which called observation group and non-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group which called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SLNB by mapping with ICG and methylene blue after neoadjuvan chemotherap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LNB directly by mapping with ICG and methylene blue. There w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the SLN’s biopsy pathology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s of loc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1%(27/29),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96.6% (28/29),apparently,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0.05).The average number of SL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5.1±2.0)/case vs.(6.6±1.9)/case,P<0.01). Conclusion The indocyanine green combined with methylene blue’s image in op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 chemotherapy still have a high clinical utility. 【Key words】Breast cancer;Neoadjuvan chemotherapy;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乳腺癌是女性常?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的首要位置。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出现上升的趋势[1-2]。手术仍然是乳腺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为了使得不可手术的乳腺恶性肿瘤降期以达到可手术的目的,并且改善患者预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闫淑;杜敏;邵玲;杨洁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rateristics of pathological myopia image , explore the macular morphology change.Method:67 cases (90 eyes) with pathologic myopia maculopathy were examin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 was done if need be.Result:The fundus changes of the pathologic myopia were divided into 8 types:(1)pathologic myopia with lacquer cracks,18 eyes in the 12 cases(20%);(2)pathologic myopia with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9 eyes in the 6 cases(10%);(3)pathologic myopia with fuchs spots,8 eyes in the 5 cases(8.9%);(4)pathologic myopia with macular hemorrhage,28 eyes in the 22 cases(31.1%);(5)pathologic myopia with macular atrophy,9 eyes in the 14 cases(15.6%);(6)pathologic myopia with macular retinoschisis,6 eyes in the 6 cases(6.7%);(7)pathologic myopia with macular hole,4 eyes in the 4 cases(4.4%);(8)pathologic myopia with retina detachment,3 eyes in the 3 cases(2.7%).Conclusion:OCT can observ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ular morphology, but FFA and ICGA is quite useful in identifying the nature of disease,evaluating the progonosis and guiding the treatment.%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

吲哚氰绿试验

吲哚氰绿试验 文章目录*一、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吲哚氰绿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 1、定义吲哚氰绿(IGG)试验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试验,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比较敏感的指标。ICG静脉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结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检测其浓度。对靛氰绿敏感患者不适合该检查。 2、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肝功能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15min滞留量10%。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ICG反映肝细胞的阴离子转运功能,对诊断无黄疸型肝炎或 随访其转归,诊断隐匿型或非活动性肝硬化较敏感。需要检查人 群肝功能受损患者。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肝炎、肝癌 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从患者的一侧臂静脉快速注射靛氰绿(剂量按0.5mg/kg体重),注射后立即计时,15min后从对侧臂静脉抽血 2ml,分离血清。用分光光度计做比色测定靛氰绿浓度值。计算 15min靛氰绿滞留率,计算公式:靛氰绿滞留率%=(C15mg%÷1mg%)×100%。 2、注意事项检查时禁忌: 检查前病人去称重,根据其重量给予一定剂量的靛氰绿。 检查其浓度时,要调好分光光度计计。 注射完了靛氰绿要等15分钟于体内完全反应后便可抽取血。 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慢性肝炎,小儿肝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