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之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之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之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之路

俞均建环09-2班0962109221

摘要:随着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戊戌维新运动的相继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之路都已走到尽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变得更加激烈。此时的清政府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如同一座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的房屋,一触即塌。资产阶级革命派横空出世,一场伟大的革命即将到来。

关键字:革命民主共和软弱妥协不彻底失败

正文: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过程:

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寄希望进行至上而下的改革,但没得到重视。而在北上的过程中他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的多,使他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的统治。

同年十一月,他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985年,孙中山策划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运动。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从1904年开始出现十多个革命团体。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这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起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各地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清政府在铁路利权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加速了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但“成都血案”使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91年10月10 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3月,临时参议员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二探索结果

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以失败告终。南京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

政府迁往北京。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其后又停止参议员、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其后又修改《总统选举法》,是自己不仅可以终生独揽大权,而且可以将其传子传孙,中华民国只剩了一块空招牌。

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军阀们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袁世凯称帝,但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三辛亥革命失败说明的问题

从主观上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和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

从客观上来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不会容忍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不能容忍也经受不起任何实质的民主改革,不会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做出原则性让步。广

大人民不允许。

资产阶级革命派救国的理想泡沫破灭,中国大地即将有一场历史性的巨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内容,具体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十分复杂,这次革命可以说是彻底的,也可以说是不彻底的,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你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首先发生在英国内部的这一次资产阶级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十分复杂,这次革命可以说是彻底的,也可以说是不彻底的,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你介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首先发生在英国内部的这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是被掩护在宗教的大旗下的,因为在革命的前半期阶段,整个英国内部掀起了清洗内部教廷的大运动。第二点是这次革命,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国内的新贵族相互勾结,有着共同推翻英国的资产阶级的革命目标。第三点是这次革命的进程是不停的循环往复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次革命中,十分快速如同狂风骤雨,十分凶猛,而且这次资产阶级的革命为资产阶级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次大革命运动,为当时欧洲各国的反封建革命运动带来极大的鼓舞,为之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为欧洲的资产阶级做了启蒙的角色,对整个世界的资产阶级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为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清理了前进路上的障碍,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这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清理毒瘤,只是从表面上清洗,并没有从阶级内部也就是没有从政治上和制度上清洗封建残余。但从这次革命的实际

效果来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和先进的生产力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进行的斗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原因 1.英国经济的发展,富裕阶层、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市场经济。 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发展,激化了一些新生的社会矛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原因 1.专制统治阻碍发展。 2.新贵族和富裕阶层势力的壮大。 3.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4.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内部就矛盾重重,紧接着英国便爆发了内战,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新贵族送上了断头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英国腐朽的封建制度全面败落,这场内战一直持续到四十多年后,英国内阁发动了光荣革命,不远万里请来在荷兰的威廉王子继任英国的王位。光荣革命后英国上下一致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打败了落后的封建主义,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对英国的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人类数千年历史上,首次获胜的民主制度对专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我们先看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其实,孙中山最开始并不是个革命派,而是个改良派,他也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在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包括发展民间工商业、改革教育制度、实现国家工业化等等,信写好了,托了很多朋友递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还真收到了,但是却扔在一边,没当回事。这让满腔报国热情的孙中山很不爽,冷静下来想想顿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平改革就是扯淡,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王道。所以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大家把兴中会圈起来,还要注意,兴中会是第一个革命团体。这要与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同盟会区别开来,同学们看,同盟会是什么时候建立的?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大家把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圈起来,我们刚才讲到的兴中会是第一个革命团体,这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重点区分掌握。大家看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今年是2015年,是同盟会成立110周年,这种恰逢整年的知识点,往往会成为我们考研的重点,所以希望同学们格外重视一下。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呢,大家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同盟会,我们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几个细节点之外,还要记住它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纲领可以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首先是民族主义,也就是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什么事鞑虏啊,其实鞑虏是古代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蔑称,这里主要是指满族。同盟会提出这两项主张,就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这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单看这个内容,有没有什么不足呢?是不是也很明显,只是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第二个是只是强调清除满族封建势力,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这也就为后来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其次是民权主义,也就是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个内容不难理解。政治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民国。那政治革命有什么局限性没?它要建立的是不是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呀,那广大人民群众怎么办,民主权利是不是也很难实现?这就是民权主义的不足之处。最后是民生主义,也就是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怎么平均地权呢,那时候的原则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革命派的想象是丰满的,但现实太骨感了,这里的平均地权并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划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就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这个呢,就是三民主义,它的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里的三民主义也称旧三民主义,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新三民主义,到时候我们会对比回顾这一知识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

第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重要知识点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标要求: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年—1688年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4.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6.经过: (1)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转折点: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打败王军 (3)建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成立共和国。 (4)独裁和复辟:克伦威尔独裁;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5)结束的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又叫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7.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国内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2)国际意义: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特点: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 ②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经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10.启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取代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和激烈的斗争。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 2.时间、制定机构:1689年;英国议会 3.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4.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5.意义: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名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侵略的新形势: ①帝国主义对话的经济掠夺表现于取得铁路修筑权②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另一重点是采矿权 ③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进一步恶性膨胀 (2)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及其影响 (1)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原因:①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政策要求清政府能够承担代理人的职责②清政府的国家及其已经运转不灵③清政府已丧失信心 (2)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政治机构改革②编练新军和举办新政③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新式学堂④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清政府新政的客观作用:①编练的新军为发动辛亥革命的一支力量②举办“新政”加租加税激起人民群众斗争,成为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催化剂③废科举兴学堂成为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也有主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④奖励工商业政策有助于民族资产姐姐成长壮大,为推翻清朝通知奠定了阶级基础⑤新政为袁世凯扩充个人势力提供了机遇 3、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破产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 体现在:(1)纺织业是中国名族工业最集中和资本实力最雄厚的企业(2)民族资本主义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获得显著发展斗争(3)在收回利权运动中出现了商办铁路的高潮(4)民族资本主义在金融业也取得了发展 5、民众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首先,民众自发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其次,资产阶级爱国运动开始兴起。革命斗争新特点:各种革命力量开始聚合,形成了强大的革命洪流,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和阶级之间联合的新格局。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艰难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经济掠夺②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封建生产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③清政府的苛捐杂碎也束缚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第一,成立革命组织。第二,进行革命宣传。第三,进行武装起义。第四,和立宪派进行论战。 2、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即种族革命(排满),民族革命(反帝),民主革命(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民生主义) 三、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提出及内容 1、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阐发 三民主义内容: ①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指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饿腐朽清政府,建立统一的汉人当权的民族国家(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教材文字及相关史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2)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请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2)新航路开辟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文艺复兴不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而新航路的开辟,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不久,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3)讲授新课: 一、.“君权神授”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教师可首先布置学生看书,并思考“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目重点要讲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概念,他们分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教师可先挂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或多媒体展示),指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在了国际贸易航道的要冲,新兴的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并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迅速聚敛了大量资本并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深入、广泛的发展,由工场主、银行家和大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队伍日益成长壮大。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所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称之为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他们有着共同的迫切要求,那就是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的专制王朝在詹姆士及其子查理一世统治期间,大肆鼓吹“君权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税,搜刮钱财。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请学生朗读资产阶级给国王抗议书的摘录部分,加深理解。 二、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教师要讲清四个问题:一是苏格兰人民起义是革命的导火线,当时,苏格兰和英格兰虽然都由查理一世统治,但苏格兰内政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英格兰是两个国家。 二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爆发的标志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在议会中的斗争。三是要指导学生阅读《英国内战形势图》,指出哪些地区支持议会,哪些地区支持国王。还要在图中找出首都伦敦和纳西比的位置。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纳西比战役的经过和《克伦威尔在战场上》插图,使学生对克伦威尔在革命中的作用有些了解。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比较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比较分析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以何种方式变革的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双方主要围绕“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三个方面展开争论。反映出双方思想观念的异同。两者都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他们由于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因此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体制,进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各自所属的派别不同,在反封建方面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一. 宣传西方思想的方式不同。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则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二. 主张变革的手段和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主张用和平改良的方式,幻想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张维新变法,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革命派主张用武装暴动的方式,坚持自下而上的革命,主张暴力革命,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专制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三. 具体目标上有差别。维新派用改良的方式,最终要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其代表人物康、梁主张以日、俄为师;革命派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创立民国”是革命派的思想核心,他们以美国式的三权分立为建国的理想;四. 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的改良措施中,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只是提出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措施;革命派则主张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土地纲领;五. 实际影响不同。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但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其大部分法令都被废除,因此维新派在社会上主要起到的是思想启蒙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其影响要大于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运动。 虽然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属于资产阶级,但是他们的反封建思想是不同的。造成他们在反封建思想方面不同的原因在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资产阶级中下层,也就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通过这场论战,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双方各自思想的弱点。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的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五班 xxx 5xxxxxxx

高中历史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何依靠会党发动起义教材精解素材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何依靠会党发动起义 从孙中山于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起,到1911年武昌起义止,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过十几次旨在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但这些武装起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主要是依靠会党和部分新军。那么革命党人为何在起义中总是依靠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会党力量呢? 一、会党长期坚持反清斗争,有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易于组织发动。会党是指天地会、哥老会等民间秘密组织。这些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满洲入关后,国内出现许多反清的民间组织,多以“反清复明”相号召。清初大规模的斗争都走向失败,各会党转向秘密活动。二百余年后,这些会党遍布全国各地,虽然多数已不具有政治色彩,但有相当的会党仍坚持其反清宗旨不变,到了清末,由于清政府的统治日益反动腐朽,各地会党的反清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孙中山早期开始革命活动,结交了反清志士郑士良。孙中山在其所著《三民主义·自序》中说道:“其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交游结纳皆江湖之士……告以彼曾入会党:如他日有事,彼可为我罗致会党以听指挥。”后来孙中山计划发动广州起义,郑士良果然“结纳会党,联络防营。门径既通,端倪略备”。这次起义后来因机密泄露而失败,此后革命进入困难时期。于是孙中山“乃命陈少白回香港创办《中国报》以鼓吹革命;命史坚如入长江以联络会党;命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机关,招待会党。于是乃有长江会党及两广、福建会党并合于兴中会之事也”。由于会党对反清斗争十分支持且非常积极,利用会党起事较为容易,孙中山等人都十分重视会党的作用。同盟会中许多人都与会党保持密切联系,甚至直接加入会党,如陶成章、陈其美等。这样会党成了革命党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以后的历次武装起义中,都有会党积极参与,有时更是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二、革命党人如此借重会党,有一重要原因是革命党人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和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识到清政府得到全国地主阶级的支持,有着较为广泛的基础。他们认为清政府是以人数极少的满洲贵族统治四万万中国人民,其基础十分薄弱。而且清政府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出卖国家主权利益,早已在全国丧失人心,因此只要革命风潮一动,全国就会群起响应,甚至于一些汉族地主官僚也会参与进来。他们还认为革命发生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但不会支持清政府,而且还会同情“符合世界各国潮流”的革命。因此只要一处起义成功,清政府就会迅速土崩瓦解。正因为如此,他们只重视针对中上层阶级的理论上的广泛宣传,而不重视细致的针对下层民众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革命党人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渴望早日取得革命胜利,因此寄希望于军事上的冒险,以图侥幸成功,有很强的机会主义色彩。如从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就发动六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由于准备仓促而失败,或不得不退出战斗。 三、从根本上看,革命党人借助会党的力量进行反清斗争是革命党人的阶级性决定的。革命党人大多出身于封建地主或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家庭,接受的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从本质上看,革命党人是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范畴。他们普遍对中国的劳动人民不了解不相信,有着相当的距离,而且某些人还对广大人民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心理。他们把劳动人民看作是等待他们去解放的受难者,而没有认识到可以发动他们自己来解放自己。当改良派攻击革命,认为中国人民“程度未及格”,不能“躐等”实行民主共和时,他们并没有对此作出有力的批判,说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也默认中国人民“知识低下”,不可能在建立资产阶

高一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4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The Puritan Revolution in England 课标要求: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一、革命的背景 1、历史传统——有限的王权 时间:13C——17C初(包括都铎王朝) 文献:《大宪章》13C 三大宪政原则: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国王必须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2、革命动力——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促进因素:工场手工业、圈地运动、海外贸易和掠夺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 4.革命的阻碍——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具体表现?)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表现有哪些?(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2)国王与议会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什么问题上?(税收问题) (3)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过程如何?其实质是什么?(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 (4)《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内容见课本20页) (法治、保护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意义: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权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革命的经过 1、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A理由: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理厉行专制统治,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宗教专职政策也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那么你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意义吗?下面为你解答。 史料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的介绍中记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640年,导火索是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1688年,历称光荣革命。此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是无可比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英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并通过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对王权进行了限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此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也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在于,经过此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开始出现了法制,代替了从前的人治。不再有贵族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情况出现,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也加快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让欧洲和北美洲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看到了希望,加快了其他地区革命的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还包括,此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胜利,为英国的资产阶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基础,促使英国一步一步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壮大,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是英国革命不是一场彻底的革命,还保留了一些封建势力。但总的来说此次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世界由中世纪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革命极大促进欧洲各国反专制势力,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也使一些封建专制的国家陷入害怕和担忧。但是英国革命毕竟是不彻底革命,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彻底铲除旧的毒瘤。但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过程1640-1642年 议会斗争:下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革命开始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议会同国王进行抗争,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暴政,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最终和议会决裂。 1642-1649年 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内战结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美国独立战争简表

法国大革命简表 拿破仑帝国简表 工业革命三大标志 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 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物评价 一、伯里克利评价: ①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但是,这种民主是奴隶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上的,本质上仍然是少数的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

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口。享受到民主权利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二、航海家和航线: ①迪亚士,葡萄牙人,受葡萄牙的资助,于1487年至1488年开辟欧洲到达印度,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意大利人,受到西班牙的资助,于1492年率船队开辟通往美洲的航线。 ③达伽马,葡萄牙人,受葡萄牙的资助,于1497年至149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线。 ④麦哲伦,葡萄牙人,受到西班牙的资助,于1519年至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三、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进步性。 四、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国家和民族独立,又参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民主制度,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他被誉为“美国国父”。他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 五、拿破仑评价:拿破仑是法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对外打击反法同盟,扩张法国势力。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性质,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后期战争变为争霸世界的侵略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学习拿破仑拥有远大的抱负,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华盛顿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D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革命比较 一、比较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原因相同。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②领导阶级部分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④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2)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 ②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意义不同:英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之路

俞均建环09-2班0962109221

摘要:随着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戊戌维新运动的相继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之路都已走到尽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变得更加激烈。此时的清政府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如同一座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的房屋,一触即塌。资产阶级革命派横空出世,一场伟大的革命即将到来。 关键字:革命民主共和软弱妥协不彻底失败 正文: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过程: 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寄希望进行至上而下的改革,但没得到重视。而在北上的过程中他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的多,使他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的统治。 同年十一月,他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985年,孙中山策划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运动。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从1904年开始出现十多个革命团体。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这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起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各地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清政府在铁路利权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加速了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但“成都血案”使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91年10月10 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教材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P67——71,作为较早进行并取得重大成就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教材以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的确立为主线,通过“‘君权神授’下的英国”、“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和“《权利法案》的颁布”三目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兴趣不大。学生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九年级学生个性鲜活,差异明显。课堂上活动相对七、八年级不太积极,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并且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图片、看录像、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

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出示英国地图和英国国会大厦图片,由此导入新课。300多年前,在这个岛国上发生了什么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自学P67课文,探讨“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爆发?”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查理一世其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教师出示苏格兰起义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资料,知道苏格兰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出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介绍英国的议会制度,让学生明确理解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出示《英国内战示意图》、“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图片,播放“克伦威尔”录像片和处死查理一世录像片,“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和“光荣革命”资料等,指导学生阅读P68——69课文,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动脑筋: 对下面两人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 男生:“1688年政变,没有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非常了不起。” 女生:“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并不彻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能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P69课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供参考)

第10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教学目标 1.能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 2.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掌握,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3.通过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具有进步性。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多媒体播放英国女王出访的图片 教师问:你知道英国女王为什么没有实权吗?这种体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活动2【活动】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61页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2.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开始标志、重要战役、成果 3.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时间、机构、内容、意义。 4.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成果分析其意义。 (二)合作探究 ①如何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②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③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性和不彻底性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结合所学知识,回顾中英关系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 封建贵族 B 地主阶级 C 农民阶级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下列有关克伦威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行君主专制 B 指挥马斯顿战役 C 是英国新贵族的代表 D 担任过护国主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 1640年,1689年 B 1642年,1689年 C 1640年,1688年 D 1649年,1689年 4.我们认为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主要因为( ) A 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B 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 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 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5.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白芝洛特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由此可见,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简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不断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产生与发展的。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自然阶段。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萌芽阶段一一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 鸦片战争的炮火在客观土为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扫清了政治障碍。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林则徐、魏源、徐继舍、梁廷棍等爱国知识分子认真思考西方侵略及中国的出路问题,他们认识到:要想战胜碧眼白肤的陌生对手,首先必须了解它,要想弄清中国失败的原因。按照这个逻辑,在鸦片战争期间及其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先后编译了《四洲志>,《海国图志》,《浪环志略》》,《海国四说》等关于外国世界的书籍。书中,他们不仅对欧美诸国的地理、历史、物产、习俗和自然科学知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而且对西方资产阶级标榜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正当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忙于寻找救国之路,对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浓厚兴趣之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接着爆发,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进一步加深。这时候,一些有志之士,如奕诉、曾国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开始打着“自强”与“求富”的旗号,在清王朝里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的后期阶段,即“求富”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应运而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不仅主张在经济上效仿英美诸国,而且在政治上比林则徐、魏源等人走得更远,明确地提出了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民主政治主张,即“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制。王韬、郑观应、马建忠、陈炽、薛福成等人就成为这个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杰出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中国要摆脱困境,想转弱为强,转贫为富,首先必须在政治上效仿泰西,实行民主。 综观以上两个层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封建士大夫和洋务运动后期产生的一大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一致得出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确有诸多优于中国传统的专制政治的地方,特别是对西方某些国家盛行的“君民共主”之制,他们独有情钟,倍加赞扬。这就给历来充满专制传统的中国带来了民主气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有启蒙作用。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铺垫一一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破产。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代表中国资本主义利益的先进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在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变法,才能使中闰走上富国强民之路。 虽然维新变法运动触动了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镇压,最终流于失败,但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在社会L 却广为流传,维新变法思想成为当时的时尚。到二十世纪初,由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已完令沧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干此同时,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政治分化,一部分封建官僚思想上开始倾向资产阶级,倡行立宪新政,他们就是有名的“新政派”。新政派的出现,以及它与立宪派的联合,给腐朽的清王朝注入了一点新鲜血液。经过两大派别的共同努力,最终在清工朝里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然而,立宪派和新政派所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并没有能够挽救腐朽的清王朝。因为君主立宪制也仅仅是个骗局。这场运动的主要参予者是封建皇族和权贵大臣,而不是资本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回忆必修1英国的制度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从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资产阶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出现的复辟、甚至倒退。因为这正是两种势力长期、复杂较量的表现。 英国资产阶级就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通过本身的努力,经过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的形式,使资本主义在本国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从整个欧洲看,并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整体格局。所以,在百年之后才出现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5E2RGbCAP 创设情景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签署《大宪章》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上院)、平民院(下院)组成。《大宪章》规定: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同意。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

不得违反!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金融家、银行家、商业资本家和工场主,都拥有大量的资本并投资于手工工场,他们在社会中有着同其他阶级不同的利益,从而形成了新的集团,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了。在农村中,出现了一批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他们中有的人还经营工业和商业。他们也拥有资本,同资产阶级有着相同的利益,为了将这些人同封建贵族加以区别,他们被称为新贵族。从1485年到1603年,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又比较弱小,他们还需要依靠封建王朝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都铎王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一方面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发动宗教改革,包括设置惩治不顺从的贵族的法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宣布英国国王为教会首脑等,这些措施都起了削弱和限制旧的封建势力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在这一时期,人文主义也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T·莫尔、英国唯物主义的早期代表F·培根、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等。斯图亚特王室虽然统治着苏格兰和英国两部分,但两国并未合并,苏格兰保持着独立性。英国的宗教改革使苏格兰宗教也受到影响,苏格兰也出现了“清教徒”,并在教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637年,查理一世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